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在等级保护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在等级保护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在等级保护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在等级保护建设中的应

用分析

引言

在国外,随着诸如Iso27001,萨班斯法案等信息安全标准和法规的颁布,国外的信息安全审计己经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信息安全审计主要来源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企业内控的要求并且获得了一定规模的应用。而随着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推进,信息安全审计必然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重视。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其功能不一,部署使用力一式也不相同。如何在等保建设中更好的应用审计系统,木文在以下内容中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1信息安全审计的意义和目的

计算机信息安全是要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抗抵赖),简称五性。安全审计是这五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所有IT资源(包括数据库、主机、操作系统、安全设备、网络行为等)进行安全审计,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维护以及安全防范的依据。安全审计如同银行的CCAV监控系统,任何人进出银行,柜台操作都进行如实录像记录,一旦有异常事件可以快速的查阅进出记录和行为记录,确定问题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工作更为复杂,通过统一收集信息系统中的设

备、系统、终端、应用的登录、操作日志以及其它各种网络行为,例如互联网访问,FTP传输、电子邮件等记录,通过综合关联分析从各类记录中进行多层而、多视角的跟踪、分析和处理,发现异常事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信息安全审计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是不可缺失的部分。它的作用主要如下:

(1)对正在发生的各类信息事件进行监控、记录和告警;

(2)为安全主管提供审计记录和分析决策,及时针对异常行为采取措施;

(3)通过安全审计记录,可以对于发生的信息系统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法律追究证据;

(4)有效的安全审计策略和安全审计防护措施可以对潜在的攻击者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

2等级保护中安全审计问题

2.1等级保护中的安全审计要求

等级保护是我国目前在非涉密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一个有效的政策依据。等级保护测评中对网络,主机,数据库和应用都有相应的安全审计要求。

2.1.1各安全域通用要求

(1)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

(2)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3)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2.1.2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特殊要求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2.1.3主机和数据安全审计特殊要求

(1)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2)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

(3)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2.2等级保护中存在的安全审计问题

在实际测评中由于企业对安全审计不够重视导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但影响了测评结果也给企业带来了安全风险。

2.2.1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存在的问题

(1)未开启安全审计功能,或只设置了相应的日志服务器但没专人定期对日志分析、记录;

(2)记录内容较简单,只包含用户登录行为,而对设备运行情况、网络告警信息、流量信息都未记录;

(3)只是简单的对日志进行保存,并未能运用这些数据做分析统计并从中发现问题;

(4)对审计记录的保存未做过优化或定期检查,没有专人进行维护,不能确保审计记录不会被修改或删除。

2.2.2主机和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1) LINUX系列主机安全审计功能一般都未启,而对于WINDOWS系列的主机安全审计功能均是系统默认设置。

(2)主机开启了审计服务但审计对象只包含了操作系统用户,而对数据库用户和其他系统的用户并未进行审计。

(3)只是简单对日志进行保存,并没有专人对这些数据统进行计分析统计。

(4)对审计日志的记录的内容采取了系统默认保存方法,对日志存储位置、存储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后的处理都未设置。

(5)对审计进程和审计日志均没有专人去做维护检查,不能保证审计系统的安全运行,审计日志不被非法修改。

2.3等级保护中安全审计的重要性

从保测评的结果看来,不少企业对安全审计不够重视,信息安全建设主要集中于传统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如部署防火墙,IPS等。目前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托于这类网关型安全设备上,忽略了事中监控和事后审计溯源的安全管理。从实际测评中发现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未能认识信息安全审计的重要性,对信息安全审计所需的各类资源投入不足。有效安全审计手段的缺失不仅使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不足,而且也使企业自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短板,导致企业存在以下安全风险:

(1)内部风险:由内部员工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和网络的非法接入带来的风险。

(2)第二力一维护:企业系统由第二力一维护所带来的风险。

(3)系统日志:单纯的分析业务系统或者数据库系统的日志,都无法对整个访问过程是否存在风险进行判断。

4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在等级保护建设中的应用

等级保护建设中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安全审计要求。不少企业不知从何处着手开展工作。信息安全审计系统种类繁多、针对性强,在等级保护建设过程应该根据等级保护的具体要求并结合这些审计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才能最终满足等级保护要求,提高企业安全水平。

