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配备管理办法
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1. 概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梯队是企业人才管理的核心。
为了有效地建设和管理企业的人才梯队,本管理办法就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问题制定规范。
2. 建设目标本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为: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的员工梯队,满足企业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的需要。
同时,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员资源,合理安排人员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自身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3. 组织结构为了实现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目标,特设立人力资源部(以下简称人力资源部),作为统筹管理和组织实施的部门。
人力资源部下设以下职能部门:3.1 人事部人事部主要负责公司员工招聘、录用、考核、晋升、离职等相关工作。
3.2 培训部培训部主要负责组织企业内外各类培训和开发计划,以提高员工应对市场和技术快速变化的能力。
3.3 绩效部绩效部主要负责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和考核标准,为公司员工提供合理的晋升和奖惩机制。
4. 人才梯队建设管理体系4.1 人才梯队建设计划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离职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时间安排。
4.2 人才识别与评价对公司员工进行全面的人才识别和评价,按照其工作能力、绩效、发展潜力和职业规划等因素,建立人才储备池、高层次备胎池以及不同级别的人才梯队。
4.3 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和员工的职业规划,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岗位轮换、内部培训、职业规划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和领导管理能力。
4.4 人才晋升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以员工业绩和潜力为基础,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
建立带薪学习和实践、短期留学和考察等制度,培养员工创新创业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和能力。
4.5 人员流动管理建立合理的员工流动机制,给予员工广泛的发展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实施措施本办法具体的实施措施为:•每年制定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并加强实施管理,确保计划的顺利开展。
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精心整理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即集团公才。
1234567(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集团公司十二项关键资质:1、沟通能力;2、分析判断能力;3、计划组织能力;4、管理控制能力;5、应变能力;6、执行力;7、创新能力;8、领导能力;9、决断力;10、人际关系能力;11、团队合作能力;12、承受压力的能力。
)注:1、后备人才分类: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技术类、品质类2、参考12项资质定出2—3项共性指标,再根据分类选出2—3项个性指标。
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参见《集团公司12项资质定义及行为评价标准》3、以上各类人员资质要求为初定,具体要求根据集团公司用人理念可进行适当调整。
(三)综合素质和潜质1、性格特征2、职业倾向3、综合能力4、心理测试第九条甄选工具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
3、综合素质和潜质可借助权威或专业机构开发的测评软件进行测评。
行储备。
并由人力定。
1、中高层干部>20%;2、管理、财务、技术、品质、营销类人员>20%;3、后备人才90%以上(沿专业跑道发展的人员可另行考虑)。
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
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一、概述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是为了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人才需求,构建一支具有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二、重点内容1. 人才培养计划(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分类别计划。
设定不同级别的人才梯队,包括高层战略梯队、中层管理梯队和基层骨干梯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储备。
(2)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并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员工特点进行科学和有效的培训方案设计和实施,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 人才考核(1)制定人才考核标准,并根据不同级别的梯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定期对人才进行评估,并在人才的职业发展方面给予指导和培训,帮助人才规划好未来职业道路,激励人才更好地为公司做出贡献。
3. 人才引进和选拔(1)加强与高校和专业学院的合作,通过招聘、实习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补给。
(2)依据公司的业务和岗位需求,制定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相关职业能力要求,根据科学和公正的选拔程序选拔具有专业素质和团队意识的人才,提高人才选拔的水平和有效性。
4. 人才流动管理(1)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在公司内部流动,提高公司内部人才的共性、适应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根据员工的个人意愿和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合理安排人才的流动、调整和晋升,为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公司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5. 人才激励管理(1)建立通过薪资、福利、职业发展、文化和环境等多种方式激励员工的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和贡献,制定科学、公正、透明的薪酬政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
三、管理制度1. 人才培养管理制度(1)制定培训计划,包括考虑到岗位职能和员工的个人因素,以及结合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技能培训需求等,并配合最新的岗位技术和市场需求。
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配备管理办法
