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职高考语文练习2古诗文阅读:第二章 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第二篇古代诗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第二篇古代诗文阅读习题及答案高考语文中,第二篇古代诗文阅读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第二篇古代诗文阅读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第二篇古代诗文阅读习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4.B【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
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详析2(古诗文阅读部分)(44张)
•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 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 之间,三覆已论:又,古刑人,君为之 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 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 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 无冤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R.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 敢谏的执着态度。
•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 示众的极端刑罚。
•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 食素或减少肴馔。
•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 掌管刑狱的官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C.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 R.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 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卷+解析
2021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文试卷+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3 题.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 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
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
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素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四种体裁——明晰诗歌的基本类别1.古体诗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又称古诗或古风。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的“歌”“行”“吟”即古体诗的载体。
2.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
近体诗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3.词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至宋代进入全盛时期。
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不同规定。
晚唐和两宋涌现出一批填词大家,如温庭筠、李煜、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形成了多样的词风。
4.曲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七个关注——读懂诗歌的思想内涵1.关注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代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明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2.关注作者每首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通假字
②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
论》④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赤壁之战》
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
⑥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孔雀东南飞》
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吕氏春秋·察今》
⑦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
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A.①③⑤⑧ B.①③⑤⑦ C.③⑤⑥⑦ D.③⑤⑦⑧
【答案】D
8.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知识梳理】
根据对考纲的理解,我们对通假字的复习要将精力集 中在常见的通假字的记忆学习上。但复习通假字,千万不 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 并将有关通假字加以整理,反复温习,这样得来的记忆才 牢靠。本章节后面附有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的总表,同学 们可以据此安排自己的复习,最好能找回原文,加以对照 理解。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 义,看迁入是否顺畅。——老话都是有学问在的,不然它也 老不了。
(一)通假字
【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只有2013年出现了 对通假字的专项考查,而且难度并不大,其他年份都是结合其 他知识点一起考查。但在教育部关于对中职学校加强传统文 化教育的文件下达之后,对此的考查会不会加大难度,还是个 未知数。而且由于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中,几乎每篇文言文 都有通假字,如不注意,很容易理解错误,因此,哪怕只是为了 读懂原文,一定量的通假字知识储备还是要有的。
高中语文高考高职总复习材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古代诗歌阅读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 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丑 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 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 古》。
凡 事都 是多棱 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凡 事都是 多棱 镜, 不同 的角度 会看 到不 同的 结果 。若 能把一 些事 看淡 了, 就会 有个好 心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 那样 寻常, 让得 失利 弊犹 如花 开花谢 那样 自然 ,不 计较 ,也 不 刻意执 着; 让生 命中 各种的 喜怒 哀乐 ,就 像风 儿一 样,来 了, 不管 是清 风拂 面,还 是寒 风凛 冽, 都报 以自 然 的微笑 ,坦 然的 接受 命运的 馈赠 ,把 是非 曲折 ,都 当作是 人生 的
什
么
很
头
试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你
部
多
时
完
弄
。
但
戏
候
在
这
样
做
时 现 镜 有
场
一
个
就
穿
我
不
想
后
不
好
的
后
和
尔
是
等
我
果
就
戴 。
是 东
得
你
可
希
当
你
真
以 的
■电你是否有这样经历,当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 和学习的时候,脑 子里经常会蹦出各 种不同的需求。比 如你想安 心下来看2小时的书,大脑会 蹦出口渴想喝水, 然后喝水的时候自 然的打开电视。。 。。。。,一个小 时过去 了,可能书还没看2页。很多 时候甚至你自己都 没有意思到,你的 大脑不停地超控你 的注意力,你就这 么轻易 的被你的大脑所左右。你已 经不知不觉地变成 了大脑的奴隶。尽 管你在用它思考,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 应该隶属 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 有你的大脑,并且 应该是你可以控制 你的大脑才对。一 切从你意识到你可 以控制你 的大脑的时候,会改变你的 很多东西。比如控 制你的情绪,无论 身处何种境地,都 要明白自己所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高考真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解析】选D。
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纶”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归来,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
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的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
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
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小题必练2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没有走的路(美)弗罗斯特飞白译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有删改)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和“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的哲学命题相合。
