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胃经穴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络腧穴各论胃》PPT课件

《经络腧穴各论胃》PPT课件

医学PPT
7
❖ 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里,
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
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体内:属胃,络脾。入上齿龈。
医学PPT
3
(二)循行分布特点
走向:从头走足 位置:面部-胸前-下肢前外侧 属性:阳经 体内联系:胃、脾、眼、鼻、口、上齿、乳房 属络关系:属胃络脾 起止穴:起-承泣;止-厉兑 上接手阳明大肠经,下交足太阴脾经
医学PPT
4
(三)主治概要
胃肠疾病: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 头面五官病:头痛,口眼歪斜,齿痛,面痛,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 1、胃肠病:腹泻、痢疾、便秘—足三里、
上巨虚(募合)、大肠俞(俞募)。 2、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中极、
三阴交、太冲。 【操作】 直刺1~1.5寸。肠麻痹不可深刺。
妊娠禁针灸。可灸。 【现代研究】 天枢对肠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 肠痉挛、腹泻;肠密闭、便秘。
医学PPT
第三节 足 阳 明 胃 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医学PPT
1
足阳明经穴概览
❖ 本经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颈部、胸腹第二侧线、下肢 外侧前缘、足部。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眼球,眶骨,眶下孔,鼻翼,口角, 咬肌,颧骨,下颌切迹,额角发际,胸锁乳突肌,喉结, 锁骨,肋骨,乳头,肚脐,耻骨联合,髂前上棘,髌底, 胫骨前嵴, 长与趾长伸肌腱,足二、三跖骨结合部,足二、 三趾间的纹头,趾甲角。

足阳明胃经经穴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ppt课件










足阳明胃经经穴

梁门
足阳明胃经经穴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 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 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 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 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 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 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 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 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主治
手少阴心经经穴
少海 (HT3 Shào hǎi) 灵道 (HT4 Lí ng dào)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 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线的中点处。 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心痛,肘臂挛痛, 主治:心痛,暴喑,肘 瘰疬,头项痛,腋胁痛。 臂挛痛。方例:配心俞 方例:配曲池治肘臂挛 治心痛。刺灸法:直刺 0.3~0.5寸。其它: 痛。刺灸法:直刺 0.5~l寸。其它:手 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少阴经所人为“合”。

手少阴心经经穴
通里 (HT5 Tōng lǐ) 阴郄 (HT6 Yīn xì)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功效: 腕横纹上0.5寸。 主治:心悸,怔仲,暴 主治:心痛,惊悸,骨 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蒸盗汗,吐血、衄血, 方例:配廉泉、哑门治 暴喑。方例:配心俞、 不语。刺灸法:直刺 巨阙治心痛;配大椎治 0.3~0.5寸。其它:手 阴虚盗汗。刺灸法:直 少阴经络穴。 刺0.3~0.5寸。其它: 手少阴经郄穴。

手少阴心经经穴



神门 (HT7 Shén mén)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 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 侧凹陷处。 主治:心病,心烦,惊悸, 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 胸胁痛。方例:配内关、心 俞治心痛;配内关、三阳交 治健忘、失眠。刺灸法:直 刺0.3~0。5寸。其它:手 少阴经所注为“输”,心经 原穴。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PPT课件

经络学足阳明胃经详解PPT课件

•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主治](1)腹痛,腹胀,痢疾,便秘,肠痈。

(2)中风瘫痪,下肢痿痹。

(3)脚气。
•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 4
1
38、条口
(ST38)
• [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胃 1
足 阳 明 胃 经
胃 4
• (五)腧穴(共45穴,左右90穴)
• 1、承泣* (ST1)
• [定位]正坐或仰靠,仰卧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 眶下缘之间。

[主治]
• (1)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 眼睑瞤动。
• (2) 口眼喎斜,面肌痉挛。

[刺灸法]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
0.3~0.7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

(2)齿痛,颊肿,牙关紧闭,

[刺灸法]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5~0.7寸;
可灸。
• 7、下关* (ST7)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面部耳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
成的凹陷中。