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配备管理办法1. 目的1.1 在当前社会人员高流动性的现实环境下,为发现并培养具有高素质潜力的员工,完善管理人员梯队建设机制,加速后备人员成长,满足公司人才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2.1 本办法适用于上海区域公司及下属公司。
3. 术语与定义3.1后备人员指经考核,具有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
4. 后备人员的类别与职数4.1 后备人员类别划分4.1.1 后备A类级:总经办成员的后备人员。
4.1.2 后备B类级:下属公司班子成员、区域公司部门负责人的后备人员。
4.1.3 后备C类级: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经理级的后备人员。
4.2 后备人员职数按以下原则确定:4.2.1 后备A类级一般按公司现有岗位和职位职数的1:1比例确定。
4.2.2 后备B类级一般按公司现有岗位和职位职数或下属公司班子成员职数的1:2比例确定。
4.2.3 后备C类级一般按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经理级岗位的1:3比例确定。
5. 后备人员的选拔标准5.1 选拔后备人员坚持“专业、优秀”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5.2 选拔后备人员,应有利于优化公司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使管理团队特别是各级班子成为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的集体。
5.3 后备人员的基本条件5.3.1 认同公司文化,热爱公司,坚决执行公司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3.2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5.3.3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经营运作流程。
5.3.4 具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组织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3.5 发展潜质高,在所从事岗位锐意创新,成长速度显著,同时适应能力强,勇于承担重任,接受新挑战。
5.3.6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特殊情况可放宽至大学专科学历。
5.3.7 年龄在40岁以下,特殊情况可放宽至50岁以下。
5.3.8 身体健康,能担负较强的工作压力。
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梯队建设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1、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全面推进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人才梯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龙头,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全力打造公司各专业、各层级人才梯队,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3、人才梯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司人才梯队建设要遵循统一规划、公正选拔、分级培养、动态管理、科学激励、有效约束、持续关注的原则。
4、人才梯队建设组织体系(1)公司成立人才梯队建设委员会。
委员会负责领导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2)人力资源部是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的管理职能部门,在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和修订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负责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的组织管理,监督和指导相关单位实施人才梯队建设。
(3)各部门根据公司要求,负责本部门的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第二章人才梯队的结构设置5、公司人才梯队的层级设置根据公司组织结构及职位体系,将公司人才梯队划分为以下三个层级:(1)集团级人才为集团(股份)公司重点培养人才,是集团(股份)公司当前或近几年发展的骨干力量。
(2)公司级人才为公司重点培养人才,是公司当前或近几年发展的骨干力量。
(3)部门级人才为公司各部门重点培养人才,是所在部门当前或近几年发展的骨干力量。
6、公司人才梯队的序列设置根据公司主营业务及实际工作需要,将公司人才梯队划分为以下四个序列:(1)行政管理:为公司在行政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骨干人才。
(2)技术管理:为公司在技术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骨干人才。
(3)项目管理:为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骨干人才。
(4)专业技术:为公司或各部门专业水平骨干或在相应专业领域有较大贡献,取得一定技术成果的技术型人才。
第三章各层级人才的选拔办法7、各类别人才的确定公司划分人才梯队的类别依据以下因素确定:公司发展需要;员工从事岗位类别及内容;员工特长及个人意愿。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目录一、总则 (1)1.1 目的和意义 (1)1.2 适用范围 (2)1.3 定义和解释 (3)二、人才培养 (4)2.1 培训计划制定 (5)2.2 培训资源配置 (6)2.3 培训实施与管理 (7)三、人才梯队建设 (8)3.1 梯队建设策略 (10)3.2 梯队建设规划 (11)3.3 梯队建设实施与评估 (11)四、管理制度 (13)4.1 制度设计原则 (14)4.2 主要制度内容 (15)4.3 制度执行与监督 (16)五、其他相关事项 (17)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的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体系、实施流程及保障措施,确保公司人才的有序培养和合理使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以及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具有劳动关系的人员。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解释及监督执行,并定期组织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各部门及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共同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1.1 目的和意义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对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使公司各部门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工作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促进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人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集团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集团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2、岗位轮换;3、内部兼职;4、人才调配;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集团公司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第七条目的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集团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管理制度]人员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人员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人员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第壹章总则第壹条目的建立和完善公司人员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干部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见习计划、职业导师计划、于职培训等人员培养和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员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且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员培养目标公司人员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员和综合型的管理人员。