B.“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中的“踌躇”表明诗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思索,心中犹豫,不能做出选择。
C.诗人在诗中一会儿说“它也不坏”,一会儿说“这点也难比较出来”,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
D.“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结尾这一句点明诗歌主旨:人生一旦做出选择,便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结局也会“相差千里”。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思路是先写“面对选择”,然后写“选择道路”,再写“踏上征程”,最后回顾往事,逻辑井然。
B.“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中“金黄”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成了“深黄”,不如这里的准确、形象、画面感强。
C.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言在此而意在彼,用了比喻的手法。
D.诗人以小见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写人生的深层感悟,令诗歌显得平易而深邃。
3.诗中说“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诗人能“重返旧地”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4.诗人虽然选择了一条路,却对另一条路念念不忘,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答案】1.C2.C3.诗人不能“重返旧地”。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试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试题练习题汇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舟中读元九诗①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②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
②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诗写舟中夜读元九诗,读至灯残灯灭,眼痛暗坐,足见元诗思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
B.白诗前三句蓄势,尾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强烈效果。
C.元诗中景物描写渲染出了灰暗气氛,奠定了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
D.元诗第三句和白居易的“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有异曲同工之妙。
15.两诗的尾句,诗人借用“风雨”表达了哪些共有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 15.①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②生活中的风雨带给人的悲凄寒凉;③人生风雨中对挚友前途深深的忧虑;④政治上的风雨带给人的悲痛愤懑。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手法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足见元诗思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错,白诗字面上是“读君诗”,主题却是“忆斯人”,又由斯人遭际飘零,转见自己沦落的感慨。
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
基调凄苦。
诗人以“灯”字为彩线穿起一串明珠,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
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
白诗尾句“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写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既有对自然界风雨带给人的悲苦寒凉,也有人生风雨中对挚友前途的忧虑,更有政治风雨带给人的悲痛愤懑,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
2021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二)一词多义
(二)一词多义
【考情分析】
在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每年都至少有一道考查实词意义的 题目,所以说,这是必考的知识点,同学们绝对不可以掉以轻 心。
【考纲解读】
在2020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古 代诗文阅读”具体要求中的第一点即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而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就高职 高考文言文阅读而言,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疏通文意,把 握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是大有裨 益的。对于一词多义的掌握要立足课本,注重归纳、积累。
《过秦论》
② 逃跑的军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亡 族矣!
《过秦论》
③ 使……灭亡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列廉传颇》蔺相如 ④ 逃亡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 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⑤
同“无”
亡 丧何失国其变资,略宁尽南,死贫。困敬如亭故。《柳敬亭传》 ⑥ 同“无”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廉颇蔺相如 列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⑥ 夹杂;掺杂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曹刿论战》 ⑦ 参与 焉?”
项伯许诺,谓沛公
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鸿门宴》 ① 道歉,谢罪
谢项王。”
则 立与而斗饮卮之酒。。哙拜谢,起,《鸿门宴》 ② 感谢 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③ 告诉,告诫
2021-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2古代诗歌阅读高效演练
读高效演练1.(xx·全国卷Ⅱ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第一联“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写出了画工人很多,面貌各异,人才辈出。
B.第二联作者描绘了先帝的宝马玉花骢的气势,此马威武雄壮,站立在宫殿的台阶前给人万力生风之感。
C.大将军曹霸,虽然是一个将军,但是他很会画马,皇帝下诏,请曹将军画骏马,曹将军毫不迟疑,胸有成竹,几笔绘出骏马的形象。
D.曹霸将军画的马和众位画工画的不一样,他在绢上画的马像一条九天真龙,栩栩如生。
E.全诗语言生动形象,作者采用夸张、对比的表现手法,把曹霸将军画的先帝玉花骢表现的非常传神。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A项中不是说画工人多,面貌各异,是指的他们画的马各不相同。
C项中,曹将军在画马的时候,是匠心独运,惨淡经营的,不是毫不迟疑,几笔画出的。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对于曹霸画马的高超画技的描写,既有正面描写,亦有侧面衬托。
题目要求分析诗人突出曹霸高超画技所做的铺垫,通读诗作,可从其他画工画马不成功及真马的神采不易捕捉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而这正照应诗中“画工如山貌不同”“迥立阊阖生长风”两句,可结合这两句组织答案。
2021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
是“尽以分与昆弟外家”,“昆弟”是家族兄弟,“外家”是母亲、妻子的娘家人。故选 D。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数”,多次;“语”,交谈;“勇鸷”,勇敢凶猛;“鲜”,少。 (2)“让”,责备;“军师”,军队;“何”,为什么。 答案:(1)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
11.B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文中指表现较差, 不能令人满意”错,光武帝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吴汉比较令人满 意,他隐然就是一个对国家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可见“差强人意”在文中也是表现令人满 意的意思。故选 B。
1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错。原文
2021 新高考Ⅱ卷语文文言文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试题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的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B.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C.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 (2)吴汉回来,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
2023高职高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 古代诗歌阅读
4.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古诗由于字数、声律、修辞等的限制,诗人常在词序安排上作 些变通。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 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 “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 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其实应理解为“遥望孤 城玉门关”。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
