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检验详细流程图
沙门氏菌的检验过程

沙门氏菌的检验因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细菌病原体,因此在本节中重点介绍沙门氏菌的检验。
沙门氏菌是食物传播病原菌中研究最活跃的细菌。
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当前通用的方法学分5个步骤:1.前增菌-第一步使食物样品在含有营养的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菌,使受损伤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2.选择性增菌-在含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培养基中间,样品进一步增菌的一个步骤。
此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持续增殖,同时阻止大多数其他细菌的增殖。
3.选择性平板分离-这一步采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抑制非沙门氏菌的生长,提供肉眼可见的疑似沙门氏菌纯菌落的识别。
4.生物化学筛选-排除大多数非沙门氏菌。
也提供了沙门氏菌培养物菌属的初步鉴定。
5.血清学技术提供了培养物菌种的鉴定。
这五个步骤代表理想状况。
不过一个有经验的检验员,可能在一个或几个步骤中看出特性和差别。
目前检验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是按统计学取样方案为基础,25g食品为标准分析单位。
三、从食品中分离沙门氏菌样品的制备下面的方法是以25g样品为检测单位,样品:肉汤为1∶9的比例。
除非另有说明,根据混合程度,加足够的肉汤保持1∶9的比例。
对不需准确称量检测的样品,例如:田鸡腿,可参看特定方法说明。
1、干蛋黄、干蛋白、干全蛋、液奶(去脂牛奶,含2%脂肪牛奶,全脂奶,和脱脂奶)、粉状调制食品(蛋糕,甜饼,炸面圈,饼干和面包)、婴儿食品、口食或软管进食含蛋的食品:检验前的冷冻样品最好不要解冻。
如果冷冻样品必须软化以获取待检测部分,则尽可能迅速的解冻所需部分,使竞争菌数少增加或降低沙门氏菌的可能损伤。
解冻需在45℃以下,有自动调温器自控的水浴锅内不断搅拌进行15min或在2�5℃,18小时内解冻。
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放入灭菌带螺旋帽的广口瓶中(500mL)或其他合适的容器内。
非粉状的样品,加入225mL灭菌乳糖肉汤。
如果制品是粉状,加入约15mL灭菌乳糖肉汤,用灭菌玻璃棒,匙或灭菌压舌器搅拌,使成均匀悬液。
第五章沙门氏菌的检验ppt课件

血平板:中等大小、灰白色菌落。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产生吲 哚,不分解尿素,VP试验阴 性,大多产生硫化氢。发酵葡 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除伤 寒杆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沙 门氏菌均产酸产气。
ONPG -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非沙门氏菌
报告
沙门氏菌在BS平板上
沙门氏菌在HE平板上
沙门氏菌的TSI试验
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本试验可同时观察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变黄);产生硫化氢 (变黑)。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 ,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 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 保持黄色。
商品化生化鉴定系统
API 20E API 20E 生化鉴定 是根据快速酶促反应 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技 术发展的一种细菌编 码鉴定法,广泛应用 于临床、食品中革兰 氏阴性杆菌的快速鉴定。
API 20E
第1位数
O AL N DD P HC G
第2位数 第3位数 第4位数 第5位数
O CI H U T
1、未接种 2、尿素酶阳性 3、尿素酶阴性
KCN生长试验
右:抑制生长
沙门氏菌在TSI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结果
斜面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 初步判断
K A +(- ) +(- )
+
K A +(- ) +(- )
沙门氏菌检测操作规程

沙门氏菌检测操作规程1 原理沙门氏菌的检测需要四个连续的阶段见下图:1.1 用非选择性液体培养基预增菌将试料接种到缓冲蛋白胨水(BPW),在36℃±1℃下培养16~20h。
(样品中可能存在少量的沙门氏菌却含大量的肠杆菌科的其他菌,所以选择性增菌是必须的;为了检测受伤的沙门氏菌,常须进行预增菌。