专业型的技术人员指于某壹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综合型管理人员指于本部门或本班组工作领域内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各职能部室及产销壹线作为人员培养的基地,负责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员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部作为公司人员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员培养规划、人员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1、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干部的甄选;2、职业发展通道;3、岗位轮换;4、内部见习;5、职业导师;6、于职培训;7、人员培养的考核评价;8、晋升和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公司各职能处室及生产厂。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第七条目的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潜质的后备人才,以做到人岗匹配,树立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壹)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服众。
(二)关键资质:高绩效人员和壹般绩效人员相比,所独有的某些特质和能力,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
(公司十二项关键资质:1、沟通能力;2、分析判断能力;3计划组织能力;4、管理控制能力;5、应变能力;6、执行力;7、创新能力;8、领导能力;9、决断力;10、人际关系能力;11、团队合作能力;12、承受压力的能力。
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减少外部引进人才的磨合,激励人才发挥潜能,减少人才的流失,防止人才流失造成断层,为公司发展提供全面人力资源支持。
第二条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及下属运营公司第三条组织管理1、人资运营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培养计划的制定和统筹安排、人才的管理等。
2、公司各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后备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
3、各分子公司综合管理部配合人资运营部进行分子公司层面的人才培养管理,负责分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
公司采用“1+1”人才梯队模式,即每位在任者都有义务培养一位继任者。
第四条原则1、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
2、坚持“统一规划,分层培养”的原则。
3、坚持“动态管理,关注短板”的原则。
4、坚持“公开选拔,优胜劣汰”的原则。
第五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素质齐步走”的政策,即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第六条主要工作内容1、后备人才的甄选;2、岗位轮换;3、内部兼职;4、在职辅导、在职培训;5、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6、晋升与淘汰。
第七条“1+1”梯队建设小组及主要职能1、公司设立“1+1”梯队建设小组,由公司总经理、经营班子成员、人资运营部负责人组成,负责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2、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分管人力资源的公司领导担任执行组长,执行机构设在人资运营部,具体负责培养对象的选拨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第二章后备人才的甄选第八条后备人才分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重要岗位后备人才。
1、关键岗位:指中高层管理岗,包括部门负责人、分子公司副总经理以上岗位。
2、重要岗位:指公司各部门核心岗位和分子公司部门负责人岗位和核心岗。
第九条人才梯队与后备人才1、一级梯队:公司各部门/子公司总监以上职位、公司副总经理级岗位的在职人员;2、二级梯队:各部门负责人、各专业的高级经理;3、三级梯队:各级业务核心及各专业类的骨干人员。
人员岗位梯队管理制度
人员岗位梯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员岗位梯队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岗位梯队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人员岗位梯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权限和责任,实现人员梯队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不断完善和提升人员梯队管理水平。
第五条人员岗位梯队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岗位设置、任职条件、选拔任用、培训发展、激励考核等方面。
第六条相关部门应当负责制定实施细则,监督和管理人员岗位梯队的运行情况。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七条企业应当根据组织结构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各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
第八条岗位设置应当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的要求,避免岗位重叠和职责不清的情况。
第九条公司应当根据不同的部门和岗位特点,制定相关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第十条各级岗位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保证各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和协作。
第三章任职条件第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职位需求,制定相应的任职条件,包括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二条招聘岗位应当依据企业招聘标准和程序,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确保岗位与人员的匹配。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员工管理档案,记录员工的培训、考核、晋升等信息,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依据。
