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20171
心理测量学第一节-第四节
心理测量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一、一、什么是测量什么是测量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因素:该定义包括三个主要的因素:1、事物;2、数字;3、法则。
测量要素测量要素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这样两个要要素:即参点和单位。
�参照点: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另一种是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单位: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有确定的意义;二为有相同的价值,即相邻两个单位点之间的差别总是相等的。
测量量表由于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不同,量表的种类也不同。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文字测验�操作测验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第六单元:�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第二节: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性质�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
心理测量学-2017级-第1讲
测量误差&CTT数学模型
CTT数学模型 • 真分数(T):反映真正水平的数值。 • 观察分数(X):实测分数。 • 误差分数(E):观察分数和真分数之间的差距。
X= T + E
经典测量理论假定, 观察分数(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 种线性关系,并只相隔了一个随机误差(E).
E=X-T
23
10
中国古代 西方近代 中国现代
历史
11
中国古代
• 发展
孔 3 孟子
董仲舒
历史
诸葛、刘劭12
周岁试儿、2玩具
• 教育实践
西周:国学(最早教育测验) 汉武帝: 岁考制(笔试先河)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科举制(最值称道的心理测量实践活动)
12
历史
西方近代
• 智力落后儿童 艾斯克罗:区分智力落后vs.精神病 沈干:训练
• 定义 • 特征
间接性、 相对性、客观性 • 心理测验
3/4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客观性(信效度、难度)
9
理论基础 工作者
• 素质:知识、态度 • 道德(看附录) 1992年(试行):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2008年: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定义
• 信度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程度
• 等价定义 1.信度乃是真分数变异和观测分数变异之比 rxx=ST2/SX2 2.信度乃是真分数和观测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 rxx=ρXT2 3.信度乃是两个平行测验间的相关系数 rxx=ρX1X2
29
Test–Retest reliability
⒈反应E ⒉解释个人分数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一、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三要素:事物、数字、法则。
数字的特性: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等加性。
二、测量要素:参照点(计算的起点:绝对零点、相对零点)、单位(两个条件: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三、测量量表:命名量表:只能用数字(代号、类别)顺序量表: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不能加减(类别、大小、等级)等距量表: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可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
等比量表: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可以加减乘除。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的有代表性的行为,对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据化分析的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1)间接性:推论(2)相对性:没有绝对标准(3)客观性: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验的分类:一、测验的功能:(1)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二、材料的性质:(1)文字测验(2)操作测验三、材料的严谨程度:(1)客观测验(2)投射测验(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测验、句子完成测验)四、测验的方式:(1)个别测验(2)团体测验五、测验的要求:(1)最高行为测验(2)典型行为测验纠正错误的测验观:一、错误的测验观:(1)测验万能论(2)测验无用论(3)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二、正确的测验观:(1)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2)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目前,在我国运用较多的三类心理测验:(1)、智力测验(2)、人格测验(3)、心理评定量表发展比内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90年代卡特尔心理测验四方面发展:(1)操作测验的发展(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4)人格测验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本土化。
一、常模团体: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在确定常模团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标总体,最后确定样本。
心里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要点心理测量学测量的元素包括事物、数字、法则。
测量所用数字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即具有区分性、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的要素是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即绝对零点、相对零点。
测量所用的单位,好的单位应具备有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条件。
斯蒂文斯(S.S.Stevrens)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等距量表中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即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将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可将测验分为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分类,可将测验分为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的要求分燵,可将测验分为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包括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我国目前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验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英国生的学家和心理学家(F.Galton)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使心理测验首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的标准。