)1.2 在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上增菌将1.1中的培养物接种到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和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中。
于TTB增菌液内42℃±1℃培养18h~24h;SC 增菌液内36℃±1℃培养18h~24h。
1.3 初步筛选将1.2的培养物接种到以下两个选择性培养基:亚硫酸铋(BS)琼脂、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于36℃±1℃分别培养40h~48h(BS 琼脂平板)或18h~24h(XLD 琼脂平板),根据菌落特性,辨别可疑沙门氏菌菌落。
1.4再次筛选挑出1.3中的可疑沙门氏菌菌落,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中培养再次筛选,再用合适的生化和血清学试剂进行鉴定。
2 试剂与仪器2.1所用器具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2.2 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2.3 所用试剂和培养基2.3.1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BPW)称取BPW培养基20.1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以90mL/瓶分装到各锥形瓶,并于121℃灭菌15 min,冷至常温。
2.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取TTB增菌液基础93.6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锥形瓶中,每瓶100mL。
将锥形瓶放入灭菌锅中,121℃灭菌20min;冷至30℃,每100mL基础培养基中加入TTB配套试剂碘液和煌绿各一支(开启前用75%酒精棉消毒西林瓶表面),混合均匀。
2.3.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取SC培养基23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锥形瓶,冷至常温备用。
沙门测试片操作流程图

41.5℃±1℃ 18-24h
Tips: 1. 37gSEB 粉末溶解于 1L 去离 子水,加热溶解。然后在 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 2. 50mg 补充物加到 1L 灭好 菌的增菌肉汤中 3. SEB 增菌液 2-8℃避光保存 15 天
0.1ml+10mlRVR10 Tips: 9. 水化测试片: 2mL 无菌 水、 无菌磷酸缓冲液 (无 需在无菌室操作) ,室温 避光至少 1H 10. 开 封 后 的 存 放 条 件 是 -20 ℃ ~-10 ℃需提前把冻 存的测试片在室温下放 至至少 5Min 11. 水化好的测试片可 2-8℃ 避光保存 5 天 12. 用 10uL 接种环划线
SALX 操作流程图
检样 25g(ml)样品+225mSEB 增菌液, 均质 Tips: 4. 26.6gRVR10 粉末溶解 于 1L 去离子水,加热 溶 解 。 10mL 一 份 , 然 后在 116℃高压灭菌 15 分 钟。 新鲜的菠菜样品,二 次增菌时间为 24h 对于>104 CFU/g 高菌 量样品需要 RVR10 二 次增菌
5. 6.
41.5℃±1℃ 8-24h
SALX 划线(需提前水化测试片)
41.5 ℃ ± 1 ℃ 18-24h
观察结果
Tips: 8. 可推测性的阳性结果 :红 色、暗红色、 褐色 [带 有黄色晕圈或/和气泡]
若有推测性的阳 性结果,需用记 号笔提前标记, 加确认反应片
若没有推测性的 阳性结果,结果 为:未检出
41.5℃±1℃ 4-5H
仅观察标记的结果
Tips: 7. 非沙门氏菌的颜色: 蓝色、 绿色、 蓝绿色、黑色、红 色、暗红色和褐色菌落, 但不带有黄色晕圈和气 泡、红色、暗红色和褐色 菌落,但带有紫红色晕圈
第一节沙门氏菌检验

前增菌和增菌
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以无菌 操作取25 g(ml),加在装有225 ml缓冲蛋白胨水的500 ml 广口瓶内。固体食品可先磨碎或乳化,于37 ℃培养4 h (干蛋品1824 h)。
移取10 ml,转种于100 ml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或四硫磺酸 钠煌绿增菌液内,于42 ℃培养1824 h。同时,另取10 ml, 转种于100 ml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内,于37℃培养1824 h。
1g 2.3 g
– 柠檬酸钠
1g
– 柠檬酸铁铵 1 g
– 中性红
0.03 g
– 琼脂 – 蒸馏水
1820 g 1000 ml
– pH 7.3
法:
– 将除中性红和琼脂以外的 成分溶解于400 ml 蒸馏 水中,校正pH,再将琼 脂于600 ml蒸馏水中煮沸 溶解,两液合并,并加入 0.5%的中性红水溶液6 ml, 待冷至55 ℃,倾注平板。
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MM)
• 甲液
– 胰蛋白胨 5 g
– 氯化钠
8g
– 磷酸二氢钾 1.6 g
– 蒸馏水
1000 ml
