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詩·大雅·烝民》:“小心翼翼,古訓是
式。”有學者認為“古訓”就是“詁訓”,也就
是“訓詁”。
毛傳:“古,故;訓,道。”鄭箋:“故訓,先 王之遺典。”可見所謂“古訓”是指先王的遺 典。不應該看作是“訓詁”的早期寫法。
返回
8
二、訓詁的起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推移,語言發展變化了, 後代人讀前代甚至當代人的作品,就已經扞格難懂,不
多人不懂得,就必須用通語進行解釋。
14
春秋時期是我國社會大動蕩的時期。西周末年以來,“禮崩樂 壞”,社會上,尤其是社會政治方面,出現了許多名存實變,名存
實亡的現象。對此,孔子大爲不滿,於是提出“正名”的主張。孔
子的正名,主要是對一部《春秋》的編寫。一般認爲《春秋》是一 部寓褒貶、正名分的著作。孔子的正名解釋了一部分詞,左丘明解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又《文公三年》:“凡民逃其上 曰潰,在上曰逃。”又《莊公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 來,出曰來歸。”又《莊公二十九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 信,過信爲次。”又《莊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宙,先君之主
10
其次是詞彙的變化。詞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舊詞的消 亡和新詞的産生兩個方面。例如:殷時期我國畜牧業生 産逐漸發展起來,因而關於畜牧業的詞,尤其是畜牧名 稱的詞,非常豐富。 譬如關於“牛”:二歲叫“(左牛右贝)(bèi)”、 三歲叫“犙(sān)”、四歲叫“牭(sì)”、畜母叫 “牝”、畜父叫“牡”、雄性的叫“特”,白黑雜毛的 叫“牻(máng)”,黃色虎紋的叫“捈(tú)”等等, 到了周代農業發展了,鐵器農具使用了,而出現了一些 表示農具的詞:“錢”、“铚”、“斧”、“鋤”、 “镈”等。
訓詁學就是以詞義解釋爲主要研究物件
的一門學問。它是通過訓詁實踐的總結和
現存訓詁資料的分析歸納,研究訓詁的理 論和常用的體式、方法、條例,揭示語義
系統,推求詞語根源,探索語言發展演變
的內部規律,用以指導訓詁實踐的科學。
返回
19
再见
20
返回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16
三、什麽是訓詁學
黃侃說:“真正的訓詁學,即以語言解釋語言,初無時地之限域, 且論其法式,明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是也。” (《文字聲韻訓詁筆記》第 81頁)今人齊佩瑢也說:“研究前人 的註疏,歷史的訓詁,分析歸納,明其源流,辨其指歸,闡其樞要, 述其方法,演爲系統而條理之。更進而溫故知新,評其優劣,根據 我國語文的特質提出研究古語的新方法,新途徑,這便是訓詁學。” (《訓詁學概論》11頁)殷孟倫先生又說:“訓詁學是漢語語言學 的一個部門,它是以語義爲核心,用語言來解釋語言而正確地理解 語言、運用語言的科學,同時它是兼有解釋、翻譯(對應)和關涉 到各方面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其任務就是研究語言的訓釋方式,掌 握其系統條貫,說明其表達情狀,進一步探求語言的發展規律、本 源和演變,從而促進語言的豐富和發展。”
聲字,它們的讀音當是相同的。但是,我們發現,相
同聲符的形聲字在周秦時的讀音已經不同了。例如:
“以”小篆寫作 ,楷化爲 ,隸變爲 。“以”
周秦音屬余母(喻四)之部。“台”“似”(姒、耜)
“矣”同從“以”得聲,周秦時“台”一個讀音跟 “以”相同,但另一個讀音及“似”“矣”的讀音則 與“以”不同了,分化爲三個音。
自商至漢已有數次的演變。就錄於竹帛的先秦 文獻來說,同一意義,此一書彼一書,用字古 今頗爲不同,顧炎武《日知錄》說:‚《尚書》 多言‘茲’,《論語》多言‘斯’,《大學》 以後之書多言‘此’。‛顧氏把‚茲‛、 ‚斯‛、‚此‛之變歸結於語音的歷史演變, 是符合語言實際的。
13
先秦時期,方言的差異非常之大。由於 地域不同,一義數位、一物數名的情況特 別顯著。如《左傳· 宣公十四年》:“楚人 謂乳,穀;謂虎,於菟。”對於方言,許
也。”又:“訓,教也。”魏·張揖《雜字》:“訓者,謂字
有意義也。”孔穎達《毛詩關睢詁訓傳疏》:“訓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4
2.詁
“詁”字始用於漢代。(1)名詞“故言”。如魏·
張揖《雜字》:“詁者,古今之異語也。”晉·呂忱
《字林》:“詁,故言也。”
(2)動詞“解釋故言”。如《說文·言部》:“詁,
