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anqixin

合集下载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标准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标准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标准主要由国家药监局主管,并包括了以下部分:
- 《医用吸引设备第1部分:电动吸引设备》:这个标准规定了电动医用与手术吸引设备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 《医用吸引设备第2部分:人工驱动吸引设备》: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咽部吸引的人工驱动吸引设备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 《医用吸引设备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这个标准规定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的安全和性能要求。

此外,还有一项指导和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的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的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运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也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运行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概要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概要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规范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规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

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1.中心吸引系统(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置等。

2.中心供氧系统(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置、仪表和切换装置等器件组成。

(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6年版,,征求意见稿,本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规范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规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

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类~分类代号为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1.中心吸引系统,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臵等。

2.中心供氧系统,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等组成。

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臵、管道及报警装臵等组成。

,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臵、仪表和切换装臵等器件组成。

,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

医用吸引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用吸引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程序错误
电压波动
设备正在工作中
负压流量变化
漏电流
电动吸引器漏电流超标 使用者、患者接触
灼伤、引起房颤、室 颤,严重可至死亡
热能
电动泵、蓄电池过热 设备长时间工作
降低绝缘及寿命,严 重时泵烧毁,可能引 起火灾
机械能
(1)长时间及过高的负 (1)气道吸引、胃部 (1)对吸引部位造

吸引、妇科吸引、手 成组织、粘膜损
底消毒滤器失效,液体/Fra bibliotek体 (包括负压气源
溢出,进入中间管路 的)管路细菌污染
和负压源
化学
(1)使用错误的消毒灭 对可重复使用的部件 (1)空气过滤器失
菌方法
进行消毒、灭菌
效、收集容器、吸
引管道性能劣化
(2)润滑油泄漏
(2)内部连接用的
橡胶管老化、变质 造成漏气
操作错误
使用错误:未经培训的 错误地设定负压值; 长时间的负压吸 人员使用负压吸引设备 错误地操作吸引设备 引,及不正确的放
电动吸引器
电动吸引器
脚踏吸引器
壁式负压吸引器 (三)产品工作原理 负压吸引设备由负压源产生负压,通过负压调节器的调节在收集容 器和吸引管道内产生所需要的负压,吸引部位与管道内的压力差带动液
体/固体流动进入收集容器。收集容器或管路中安装有防溢流装置,防 止被吸引的液体/固体溢出进入负压源中。在吸引容器和负压泵之间安 装有空气过滤器用于阻挡杂质进入负压源中。
GB/T 191-2008 GB 9706.1-2007 GB/T 9969-2008 GB/T 14710-2009 YY/T 0316-2008 YY/T 0466.1-2009
YY 0505-2005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附件3: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09 版)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 号)的要求并结合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特点,为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所适用的产品范围为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II-6856)。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二)产品工作原理1.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机组,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

2.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

(三)产品的结构组成1.中心吸引系统(1)中心吸引系统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等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仪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置等。

2.中心供氧系统(1)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等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置、仪表和切换装置等器件组成。

(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般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09版)按照《医疗器械注册治理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令第16号)的要求并结合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特点,为规范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畴本规范所适用的产品范畴为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II-6856)。

技术审查要点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名称为: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工作原理1.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是中心吸引站的真空泵机组,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

2.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提供医疗使用。

产品的结构组成1.中心吸引系统(1)中心吸引系统要紧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等组成。

(2)中心吸引站是由真空泵机组、真空容器、管道、阀门、电控柜和真空外表等设备组成的独立操作间。

(3)中心吸引系统管路的末端,即输向患者的一端,连有快速接头(或一样接头),插入(或连接)防止液体倒流吸引装置等。

2.中心供氧系统(1)中心供氧系统要紧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等组成。

(2)中心供氧站为集中存放医院氧气气源的建筑物。

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制氧机供氧或联合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和安全阀(或释压阀)等组成。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制氧机供氧由制氧机、储气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

(3)汇流排由适当数量的氧气瓶、管道、过滤器、阀门、减压装置、外表和切换装置等器件组成。

(4)终端由快速接头插座(或一样气体接头),可插入(或连接)氧气湿化吸入器、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气体插头组成。

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标准

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标准

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标准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是一种用于吸引体液、分泌物和血液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手术、创伤和疾病处理过程中。

为了确保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下将对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相关的医疗器械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临床使用场景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保证吸引系统的功能完善,操作方便,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每一台医用负压吸引系统都符合质量标准。

其次,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吸引系统与其他医疗设备的连接正确稳固,以免出现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同时,对于吸引系统的维护保养也需要按照标准操作,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另外,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使用和操作也有相应的标准。