[主治](1)牙关紧闭,下颌疼痛,齿痛,面痛。

(2)口眼喎斜。

(3)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 [主治](1)胃痛,呕吐,食欲不振,吐血。

(2)腹胀,肠鸣。

(3)胁下坚满。
•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胃 2 2
• 21、梁门* (ST21) • [定位]仰卧。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 [主治](1)胃痛,呕吐, 食欲不振。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针灸足阳明胃经ppt
01
列表1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失眠。
02 03
列表2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抑郁症状。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坐骨神经痛。
05
04
列表3
针灸足阳明胃经减轻偏头痛。
针灸足阳明胃经治愈妇科和男科疾病的案例
列表4
针灸足阳明胃经改善男性前列腺炎。
总结词
针灸足阳明胃经对治疗妇科和男科疾病有 独特的效果,能够调和气血,促进生殖系 统的健康。
足阳明胃经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关
节等方面的症状。
对于足阳明胃经的病症,针灸 治疗主要采取刺激足阳明胃经 穴位的方法,根据不同病症选 用不同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针灸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 中药、拔罐、推拿等综合疗法
,以提高疗效。
03
针灸足阳明胃经实践操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的准备工作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胃动 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胃炎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缓解胃炎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胃食管反流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减少胃内 容物对食管的刺激,缓解症状

针灸足阳明胃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抑郁症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调节神经递 质的释放,缓解抑郁症状。
失眠
针灸足阳明胃经能够平衡脑部神 经网络,改善失眠症状。
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黄帝内经,是针灸学的基础之一,也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足阳明胃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足阳明胃经由多条经络组成,其中包括足阳明经、足太阴 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等。
这些经络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密 切相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Leabharlann 足阳明胃经的病理意义和作用

针灸推拿PPT课件

针灸推拿PPT课件
❖ 灸法又称“艾灸”,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 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 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30
针灸治疗作用
❖ 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功 能,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防治各种病证 的目的。
.
31
(一)针灸治疗原则
❖ 根据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以及针灸治疗疾 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 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
内侧后缘 ❖ 功效: ❖ 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
其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
.
16
.
17
曲池---降压
定位:屈肘,肘横纹尽头 功效:调整血压,明目。 适用于老年人血压高,视 力减退
.
18
❖ 关元---癃闭、崩漏 ❖ 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
线上 ❖ 功效:保健要穴,有强
壮作用 ★刺法:斜刺0.5寸,得气
.
21
❖ 涌泉---强心益肾 ❖ 定位:脚趾卷曲,前脚
掌中心凹陷处 ❖ 功效:补肾壮阳,养心
安神 ❖ ★长灸此穴,健身强心,延
年益寿
.
22
❖ 太冲---疏肝泻火 ❖ 定位:第1、2跖骨结合
部之前凹陷处 ❖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
活血 ❖ 针灸:直刺0.5~1寸。 ❖ 按摩:有明显的酸胀感效果
好 ❖ 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
❖ ★主治疗头、眼、耳、目、 口、鼻、脑疾患,精神神志 疾患,以及上肢病的常用要 穴。
.
26
❖ 头维穴---美容
❖ 定位:头侧部,当额 角发际上0.5寸,头正 中线旁4.5寸 。 功效:清头明目,活 血通络,止痛镇痉
❖ ★胃经的五谷精微由
本穴分送头之各部 。
配合谷穴治头痛;配

《针灸推拿胃经穴》ppt课件

《针灸推拿胃经穴》ppt课件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 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66
条 口:肩周疾 下巨虚:小肠疾 丰 隆:祛痰要穴 《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
67
“脾为生痰之源” “脾无留湿不生痰” “百病皆有痰作祟” 比较:(1)足三里、丰隆、天突 (2)曲池、上巨虚
68
10、解溪
69
70
定位: 主治: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 远治:头目疾 近治:下肢足踝肿痛 刺灸:
足或下陷,阳气暴脱等一切虚弱之证。
45
刺灸:针感可反映病情寒热虚实。 《类经图翼》:
“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 反生疾”
46
李东垣 : “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
节次约五七十壮,至老年热厥头痛,虽大 寒尤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 过也” 比较:足三里、中脘
47
现代常用于治疗: 1、消化系统: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57
条 口:肩周疾 下巨虚:小肠疾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
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 之巨虚下廉。”
58
丰 隆:祛痰要穴 《肘后歌》: “哮踹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 《玉龙歌》: “痰多宜向丰隆寻”
59
“脾为生痰之源” “脾无留湿不生痰” “百病皆有痰作祟” 比较:(1)足三里、丰隆、天突 (2)曲池、上巨虚
1、分布路线、起止 2、经气交接、走向 3、表里络属 4、联系脏器(脾、胃、心、口、齿、
鼻、眼、咽喉、乳房)
12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病、脾胃肠病、神志病、热 病、下肢病症。
13
《灵枢·五味》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
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素问·灵兰秘典论》

