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论老子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启示摘要: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创立了以“道”、“无为”为中心思想的哲学体系。
其代表作《老子》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师道观、自然人性论、教育方法对现在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自然无为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巨大的成就,然而,在辉煌的成就下也存在着种种病态危机的隐忧: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低,教师素质缺失,学校管理的非人性化等等。
当各种流行的教育思潮、教育方法纷沓而来充斥现在的教育之时,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走进老子,研究老子,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
其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师生平等和人性的自然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道”和“无为”是其思想的核心。
“道”的本来意思是道路,后被引申为方法、途径。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
老子所说的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既无形又有形。
尽管在老子的描述中,“道”“玄之又玄”、“恍兮惚兮”,但“道”自有其本性。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就是说一切人的行为、天的行为、地的行为以及道的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那么自然就是“道”的本性。
老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为统帅的,他所阐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也都是围绕“道”展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34章)。
“道”就是至高无上的自然,自然孕育了万物,同时又是万物的归宿。
同时老子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
老子的德育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他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更是中国德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主要探讨老子德育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思想,并根据这两大思想提出几点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自然无为与柔弱不争思想1、自然无为思想老子讲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就是道。
纯任自然,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由地生长,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老子又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37章),道永远是顺其自然不妄自作为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做的。
无为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人为的破坏与干扰。
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更不是天命论那一套消极悲观的思想,而是反对妄为、逆道而为。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5章)老子认为,在天地之间就像有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这说明有时多言、多做未必是一件好事,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子讲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38章)。
老子认为,礼是忠信的不足,是国家祸乱的开始。
老子提倡自然之上的无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属性,反对礼这样的社会属性,并认为礼是强加给人的绳索。
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老子重内在实质轻表面形式的深刻认识,他强调追求道的人要追求内在的朴实无华,摒弃外在形式的虚华。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道德经》57章)老子主张,用清静无欲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奇谲诡诈的方法指导用兵,用自然无为的原则统率天下。
这不仅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还揭示了不同质的矛盾应由不同质的手段或方法来解决这个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原理。
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道德经》63章)老子主张,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做事要善于从小事着手,要用恩德去报答自己怨恨的人和事。
简析老子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
简析老子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老子,又称老冉,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有《道德经》。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一书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各个方面。
虽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代表,也曾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消极影响,而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思想的不足并对我过今天教育给以深刻启发。
下面我要从道德经的经典句子中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
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德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运行。
这说明认识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
在这里老子所说的“道”,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社会道德,这里的“道”应该是被大多数人认为的,各种事、物的自然规律和法则。
所以“道”要自己体会,别人只能和点拨不能传道。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教育也不例外。
这就告诉老师们在教育中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去做不能凭主观感受而破坏教学规律。
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而老师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回归教育本质,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一言堂,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
比如中小学老师最常见的一种授课方式就是给同学们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意义内涵等,学生下课后去背一些所谓的答题套路。
这样,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消化所学知识。
这种把知识直接喂给学生的做法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吃现成饭只能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会自己开动头脑获取知识,而是一味等著老师的理解分析而死记硬背,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自己无法独立思考于分析。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笼统地定为消极的“ 为 欠妥当 , 无 是没有 真正从整体 上和老 子思想 所 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 解老子思想 , 老子所提倡的 “ 无为 ” 并不 是 ,