医护人员在使用吸引系统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吸引管路畅通无阻,吸引瓶密封良好,吸引负压稳定可靠。

同时,还需要对吸引系统的使用进行记录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最后,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废弃处理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

使用过的吸引管路和瓶子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对于废弃的吸引系统设备也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总的来说,医用负压吸引系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医用负压吸引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要求anqixin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要求anqixin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适用范围:该产品适用于医用中心供氧1.1 产品规格型号:AQX-ZY1.2 划分示例:AQX-ZY-20表示北京安启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汇流排氧气瓶个数为20个的中心供氧系统,AQX-ZY-G3 表示北京安启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液氧罐容积为3立方米的中心供氧系统2.1结构组成:中心供氧系统主要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组成。

2.1.1 中心供氧站2.1.1.1气瓶间气瓶间应通风良好,室内氧气浓度应小于23%。

气瓶间及控制间室温为10~38℃。

2.1.1.2汇流排氧气瓶组供氧汇流排,必须设两组(或多组)气瓶交替供氧,采用自动或手动切换。

为保证系统安全,在氧气汇流排的减压器签,应安装小于25μm滤孔的过滤器。

汇流排气瓶组气瓶总数不得超过20瓶。

使用后的空瓶。

必须留有0.1MPa以上的余压。

2.1.1.3切换性能要求当一组气瓶氧气压力降至小于允许最低使用压力时,应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另一组气瓶继续供气.切换时供气不允许间断。

2.1.2液氧供氧的中心供氧站2.1.2.1大于500 L的液氧罐,应放在室外。

室外液氧罐周围5m范围内不得有通往低处(如地下室、地穴、地井、地沟等)的开口。

2.1.2.2室外液氧罐与办公室、病房、公共场所及繁华道路的距离应大于7.5 m。

2.1.2.3室外液氧罐周围6 m内不允许堆放可燃物和易燃物及有明火,必要时可采用高度不低于2.4m的隔离墙分开。

2.1.2.4液氧罐放在室内,应设专用房间,室内必须通风良好,氧气浓度应小于23%,加注、放液、排气等管口应通至室外。

2.1.2.5放置液氧罐的室内不允许有可燃或易燃气、液管线和裸露供电导线穿过。

2.2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中的管道2.2.1管道系统材料2.2. 1 氧气管道系统材料为不锈钢管、脱氧铜管或纯铜管。

不锈钢管材应符合GB 2270的要求,脱氧铜管和纯铜管应符合GB 1527的要求。

管材应无超过规定的机械损伤及可见的严重锈蚀现象。

医用负压吸引器产品技术要求参考

医用负压吸引器产品技术要求参考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医用负压吸引器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型号规格KL-101.KL-102。

1.2组成成分KL-101:由主机和引流瓶两部分组成。

KL-102:由主机、引流瓶和电源适配器组成。

1.3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为病人作普通负压吸引用,不适用于流产吸引和胸腔引流用。

2.性能要求2.1外观及结构MJ-05:a)仪器外表面应整洁,不应有污渍、挂胶、锋棱、毛刺。

b)各气路接管等应平顺、均匀、不应有漏胶、扭曲等现象。

c)仪器的文字标志应清晰、完整。

MJ-100:a)吸引器外表面应整洁,不应有明显划痕、污渍、毛刺。

b)吸引器的文字、符号标识应清晰、准确、完整。

c)吸引器各控制装置应为操作灵活、可靠,各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

d)各个气路接管等应平顺、均匀、不应有漏胶、扭曲等现象。

2.2吸引管道尺寸吸引管道的内径6mm±1mm,长度>1.3m。

2.3引流瓶容量MJ-05:引流瓶的最大容量为2000mL,允差为±40mL。

MJ-100:引流瓶的最大容量为550mL,允差为±40mL。

2.4工作模式a)吸引器应有持续吸引工作模式和自循环间歇吸引工作模式。

b)自循环间歇吸引模式可设运行时间和停止时间,在1min~99min范围内可设,定时误差为±10s。

2.5负压MJ-05:吸引器的负压范围应在4kPa~35kPa范围内可设,允差为±4kPa。

MJ-100:吸引器的负压范围应在0kPa~35kPa范围内可设,允差为±4kPa。

2.6气体流量MJ-05:吸引器的气体流量应小于20L/min。

MJ-100:吸引器的气体流量应小于10L/min。

2.7管路的耐压性吸引器在最大工作真空度下,各气路接管及引流瓶应无塌陷变形、破裂现象。

2.8气密性应符合YY0636.1-2008中44.4的要求。

2.9电气安全要求应符合GB9706.1-2007、YY0636.1-2008的要求。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acm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acm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