20世纪以后,心理测验在操作测验、团体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常模团体的选择一般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群体构成的明确界定、对群体具有代表性、样本量大小要适当、具有新近性。
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大小适当须从经济、实用、减少误差等方面考虑。
抽样的方法一般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无等级结构想想。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活动。
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1、普遍性2、可测性3、间接性4、相对性5、客观性测量量表的两个要素:参照点和测量单位。
参照点是测量的起点,也称零点。
测量的零点有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之分,相对零点也称人为零点。
绝对零点的“零”是可以绝对理解的零,如果测量的测值为零,即指所测品质“一点都没有”比如长度为零、重量为零都是这个意思。
相对零点的零是一个人为指定的零点,是不可以绝对理解的,如果测量的测值为零,只能说所测品质处于“零点”这个状态。
比如摄氏度为零就不能说一点也没有。
测量单位应具备的两个性质:一是有统一的意义,二是有恒定的价值。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值。
测量误差的类型:一种的随机误差,另一种是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机变化的差异值。
系统误差是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差异值。
测验分类:按所测心理品质分类;一、能力测验;1、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是用来测量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智力”的水平高低的测验。
2、能力倾向测验分为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是测量个体在多种能力上的潜在优势的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是测量个体在音乐、绘画等特殊能力上的潜在优势的测验。
3、成就测验,成就测验主要是在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测验,是测量人在接受教育以后的学业成就的测验二、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是用来测量个体人格的独特性和倾向性特征的测验。
按对被试评价时所用的参照标准分类;一、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以被试团体为参照背景,是以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来评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验。
二、标准参照测验,又称目标参照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以测验内容领域为参照背景对个体作评价,是以个体水平是否达到该领域某一固定标准来评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验。
心理测量学
(4)對來自不同測驗的分數,不能簡單比較,而要進行等值變 換後進行比較。
返回 目錄
報告分數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不向被試及相關人員直接報告測驗分數,而是應報告分 數所能說明的意義及相應的建議,以免造成誤解; (2)避免使用專業術語; (3)要保證當事人理解測驗測量或預測的是什麼; (4)要使當事人知道他是在和什麼樣的團體進行比較; (5)要使當事人知道如何運用測驗分數。 (6)要估計到測驗可能給被試帶來的消極影響; (7)要讓被試積極參與測驗分數的解釋。
返回 目錄
3. 測量量表及其種類
如將事物某一屬性的可能值全部列出並按其相對位置排 列,就構成一個測量尺規,這一尺規也叫測量量表。可以將 測量量表劃分為四種:
(1)命名量表 ; (3)等距量表;
(2)順序量表; (4)等比量表
這裏需要注意:各種量表值的意義、量化水準、測量值 允許的運算都不同,具有的測量功能也一樣。2. 心理測量的基本要素
測量有兩個基本要素:參照點和單位 。其中參照點包 括絕對和相對參照點;單位是測量中的等值單元,它必須 具備兩個條件:有確定的意義、有相同的價值。
就心理測量來說:第一,幾乎沒有絕對零點,大多是 以相對零點來進行的;第二,很少有相等單位,所以在對 測量值進行解釋時更多看其相對意義。
(4)與受測者建立良好的協調關係
主試的一個重要素質,就是要取得被試的合作,使 他們按照要求進行測驗。能力或成就測驗,發揮最 佳水準;人格測驗,真實反映情況。
友好、愉快、放鬆的自然態度,真誠、鼓勵又有些 權威感的人格特質。
測驗方式與年齡:年齡小的被試更多要通過遊戲、 口語化的提問和圖片來進行測驗,年齡大一些的被 試更多通過競賽精神來激發測驗動機。
心理测量学
著名美国学者波林(g)指出:“在测验理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 20世纪头十年是比内(A.Binet)的十年。”
心理测量可以为升学就业咨询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 业或职业,进而作出佳选择。心理测量可以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 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
心理测量的特点
间接性
相对性
心理与某些客观的物理现象不同,以今日的科学发展水平我们尚不能对心理进行直接的测量。根据心理学特 质(trait)理论,某种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的特质,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测量只 是测量了一个人对测验项目所进行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对测量结果进行推论,从而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
主要方法
纸笔测验 量表法
投射测验 仪器测量法
纸笔测验简称笔试,即要求被试根据项目的内容,把答案写在纸上,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纸笔 测验的形式主要有6种:多重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匹配题、简答题、小论文。
量表(scale)是一种比纸笔测验更严格的测量工具,它们可以被看作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对被试的属性 进行测量。一般的心理测验都有一个或几个量表构成,它们的建构程序更为严格,客观化的程度更高,往往有常 模可供参照。
6、60年代后,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将实验法与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为了解心理能力提 供了一些补充方法,使心理测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心理测量包括三元素:数字、事物、法则1、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如人格、能力(外显的行为)2、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具有:区分性、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3、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如热胀冷缩规律可用来测温度。
测量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一)参照点(计算的起点):绝对参照点即绝对零点; 相对参照点即相对零点,人为确定的。
注:理想的参照点是具有绝对零点.但心理测量中几乎没有绝对零点。
(二)单位: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理解意义要相同。
(2)有相同的价值(比较):即单位点之间是等距的。
注:心理测量无统一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测量的本质是根据某一法则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属性表现出来。
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划分的四种水平:心理测量是在(顺序)变量上进行的。
1.命名量表:分为代号、类别,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不作量化分析。
(无参照点、无单位)2.顺序量表:数字不仅代表类别还代表大小或某种属性程度。
(无参照点、有单位,单位不好(单位不相等))3.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