从结果而言 , 老子的思想是比较积极 的 , 是一 门关于 “ 为 有 的哲 学 , 而 并非消极之说。
3、 统 认 为 老 子 消极 无 为 思想 的 误 区 传 消极 的出世 , 而是更深层次上的 “ 有为 ” 。所谓 “ 无为 ” 就 是为所 当为 , , 提出老子思想是倒退思想 的人 , 要根据 的是老 子八十 章的论 述 主 不为所不为 , 不胡作非为 , 不妄作 妄为 , 道而行 。在教 师的 实际教 学 依 中, 可以以老子的 无为 学生 更好地 互动 , 与 更好地发 挥学 生 的积极 而提出的。 “ 小国寡民 , 使有什伯 之器 而不用 , 民重死 而不远徙 。虽 使 有舟车 , 无所乘之 ; 虽有甲兵 , 无所陈之。使 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 其食 , 性。
1 老子 思 想 的产 生背 景 、 天下返于太古之世 , 而在使 人毋外殉 于物 , 于欲 , 内丧其 醇朴之 性 丧 而 。不可否认 , 老子的思想确 含有消极意义 , 但是从 整个《 道德经 》 的 老 子所生活的日 代 , 寸 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 时期 , 这个 时代 最 真 ” 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 国分立 , 互相征 战, 社会秩 序 比较混乱 , 人 内容来看 , 老子思想的积极因素明显大于消极 因素 , 全文基本上是 围绕 民生活 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 , 同儒家、 法家、 墨家等流 派一样 , 子的 “ 为” “ 老 无 而 有为 ” 进行论述 , 子的思想 并不是 单纯的 “ 为” 而是 通 老 无 ,
就是 无为 有为” 无为 ” 而 。“ 就是 其 自然 , 页 按客观 规律 办事 , 样 度不为老子所提倡。第四 , 使民复结 绳而用之 ” 这 “ 一直被 认为老 子要放 才能有所作 为 , 看似无为 , 实是有为。 弃文字 , 这种观点也是不妥的 , 萧天石认为这句话是 “ 喻言也 , 非真欲使
浅析道家“无为”思想所蕴含的教育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德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17师除了教授给学生单位换算的内容以外,还可以对于人民币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币,培养学生爱惜人民币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又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教材中有关于认识方位的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为素材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会学生认识东、南、西、北等方位时,还可以在其中了解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还可给学生布置作业,也学生通过软件,对自己的家乡进行定位,找出自己的家乡处在祖国的哪个方位,让学生对于自己和祖国的关系有更深的了解。
通过把教学内容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以教材为本,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数学是一门以理性思维为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的学科。
虽然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不具备很强的人文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不能实现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具体规定了数学等理科学科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其中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而对于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
所以只要教师认真做好数学教学的本职工作,就已经是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了。
此外,还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以下的精神品质:第一、团结合作的精神。
分组学习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方式。
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养成协作的习惯,使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
第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上数学教学也可以找到发力点。
因为在环境保护中会广泛地进行数据统计,这是数学学科经常涉及的内容。
比如在教授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入环境保护的内容,以环境保护为素材进行数理统计的学习。
通过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每个月的用水和用电量的数据,然后制成统计图,让学生们对于生活中消耗的资源有更加直观切近的认识,教会学生节约资源,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启示摘要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不是一种对人或物的制约或管束,而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使人或物能顺其本性得到合乎天道自然的发展方式,透过扫除组织、制度中的人为造作,以及消融领导者的有心妄为,而促使所欲管理的人、事、物均能达到自然和谐的运作模式。
这一思想对教育管理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无为;无不为;教育管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界进入了全面改革与开放的历史新阶段,现代西方各种教育管理理论、制度也随之通过各种媒体与途径传播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对于我国原有的管理思想和体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西方的管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其中的理性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主体精神,现代“科学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膨胀正是理性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然而,中国的管理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特有价值观、道德和思维定势,其中重人伦、重和谐、重传统是管理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教育管理也受这一特点的深刻影响。
这也是在把一个“异质”的西方管理思想借鉴、内化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框架中时所绝不能忽视的一点。
因而,在对教育管理这一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时,注重考察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应该是十分必要的。
仅五千余言的《老子》[1]一书蕴含的丰富管理的蕴义,尤其是其中备受推崇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教育管理研究带来了有益启发。
本文试图从教育管理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思想的深刻意蕴。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在老子思想中,“管理”作一种实践的原则,乃是透过消除掉不必要的干预,以及任意的决策手段,而达到使组织能有效运作的实践原则。
换言之,所谓的无为,作为一种管理原则,乃是一种去掉人为造作的修养功夫与管理法则。
由此而言,无为乃是弃除决策者的有为妄作,由此达到万物皆能自身自长的无为境界。
因而“无为而无不为”乃是老子管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原则。
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渗透-精品文档
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渗透一、“无为”的内在含义“无为”是老子的一种哲学观,可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老子的“无为”思想该怎样运用于教育领域呢?首先要弄清楚老子“无为”哲学观背后的思想根源,理解“无为”的内在含义。
老子的思想核心在一个“道”字。
这一概念一般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指世界的本源,二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三是指社会关系准则。
老子认为,在宇宙万物产生之前,存在着一个形而上的实体,它是宇宙的总根源。