1.1 规格型号ACM-YQ201.2 划分说明2.1 吸引系统2.1.1 吸引系统负压在大气环境下不高于0.02MPa(150mmHg),不低于0.07MPa(525mmHg),并能在该范围内任意调节。

2.1.2 吸引系统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当负压到达0.07MPa时,因泄漏引起的增压率平均每小时不得超过1.8% 。

2.1.3 医院各病区及各手术室应装有精度不低于1.5级的真空表。

2.2 中心吸引站2.2.1 吸引系统必须确保管内压力在任何情况下不能高于环境压力。

2.2.2 吸引系统中的真空容器,应符合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的要求。

2.2.3 真空泵机组应有备用,当工作泵发生故障时备用真空泵机组应能自动起动,以保证吸引系统正常工作。

2.2.4 中心吸引站应有报警装置,当负压值高于O.019MPa(140mmHg)或低于0.073MPa(550mmHg)时,在55dB(A)噪音环境下,在1.5m范围内应听到声报警和看到红色的光报警。

2.2.5 放置水环泵及其他需要水的真空泵的地面,必须有排水槽。

2.2.6 由排气口所排出的空气,每立方米细菌数量不得超过500个。

2.2.7 中心吸引站室内噪音不超过80 dB(A),室外不超过60 dB(A)。

2.2.8 吸引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2.2.9 电控柜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 MΩ。

2.3 管道2.3.1 材料吸引管道材料可采用镀锌钢管、铜管和不锈钢管。

镀锌钢管应符合GB 3091的要求;铜管应符合GB 1527的要求;不锈钢管应符合GB 2270的要求。

2.3.2 敷设2.3.2.1 吸引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

2.3.2.2 在管道的适当位置设支承,支承间距见表1 。

表12.4 终端2.4.1 终端采用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 ,吸引快速接头应区别其他快速接头。

医用吸引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用吸引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用吸引设备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吸引器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做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

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Ⅱ类负压吸引装置中符合YY0636系列标准中规定的电动吸引设备、人工驱动吸引设备、以负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类代号现为6854。

本指导原则不包括终端件(吸引管和吸引头)。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医用吸引设备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或以产品结构、应用范围或压力、流量特征为依据命名。

按结构命名,如:手提式电动吸引器、便携式电动吸引器、台式电动吸引器、膜式电动吸引器等、壁式负压吸引器、手动吸引器、脚踏吸引器。

按产品应用范围命名,如:电动手术吸引器、急救吸引器、电动吸痰器、妇科吸引器、电动流产吸引器、羊水吸引器,小儿吸痰器等。

按产品的压力、流量特征命名,如:高负压吸引器、低负压吸引器、低压大流量吸引器等。

注:高负压(负压值大于等于60kPa)、中负压(负压值大于20kPa小于60kPa)、低负压(负压值小于等于20kPa);大流量(吸引产生的自由气流量大等于20L/min)、低流量(吸引产生的自由气流量小于20L/min)。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医用吸引设备的主要结构包括负压源、负压指示器、空气过滤器、收集容器组件(收集容器和带吸引接头的密封盖)、防溢流装置(浮子阀或缓冲杯等)、负压调节装置、中间管道、吸引管道组成。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产品技术审评规范一、引言医用中心吸引系统是医疗机构中用于吸引病人呼气、分泌物等的装置,并通过供氧系统为病人提供氧气。

为了确保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保障病人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发生,制定本技术审评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审评规范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及其相关产品的技术审评,包括吸引系统本体、供氧系统以及相关附属设备和配件等。

三、技术要求1.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吸引性能,能够有效吸引病人呼气、分泌物等残留物质。

2.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吸引管路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且易于清洁和消毒。

3.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吸引管路应具备合理的长度和弯曲度,便于操作和使用。

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供氧系统应具备稳定的氧气供应能力,能够按需提供不同浓度的氧气。

5.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供氧系统应具备可靠的供氧安全保护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供氧异常情况。

6.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供氧系统应具备合理的氧气供应管路布置,便于连接各种氧气供应设备和吸引系统本体。

7.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相关附属设备和配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能够与吸引系统本体和供氧系统配套使用。

8.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操作界面和指示灯应设计合理,便于操作和观察。

9.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电气安全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且具备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等功能。

10.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材质和工艺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无毒无害,易于清洁和消毒。

四、检测方法1.对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吸引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吸引流量、吸引压力等指标的测量。

2.对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进行测试,评估其材质的耐久性。

3.对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供氧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氧气供应量、供氧浓度等指标的测量。