塞下曲(其六)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 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 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 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识梳理】 古诗中的形象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学形象鉴赏,它包括自
然意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 古诗中的自然意象,指浸透诗人情志、情意的具体物象,亦指
人物形象以外的,寄托着诗人情感倾向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 与无生命的物象。意象的剪辑组合即构成深邃的意境,而意境的 营造又是塑造诗歌艺术形象的重要依托。如王维在《山居秋暝 》诗中借明月、清泉、高松、长石等自然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 种恬淡的意境,表达诗人追求清闲生活的意趣。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知识梳理】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
20212021高考语文二轮温习高考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10
高考22题逐题特训(十)高考第14~15题古代诗歌阅读(二) 1.(2021·最新考纲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采樵作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上困窘、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世俗,以隐士终老。
《采樵作》一诗也正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B.首联“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运用顶针、连带的手法描述了樵夫深山采樵的情景,山高林密,“山深”也表现了山的古老幽深。
C.第二联“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进一步描述了山路险阻难行,作者采用景物描述的手法,通过“桥崩”“卧槎”“路险”“垂藤”的细节描述,展现了樵夫劳动的艰辛。
D.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相伴的人愈来愈少,山风吹动樵夫身上的衣服,表现了樵夫自然潇洒的情态。
E.最后两句,樵夫采樵一天,没有感到劳累,傍晚眺望村落里生气的袅袅炊烟,一路长歌,满载而归。
(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如何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B项,没有连带的修辞手法。
C项,“桥崩”“卧槎”“路险”“垂藤”不是细节描述。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1)BC 选B给2分,选C给3分。
(2)抒发了取得劳动果实以后的轻松愉快之情。
(3分)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拐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取得劳动功效以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
(3分)[诗歌鉴赏] 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窘、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世俗,以隐士终老。
20212021高考语文二轮温习高考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高考22题逐题特训7
高考22题逐题特训(七)高考第10~13题文言文阅读(一)一、(2021·湖北省黄冈市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
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念书过目成诵,尤邃于二年,上舍①释褐,补.潍州教授。
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易》。
政和..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
”迁兼资善堂赞读。
为殿试..中书舍人。
....间,时方有事燕云②,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
忤时相意,提举太平观。
建炎..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出.知平江府。
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
除给事中....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
”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风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
”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
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但是往。
至汴京,刘豫④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
”豫曰:“圣意安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
”使。
还,拜吏部尚书....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
”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
年六十。
松年生平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注: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
“舍生”即上舍生,太学生中高班的学生。
②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高职高考试题语文_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高职高考试题语文_高职高考语文试题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坚实上下功夫。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职高考试题语文,仅供大家参考!高职高考试题语文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
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
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
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
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
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
轪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
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
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
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
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
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
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
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
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
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
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全诗抒发了作者因战乱纷争,羁旅他乡,有家难归的 思乡之苦。以“清瑟”“楚角”“孤灯”“残月”等声象或物象来 烘托内心之忧怨、哀伤。
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3~15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①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郞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 ①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1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 的深厚情感。
6.诗人感觉到的夏日季候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主人公在听到鸟鸣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夏日凉爽、充满生机的特点。表现了主人公听到鸟 鸣时是一种舒爽愉悦之情。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9题。 谢公亭 李白
谢亭①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11.下列说法,不符合这首诗歌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B.诗歌的韵脚是“齐”“啼”和“堤”。 C.韦庄是唐代诗人。 D.这是一首言志诗,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感慨。
【答案】 D (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过往历史 的感慨。)
12.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案】 在韦庄眼中,六朝灭亡了,见证历史的柳树也应该枯 萎老去才是,但其却“依旧烟笼十里堤”,一片枝繁叶茂,好像并不 为此伤心,所以说台城柳“无情”,是拟人的手法。