这个形而上的实体,无形无象,悄无声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确实存在。
“道”不仅先天地而生,且创生了宇宙万物。
“道”既然作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又蕴含于万物中,那么“道”的法则也就是万物运作的根本法则。
老子认为“道”混沌未分,空虚宁静,它的本质是无为的。
换句话说“道”的存在是顺其自然的。
它对待事物也顺其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的法则,就是顺其自然。
将道的法则推之于人类社会,老子认为,治理国家也要像“道”对万物那样顺其自然,不强加干涉,不强以利用,不自恃炫耀。
如果将这一法则落实到人生层面,老子认为,人应保有自己的自然本性。
所谓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无知无欲,柔弱不争,像初生婴儿般纯真质朴。
可见老子的思想中,“为”是指扰乱违背甚至破坏事物内在的自然规律的、外在的、强加的行为,而“无为”则指保持事物的本性、遵循事物自己发生发展规律的行为。
“无为”其实也是一种“为”,但是一种保持着事物本性、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的“为”。
因此,“无为”在教育领域中所体现的内涵是“无为而治”的原则,无为,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是“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有机统一。
《礼记?中庸》曰:“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
可一言而尽也。
”由此看来,传授知识者要有所作为,就要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做到博厚、高明、悠久,在认识事物、分析规律、创造发展转化的条件上充分作为。
读老子结合教学心得体会
读老子结合教学心得体会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子的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结合老子思想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反求诸己”的思想对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我们常常倾向于给学生提供过多的指导和指令,往往忽视了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的课堂上,我尝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通过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思考问题的背后原因和解决办法,而不是仅仅记住教材上的答案。
通过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治”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限的想象力。
而如果我们从老子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可以意识到事物的本然性质和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让他们了解到问题有多样的解决方式,并鼓励他们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老子的思想还提醒我们珍惜自然和尊重他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他人的关爱的传统观念,而老子的思想将这些观念发挥到极致。
在我的教学中,我试图在每一个课堂上营造一种尊重和理解的氛围。
我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同时,我也与学生一起探索自然界的美,让他们领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通过让学生体验尊重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出一种积极的心态。
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影响研究
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影响研究作者:曹小花概要: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仍是学生的主要出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百万大军共挤独木桥的现状仍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这就决定了真正完全实现素质教育的道路仍很漫长。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改变现状,只能适应。
如何在现阶段的高考模式下实现素质教育,教师责任重大;如何既保证给学生创造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又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每位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思索的问题。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升学率仍是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导致了在教学中为迅速提高成绩,教师总是尽可能的多给学生传授知识,尽快的使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教师往往很自然地就会把结论和获得结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缺乏逐步的引导,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概括和综合,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的这种简单的灌输和径直的呈现,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的过程代替学的过程,实际的效果是教学双方都缺乏沟通。
这样的结果是教师付出的是辛苦,而换来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付出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回报不成正比。
学生也就在这种氛围下,过分的依赖教师的教,同样忽略了自己的学。
长此以往,学生便仍像没断奶的孩子一样,没有了教师,自己便无从着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此泯灭。
这种现象在中小的教学中,尤为突出。
例如数学,学生即使提前预习了新课,只是作为了解,以便听课时游刃有余,知道老师讲什么,尽快的融入新课,而没有从根本对新的知识进行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用说上课之前没有预习新课的学生,他们只是想依靠老师,被动的接受。
语文的教学也大致相同,单单的死记硬背,不去理解,缺乏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很难全面认识自己的语文文字的奥妙,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因此,当代的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学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学生未来开拓自己的前途极为不利。
道家“无为”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道家“无为”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作者:王林林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5期摘要:以“无为”思想而著称的道家,主张尊重自然界、人类社会,由此达到“无为而有为”的理想境界。
汲取道家这种“无为”思想,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偷工减料”、“不求甚解”、“留有疑问”、“要求阶梯式”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无为而有为”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无为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的一切都应由“道”而生,而“道”的最终归宿则是“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就必须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的本质体现在“无为”,这里的“无为”不是不作为、没有行动,而是不妄为,是一种哲学观,是顺应万事万物自然规律的变化,以保证天然的本质,达到“无为而无不为”[2]。
将道家“无为”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是说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让学生乱加作为,胡作非为,而是转变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释放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回归“本真”状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宽松、和谐、自然的环境,真正发挥育人的功效。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道家的“无为”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之道。