4.1等保三级系统中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审计

4.1.1等级保护基木要求

(1)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2)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3)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4)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4.1.2可采用的审计系统

按照等级保护二级系统中对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审计基本要求,可采用网络审计系统。

4.1.3符合度分析

网络审计系统通过网络数据的采集、分析、识别,实时动态监测通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建设方案 2016年3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 (3) 1.1. 项目建设目标 (3) 1.2. 项目参考标准 (4) 1.3. 方案设计原则 (5)

2. 系统现状分析 (6) 2.1. 系统定级情况说明 (6) 2.2. 业务系统说明 (6) 2.3. 网络结构说明 (7) 3. 安全需求分析 (8) 3.1. 物理安全需求分析 (8) 3.2.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8) 3.3. 主机安全需求分析 (8) 3.4. 应用安全需求分析 (8) 3.5. 数据安全需求分析 (9) 3.6. 安全管理制度需求分析 (9) 4. 总体方案设计 (9) 4.1. 总体设计目标 (9) 4.2. 总体安全体系设计 (9) 4.3. 总体网络架构设计 (12) 4.4. 安全域划分说明 (12) 5. 详细方案设计技术部分 (13) 5.1. 物理安全 (13) 5.2. 网络安全 (13) 5.2.1. 安全域边界隔离技术 (13) 5.2.2. 入侵防范技术 (13) 5.2.3. 网页防篡改技术 (13) 5.2.4. 链路负载均衡技术 (13) 5.2.5. 网络安全审计 (14) 5.3. 主机安全 (14) 5.3.1. 数据库安全审计 (14) 5.3.2. 运维堡垒主机 (14) 5.3.3. 主机防病毒技术 (15) 5.4. 应用安全 (15) 6. 详细方案设计管理部分 (16) 6.1. 总体安全方针与安全策略 (16) 6.2.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7) 6.3. 安全管理机构 (17) 6.4. 人员安全管理 (17) 6.5. 系统建设管理 (18) 6.6. 系统运维管理 (18) 6.7. 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20) 7. 咨询服务和系统测评 (21) 7.1. 系统定级服务 (21) 7.2.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服务 (21) 7.2.1. 漏洞扫描 (21) 7.2.2. 渗透测试 (21) 7.2.3. 配置核查 (21) 7.2.4. 安全加固 (21) 7.2.5. 安全管理制度编写 (23)

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系统

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系统 近些年来,IT系统发展很快,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就一个网络信息系统而言,我们不仅需要考虑一些传统的安全问题,比如防黑客、防病毒、防垃圾邮件、防后门、防蠕虫 等,但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各类业务系统也变得日益复杂,对业务系统的防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非传统领域的安全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给企业造成的严重攻击中70%是来自于组织中的内部人员,因此,针对业务系统的信息安全治理成为一道难题,审计应运而生。 一、为什么需要面向业务的信息安全审计? 面向业务的信息安全审计系统,顾名思义,是对用户业务的安全审计,与用户的各项应用业务有密切的关系,是信息安全审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从用户的业务安全角度出发,思考和分析用户的网络业务中所存在的脆弱点和风险。 我们不妨先看两个鲜活的案例。不久前,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一电脑高手,方某今年25岁,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曾是某超市分店资讯组组长。方某利用职务之便,设计非法软件程序,进入超市业务系统,即超市收银系统的数据库,通过修改超市收银系统的数据库数据信息,每天将超市的销售记录的20%营业款自动删除,并将收入转存入自己的账户。从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期间,方某等人截留侵吞超市3家门店营业款共计397万余元之多。 程某31岁,是X公司资深软件研发工程师,从2005年2月,他由A

