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运营》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跨境电商运营》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0b01251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8.png)
《跨境电商运营》课程标准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属性(单一选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拓展课。
本课程基于跨境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进行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接跨境电商B2B 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学习跨境电商平台店铺运营,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借助实训平台操作,培育学生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培养技术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跨境电商岗位工作任务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遵循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
让学生通过岗位工作任务的学习,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跨境电商业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对接1+X证书——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实现课岗融合和课证融合,推动1+X证书制度”在我校的实施。
三、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跨境电商平台的基础知识;掌握产品发布流程。
理解电商平台内的各种营销活动;掌握电商平台提供的客户管理工具和客户营销使用方法。
理解P4P 付费推广以及顶展应用。
理解店铺运营数据的常规指标。
理解P4P的含义及规则。
理解RFQ;掌握RFQ的分析和报价方法。
掌握不同客户的跟进重点。
掌握跨境物流主要的物流方式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能初步完成店铺的基础搭建、产品标题制作、产品发布以及橱窗设置等产品管理基础操作。
能根据店铺营销方案,制定并执行橱窗、顶展推广计划。
能根据店铺运营数据,进行运营数据分析及优化。
能及时获取和回复平台上发布的客户公开需求,筛选意向客户,跟进客户开发进程。
能依据价格标准,完成报价核算并制作报价单,包括RFQ报价。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4948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1.png)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各国纷纷制定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以培养适应这一领域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就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习者提供参考。
首先,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需要包含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以及各国的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环境和条件,为其未来的实践提供基础支持。
其次,课程还应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国际市场的定位和营销策略,以及如何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未来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工作至关重要。
此外,课程还应涵盖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如何进行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课程还应注重跨境电子商务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法律意识。
学生需要了解跨境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学会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各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违反当地法律法规而导致的风险和损失。
总的来说,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既要包含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也要注重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与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和合规法律意识等内容。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中游刃有余,为国际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f2eeb084254b35effd3458.png)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2030227 建议课时数:48 学分:3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先修课程:电子商务实务基础、网络零售实务开课单位:电子商务课程组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可作为跨境方向的导入性课程,也可作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商科专业的职业拓展课程。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定位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的启蒙者和导入者。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前景,认识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模式,对各个类型的跨境电商平台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该课程设置在第2学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演练,将为其选择专业方向打下基础。
对于大二选择跨境方向的学生,也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该课程是依据“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跨境电商专员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的指导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跨境电商的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项目设计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特点、模式、发展趋势及前景、以及各类型跨境电商平台基本知识为线索来进行。
项目设计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特点、模式、发展趋势及前景、以及各类型跨境电商平台基本知识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48,其中24课时为理论知识讲授,20课时为机房上机实操,4课时复习。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熟知各跨境电商平台的流程和规则,为其选择专业方向打下基础;也为进一步选择跨境方向的学生下一步学习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实战和推广实战打下基础。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e19a6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7.png)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跨境电商基础【适用专业】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议课时】54课时【建议学分】3学分1.前言课程性质《跨境电商基础》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跨境电商基本概念、了解国家开展跨境电商的相关政策,熟悉跨境平台的相关规那么,具备互联网思维,熟悉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掌握跨境电商风险防控能力,具备选择跨境电商平台从事运营的相关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基础》等后续课程:《跨境电商B2c运营》、《跨境电商美工实务》等1.1课程设计思路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的指导下,首先校企合作分析跨境电商专员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岗位职业标准;然后依据岗位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标准,设计工程活动载体,编写工程教材;同时,建设双元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考、创业”为一体、以工作任务驱动的工程教学;最后,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创业考核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掌握跨境电商进出口政策、全球跨境电商开展特点和开展趋势、跨境电商B2B平台概况、跨境电商B2c平台概况、跨境电商独立站概况、跨境电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与实例的教学,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跨境电商的新变化和开展新机遇,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1)熟悉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2)掌握全球跨境电商的开展历程和未来趋势;(3)理解跨境电商主要商业模式;(4)熟悉跨境电商进出口政策;(5) 了解全球跨境电商开展特点和开展趋势;(6)熟悉跨境电商平台(B2B、B2C)规那么与特点;(7)跨境跨境电商DTC品牌出海规那么与特点;(8)掌握跨境电商基本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9)熟悉跨境电商风险与防范。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bf0ae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0.png)
