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 分数混合运算(一)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分数混合运算是指同时包含加减乘除运算的分数计算问题。它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也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运算顺序和约分通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掌握得还算不错。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在讲授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们理解运算的先后顺序,以及如何在不同运算间灵活切换。
不过,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中,有一部分学生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在约分和通分的运用上,他们往往会忽视这一步骤,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强调约分和通分的重要性,并通过更多实例来帮助他们巩固这一知识点。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学设计

班级五年级科目数学班级人数39 场所教室教学反思课型《分数混合运算(一)》(第一课时)(●新授课○复习课○拓展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陈述性知识: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程序性知识:1、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元认知知识: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评价方法(○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鉴定法)教学资源印刷材料:图片多媒体资源:投影仪、课件。
模型/实物:课件一份、直尺一把、不同颜色粉笔。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1、(课件出示)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三道题帮我们回忆了什么知识?(生回答后小黑板:出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课件出示)计算。
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3、说一说下列各分数的具体含义,找单位“1”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节约水资源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混和运算(一)5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混和运算(一)5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法则;2.能准确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3.熟练掌握综合题中使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的理解及运用。
2.教学难点:综合题的解答方法及分析思路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P30-P33;2.课件:PPT、视频资料;3.实物教具:彩色笔、黑板、白板、教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用简单易懂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混合分数运算。
2. 探究分数混和运算(10分钟)介绍分数混和运算,并让学生通过实物教具进行操作,探究以下问题:•什么是分数混和运算?有哪些运算法则?•如何进行分数的混和运算?3. 实例分析(20分钟)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1)知识练习:•写出下列分数的大小,并排列从小到大:1⁄3、2⁄5、3⁄8、3⁄10(2)例题引入:小芳喝掉了一桶奶,原来有9⁄10 桶,她还喝了3⁄4 毫升。
现在还剩多少奶? - 分析解答例题的思路和方法。
(3)上课练习:•A、B两人的身高有何差别?若他们的身高分别是 1 3/5 米和 2 1/6 米,怎么算出他们两人的身高差?•每个鸟蛋重4/5 盎司,你买了2 打鸟蛋,共买了多少盎司的鸟蛋呢?•用 2 1/5 公斤米做了饭后,还剩下了 1 7/10 公斤,一顿饭吃了多少公斤米?•一个架子上有 16/25 千克青菜和 2/5 千克红萝卜,它们一共有多少千克?4. 练习(10分钟)让学生自己在笔记本上练习一些分数混合运算题目。
5. 课外拓展(5分钟)带领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其回答问题和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分数混合运算(1)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北师大教材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材56——57页)中川乡梁堡小学柴富贵一、说教材1.内容: 北师大教材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材56——57页)2.地位及意义: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
旨在提高学生的混合运算水平。
3、学生: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 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是逻辑滚动的, 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 才能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
教学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 不超过三步)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方法1.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引导探究法和观察发现法, 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利于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根据《新课标》中所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因此,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学习方式, 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样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 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获得知识。
三、说流程:复习导入: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学习方法名言入手, 引入本课教学。
子曰: “温故而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 并且有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同学们, 下面我们就温习一下已学的知识, 看有没有新的领悟。
(出示课件)一起做两道整数混合运算题。
让学生说说计算的顺序。
老师总结出:先算乘除, 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老师质疑: 那么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学了分数混合运算(一)我们就明白了。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进入新课: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 (出示课件)气象小组12人, 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三分之一,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四分之三,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直观的显示个小组的人数情况。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预习提纲:1、从图中你能了解什么数学信息?2、怎样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3、怎样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4、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一样吗?教学过程:一、复习(一)说说整数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二)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示意图:学生读题。
1、引导学生分析此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提出的问题应该如何解答?根据线段图,可以怎么列出算式?(学生自己列,不会的可以讨论。
)如何解答这样的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吗?引导学生归纳分数运算的计算顺序。
三、学生实践活动(1)板演。
并指名分析。
(2)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试一试:课堂板演,其余学生自行作业。
板演后让学生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
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提出理由。
然后让他们板演计算。
五、学生质疑问难。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作业:P57页2、4和练习册“分数混合运算(一)”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一)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比较中,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时间:预习提纲:1、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怎样画统计图理解?3、怎样画线段图理解?4、怎样列式解答?教学过程:一、创境与引入观察下面算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二、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分数混合运算(一)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一)”是本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教学如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和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等,这是学生在五年级学习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乘、除法的内容后安排的一节新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教材在编排上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出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所以让学生理解应用题意,学会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加减和乘除的内容,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及巩固以往的学习内容的同时的一个延伸或者是加大难度的学习。