一、“偷工减料”,突出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虽然内容比较简单,篇幅很短,但是这些文章却涵盖了中外古今、天文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识,可谓是一部小百科全书。
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把每一方面的知识讲深讲透,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然而课堂教学时间却相对固定,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适时地“偷工减料”。
所谓“偷工减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实际,在凸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有所不教”,即在教学中凸显教学的难点、重点,有侧重点地讲清楚核心的问题,并能让学生真正理解。
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
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学号:20083876姓名:陈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建筑材料工程2班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髓。
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无为、柔弱无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老子的“无为” 是指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让万事万物遵循自然法则,顺其自然。
老子的“无为”,实际是要人们遵循规律,客观地去做事,让社会在和谐中发展。
老子的无为哲学有着其崇高的思想境界,顺其自然,无为不矜,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当今社会有着其广泛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字: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顺其自然无为不矜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德观与孔子、墨子的道德观有明显的区别。
在《道德经》中,老子关于“道”与“德”的解释有两层涵义。
一是在哲学意义上,“道”指世界的本原,“德”指万物的本性。
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意思是说,万物靠道生长出来,又靠自己的本性孕育、成长、发展,因此万物都要“尊道而贵德”。
二是在伦理意义上,“道”指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德”指人类的本性或品德。
他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即是说,圣人以与世无争作为自己的最高生活准则。
他又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这里的德,则是指人的品性。
在老子那里,自然与道德观是相通的。
他说:“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
”就是说,人类生活中的“道”与“德”,应当以自然界的“道”与“德”为依据。
老子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应依循天道,做到自然无为。
正是从这样的道德观念出发,老子提出了自己一套以“无为”为原则的道德观。
老子把“无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原则和人的至善品德。
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他认为,人人做到“无为”即朴素无欲,无所作为,即能“天下将自定”。
他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天下统治者与老百姓都以“无为”为美德,就能天下太平,民众富裕。
试论老子“无为而治”对小学教育实践的启示
试论老子“无为而治”对小学教育实践的启示摘要: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无为”。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敬重和顺应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和个性,引导、激发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同时,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基础”,引导教师懂得谦虚生德性,有德行,才能“润化学生”、包容万物。
关键词:无为而治;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学生发展为中心;策略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无为”。
于国家而言:倡导小国寡民,顺应“天道”,政府不过多干预老百姓的自然社会;主政者不妄为、不乱为,无欲而不争,不争则止战事,则天下太平。
于百姓而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顺应自然而生活,生生不息。
老子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种“无为”思想在教育管理及教育实践工作中具有重要启示:一、道法自然——教育工作的思考。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敬重和顺应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要顺应自然规律,适应学生的自然天性(身心发展水平)而展开。
首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能力,分年龄、分阶段,循序渐进开展教育。
充分尊重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发现、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性发挥。
要做到发现和激发学生兴趣,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学习,永远站在知识的前沿,具有丰富的见识。
如果老师对读书、对学习知识不感兴趣,又怎能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呢?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一群不读书的人在教一群读书的人知识,不是很可笑吗?所以,老师要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习惯。
老子的思想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启示
老子的思想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启示一、语文学习提倡无为而治,要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老子有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地,行不言之教,圣人行事,依循自然规律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以无言的教导来教化万民,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第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生和为即是顺着自然的状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
老子反对通过对民众束缚施压来实行管理,老师也一样,应该提供给学生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不应该用繁琐的条条框框来制约中小学生本性的发展。
在中小学阶段,不论从身体成长、性格形成还是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上,孩子们都处在形成阶段,教师起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说教更不是规定和限制,这样只会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埋没孩子的闪光点。
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发扬个性,自然成长,不是在外界的管理强制下变得畏畏缩缩,把长处消磨,个性泯灭。
