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和管理评审PPT
内审和管评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二者的联系:都是对公司现行体系的审核与评价,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的一个输入。
二者的区别:一、级别不同管理评审由公司管理层进行,一般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或总裁)主持;内审则一般是由质量部门(不少企业是体系部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等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
二、目的不同管理评审主要是讨论公司现行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公司战略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及调整等;内审是审查现行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运行工作的改进建议。
三、方式不同管评一般是以会议的形式进行,中高层领导参与;内审以会议加现场审核为主,涉及到体系内各个岗位和人员。
四、权限不同管评会议后发布的决议,是必须执行的;内部审核的结论和不符合项,都有“申诉”的余地。
五、管理评审简要要求:标准5.5.2(略)实施建议:一、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定期组织实施,对知识产权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1、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每年至少一次)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估;2、评估的目的是评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3、评估依据是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预期的目标,必要时,应考虑内外环境的变化;4、评估结论应明确管理体系调整和方针、目标改进的需求,以及采取措施的可行性,以利于持续改进。
二、管理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1、知识产权方针;2、内部考核结果;3、企业经营策略改变;4、新产品、新业务规划;5、技术、标准发展趋势;6、经营目标达成情况;7、知识产权获得和拥有情况;8、知识产权争议和诉讼情况;9、知识产权风险评估;10、事前管理及跟进情况;11、重大更正及预防措施、改进建议;三、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1、提出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改进措施;2、提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管理程序的改进措施;3、确定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及信息资源投入措施;4、保持评审的输入和输出记录;5、实施评审的决定和措施,在管理者代表的主持下,制定责任部门,制订实施计划,明确完成时间。
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PPT幻灯片

四、 内部审核员 (3)
内审员的行为准则
●忠于职守、敬业诚信、公正准确。 ●努力提高审核技能和专业知识。 ●不介入与审核活动相关的冲突。 ●不讨论或披露任何有关审核的信息。 ●不有意传播任何错误的或易产生误解 的信息。
14
五、 内审的目的
● 审核应C检NA查S-G管L12理:20体07《系实是验室否和检满验足机构I内SO部审/I核E指C南1》7025的要
审核发现 :将收
集到的审核证据 对照审核准则进 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准则 :用作
依据的一组方针、 程序或要求
审核组 :实施审核的
一名或多名审核员, 需要时,由技术专家 提供支持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
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 实的记录、事实陈述 或其他信息
技术专家 :提供关于 被 审核对象的特定知 识或技术的人员
3 进行内部审核的的前提是实验室已实施了符合 ISO/IEC17025 要求的管理体系。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 组织或人员
审核方案 :针对特定的时间 段 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 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受审核方 : 被审核的组织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 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 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 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 过程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 不符合 nonconformity:不满足要求。 (ISO 9000 3.6.2)
9
三、 审核分类
●第一方审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由实验室的成员或其
他人员以实验室的名义进行的审核,可以作为实验室自 我合格声明的基础,是实验室实施的一种自我评价、
三体系管理评审培训教材PPT幻灯片

1
管理评审的目的
管理评审目的: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寻求改
进的机会,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
向一致。
备注:
①管理评审可以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审;
②体系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
③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2
15
管理评审的准备(输入)
品质部:
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达成情况
二、审核结果(包括抽查、日常监督检查、内审、外审)
三、过程绩效报告(检验和试验过程、不合格品过程、纠正和与预防措施过程)
a)检验和试验过程
b)不合格品控制过程
c)纠正和与预防措施过程
四、不良质量成本的定期报告和评估
②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
③管理评审实施前应制定计划,并准备相应的输入资料
④管理评审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方式;
⑤管理评审结束后,应形成相应决议,即输出;
⑥管理评审发现的改进机会应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实
施效果。
5
管理评审的策划安排
管理评审的一般流程:
规定管理评审的时间 发出会议通知或计划 准备输入资料 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编制管理评审报告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验证有效性并汇报
管理评审的特点
管理评审的执行者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 个管理群体:
①有效性评价:
——质量环境职业管理体系是否实现方针和目标;
②适宜性评价:
——是否适合组织内外Hale Waihona Puke 环境的变化,是否需要加以改进;
③充分性评价:
——过程识别是否充分;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和内审的区别:
目的不同:
内审是确定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就质量方针和目标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及效率;依据不同:
内审:准则、法律、法规、体系文件
管理评审:审核的结果、相关方的期望、改进的需求
层次不同:
内审:控制质量活动及其就结果符合方针目标要求(战术控制)
管理评审:控制方针、目标、体系的适应性(战略控制)
组织者不同:
内审:质量主管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
执行者不同:
内审:与审核领域无关的内审员
管理评审:管理着及关键岗位人员
结果不同:
内审:对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使体系有效允许
管理评审:改进体系,修订方针、目标及文件,提高管理适应性、有效性、竞争力。
ISO9001管理评审培训PPT43页