• 乙液
– 氯化镁 – 蒸馏水
40 g 100 ml
• 丙液
– 0.4 %孔雀绿水溶液
• 制法
– 分别按上述成分配好后, 121℃,15min灭菌备 用。临用前取甲液90 ml、乙液9 ml、丙液 0.9 ml,以无菌操作混 合即可。
氢化钾(KCN)培养基
成分
– 蛋白胨
10 g
– 氯化钠
5g
– 磷酸二氢钾 0.225 g
– 磷酸氢二钠 5.64 g
– 蒸馏水
沙门氏菌的鉴定流程

沙门氏菌的鉴定流程
沙门氏菌的鉴定流程一般如下:
1. 根据临床病例的表现和样品来源等信息,初步判断可能为沙门氏菌感染。
2. 采集患者样品,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等,或者食品、水等环境样品。
3. 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采用通常的细菌培养基,如MacConkey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等,在37℃下培养24小时以上。
4. 进行生化鉴定,根据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常用的包括氧化氢酶试验、半胱氨酸脱脲酶试验、甲基红反应等。
5. 检测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血凝试验(Widal试验)等,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变化和滴度。
6. DNA分型鉴定,通过PCR技术扩增沙门氏菌的特定片段进行分型鉴定。
综合上述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等信息,可以初步确认是否为沙门氏菌感染,进一步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
沙门氏菌检验 (2)

沙门氏菌检验1.范围本法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2.设备和材料处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1 冰箱:2℃~5℃。
2.2 恒温培养箱:36℃±1℃,42℃±1℃。
2.3 均质器。
2.4 振荡器。
2.5 电子天平:感量0.1g。
2.6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250mL。
2.7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2.9 无菌试管:3mm×50mm、10mm×75mm。
2.10 无菌毛细管。
2.11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12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培养基和试剂3.1 缓冲蛋白胨水(BPW)。
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
3.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
3.4 亚硫酸铋(BS)琼脂。
3.5 HE琼脂。
3.6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
3.7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
3.8 三糖铁(TSI)琼脂。
3.9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
3.10 尿素琼脂(pH7.2)。
3.11 氰化钾(KCN)培养基。
3.12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3.13 糖发酵管。
3.14 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
3.15 半固体琼脂。
3.16 丙二酸钠培养基。
3.17 沙门氏菌O和H诊断血清。
3.18 生化鉴定试剂盒。
4.检验程序沙门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42℃±118h~24h 36℃±1℃,18h~24h5.操作步骤5.1 前增菌称取25g(mL)样品放入盛有225mL BPW 的无菌均质杯中,以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置于盛有225mL 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
若样品为液态,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
如需测定pH值,用1mol/mL无菌NaOH或HCl调pH至6.8±0.2.无菌操作将样品转至500mL锥形瓶中,如使用均质袋,可直接进行培养,于36℃±1℃培养8h~18h。
国家食品沙门氏菌检测(内含简图很有用)

国家⾷品沙门⽒菌检测(内含简图很有⽤)国家⾷品沙门⽒菌检验前⾔沙门⽒菌是肠杆菌科中⼀种重要的⼈畜共患病原菌,⾰兰⽒阴性,是细菌性⾷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
⾎清型种类繁多,⽬前全世界已分离出2523 个⾎清型,我国已发现216个[1].。