《跨境电商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跨境电商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是进一步学习《跨境商品发布》、《跨境电商物流》、《跨境支付》、《跨境网络营销》、《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熟悉进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基础知识,掌握跨境电商平台基础操作,适应跨境电商规范运作、快速通关、便捷物流、网络营销、金融支付、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跨境电商基础知识和素养。
1.知识目标(1)熟悉跨境电商基本概念;(2)熟悉主要跨境电商平台规则;(3)了解跨境电商物流、跨境支付、跨境网络营销等基础专业知识;(4)了解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选择适合的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贸易业务;(2)能够进行基础的跨境电商平台操作;(3)能够选择合适的跨境物流方式、跨境支付方式、跨境网络营销方式等;(4)能够进行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客户服务。
3.态度目标(1)能够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培养工匠精神;(2)能够养成认真严谨、勇于开拓的学习作风;(3)能够培养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4)能够通过自我学习持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按照“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来设计、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学时数。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54学时(3学分),可根据实际开课周数适当调整项目五至项目九的学时量,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模块(或项目)名称学时1项目一跨境电商认知62项目二跨境电商模式63项目三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电商发展状况64项目四世界主流跨境电商平台认知与操作215项目五跨境电商物流认知36项目六跨境支付认知37项目七跨境网络营销认知38项目八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认知39项目九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认知3合计54三、学习任务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岗位能力要求,以跨境电商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设计,包括跨境电商认知、跨境电商模式、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电商发展状况、世界主流跨境电商平台认知与操作、跨境电商物流认知、跨境支付认知、跨境网络营销认知、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认知、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认知等9个工作项目、20个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94094acfc789eb172dc8f0.png)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计划学时/学分: 4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 经管学院所有专业建议开设学期: 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编制人:编制时间: 2017年10月一、课程定位《跨境电子商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跨境电商专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政策,熟悉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掌握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
该课程要以《外贸基础》、《电子商务基础》为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并学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外贸客户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够掌握客户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处理的技巧及客户跟进、客户管理的措施,使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进行跨境电商实务操作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
项目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八项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即跨境店铺注册操作、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信息化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发布操作、跨境店铺优化及推广操作、接订单、发货、出境报检报关操作、收款、售后服务及客户维护操作等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顺利开通跨境电商店铺账号能熟练设计跨境物流方案、合理选择跨境物流方式能深入调研海外市场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形成可供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选品及产品的信息化工作能合理设置跨境电商产品价格、完成产品刊登和发布能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在平台内外进行推广能及时处理订单、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能及时处理争议订单,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三、课程设计课程的总体思路围绕如何运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展开,以岗位为学习角色,以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和技能载体,改变学科体系下过分强调内容体系化而不利于知识和技能习得的状况,通过设计具体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采取以项目制教学为主,融入角色模拟、技能训练、案例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
《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884fc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c.png)
《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跨境电商运营实务》作为近几年的一门新兴的课程,主要的授课对象是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等专业方向的学生。
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门专业核心课。
2、课程描述(本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课程任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前景,认识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掌握几种常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运营与管理;熟悉跨境平台规则、平台操作、行业选品、营销推广的方法;能根据不同平台不同商品选择合适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以及对跨境电子商务问题的正确处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独立寻求货源,建立店铺、运营店铺、维护和管理店铺,并了解跨境交易的流程。
能获得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跨境电子商务营销推广、跨境电子商务客服、跨境电子商务采购、美工等工作的基础技能。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掌握基本外语沟通能力、外贸和电子商务知识、流程和技能操作,掌握网上外贸所需知识、技能和一些基本技巧。