9)质量方针、目标和QMS的总体效果如何? 10)QMS是否适应外部环境,并须适应外部
环境变化趋势的哪些特点?
24
11)新技术、质量概念、营销策略和社会或 环境条件变化后,质量管理主要不适宜部分 有哪些?如何更新QMS?
12)QMS对其所覆盖的现有业务,因它们的 战略变化或方针或维持或削减或淘汰战略而 应怎样调整才能保持其有效性?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 资源需求。
32
管理评审报告实例(表2)
管理评审
评价公司改版后QMS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定迎接第三方复审日期
管理评审输入
(略)
管理评审会议主持人刘志地点三楼会议室日
略
文
期
与会人员
(略)
管理评审综述
1.换版工作概况(略) 2.质量方针贯彻、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分析(略) 3.QMS内审情况分析(略) 4.产品质量分析(略) 5.市场分析(包括顾客满意分析)(略) 6.工序质量分析(略) 7.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略) 8.各部门工作报告改进建议分析(略
NO
问题点
改进措施
完成期限
负责人
(略)
(略)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公司已按照ISO900I:2000标准建立,实施了文件化QMS结果表明: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和QMS基本是适宜、有效、充分的,能以防止不合 格品来满足顾客要求,符合法律法规,能够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目标。公司在培训资源、设计和开发、采购、出厂检验、数据 分析、预防措施等方面有差距,为改进重点,改进计划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与实施。
12
5.评审特点
风险性
管理评审的结果可能要引起对组织质 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这 种改进的影响往往是长期性的、全局性的, 而组织的外部环境具有多变性、不可控性 和复杂性,潜伏着许多不确定因索。因此 这种改进要冒一定的风险。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ppt课件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内部审核概述(一)
质量审核(ISO8402:1994)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质量审核包括三方面的检查: 符合性: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 有效性:安排是否被有效贯彻; 达标性:贯彻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现场审核核查表 记录控制
审核要点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1、是否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2、记录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3、是否编制记录控制程序
详见文件评审报告
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实施得如何
A. 记录的标识是否适宜和有效。
*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首次会(一)
首次会是审核的开端,目的是创造审核气氛,确保各项工作安排就绪。 与会人员:审核组全体人员、实验室管理层人员(必要时)、被审核方代表及主要管理人员、观察员和观摩人员(应征得审核组和被审核方的同意)。
*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首次会(二)
会议程序 与会人员签到,组长宣布会议开始。 人员介绍。 申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内容、方法和程序。 强调审核的原则(公正性和抽样性)。 明确审核的要求。 澄清有关问题。 确认审核计划。
*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的判定 内审员对观察的结果可否判为不符合项,取决于: 该结果是否直接与质量体系标准或被审核方的一个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相违背。 现场审核记录能否提供明显的证据支持所做的判定。 不符合项的表述方式 一个非指责性的事实陈述; 以内审员核查表上记录的客观证据为基础; 与标准或体系文件的某个特定要求直接相关。
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评审与内审

02
内审(内部审计)
内审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内审是一种对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 系进行独立评估的活动,以确保其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识别改进的机 会。
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 促进持续改进。
内审的流程
01
策划
确定内审的目标、范围、准则和资 源需求。
报告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评审,发现体系中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评审流程
准备评审资料
收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记录和数据 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制定评审计划
明确评审的目的、范围、时间 、人员和资源等。
进行现场评审
编写内审报告,总结发现的问题、 建议和改进措施。
03
02
实施
进行现场检查、收集证据、记录观 察结果。
跟踪
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 验证。
04
内审结果的处理和改进
处理
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评估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改进
根据内审结果,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VS
详细描述
SPC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过程的稳 定性和一致性,并识别出异常波动。它利 用控制图来监测过程状态,控制图上的点 表示实际测量值,如果点落在控制限内, 则表示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过程能力分析
总结词
过程能力分析是评估生产过程在规定条件下 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详细描述
过程能力分析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来评估 过程的性能,这些指数包括Cp、Cpk、 Cpm等。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过程的性能 ,识别潜在的问题,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PPT