(有参照点(相对零点)有相等单位、可加减)4.等比量表:也叫比率量表,即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除了加减运算外,可加减乘除。
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某些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量表一般来讲:水平不高(难以确定绝对零点和难以获得相等单位),在顺序量表上进行。
心理量表的使用价值:用某种统计方法,将顺序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
心理测量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1、因为我们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间接性2、测量结果必需根据一些参照比较来确定测量结果的意义——相对性3、测验的标准化,如测验做的项目、评分、分数转换等标准——客观性心理测验的分类:按照测验的功能(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按照测验材料的性质(文字测验、操作测验)按照材料的严谨程度(客观测验、投射测验)按照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按照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行为、典型行为)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正确的测验观:1.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2.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的三个元素:数字,法则,事物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单位(好的单位的两个条件: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测量量表斯蒂文斯 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无绝对零点),等距量表(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等比量表(有相等的单位,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测量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测验的刺激,对反应的量化,对结果的推论)按测验的功能分:1.智力2.特殊能力3.人格 其中人格测验一般分两类:1问卷法:M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2 投射法:罗夏测验(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按测量材料的性质分:文字和操作按测量材料的严谨程度分:客观和投射按测验的方式分:个别 团体按测量的要求分:最高行为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错误的测验观1万能论 2无用论 3心理测验既智力测验正确的测验观1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2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卡特尔 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 )这一术语;编制了一组测验,测人的感觉能力,提出测验要有统一的规范和常模。
常模的选择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常模团体的条件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2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3样本的大小要适当 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 全国以2000—3000人为宜;4标准化样本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取样的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 (组距、无序、无等级);3分组抽样;4分层抽样 最常用常模分数(导出分数)导出分数的特性:与原始分数等值,有意义,等单位,带参照点发展常模 亦称年龄量表它的基本要素是:1、一组可以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2、一个常模团体;3、常模表 发展顺序量表,智力年龄,年级当量百分位常模 1百分等级2百分点3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标准分常模 线性转换,非线性转换(常态化)智商 比率智商 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 离差智商 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平均数100 标准差15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转换表发,剖面图法测验的信度 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四种测量水平和测量量表类别量表:简单进行分类。
次数统计:百分比,X2检验。
等级量表:顺序量表,分等级,除次数统计外,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秩次变差分析。
等距量表:单位等值,但没有绝对零点,可进行加减运算。
T检验、F检验、积距相关、均数、变差等。
等比量表:最高水平的测量,以上统计方法、几何平均数、相对差异量。
(理解)第二节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心理测量是顺序量表原因:1.使用的参照点: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
(对勾)2.使用的单位:意义不太明确;单位常常不等值★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对勾)心理测验实质是对行为样本客观化标准化的测量。
测验的类型与功能1.按测量的对象分类(理解)(1)认知测验(又称能力测验)智力测验,例: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又称性向测验)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测量个体多方面的潜能。
特殊能力倾向测验:测量特殊能力上的潜能。
教育测验(又称成就测验)学科成就测验、综合成就测验(2)人格测验测量个人在兴趣、态度、动机、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
人格自陈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16PF,EPQ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画圈)、主题统觉测验、画人画树测验2.按测量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优点:可仔细观察被试的言语情绪,缺点:时间不经济例: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投射测验。
团体测验优点:时间经济,主试不必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即可担任。
缺点:团体测验可个别施测,但个体测验不能以团体方式实施。
(对勾)简述真分数理论(CTT模型)的基本假设(对勾)答:经典测量理论假设,观察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由此得出真分数理论模型:X=T+E。
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引申出3个相关联的假设公理: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
即E(X)=T或E(E)=0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心理测量学理论
一、智力测验 二、人格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
心理测量学
第六节 中国心理测验发展史
中国心理测验思想——商周、汉唐——公务员制度 周朝的六艺说 汉朝的“举孝廉”,隋朝的科举制度,至明清达到顶峰 中国民间的“周岁试儿” 七巧板的发明
心理测量学
第七单元 科学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一、科学心理测验诞生的背景
心理测量学
心理年龄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首次以心理年龄MA表示智力 测验的成绩 在斯坦福比奈量表中,3-10岁组测题数目每组6 个每个测题表示2个月的智龄 如一个被试通过6岁组全部测题,又通过7岁组5 个测题和8岁组3个测题,他的智龄是多少?他的 智力水平如何?
