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实录.doc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摇啊摇(精品)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摇啊摇(精品)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54afe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5.png)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摇啊摇(精品)人音版摇啊摇1教学目标1.乐于参与歌曲学唱活动,愿意尝试用歌声与律动表现歌曲意境和情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热爱。
2.在游戏活动中熟悉歌曲旋律、节拍特点、乐句特征,通过想象、对比、律动、模拟,唱会唱好歌曲。
3.唱准歌曲中的五度、七度大跳音程,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尝试用固定音型“3 1 3· ”伴唱,渗透二声部合唱教学。
2学情分析音乐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感受音乐要素、主动表现作品的过程,是自主探究、发现、合作表现音乐意境的过程。
三年级的学生对乐句、旋律的走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但合唱的能力稍弱。
本节课以“回忆童年”为主题,设计了童年游戏-念童谣-唱儿歌等环节,在声势律动中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在游戏中渗透有固定音型伴唱的合唱教学,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隐藏在游戏活动背后,先体验后感知,最终达到“情知互促”的审美体验。
3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摇啊摇》,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曲调、节拍特点。
唱准几处大跳的音程,尝试用固定音型“3 1 3· ”伴唱。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聆听?交流?导课学生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中走进教室。
师生交流:关于“童年”你想到了什么?师:是啊,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童谣,更是一个个有趣的游戏。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好玩的游戏,同学们一起玩一玩。
活动2【讲授】二、游戏?律动?铺垫声势律动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教师做拍腿、拍手背的三拍子声势律动,学生看会后加入。
在音乐中律动。
教师的声势律动发生变化,只拍强拍,学生观察什么不同。
师:我的动作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我把刚才的动作简化了,只拍了强拍,把第二拍第三拍藏在了心里。
没有拍出来,但它的时值仍然在,我们在心里默数。
(2)师生一起在第一拍拍腿,内心感受三拍子的恒拍。
节拍比较稳定后,教师用三角铁伴奏。
(3)在《摇啊摇》伴奏音乐中感受六八拍的节拍特点学生:X - - X - - ︱X - - X - - ︱教师:X - - - - - ︱X - - - - - ︱(设计意图:在声势律动中比较六八拍和三拍子的不同,初步感知六八拍的节拍特点)2. 固定音型伴唱师:同样的游戏,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摇啊摇》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d4a9ee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34.png)
《摇啊摇》教案{教材分析}《摇啊摇》是一首上海童谣,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宁静、抒情,整首歌如同一股涓涓细流,又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童谣的魅力与芬芳。
让我们在轻轻吟唱中,也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
{教学目标}1、采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3、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二、导入1、随音乐律动2、师: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3、揭示课题三、新课学习1、发声练习3、播放《摇啊摇》音乐,学生感受歌曲情绪3、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4、听歌曲,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5、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看谱;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7、学生跟唱曲谱8、各种方法练习曲谱: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9、学唱歌词: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食物的香味”等情境练习。
四、编创与活动:1、认识打击乐器。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同学们,今天开不开心?随着这时候音乐,我们这节课的旅程也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你们能每天都这么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见吧!。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摇啊摇》人音版(五线谱)(2023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摇啊摇》人音版(五线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8388ef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7.png)
4.了解歌曲背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5.创编简单动作,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快乐,提高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五线谱,培养音乐基本素养,提高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
2.通过学唱《摇啊摇》,锻炼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增强音乐记忆力和节奏感。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摇啊摇》人音版(五线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摇啊摇》人音版(五线谱)(2023秋)
本节课主要依据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摇啊摇》内容展开。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掌握五线谱的线和间,以及对应的音符唱名。