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前景、相关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
2、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能利用网络工具网上寻找客户,并做好海外市场调研;能完成跨境店铺的注册;能够选择合适的跨境电商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定价;能够完成跨境电商产品发布,做好图片处理;能够对跨境电商店铺做好运营管理;能够填写网站运费模板、选择合适的国际快递公司发货、完成报关报检工作;会使用国际贸易支付工具完成网上的收款;能做好售后服务和客户维护工作;(2)知识目标了解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的区别;掌握跨境平台的种类、特点和主流跨境平台的版面内容;掌握跨境平台信息化操作的工作技巧;了解跨境平台的产品的主要特点;掌握跨境平台的运营方法;熟悉国际快递概念、计费和分区;熟悉网上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方法;掌握跨境平台售后服务与客户维护主要方法;(3)素质目标提高感悟能力、策划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的工作作风;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导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c84fe5caaedd3383c4d3d3.png)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意义重大,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等特点,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操作能力的实践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与运营模式,相关法律及监管,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规则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形式,掌握货物通关的详细流程和第三方跨境支付流程等内容,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跨境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和模拟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各项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任务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实践过程为中心,以跨境电子商务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模块来确定相关课程,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以实践课程为核心、以相关的理论课程为辅助来确定课程体系。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采用任务导入、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式教学”,以速卖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例,详细讲解跨境电子商务操作流程,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务课程实践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突显学生的能力本位特点。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实务操作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
具体包括:1.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和平台的分类。
2.了解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的基本程序,电子口岸的概念和业务内容。
3.了解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形式。
4.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和支付工具,掌握第三方跨境支付流程。
5.熟悉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和监管政策。
6.熟悉速卖通平台的操基础操作和规则,掌握客服服务和沟通的技巧,跨境支付工具及支付方式。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中国电子口岸进行通关操作。
2.能够在速卖通平台开通卖家账号。
3.能够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进行店铺推广和营销。
跨境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cff9d7c680203d8cf2f2408.png)
《跨境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跨境电子商务概论适用专业: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等适用阶段:本科、高职一、前言(一)课程性质跨境电子商务概论是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跨境电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操技能,为后续学习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和知识前提。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基于跨境电商的实践,充分考虑满足学习相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围绕跨境电商全产业链运营等系列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组织和构建课程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跨境电商基础知识,行业发展历程,掌握跨境电商涉及到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跨境电商服务选择、跨境电商网店实操,培养跨境电商运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宏观视野等。
(一)知识目标1.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趋势、主要参与主体;2.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知识、涉及的理论和各类实操技能。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认识、解释跨境电商实务界的新旧现象;2.能够基于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多个平台的网店实操、掌握跨境电商园区入驻选择的基本技能、跨境电商代运营以及金融服务等服务选择。
(三)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2.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更好地理解跨境电商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本课程按照围绕跨境电商全产业链运营等系列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同时考虑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等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课程教学项目、要求及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2.实训内容及课时分配如表2所示。
表1 课程内容、要求及课时分配表2 实训内容及课时分配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建议教师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跨境电商全产业链运营等系列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18308501f69e3142329411.png)
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跨境电子商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跨境电商专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政策,熟悉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掌握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