地运营商系统进入B地运营商的业务系统--充值中心数据库,获得最高系统权限,根据“已充值”的充值卡显示的18位密码破解出对应的34位密钥,然后把“已充值”状态改为“未充值”,并修改其有效日期,激活了已经使用过的充值卡。他把面值300元的充值密码以281.5到285元面值不等价格在网上售出,非法获利380万。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内部人员,包括内部员工或者提供第三方IT支持的维护人员等,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日益频繁和突出,这些操作都与客户的业务息息相关。虽然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内网安全管理等常规的安全产品可以解决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安全问题,但是,对于这类与业务息息相关的操作行为、违规行为的安全问题,必须要有强力的手段来防范和阻止,这就是针对业务的信息安全审计系统能够带给我们的价值。 二、如何理解面向业务的信息安全审计? 信息安全审计与信息安全管理密切相关,信息安全审计的主要依据为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的标准,例如ISO/IEC17799、ISO17799/27001、COSO、COBIT、ITIL、NISTSP800系列等。这些标准实际上是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控制体系,基于这些控制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信息安全风险,从而达到信息安全审计的目的,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因此,面向业务的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可以理解成是信息安全审计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根据国外的经验,如在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doc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系列标准之一。 与本标准相关的系列标准包括: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AAAA-AAAA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一般来说,信息系统需要靠多种安全措施进行综合防范以降低其面临的安全风险。本标准针对信息系统中的单项安全措施和多个安全措施的综合防范,对应地提出单元测评和整体测评的技术要求,用以指导测评人员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单元测评对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各个层面的安全控制点提出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测评要求。整体测评根据安全控制点间、层面间和区域 间相互关联关系以及信息系统整体结构对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能力的影响提出测评要求。本标准给出了等级测评结论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未规定给出测评结论的具体方法和量化指标。 如果没有特殊指定,本标准中的信息系统主要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本标准文本中,黑体字的测评要求表示该要求出现在当前等级而在低于当前等级信息系统的测评要求中没有出现过。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安全测试评估的要求,包括对第一级信息系统、第二级信息系统、第三级信息系统和第四级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试评估的单元测评要求和信息系统整体测 评要求。本标准略去对第五级信息系统进行单元测评的具体内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安全测评服务机构、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及运营使用单位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的安全测试评估。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依法进行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监督检查可以参考使 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1.8 信息技术词汇第8部分:安全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5271.8和GB/T 22239-2008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边界接入平台终端安全保护系统 建设方案 2009年6月5日

文件修改记录

目录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政策必要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及各行各业也在进行大量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这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因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的战略性高度,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政府上网、电子商务、电子军事等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作为现代信息社会重要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其安全问题必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能否有效的保护信息资源,保护信息化进程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国家安危,关乎民族兴亡,是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安全,就没有稳固的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安全。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与当前电子政务的大力建设,信息已经成为最能代表综合国力的战略资源,因此,信息资源的保护、信息化进程的健康是关乎国家安危、民族兴旺的大事;信息安全是保障国家主权、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安全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要抓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建设。对信息系统实行等级保护是我国的法定制度和基本国策,是开展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有效办法,是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1.2整体安全需要 信息安全遵循“木桶原理”,任何一个不完善的环节都可能成为危及整个系统安全的“短板”。在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中数据交换业务前置机和社区警务室终端是边界接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的安全将直接影响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终端既可能是安全事件的源头,又可能是安全事件的目标。从有关安全权威单位得知,绝大多数的攻击事件都是从终端发起的,也就是说安全事件往往都是终端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从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实施安全防范,将不安全因素从终端源头被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 1.3合规性需要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第三级要求 1 第三级基本要求 1.1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 装等过渡区域; 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 1.1.1.4 防雷击(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 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7.1.1.5 防火(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c)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 1.1.1.6 防水和防潮(G3)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d)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1.1.1.7 防静电(G3) 本项要求包括: a) 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b) 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 1.1.1.8 温湿度控制(G3)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3)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方案