2.学习《摇啊摇》歌曲,通过歌曲学唱,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并能在五线谱上正确识别音符。
-理解并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举例解释:
-五线谱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五线谱的构成,以及每个线和间所对应的音符,如C大调中,下加一线为“Do”,下加一间为“Re”等。
-《摇啊摇》歌曲的旋律是教学的核心,学生需通过听、唱、练等方式,熟练掌握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识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五线谱在音乐学习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结合歌曲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激发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3摇啊摇人音版(简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3摇啊摇人音版(简谱)](https://img.taocdn.com/s3/m/ea5da159dd36a32d7275815f.png)
《摇啊摇》一,教材与学生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1,欣赏,学唱具有童趣,真挚感情的歌曲,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音乐知识能力方面涉及认识图形谱,更好的体验旋律,并能准确的进行模唱,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并能用正确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歌曲《摇啊摇》是一首上海童谣,D调,8/6拍,这首歌充满了浪漫轻柔的色彩,歌词简朴真挚,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轻声诉说,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珍惜之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思维有具体转化为抽象的过度阶段,这一时期,孩子的勤奋敢与自卑感是相对的,她们喜欢被认可和肯定,乐于主动参与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感受音乐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识谱和节奏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听、看、唱方法听赏歌曲,学会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
2、指导学生感受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体会歌曲中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感受生活中饱含的亲情爱意。
教学重点:1、听赏模唱歌曲,感受生活中的亲情爱意。
2、感受童年的幸福和亲情的可贵,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节拍强弱变化及速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
教学难点:8/6拍的理解,以及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图片及音乐,将视听结合,同时结合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本课教学内容以唱歌为主,因此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示范法、听唱法、启发联想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听、拍、唱、赏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并能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潜移默化的消化本课难点。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敢于尝试用多种形式表达音乐。
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内容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听、拍、唱、赏等活动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摇啊摇》教案02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摇啊摇》教案02](https://img.taocdn.com/s3/m/f8d815035a8102d276a22fea.png)
目标
1.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曲调。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重点
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3.听唱法,欣赏法,表演法
教
学
流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2.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3.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摇啊摇》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
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聆听《童年的回忆》
1、聆听钢琴曲,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摇啊摇》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摇啊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d516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a.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范唱《摇啊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啊摇》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富有童趣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展现了人们在船上摇橹的场景,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歌曲共有四句歌词,每句四个小节,节奏明快,旋律简洁。
歌曲的高音部分使用了五度音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五度音程的演唱还需要加强训练。
在情感方面,学生对于富有童趣的歌曲比较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