该课程要以《外贸基础》、《电子商务基础》为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的指导下,首先校企合作分析跨境电商专员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岗位职业标准;然后依据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标准,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编写项目教材;同时,建设双元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考、创业”为一体、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最后,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创业考核相结合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在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全真操作(跨境电商企业的全真操作),根据项目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八项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即跨境店铺注册操作、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信息化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发布操作、跨境店铺优化与推广操作、接订单、发货、出境报检报关操作、收款、售后服务与客户维护操作等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与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顺利开通跨境电商店铺账号●能熟练设计跨境物流方案、合理选择跨境物流方式●能深入调研海外市场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形成可供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选品与产品的信息化工作●能合理设置跨境电商产品价格、完成产品刊登和发布●能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通过适宜的方法和渠道在平台外进行推广●能与时处理订单、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能与时处理争议订单,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四、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一:基础操作●开通商铺:注册账号、实名认证●管理产品:产品发布、产品管理、搜索诊断、模块管理、管理订单通知●交易管理:管理订单、成交不卖规则、资金账户管理、交易评价项目二:平台规则●注册规则●发布规则:禁售、限售规则、知识产权规则、搜索排序规则、搜索作弊与行业规则●交易规则:成交不卖与虚假发货、货不对板与违背承诺、不正当竞争与不法获利、信用炒作与销量炒作、促销规则、物流与纠纷规则●放款规则●评价规则:评价积分规则、评价修改和评价申诉项目三:市场选品●站选品:行业选品、类目选品、产品选品●站外选品项目四:跨境物流●邮政物流介绍:EMS、E邮宝、中国邮政大、小包、●商业快递介绍:TNT、UPS、Fedex、DHL●专线物流:航空燕文、俄速通、Aramex项目五:市场营销●速卖通营销:店铺自主营销、联盟营销、橱窗推荐、关联营销、平台活动●速卖通直通:直通车基础概况、利用直通车获取流量、提高直通车转化率、直通车推广策略。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499ffd0b4c2e3f56276324.png)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计划学时/学分: 4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 经管学院所有专业建议开设学期: 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编制人:编制时间: 2017年10月一、课程定位《跨境电子商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跨境电商专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政策,熟悉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掌握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
该课程要以《外贸基础》、《电子商务基础》为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并学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外贸客户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够掌握客户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处理的技巧及客户跟进、客户管理的措施,使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进行跨境电商实务操作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
项目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八项基本业务操作技能,即跨境店铺注册操作、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海外市场调研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信息化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发布操作、跨境店铺优化及推广操作、接订单、发货、出境报检报关操作、收款、售后服务及客户维护操作等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工作品质,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顺利开通跨境电商店铺账号能熟练设计跨境物流方案、合理选择跨境物流方式能深入调研海外市场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形成可供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选品及产品的信息化工作能合理设置跨境电商产品价格、完成产品刊登和发布能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在平台内外进行推广能及时处理订单、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能及时处理争议订单,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三、课程设计课程的总体思路围绕如何运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展开,以岗位为学习角色,以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和技能载体,改变学科体系下过分强调内容体系化而不利于知识和技能习得的状况,通过设计具体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采取以项目制教学为主,融入角色模拟、技能训练、案例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
跨境电商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31609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4.png)
跨境电商课程标准1)能够独立运营跨境电商店铺,包括选品、上架、优化等;2)能够独立处理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包括售前、售后等;3)掌握跨境电商操作技术,包括物流、支付、广告等;4)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5)能够解决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纠纷,保证店铺正常运营。
3.课程内容3.1基础知识1)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和政策;2)跨境电商平台的种类和特点;3)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4)跨境电商平台选品技巧;5)国际物流方式和运费计算方法;6)国际支付方式和支付宝Escrow交易流程;7)P4P的规则、广告模式、价值和优势;8)速卖通纠纷规则。
3.2实践操作1)跨境电商店铺的建立和运营;2)跨境电商客户服务的处理;3)跨境电商操作技术的实践;4)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的制定;5)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过程中常见问题和纠纷的解决。
4.考核方式4.1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小组讨论等。
4.2期末考试占60%,主要考查学生对跨境电商基本概念、政策、操作流程、技术等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力的应用情况。
5.教材与参考书5.1教材跨境电商》(第二版),作者:XXX,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
5.2参考书1)《跨境电商营销实战》,作者:XXX,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
2)《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2017年。
3)《跨境电商实战案例分析》,作者:XXX,出版社:XXX,出版时间:2016年。
1.熟知XXX的发展历程、特点及优势;2.能够描述速卖通的服务模式、交易流程及费用结构;3.了解速卖通的商品品类及市场分布。
1.多媒体讲授XXX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分组讨论,讨论速卖通的优势和不足;3.培养学生对速卖通的认识和理解。
1.了解速卖通的交易流程,包括注册、发布商品、询盘、报价、付款、发货、确认收货和评价;2.熟知速卖通的费用结构,包括交易佣金、服务费、广告费和汇率转换费;3.能够描述速卖通的商品品类和市场分布。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60a11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5e.png)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跨境电商实务开课部门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学期总学时64 课程总学分已开课程后学课程制定/修订日期授课时间编制人审定人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跨境电商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切合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高标准要求。
通过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互联网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的认识,提高其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配合政府推动助力经济发展和外贸优化升级。