第四章培训发展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岗位要求,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积极推动员工的职业发展,搭建平台和机会,鼓励员工积极进取,提升自身的能力。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氛围。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定期评估员工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发展方向,确保员工的成长和成功。
第五章激励考核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勤奋努力,发挥个人潜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企业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企业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事业部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事业部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事业部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事业部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事业部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2、岗位轮换;3、内部兼职;4、人才调配;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事业部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第七条目的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事业部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某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
某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一、概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梯队建设是实现企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公司制定了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对人才梯队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人才梯队建设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有效性,为公司保持竞争优势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组织架构公司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公司人才战略规划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下设人才梯队建设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等工作,同时协助各部门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公司各部门应配合人才梯队建设部门的工作,落实人才梯队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
三、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公司应遵循“人才优先、以能力为核心、以用人效益为目标、绩效导向”的人才发展方针,制定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并按照计划分别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培养和管理。
1.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应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包括选拔和培养公司需要的战略、领导和专业型人才。
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应从全局、长远的角度考虑,除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考察外,还应注重综合素质和潜力的考虑。
在培养方面,应按照各位高层次人才的个性特点,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帮助他们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
2.中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中层次管理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需求,公司应制定中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培养并提升管理能力,大力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加强团队协作和跨区域、跨职能交流和学习,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等。
3.基层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公司应制定基层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提供晋升渠道,开展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扩大业务范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和客户满意度等。
四、人才梯队建设实施根据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公司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实施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1.实施责任人公司各部门应明确人才梯队建设的实施责任人,负责落实和执行各自的任务,同时应保障人才梯队建设所需的资源和支持。
人才梯队管理办法
人才梯队管理办法人才梯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人才工作和人才培养战略,配合公司战略发展,建立和规范人才梯队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梯队分类和职级设置本公司的人才梯队分为四类:管理梯队、专业技术梯队、销售梯队、行政服务梯队,各梯队内部按照职能划分为多个职级,根据个人能力和表现,逐步晋升到更高职级。
第三章、人才梯队的建立和管理(一)梯队建立1、梯队建立应用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依据工作岗位职责及要求、公司职业发展路径,确定相应的岗位/职级,制定人才入职及晋升标准。
2、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保障梯队的形成和发展,如培养内部员工,招聘外部人才,引进优秀人才等。
(二)梯队管理1、公司应按照梯队管理制度实施人才梯队分类管理。
2、各梯队应按照管理范围、职能、职责与工作任务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行定向、有计划、有保障、可持续的梯队建设。
第四章、梯队成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一)选拔1、选择人才要根据拥有的能力和潜力来评估,同时也要考虑技术和岗位要求。
2、公司应制定客观、公平、合理的选拔标准和程序,选拔应遵循竞争、公正、公开、盈利的原则。
(二)培训1、针对不同职级的成员,针对不同的技能、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差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培训计划。
