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贫困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农救区贫困的特征、成因与反贫困路径透舞
毛阳海
(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陕西成阳712082)
摘 要 :本 文运用相关理论,依据西藏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与数据资料,结合在西藏农牧区实地调
研的所见所闻,在描述西藏农牧区贫困特征与成因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出西藏农枚区的贫困类型、贫困
标准以及反贫困政策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而对西藏农收区的反贫困路径与政策提出个人见解。本文会涉
及到本地区贫困标准、移民扶贫、工业化、城市化等有歧义的问题。对此,笔者会给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关键 词 : 西藏农枚区;贫困特征;贫困成因;反贫困路径;反贫困政策
中图 分 类 号:F2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一8388(2006】06一0049一06
贫困 是 著 名的“三P’(plotuio-n污染、p叩lu, 两部分:一部分是食物贫困线(约占贫困标准值的
tion一人口、povert犷一贫困)问题之一。贫困一般包60%),即满足最低营养标准210大卡/人日的基
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范畴。关于绝对贫困的本食品需求;另一部分是非食物贫困线(约占贫困
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西勃海姆在1989年给标准值的40%),即满足最低限度的衣着、住房、燃
出的定义是,“一个家庭的总收人不足以维持仅仅料、交通等非食物支出的标准。两者加权之和即为
是物质生活所必备的需要”的状态。世界银行在贫困标准。中国1978年的贫困线(即年人均纯收
《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人)为10元,90年代初为30元,2001年为630
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元卿,2003年为637元。国际贫困标准主要是指
得主阿玛蒂亚·森认为,应该从概念上将贫困定义世界银行提出的每天1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
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人低下。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不变价)的贫困标准。
吴敬琏认为,贫困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缺少参当今中国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区域性问题。2002
与经济活动的机会;第二是在一些关系到自己命运年,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有83.5%集中在中西部
的重要决策上没有发言权;第三是容易受到经济以地区,其中西部占61.8%;同年,东部地区农村贫困
及其他冲击的影响。笔者认为,贫困是一个多维度发生率为1.2%,中部地区为2.7%,西部地区则达
的、区域性的、动态的、相对的概念,要联系当地贫6.5%。202年年底,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纯收人低于
困标准、物价水平、生活环境与质量、居民自我心理627元的极端贫困人口为132万人,占全国极端
感受等多种参照系进行综合评判,可以大致归类为贫困人口的46.9%,贫困发生率为8.2%,高于全国
收人贫困、知识与能力

贫困、信息与机会贫困、环境(3%)5.2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贫困人口绝大部
贫困等四个方面。关于相对贫困的含义则比较一分集中在远离核心市场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致,一般是指生活水平低于所在国家或地区平均水西藏作为全国经济最落后、农村居民收人最
平一定比例的人口或家庭,例如,把“10%最低收人低、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和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最
人口”或“20%最低收人家庭”定义为相对贫困人口大的西部边睡地区,其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
等[l凋。衡量绝对贫困一般有两种标准,即中国标准题,显得更为突出。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只有极少
和国际标准。前者主要是指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扶数研究西藏社会经济问题的学者在这些方面作过
贫办制定的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即贫困线),它包括一些研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收人贫困和反