9.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尾联是写栽种后的想法,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的志 向节操和胸怀抱负。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2题。 台城①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①台城: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歌。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 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0~12小题。 章台①夜思 唐·韦庄
清瑟②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③,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④未来。 乡书⑤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 ①章台:即章华台,宫名,在今陕西长安。②瑟:古代弦乐器。 弦乐器,这里指乐声。③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④殊:绝。⑤乡 书:指家书,家信。
B.韩愈诗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盼春喜春的心情。
C.焦郁诗前两句写出了山村春雪弥漫的景象。
D.两首诗的后两句都借春雪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情怀。
【答案】 D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没有借春雪抒发伤春惜时的情 怀。)
*14.下列与两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对偶句。 B.两首诗都是首句入韵。 C.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D.韩愈是唐代诗人,也是著名的散文家。
【答案】 D (“迂回婉转”错,应为“直抒胸臆”。)
*11.下列对这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B.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 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 C.颈联“故人”一句与上联的“孤灯”句遥相呼应。 D.全诗紧扣一个“思”字展开,字里行间浸透了诗人的羁旅 情愁。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古代诗歌阅读
一、诗歌整体阅读A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3题。 渔家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呵冻提篙手未苏”,意思是说撑船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 暖也没有暖过来。 B.“满船凉月雪模糊”描绘的是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 一片模糊的雪影。 C.“画家不识渔家苦”是指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 D.“好作寒江钓雪图”是说画家们模仿柳宗元《江雪》里描 绘的情景去钓鱼。
*1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江雨霏霏江草齐”描写了“江雨”和“江草”这两个意 象。 B.“六朝如梦鸟空啼”写出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 C.“无情最是台城柳”只是从情感方面写出了柳树的无情。 D.“依旧烟笼十里堤”承接上句,继续对堤岸的柳树进行描 写。
【答案】 C (“只是”片面,诗人主要是想借此表达“物是人 非”的感慨。)
15.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离愁别绪?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两首诗写离愁别绪,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 偏重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借景抒情,抒发 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二、诗歌整体阅读B卷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小题。 金陵怀古 北宋·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答案】 D (末句是说画家只是表现自己的闲情雅趣而不是真 实反映渔民的痛苦生活。)
*2.下列与这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七言律诗。 B.这首诗首句没有入韵。 C.这首诗的一二句不是对偶句。 D.这首诗的作者和柳宗元是同一时代的人。
()
【答案】 C (此诗一二句不是对偶句。)
【答案】 D (“不死会凌云”的意思是说如果松树养活了,它 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8.下列与《栽松》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B.这首诗不换韵,韵脚是“纹”“君”和“云”。 C.该诗由首联、颔联和尾联组成。 D.这首诗的标题是作者借用的乐府诗旧题。
()
【答案】 B (A.该诗不是绝句,而是古体诗;C.首联、颔联、颈 联、尾联是律诗的每一联固定说法;D.没有借用乐府诗旧题。)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6题。 新年作①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②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疑似长沙傅③ ,从今又几年。
【注】 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南巴尉后新年抒怀之作。②岭:指五岭。 作者被贬潘州(今广东茂名市)南巴尉,过此岭。③长沙傅:指贾谊,有匡国 之志,脱颖出露,却被权贵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
【注】 ①谢亭:即谢公亭,在安徽宜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 太守时所建。谢朓在此送别过友人。
*7.对这首诗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睹物思人,不能不生人事变迁,古今茫茫之慨叹。 B.颔联融情于景,借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盛事难再的意味。 C.颈联实写眼前之景,令人领略到“风景每生愁”的真切内 涵。 D.尾联表明诗人与谢朓有着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的意境。
D.此诗写昼寝梦中所见所闻,四句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
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答案】 D (并非写昼寝梦中所见所闻。)
*5.下列与《夏意》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舜钦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C.绝句可以不要求联联对仗工整。 D.这首诗没有押韵。 【答案】 C (A.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B.不是律诗是绝 句;D.本诗还是押韵的,韵脚是清、明、声。)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诗通过描写了严寒季节,渔民在江上捕鱼的艰苦 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渔民深切的同情,同时批评文人画家只表现自己 的闲情逸致,不反映渔民的痛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6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一个“怨”字,一个“衰”字堪称点睛之笔,烘托出一 个凄清冷寂的典型环境。 B.颔联“孤灯”和“残月”倍增羁旅他乡、有家难归的无限 哀怨。 C.颈联写傍晚时候,伫望伸向芳草尽处的回归之路,有家难归, 亲朋故友无一人前来。 D.尾联迂回婉转,点出了客旅他乡,思念亲人的无尽哀愁。
*4.对这首诗的词语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节令、环境,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小院深深,
曲径通幽,在这极清净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
B.第二句“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卧于其
上,闲望窗外,透过帘栊,只见榴花盛开,展现着明艳的风姿。
C.末两句写树阴、写莺啼,句句从实际着笔,遂构成明丽而缥缈
【答案】 C (颈联并非实写眼前景,而是描绘谢公亭春秋两季 佳节良宵的景物,表现诗人言外的寂寞。)
*8.下列说法不符合这首诗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本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C.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D.韵脚是“处”“愁”“流”“秋”“游”。
【答案】 D (“处”不是韵脚。)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同时表现了诗人追求 理想境界的高情逸趣。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新年已至,诗人独在天涯,伤悲之泪“潸然”。 B.颔联写诗人年华“老至”,被贬异乡,位居他人之下的遭 遇。 C.前四句寓情于景,有时不我待、春归我先的感伤。 D.尾联借贾谊的典故,抒“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担心滞此 难返。
【答案】 C (前两句属直抒胸臆,身处异乡又逢新年,伤感之情 油然而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离索的气氛。 B.颔联紧承首联,着力描写诗人眼中金陵的秋色,创造了一个 寥落清冷的意境。 C.颈联景中含情,借景宣情,不假说破,金陵江城的冷落宛然 在目。 D.“故国凄凉谁与问”表达了诗人对故国金陵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