(二)设计思路《跨境电商实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八个学习章节,分别为跨境电商概述、跨境电商平台认知、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跨境电商视觉营销、跨境电商营销方式、跨境电子支付、跨境物流及跨境客户服务。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针对知识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以贯穿全部知识点的案例解析和平台操作为载体,以能力为主线,让学生能够应用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信息收集、发布、推广,商品销售、安全支付及客户管理等系列工作。
同时,提升商务英语沟通交流等社会综合能力。
该课程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向导,深入课程学习为路线,高度符合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方面达到如下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跨境电商的定义及行业优势;2.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史;3.熟知跨境电商的基本模式;4.了解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的差异;5.掌握跨境电商最新导向信息,熟知时下各大平台的运营规则;6.熟知平台操作及运营等相关知识;7.理解平台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模式;8.掌握跨境电商最新导向信息,熟知时下各大平台的运营规则;9.熟悉各平台入驻的条件,及申请流程、注意事项;10.基本掌握海外市场调研及选品参照的相关知识;11.了解店铺视觉设计的关键点,深入学习视觉标准的相关知识;12.熟悉商品主图构建和店招设计的基本规则;13.认识跨境物流分类、熟悉国际物流优劣势对比;14.认识国际物流网规;15.熟知售向海外商品的知识产权限制及平台禁售规则;16.了解跨境电商物流的基本信息,学会物流模版构建的相关知识;17.熟知邮政物流、商业快递、专线物流等的具体详情及各物流端间的差异;18.了解海外仓的相关知识;19.深入学习自主营销和平台活动营销;20.了解 SNS、EDM、SEM、SEO 等通用营销方式的概念及基础操作;21.熟悉客户服务和维护的关键点。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pdf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pdf](https://img.taocdn.com/s3/m/ac8f9a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8.png)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授课单位:管理学院学分:3学时:56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2024年9月1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2024年9月1日计(一)课程性质《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必修课程,也是实践操作技能类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学习完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流程和技能,包括选品和定价、商品发布和优化、店铺优化和推广、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支付、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客服等内容,从而提高跨境电商运营实战能力。
(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跨境电商运营专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基本政策,熟悉跨境电商平台规则,掌握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支付、跨境电商客服等业务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的课程设计打破传统的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实战能力为重点,以实现跨境商品完整交易过程为主线的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团队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对课程的任务、所需培养的能力与教学内容进行能力与知识点的分析与归纳,构建课程的整体设计框架。
本课程基于跨境电商运营工作过程来展开,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以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和技能载体,采取以项目制教学为主,融入角色模拟、技能训练、案例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考、创”于一体。
根据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以及岗位能力的关系,本课程设计思路是以“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市场实战”为主体的能力培养课程,突出以跨境电商运营过程为主线,以活动项目为导向、以任务活动为驱动、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结果的过程和最终情况为评定。
教学过程注重情境设计,组织实施以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情境教学为主线索,构建学习情境引领教学各个环节以便于学生在掌握跨境电商运营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和技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7e4c79a76e58fafab003e8.png)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跨境电商实务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的实战操作技能类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是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跨境电商基础和国际贸易实务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运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开发各类国际客户,提高业务实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根据设定的目标或载体进行跨境电子实务操作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跨境电商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前置或并列课程:《跨境电商业务交流与沟通》、《国际市场营销》;后续课程包括:《图片处理与店铺装修》、《跨境电商采购与跟单》、《外贸单证业务》及《外贸业务综合实训》等国贸岗位群课程。
1.2设计思路开发外贸客户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企业外贸业务员工作岗位将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项目,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开发各类国际客户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因此课程的总体思路微软如何运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来展开,以岗位为学习角色,以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和技能载体,改变学科体系下过分强调内容体系化而不利于知识和技能习得的状况,通过设计具体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采取以项目制教学为主,融入角色模拟、技能训练、案例教学等具体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外贸业务员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企业出口贸易活动中涉及的客户开发和客户管理为主线,以外贸业务员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要求为依据,采用工作活动流程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情景教学、技巧训练、项目工作完成等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意识、职业思维及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客户开发、客户跟踪、客户关系营造和客户服务等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切实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贸易平台和展会平台开发客户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国际客户的能力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课程标准
撰稿人:
审稿人:
审批人:
《跨境电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70585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1.前言
1.1课程定位
《跨境电商》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主要面向网络销售岗位,为跨境网络销售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政策,遵守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能够进行跨境电商基本工作流程的操作.