目录 1. 前言 (3) 1.1 概述 (3) 1.2 相关政策及标准 (3) 2. 现状及需求分析 (5) 2.1. 现状分析 (5) 2.2. 需求分析 (5) 3. 等保三级建设总体规划 (6) 3.1. 网络边界安全建设 (6) 3.2. 日志集中审计建设 (6) 3.3. 安全运维建设 (6) 3.4. 等保及安全合规性自查建设 (6) 3.5. 建设方案优势总结 (7) 4. 等保三级建设相关产品介绍 (9) 4.1. 网络边界安全防护 (9) 4.1.1 标准要求 (9) 4.1.2 明御下一代防火墙 (10) 4.1.3 明御入侵防御系统(IPS) (13) 4.2. 日志及数据库安全审计 (15) 4.2.1 标准要求 (15) 4.2.2 明御综合日志审计平台 (17) 4.2.3 明御数据库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 (19) 4.3. 安全运维审计 (22) 4.3.1 标准要求 (22) 4.3.2 明御运维审计和风险控制系统 (23) 4.4. 核心WEB应用安全防护 (26) 4.3.1 标准要求 (26) 4.3.2 明御WEB应用防火墙 (27) 4.3.3 明御网站卫士 (30) 4.5. 等保及安全合规检查 (31) 4.5.1 标准要求 (31) 4.5.2 明鉴WEB应用弱点扫描器 (32) 4.5.3 明鉴数据库弱点扫描器 (34) 4.5.4 明鉴远程安全评估系统 (37) 4.5.5 明鉴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具箱 (38) 4.6. 等保建设咨询服务 (40) 4.6.1 服务概述 (40) 4.6.2 安全服务遵循标准 (41) 4.6.3 服务内容及客户收益 (41) 5. 等保三级建设配置建议 (42)

信息安全审计解决方案

网络信息安全审计解决方案 ----主机审计、网络行为审计、数据库审计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4) 1.1信息安全审计产生的背景 (4) 1.2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的必要性 (5) 2某信息安全审计体系结构 (5) 3某信息安全审计方案介绍 (7) 3.1主机审计 (7) 3.1.1企业内部主机操作的风险问题 (7) 3.1.2某主机审计系统解决方案 (8) 3.2网络行为审计 (12) 3.2.1企业互联网管理面临的问题 (12) 3.2.2网络行为审计解决方案 (13) 3.3数据库审计 (24) 3.3.1数据库安全面临的风险 (24) 3.3.2数据库审计产品解决方案 (25) 4方案部署 (37) 5方案优势 (38) 6方案总结 (39)

1概述 1.1信息安全审计产生的背景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入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的覆盖到工作及生产的每一个角落。传统的手工生产已经逐渐的被信息化生产所替代。信息化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社会化生产的效率,但是同时,作为生产工具的信息化系统存在着可能导致生产崩溃的风险和威胁。信息系统遭受内部攻击、违法违规操作以及信息泄露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呈不断升温的趋势。 基于以上情况,全球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SOX法案(国内简称萨班斯法案)用以规范上市公司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审计性,从而消除或者减少信息系统中导致生产崩溃的风险和威胁。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生产和信息技术上不断的向发达国家靠拢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及审计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手段。其中的技术规范应该覆盖内部信息体系的审计与控制以及由内到外的信息系统行为的审计与控制。从2009年7月1号开始实施的由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联合颁发的《企业内部基本控制规范》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等法规文件中都明确要求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与控制。尤其在等级保护的第二级开始明确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另外,2006年,公安部也颁布了《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简称“公安部82号令”),要求互联网提供者对访问互联网的用户行为进行记录保存并可查询,其中要求日志保存时间在60天以上。 1.2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的必要性 相关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80%左右的机构信息风险都来自于机构内部,因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 标准,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 公安机关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保密工作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负责等级保护工作中有关密码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管辖范围的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及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等级保护工作的部门间协调。 第四条

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者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第五条 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及其相关标准规范,履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章等级划分与保护 第六条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第八条 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依据本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第二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第二级保护制度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二级) 一、技术要求 1、物理安全 1.1物理位置的选择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1.2 物理访问控制 (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3 防盗窃和防破坏 (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为。 1.4 防雷击 (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2)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5 防火 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保持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良好状态。 1.6 防水和防潮 (1)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2)应对穿过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 (3)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和墙壁渗透; (4)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7 防静电 应采用必要的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1.8 温湿度控制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9 电力供应 (1)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其他供电分开;