此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逐渐增强,为学习这首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摇啊摇》,掌握歌曲中的五度音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合唱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摇啊摇》,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学生演唱五度音程时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合唱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摇啊摇》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作意识。
4.演唱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五度音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摇啊摇》的歌词:将歌曲的歌词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跟唱和复习。
2.五度音程示意图:用图形表示五度音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演唱。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感情表达。
回望生命开始的地方——《摇啊摇》教学实录
![回望生命开始的地方——《摇啊摇》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995ad0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1.png)
回望生命开始的地方——《摇啊摇》教学实录口周益民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时间:60分钟师:首先和大家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你想长大还是变小?生:我想变小,长大了会有烦恼,变小了就无忧无虑。
师:这也是很多成年人羡慕孩子的原因。
生:我想长大,长大了有自由。
师:你现在缺少自由?生:是的,总被大人管这管那的。
师:孩子的身后总有一双警察一样的眼睛。
不过告诉你,大人有时也有人管着的。
师:有的同学想长大,有的同学又想变小。
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歌,闭上眼睛,安安静静地听,感觉自己是长大了,还是变小了,或者是否看到了一幅画面。
(播放影片《乡情》插曲)师:有什么感觉?看到画面了吗?生:我仿佛看到一位妈妈怀里抱着小宝宝摇啊摇……师:妈妈怀里的小宝宝怎么样呢?生:小宝宝闭上眼睛,很舒服的样子。
师:哦,你看到宝宝在妈妈怀里甜甜地睡了。
谁能做做妈妈摇宝宝的样子?(一生演示,众笑。
)嗯,有点意思。
你们看到妈妈的眼睛、妈妈的手了吗?生:妈妈一直注视着小宝宝,目光那么慈爱。
她的手轻轻拍着小宝宝。
师:轻轻地拍,叫爱抚。
还有谁看到的画面不太一样?生:我看到小宝宝睡在摇篮里,妈妈一边摇摇篮一边哼着摇篮曲。
师:“哼”用得好,妈妈的声音那么轻柔。
看到过摇篮吗?生:摇篮是小宝宝睡觉用的,有点像篮子,可以左右摇摆。
师:我们小时候都睡过摇篮。
看,这幅图上就是一种摇篮。
(显示摇篮图)小宝宝躺在里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摇啊,摇啊,小宝宝就甜甜地睡着了。
我们一起来摇摇篮。
伸出手,扶着摇篮,摇过来,摇过去(学生一起跟着教师做摇摇篮动作)。
妈妈就是这样,一边摇着摇篮,一边哼着——生:(齐)摇篮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老电影《乡情》中的摇篮曲。
(出示)摇啊摇,摇啊摇,宝宝快睡觉。
摇啊摇,摇啊摇,宝宝快睡觉。
盼儿快长大呀,盼儿快长高。
好宝宝,好苗苗,快呀快睡觉呀,睡觉了。
师:摇篮曲又称摇篮歌、催眠曲,古代曾称作抚儿歌,主要是哄孩子入睡时哼唱的。
想想,小宝宝听着这样的摇篮曲为什么会睡着?生:因为妈妈的声音很轻柔,里面有妈妈的爱。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课《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be4c8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e.png)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阅读专项训练八——写人记事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摇啊摇(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000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摇啊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摇啊摇》选自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童年》一单元,是一节歌唱课。
摇啊摇是一首流传于上海的民间童谣,全曲优美流畅,有韵律,词曲结合朗朗上口,86拍,歌词使用了上海方言,口语化,富有摇篮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唱上海童谣,从音乐中感受并体验童年生活的快乐,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画旋律线、图形谱、律动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节拍等要素。
3.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摇啊摇》,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感受六拍子的节奏韵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摇啊摇》。
教学难点:感受感受六拍子的节奏韵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杯子、勺子。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课后评价标准。
小学三年级音乐(人音版)《摇啊摇》-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小学三年级音乐(人音版)《摇啊摇》-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3376b5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4.png)
(PPtl7)其实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歌词,下课之后,你可以查阅资料,继续聆听。
3、升华
在歌声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美妙动听的旋律,也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希望
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每一天都变得精彩万分!(pptl8)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后练习
律我们要重复演唱一遍!请你不要丢了它。让我们加上歌词试一试吧。(老师打着6拍子
指挥图示)
(3)完整演唱
(pptl4)哇,你们好厉害!今天我们完整学习了这首《摇啊摇》让我们跟随阳阳同学
一起唱出童年的美好吧!哎?你发现我们歌曲中最后一个字有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律吗?(停顿3秒)他
们都是以“ao”结束的,演唱时我们把嘴巴打开,像这个样子(示范口型)注意发声的位置。
哈哈哈哈哈。含哈哈。含哈