安排时间——保证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 时间安排应留有余地
四、内审的策划
编制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
不能将认可准则中的肯定句原封不动变为疑问句 不能只列检查内容,忽视审核方法和抽样方案的
设计 不能忽略管理体系职责的检查,只对事不对人 应用检查表的风险:当关键过程及主要因素未能
4.14 内部审核 CNAS/CL01:2005
4.14.1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 活动进行内审,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 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内部审核计划应涉及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包 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
质量主管负责按照日程表的要求和管理层的需 求策划和组织内审
审核应由经过培训和具备资格(熟悉业务、审 核和本准则要求)的人员执行,只要资源允许, 应独立于被审核活动。
每次内审的特定目标不同 --- 根据管理层的需求策划和组织内审 --- 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检验检测机构
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 明确每次内审的主题和目标非常重要——有
针对性地开展内审,实现审核目的。
三、内审过程
审核策划→审核实施→审核报告→跟踪审核 内审流程:
策划内审 → 确定审核的特定目标→确定审核 准则和审核范围→组成内审组 → 制定内审计划
时间在30分钟以内,由审核组长主持
五、内审的实施
2、审核的方法和技巧
审核的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抽样。 获得审核证据的方法:
a) 提问 b) 倾听 c) 查阅 d) 观察 e) 记录 即:问、听、查、看、记
五、内审的实施
3、不符合报告
不符合分为: 体系性不符合(不符合)
内审管理评审

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内部审核的目的
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适合并符合客户、认定机构、法律机构对其文 件化的要求;
确定已实施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为管理者改进质量体系创造机会; 有助于外部审核;
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内审的范围
●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各个要素(过程) ; ● 质量体系要素(过程)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岗 位;
二、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目的:
● 为了确保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 达到检测机构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是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 依据。
2、管理评审分类和频次:
● 分类——定期评审与不定期评审; ● 频次——定期评审一年一次(不超过12个月),一般内审结束之后;
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最高管理者在内部审核中的职责: 授权质量负责人,明确职责、权限。 根据需要提出内审要求。 批准内审计划(亦可授权质量负责人)。 了解内审的结果并提出纠正要求。 根据内审情况判断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管理评
审)。 对质量体系的改进提出要求及配备必要的资源。
一、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8、审核步骤
内审的策划与准备; 内审实施; 编写内审报告; 对内审后的跟踪验证; 内审总结。
二、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定义:
● ISO/IEC17025:2005—由(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就质量 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
●GB27025-2008 —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 和程序,定期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或)校准活动 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变更 和改进。
BSCI社会责任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全套文件.pptx

5]厕所: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均有配置男女厕所,蹲位足够。 6)化学品管理:公司对每种化学品建立 MSDS,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公司为使
用工人配备了防护用品。
7)伤害防护:在各车间设置了急救箱,配置基本药品,车间配置经过专业医疗机
构培训并认可的急救人员一名,以对受轻伤或微伤的员工进行及时救治。
8)警示标识:对所有车间的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电气设备、 重大危险源均进
行了一次全面审核。本次审核在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顺利进行 。
通过 1 天审核活动,大部分条款均能到达标准要求,但也有发现不符合点: 1、发现成型车间使用的胶水、部分没有配备二次容器。 2、发现针车车间的一个药箱药品不足。 3、针车车间、包装车间、成型车间员工月加班超 36 小时 4、没有为所有员工购买社保五险
填单部门: 生产部 异常描述:
日期:XXXX-06-30 不合格信息来源: 内部突击审核
不
合
1、发现成型车间使用的胶水,部分没有配备二次容器。
格 内
2、发现针车车间的一个药箱药品不足
容
3、针车车间、包装车间、成型车间月加班超 36 小时
4、没有为所有员工购买社保五险
原因分析:
不
1、车间管理缺失,员工没有培训如何进行化学品安全作业
6.1 序?
正常班与加班的工资和补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 √ 6.2 求?
6.3 是否有执行法律规定的代扣代缴项目吗?
√
员工聘前是否被告知工资中代扣代缴款项和其他应 √ 6.4 扣款项
审核组一致认为:本公司建立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符合社会责任标准要求和公 司实际。
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文件符合要求,并正在有效实施,员工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和有效提高。
体系运行、内审及管理评审