(2)应设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3)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1.10 电磁防护 (1)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 (2)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2、网络安全 2.1结构安全与网段划分 (1)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应具备冗余空间,要求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应设计和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3)应根据机构业务的特点,在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络带宽; (4)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5)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6)重要网段应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防止地址欺骗。 2.2 访问控制 (1)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出入的接口、会话序列号、发出信息的主机名等信息,并应支持地址通配符的使用),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 (2)应在基于安全属性的允许远程用户对系统访问的规则的基础上,对系统所有资源允许或拒绝用户进行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3)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2.3 安全审计 (1)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事件进行日志记录; (2)对于每一个事件,其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2.4 边界完整性检查

某单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方案

xxxxxx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二〇一八年二月

文档控制 文档名称: xxxxxx 信息安全等保保护建设(三级)设计方案 版本信息

本文档版权归xxxxxx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xxxx有限公司允许,本文档里的任何内容都不得被用来宣传和传播。未经xxxx有限公司书面批准,文档或任何类似的资讯都不允许被发布。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5) 项目概述 (5) 项目建设背景 (6) 1.2.1法律要求 (6) 1.2.2政策要求 (8) 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 (8) 1.3.1项目建设目标 (8) 1.3.2建设内容 (9) 第二章现状与差距分析 (10) 现状概述 (10) 2.1.1信息系统现状 (10) 现状与差距分析 (12) 2.2.1物理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12) 2.2.2网络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21) 2.2.3主机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34) 2.2.4应用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46) 2.2.5数据安全现状与差距分析 (57) 2.2.6安全管理现状与差距分析 (61) 综合整改建议 (66) 2.3.1技术措施综合整改建议 (66) 2.3.2安全管理综合整改建议 (8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第三章安全建设目标 (83) 第四章安全整体规划 (85) 建设指导 (85) 4.1.1指导原则 (85) 4.1.2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整体架构 (86) 安全技术规划 (88) 4.2.1安全建设规划拓朴图 (88) 4.2.2安全设备功能 (89) 建设目标规划 (95) 第五章工程建设 (97) 工程一期建设 (97) 5.1.1区域划分 (97) 5.1.2网络环境改造 (97) 5.1.3网络边界安全加固 (98) 5.1.4网络及安全设备部署 (99) 5.1.5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服务 (132) 5.1.6安全加固服务 (149) 5.1.7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157) 5.1.8安全等保认证协助服务 (157) 工程二期建设 (159) 5.2.1安全运维管理平台(soc) (159) 5.2.2APT高级威胁分析平台 (163) 产品清单 (165)

信息安全审计报告

涉密计算机安全审计报告 审计对象:xx 计算机审计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审计小组人员组成::xx 门:xxx : xxx 部门:xxx 审计主要容清单: 1. 安全策略检查2. 外部环境检查 3. 管理人员检查审计记篇二:审计报告格式审计报告格式 一、引言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防病毒产品、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信息安全产品都是为了防御外部的入侵和 窃取。随着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发现由于部人员造成的泄密或入侵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 所以防止部的非法违规行为应该与抵御外部的入侵同样地受到重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网络中实现对 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审计。 在当今的网络中各种审计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例如:数据库审计、应用程序审计以及网络信息审计等,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功能相对单一的审计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审计信 息的综合分析和综合管理能力远远不够。功能完整、管理统一,跨地区、跨网段、集中管理才是综合审 计系统最终的发展目标。 本文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安全审计系统的概念、容、实现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讨论。 二、什么是安全审计国通常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认识是要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息的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抗抵赖),简称"五性" 。安全审计是这"五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网络资源(包括数据库、主机、操作系统、安全设备等)进行安全审计, 记录所有发生的事件,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维护以及安全防的依据。安全审计如同银行的监控系统,不论是什么人进出银行,都进行如实登记,并且每个人在银行中的行动,乃至一个茶杯的挪动都被 如实的记录,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快速的查阅进出记录和行为记录,确定问题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 理措施。 近几年,涉密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也逐渐增多,每种设备都带有自己的审计模块,另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种网络应用设计的审计系统,如:操作系统的审计、数据库审计系统、网络 安全审计系统、应用程序审计系统等,但是都无法做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全面的安全审计,另外审计数 据格式不统一、审计分析规则无法统一定制也给系统的全面综合审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当前的 系统条件下希望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就需要对每种设备的审计模块熟练操作,并且结合多种 专用审计产品才能够做到。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就需要设计综合的安全审计系统。它的目标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技术,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对网络设备、终端、数据资源等进行监控和管 理,在必要时通过多种途径向管理员发 出警告或自动采取排错措施,并且能够对历史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追踪。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潜在的攻击者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 2. 对于已经发生的系统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追究证据; 3.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有价值的系统使用日志,从而帮助系统管理员及时发现系统入侵行为或潜在的系统漏洞; 4.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的统计日志,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系统性能上的不足或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三、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包括的容《中华人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定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 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 涉密信息

