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打印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1.化学进化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原始大气层包含的气体:①水蒸气②氢气③氨④甲烷⑤硫化氢⑥二氧化碳。
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2.a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b .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与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c.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4.独立体系不断完善,一旦它们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
5.米勒首创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沸水相当于原始海洋,火花放电相当于闪电,密闭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冷却水模拟降雨过程,从取样活塞处取出的溶液中含有有机物即多种氨基酸。
6.1965素。
7.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很重要物质——核酸。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英国学者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被赞誉为192.长颈鹿的祖先有颈长和颈短之分。
这是变异现象。
3.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得到食物生存下来,4.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枝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5.6.使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7.生存斗争包括: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与生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8.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9.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10.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对野生动植物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讲生命的演化一、考点聚焦1、生命的化学起源与实验探索2、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以及原因(自然选择学说)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二、知识清单及考点分析(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化学进化[知识梳理](背诵)1.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由奥巴林提出。
2.过程:①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没有氧气)在紫外线、闪电及火山喷发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随着降雨进入原始海洋.②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等)经长期积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与外界隔开的原始界膜,构成,独立体系,经过不断完善,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形成原始生命。
3.实验探索①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创了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的模拟实验,从而验证了由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可能性。
②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了核酸。
[核心突破]米勒模拟实验:生命起源过程:[补充说明]1.原始大气中仅产生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原始海洋中才孕育了生命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氧气。
(二)生物进化[知识梳理](背诵)1.生物进化的证据①化石证据(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2)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②解剖学证据(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
(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人的手臂属于同源器官。
)(2)同源器官的意义: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完整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听写版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有等。
3.化学进化学说:物质→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实现原始的和)。
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和等,这是模拟成分。
火花放电模拟,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冷凝装置模拟。
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
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
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目的:。
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
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个阶段:物质合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阶段:物质合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证据(最直接)证据(同源器官)、证据(细胞色素C)。
7.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
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没有组织,大都生活在中;苔藓植物有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没有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蕨类植物有的分化,有简单的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发达,有发达的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植物和植物)。
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原始→原始→原始类和类14.生物进化原因:选择和选择。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1、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紫外线、闪电、高温;(3)场所---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1)向装置中充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3)冷凝模拟降雨;(4)装置下面的液体模拟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4、化石是研究生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1)越早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2)越早地层中,不能挖掘高等生物的化石,但在越晚地层中,可.以挖掘出低等的生物化石。
5、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
6、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产生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另一部分没有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再进化成为形态各异的.一部分进化成植物,一部分进化成动物。
6、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为种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8、自然选择的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进化是定向的(2)变异本身就是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3)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9、有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灭绝,是由于它们缺少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有些生物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一直保留到今天,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
1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附答案,适合学前预习、考试复习、检查背诵,最全、最细,可直接打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考点汇总1、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没有。
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逐渐演化而来。
在中,演变为 (如氨基酸、核苷酸)。
在中,物质演变为(如蛋白质、核酸)。
在中,有机大分子外包形成,再不断完善形成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诞生于。
2、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了。
火花放电模拟了。
冷凝器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凝成液体,模拟了。
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即。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原因:。
3、越是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是在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
4、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逐渐进化来的。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没有。
6、自然选择学说:人物:。
著作:《》。
四个过程:(顺序不能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
人工选择的两种方式和。
7、自然选择四个过程中,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具有和。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8、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
作用:。
9、:黑猩猩、、长臂猿、。
人和类人猿都属于。
人类和类人猿是由逐步进化而来的。
人类学家将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10、古猿向人类方向进化由于。
变化:、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
11、火的使用:1、,2、。
人类进化过程:(顺序不能变)。
12、南方古猿:是已发现原始人,最早进行的人类,不能制造工具,只能使用。
例如:。
13、能人:脑容量 ,能人可以制造工具。
制造的工具是一种的自然打制法。
14、直立人:脑容量 ,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
并且具有。
石器是一种的制作法。
学会了使用。
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阶段。
例如:。
15、智人:脑容量 ,已学会使用。
会制造石器和骨器,能用衣物。
可用狩猎。
16、现代人类分为四个种族:。
现代科技证实,不同种族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因此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及提纲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知识要点1、原始大气的成分:等,原始大气中无。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1(2)过程:(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的从是完全可能的。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为生命起源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1、化石证据: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1)化石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规律: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1)概念: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叫同源器官。
(2)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说明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它们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反之,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