针灸推拿学习PPT幻灯片

针灸推拿学习PPT幻灯片
行”,故称“奇经”。 ➢名称多反映其循行分布和各自的功能特点。
24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不象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除任督脉,其余六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
基本概况 •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
后别道而行。 ——一源三岐 • 督脉——阳脉之海 • 任脉——阴脉之海 •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 定义: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深入体腔 (联络脏腑器官)的支脉。
• 命名:其名称以所别出的经脉名称而命名。 □□□之正 □□□经别
• 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
➢ 离 —— 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四肢肘膝上下 ➢ 入 ——进入胸腹腔称“入” ➢ 合 ——与表里经别同行称“合” 各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 出 ——于头颈部出来称“出”
补充经脉循行之不足 强 灌
前:任脉别络 鸠尾 散布于腹
沟通腹部经气 表 气
躯干 后:督脉别络 长强 散布于头,别走足太阳 沟通背部经气 里 血
侧:脾之大络 大包 胸胁
沟通侧胸部经气 经
孙络、浮络
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输布气血
33
络脉
• 孙络——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 •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 血络——出现郁瘀血现象的络脉
• 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传注病邪:皮→络→经→腑→脏 反应病候 ——临床上,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
41
经络的根结、标本 气街、四海
42
标本
• 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 标——上,本——下 • 四肢为本,头面躯干为标
43
根结
•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 • 根结所表述的是一种向心性的经气循行输注,即从四肢末端流向

胃经及腧穴.ppt

胃经及腧穴.ppt
足阳明胃经





1、掌握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 2、掌握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 3、了解常用腧穴的主治作用。 4、掌握腧穴的特殊作用
经脉循行:起于鼻 鼻根 鼻外 入上齿中 还出 挟口 环唇 下交承浆 沿下颌部 下颌角 上耳前 循发际 至前额正中。 其支者:从大迎 循喉咙 入缺盆 下 膈 属胃 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 过乳中 下挟脐 入气 街中(腹股沟动脉,气冲)。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 下循腹里 合气街 过股骨大转子 沿下肢外侧的前缘 足背 止于足第二趾的外侧端。 其支者:足三里 止于足第三趾的外侧端。 其支者:足背 止于足第大趾的内侧端。的

配伍:(1)配冲阳,有豁痰宁神的 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 弃衣而走。(2)配肺俞、尺泽,有 祛痰镇咳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 (3)配照海、陶道,有涤痰醒神的 作用,主治癫痫。 操作:直刺1.0-1.5寸,多用泻 法,因痰病多实证。

14.内庭(荥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二、第三趾间, 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能:调理胃肠,疏风清热。






4.下关: 定位: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 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功能:疏风清热,通关开窍 主治:①耳聋,耳鸣,聤耳。 ②齿痛, 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0寸。 配穴举例: ⑴配耳门,听宫,外关,翳风等治疗耳 聋,耳鸣,聤耳; ⑵配合谷,内庭等治疗上牙痛; ⑶配合谷,太阳,四白等治疗三叉神经 痛。
5.头维: 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作用:祛风泻火,止痛明目。 主治:①头痛; ②目痛,眼睑瞤动 等。