教学内容:北帅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23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以两步计算为主,不超过三步)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构建数学模型,使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线段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难点:如何利用线段图来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且学且.多媒体课件、粉笔等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引入新课师生谈话: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今天我们看到淘气和小小的学校也有很多同学参加了兴趣小组,来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的数学问题。
二、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分组情况,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 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航模小组3 .一. 3的人数是摄影小组儿的3。
1生2:摄影小组的人数=气象小组*..... . (3)航模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4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提问题。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材说明】《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
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教学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环保节水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流程】一、利用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回顾前面学习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看,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也一起来到了春天的野外。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2、自主探究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3、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把课堂上的学习探索的空间,大胆地抛给了学生,学生获得了张扬个性的机会。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案

4.2.1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带分数的认识”,练习十九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用酒精做实验的情境,感受分数连加运算中含有一次通分再计算和分步通分再计算两种策略,学生通过计算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时,通过本例让学生认识带分数的实际意义。
接着再通过“打扫卫生”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掌握带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材通过运用两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有过程中理解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认识带分数;理解、掌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会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混合运算中的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会独立思考,并善于与同伴交流想法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怎样通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稿纸、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引导回忆。
提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
2.引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旧知,让学生加深对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记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科学课,教师带领3个组用酒精做实验,实验完成后,各组剩的酒精如下:(1)提出要求:同学们请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回答出:第1瓶酒精还剩35,第2瓶酒精还剩23,第3瓶酒精还剩25。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数混合运算(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五年级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乘除法后,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的基础。
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先安排了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就是一样的,并使学生掌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够恰当展开排序。
2、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式。
3、利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科学知识化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数学自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欢欣,践行自学数学的自信心,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化解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领域意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1、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的重新认识,必须彰显从直观至抽象化的思维过程。
本节课使用独立自主自学、小组交流的自学形式,充份使学生观测、画线段图、辨认出、比较、搬迁的方法结合,彰显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学会观察发现、比较类推,更好地学会知识与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
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教学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学生情况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
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
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一)复习准备1、口算。
1/2+1/2 1/2×2/3 2/3÷1/3 1/2-1/31/5÷1/3 1/5+1/3 1-1/4 3+1/32、笔算。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一)》评课稿首席点评:李琼《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下面就我所看到的谈一谈:优点:1.通过游戏找单位“1”,温顾了旧知,通过预备操更让学生进一步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而为新知做了铺垫。
2.充分利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问题情境改为学生所熟悉的校园特色团队作为学习素材,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课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从而使学生正确地选择了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列出分步、综合算式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
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运算顺序的自然生成。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
2、关注学生的学情学生在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时,自觉地利用了分数(两步计算)的解答方法,通过画示意图、写等量关系、找到了解题步骤与关键,通过由先分步,再列出综合算式这一过程,学生很自然地将“整数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分数的运算顺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注重对学生的课堂生成的及时捕捉和对比反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分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注意格式的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重视数学的体验发展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3
1
=138×
5 6
×
2 3
= 10(元1 )1
答:小新捐了10元。
36 57
1
= 37 5 62
=7 10
12 4 3 58
=
31
12
5
8
43
11
= 40
2 1 3
8 5 7
34
7 12 8
做一做
16 2 7 21 5 8
10 12 7 21 25 8
3
六年级同学共收集了
720节废电池,五年级
收集的是六年级的
3 5
,
四年级收集的是五年
级的
2 5
。四年级学生
收集了多少节?
1
31
34
11
= 3(人)
计算过程中,能约 分的要先约分。
答:航模组有3人.
小新捐了多少钱?
我捐了 18元。
我捐的钱是 小亮的 5 。
6
我捐的钱是 小华的 2 。
3
小亮
小华
小新
18元
小亮: 小华: 小新:
?
小华的是小亮的 5 6
?元
小新的是小华的 2 3
我们可以画线 段图来分析。
18 ×
5 6
努 力 吧 !
空中雄鹰:
3 1 4 8 10 5
2(3 2) 53
12 (3 1) 45
图书馆新买来故事书 360本,科技书的本 数科是技故书事有书多的少本43?。
一块长方形地长32米,宽是长 的 3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
实验小学合唱组有120人。美术组的人数 是的合2唱,组科的技的组有35 多,少科人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
计算下面习题。
6×5÷3
15×(35÷7)
=30÷3 =10
=15×5 =75
整数混合运算顺 序是怎样的呢?
我们气 象组有 12人
我们摄影组
的人数是气 象组的1
3
我们航模组
的人数是摄 影组的 3
4
气象组的 人数:
12人
摄影组的 人数:
航模组的 人数:
气象组人数的 1 3
摄影组人数的 3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12 1 4人
3
4 3 3人
4
我们可以画线 段图来分析。
摄影组有多少人?
12 1 4人
3
航模组有多少人?
4 3 3人
4
答:航模组有3人.
试着计算。
12 1 3 34
分数混合运 算的顺序与整 数混合运算的 顺序一样。
12 1 3 34
=
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