心理测量学
顺序量表
是为检察婴幼儿心理发 展是否正常而设计,不 是使用各年龄的平均分 数,而是使用婴幼儿代 表性行为出现的时间为 标准。
心理测量学
误差的种类
随机误差 • 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的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误 差,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其方向和大小变化 是完全随机的,只符合某种统计规律。 系统误差 • 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这种误差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之中,此时尽管多次 测量的结果非常一致,但实测结果仍旧与真实数值有所差 异,是不正确的。 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稳定性。随机误差既影 响测量的准确性,又影响稳定性。
心理测量学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
1.间接性:项目反应——心理特质(个体特有的、 稳定的、可辨别的特征) 2.相对性:看每个人在参照系(行为系列)上的相对位置 ;测量解释的相对性(文化环境) 3.客观性:标准化
• A.测验项目、施测说明、施测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 境。 • B.评分、计分原则。 • C.分数的转换、解释。
心里测量学(要点概括)
心里测量学(要点概括)心理测量学【测量与测量量表】一、测量:依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三元素:事物(测量对象属性特征)数字(某一属性的量,特征: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法则二、测量要素:1.参照点:计算的起点—相对零点2.单位:测量的基本要求,条件:有确定意义+有相同价值三、测量量表:斯蒂文斯按量表精确程度从低到高分成4水平1.命名量表:只用数字代表事物,把事物归类(代号+类别)数字只作标记和分类不能作数量化分析2.顺序量表:指明类别,类别大小或某种属性程度无相等单位,无绝对零点,仅表示等级不表示属性真正量,绝对值3.等距量表:不但有大小关系,还有相等单位,数值可作加减运算,但无绝对零点,不能作乘除运算4.等比量表:有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点,可作加减乘除运算心理测量一般在顺序量表上进行心理测量: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操作程序,观察少数人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人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量化分析的一种手段特点:1.间接性:无法直接测量,测量外显行推论心理特质(描述一组内部相关,联系行为时使用的术语,对刺激作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2.相对性:对人行为比较时,没有绝对标准3.客观性:标准化(项目,计分原则和手续,分数转换和解释)按功能分:1.智力测验2.特殊能力测验3人格测验:问卷法(MMPI16PF EPQ)+投射法(罗夏测验,主题统觉TAT)材料性质:1.文字测验2.操作测验材料严谨程度:1.客观测验(直接理解,无须猜测遐想)2.投射测验(问题模糊,须用想象力,投射被试者思想情感,经验)测验方式:1.个别测验2.团体测验测验要求:1.最高作为测验(作出最好回答,有正确答案)2.典型行为测验(按习惯方式反应,无正确答案)错误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正确测验观:是决策的辅助工具不完善【三类心理测验】:1.智力测验:吴天敏-中国比内量表龚耀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儿童(C-WISC),韦氏幼儿(C-WYC-SI)林传鼎-韦氏儿童(WISC-CR)张厚粲-瑞文标准型测验(SPM)李丹-联合型瑞文测验(CRT)2.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16PF)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3.心理评定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抑郁….焦虑….恐怖….心理测验发展:高尔顿-奠定统计学基础,提出气质特点和智能的遗传性,设计测量遗传差异的方法卡特尔-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比内-世界第一正式心理测验【测验常模】常模团体: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群体,或该群体的一个样本.条件:1.群体构成明确界定2.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3.样本大小适当(经济实用,减少误差≥30或100,全国性2000-3000)取样: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样本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产物(随时间,空间变更而失去意义)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整体无序,无等级结构)3.分组抽样4.分层抽样(先按某变量分类,再随机抽取)常模分数:施测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有参照点和单位,与原始分数等值比较)常模: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一般常模+特殊常模(非典型团体建立)一、发展常模(年龄量表):1.发展顺序量表(最直观),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和行为表示其发育正常.