2、公司制定配套的职业培训计划,以提高职业素养,提高岗位适应性,提高工作成果效率为目标。
(三)考核1、在评估梯队成员的工作能力时,公司应采取科学严谨的考核方式,重点考察其业绩及行为表现,做到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并行。
2、定期对梯队成员进行考核,给予激励,并对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及岗位要求者,给予相应的改进或处分措施。
第五章、梯队成员的流动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调整,部分梯队成员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
公司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对成员进行流动:1、晋升2、调整职位、工作岗位和职责3、跨部门、跨地区调动4、下放负责人的工作,提高新人成长机会第六章、附件清单1、人才梯队管理制度2、梯队建设计划3、培训计划4、贯彻落实细则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梯队:是一个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顺序,通常把各种管理岗位和职业以形成发展阶段的级别各分为几个职级别。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一、目的为满足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挖掘各层次人才资源,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分工(一)人力资源部1、负责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2、组织开展各类人才选拔、评估和培养工作。
3、建立人才档案,跟踪人才发展动态。
4、协调各部门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配合与支持。
(二)各部门负责人1、识别本部门关键岗位和核心人才需求。
2、推荐优秀员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
3、为培养对象提供工作指导和支持。
4、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培养对象进行评估。
四、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原则(一)系统性原则人才培养工作应系统规划,涵盖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二)针对性原则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提高培养效果。
(三)公平公正原则人才选拔和培养过程应公平、公正、公开,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四)动态管理原则对人才梯队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和发展潜力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五、人才梯队划分(一)高层管理人才梯队包括公司高层领导岗位的后备人才。
(二)中层管理人才梯队涵盖各部门经理、副经理等岗位的后备人才。
(三)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由各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组成。
(四)基层管理人才梯队主要是一线班组长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后备人才。
六、人才选拔标准(一)基本素质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工作业绩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色,业绩突出。
(三)发展潜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
七、人才培养方式(一)内部培训1、定期组织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
2、开展内部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二)岗位轮换安排培养对象在不同岗位进行轮换,拓宽其工作视野和业务能力。
(三)导师辅导为培养对象指定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
人才梯队建设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总公司职能部和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培养效果的跟踪和评价。
第五条适用范围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
第二章人才梯队构建体系第六条人才梯队构建战略地图第七条人才梯队组织形式(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并为各部门梯队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2)各部门负责所在部门的梯队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关人才培养工作。
第八条人才梯队甄选(1)梯队人员甄选条件1.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和培养要求;2.知识经验和工作经验;3.关键资质:如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抗压力能力等;4.心理测试:职业倾向、性格特征等(2)梯队人才甄选流程;1.【报名】由个人报名,填写《人才梯队成员推荐表》(见附表一),提交至人力资源部;2.【初选】人力资源部组织甄选,挑选出合格人才;3.【复选】公司高层领导进行复选,最终确认人才;4.【结果公示】将梯队人才候选人进行公示5.【确定名单】公示结束,确定人才梯队成员名单。
第九条人才梯队培养(1)培养计划各部门根据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公司年度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制定该部门年度人才梯队建设的培养计划,报总经理审批,人力资源部存档。
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规定
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规定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集团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
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集团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2、岗位轮换;3、内部兼职;4、人才调配;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集团公司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第七条目的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集团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人才梯队管理办法简版
人才梯队管理办法人才梯队管理办法1. 引言人才梯队管理是企业组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旨在培养、选拔和管理具有潜力的人才,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人才梯队管理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施人才梯队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2. 定义人才梯队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培养和管理企业中的高潜力人才,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人才梯队管理致力于发现、培养和提拔具有领导潜力的员工,在关键岗位上选拔并准备接班人。