网站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整改方案

网站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整改方案 随着互联网应用和门户网站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站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也备受关注。网站系统一方面要加强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的各项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系统自身抵抗威胁的能力,同时结合国办2011年4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网站系统要切实进行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各项防护措施的部署和实施,综合提升网站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根据国家等级保护有关要求,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应定为三级,建立符合三级等级保护相关要求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形成在同一安全策略的指导下,网站系统应建立综合的控制措施,形成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的保障体系。通过采用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等级保护差距分析,形成网站系统的安全需求,从而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和安全防护措施。 网站系统安全需求 根据网站系统的应用情况,针对网站系统的安全需求可以从系统业务流程、软件、数据、网络和物理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体需求如下: 1、业务流程安全需求 针对网站类业务重点需要关注发布信息的准确性,采集分析和汇总信息的可控性,以及服务平台的可用性,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越权、滥用、篡改、抗抵赖和物理攻击,应加强对于这些威胁的对抗和防护能力,通过严格控制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采集、分析、汇总、发布等过程中的人员访问身份、访问控制、审批审核等需求,同时要加强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保护和抗抵赖机制的实现。 2、软件安全需求 网站系统软件架构一般包括接入层、展现层、应用层、基础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和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等几个层面,由于几个层面涉及的主要功能和软件实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要通过分析不同层次可能面临的威胁。接入层是目标用户和接入媒介共同构建而成,针对业务系统此层面是一个访问入口,从安全需求方面应当减少入口对于系统的攻击可能性,对于指定的接入和入口可以通过建立可信机制进行保护,对于非指定的接口可以通过控制权限进行防护;展现层是系统内容的展示区域,要确保系统展示信息的完整性,降低被篡改的风险;应用层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核心部分,应加强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软件编码的安全性,减少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基础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通用组件、用户管理、目录服务和交换组件等通用应用服务,该层次重点是确保系统组件自身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强与应用之间接口的安全性;信息资源层是由业务数据库和平台数据库共同构成,此层次重点的安全在于数据库安全;基础支撑运行环境层,支撑应用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等共同构筑成基础支撑运行环境,该层次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物理攻击、网络攻击、软硬件故障、管理不到位、恶意代码等多类型威胁,应加强资产的综合管理。 3、数据安全需求 网站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互联网读取、录入、管理、审核的数据信息,以及前台的交互信息和后台的数据交换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各个环节中的访问关系不同,信息的敏感和重要程度不同,可能面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工作职责安排 第一条安全审计员职责 1.制定信息安全审计的范围和曰程; 2.管理详尽的审计过程; 3.分析审计结果并提出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 4.召开审计启动会议和审计总结会议; 5.向主管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及建议; 6.为相关人员提供审计培训。 第二条评审员甶审计负责人指派,协助主评审员进行评审,其职责是: 1.准备审计清单; 2.实施审计过程; 3.完成审计拫告; 4.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审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三条受审员来自相关部门 1.配合评审员的审计工作; 2.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 3.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报告。 第二章审计计划的制订 第四条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计的目的; 2.审计的范围; 3.审计的准则; 4.审计的时间; 5.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情况。 第五条制定审计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 1.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2.当进行巨大变更后(如架抅、业务方向等),需要进行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第三草安全审计实施 第六条审计的准备 1 .评审员需事先了解审计范围相关的安全策略、标准和程序; 2.准备审计清单,其内容主要包括: (1)需要访问的人员和调查的问题; (2)需要查看的文档和记录(包括日志); (3)需要现场查看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七条在进行实际审计前,召开启动会议,其内容主要包括: 1,评审员与受审员一起确认审计计划和所采用的审计方式,如在审计的内容上有异议,受审员应提出声明(例如:限制可访问的人员、可调查的系统等); 2.向受审员说明审计通过抽查的方式来进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各级对比表