4.对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供氧安全保护机制进行测试,包括氧气压力异常、流量异常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评估。

5.对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电气安全进行测试,包括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的检验。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华腾医用工程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产品技术要求华腾医用工程

1性能指标1.1外观结构和调节机构的要求1.1.1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中所有设备应整齐美观、表面光亮整洁、色泽均匀、无伤斑、划痕、裂纹、破损、锋棱、毛刺与变形等。

1.1.2医用中心吸引系统中所有设备面板应无锈斑、面板上文字标记应准确、清晰、均匀、牢固。

1.1.3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紧固件应无松动。

1.1.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各空气、负压空气进出口、阀门均应有开关标识。

电器部分内部布线合理、扎紧、绝缘可靠。

1.2吸引系统1.2.1吸引系统负压在大气环境下不高于0.02MPa (150mmHg ) , 不低于0.07MPa(525mmHg),并能在该范围内任意调节。

1.2.2吸引系统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当负压到达 0.07MPa 时,因泄漏引起的增压率平均每小时不得超过 1.8%。

1.2.3医院各病区及各手术室应装有精度不低于 1.6 级的真空表。

1.3中心吸引站1.3.1吸引系统必须确保管内压力在任何情况下不能高于环境压力。

1.3.2吸引系统中的真空容器,应按照 GB/T 150-2011 进行设计验收。

1.3.3真空泵机组应有备用,当工作泵发生故障时备用真空泵机组应能自动启动,以保证吸引系统正常工作。

1.3.4中心吸引站应有报警装置,当负压值高于 0.019MPa(140mmHg)或低于0.073 MPa(550mmHg)时,在 55dB(A)噪音环境下,在 1.5m 范围内应能听到声报警和看到红色的光报警。

1.3.5放置水环泵及其他需要水的真空泵的地面,必须有排水槽。

1.3.6由排气口所排出的空气,每立方米细菌数量不得超过 500 个。

1.3.7中心吸引站室内噪音不超过 80dB(A),室外不超过 60dB(A)。

1.3.8吸引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1.3.9电控柜的绝缘电阻值不少于2MΩ。

1.4管道1.4.1材料吸引管道材料可采用镀锌钢管、铜管。

镀锌钢管应符合 GB/T 3091-2015 的要求;铜管应符合 GB/T 1527-2017 的要求;1.4.2敷设1.4.2.1吸引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

医用吸引设备 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说明书

医用吸引设备 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说明书

《医用吸引设备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及背景1.1 根据药监综械注〔2019〕23号文《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关要求,由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和上海宝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起草《医用吸引设备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行业标准(项目编号:A2019039-SH)。

1.2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

2 标准制定内容说明2.1 标准“范围”的内容YY/T 0636的本部分规定了由真空或正压源(文丘里吸引)驱动医用吸引设备的安全和性能要求,包括用于野外和/或转运的吸引设备的附加要求。

YY/T 0636的本部分适用于连接至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或气瓶和文丘里附件的设备,该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也可以是集成系统的一部分。

注:附录D通过提供典型系统的示意图说明了YY/T 0636的三个部分。

YY/T 0636的本部分不适用于:a) 中央动力系统(通过负压/压缩空气产生)、车辆和建筑物的管道系统以及墙壁连接器;b) 吸引导管、引流管、刮除器、杨克式吸引管和吸引头等终端件;c) 注射器;d) 牙科吸引设备;e) 麻醉气体清除系统;f) 实验室吸引设备;g) 自体输液系统;h) 用于伤口引流的封闭系统;i) 粘液提取器,包括新生儿粘液提取器;j) 吸杯设备(产科用);k) 吸乳器;l) 脂肪抽吸设备;m) 子宫吸引设备;n) 羽流疏散系统。

2.2 与前一版本的差异本部分代替YY 0636.3-2008《医用吸引设备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