3. 目的人才梯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中的人才断层问题,确保企业有足够的高素质人才储备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人才梯队管理,企业可以:- 发现和培养潜在的领导人才;- 保证关键职位的连续性和平稳过渡;-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动力;- 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 实施方法4.1 人才辨识和评估在人才梯队管理中,首先需要进行人才辨识和评估。
这包括识别和评估员工的潜力、能力和适应性,以确定谁有能力成为组织的未来领导者。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个人面试、评估中心、绩效评估以及360度反馈等。
4.2 人才培养和发展培养和发展人才是人才梯队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计划、轮岗和交叉培训、导师制度以及项目管理等方式,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并为其提供个人成长的机会。
4.3 接班人计划为关键岗位的接班人制定接班人计划是人才梯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根据关键岗位的需求和员工的发展需求,制定培养和选拔接班人的计划,并提前进行培养和准备工作,以确保平稳过渡。
4.4 激励机制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
这可以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提供晋升和发展机会以及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等。
5. 实施建议在实施人才梯队管理时,企业应考虑以下建议:- 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人才需求,以指导人才梯队管理的具体操作;- 建立清晰的评估标准和流程,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和发展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和意愿;- 定期评估和调整人才梯队管理的实施效果,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公司人才梯队管理制度 (1)
公司人才梯队管理制度(最新版)编制日期:2024年4月28日目录1.目的 (3)2.范围 (3)3.职责 (3)4.程序 (3)4.1原则 (3)4.2选拔入库程序 (3)4.3资格审查 (4)4.4审批 (4)4.5储备人员培训 (4)4.6储备人员培训考核 (4)4.7储备人员晋升标准 (4)5.储备人才甄选程序 (5)6.人才梯队层级 (5)7.附件 (5)1.目的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序的人力资源支持。
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3.1各部门3.1.1负责部门人才梯队的构建及人才库储备工作。
3.1.2负责各梯队及相关储备人员资格标准的制定。
3.1.3负责及时地对后备人才库进行选拔和调整,保证人才库的数量与质量稳定。
3.1.4负责储备人员的培训工作。
3.2人力资源部3.2.1负责组织本制度的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解释,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3.2.2负责人才库人选的资格审查。
3.2.3根据各部门要求,组织岗位竞聘。
3.3ISO小组3.3.1负责本制度各条款的执行情况及所有的表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责任部门整改。
4.程序4.1原则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4.2选拔入库程序4.2.1自荐与推荐:可采取自荐、部门推荐、人力资源部调整挖掘等方式,员工本人到人力资源部或所在部门按程序申请,填写公司《储备人员推荐申请表》。
4.3资格审查4.3.1人力资源部负责储备人选的资格审查。
4.3.2择优确定储备人才,人力资源部及部门应结合审查合格人员的前期工作情况,择优确定后备培养对象并就其培养方向出具书面意见。
4.4审批4.4.1科长级以上储备人才由人力资源部审核,并报总经理审批;4.4.2科长级以下储备人才由各部门经理审批,并报人力资源部核准。
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配备管理办法
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配备管理办法1. 目的1.1 在当前社会人员高流动性的现实环境下,为发现并培养具有高素质潜力的员工,完善管理人员梯队建设机制,加速后备人员成长,满足公司人才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2.1 本办法适用于上海区域公司及下属公司。
3. 术语与定义3.1后备人员指经考核,具有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
4. 后备人员的类别与职数4.1 后备人员类别划分4.1.1 后备A类级:总经办成员的后备人员。
4.1.2 后备B类级:下属公司班子成员、区域公司部门负责人的后备人员。
4.1.3 后备C类级: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经理级的后备人员。
4.2 后备人员职数按以下原则确定:4.2.1 后备A类级一般按公司现有岗位和职位职数的1:1比例确定。
4.2.2 后备B类级一般按公司现有岗位和职位职数或下属公司班子成员职数的1:2比例确定。
4.2.3 后备C类级一般按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经理级岗位的1:3比例确定。
5. 后备人员的选拔标准5.1 选拔后备人员坚持“专业、优秀”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5.2 选拔后备人员,应有利于优化公司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使管理团队特别是各级班子成为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的集体。
5.3 后备人员的基本条件5.3.1 认同公司文化,热爱公司,坚决执行公司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3.2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5.3.3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经营运作流程。
5.3.4 具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组织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3.5 发展潜质高,在所从事岗位锐意创新,成长速度显著,同时适应能力强,勇于承担重任,接受新挑战。
5.3.6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特殊情况可放宽至大学专科学历。
5.3.7 年龄在40岁以下,特殊情况可放宽至50岁以下。
5.3.8 身体健康,能担负较强的工作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人才队伍梯队配备管理办法
1. 目的
1.1 在当前社会人员高流动性的现实环境下,为发现并培养具有高素质潜力的员工,完善管理人员梯队建设机制,加速后备人员成长,满足公司人才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围
2.1 本办法适用于区域公司及下属公司。
3. 术语与定义
3.1后备人员指经考核,具有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
4. 后备人员的类别与职数
4.1 后备人员类别划分
4.1.1 后备A类级:总经办成员的后备人员。
4.1.2 后备B类级:下属公司班子成员、区域公司部门负责人的后备人员。
4.1.3 后备C类级: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经理级的后备人员。
