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地理初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地理初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地理初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第二章的主题是“地球和地理”。

本章主要讲述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下面我们来详细归纳一下。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的地壳。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次,由岩石和熔岩组成。

地核是地幔下面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周期为24小时,是造成地球日夜交替的原因。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365.25天,是造成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3. 经纬度经度是指从东到西度量地球上某一点的距离,国际上经度零度过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纬度是指从南到北度量地球上某一点的距离,赤道是纬度零度的标准。

4. 地球的地形和水域地球的地形包括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

山地是指地面高度盖过300米的地貌,如喜马拉雅山脉。

平原是指地面高度低于300米,地势平坦的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是指地面高度在1000-3000米之间的地貌,如青藏高原。

盆地是指四周有山地或高原环绕的低洼地带,如四川盆地。

地球的水域包括海洋和湖泊。

海洋是指咸水占据的连续的较大水域,如太平洋、大西洋等。

湖泊是指淡水占据的相对封闭的水域,如青海湖、洞庭湖等。

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地貌、气候、植被、动物和人类活动等。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2. 地球的区域划分根据地球上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区域划分方式有大洲划分、政治区划、自然区划等。

如将世界划分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五个大洲。

3. 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植被、动物和人类活动等。

它们相互关系紧密,相互影响。

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到地球和其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为现象的学科。

在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论述。

一、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自转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天体。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的自转轴是一个固定的轴线,轴线的两极各自呈现出一年中六个月都是极昼和极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

二、地球公转和地球的季节变化地球绕着太阳做公转运动,一个完整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

地轴倾角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的要素之一。

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不同的半球接收到的阳光角度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变化。

三、时间和经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时间,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决定的。

为了协调全世界的时间,在各个国家之间设立了不同的时区。

同时,我们需要用经线来标记每个时区。

经线是在地球上对称的一条纬度线的大圆弧,在等于180°的两个经线处连接而成。

四、地球的地理位置要素地球上的地理位置要素包括了四个主要方面:经度、纬度、海拔和地形。

其中,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线算起,到某个点的度数;纬度是指地球赤道面上某点到赤道的垂线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海拔是指某一点离海平面的高度;地形则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和人为地貌特征的总和。

五、气候和自然灾害气候包括了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等多个要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地球上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它们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六、地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地球上的资源包括了水、食物、矿产、能源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地球上的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以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总之,地理是我们了解地球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二章地理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K12学习】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K12学习】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21认识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示的平面图。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情况:●一是无特殊标志的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三是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线和纬线来确定方向。

3、问题:如果没有地图,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辨别方向?●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

在晴朗的夜晚,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面向北极星,前方为北,后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

●利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将指南针水平放置,当磁针静止,磁针上有“北”字的一端指的就是当地的北方。

这种方法不能在磁力异常的地区使用,要避开钢铁、高压线等带电、带磁的物体。

●利用太阳判别方向。

太阳是大自然中最可靠的“指南针”,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正午时的太阳永远位于正南方。

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利用手表和太阳判别方向。

将手表放平,使时针对着太阳光(阳光射来的方向和人影的方向相反),时针和表上12时之间的角平分线所指示的方向即是南北方向。

●利用树木判别方向。

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独立的大树,一般来说南面的树枝较为茂盛,树皮比较光滑,北面的树枝较稀少,树皮粗糙,有时还有青苔。

树木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一面为南面,间隔小的一面为北面。

●利用建筑物判别方向。

考虑到采光、挡风等因素,建筑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如北半球居民的住房大多坐北朝南,阳台设置在正南方。

4、地图上的比例尺。

■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缩小的程度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公式:比例尺的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形式:比例尺有线段、数字和文字三种表示形式。

■一幅地图选用多大的比例尺,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所绘地区的大小和内容的详略等情况来决定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二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物理、人文特征和自然规律的学科,具有解释地表现象、分析地球环境和探索地球资源等重要作用。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的第二章主要涉及地球构造和地理位置等知识点。