我们M住活每么幸福,
哈哈哈哈哈。含哈哈哈。含
段们旱勺 会么幢乐。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音乐
年级 三年级学期上册
课题
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运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啊摇》,感受与表达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2、在肢体参与中感知6/8拍与3/4拍的律动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音频音响。
这是外婆哄阳阳睡觉的时候演唱的儿歌,具有摇篮曲的特点,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现在就请你用一个你喜欢的动作,伴着音乐,模拟外婆哄宝宝睡觉时的样子。(播放音
乐,模仿摇摇篮动作。)
3、划分乐句
(ppt7)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这一部分音乐分为几个乐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摇啊摇》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摇啊摇》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cc701e8d7e21af45b207a819.png)
《摇啊摇》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摇啊摇》,感受童年的幸福和亲情的可贵,学会感恩。
2、用三角铁和沙锤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3、教学重点:1、唱好歌曲,感受生活中的亲情爱意。
2、感受童年的幸福和亲情的可贵,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节拍强弱变化及速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
教学类型:综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当你快乐,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那就让我们一起快乐幸福的拍拍手《幸福拍手歌》。
二、发声练习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伙伴,3 、5、6,(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分别唱3 6 5 建议用科尔文手势谱唱这三个音,再做发声练习)1=A 3/43 — 6︱5——︱3 — 6︱5——︱5——‖U结合律动摇船动作,小伙伴邀请我们摇啊摇,踏上幸福之旅三、歌曲学习1.导入:聆听歌曲《摇啊摇》说说:摇到哪里了?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2.复听音乐,乐曲的速度与演唱情绪。
3.旋律模唱:让我们再一次划着小船听着音乐用LU 来模唱一次旋律。
4.带节奏朗读歌词:歌词接龙师:摇啊摇摇啊摇生:摇到外婆桥师:外婆叫我好宝宝生:一只馒头一块糕师:摇啊摇摇啊摇生:摇到外婆桥5.重难点学习师:同学们咱们的小船要到了外婆家,让我们用张口默唱的的方式一起来演唱这首歌,并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画画歌曲的旋律线,看看你有怎样的发现?⑴学习第一和第三乐句①师教唱,生聆听②分男女生对唱⑵学习第二乐句6.综合演唱,情感体会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学生身体摇晃体验配合演唱⑵记忆中的外婆歌曲中有句歌词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一只馒头,一块糕”,记得我小的时候外婆也是这样,无论他走到哪里总喜欢把好吃的用菜叶包好带回来给我,你们能说说和外婆的故事么?⑶有感情的再次演唱歌曲四、器乐配奏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你们认识他们吗?(三角铁、沙锤)⑴让学生说说三角铁和沙锤的用法⑵让学生模仿三角铁和沙锤的声音⑶一部分学生边表演边唱,另一部分学生配乐伴奏五、课堂拓展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其实师一首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摇啊摇》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摇啊摇》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c143c882f5335a8103d22055.png)
9.师:哼着歌儿,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朋友好奇好动的心得到放飞,沿途有风景,外婆家有夸奖、有疼爱,还有最最喜欢的零食糕点,小朋友是不是最喜欢外婆家了?
四、学唱歌曲《摇啊摇》
1.欣赏歌曲,师生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可以随音乐节拍做适当身体律动)
2.学生能了解歌曲结尾部分的第二遍重复,既是表达对去外婆桥的回味、期待,也是摇篮曲的特点:缓慢、轻松、反复;最后歌曲转弱转缓,也是摇篮曲的特点:声音引导宝宝睡眠,同时也表现出宝宝入睡的情境。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歌曲内容和意境,知道这是一首南方水乡童谣。
2.学生能创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优美演绎歌曲《摇啊摇》。
2.师:摇啊摇,摇啊摇,不知不觉摇到了外婆桥,这是一首上海童谣,也是好听的南方水乡童谣。
3.师: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4.生自由回答。
5.师:划着小船来到外婆家,用你甜甜的声音喊一喊外婆,再闻一闻外婆准备的美食……
6.复听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美好童年快乐的感觉,轻声地哼唱。
10.学生对歌曲旋律熟悉的基础上,4小节一句跟着钢琴模唱,能唱出六八拍的强弱感。
11.用图形谱直观形象的展示,师:用“lu”模唱全曲旋律,注意结束部分应该怎样唱呢?(生自由回答,出现了反复记号,这句旋律要唱两次。)
12.填词有感情地演唱。师:让我们把对外婆甜甜的爱融入歌声里,一起来唱一唱全曲。
13.结束句的第二遍重复,你觉得怎么样唱会更特别一些呢?结尾句第二遍重复,既表达了对外婆桥的回味、期待,也是摇篮曲的特点。缓慢、轻松、反复;最后歌曲慢慢的转弱转缓,也是摇篮曲的特点,小宝宝听着柔美的歌声,缓缓地进入了梦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实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b5f5d2b650e52ea55189850.png)
歌曲《摇啊摇》教学目标: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 学生起立12| 34| 5-|同学们好54|32| 1 -|老师您好!下行音阶i7654321 学生坐下二、导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1、播放音乐《小白船》师: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2、复听音乐师生: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动作……),生:三拍子3、再听音乐师: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激起学生求知欲。