4.2 后备人员职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4.2.1 后备A类级一般按公司现有岗位和职位职数的1:1比例确定。
4.2.2 后备B类级一般按公司现有岗位和职位职数或下属公司班子成员职数的1:2比例确定。
4.2.3 后备C类级一般按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经理级岗位的1:3比例确定。
5. 后备人员的选拔标准
5.1 选拔后备人员坚持“专业、优秀”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5.2 选拔后备人员,应有利于优化公司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使管理团队特别是各级班子成为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的集体。
5.3 后备人员的基本条件
5.3.1 认同公司文化,热爱公司,坚决执行公司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3.2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5.3.3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经营运作流程。
5.3.4 具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组织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3.5 发展潜质高,在所从事岗位锐意创新,成长速度显著,同时适应能力强,勇于承担重任,接受新挑战。
5.3.6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特殊情况可放宽至大学专科学历。
5.3.7 年龄在40岁以下,特殊情况可放宽至50岁以下。
5.3.8 身体健康,能担负较强的工作压力。
6. 后备人员的选拔程序
6.1 后备A类人员的选拔
6.1.1 公司人事行政部根据选拔标准,根据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员的意见,初定后备A类人员的考察对象,报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确定具体。
6. 2 后备B类人员
6.2.1 下属公司班子成员、区域公司本部部门负责人的后备人员由总经理提名确定。
6. 3 后备C类级人员
6.3.1 下属公司部门负责人、区域部门经理级的后备人员由岗位所在人员提名,经理分管副总、区域公司或下属公司负责人审批后确定。
7. 后备人员的培养
7.1 后备人员培养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放眼未来、着手当前,针对不足,有的放矢,促进后备人员职业水平、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7.2 后备人员确定后,须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法途径。
7.3 后备人员培养的主要方式:
7.3.1 建立后备人员的辅导制度,在后备人员确定后,为每位后备人员指定一名辅导员。
(1)后备A 类人员的辅导员原则上由公司人事行政部部报相关领导批准后指定。
(2)后备B 类人员的辅导员由公司各岗位负责人或由其指定其他人员担任。
(3)后备C 类人员的辅导员由所在岗位负责人担任。
7.4 后备人员的辅导员每月要与后备人员进行谈话沟通,为后备人员成长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
8. 选派参加外部学习
8.1 有针对性地选派后备人员参加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同业机
构等培训或进修(原则上适用于后备A类人员)。
8.2 自学及参加公司专门培训班,鼓励后备人员在岗自学,同时根据需求,举办各层级后备人员培训班。
8.3 关键岗位锻炼
8.3.1 对后备人员工作进行加压加码,有计划地调动到关键岗位、复杂环境以及新业务岗位进行锻炼。
8.4 轮岗交流
8.4.1 对一直在区域公司部门工作的,适时安排到城市公司机构锻炼,使其增长基层相关工作的经验。
8.4.2 对一直在城市公司工作的,要选派到区域机构工作,使其增强全局意识,开拓视野,增长管理工作的经验。
8.4.3 对长期从事某项业务工作的,要轮岗到综合部门工作,增长综合工作管理能力。
9. 后备人员的管理
9.1 后备人员的考察
9.1.1 后备人员的考察包括上报前的考察和年度考察两方面。
年度考察可与年度考核工作相结合。
9.1.2 后备人员的考察
(1)后备A类人员的考察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总经理/董事长全面指导。
(2)后备B 类人员的考察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各下属公司及区域公司相关部门协助。
(3)后备C 类人员的考察主要由区域公司人事行政部、下属公司综合部负责。
9.2 考察人在考察中要注意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撰写相应的考察报告,同时考察后要与后备人员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9.3 考察的主要容包括:工作表现、廉洁自律情况;业务知识学习情
况;组织领导能力的提高情况;原有缺点、不足的改进情况以及与培训目标的距离;发展后劲潜力等。
10. 后备人员的调整
10.1 对后备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在考察发掘的基础上,酌情进行调整充实,尤其是发现优秀人员时,应随时补充,以保证后备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和结构不断优化。
10.2 后备人员将保证一定常数,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检视。
10.3 凡属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进行调整:
(1)思想品行、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
(2)工作业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
(3)工作严重失职,造成较大损失和不良影响;
(4)团队合作差,缺乏全局意识;
(5)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担负繁重工作;
11. 建立后备人员库,完善后备人员档案
11.1 根据报批确定的后备人员,区域人事行政部/综合部须及时督导后备人员辅导员面谈工作、后备人员考察人考察工作及制定后备人员培养计划,建立后备人才库,完善后备人员的档案。
11.2 后备人员档案包括:后备《人员基本情况表》、《考察材料》、《辅导谈话记录》、《考核情况》、《培训计划及措施》等容。
11.3 以上资料具体填报部门、保管部门详见如下清单。
12. 后备人员培养和管理组织保障
12.1 建立后备人员工作责任制
12.1.1 总经办成员和下属公司班子成员、区域公司部门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对后备人员培养和管理的工作。
12.1.2 后备人员培养和管理工作情况,将视为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容。
13. 后备人员实行分级培养和管理的模式
13.1 公司总经办和人事行政部部负责制定后备人员管理规划,并负责后备A 、B类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13.2 城市公司负责后备C类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同时协助公司人事行政部培养后备B类人员。
13.3 今后提拔管理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一般从后备人员中选拔。
14. 支持性文件
14.1 制度类文件
14.2 流程类文件
14.3 指引类文件
14.4 表单类文件
14.4.1 《公司后备类人员》
.. 14.4.2 《公司后备人员辅导面谈表》
14.4.3 《公司后备人员考察报告》
14.4.4 《后备类人员档案》
14.4.5 《后备类人员培训计划实施一览表》
15. 附则
15.1 本制度未尽之处,按国家、当地政策以及总部有关规定执行。
15.2 本制度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解释及修订。
15.3 本制度自审核批准之日起执行。
XX公司人事部
2015-1-6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