目录 1概述 (2) 1.1 背景介绍 (2) 1.2 主要作用及特点 (2) 1.3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3) 1.4 框架结构 (3) 2描述模型 (4) 2.1 总体描述 (4) 2.2 保护对象 (5) 2.3 安全保护能力 (5) 2.4 安全要求 (7) 3逐级增强的特点 (8) 3.1 增强原则 (8) 3.2 总体描述 (9) 3.3 控制点增加 (10) 3.4 要求项增加 (10) 3.5 控制强度增强 (11) 4各级安全要求 (12) 4.1 技术要求 (12) 4.1.1 物理安全 (12) 4.1.2 网络安全 (18) 4.1.3 主机安全 (23) 4.1.4 应用安全 (28) 4.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34) 4.2 管理要求 (37) 4.2.1 安全管理制度 (37) 4.2.2 安全管理机构 (39) 4.2.3 人员安全管理 (42) 4.2.4 系统建设管理 (46) 4.2.5 系统运维管理 (51)

本教材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和《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文件,围绕信息安全等级工作,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标准之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描述《基本要求》的技术要求分级思路、逐级增强特点以及具体各级安全要求。通过培训,使得用户能够了解《基本要求》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中的作用、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安全要求进行信息系统保护。 1概述 1.1背景介绍 2004年,66号文件中指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的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分三个阶段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中重要工作之一是“加快制定、完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依据此要求,《基本要求》列入了首批需完成的6个标准之一。 1.2主要作用及特点 1.主要作用 《基本要求》对等级保护工作中的安全控制选择、调整、实施等提出规范性要求,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其主要作用分为三种: a)为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和运营、使用单位提供技术指导 在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基本要求》为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和运营、使用单位如何对特定等级的信息系统进行保护提供技术指导。 b)为测评机构提供评估依据 《基本要求》为信息系统主管部门,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或专门的等级测评机构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检测评估提供依据。 c)为职能监管部门提供监督检查依据 《基本要求》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依据,用于判断一个特定等级的信息系统是否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基本的保护。 2.主要特点 《基本要求》是针对每个等级的信息系统提出相应安全保护要求,“基本”意味着这些要求是针对该等级的信息系统达到基本保护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说,这些要求的实现能够保证系统达到相应等级的基本保护能力,但反过来说,系统达到相应等级的保护能力并不仅仅完全依靠这些安全保护要求。同时,《基本要求》强调的是“要求”,而不是具体实施方案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项目方案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项目 技术方案

目录 1项目理解 (6) 1.1项目背景 (6) 1.2项目范围 (6) 1.3项目目标 (7) 1.4项目建设原则 (7) 2项目建设思路和技术路线 (8) 2.1项目建设思路 (8) 2.2项目技术路线 (8) 2.3项目建设技术方法引用 (10) 2.3.1可控安全理念 (10) 2.3.2风险管理设计方法 (10) 2.3.3体系化设计方法 (13) 2.3.4等级化设计方法 (14) 2.3.5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15) 2.4项目实施整体策略 (16) 3项目建设依据 (18) 4云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20) 4.1云安全的基本安全需求 (20) 4.1.1CSA云计算关键领域安全指南V2.1 (20) 4.1.2传统信息系统的基本安全需求 (21) 4.1.3云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差异 (22) 4.2XX信息系统云计算平台安全技术需求分析 (23) 4.2.1物理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24) 4.2.2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25) 4.2.3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25)