生:响板:重拍生:串铃:弱拍4、听音乐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跟随音乐感受6/8拍的节奏,在师生合作中快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和理解(此处插入《微视频》)师:大家好,我是音乐要素中一员大将,在每一首歌曲中你们都会见到我,谁来猜猜我是哪一员大将?通过下面的学习活动你们就一定能猜出来了,注意力要集中奥。
师:请看这是什么?2/4、3/4拍的指挥图示,通过这个图示你能试着把它拍出来吗?师:这就是每首歌曲中都会见到的拍号,2/4拍、3/4拍,2/4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3/4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
师:2/4的强弱关系是:强、弱; 3/4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师:那同学们,同理可以推出:6/8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6/8拍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感受这节拍的强弱吧,请同学们一边跳心里一边数着咚恰的强弱点(播放音乐)三、学唱歌曲《摇啊摇》1、初听音乐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师:这首歌曲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刚才的音乐速度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6637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6.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一课“摇啊摇”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一课[授课年级]三年级[课题]《摇啊摇》[课型]唱歌综合课[教材分析]“摇啊摇”是一首流传于上海的民间童谣。
整首歌流畅优美,有节奏感和动感,诗歌和音乐的结合非常朗朗上口。
2/4拍,D宫殿模式。
歌词“摇啊摇,摇啊摇,摇给奶奶桥,奶奶叫我好孩子,一个馒头和一个蛋糕”是上海话,非常口语化。
母亲哄婴儿入睡时的语言和歌声似乎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第一个短语的前两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充满了荡漾的小船或婴儿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在第三节的第四跳中,情绪有一个小高潮,以释放喜悦。
在第二个阶段,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旋律和节奏使用了宽度和收缩的变化,五度和七度的间隔跳跃显示了婴儿和奶奶之间的亲密场景。
歌曲的最后一句采用变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回响,旋律趋于平静,表明宝宝沉浸在甜蜜的睡眠中。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并有自己的见解。
这门课是一门童谣学习和歌唱课,这是一门在现阶段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课。
它从儿童的角度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理解,以便儿童能够理解周围的事物。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到知识与兴趣并重,用有趣的语言、音乐游戏等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本设计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让学生阅读童谣,然后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编写童谣,实现童谣带来的快乐。
根据小学生好奇、活跃的特点,我的音乐课让学生通过身体表演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以优美的嗓音、优美的体态演唱上海童谣《摇啊摇》验歌曲旋律如船儿般摇摆的感觉,感受童年生活的欢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歌曲学习,了解老上海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学生热爱上海的地方童谣。
3、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摇啊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 《摇啊摇》](https://img.taocdn.com/s3/m/d0aca5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a.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摇啊摇》设计者:单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精巧的歌声精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爱好与憧憬。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2.教学难点: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等。
想象法、练习法、体验法等。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三角铁,响板,串铃等。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童谣拍手歌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谣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童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2.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3.带上肢体动作读童谣《小青蛙》。
回忆3/4拍子的强弱规律。
4.小手拍一拍,介绍一首上海童谣,按节奏拍手读《摇啊摇》童谣。
初步感受6/8拍子的韵律,做划船的动作。
5.古筝演奏《摇啊摇》师:老师想为这首童谣谱上旋律,为同学为演奏一边6.导入新课。
这首童谣名字叫《摇啊摇》,我们还可以唱出来,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学一学吧!(二)歌曲赏析1.初次聆听音乐你能听出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吗?2.二次聆听音乐配合音乐用你的身体作出适当的动作并画旋律线感受旋律。
3.三次聆听音乐歌词里,你听出了什么样的小故事?讲讲你的外婆是怎样对你的?4.按节奏读歌词(三)歌曲教唱1.试着跟琴唱一遍2.强调音色:柔和,连贯。
3.强调反复记号。
(四)创编与活动1.为歌曲编创动作,如船儿般摇摆,边唱边跳。
2.使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编创节奏进行伴奏。
(五)作业:回家把《摇啊摇》唱给家里的父母亲人听。
(六)下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f78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c.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摇啊摇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以下内容:1.了解西洋乐器“小手鼓”的构造和演奏方法。