葛塞尔发展程序表按月份显示儿童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16W-头平衡28W-手握40W-坐立爬52W-行走皮亚杰守恒理论5Y-质量守恒6Y-重量守恒7Y-容量守恒2.智力年龄比内-西蒙量表最早使用智力年龄概念-儿童在量表上得分,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智龄基础年龄+3.年龄当量(年级量表)教育成就测验中最常用二、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级百分点四分位数十分位数1.百分等级(PR)应用最广指在常模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PR=100-(100*R-50)/N R-排名2.百分点(百分位数PP)(100-PR)/(S-PP)=(PR-1)/(PP-s)3.四分位数十分位数三、标准分常模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离差智商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分数z=(X-X)/SD,SD-样本标准差X-原始分数X-样本平均数Z分数Z=A+Bz2.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原始分数不常态分布时,将其常态化-将原始分数转换为百分等级T=50+10z’麦柯尔最早用T分数:平均数-50标准差-10;标准九分:平均数-5标准差-2;标准十分:平均数-5标准差-1.5;标准二十分平均数-10标准差-3四、智商及意义最早的比内-西蒙智力测验无智商概念,只用”心理年龄”(MA)表示智商高低现在比率智商,离差智商1.比率智商(IQ):IQ=MA(心理年龄)/CA(十足年龄)*100高差智商(离差智商):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韦克斯勒平均数-100,标准差-15IQ=100+15z’=100+15(X-X)/SD不同离差智商只有在标准差接近或相同时才可以比【常模分数表示法】1.转换表法:最简单最基本—常模表2.剖面图法—直观看出各部分测验表现的相对位置信度--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相同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直程度只受随机误差影响,误差越大,信度越低实得分数(X)=真实分数(T)+误差(E)SX2=ST2+SE2信度;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rxx=ST2/SX2=1-SE2/SX2信度指标:信度系数+信度指数信度系数:rxx=ST2/SX2=rxt2信度指数:rxt=ST/SX测量标准误SE=SX(1-rxt)1/2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一、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采用重测法前后实施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的关系系数时间间隔2-4W,不超过6M缺点:易受记忆和练习影响相隔时间太长,则易受身心发展和学习经验积累的影响二、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求得分间相关系数(不掺时间影响)重测复本信度/稳定与等值系数两复本施测相隔一段时间优点:能避免重测信度的问题缺点:1.只能减少练习影响2.掌握解题原则三、内部一致性信度:反映题目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1.半分信度:用半分法估计所得的信度系数.按奇偶将测题分成等值两半,求两半分数的关系系数—两半测验一致程度斯皮尔蛮—布朗公式rxx=2rhh/(1+rhh)rhh为一半分数的关系系数rxx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2.同质性信度同质性: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一致性.各测题得分较高正相关,不论题目内容形式,测验为同质.库德-查理逊公式常用K-R20.在各测量难度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用K-R21只适用答对一题记一分,答错无分克伦巴赫α系数:适用多重记分:多选人格量表态度量表等四、评分者信度:成对受过训练的评分者间平均一致性达0.9以上,才认为评分客观多个评分对象,以等级法记分时,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作为评分者信度估计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rxx=0.9测验有90%变异是真分数造成,10%来自误差.信度可接受水平一般原则:rxx<0.70,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和团体的评价和预测0.70≤rxx<0.85时,可作团体比较;rxx≥0.85才可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测量标准误的应用作用:1.估计真实分数范围2.了解实得分数再测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形标准误:SE=SX(1-rxx)1/295%或然水平置信区间:X-1.96SE<xt≤x+1.96se约95%可能性真分数在±1.96se范围内< bdsfid="129" p=""></xt≤x+1.96se约95%可能性真分数在±1.96se范围内<>比较不同测验中分数的差异:差异标准误:SEd=SX(1-rxx-ryy)1/2 1.96*SE>一个标准差(SD),才表明有显著差异影响信度的因素:样本特征:样本团体异质性影响(异质性高-高估测验信度)+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难度影响信度)2.