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重点

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研究对象:人群;研究内容:疾病与健康状况;研究任务: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2、疾病的分布:指疾病的群体现象或称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描述疾病事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哪些人群中存在的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3、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

4、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5、暴露: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

6、比值比(OR)是指病例组的暴露比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之比。

7、匹配:是一种限制研究因素以外的因素对结果干扰的一种手段,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8、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并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是否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因素及暴露的强度,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和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有无关联或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的研究方法。

9、队列研究:又称前瞻性研究、定群研究、随访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0、实验性研究: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11、筛检(screening)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2、相对危险度(RR):包括了危险度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 RR)。即暴露组的危险度(累积发病率)或发病密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或发病密度之比。

13、归因危险度:即暴露组发病率(危险度)与对照组发病率(危险度)相差的绝对值。

14、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是人群中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死亡)占人群发病(死亡)的百分比,也即说明消除该因素后产生预防该病的效果占多大比重,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说明暴露的社会效应。

15、灵敏度:是指按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筛检试验阳性或异常人数所占的比例。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患者的能力。

16、特异度:实际无病按筛检标准被正确判为无病的百分比。

17、环境污染: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与环境的现象。

18、生物富集:污染物经生物体吸收后可在其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使得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环境中该物质的含量,并在生物体内逐级提高的现象。19、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造成CO2等温室气体释放过多,温室气体大量吸收来自地表辐射的红外线引起的近地面气温增高、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20、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水库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1、蓄积:如果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污染物,其吸收的量超过排出的量,逐渐积累增多,可使该污染物在生物体的量逐渐增多的现象。

22、活化:不少有害物质在生物转化过程后毒性反而增强,或原来无毒成为有毒的现象。

23、本底值(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24、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5、冷链:指疫苗从生产、保存、运输直至接种始终处于冷藏条件以保持其效价不受损害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26、传染期: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27、人畜共患疾病:由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的疾病。

28、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简答题

1、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也是预防医

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策略。针对发病前期、发病期、发病后期等三个疾病过程所采取的不同预防措施。

4、影响环境污染物健康效应的因素:①污染物的理化特性(毒性大小、作用强弱)②暴露

剂量③暴露时间④个体感受性(年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遗传因素)⑤联合作用(相加、协同、加强、拮抗、独立)

5、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

变作用)间接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防制对策:①减少工业三废的污染(工业企业合理布局、改革工艺综合利用、

净化处理)②控制生活性污染③预防农业污染④加强环境立法、强化环境管理和监督⑤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7、大气污染及危害

8、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①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②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害人健康③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害人④感官性状良好⑤应消毒处理⑥影响水质突发公共事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放宽。

生活饮用水卫生水质标准:微生物指标、毒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物质

细菌学指标:

菌落总数:每毫升水中不超过100CFU(菌落形成单位)

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9、净化:改善水的感官性状,除去悬浮物质和部分病原体。包括沉淀和过滤。

消毒: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人体健康。氯化消毒法最广。

水质特殊处理:除氟、除铁和锰、除藻和除臭。

10、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①小气候适宜②采光照明良好③空气清洁卫生④环境安静整洁⑤卫生设施齐全

15、室内空气污染如何防制?(简答、分析)

①贯彻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②合理的住宅平面配置③改善炉灶和采暖设备④通风换气⑤合理使用各种设施⑥选择合格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具⑦合理规划⑧加强控烟教育,健全卫生法规。

16、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①突然暴发,潜伏期短;

②临床表现相似,多为急性胃肠道症状;

③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④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

防止污染肉块深部温度达到80℃、12min

防止病原体繁殖及毒素形成蛋类煮沸8~10min

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海产品100℃、30min

19、毒蕈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