本课程设置在第四个学期,前导课程主要有网络营销、网店运营及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进出口贸易实务等,这些课程为跨境电商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而《跨境电商》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融合、应用和升华,并为后续顶岗实习的顺利展开,提供知识技能储备。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如何运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网络销售岗位为学习角色,以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国际客户的能力和技巧。
课程设置的依据:①电子商务行业、企业调研;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③网络销售岗位的实际需求.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面向跨境的网络销售岗位设置工作任务目标。
课程的项目编排基于网络销售工作过程,结合学生智能特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有效组织课堂,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能动性,做中学、学中做,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职业教育特点。
本课程总计64学时。
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政策,遵守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进行跨境电商基本工作流程的操作,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
2.2具体目标
2。
2。
1知识目标
(1)识记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
(2)熟知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
(3)识记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选品的技巧;
(4)熟知不同的国际物流方式的运费计算方法;
(5)熟知国际支付宝Escrow优势、交易流程及支付方式;
(6)熟知P4P的规则、广告模式、价值和优势;
(7)熟知速卖通纠纷规则。
2。
2.2 能力目标
(1)能顺利开通跨境电商店铺账号;
(2)能熟练设计跨境物流方案、合理选择跨境物流方式;
(3)能深入调研海外市场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形成可供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
(4)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选品及产品的信息化工作;
(5)能合理设置跨境电商产品价格、完成产品刊登和发布;
(6)能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在平台内外进行推广; (7)能及时处理订单、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8)能及时处理争议订单,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
2.2。
3素质目标
(1)具备跨境电商运营的基本职业道德;
(2)对境外客户有一定了解,并能包容、合理应对各种买方行为。
3.课程内容及要求
4 / 15
5 / 15
6 / 15
7 / 15
8 / 15
9 / 15
10 / 15
12 / 15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4.1。
1教材选用建议
(1)教材选用
《国际电子商务教程》,杨坚争、杨立钒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参考教材选用
①《跨境电商—阿里巴巴速卖通宝典》,速卖通大学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
9;
②《揭秘跨境电商》,李鹏博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6。
4。
1。
2教材编写原则及要求
1.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编写要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思想,及传统的学科教材的区别在于,教材内容由若干个学习情境(项目主题)构成,内容展开以工作任务完成为主线,以课程标准、项目设计为依据,在按工作过程序化内容的同时,强调学习情境、工作任务的设计和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力争较好地完成理论实践一体化.
2.本课程教材将跨境电子商务的具体业务工作,按照工作过程或工作内容的逻辑顺序分解成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通行惯例,分解到相应的操作中。
3.为使教材体现职业性、先进性和开放性,教材应以课程资深教师和行业一线专家为主体,合理分工,以期教材既便于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又能及实际外贸业务紧密衔接,及时将进出口业务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工具及时纳入教材。
教材表达应通俗易懂、文字表达及图表结合,使教材兼具知识传授、实践指导及技能操练。
4。
2教学建议
本课程属于新兴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作了大胆尝试,应用现实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
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线索,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以真实跨境电商业务的形式导出,以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便于教学中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完成各项目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和各项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项目三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细分的十三个任务是跨境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内容,因此学生必须完全掌握,独立完成,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应用。
任务安排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发现给予指导.
项目五属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应用提高部分,需要跨境店铺有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
有效的数据分析,因此推广作为重点实践内容,而数据分析只需要学生熟知分析的工具,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应用即可.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新兴的跨境电商领域比较陌生,尤其跨境电商具有涉外性,学生对境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有限.
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精讲、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实际操作、答疑解惑等方式解决,来保证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的独自操作能力。
4。
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建议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实现程度,着力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要素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及素养、作业完成情况、技能水平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尽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水平。
总评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末考成绩(50%)
其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构成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4。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4.4.1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主要有跨境电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参考资料等.
4.4。
2网络资源
(1)电子版的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讲课PPT、实践指引、练习题、视频库、经典案例库、参考资料,以及专业动态和教学视频等大量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
(2)出口跨境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在线交易平台:
亚马逊:
eBay:
Wish:
敦煌:
4。
4.3教学队伍建设建议
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建议鼓励教师创业,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进行实践锻炼,以便掌握跨境电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加强专业教师的理论素交流、培训,提供有利条件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外出学习,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定期进行交流、讲座,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