2.学会唱“摇啊摇”这首歌曲,掌握曲调和歌词。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摇啊摇》这首歌曲,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西洋乐器“小手鼓”的介绍。
2.歌曲《摇啊摇》的演唱。
3.合作演奏歌曲。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下本课的主题——摇啊摇,然后通过投影让学生观看“小手鼓”的构造和演奏视频。
2. 学唱歌曲《摇啊摇》1.老师先唱一遍《摇啊摇》,让学生听一遍,掌握歌曲的基调和流畅度。
2.通过多次的跟唱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歌词和各句之间的连接。
3.小组内同学轮流表演,让其他同学给出改进建议,互相进步。
3. 合作演奏歌曲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只小手鼓。
2.老师指挥,让学生按照画面上不同的“图案”一起敲击小手鼓,逐渐合作演奏出《摇啊摇》这首歌曲。
3.组内学生要有组织、有节奏地完成手鼓敲击动作,体验集体演奏乐趣。
四、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个人表现:鼓掌的节奏是否准确,歌曲的节奏是否一致等等。
2.学生的团队协作:组内互相协调是否顺畅,方案是否得到其他小组的认可等等。
五、扩展为了更好地教授摇啊摇这首歌曲,老师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简单介绍其他西洋乐器,让学生了解各类乐器的名称、构造和演奏方法。
2.给学生一些节奏感训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演奏各类西洋乐器的节奏。
3.通过更多的乐器演奏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对摇啊摇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西洋乐器“小手鼓”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并且掌握了合作演奏的技巧。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增强了音乐感受能力,培养了集体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摇啊摇》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5c4329d19ec3d5bbfd0a745b.png)
《摇啊摇》教案
教学要求:
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感受中的作用。
2、听辨音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听《摇啊摇》说说歌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插图,让学生尝试怎么样读更能表现图上意识
3、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4、学生做划船动作,体验6/8拍的强弱感
5、放录音让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6、再唱一遍找找难唱的部分
7、连唱,边唱边动作表演
8、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出示:
3 6 5 │3 6 5│
3 5 1 6 │5 5 │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乐器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摇啊摇》
教学目标 :
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教学重点:
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 学生起立
12| 34| 5-|
同学们好
54|32| 1 -|
老师您好!
下行音阶i7654321 学生坐下
二、导入 :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播放音乐《小白船》
师: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
2、复听音乐
师生: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
动作),
生:三拍子
3、再听音乐
师: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激起学生求知欲。
生:响板:重拍
生:串铃:弱拍
4、听音乐
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跟随音乐感受6/8拍的节奏,在师生合作中快
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和理解(此处插入《微视频》)师:大家好,我是音乐要素中一员大将,在每一首歌曲中你们都会见
到我,谁来猜猜我是哪一员大将?通过下面的学习活动你们就一定能
猜出来了,注意力要集中奥。
师:请看这是什么? 2/4、3/4 拍的指挥图示,通过这个图示你能试着把它拍出来吗?
师:这就是每首歌曲中都会见到的拍号,2/4 拍、 3/4 拍, 2/4 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2 拍, 3/4 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3 拍。
师:2/4 的强弱关系是:强、弱;3/4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师:那同学们,同理可以推出:6/8 拍所表示的意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6 拍; 6/8 拍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感受这节拍的强弱吧,请同学们一边跳
心里一边数着咚恰的强弱点(播放音乐)
三、学唱歌曲《摇啊摇》
1、初听音乐
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
师:这首歌曲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
生:比刚才的音乐速度快。
师: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 ?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2、复听音乐
师:同学们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童年快乐,同时小声
学唱。
3、教师范唱,学生用三角铁自由地为教师伴奏。
(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
4、聆听录音翻唱,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用三角铁的两种伴奏方式
为歌曲伴奏。
(其次给学生的知识宝库充电。
)5、教唱歌曲
师:咱们用歌曲写作与中国汉字四声调的关系来教学生唱准音
高与音程。
与此同时,让学生用手指把音调比划出来(像画图形谱一
样把其美化),用肢体来辅助学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四、表演
歌曲《摇啊摇》
1、师生对唱,教师弹琴
2、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生边唱边做摇摇篮的动作。
4、聆听歌曲,鼓励学生编创律动动作,并及时做出评价。
五、在音乐的律动中,快乐的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