[收稿日期]Zoo6e07一31
〔作者简介〕毛阳海(196一),男,湖南岳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学和民族经济学。
一 49 一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贫困问题,对于本地贫困的标准、特征、成因及反贫
困路径的研究显得远远不够。笔者基于对西藏经济
问题的长期关注,以及到西藏农牧区进行实地调研
积累的一些资料和想法,拟就西藏农牧区的贫困与
反贫困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特征
西藏 农 牧 区的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05%,
农牧区贫困的特征基本上能够代表全区贫困的特
征。对于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状况,笔者将其大致概
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积 弱 型 贫困。西藏的贫困不是偶发的、间歇
性质的,而是具有积贫积弱特征。这是因为历史因
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难以消除。尽管西
藏已和平解放五十多年,历史因素仍可以说是造成
西藏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西
藏比内地耽误了更多的时间。从旧西藏走过来的翻
身农牧民,基本上没有剩余生产、生活资料,资产的
积累实际是从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才开始的,仅
这一点就比内地农民晚了大约十年。从1978年底
开始,内地已经开始了联产承包制改革,西藏直到
1984年才宣布改革开放,才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恢复乡、村建制阳朴1峋。在发挥改革开放的制度优
势方面,西藏比内地又晚了近六年。二是农牧民的
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老一代农牧民在解放初期
基本上都是文盲,解放后他们中的少数人通过学习
脱了盲,但他们的观念并没有彻底转变,他们对神
佛的信仰远甚于对科学的信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

不是很重视,不少家庭让子女早早辍学或把子女
送进了寺庙,那些没有脱盲的农牧民更是如此,从
而影响了劳动力的数量供给和质量提高。三是老一
代农牧民在旧西藏大多是农奴,他们没有起码的人
权,只能依附庄园主生活,又长期干着重复的简单
劳动,没有机会得到综合的种地、放牧技能训练,没
有机会积累起码的生产经营和理财能力。对于培养
年轻一代的生产、生活技能当然也有不利影响。四
是广大农牧民长期处于恶劣、封闭的环境之下,且
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重
来世、轻今生”、“等靠要”、“重农牧、轻工商”、“小富
即安”、以存量资产(如牲畜存栏头数)论财富、故土
难离等不利于发展市场经济的观念;低文化素质和
陈旧观念是造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
2、贫 困 标 准偏低导致贫困失真。长期以来,对
于西藏贫困状况的认定,一直是参照国家绝对贫困
标准执行的。笔者认为这个标准并不适合西藏,因
为它不能体现西藏较高的物价和较艰苦的环境。首
先,西藏农牧民人均收人是没有扣除价格因素的,
不能反映本地居民实际的消费水平。据笔者观察,
西藏的蔬菜、瓜果、水产品、鸡蛋等大多数农产品的
价格要比四川、陕西等地高1一5倍,工业品价格也
普遍要高20%以上。正是按照国家贫困线衡量的
结果,西藏才出现了1994年的国定贫困县只有5
个,在5个自治区及云南、贵州、青海等8省区的
23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中只占2.2%的极不正常现
象。按照国家贫困线,到200年底,西藏的贫困人
口只有7万多人;到203年,绝对贫困人口发生
率已降到5%以下,这一比例甚至比宁夏还低大约
6个百分点,这显然没有反映出西藏农牧区居民贫
困的真实状况。其次,从生活质量和环境方面考察,
西藏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远比不上全国同类居民
的平均水平。如在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热量方面,营
养学家提出的温饱标准是,平原地区人类生存一般
每人每天需要2500千卡的膳食热量,海拔300米
以上的高原地区人类生存一般每人每天需要
300一3200千卡的膳食热量。而西藏自治区扶贫
攻坚目标中的温饱标准是,农区每人每天日膳食热
量为2337.46千卡,牧区每人每天膳食热量仅
1609.04千卡,仅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5%左右。在
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方面,西藏农牧区也很难和内
地农村相比。既有众所周知的高、寒、早地理环境的
影响,也有基础设施较差导致许多贫困居民享受不
到现代生活的情形。也就是说,即使在同等收人水
平下,西藏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要比
内地低得多。正因

为如此,西藏在中央的支持下,从