4.2.4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25) 4.2.5虚拟化技术的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25) 4.3云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26) 5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方案设计 (28) 5.1现状调研与分析 (28) 5.1.1工作定位 (28) 5.1.2参考标准 (28) 5.1.3阶段性输入 (29) 5.1.4工作方法与流程 (29) 5.1.5技术实现 (30) 5.1.5.1业务流程分析方法 (30) 5.1.5.2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30) 5.1.5.3安全需求分析方法 (34) 5.1.5.4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34) 5.1.6阶段性输出 (35) 5.2等级保护建设与方案设计 (35) 5.2.1工作定位 (35) 5.2.2参考标准 (36) 5.2.3阶段性输入 (36) 5.2.4工作方法与流程 (36) 5.2.5技术实现 (38) 5.2.5.1SWOT分析方法 (38) 5.2.5.2体系设计方法 (39) 5.2.5.3等级保护的多重防护设计方法 (39) 5.2.6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框架 (40) 5.2.7网络架构设计与安全区域规划 (42) 5.2.8阶段性输出 (43) 5.3建设实施 (43)

安全监控及审计管理办法

编号:SM-ZD-46311 安全监控及审计管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监控及审计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策略目标:为了加强公司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整体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保证网络通信畅通和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在公司安全体系框架下,本策略规范公司安全监控及审计机制,和公司其他安全风险策略一起构建公司安全风险预防体系。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策略适用于公司科技信息部。 第二章安全监控及审计管理 第一节安全监控及审计工作办法 第三条各部门安全管理组织中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应监控并定期审计本部门各系统安全状况。 第四条各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向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办公室汇报监控及安全审计结果。 第五条公司网络部根据各部门安全管理员上报审计结

果进行抽检和检验。 第六条公司网络部每半年巡检,进行安全审计,由公司科技信息部牵头,各部门协助执行。 第二节安全监控及审计的职责 第七条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组负责: (一) 组织策划公司信息安全审计工作; (二) 协调有关部门,以获得对信息安全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 确定信息安全审计工作的目的、范围和要求; (四) 制订信息安全审计工作具体实施计划和有关资源配置; (五) 监控信息安全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 (六) 审核信息安全审计工作情况汇报; (七) 负责向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公司信息安全审计工作情况。 第八条各部门安全组织负责: (一) 参与公司信息安全审计制度的制订、修改和维护; (二) 参与公司信息安全审计工作具体实施计划的制订;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管理办法》最新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管理,规范等级测评行为,提高测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等级测评工作,是指等级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非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 等级测评机构,是指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经审核推荐,从事等级测评等信息安全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等级测评机构推荐管理工作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安全规范的方针,按照“谁推荐、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有序开展。 第四条等级测评机构应以提供等级测评服务为主,可根据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安全保障需求,提供信息安全咨询、应急保障、安全运维、安全监理等服务。 第五条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等保办”)负责受理隶属国家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单位提出的申请,并对其推荐 1的等级测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省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等保办”)负责受理本省(区、直辖市)申请单位提出的申请,并对其推荐的等级测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申请成为等级测评机构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由中国公民、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

(二)产权关系明晰,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三)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相关工作两年以上,无违法记录; (四)测评人员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且无犯罪记录; (五)具有信息系统安全相关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六)具备必要的办公环境、设备、设施,使用的技术装备、设施应满足测评工作需求; (七)具有完备的安全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等规章制度; (八)自觉接受等保办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威胁; (九)不涉及信息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或信息系统安全 2集成等业务; (十)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时,申请单位应向等保办提交以下材料:(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申请表》; (二)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相关工作情况; (三)检测评估工作所需软硬件及其他服务保障设施配备情况; (四)有关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五)申请单位及其测评人员基本情况; (六)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等保办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初审,并出具初审结果告知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