4、始祖鸟化石既像鸟类又爬行类说明始祖鸟是古代与古代的过渡类型,古代是由古代进化而来的。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从,从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和原始的→原始的(和植物)(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和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提出的以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
1859年出版了《》。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是进化的基础,是原因,是手段,是结果。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典型实例。
2、人工选择——花卉、家蚕和金鱼等品种之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人类起源于,人类与的亲缘关系最近。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1、 化学进化观点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2、 要点图示3、 化学进化解读(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
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
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植物进化的历程(2)动物进化的历程四、生物的进化原因1、自然选择学说(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五、人类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古猿(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2、古猿到人的演化(1)、过程示意图:六、人类的进化1、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南方古猿: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2)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3)直立人:会大枣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八下生物知识点济南版
八下生物知识点济南版
摘要:
1.八下生物知识点济南版的概述
2.八下生物的主要知识点
3.八下生物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正文:
一、八下生物知识点济南版的概述
八下生物知识点济南版是指在济南地区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生物课程中所涵盖的知识点。
这个阶段的生物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八下生物的主要知识点
1.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细胞结构和功能
3.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4.遗传和变异
5.生物进化和生态学
6.人体生理和卫生
三、八下生物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1.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五界分类等。
2.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3.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生物的发育过程等。
4.遗传和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
5.生物进化和生态学: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
6.人体生理和卫生: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以及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卫生知识等。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1、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紫外线、闪电、高温;〔3〕场所---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1〕向装置中充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3〕冷凝模拟降雨;〔4〕装置下面的液体模拟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4、化石是研究生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1〕越早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2〕越早地层中,不能挖掘高等生物的化石,但在越晚地层中,可1以挖掘出低等的生物化石。
5、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但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
6、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产生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另一部分没有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再进化成为形态各异的.一部分进化成植物,一部分进化成动物。
6、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为种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28、自然选择的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进化是定向的〔2〕变异本身就是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3〕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9、有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灭绝,是由于它们缺少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有些生物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一直保留到今天,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
1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2022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2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种生殖方式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例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新一代植株1.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2.一朵花由外到内一次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雄蕊包括花药、花丝4.子房发育成果实5.子房壁发育果皮(可食用部分)6.胚珠发育成种子(植物果实中种子多的原因是由胚珠决定)7.受精卵发育成胚8.玉米穗缺粒的原因传粉不足,怎么办人工辅助授粉。
9.无子果实是植物的花不经过受精有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后代与亲代一致。
1.无性繁殖包括: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细胞或组织。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可培育无病毒还的植株)等。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杏、苹果、梨、桃、山楂,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有些蔬菜和花卉也有用到嫁接)c.石榴、夹竹桃等压条d.对于高大的树木要使用压条的方法可采取空中压条。
(方法与压条相同)2.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扦插: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a.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一部分叶片防止水分蒸发。
b.繁殖方法:马铃薯是茎,红薯是根,藕是茎,椒草是叶5.无性繁殖的特点:a能够保持母体原有的性状b能缩短生长时间6.果农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如果树嫁接)7.无性繁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8.克隆是无性繁殖。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1.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2.生命起源的4个阶段:(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3.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4.米勒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个阶段即由无机物形成有机小 分子物质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个阶段即由有机小 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 证据。 1. (1)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2)古老地层生物化 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晚期地层 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单细胞藻类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 原始被子植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鸟类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哺乳类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自然选择
1.现代长颈鹿的脖子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内容:(1)过度繁殖 (2)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基础,内因)
1.例:草→兔→鹰:草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 兔为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鹰为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草含的能量最多,草的数量最多。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叫能量流动。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太阳能。 4.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5. 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及提纲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知识要点1、原始大气的成分:等,原始大气中无。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1(2)过程:(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的从是完全可能的。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为生命起源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1、化石证据: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1)化石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规律: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1)概念: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叫同源器官。
(2)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说明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它们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反之,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
4、始祖鸟化石既像鸟类又爬行类说明始祖鸟是古代与古代的过渡类型,古代是由古代进化而来的。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从,从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和原始的→原始的(和植物)(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和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提出的以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
1859年出版了《》。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是进化的基础,是原因,是手段,是结果。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典型实例。
2、人工选择——花卉、家蚕和金鱼等品种之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人类起源于,人类与的亲缘关系最近。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基本知识点
第六单元七、一、 1、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的及。
3、生态系统有和两部分组成。
4、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等,它们为生物提供、和。