201年起开始执行自定的人均纯收人130元的
贫困扶持线,按这个新的贫困标准,西藏201年的
低收人人口为148万人,203年底降到了107.21
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47.9%l’]护钧。
3、贫 困 的 区域分布特征和家户特征。()1区域
特征。按照人均纯收人130元的标准,西藏的贫困
是整体性的。据西藏扶贫办测算的结果,2001年,
全区除拉萨城关区略高于扶持线标准外,其他73
个县(含双湖特别行政区)均低于扶持线。正因为如
此,中央才确定将“西藏自治区作为集中连片的特
殊贫困地区给予扶持”。相对而言,中部经济区(不
含那曲)农牧民的实际收人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对要
好一些;那曲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人比全区平均水
平虽然要高30元左右,但生活环境和质量较差;
东部经济区(昌都)自然环境较好,农牧民人均纯收
人与全区水平大致持平;西部经济区(阿里)是西藏
环境最艰苦、居民收人水平最低的地区,属于整体
扶持地区。(2)家户特征。可以大致归纳为:1)农牧
户按人均收人高低排序的话,非农业兼业户最高,
牧业户居第二,半农半牧户和林区农户居第三,非
林区农业户居第四。低收人户的经营结构一般是以
单一的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基本上没有多种经营
和劳务输出。这是笔者205年夏天在西藏5个地
毛阳海:西藏农牡区贫困的特征、成因与反贫困路径选择
市(除昌都、阿里以外)进行调研后得出的印象。2)
低收人户的积累太少,无力扩大经营规模或进行投
资,于是,“贫穷滋生了贫穷”,陷入了纳克斯(RagnarN
肛kse)所描述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3)低
收人户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比例很高(60%以
上),拥有的耕地或优质草地面积很少。负担人口过
多或劳动力过少(户人口一般在5人以上,赡养和
抚养人口达到3人以上)。4)低收人户的居住地大
多偏离城镇较远,自然环境较恶劣,且长期受灾害
和疾病困扰。5)大部分低收人家庭都存在勤奋程度
不够、缺乏理财能力的问题。
4、 西 藏 农村的贫困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
善,但与全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1)在中央政府和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的反贫困政策已经取
得显著成效。一方面,收人贫困的治理成效显著。在
1979年时,西藏有贫困户92478户,贫困人口
470308人,分别占全自治区农牧民总户数和总人
口数的31%和30.2%。其中,特困户和特困人口分
别为65888户和3207人,分别占全区农牧民总
户数和总人口数的2%和20.7%。当时,西藏农牧
民人均纯收人只有23元,有302%的农村居民的
年人均纯收人低于当时的全国贫困线100元;从
1978

一1990年,西藏贫困人口由62万人减少到48
万人,贫困面由31%下降到26%。到1995年,贫困
率进一步下降到23%,特困户比例由原来的2%
下降到6%;贫困县的人均年收人达到408.6元。到
1998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减少到14.7万人,绝对贫
困发生率已降到6%左右。到200年底,西藏18
个国定贫困县的农牧民人均纯收人达到1316元,
绝对贫困发生率已降到5%以下。从1995一200
年,贫困县农牧民人均纯收人增长了22.1%,平均
每年增长26.4%。另一方面,农村贫困户的生活质
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农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显
著改善,仅201一2003年,自治区财政就投人扶贫
开发资金8.85亿元,农行西藏分行累计发放扶贫
贷款8.51亿元,共安排扶贫开发项目487个,使6
万多贫困户、30多万贫困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
件,解决了20多万贫困人口的交通问题。到2004
年底,全区73个县中有3个县通了黑色公路,有‘
92%的乡镇和72%的行政村通了汽车,客运班车的
县级覆盖率达到85%;农村电话普及率已上升到
8%,比2000年的水平翻了两番。对于贫困群众走
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起到了重要作用。二
是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批优质耗
牛、藏绵羊、绒山羊、藏猪、藏鸡等特色养殖基地,优
质青棵、油菜、蔬菜瓜果、藏药原料等特色种植基
地。为农牧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移民扶贫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据笔者在调研中得知的情
况,各地区都建有扶贫搬迁工程,林芝、山南地区的
移民新村都堪称示范工程。如笔者走访过的山南扎
朗县朗赛岭扶贫新村共有扶贫搬迁来的148户、
712人,全部住进了漂亮的新居。住房面积情况是:
户人口1一3人的住巧0平方米,4-7人的住300平
方米,8人以上的住340平方米。新村居民的人均
耕地由搬迁前的不足0.5亩增加到2亩;人均纯收
人由原来不足50元增长到1639.58元;居民上