与⼈类疾病有关的⾎清型主要集中于A~E 群,包括伤寒沙门⽒菌、(甲、⼄、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其中以⿏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及猪霍乱沙门⽒菌最为常见。
它不仅能导致鸡⽩痢、鸡伤寒、副伤寒、仔猪副伤寒等动物疾病,还能使⼈类发⽣伤寒、副伤寒、败⾎症、胃肠炎和⾷物中毒[2]。
根据国际惯例, 要求对易受沙门⽒菌污染的⾷品进⾏分类管理, 以使⼤多数⾷物不含沙门⽒菌, 从⽽有效预防沙门⽒菌引发的各种疾病。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进⾏了⼤量的研究, 从以传统⽅法为基础发展到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或以分⼦⽣物学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法, 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些⽅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免疫磁珠法、免疫荧光标记法、噬菌体裂解试验法、核酸探针法等[3]。
本实验采⽤的是传统标准检测⽅法,包括前增菌,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平板分离,⽣化试验,⾎清学分型鉴定五个步骤。
1材料与⽅法1.1设备和材料1.1.1 恒温培养箱:36℃±1℃,42℃±1℃1.1.2 拍击式均质器。
1.1.3 电⼦天平:感量0.1g。
1.1.4 ⽆菌锥型瓶:容量500ml,250ml。
1.1.5 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1.6 ⽆菌培养⽫:直径90mm。
1.1.7 ⽆菌试管:3mm×5mm、10mm×75mm。
1.1.8 ⽆菌⽑细管。
1.1.9 三⾓烧瓶。
1.2培养基和试剂1.2.1缓冲蛋⽩胨⽔(BPW):称取蛋⽩胨10g,NaCl 5g,Na2HPO4`12H2O 9g,KH2PO41.5g,加蒸馏⽔1L,搅拌加热煮沸⾄完全溶解,分装三瓶,121℃,灭菌20min。
沙门氏菌检验详细流程

新的血清型名称的批准必须有巴斯德研究所、德国汉 堡卫生研究所及美国CDC 3个实验室的一致同意。
精品课件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精品课件
前增菌
目的:修复损伤的细菌细胞; 方法:25 g(mL)样品+225 mL BPW的无菌均
57个O抗原 116个H抗原 Vi抗原
被分成2500多个血清型 。
Vi抗原 O抗原 H抗原
精品课件
沙门氏菌命名与书写方式
目前的命名方法规定: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亚种Ⅰ)给予专用名,并采用 标本分离地址的地名。菌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且 亚种Ⅰ的所用菌名不能用斜体。例如:肠道沙门菌鼠 伤寒血清型应书写为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type Typhimurium,但在实际工 作中,可简写为S. Typhimurium。
精品课件
血清学鉴定时的注意要点:
做血清凝集时,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O血清不凝集时,可将菌株转接于琼脂量较高(如
2.5%-3%)的斜面上,再做凝集。 如果由于Vi抗原的存在而阻止了O抗原的凝集反应
时,应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中做成菌悬液。煮 沸后再检查。(常见于伤寒沙门菌)。 有极少数的二相沙门菌会同时出现2相H抗原,也 有一些沙门氏菌在培养过程中H抗原会出现第1项 和第2项之间的转变,所以血清诱导实验要用新鲜 的培养物进行诱导。
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精品课件
沙门菌概况
沙门菌是1885年由Salmon氏等在猪霍乱流行 时,分离出的猪霍乱沙门菌,由于Salmon氏 对本属细菌的发现贡献卓越,故定名为沙门 菌属。
沙门氏菌检验PPTGB4789.4-2016 -JW

BS琼脂:某些非典型菌株产生绿色菌落, 其周围培养基稍微或不呈暗色。如果BS平 板培养24±2小时后,没有出现典型菌落, 则不挑取任何菌落,让平板继续培养24±2 小时。如果经48±2小时培养后,仍没有典 型或可疑的菌落出现,则挑取2个或更多个 非典型的菌落。
38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蛋白胨、酵母浸 膏、葡萄糖、溴麝香草酚蓝(紫)。 原理:细菌使氨基酸脱羧,产生胺类,使培 养基变碱,颜色不改变。 沙门菌的反应:阳性。 意义:柠檬酸杆菌、志贺菌 均为阴 性;埃 希氏菌不定。
亚硫酸铋琼脂(BS):含有煌绿、亚硫酸铋能抑制大 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但对伤寒、 副伤寒等沙门菌的生长无影响。伤寒杆菌及其他沙门 菌能利用葡萄糖将亚硫酸铋还原成硫酸铋,形成黑色 菌落周围绕有黑色和棕色的环,对光观察可见有金属 光泽。该培养基制备过程不宜过分加热,以免降低其 选择性,应在临用时配制,超过48h不宜使用。陆桥 的说明书要求提前一天配置?