一、地球构造地球是我们身处的星球,它由大气圈、地球表面、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洲陆和海洋两大部分,洲陆部分由岩石和土壤构成,而海洋则由盐水组成。

地球内部由不同深度、不同密度的物质构成,根据密度的不同,可分为地幔、地核和外壳三层。

地幔比地壳更密,地核则比地幔更密。

地球的外壳分为地壳和上地幔两部分,地壳最厚的部分在陆地上,最薄的则在海底。

二、地球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居住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亿5千万公里。

地球跟随着太阳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一圈,一圈的时间为24小时,因此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每年从一个位置绕着太阳运动一圈,这个运动被称为公转,一圈的周期为365天左右,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使得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了解地球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预测和应对天气、天灾等自然现象非常重要。

三、其他知识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上充满着令人惊异的美景和危险。

掌握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保护和改造地球。

在课堂中,我们还学习了其他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地球上的风、云、水、火山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更可以引导我们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构建绿色地球相关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初一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一)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麦哲伦环球航行——现代卫星照片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1)月食现象(2)地球卫星照片(3)环球航行,一直向东或向西,最后都能回到原点。

(4)站在远处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

(5)在北半球不同的地方,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

3.(麦哲伦)是人类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4.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5.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

6.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

7.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理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8.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也就是地轴。

9.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点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10.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只有(南极点和北极点是点),其他都是(圆)初二地理上册第一章11.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2.(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限,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南北纬最大度数都只有90°纬度的正确写法:北纬30°写做30°N先写数字在写字母。

13.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经用字母E表示。

14.纬度地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地区,30°—60°为中纬地区,60°—90°为高纬地区。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陆地和海洋。

1. 地球?水球?-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 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例如,从东西半球看,东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大;从南北半球看,北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大。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七大洲。

- 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 面积大小顺序:亚洲(面积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最小)。

- 洲界:-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 各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地跨寒、温、热三带。

- 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 非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

- 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地跨寒、温、热三带。

- 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

- 大洋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南半球,跨热带和南温带。

-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位于南半球。

- 四大洋。

- 名称: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 大洋的分布:-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

- 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3. 海陆的变迁。

- 沧海桑田。

-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 实例: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变成了高山;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被淹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汇总(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优质文档】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优质文档】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非洲好望角西班牙(一路向西,一洋一陆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3、地球的基本数据:(1)表面积约 5.1亿平方千米(2)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3)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4、经纬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度数变化规律及半球划分示意图180°20°W 0°160°E 180°注释:西半球东半球总结: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数向西增大;北纬度数向北增大,南纬度数向南增大。

5、人们规定: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6、地球的运动的两种重要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90°N0°90°SEw表示经纬度逐渐增大,表示经纬度逐渐减小。

红蓝颜色箭头表示经度由0°~180°和由180°~0°变化时的增减情况;绿色箭头表示纬度由0°~90°变化时的增减情况。

紫色线段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①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②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①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②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7、五带的划分:热带(23.5°S~23.5°N),北温带(23.5°N~66.5°N),南温带(23.5°S~66.5°S),北寒带(66.5°N~90°)南寒带(66.5°S~90°)8、各温度带之间的界线:热带与北(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南)回归线;北(南)温带与北(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南)极圈。

初一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分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初中地理作为地理学的入门,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逐步了解和认识地球的构造、地貌、气候等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

在初一上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二章内容,以下将对这一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从西向东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公转周期为365天左右,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二、经线和纬线经线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无数条垂直于地球赤道面的线,也称为经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点的东西方位置。

纬线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无数条平行于地球赤道的线,也称为纬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点的南北方位置。

三、地球的倾斜和地理区域划分地球的倾斜使得太阳的辐射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上。

依据太阳直射点的不同位置,我们将地球划分成了北半球、南半球、北极圈、南极圈、北寒带、北温带、北亚热带、赤道、南亚热带、南温带、南寒带等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地图的使用和制图技巧地图是一种以比例尺为基础,把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和地貌绘制成平面图形的工具。