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是最可以无师自通的一门,这里的无师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没有老师,而是一切文字、语言、书籍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都可以成为学习语文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捕捉语文的灵魂,而不是限制在课堂上,非听老师传授不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这个道是形而上的道,所以是不可以言说的,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在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在语文这门学科里很多东西靠的是学生的自我感知,可以使通过自身的经历感知,也可以是反复诵读或间接的经验传授,教师若是把知识硬生生的灌输给学生只会破坏他们求职和学习的天性,就不是顺应自然了。
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诗歌意象时习惯分类记忆一一对应,柳,留也,意味着离别;落花意味着伤春悲秋,梅花象征着铮铮傲骨和坚强不屈的品格这些本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的东西老师完全已经替学生做好,或许这样便于记忆,便于理解某首诗的诗意,可以在学生在考试中去的更高的分数。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作者:王娟来源:《新一代》2011年第01期摘要:老子作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提出的“道”的概念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他的思想也是极具深邃和奥妙。
本文拟揭示老子的政治哲学中的“无为”思想的本质就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而这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中的“无为”对当代教育仍然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老子;道;无为;有为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19-01在先秦各学派中,道家以其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特殊性独树一帜。
而老子则是其奠基者。
老子曾作为周守藏吏,学识渊博,传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
而道家学派的教育思想体系以追求“复其初”为目的,体现了其独特的理论风格和深刻的理论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拟从老子的无为思想来谈讨它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及其启示。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本质:道法自然老子的治国之道和人道可以用“自然无为”来进行概述。
而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道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万物的根本法则,那么有关人道的一切问题都必须以“道”为根据。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而“道法自然”是说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自然而然。
对人来说,从“法地”、“法天”,归根到底还是要“法道”,而所谓的“法道”就是要法“道之自然”。
在人道的问题上,老子的无为论完全是从“人法道”和“道法自然”中引申出来的。
道之自然本身就表明了“道恒无为也”。
因此人做一切事情,特别是诸侯王治理国家的时候都应该像道那样走一条“无为”之路。
而“无为”的本质说到底,也就是“辅自然”或“顺自然。
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自然者,无为也。
人类对万物应该循道而行,尊重自然本身的状态。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吝”(《老子·第五十九章》)他要求人们仿效种庄稼的原则来对待人事和自然,要顺应万物自然的生长规律,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生硬的人为干扰。
老子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一、引言老子,名李耳,字聃,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教育思想以“道”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观念,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出发,结合个人学习体会,探讨其内涵与价值。
二、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 以“道”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准则。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道”为依据,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其道德品质。
2. 无为而治的教育理念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教育者应顺应学生的天性,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师不应过分干预学生的成长,而是要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3. 顺应自然的教育方法老子强调顺应自然,认为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老子认为,教育应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老子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老子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应以“道”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老子主张顺应自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面发展。
3. 注重德育教育老子强调德育为先,认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目标。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4. 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方法老子教育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墨守成规。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四、结论老子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道德经无为而治教学反思
道德经无为而治教学反思在当今社会中,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
而教学方法的选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也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思想为基础,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以及对教育者的启示与反思。
一、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誉为道家经典之首。
其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在这里,“无为”并非不做事,而是以“不争”、“不自为”来表达一种无欲无求、不逆天命的状态。
而“治”则强调顺乎自然、合乎规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想强调自然而然的发展和自我调节,并主张通过观察和了解事物的本质,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
二、将无为而治思想应用于教学1.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和潜力。
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刻意强求,不以身试法。
而是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时间表,只有顺应其天赋和兴趣,才能更好地发展其个人潜能。
2. 重视思辨能力《道德经》倡导的无为而治,要求人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摒弃僵化的传授和机械式的学习。
教育者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质疑权威,进行独立的判断和决策。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道德经》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同样,教育者应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互助、尊重、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
教育者应充当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倡导平等和公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对教育者的启示与反思1. 心态平和《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逆天命的态度。