学、看病、出行等条件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阎。四是
智力扶贫进一步加强。仅201一203年,就有4万
多群众掌握了劳动技能和先进适用技术,有5万贫
困群众外出务工,显著提高了贫困农牧民的自我发
展能力。(2)与全国及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农村的贫
困与反贫困形势仍不容乐观。202年,西藏仍是全
国绝对贫困发生率最高的5个省区之一,比全国平
均数高大约3个百分点。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人水
平与全国的差距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拉大以后,近
年来才有缩小趋势。1985年时,西藏的农牧民人均
纯收人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为1.3%,到1990年,差
距缩小到5.6%。到1997年,收人差距被拉大到
895元之多,差距率扩大到74.9%。1993年时,西藏
的农

村人均纯收人在全国还处于中上游水平,在全
国各省区中的排名为12位,在西部各省区中还名
列前茅。而到1995年,西藏自治区农村人均纯收人
水平高出甘肃不到10元,排名全国倒数第二。1995
年,西藏贫困县的人均年收人为408石元,只相当
于全国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人648元的
63.1%;此后,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到20()0年
底,西藏贫困县农牧民人均纯收人只比全国重点贫
困县居民纯收人1337元的平均水平低21元。当
然,这只是没有考虑物价和环境因素的名义差距,
实际差距要更大一些。
二、西藏农牧区贫困的成因
关于 这 个 问题,罗绒占堆等人已经做过研究。
笔者只是根据自己走访西藏农牧区基层政府和农
牧户所形成的认识谈一些看法。
(一 )自 然 环境恶劣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是致
贫的重要原因
西藏 地 区 的贫困从地理因素看属于环境恶劣
型贫困。按照中国科学院等单位1986年对贫困地
区的分类,全国贫困地区分为6种类型,西藏自治
区整体属于“青藏高原贫困类型”。其特点是“大部
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缺乏生产和生活条件”〔珊。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对西藏土地承载力的
评估,西藏人口超载10万,占西藏总人口的
49.3%,中科院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
口承载力》(1997)中也把西藏列为全国5个土地承
载超载区之一。西藏有12.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 51 一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口只有270多万,为什么这些权威机构仍把西藏
列为人口超载地区,这是因为西藏的自然条件恶
劣,适宜居住的土地很少。
自然 环 境 对于反贫困的不利影响大致表现在
五个方面:一是高海拔低氧环境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和体力、智力水平的发挥。二是多数地方属于寒早
气候,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缓慢,产量不高。三是高原
冻土、草甸土、盐碱地、戈壁荒漠、石头山等不宜耕
作和放牧的劣质土地所占比重较大,造成耕地、优
质牧场相对较少;四是雪灾、早灾、水灾、雹灾、山体
塌方与泥石流频发,使农牧业面临严峻的生产安全
问题。
如前 所 述 ,西藏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有了很大
的改善,在地区一级的政府所在地和大多数县城,
已经基本上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但是在广
大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仍是引致贫困的重要
因素。比如说,乡村交通仍不很理想,仍有大约114
的行政村不通公路,大约巧%的行政村不能通汽
车;农村通信状况仍不乐观,到203年底,西藏农
村电话普及率仍比全国低40个百分点;少数农牧
民还没有摆脱人畜饮水、生活用能的困难。交通、通
讯、

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欠缺,会使农牧民
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享受不到起码的社会福
利,提高“造血’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 )软 资 源短缺是引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因素
如许 多 著 作或文章介绍的那样,西藏确有不少
品种的自然资源如矿藏、地热、水力、森林等比较丰
裕,也有雪山、草原、蓝天、碧水、金顶(寺庙)等组成
的壮丽风光(丰裕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人、工具
和自然资源结合得不很理想,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