在使用地图时,我们需要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方向指示、图名等重要标志,同时也要学会掌握测距、测方位等制图技巧。

五、地球的岛屿和大洲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着许多岛屿和大洲。

岛屿是指被海洋所环绕的较小的陆地,比如台湾、爱尔兰等;大洲是指面积较大,由海洋所包围的陆地,比如亚洲、欧洲等。

六、地球的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地球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和丘陵等。

它们的形成是由地壳的运动、气候和水文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七、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气温、降水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平均状况。

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以上就是初一上地理第二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晋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图知识点总结

晋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图知识点总结

晋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图知识点总结一、认识地图1.地图的的三个差不多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依照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照经线和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2)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实地距离(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4)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都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使用地图选用地图(1)地图的种类: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地势图、旅行图等等。

(2)如何选择适当的地图?依照用图目的选择适当的地图,才能及时而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2.认识地势(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高度。

五种地势类型及其特点走进地势图(1)三种地势图:等高线地势图、分层设色地势图、地势剖面图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平滑的线,确实是等高线等深线:海洋或湖泊中水深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

②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一样同一幅地图的等高距相等。

③等高线密集的地点,坡度一样陡,等高线稀疏的地点,坡度一样缓。

等高线地势图的阅读:山峰: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

洼地:中间值小,四周值大的闭合等高线圈。

山谷: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

山脊: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

陡坡: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缓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断崖: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知识点第2章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地理学家对地球表面的形态、构成、结构和运动等进行了研究。

本章将带领大家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而理解地球及其各种自然地理现象。

1.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陆地和生物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地球复杂而又具有生命力的自然环境。

①大气: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称为大气。

大气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调节气温、水分、光线等环境因素,维持生物的生存。

②水:地球上的水分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海湾、海峡、河流、湖泊、雪山等,人类依赖着水来生存。

③陆地: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主体,占地球表面的30%左右。

陆地上分布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如高山、平原、沙漠、森林、草原等,这些地形特征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④生物:生命活动是地球上复杂而神奇的现象之一,所有的生物物种一起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存环境。

2. 地球的形态和构造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体,其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则包括地核、地幔、地壳和岩石圈。

地球的构造决定着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分布,也决定了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发生和演变。

①地球的形态:地球呈略带扁球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6千米。

地球的扁率约为0.0033,这意味着地球赤道处高出地球极点约21千米,因此地球的形态不是完全球形。

②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球核、地球幔和地球壳三部分构成,并由地球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生物圈组成。

地球内部结构的分层和特征,决定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球内部的热力、地质活动是自然地理现象的基础,如地震、火山、地热等。

3.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分布既受地球内部构造和运动的影响,也受大气、水、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图期中复习提纲晋教版(new)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图期中复习提纲晋教版(new)

第二章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一是无特殊标志的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是有指向标的地图,按照指向标所示方向判断;三是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表示范围越小 ,表示内容越详细;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略 .4、熟记常见图例。

5、常用相对高度和绝对(海拔)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

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地形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按其形态可以分为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五种类型.7、等高线的特点:①闭合的圆滑曲线;②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数值大,海拔高 ;③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④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同一幅地图的等高距相等;⑤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8、等高线地形图山顶山脊山谷鞍部断崖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向低数值凸出等高线向高数值处凸出两座山峰之间相对低洼平坦的地方数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9、分层设色地形图,一般绿色表示平原;黄色和褐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冰川雪山;蓝色表示海洋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落实内容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落实内容

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2.1 认识地图一、地图上的方向1、、、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通常我们确定方向的方法为:面对地图上下,左右。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来确定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和来确定方向,经线定方向,纬线定方向。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就是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缩小的程度越大,比例尺就越。

比例尺的公式表示为:。

2、比例尺有、和三种表示方式。

3、填表: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1、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和。