操作: 向后平刺0.5—1.0寸或横刺 透率谷。 配伍:前头痛配合谷、太阳;侧头 痛配率谷、风池;眩晕配百会 (灸);迎风流泪配攒竹、阳白; 眼痛配大陵

中医诊断与治疗学-脾胃病的针灸和按摩课件

中医诊断与治疗学-脾胃病的针灸和按摩课件

饮食与脾胃健康
1 饮食原则
2 常用食材
探讨脾胃健康的饮食原则, 如保持适度、食物搭配等。
介绍中医治疗脾胃病常用 的食材,如山药、百合和 绿豆。
3 调理方法
提供针对不同脾胃问题的 饮食调理方法,如消食、 补脾等。
中草药与脾胃病疗法
中药介绍
了解中草药在脾胃病治疗中的 应用,如生姜、甘草和红枣。
处方组合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理论基础
深入了解脾胃在中医理论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疾病分类
了解常见的脾胃疾病在中医中的分类与病因。
功能研究
探讨脾胃在消化系统中的功能及其与其他脏腑 的关系。
症状与舌诊
介绍脾胃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中医舌诊的方法。
针灸治疗脾胃病
原理与应用
深入了解针灸治疗脾胃病的原理 与应用方法。
常用穴位
中医诊断与治疗学-脾胃 病的针灸和按摩课件
Discover the ancient 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its effective approach to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digestive disorders.
综合疗法与脾胃病治疗
1
个体化治疗
2
了解脾胃病治疗中个体化治疗计划的重
要性,并介绍个体化治疗的方法。
3
西医结合
探究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疗法进行脾胃 病治疗的优势和方法。
成功案例
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效 果和疗程。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挑战与前景
深入讨论中医治疗脾胃病面临的挑战和限制,并展望未来在中医和脾胃病治 疗领域的发展方向。
介绍治疗脾胃病的常用穴位,包 括胃肠、腹部和手足的穴位。

小儿推拿课件:足阳明胃经PPT文档25页

小儿推拿课件:足阳明胃经PPT文档25页
小儿推拿课件:足阳明胃经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