成经济优势。究其原因,就是软资源尤其是优质软
资源短缺。这种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和营销渠道,
现代文化和科技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居民群体的
观念、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区域产业积
聚程度、储蓄水平和投融资能力,市场容量和居民
购买能力,政策支持力度等等。笔者根据掌握的资
料和到西藏城乡实地调研的感受,认为西藏的软资
源总体上比较短缺。较丰裕的软资源主要是中央扶
持、全国对口支援的政策资源,灿烂、独特和富有吸
引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沿边区位优势等;较欠缺的
软资源主要是居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市场信息、市
场营销渠道、融资渠道和市场运作经验,知名品牌、
实用技术、优秀企业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生产要
素、产权交易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区域理想的储
蓄、消费和投资水平等。西藏软资源的总体欠缺使
本地居民对本地资源进行转化和合理配置的能力
偏低,既是重要的致贫因素,也是脱贫户返贫的重
要原因。
(三 )“ 贫 困的恶性循环”
“贫 困 的 恶性循环”理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的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arkse)教授于1953年
提出的。是经济学家解释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最
早尝试之一。其主要内容可以表示为:发展中国家
人均收人低、恩格尔系数高,储蓄水平低、资本形
成不足叶人均收人低。主要观点是,资本形成的不
充分是产生贫困和恶性循环的关键因素。
笔者 认 为 ,西藏农牧区的贫困具备“恶性循环”
特征。一是居民收人水平偏低,绝大部分收人被用
于消费以及宗教活动,从而使储蓄率偏低,储蓄偏
低必然引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必然导致
扩大再生产不能顺利实现,进而导致人均收人偏
低。二是地方财力薄弱,公共投人满足不了多数农
牧区扶贫开发的需要。使得许多民间资金不愿意参
与,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制约。即便有国家财
政补助和转移支付,有全国多数省市和部分国家部
委的对口支援,但是相对于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
地面积、分布疏散的人口和薄弱的基础而言,目前
的投人也

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四 )经 济 结构不合理可能是导致农牧区贫困
的关键性因素
一是 产 业 结构高度化的进程缓慢使产业扶贫
变得比较困难。在2003年之前,西藏的产业结构不
管是从产值结构还是从就业结构而言,都属于非对
称“U”型结构,即第一、三产业畸重却很不发达,第
二产业畸轻且处于“谷底”位置。在2003年及以后,
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产值结构
演变为按“三二一”排列的非对称‘,J”型形态,205
年时的产业产业结构演变为19.1%:23.7%:
57.2%;而就业结构依然是“下坡型”或反‘,J’型形
态,204年的就业结构为62.6%:9.6%:27.8%。
综合而言,西藏的产业结构具有传统型、消费型、输
血型特征。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相当薄弱,使
得农牧业的产业链条较短,许多特色资源难以转化
为特色产品。由于服务业虽然所占比重较高,但偏
重于为生活服务,且很不发达,不能为有限的特色
产品实现其价值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直接地影响
了农牧民的增收。
二是 从 所 有制结构看,并不是有效率的结构。
凡是了解东部发达地区制度变迁的人都知道,民营
经济或者非公有经济所占比重大是一种有效率的
制度安排。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西藏的所有
制结构同全国一样也在朝着民营化方向发展。到
2(X)4年,农牧业中的非国有经济成分已经占到
95%以上;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成分已占
到59%;商业中的非国有经济成分占到了80%左
右问。而在第三产业的多数行业中,国有经济仍处在
支配地位,民营经济还处于弱势地位。与东部地区
的民营经济成分已占到生产总值的80%以上相
毛阳海:西藏农枚区贫困的特征、成因与反贫困路径选择
比,西藏的民营经济应该说发展得还是很不充分
的。关于国有经济的非效率,主流经济学家已经论
述得比较清楚了,本文毋须赘述。笔者在浙江温州、
广东中山等地了解的情况是,那里的民营经济成分
已占到国民经济的90%以上,而经济确实是非常
繁荣,就业和赚钱的机会很多,百姓安居乐业、殷实
富足,社会和谐稳定。在西藏,那些率先富裕起来的
农牧民也是个体、私营经济或劳务输出的受益者。
这也就说明了民营经济的不发达正是致贫的重要
原因。
三是 从 城 乡结构来看,乡村经济仍占支配地
位,城市建设比较滞后,城市经济还不发达。据统
计,202年,西藏的城镇化率只有18.9%,全国是