2、填表2.2 使用地图一、选用地图1、长途汽车司机一般使用地图,到欧盟各国考察使用地图,去北京旅游使用,搞公路设计使用。

2、地球的表面常用和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

绝对高度是地面高出的距离,也叫。

如地球最高山峰峰,高度为米。

相对高度是高出的距离。

3、地形是的总称。

按其形态可分为、、、和五种类型。

4、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的海拔一般也在500米以上,但地势起伏小,面积广阔。

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平缓。

海拔大多低于200米,地势平坦,面积广阔。

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往往被、所环绕。

三、走进地形图1、在地图中将海拔相同的的点连接成平滑的线叫,将海洋或湖泊中水深相同各点的连线,叫。

用它们表示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一般同一幅地图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一般;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一般。

3、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叫,中间值小,四周值大的闭合等高线圈表示,想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表示。

一连串等高线向坡上方弯曲表示,一连串等高线向坡下方弯曲表示。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称为,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称为。

4、在几条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表示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这种地图叫。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第二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第二章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⑵海陆分布大势: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37中的图2.19)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晋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专题 (解析版)

晋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专题 (解析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串讲第二章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知识梳理一、地图上的方向1.基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上的方向 2.有指标的地图上,根据指标向标判断方向。

3.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判断方向,经线定南北,纬线定东西。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线段比例尺表示形式数字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文字比例尺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就越简略;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就越详细量算两点间的距离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名称和数字。

四、地图五、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认识地形主要地形类型六、走进地形图等高线的定义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线的特点 2.同一幅地图的等高距相等。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峰走进地形图 鞍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山脊山谷断崖绿色:平原分层设色地形图 黄色、褐色:高原、山地白色:雪山、冰川蓝色:海洋基础检测一、选择题下图为龙井村御茶园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S山到甲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A.160米B.1600米C.1600厘米D.16千米2.下列关于图中事物所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井村位于山顶 B.御茶园分布在鞍部 C.乙处位于山脊D.丙处位于陡崖3.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从龙井村经甲处到S山峰的坡度是先陡后缓C.在丙处可拍摄到甲处御茶园 D.从龙井村到S山峰的路线距离约为1200米4.在室外看地图时,若要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应手持地图面朝()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5.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关于甲、乙两地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海拔1000米B.乙地海拔500米C.甲、乙两地相对高度1500米D.甲、乙两地相对高度500米6.下列对于平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海拔较低,地面平坦B.海拔较高,地面平坦,边缘陡峭C.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山岭环绕D.海拔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7.地图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比例尺B.方向C.等高线D.图例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1.1认识地球面貌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线形状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纬线圆,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度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越向两极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一点指示南、北方向方向东、西方向6、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透露施展阐发;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7、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透露施展阐发;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透露施展阐发。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1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9、特殊的经线:●本初子午线(°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 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 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七年级晋教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晋教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晋教版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的相互作用的学科,也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七年级晋教版的地理学习中,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希望对广大学生学习地理有所帮助。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立体图形,直径约为1.276万公里。

赤道和南北两极距离约为1.667万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3.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地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地点。

4. 地球的倾斜度和季节变化:地球的赤道与公转平面夹角为23.5度,这就是地球的倾斜度造成的。

地球的季节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倾斜度以及地球自转的方向有关。

第二章:地球的大气层和水圈1. 大气层的组成和功能:地球的大气层主要包括臭氧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

大气层的功能包括温室效应、保护地球表面、调节温度等。

2. 水圈的分布和变化:地球的水圈是指地球上水的分布状态。

水圈的分布主要是受气候、地形、海拔高度等影响。

水圈的变化包括循环、交换和转化三个方面。

第三章:地球的陆地和海洋1. 陆地的特征和分布:地球上大陆分布在地球表面,由浅层岩石构成。

陆地的特征包括高大峻峭、山丘起伏、河流纵横等。

2. 海洋的特征和分布:地球上的海洋广阔无边,由深层岩石构成。

海洋的特征包括深广壮阔、波澜壮阔等。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约为3/4,深度平均为3.8公里。