11
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含有胆盐, 抑制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的生长,而伤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仍生长
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可对伤寒 及其他沙门氏菌作选择性增菌,亚硒酸与 蛋白胨中的含硫氨基酸结合,形成亚硒酸 和硫的复合物,影响细菌硫代谢,从而抑 制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增 殖。
注:此培养基在制作过程中过分加热可使培养基的选择性降 低,与TTB或SC合用可获得更高的检出率。
35
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基
XLD琼脂:培养基中含有去氧胆酸钠作指示剂, 在该浓度下的去氧胆酸钠也同时作为大肠埃 希氏菌的抑制剂 ,而不影响沙门菌属和志贺 菌属的生长。
XLD培养基分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敏感性超过 了传统的培养基,如:EMB、SS、BS。因这些 培养基尚有抑制志贺菌属生长的潜在因素, 故本培养基是分离鉴定沙门菌及志贺菌属的 可靠培养基。在国外广泛使用。
沙门氏菌检验(现用)

沙门氏菌得检验1.目得规范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使产品检验有据可依。
2.消毒灭菌要求微生物检测用得玻璃仪器、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与接种得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注:本实验采用湿热灭菌法,吸管、培养皿、培养基等盖好塞子并包好瓶口在高压灭菌锅中按要求得温度与压力灭菌,一般就是121℃(1。
5MPa)下灭菌20min。
3.原理沙门氏菌得检验分四个连续阶段:4.操作步骤4。
1 准备工作配制实验所需得缓冲蛋白胨水、亚硒酸盐胱氨酸培养基(无需灭菌)、HE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等,并将准备好得均质杯、吸管、培养皿、大试管等一起灭菌。
4、2 前增菌在无菌环境下,称取25g待检样品放入盛有225ml灭菌好得缓冲蛋白胨水中,然后放到36±1℃得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前增菌4—6h;4、3 增菌在无菌环境下,用灭菌好得吸管吸取10ml前增菌液接种与100ml亚硒酸盐胱氨酸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增菌,恒温培养箱36±1℃,培养18-24h;4、4 分离培养将增菌培养液摇匀,以无菌操作,用直径3mm得接种环挑取一环,划线于表面无凝结水得BS与SS琼脂平板各一个,于36±1℃培养18-24h。
观察各个平板上有无典型或可疑沙门氏菌属得菌落、如无典型或可疑菌落,应再继续培养24±2h。
然后观察培养得平板(黄色得菌落就是大肠杆菌;蓝绿色或蓝色,产硫化氢,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为可疑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各亚属在其她选择性琼脂平板得菌落特征4。
5 生化实验用灭菌好得接种针在培养平板上挑取可疑得沙门氏菌单菌落,接种到三糖铁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36±1℃,培养18-24h; 典型沙门氏菌培养物斜面显红色(碱性),底端显黄色(酸性),有气体产生,形成硫化氢(琼脂变黑)。
三糖铁培养基变化表肠杆菌科各属在三糖铁琼脂内得反应结果同时将三糖铁培养基上可疑得菌株,做生化实验,将可疑得沙门氏菌落分别接种于尿素、赖氨酸脱羧等发酵管中恒温培养箱36±1℃,培养18-24h(根据上表进行判定),将可疑得沙门氏菌补做进一步得生化试验,如下表:三糖铁琼脂与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筛选备注:K-—产碱;A--产酸;+-—阳性反应,--阴性反应,(—)少见反应,+/--阳性或阴性反应三糖铁琼脂与尿素酶琼脂筛选备注:K-—产碱;A--产酸;+—-阳性反应,-—阴性反应,(-)少见反应,+/-—阳性或阴性反应沙门氏菌属反应接种后在恒温培养箱36±1℃,培养18—24h,形成红色表明就是阳性反应; B、尿素反应接种后在恒温培养箱36±1℃,培养2-24h,发现颜色变红表明就是阳性反应;沙门氏菌生化实验鉴定结果4.6 血清学实验在干净得培养皿上,用灭菌好得接种环沾取两环AFO多价血清,取适量得菌种制成菌悬液,将玻片轻轻摇动30-60s,观察反应,如菌体彼此相凝集成明显或比较明显小颗粒状物,则认为菌体与AFO多价血清凝结,反之不凝结;不凝结就是认为检验样品中不含沙门氏菌,如果凝结,在洁净得波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将待试培养物混合于生理盐水滴内,使成为均一性得混浊悬菌液。