39.1%[4]四‘1功。到205年末,全区就业人员为
141.6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29石5万人,只
占20.9%。城镇建设滞后和城镇经济的不发达,使
农牧民从事非农产

业和进城务工的机会非常有限,
收人的增长点很少,生活中享受到的教育、卫生、能
源等方面的福利也远不能和城镇居民相比。西藏城
乡居民的收人差距目前还有4名:1,为全国最高。
城镇化率偏低、城市经济权重过小,是形成贫富分
化、农牧区集中连片贫困的主要原因。
(五 )引 致 贫困的其他非经济因素
说到 引 致 西藏农牧区贫困的非经济因素,除了
前面所述的自然环境外,还有如下几个:一是农牧
民普遍信教致使宗教活动挤占了相当一部分本应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物质和劳动资源。二是人
口政策的宽松使得大部分农牧户存在抚养3一4名
未成年子女的现象。由此使得“超生贫困”成为西藏
农牧区贫困的主要类型之一。三是地方病致贫的现
象也较多见。主要是高原病、大骨节病、白内障等,
大多与高原缺氧、饮用水不洁净、营养不良、医疗卫
生条件差有关。
三、西藏反贫困的路径选择
既然 西 藏 的贫困有自己的特征,致贫原因也有
自己的特殊性,那么,反贫困路径也不能照搬别的
地区的做法和经验,而要有自己的选择。
1、要 根 据 本地实际划定贫困线。前已述及,把
全国的绝对贫困标准直接用到西藏是不合适的。
《西藏自治区扶贫攻坚计划》(1996) 划定的贫困线
是: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人均纯收人以县为
单位,农区达到60元,牧区达到70元,半农半牧
区达到650元。这一标准是以90年不变价(实为
90年综合平均价,下同)来衡量的,和199年的全
国贫困线625元大体相当,对于西藏农牧民真实的
生活水平而言明显偏低了。因为19卯年西藏的农
村价格指数是231.2%(以1990年为10),上述标
准折换成现价分别为:农区1387.4元,半农半牧区
1503.0元,牧区1618.6元。和西部其他省区市相
比,西藏的脱贫标准也不算高,如贵州199年的脱
贫标准为1巧0元,比西藏要高出65%以上。
笔者 认 为 ,西藏偏低的贫困标准掩盖了西藏农
村人口真实的生活状况,不利于争取国家反贫困资
金、项目和政策,虽可以虚增反贫困政绩,却会损害
农牧民的切身利益。20()1年,西藏确定了农牧民年
人均纯收人130元的新的扶持线,虽然还有些低,
但已经较接近农牧区贫困的真实情况,和国家“把
西藏作为一个特殊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加以扶
持”的新形势是基本适应的。
2、改 变 反 贫困的观念和方式。笔者认为,在西
藏农牧区,反贫困不能总是以单一的、无偿的救济
性扶贫为主,应该转变为有偿的开发式扶贫方式。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是西藏农村反贫困的最
有效的路径。那种“有求必应”式的帮扶方式,虽然

会快速增进贫困农牧民的短期福利,但会助长贫困
户的“等靠要”思想,诱发他们的短期过度消费,不
利于增进贫困农牧民的长期福利。现行反贫困政策
中,转移支付制度是核心内容,笔者以为,许多转移
支付直接到户到人,不一定好,按项目、事权拨付,
或只到乡、村,由乡村自主开支可能更有利于贯彻
开发式扶贫思路。用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免费医疗、
教育“三包”制度也可能是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3、 争 取 中央财政和对口援藏部委、省市的支
持,将各类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反贫困的大推进力,
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和措施。西藏地方财政的自
生能力不足、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居民的储蓄偏少
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只靠西藏地方财政收人和
本地民间资本,不足以使西藏农牧民摆脱“贫困恶
性循环”。按照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只有投资数额足够大,才能打破生产函数、投资需
求、储蓄供给三者存在的“不可分性”给经济发展设
置的障碍,进而推动地区经济走出“贫困恶性循环”
陷阱~ 。而要形成“大推进”力量的投资,必然要
靠中央财政和对口援藏部委、省市的支持。同时,地
方财政自身也要和金融等其他政策工具结合,共同
发挥杠杆作用和集聚作用,以引导和集聚大量的社
会闲散资本投人到经济建设之中。扶贫资金还应该
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其他支农资金、科技教育资金、
环保资金等捆绑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形
成反贫困的大推进力。
4、要 切 实 改善农村贫困居民的生存环境。反
贫困决不只是解决农牧民的增收问题,还要切实改
善他们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西藏这样
一个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不理想的地区更
为重要和必要。绿化、交通、能源、水利应作为环境
治理的重点,政府要承担主要的义务和责任。对确
一53一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实不适宜居住的高海拔地方或深山峡谷中的住户,