测验长度:测验越长-结果越可靠,猜测因素影响越小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导出:长度倍数:K=rkk(1-rxx)/rxx(1-rkk)测验难度:难度太大或太小,则分数范围缩小,信度降低洛德选择题平均难度5/1-0.7,4/1-0.74,3/1-0.77,2/1-0.85时间间隔:重测信度和不同测量时的复本信度影响间隔短,信度系数大;时间间隔久,变因介入可能性大,信度低测验效度: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程度—心理测验的准确性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真实方差=有关方差+无关方差—ST2=SV2+SI2SX2=SV2+SI2+SE2效度系数=真实方差/总方差rxy2=SV2/SX2效度的性质:1.相对性:对一定的目标2.连续性:效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只有程度上不同效度评估:内容效度构想效度较标效度内容效度(逻辑效度):测验题目对相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应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所欲测量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评估法:1.专家判断法:定义测验内容总体范围—编制双向细目表(确定内容和技能所占比例)—制定评定量表 2.统计分析法3.经验推测法特性:内容范围,时间特性表面效度:外行对测验表面检查确定.最高行为测验—表面效度,典型行为测验—低表面效度构想效度(结构效度):测量结果能否证实或解释某理论的假设,术语,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评估法:1.对测验本身分析研究测验内部结构来界定理论构想2.测验间比较:相容效度(同类相关性)+区分效度(不同类测验相异性)+因素分析法3.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对照组)4.试验法和观察法证实3.效标效度(证实效度):测验预测个体在某情景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效标同时效度(诊断现状)预测效度(预测将来结果的测验)效标条件 1.有效反映测验目的2.较高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变化3.可客观观察,用数据或等级表示4.简单,经济评估法:1.相关法(求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间关系)2.区分法(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区分效标定义的团体.重叠量大,分数差异小,效度差)3.命中率法效度的功能:1.预测误差2.预测效标分数3.预测效率指数影响效度因素:1.测验本身因素:材料代表性测验长度试题类型难度区分度编排方式(先易后难)2.测验实施中干扰因素:1.主试影响因素(实施标准与否,引导语,时限,评分,测验情境,材料准备,其他干扰因素) 2.被试影响因素(兴趣,动机,情绪,态度,身心状况,是否合作)3.样本团体性质:1.样本异质性,异质性高,效度高(1.测验团体经选拔,2.选拔标准太难,都会造成同质)2.干涉变量:团体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智力,教育水平,动机,兴趣等)使测验对不同团体预测能力不同效标的性质: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是否线性相关(重要因素).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提—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项目分析1.项目难度难易程度用通过率表示P=R/N*100%P越大,通过率越大,难度越低(在非能力测验中—“通俗性”)2.计算方法:1.二分法记分项目(选择题,对1分,错0分)27%高分组,27%低分组,46%中间组P=(PH+PL)/2平衡机遇对难度影响大吉尔福特校正公式:CP=(KP-1)/(K-1)K-备选答案数P-通过率CP-校正后通过率2.非二分记分法:不能用二分法计算时:P=X/XMax*100%难度水平确定:1.项目难度P接近0或1,无法区分差异;P接近0.5,区别力最好.最佳平均难度0.5±0.2之间2.测验难度:可从测验分数分布直接检验一般呈常态分布过难或过易:偏态分布(正偏态+负偏态)项目区分度(鉴别力):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征区分能力评价项目质量和筛选项目重要指标,影响测验效度因素计算方法:1.鉴别指数:按总分排列—确定高分低分组(分别总数27%)—高低分组通过率—计算鉴别指数D=PH-PL伊贝尔鉴别指数性能标准D:≥0.4—很好;0.3-0.39—良好;0.2-0.29—尚可,需修改;≤0.19—差2.相关法:点二列相关(二分名变量+连续变量)二列相关(两连续变量)Ф相关法(两二分名变量)区分度与难度关系:高难度对高水平者区分度高,中难度对中水平者区分度高.难度以常态分布为好【测验编制程序】一、测验目标分析:1.明确测验对象2.测验用途:显示性测验(样本测验-样本取自明确总体+标记测验-取自开放总体)预测性测验(预测没被测量的行为)3.测验目标:用来测验何种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流畅性灵活性等)+确定测验具体内容二、试题编写1.搜集材料:已出版的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2.命题原则:1.内容(符合测验目的,代表性,内容不牵连)2.文字(准确,简明)3.理解(无争议,易理解)4.社会敏感性(禁忌)3.编制要领:提供型(论文,简答,填充)选择型(选择,是非,匹配)简答题:宜用问句,填充空格不宜太多,只一个正确答案三、编排和组织:难度逐步上升,同类测题组合一起,根据各类测题本身特点排列常见(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心理测验的使用主试的资格1.知识结构2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3.职业道德(测验的保密和控制使用,被试隐私的保护)二.测验选择1.适合测量目的2.符合测量学要求(标准化,信度,效度,是否符合测试对象)三.