2024版沙门氏菌检验实验解析PPT

增加“无菌量筒:容量50mL、无菌均质杯、无菌均质袋、无菌广口瓶:容量500mL、无菌试管15mm×150mm、18mm×180mm、无菌接种环:10μL(直径约3mm)、1μL以及接种针”
对检验用器具规格明确,方便实验室选用
增加“生物安全柜”
对于实验室开展活菌操作、样本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需“BSL-2”,因此,增加此设备是生物安全必须。
明确接种菌液浓度为“0.5麦氏浊度”,接种量“2滴~3滴”,避免接种量过大导致假阳性;还有增加"接种混匀后滴加一层无菌液体石蜡进行密封"由于氰化钾不稳定容易分解失效,因此,加石蜡密封避免造成假阳性反应。
“符合表3中A1者,为沙门氏菌典型的生化反应”后面补充“进行血清学鉴定后报告结果”
明确的指出符合沙门氏菌典型的生化反应需要进行血清学鉴定后报告结果
调整可疑菌落初筛流程
流程图更清晰易懂
TTB选择性增菌改为:低背景菌36 ℃±1 ℃,高背景菌42 ℃±1 ℃原因:验证试验发现,对于生鲜样品,TTB 42℃比 TTB 36℃的选择性好,所以继续沿用;对于深加工样品,TTB 36℃比 TTB 42℃生长好,所以低背景菌采用36℃±1℃培养。如有需要,可将预增菌的培养物在2 ℃~8 ℃冰箱保存不超过72h,再进行选择性增菌。
2016版“必要时按表5进行沙门氏菌生化群的鉴定”修改为2024版中“必要时,按表5进行沙门氏菌种和亚种的生化鉴定”
“生化群”用“种和亚种”替代,更易懂;
在表5沙门氏菌种和亚种的生化鉴定中增加“肠炎沙门氏菌、邦戈尔沙门菌种名”以及肠炎沙门氏菌种内对应的6个亚种和生化群分型”;生化反应项增加“明胶酶、L(+)-酒石酸盐、半乳糖醛等8项”
主要变化
章节
新标准变更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L+SC10 mL 36 ℃±1 ℃,18 h~24 h
BS
XLD(或HE、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36 ℃±1 ℃,40 h~48 h
36 ℃±1 ℃,18 h~24 h
挑取可疑菌落
TSI,赖氨酸,NA, 靛基质, 尿素 (pH 7.2), KCN
商 品 化 生 化 H2S+靛基质- 尿素- H2S+靛基质+ 尿 H2S-靛基质-尿素 反应结果与左
为了最大可能的检出沙门氏菌,原则上必须使用 两种以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进口-SS 进口-SS 国产-SS 进口-HE 国产-HE 进口-XLD 国产-XLD 进口-BS 国产-BS CHRO显色 国产-DHL 国产-WS TSA(对照)
65.3 81.0 52.0 83.2 80.0 83.0 86.2 106.6 77.7 68.4 98.4 71.6 100.0
初筛微生 物
沙门氏菌
柠檬酸杆 菌属
变形杆菌
菌落颜色
紫色(直径约 1mm)
蓝色(直径约 1mm)
无色或被抑 制
特异性 灵敏度
89% 100%
---
---
(铜绿假单胞菌也呈紫红色, 可以通过前增菌排除。所以推 荐在检测中的前增菌用TTB。 粉红色、深红色、干燥菌落、 边缘锯齿状等 均非沙门氏菌菌 落。)
被分成2500多个血清型。
Vi抗原 O抗原 H抗原
沙门氏菌命名与书写方式
目前的命名方法规定:
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亚种Ⅰ)给予专用名,并采用 标本分离地址的地名。菌名的第一个字母需大写,且 亚种Ⅰ的所用菌名不能用斜体。例如:肠道沙门菌鼠 伤寒血清型应书写为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type Typhimurium,但在实际工作中,可简写为S. Typhimurium。
邦戈尔沙门菌(Samonella bongori) Ⅴ
沙门菌种和亚种的鉴别
肠道沙门菌
项目
Ⅰ
Ⅱ
Ⅲ
Ⅳ
卫矛醇
+
+
-
-
山梨醇
+
+
+
+
水杨苷
-
-
-
+
ONPG
-
-
+
-
丙二酸盐
-
+
+
-
KCN
-
-
-
+
注:+为阳性 - 为阴性
邦戈尔沙门菌
Ⅵ
Ⅴ
-
+
-
+
-
-
-
+
-
-
-
+
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
迄今为止沙门氏菌有
57个O抗原 116个H抗原 Vi抗原
鉴定系统
KCN- 赖氨酸+
素- KCN-赖氨酸+ -KCN- 赖氨酸+/- 侧描述不符
甘露醇+、山梨醇+
ONPG-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报告
非沙门氏菌
前增菌
目的:修复损伤的细菌细胞;
方法:25 g(mL)样品+225 mL BPW的无