要下决心进行扶贫搬迁。在移民扶贫过程中,要注
意就近不就远、海拔由高迁到低以及同源文化二同
族群体迁移等原则,以便使迁出地居民在迁移后能
够和迁人地居民和睦相处,进而降低社会摩擦成
本。
5、发 展 特 色经济,走产业反贫困之路。西藏本
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察赋和市场需求对于发展普通
农牧业和普通工业没有什么优势,而对于发展特色
经济则具有一定的优势。实践证明,在西藏发展高
原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特色产品加工业,是繁
荣地方经济和帮助农牧民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应
该把青裸、无公害蔬

菜与林果产品、花卉、藏药材、
食用菌、耗牛、藏绵羊、绒山羊、藏猪、藏鸡等产业或
产品作为重点培育和开发的对象。并且,要注意采
用“公司+基地+农牧经纪人+农户”的运作模
式,实现产业化、专业化经营,形成集中连片开发的
示范园区或基地,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并实现“综
合开发、成片治理、整乡推进”的目标。
6、大 力 发 展科教文卫事业,将扶贫与扶志、“授
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起来,走智力扶贫之路。
笔者在调研中深切感受到,西藏农牧区贫困的类型
除了环境贫困外,主要属于软资源欠缺型贫困、疾
病型贫困以及家计型贫困(主要是因为家庭成员不
够勤奋、经营不善、理财无方、不够节俭所致)。这些
贫困类型的形成大多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发展滞后有关。因此,优先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
生、体育等事业,提高农牧民的素质和把握市场机
会的能力,当为“授人以渔”治本之道。只要农牧民
求富、求知的愿望强烈了,观念转变了,技能提高
了,则他们靠自力更生就可以脱贫致富,政府只需
要提供环境和安全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就可以了。这
样才能使政府摆脱在扶贫方面几乎要尽无限责任
的被动局面,使贫困农牧民摆脱“越贫越扶,越扶越
贫”的恶性循环。
7、适 度 控 制农牧区人口的增长,解决“超生性
贫困”问题。前已述及,西藏虽然地广人稀,却是人
口超载地区。实际上,由于国家在西藏执行了特殊
的人口政策,贫困农牧户超生现象是较普遍的。在
农牧区,每户6人以上者相当普遍。据194年的资
料计算,全区18个贫困县的贫困户户均人口达5.7
人。这跟西藏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
“一二三四”人口政策有直接关系①。近年来,西藏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远远高于全国。另一方面,西藏
的大多数土地不适宜耕种,可耕地只有30多万
亩;天然草场虽然有12亿亩之多,但近三分之一已
经退化。从而使农牧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一方水
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所谓“超生型贫困”。因此,我
们不要只看到西藏地广人稀的表面现象,更要看到
贫困农牧户抚养人口过多以及“地广田薄”的真实
状况。因此,在西藏农村执行国家的人口政策,抑制
人口的过快增长,显然是反贫困、奔小康的重要路
径。
此外 , 通 过适度工业化、继续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大
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也是摆脱农牧区整体贫困的极
重要、极有效的路径。由于相关的著述不少,本文就
不赘述了。
【注 释 〕
①所谓“一二三四”人口

政策,是指《西藏自治区计划生育管
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西藏的汉族职工、藏族职工、农区、牡区
的每对夫妇分别允许生1个、2个、3个、4个的政策。
〔参 考 文 献 〕
[l]周毅.西部反贫困研究— 迈向小康[M].兰州:甘肃人民
出版社,2002.
[2]闰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M].大连: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多杰才旦、江村罗布.西藏经济简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
版社,1995.
[4]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蓝皮书— 中国西藏发展
报告(2004)[明.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4.
[5]山南地区扶贫办.朗赛岭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简介[Z].
[6]衰寅辰.西藏所有制结构的演变、特点及其调整田.边竣经
济与文化,2004(1).
[v]李悦主编.产业经济学[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审稿
〔校对
狄方耀1
夏阳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