之使所奏言。”《漢書·揚雄傳上》:“雄少而好學,不為 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後漢書·張衡傳》: “(衡)著《周官訓詁》,崔瑗以為不能有異于諸儒也。” 又《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以其文典雅,特令校書
郎賈逵為之訓詁。”
前三例‚訓詁‛是名詞,指對字詞所作的解釋;後一例是 動詞,指解釋字詞。
11
再次是語法的變化。語法上語言中最爲穩定
的成分,但它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改
進著、改善和改正自己的規則,用新的規則充
實起來”(見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
題》)
如數量的表示法,在甲骨文中有三種情形,
而後來祗保留了一種。
12
文字方面,就其體勢來說,由甲骨而金文,
而古文籀書,而大篆,而小篆,而隸,而楷。
6
“訓詁”又可寫作“詁訓”,產生的年代比 “訓詁”、“訓故”要晚。《後漢書》卷二八 上《桓譚傳》:“博學多通,遍習《五經》,皆 詁訓大義,不為章句。”“詁訓”就是訓釋,動 詞。晉郭璞《爾雅序》:“夫《爾雅》者,所 以通詁訓之指歸,敘詩人之興味。”這例“詁 訓”則是名詞,指對字詞的解釋。
7
4.“古訓”和“故訓”
訓故言也。”段注:“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人, 是謂之詁。”孔穎達《毛詩關睢詁訓傳疏》:“詁者, 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
“訓”和“詁”都有“解釋”之意。在“注解”和“解釋”
這個意義上可以用“訓”,也可以用“詁”。
5
3.訓詁 從漢代開始,出現了“訓詁”一詞。揚雄《答劉歆書》雲:
“獨蜀人有嚴君平、臨邛林閭翁孺者,深好訓詁,猶見輶軒
釋孔子之“正名”更是注解了大量的詞。如《左傳·宣公十六年》:
曰都,無曰邑;邑曰築,都曰城。”。
15
戰國間,由於諸子間的爭鳴,又一個有影響的學科 産生了,這就是名學。名學研究的內容是名實關係、 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和哲學問題。這些研究必然 會深入到語言的性質、發展、辭彙及音義關係等一系 列語言學理論和方法論的重大問題。同訓詁關係最直 接的應是概念的研究。名學家也正是從概念研究開始 的。《墨子》在概念上強調“以名舉實”。《荀子》 在概念上強調“制名以指實”“名聞而實喻”。概念 是人類思維的一種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認 識能力,尤其是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爲了表達的 需要也常常要解釋到一些詞。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訓詁與訓詁學
2
讲授内容
什麽是訓詁 訓詁的起因
什麽是訓詁學
3
一、什麽是訓詁
1.訓 “訓”字的產生年代較早,先秦時代就已經多見使用。 (1)名詞“教令”。如《詩·大雅·生民》“古訓是式”; 毛傳:“古,故;訓,道。”鄭箋:“故訓,先王之遺典也。” 又如《國語·周語》“修其訓典”;《晉語》“君君、臣臣, 是爲明訓”。 (2)動詞“說解”。如《說文解字·言部》:“訓,說教 也。”段注:“說釋而教之。”《廣雅·釋詁》:“訓,順
17
張永言說:“按照近代科學系統來說,訓詁學可以說是 語文學(philology)的一個部門,是主要從語義的角度研 究古代文獻的一門學科。它跟語文學的各個部門(如文字 學、校勘學)和語言學(linguistics)的各個分科(如詞 彙學、音韻學、語法學、修辭學)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學 (如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都有密切的聯繫;它需要 綜合運用這些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來達到自己的研究 目的。”(《訓詁學簡論》) 許嘉璐說:“什麼是訓詁學?這就是從語言現象裏頭概 括出規律,從前人用語言解釋語言的實踐裏總結出經驗和 教訓,並把它系統化、理論化。”(《訓詁學的衰微與復 興》,載《訓詁研究》第一輯) 18
能通曉,需要有人來疏通解釋。於是,訓詁就應運而生
了。 清人陳澧說得好:“蓋時有古今,猶地有東西、有南 北,相隔遠則言語不通矣。地遠則有翻譯,時遠則有訓 詁。有翻譯則能使別國如鄉鄰,有訓詁則能使古今如旦
暮,所謂通之也。訓詁之功大矣哉!”(《東塾讀書記》
卷一一《小學》)
9
首先是語音的變化。文字産生之初,相同聲符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