对于教育者来说,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于求成,不强求结果。
在变革时代,教育者需要灵活应对各种挑战,适应时代的变化。
2. 尊重学生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老子思想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老子思想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老子思想对教师管理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以温和的心态来管理教师。
老子认为,“温柔敦厚,能服众人”,管理者应当以温和的心态来管理教师,做到尊重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二、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老子认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管理者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三、培养教师的责任感。
老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管理者应当培养教师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到尽职尽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尽心尽力。
四、激励教师的创新精神。
老子认为,“改变不如不变”,管理者应当激励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作者:苏亚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6期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
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
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
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
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
“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
在同
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
一是对战争的态度
上有相同之处,老子是坚决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至,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
二是在对人民的态度上相同。
儒家思想要求君对人民要实行仁术,以民为本,君轻民重;而老子的思想里,则流露出对民力的“无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也就是劝君主要珍惜民力,不滥用民力,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也指出为人君主的“有为”,是建立在老百姓的困难之上的,这比儒家分析君民关系更为透彻,所以老子倡导“无为”而治。
如果说珍惜民力也算是消极的“无为”,那么,被称为“积极”的儒家思想也难逃消极的嫌疑。
2、系统全面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思想里,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的认识,另一个是他的“辩证法”。
如果按照辨证法的核心原理即: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无为和有为是相互统一的,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对事物矛盾转化的阐述是淋漓尽致。
既然事物是多变的,是不能按照绝对的“无为”或者“有为”对老子这一思想来进行评价的。
在老子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相互转化的观点:“上下”、“信言美言”、“辩言善言”、“强柔”、“智博”等,对待这些矛盾的观点,老子认为是“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同样,在“无为”和“有为”的关系上,老子认为通过“无为”更能达到目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六十六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不难看出,在方法上,老子倡导的是“以无用为用,以无为为为”。
从结果而言,老子的思想是比较积极的,是一门关于“有为”的哲学,而并非消极之说。
3、传统认为老子消极无为思想的误区
提出老子思想是倒退思想的人,主要根据的是老子八十章的论述而提出的。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
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以这篇论述来把老子的思想定为消极“无为”是不合理的。
首先,这种理想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望,理想并不一定是处世的方式和态度。
其次,民不互相来往是建立在“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的基础之上的。
长期以来,中国历代的政治家包括当代政治家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人民自然而然不会放弃美好的生活去流落他地。
第三,认为老子的思想抛弃了“舟车”、“甲兵”等先进的生产生活产品是不对的。
老子抛弃的是将这些工具用于战争,战国时代,“舟车”、“甲兵”主要用于战争,而“什伯之器”主要用于祭祀,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以“嫡长子”为核心的中国政治文化制度不为老子所提倡。
第四,“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一直被认为老子要放弃文字,这种观点也是不妥的,萧天石认为这句话是“喻言也,非真欲使天下返于太古之世,而在使人毋外殉于物,丧于欲,而内丧其醇朴之性真”。
不可否认,老子的思想确含有消极意义,但是从整个《道德经》的内容来看,老子思想的积极因素明显大于消极因素,全文基本上是围绕“无为”而“有为”进行论述,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无为”,而是通过“无为”方式,取得“有为”结果。
4、“无为”思想治国的成功实践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用“无为”的思想治国而取得成功。
汉初,从刘邦继承皇帝到汉武帝即位之间,当权者基本上是以黄老思想来治国的,不与民争利,尤其是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以“无为”思想创出了“文景之治”。
而汉武帝以后,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方略,用法儒思想进行治国,对内征收盐铁之税,与民争利,对外同匈奴兵刀相接,不惜动用民力,结果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把“文景之治”的老本全部蚀空,使西汉王朝后期一蹶不振,终被王莽篡权。
二、老子“无为”思想对于课堂教学的启发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讲授,对于有些不重要的章节,也可以“无为”——通过非讲授的形式,让学生“有为”——扮演教师的角色,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以教师的“无为”达到学生的“有为”。
主要方式有:
第一、提问。
教师可以自己不讲,列出关键问题,让学生自己看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需要相关内容。
通过教师的“无为”和学生的“有为”达到学生掌握内容的目的。
第二演讲。
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同学上课,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内容,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与教师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
第三讨论。
对于有些章节,教师也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听取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拓宽思路,通过兼听形成自己较为全面的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另一方也能认识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记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找寻真理,通过“无为”达到最终的有为。
【参考文献】
[1]道德经•老子.
[2]民办教育研究,2008.1.
[3]思想政治教育,2006.3.
【作者简介】
苏亚红,西安思源学院思想品德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