菌均质杯中,以8 000 r/min~10 000 r/min均 质1 min~2 min,或置于盛有225 mL BPW的 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 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 如使用均质袋,可直接 进行培养。于36 ℃±1 ℃ 培养8 h~18h。
沙门菌的分类
根据生化反应不同,分为2个种: 肠道沙门菌(Samonella enterica) :
Ⅰ 肠道亚种(subsp. enterica )
Ⅱ 萨拉姆亚种 (subsp. salamae ) Ⅲ 亚利桑那亚种(subsp. arizonae ) Ⅳ 豪顿亚种(subsp. houtenae ) Ⅵ 因迪卡亚种 (subsp. indica )
无菌均质袋
选择性增菌与分离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 mL, 转种 于10 mL TTB 内, 于42 ±1 ℃培养18 ~24 h。同 时, 另取1 mL, 转种于10 mL SC内, 于36 ±1 ℃培 养18 ~24 h。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 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 脂平板和一个XLD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或显 色培养基平板)。于36 ±1 ℃分别培养18 ~24 h (XLD琼脂平板、HE琼脂平板、显色培养基平板) 或40 h~48 h (BS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 长的菌落。
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 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TSI)琼脂、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取菌落一部分于斜面划线后穿刺底层。
接种针在接种TSI后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 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 于36 ℃培养18 ~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
穿刺TSI方法
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 基的同时,可直接接种蛋白胨水 (供做靛基 质试验)、尿素琼脂 (pH7.2)、氰化钾 (KCN) 培养基,也可在初步判断结果后从营养琼 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36 ℃±1 ℃培养18 h~24 h, 必要时可延长至48 h。
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2 ℃~5 ℃或室温 至少保留24 h,以备必要时复查。
其他沙门氏菌均不给专用名,只在亚种数字名后直接 书写抗原式,比如S.Ⅴ 66:z35:-
新的血清型名称的批准必须有巴斯德研究所、德国汉 堡卫生研究所及美国CDC 3个实验室的一致同意。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
检样
25g(mL)样品+225 mLBPW
36 ℃±1 ℃,8 h~18h
1 mL+TTB 10 mL 42 ℃±1 ℃,18 h~24 h
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沙门菌概况
沙门菌是1885年由Salmon氏等在猪霍乱流 行时,分离出的猪霍乱沙门菌,由于Salmon 氏对本属细菌的发现贡献卓越,故定名为沙 门菌属。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它 是一群抗原结构、生化特性相似的革兰氏阴 性杆菌。血清型繁多,目前已发现的沙氏菌 有2500多个血清型和变种。我国发现的有 250多个血清型。
国产BS
进口BS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 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
棕色;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 周围培养基不变。
国产HE
进口HE
蓝绿色或蓝色, 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 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进口XLD
国产XLD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 或呈现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