第四章: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1.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自然界中的各种组成部分,包括地面(陆地和海洋)、气体、水、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2.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包括提供食物、水、空气、生命空间、运输、能源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作用包括极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等。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讨论)不能用以上的办法来辨识方向;不妨可扭转地图,使指向标正向面对自己。
(回答)希望小学在刘家镇的西南,李村位于王家屯东偏南。
(回答)东北→西南→西南。
通过讲述指向标判断方向的方法后,以练习的方式验证并巩固学生掌握情况。





(讲述)注意,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时,用经纬线来判断方向,请回答经纬线所指示的方向。
(讲述)同学们阅读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
(提问)一连串等高线向坡上方弯曲。
(提问)一连串等高线向坡上方弯曲。
(提问)等高线越稀疏,坡度状况。
(提问)等高线越密集,坡度状况。
(提问)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
(提问)中间值小,四周值大的闭合等高线圈。
(提问)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1、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特征:
课堂小结
1、学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地图;
2、识记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并予以实践中;
3、识记地形定义,了解五类地形特征。
作业
布置
1、地图填充图册:16页一、二题;
2、问题导学方案:37页基础自测;39页巩固训练。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走进地形图
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作业
布置
1、《导学方案》P33“基础自测”、P36“巩固训练”;
2、《地理填充图》P14-P15.




课题:2.2使用地图




1、懂得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地图,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地图的用途。
2、知道地图上表示高度的两各方法,会估算高度,知道常见的五种地形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1认识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示的平面图。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情况:
●一是无特殊标志的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三是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线和纬线来确定方向。

3、问题:如果没有地图,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辨别方向?
●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

在晴朗的夜晚,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面向北极星,前方为北,后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

●利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将指南针水平放置,当磁针静止,磁针上有“北”字的一端指的就是当地的北方。

这种方法不能在磁力异常的地区使用,要避开钢铁、高压线等带电、带磁的物体。

●利用太阳判别方向。

太阳是大自然中最可靠的“指南针”,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正午时的太阳永远位于正南方。

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利用手表和太阳判别方向。

将手表放平,使时针对着太阳光(阳光射来的方向和人影的方向相反),时针和表上12时之间的角平分线所指示的方向即是南北方向。

●利用树木判别方向。

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独立的大树,一般来说南面的树枝较为茂盛,树皮比较光滑,北面的树枝较稀少,树皮粗糙,有时还有青苔。

树木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一面为南面,间隔小的一面为北面。

●利用建筑物判别方向。

考虑到采光、挡风等因素,建筑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如北半球居民的住房大多坐北朝南,阳台设置在正南方。

4、地图上的比例尺。

■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缩小的程度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公式:比例尺的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形式:比例尺有线段、数字和文字三种表示形式。

■一幅地图选用多大的比例尺,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所绘地区的大小和内容的详略等情况来决定的。

■利用比例尺,我们可以量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
实地距离。

■比例尺是个分式,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而说的。

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

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如果图幅的大小不变,采用的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若采用的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内容就越简略。

5、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名称和数字,常用的图例有统一的规定。

------------------------------------------------------------------------------------------
2.2使用地图
、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

绝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

相对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

按其形态可以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点:
■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闭合,外低内高为山顶;等高线闭合,外高内
低为盆地。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两组对称的闭合等高线中间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4、等高线的特点: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

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同一幅地图的等高距总是相等的。

③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5、●用等高线和等深线表示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是等高线地形图。

●在几条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鲜明地表示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般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颜色浅蓝至深蓝,表示海水由浅至深的变化。

(要让学生理解两点:一是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二是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


●为了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人们可以将等高线地形图转绘成地形剖面图。

6、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

地形名称
等高线特征
海拔高度
地面起伏状况
山地
等高线较密集,山顶呈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起伏很大
高原
高原面上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较密较高,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
丘陵
与山地相似
较低,500米以下
起伏和缓
平原
等高线稀疏
很低,200米以下
起伏很小
盆地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无一定标准
起伏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