(三)审核准则
审核的准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体系的标准; (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相关的管理体系文件;(这
是根据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编制的文件,它对组织管理体系的 建立、实施和改进提供强制性指令和具体运作的指导,发布 后就是组织管理的法规,因此它们是内审依据的主要准则) (3)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行业规范、 标准,与有关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
本部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体系文件编写的。 因为毕竟一个组织建立的管理体系运行结果是需经检查 和验证的,而文件是既需要理论审核,又要经实践检验 的,特别是对于要通过认证审核的单位,文件编写的好 坏其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
20
关 于 体系 文 件 审 核
文 件 审 核 的 种类
管
程支
理
序持
手
文文
册
件件
审核证据比较核对后才能得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36
原则3: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 审核判断时应坚决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包括来自受审核
方的、审核员感情上的等影响判断独立、公正的因素,自始 至终维护、保持审核判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能因情面或 畏惧而私自消化不合格项。
原则4: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 要讲客观证据,不要凭感情、凭感觉、凭印象用事; 要追溯到实际做的怎样,不要停留在文件、回答上面; 要按审核计划如期进行,不要“不查出问题非好汉”
为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面试、笔试、实际操作等 方式检查培训的效果。
7
(二)所需资源的配备
在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时,我们已经对体系每个过程所 需的资源进行了策划。这时,在体系运行之前还要检查和 落实资源方面的配备。
如:体系文件及表格是否发放到位;人力资源是否满 足部门/岗位要求;设施、设备是否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等。
内审与管理评审37页PPT

6. 审核报告
(1) 审核报告的内容
(2) 审核报告的编写要点
(3) 审核报告的分发
(四) 跟踪审核
1. 纠正措施要求的提出 2. 纠正措施的认可 3. 纠正措施的实施与落实
4. 跟踪和验证
3.3.3 管理评审
一、管理评审的目的、依据和任务
(一) 管理评审的目的
(三) 管理评审的任务 (二) 管理评审的依据
2. 内审员个人素质要求
(1) 正当地获取和公正地评定客观证据;
(2) 不卑不亢,忠实于审核目的; (3) 在审核过程中注意观察结果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4) 处理好有关人员的关系,以取得最佳的审核效果;
(5) 尊重审核所在的部门、区域的规定;
(6) 审核过程中排除干扰,自主地作出判断; (7) 在审核过程中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8) 在特殊情况下作出有效反应; (9) 以审核观察记录为基础,得出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结论;
(1)确定审核所需的时间 (2)(2) 确定受审核部门或活动
3. 收集并阅读有关文件 4. 编制检查表 (1)检查表的作用 (2) 检查表的编制要求
(三) 内部审核的实施
1. 召开首次会议
2. 现场审核
(1) 现场审核的原则 (2) 收集证据
(3) 现场审核记录 (4) 现场审核的技巧
3. 不符合项报告
(三) 内部审核的一般程序
1. 审核计划 2. 审核准备 3. 实施审核 4. 审核报告的编制和发放
5.自己挑选,并经专业培训 机构的培训,取得内审员的注册资格证书的人 员。
1. 内审员的作用、主要工作和职责
(1) 作用:
(2) ①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起监督作用;
(二)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

04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实 施
实施主体
01
实验室主任
负责制定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 和要求,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 施。
内审员
02
03
实验室工作人员
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可的专门人员, 负责按照计划进行内审,并提交 内审报告。
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内 审和管理评审的难度和工作量也相应增加, 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新的技术和标准变化。
机遇
随着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日益重要和规范化, 实验室可以通过有效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提高 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借助 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降低评审成本和提高效
率。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未来发展方向
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验室采取了多项改进措施 。例如,加强实验操作培训、建立数据记录规范 、实施质量控制计划等。
内审和管理评审问题
在过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中,该实验室存在一些 问题,如实验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完整等。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 效果。实验室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数据记录完 整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 得到了提升。
相互促进
管理评审可以为实验室内审提供战略指导和方向,帮助内审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室的需求和目标。
内审的结果和改进建议可以为管理评审提供实际数据和案例,帮助管理评审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点,促进实验室的持续改 进。
相互影响
管理评审的决策和改进措施可以影响实验室内审的方向和重点,内审需要根据管理评审的要求和方向 调整评审计划和内容。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PPT课件