与YY 0636.3-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的要求,将“图1 吸引设备示意图”移至附录D,删除了本部分不适用的设备,(见第1章和附录D,2008版1);——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增加了防护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以下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第4章);•“稳定性”的要求(见7.4);•“污染防护装置”的要求(见7.5.1);•“间歇负压设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9.6和A.13);•“符号的使用”要求(见11.1);•“基本原理”和“管腔大小及其对流量的影响”的附录(见附录B和附录C)——修订了以下部分:•“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要求(见第5章,2008版第4章);•“收集容器”的要求(见6.1、6.2.1、6.2.2和A.3,2008版5.1);•“压力保护”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7.5.3、A.6和A.7,2008版6.5.1、6.5.3、A.8和A.9);•“高负压/高流量设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9.1和A.10,2008版8.2和A.12);•“中负压设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9.2和A.10,2008版8.3和A.12);•“咽部吸引”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9.9和A.16,2008版8.4、A.12和A.13);•“成人胸腔引流设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9.5和A.12,2008版8.7和A.15);•“可变设置的负压调节器”的测试设备的要求(见A.15,2008版A.17);•“用于野外和/或转运的吸引设备的环境耐受性”的测试要求(见第10章、A.17.2.2、A.17.2.3和A.17.2.4,2008版第11章、A.18.2.2、A.18.2.3和A.18.2.4);•“设备”的要求(见11.2,2008版12.1);•“设备或携带箱”的要求(见11.3,2008版12.2);•“制造商提供的信息”的要求(见第12章,2008版第13章)——删除了“终端件”的要求(见2008版5.3)——删除了“液体泼洒”的要求(见2008版6.2和A.5);——删除了“过滤器组件”、“电气保护”和“浸水”的要求(见2008版6.5.2、6.5.4和6.9);——删除了“概述”部分(见2008版8.1);——删除了“气源”的要求(见2008版第9章);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0079-3:2014《医用吸引设备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英文版)。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设计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设计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设计
张书芳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1995(000)008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业的发展,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应用已进入发展阶段,
实践已经证明医用中心吸引系统具有经济、安全、稳定、操作简便,无噪声,清洁,便于管理等优点,该系统特别在抢救危重病人和手术方面更能发挥特殊的作用,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设备。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设计主要指标是系统每分钟额定抽气量和系统负压恒定值范围,系统设计的好坏,要年多个终端在不同使用组合时能否供给终端所需的负压和标准流量。

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张书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8
【相关文献】
1.医用中心供氧与中心吸引 [J], 韦文武
2.医用中心负压吸引系统废气排放的处理——光触媒净化箱 [J], 钱小龙;汤新;陶长龙
3.纳米光触媒在医用中心负压吸引系统废气净化排放中的应用研究 [J], 陶长龙
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故障预防及维护维修措施 [J],
5.关注医用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J], 韩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用中心吸引
1.1 产品规格型号:AQX-ZX
1.2 划分
示例:AQX-ZX表示北京安启信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吸引系统。

2.1组成:
主要由中心吸引站、管道、阀门及终端插头等组成。

2.2性能
2.2.1吸引系统
2.2.1.1负压在大气环境下不高于0.02Mpa(150mmHg),不低于0.07Mpa
(525mmHg),并能在该范围内任意调节。

2.2.1.2吸引系统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当负压达到0.07Mpa时,因泄露引起的增压率平均每小时不得超过1.8%。

2.2.1.3 医院各病区及各手术室应装有精度不低于1.5级的真空表。

2.2.2 中心吸引站
2.2.2.1吸引系统必须确保管内压力在任何情况下不能高于环境压力。

2.2.2.2吸引系统中的真空容器,应符合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 150的要求。

2.2.2.3真空泵应有备用,当工作泵发生故障时备用真空泵机组应能自动启动,以保证吸引系统正常工作。

2.2.2.4中心吸引站应有报警装置,当负压值高于0.019Mpa(140mmHg)或低于0.073MPa(550mmHg)时,在55dB(A)噪音环境下,在1.5m范围内应听到声报警和看到红色的光报警。

2.2.2.5 放置水环泵及其他需要水的真空泵的地面,必须有排水槽。

2.2.2.6 由排气口所排出的空气,每立方米细菌数量不得超过500个。

2.2.2.7 中心吸引站室内噪音不超过80dB(A),室外不超过60dB(A)。

2.2.2.8 吸引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

2.2.2.9 电控柜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欧。

2.2.3 管道
2.2.
3.1材料
吸引管道材料可采用镀锌钢管、铜管和不锈钢管。

镀锌钢管应符合GB 3091的要求;铜管应符合GB 1527的要求;不锈钢管应符合GB 2270的要求。

2.2.
3.2敷设
2.2.
3.2.1 吸引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

2.2.
3.2.2 在管道的适当位置设支承,支承间距见表1。

表1
2.2.4 终端接头
2.2.4.1 终端接头采用快速接头(或一般接头),吸引快速接头应区别其他快速接头。

2.2.4.2 每个终端接头(不包括吸引器)抽气速率,在大气环境下应不低于30 L/min。

2.2.4.3 终端接头和相应吸引装置等应相配,并装卸方便。

2.2.4.4 吸引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A(参考件)。

2.2.5 终端应符合YY0801.1-2010《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终端第一部分:用于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的终端》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