测验前准备:准备工作(预告测验准备材料熟悉指导语熟悉具体程序)建立协调关系:主试和被试间友好,合作,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作好测验的一种关系实施及要素1.指导语(如何选择反应形式如何记录时限如不能确定该如何操作例题告知测验目的)2.时限(典型行为测验无时限;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时重要因素)3.测验环境误差及控制1.应试技巧(对程序,技能熟悉程度)+练习效应(教育差,经验少,智力高;重测验速度,重复相同测验,时距)2.应试动机+测验焦虑(适度焦虑提高反应速度,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能力测验成绩,倒U型)反应定势(反应风格)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由于回答问题习惯不同,能力相同得到不同测验分数1.求快-求精2.喜好正面叙述3.喜好特殊位置4.喜好较长选项5.猜测六.测验评分1.获得原始分(及时清楚记录反应情况标准答案—计分键将反应和计分键比较)2.原始分转换测验结果报告:测验分数综合分析 1.据测验特点分析2.勿将分数绝对化,轻易下结论(测前经历,测验情境)3.信度效度资料(最匹配情境,最相近团体)4.来自不同的测验分数不能直接比较)2.报告分数的具体建议:1.不把结果直接告诉本人或其他人,应告诉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2.避免使用术语3.保证当事人知道测量目的4.使当事人知道和什么团体比较5.使知道如何运用分数6.考虑到测验分数给当事人的影响7.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解释。
心理测量学
• 样本的特征 • 测验的长度 • 测验的难度 • 时间间隔
• 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
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的说是指一个 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专栏5-4) • 效度的性质
– 相对性、连续性
• 内容效度
– 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推测法
• 构想效度
– 对测验本身的分析、测验间的互相比较、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有效的复习方法
• 对照习题集在教材上标出相应的重点,然后学习
记忆书上的重点内容。
• 将习题集中每一道题都记住,了解什么概念是正
确的,什么概念是错误的。
• 背诵习题集,每一道题的题干及其正确答案。
•至少将习题集中的题目及正确答案做到能
够再认。
•心理测验的分类
– 按照测验的功能(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 按照测验材料的性质(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 按照材料的严谨程度(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 按照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 按照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行为、典型行为)
以EPQ为例: 它属于人格测验、文字测验、 客观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TF=50 +10×(YF–M)÷SD –标准分=50+10×(原始分-平均分)÷标准差
智商及其意义
–“智商是120”,这句话本身没有意义。
–比率智商
• 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十足年龄之比。为避免小数所以结果乘以
100
• 心理年龄大于实足年龄,智商高于100;小于实足年龄,低于100
;两者相等,等于100。
–百分位数(百分点)
• 在最低分200分,最高分500分的考试中
,只取20%,分数线是多少?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一、心理测量的基础1、心理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工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
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4、心理测量的特征间接性: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断出他的心理品质。
相对性:测量就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由此测得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兴趣的大小。
客观性: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5、心理测量的分类二、经典测量理论(CTT)(一)心理特质的可测性1、心理特质的特征(1)特质是一组内部相关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
(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5)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可测性假设(1)凡客观的事物都有其数量;(2)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3、经典测量理论的数学模型(1)观察分数:实测分数。
(2)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品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3)误差分数(4)数学模型:X=T+E4、经典测量理论的假设公理“一均,两相关”(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品质可以用平行测验反复测量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