(保健按摩师高级课件)足阳明胃经腧穴

(保健按摩师高级课件)足阳明胃经腧穴
②胃痛吐酸、腹痛腹胀、泄泻 、痢疾、便秘。
③足背肿痛。 •刺 灸 : 直 刺 或 斜 刺 0 ·5 ~ 0 ·8 寸 。
可灸。
2020/10/4
2020/10/4
定位:目正视, 下颌角前上 颧弓与下颌
瞳孔直下,方约一横指, 切迹之间的
口角外侧。 当咀嚼时咬 凹陷中。
肌隆起处。
主治:
面瘫、齿痛、面痛
刺灸:地仓——斜刺或平刺0·5~0·8寸。
颊车——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下关——直刺0·5~1寸。均可灸
2020/10/4
6、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上0.5 寸, 头正中线旁开4.5寸。
刺灸:直刺1 ~ 1.5寸。 可灸。
16、解溪 (经穴 )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 中央,长伸肌腱与趾长伸 肌腱之间。
•主治:①下肢痿痹、瘫痪 垂足、足踝肿痛。
②脘腹胀痛、便秘。
•刺灸:直刺0·5~1寸。
2020/10/4
可灸 。
17、内庭 (荥穴)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 。 主治:①齿痛、咽喉痛、口糜、鼻 衄、面瘫、面痛、热病。
刺灸:直刺 1~2寸
1~1.5寸。
可灸。
12、足三里(合穴、下合穴)
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主治:①胃痛、腹痛、腹胀、呕吐、泄泻
痢疾、便秘、肠痈。 ②下肢痿痹、瘫痪、脚气、水肿。 ③强壮保健穴、长寿穴、消胃肠之
气穴、 虚劳赢瘦。 ④眩晕、癲狂痫。 ⑤乳痈、乳汁少。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
刺灸:直刺1 ~ 1.5寸。 可灸。
9、归来
定位:脐中下4寸,旁开 2寸。
主治:①阴挺 闭经 带下 月经不
调 不孕 不育 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 梁丘:胃痛 犊鼻:膝痛 刺灸:犊鼻针刺层次视病变不同而定。 总结:膝关节以上穴主治特点
38
8、足三里
39
40
主治: ①脾胃疾及脾胃功能失调导致各种病
症主穴。 “肚腹三里留”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
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 之三里也。”
41
颊车:面口齿疾患:面瘫、齿痛 、面
痛 ;腮腺炎。
26
下关:面口齿疾患:面瘫、齿痛、面
痛;下颌关节不利 ;耳疾
下关为多经筋之聚
《素问·痿论》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27
操作: 地仓、颊车透刺:刺激力强、面广 ,
用于实证。(体弱防晕针) 比较: 颊车、 下关主治异同
28
4、天枢
29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1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 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 方法、 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3、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4、了解一般穴位的内容。
2
一、经脉
《灵枢·五邪》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
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 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 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 里。”
42
《灵枢·海论》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
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43
②下肢疾如痿痹、瘫痪。 ③补益作用,强壮保健穴。用于中气
比较:(1)足三里、丰隆、天突 (2)曲池、上巨虚
59
10、解溪
60
61
定位:
主治: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
远治:头目疾
近治:下肢足踝肿痛
刺灸:
62
11、内庭
63
定位: 主治:清泄胃火、清降阳明经热邪。
用于因胃火盛、阳明经热循经上扰头 面、咽喉、口齿、鼻疾。
刺灸: 比较:足三里、内庭
刺灸: (1)腹部穴操作注意事项。 (2)针感可反映病变的寒热虚实。
30
主治: 近治为主 大肠疾患主穴,尤其善于便秘和泄泻
(寒湿、湿热、食积、脾虚、气滞、肾虚) 《素问·灵兰秘典论》: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
31
7、 梁丘、犊鼻
32
33
34
35
36
37
主治: 共性:下肢疾如痿痹、瘫痪、膝痛
64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 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65
条 口:肩周疾 下巨虚:小肠疾 丰 隆:祛痰要穴 《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
66
“脾为生痰之源” “脾无留湿不生痰” “百病皆有痰作祟” 比较:(1)足三里、丰隆、天突
1、分布路线、起止 2、经气交接、走向 3、表里络属 4、联系脏器(脾、胃、心、口、齿、
鼻、眼、咽喉、乳房)
12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病、脾胃肠病、神志病、 热病、下肢病症。
13
《灵枢·五味》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
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素问·灵兰秘典论》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现代常用于治疗: 1、消化系统: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肠炎,痢疾, 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肝 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 2、循环系统:高血压,冠心病,心绞 痛,贫血,风湿热;
47
3、呼吸系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4、泌尿生殖系统:肾炎,膀胱炎,遗
尿,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 炎; 5、神经系统:头痛,失眠、神经衰弱, 小儿麻痹,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
48Biblioteka 6、其它:眼疾,口腔疾患,耳聋, 耳鸣等。
本穴应用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 针灸按摩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亦 为消化系统常用要穴。
49
312经络锻炼法——祝总骧教授 “3”指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
的按摩; “1”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 “2”是两下肢下蹲为主、适当的体
育活动。
(2)曲池、上巨虚
67
10、解溪
68
69
定位:
主治: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
远治:头目疾
近治:下肢足踝肿痛
刺灸:
70
11、内庭
71
定位: 主治:清泄胃火、清降阳明经热邪。
56
条 口:肩周疾 下巨虚:小肠疾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
痛...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
取之巨虚下廉。”
57
丰 隆:祛痰要穴 《肘后歌》: “哮踹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 《玉龙歌》: “痰多宜向丰隆寻”
58
“脾为生痰之源” “脾无留湿不生痰” “百病皆有痰作祟”
50
9、上巨虚、条口、 下巨虚、丰隆
51
52
53
定位: 主治:共性:下肢疾如痿痹、瘫痪
个性: 上巨虚:大肠腑疾
54
定位: 主治:共 性:下肢疾如痿痹、瘫痪
个 性: 上巨虚:大肠腑疾
55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 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3
4
5
6
7
8
9
掌握标志
对瞳孔的直线、口角、下颌角、颧 弓、胸锁乳突肌、喉结、肋间隙、乳头、 脐、髂前上棘、髌骨外上缘、外膝眼、 胫骨前嵴、外踝高点、拇长伸肌腱、趾 总伸肌腱、第二跖趾关节等。
10
示意图: 头(头面五官)→胸腹(脾、胃、心:
别络通心→和胃气以安心神)→足(下 外前)
11
不足或下陷,阳气暴脱等一切虚弱之证。
44
刺灸:针感可反映病情寒热虚实。 《类经图翼》:
“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 尔反生疾”
45
李东垣 : “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
节次约五七十壮,至老年热厥头痛,虽大 寒尤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 过也” 比较:足三里、中脘
46
14
三、经穴 1、四白 定位:
15
16
17
18
主治: 近治为主:面瘫、面痛
特殊作用:胆道回虫
操作:不可过深
19
2、地仓、颊车、下关 定位:
下关: 《甲乙经》“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20
21
22
23
24
25
主治: 均以近治为主
地仓:面口疾患:面瘫
《玉龙歌》:
“口眼喎斜最可嗟(jie),地仓妙 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归正,喎右泻左 莫令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