5、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分为划分为、、。
6、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7、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8、分解者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中含有的分解成简单的,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八、 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相互联系起来的。
2、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的作用,在生物体内不断的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这种现象叫做。
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在食物链的消费者体内的积累量能够增加几倍甚至成千上万倍,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4、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个体数量越,食物网越。
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物种的突然发生改变,就会牵动整个,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
5.和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和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九、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其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和。
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有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和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就完成了一个循环,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
5、、、等都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的。
6、和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如下:第一章:物种多样性与进化1.物种的概念和分类方法-物种的定义与特征-动植物的分类方法-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生命起源的假说-进化论的内容和证据-进化的驱动力和方式3.物种的适应和演化-适应与生存竞争-功能结构与进化-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物种演化第二章: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与遗传物质-DNA的组成和结构-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2.遗传的细胞基础-有丝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变异和排序-育种与遗传改良3.生物进化的分子基础-DNA序列的比较与进化树-进化中的基因突变和选择-生物进化的分子证据第三章:人类生活与健康1.人体组织与器官-组织的种类和功能-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系统与相互协调2.饮食与营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脂肪、糖分和蛋白质的作用-膳食中的平衡和合理3.生活方式与健康-锻炼与体育活动-生活习惯与健康问题-预防疾病与保持健康第四章:生殖与发育1.动植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比较-各种生殖方式的优缺点-动植物的繁殖和繁殖行为2.人类的生殖与发育-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孕与胎儿的发育-性别的决定和遗传3.繁殖与保护环境-生物繁殖对环境的要求-繁殖行为和繁殖行为的保护-保护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第五章:微生物与人类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微生物-人类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2.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抗生素的使用及问题3.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发酵与微生物-微生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微生物技术带来的革命以上是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要点图示
有有独原
无机机始立机大小生的物分分命体子子系物物质质
化学进化解读3、
、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1)、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2)(、
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3)()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二、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证据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1) 据。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2 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解剖学证据2来源相同。
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1)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2、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1)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2(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
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2.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苔藓植原始裸子植
原始单细胞藻原始种子植
原始蕨类植物原始被子植物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脊椎动物原始两栖类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鸟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哺乳类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
(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过程示意图:)1(.
人类产生语言劳动大脑发达使用火制造工具
六、人类的进化
1、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南方古猿: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
(2)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3)直立人:会大枣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4)智人: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2、现代人中的分化
(1)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2)种族不同特征的形成:人类不同中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低于能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2、举例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吃糖、一块农田
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环境
4、成分
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
(1)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2)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1.
)概念: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1 )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
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3(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食物网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能量流动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生产者高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所完成的一个循环过程
(2)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3)特点:周而复始的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是声讨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
四、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荒漠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调节气候
淡水生态系统:调节气候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以农作物为主
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制备覆盖率低,不稳定
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调节方式
自我调节机制。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较长时间保持动态平衡
2、调节能力
(1)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
(2)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外来干扰超出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
第七单元生物技术
一、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一级各种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包括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居世界第三位。
我有有“裸子植物之乡“的美誉。
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种类都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特有的种类:大熊猫、白鳍豚、银杉等.
我国古老的种类:银杏、鹅掌揪、扬子鳄等
(2)遗传的多样性:也成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主要原因:栖息地的丧失
(2)、其他原因: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等,以及外来物种入侵。
2、保护对策
就地保护、前敌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就带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发酵技术
1、乳酸发酵
(1)概念: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2)原理: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
(3)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等
2、酒精发酵
(1)概念: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2)原理: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成酒精。
(3)应用:酿酒
注:1、白酒的酿制首先要用霉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2、白酒的酿制过程中要先通入空气,是为了让酵母菌大量繁殖,人后再隔绝空气,是为了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五、食品贮存
1、原理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2)贮存原理: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方法
(!)传统方法:腌渍、糖渍、干制、就酒泡
(2)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六、基因工程
1、原理
(1)概念: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的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变其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我们多需要的新品种。
(2)转基因生物: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
(3)举例:把美洲拟蝴蝶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抗冻番茄
2、应用
(1)定向改良作物和家畜品种
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如将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马铃薯细胞中,培育富含蛋白质的“马铃薯”。
)生产某些药物2(.
七、克隆技术
1、原理
生物的无性生殖
2、应用
(1)快速培育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和家畜品种
(2)用于药物生产
)为拯救濒危动物开辟新途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