(2)真分数与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3)各平行测量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5、推生结论“真分数,观测分数,误差”(1)在问题的范围之内,反应个体某种心理特质水平的真分数假定是不会变的,测量的任务就是估计这一分数的大小。
(2)观察分数被假定等于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和。
(X=T+E)(3)测量误差是完全随机的,并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二)测量的信度和效度1、信度的定义信度即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5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纲领 (第二部分三级技能)
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
▪ 二、教学内容: (1)智力测验(掌握) (2)人格测验(重点掌握) (3)心理与行为问题评定(重点掌握) (4)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掌握)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6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纲领
(第二部分三级技能)
如:摄氏温度,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因为 它零点是人定。
4、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量表,现有相等单位 又有绝对零点,所得数值能够做加、减、乘、 除运算。
普通说来,心理量表是在次序量表上进行。
P355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29页
测量 水平
命名 次序 等距 等比 量表 量表 量表 量表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2)、有相同价值:相邻两两单位点之间差异总相等 如0度和1度差等于1和2度差…..27和28度差,3米 比2米多出1米,与8米比7米多出1米是相等。
心理测量单位不够完善: 既无统一单位,也不符合等 距要求。
如:4岁与5岁智龄差为1岁、14岁与15岁智龄差也1 岁,表面上两个1岁数值等,实际是不等值(距)
P353-364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12页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属性加以确 定。P353
三关键点
观察事物属性 数字或名称 法则
测什么? 结 果是多少?
怎样测?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13页
测量
事物 数字 法则
心理测量学理论课件
第14页
三级:-11-多-108、测量主要元素包含
>、<、 +、--、*、/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一、填空1.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规则,对人的行为进行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2.测量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对事物及属性加以确定,也是其基本特征。
3.测量的基本要素:单位、参照点、量表。
4.好的单位条件具有明确的意义和具有相等的价值。
5.参照点是计算事物量的起点分为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
6.没有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7.量表是具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8.心理测量的属于顺序量表的可转化为等距量表。
9.命题量表、顺序量表不可四则运算,等距量表可加减,比率量表可四则运算。
10.心理测量大部分只能在顺序量表上取值,最好的状态下在等距量表下取值,必须要求测量结果是正态分布的。
11.误差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效应,两种主要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大小方向确定,影响分值但不影响分数关系)12.真分数是经典测量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是指一个测量工具在测量没有误差时的纯正值。
(X=T+E)(实得分数=真分数=随机误差);(T=V+I)(真分数=有效分数+系统误差)(S2X=S2T+S2E)一组测量的总变异是真分数变异和测量误差变异之和13.信度又称可靠程度,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其数学公式是:rxx=S2T/S2X(真分数变异在总变异中的比例即信度)14.两组数据的差值的这组数的标准差为标准误。
15.同一测验对同组被试先后两次进行测量,所得结果的相关即再测信度。
16.再测信度其影响因素是时间间隔,使用方法为相关法,若信度高,则此时将再测信度称为稳定性系数。
17.复本信度是两个等值型的测验施测于同一组被试所得结果的相关。
18.等值是指具有相同题型、题量、内容范围、难度、区分度、平均数、标准差。
19.连续施测的复本信度,影响因素是内容;间隔施测的复本信度,影响因素是内容、时间。
20.心理测量没有物理测量精确,是因为间接性。
(r间复=0.90更可靠)21.测验焦虑与测验结果的重要性的关系为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