第二节内审员职责与作用
第二章内部质量审核员
应知
Ø 质检机构检测工作全过程; Ø 质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文件,组织结构、职能和相互关系、机构的基本
业务过程和有关术语;
Ø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 Ø 质检机构所应用的现行检验(测)、评价标准、规程规范以及ISO—9000
第一节审核目的和审核 原则
第一章审核的基本概念
l 1.质量管理体系
l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
l
(机构)的协调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 指挥和控制组织(机构)的管理体系。其要点是:念
第 二
Ø 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 节
听,对审核工作模糊不清,会发生临时请教内审员的情况,此时内审员 不必过多重复阐述审核组长的讲话,应请他学习文件或向联系人了解。
第四节内审员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内部质量审核员
l 3.选择正确的提问对象,并正确地提出问题,集 中精力处理主要问题
l
l 4.封闭式和开启式问题相结合
第
l
管理的经验。
内
Ø
思路开阔、成熟,有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看问
审 员
题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等。
的
Ø
了解审核程序、方法和技巧;熟悉机构组织情况、 管理体系文件;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等。
条 件 和
Ø
对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技术熟练,了解作业过程、产 品和服务。
素 质
第二章内部质量审核员
审核员的职责 Ø 在确定的审核范围内进行工作; Ø 收集和分析与受审核的质量体系有关并足以对其下结论的证据; Ø 将观察结果整理成书面资料; Ø 报告审核结果; Ø 验证由审核结果导致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当委托方提出要求时); Ø 收存、保管和呈送与审核有关的文件; Ø 配合和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向上级机构汇报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1
五、内审与评审的区别:
1、目的不同
内审目的在于证实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 和有效性,评审目的在于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应性。
2、对象不同 内审对象是管理体系各要素,评审则是 管理体系整体及质量方针和目标。 3、行为主体不同 内审员,最高管理者。 4、方式不同 内审小组按计划实施,提出审核报告。评 审以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 5、结果不同 内审结果是提出审核报告,提出建议。评 审结果是评审报告,往往形成一系列决议性意见,对管 理体系改进发出指令,提出要求,对体系的改进起决定 32 性作用。
确认。(不当场)
(四)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在内部管理体系审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因为内审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体系的问题, 加以纠正,使管理体系得到不断改进。
纠正与纠正措施的区别: “纠正”只是对已存在的不合格现状进行处置、补
救;“纠正措施”是针对产生不合格、缺陷的原因, 为消除这个原因、防止问题再发生而采取的根本性 措施。
20
审核结果评价:
( 1 )主要包括确定不符合项、提出不符合项、认可不符
合项、审核结果评价汇总分析。
( 2 )内审员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对不符合事实进行描述。
要求准确描述所观查的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现 象、关键的细节。清楚说明违背的什么要求。
( 3 )不符合项报告事实的描述应与受审核方沟通并签字
六、管理评审会议内容
1、体系运行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组织机构、职责、权限、人力资 源和培训教育、设备、环境、方法、监督和控制等; 2、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评价四个主要过程的有效性和体系的有效性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 情况,资源实现过程,分析改进过程,检测/校准实现过程 3、检测结果的质量和服务是否符合规范和客户要求 4、市场变化需求,是否需要调整检测项目等; 5、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是否需要改革; 6、日常管理会议的议题,包括人员任命、资源调整、文件修订、质量监 督等。
10
(2)单次审核计划
无论例行审核还是追加审核,一份好的内 审计划将使审核工作有条不紊、系统地进行, 便于审核过程的控制。 其内容包括:本次审核目的: /依据的文件 / 成 员分工 / 日期和日程安排 / 审核项目方法和检查 要点/报告提交方式及日期。
11
2、组成内审组
任命组长,要求受过系统培训、经验丰富的
人员担任,且应在审核前对成员给以必要的 指导;审核不仅是检查体系文件本身,更重 要的是文件规定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真实执 行的情况;在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考虑查 看的关键点;看什么、查什么、注意什么。 审阅相关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标 准等,以便熟悉情况。
12
3、编制检查表
——解决“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起备忘录的作用。 (1)抽什么样本、抽多少数量、如何抽样; (2)规范审核活动,减少想到什么查什么的随意性和盲目 性; (3)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14
4、发放审核通知
可以内部审核通知的形式或直接将审核计划
下发到各部门及人员
各部门及人员作好准备。
如遇时间安排问题,应及时联系沟通。
15
(二) 审核的实施
1、首次会议
参加人:技术、质量主管,部门负责人,五大员
(内审员、监督员、档案员、设备管理员、样品 管理员)。
会议议程:领导讲话,强调内审目的和重要性;
17
注意事项:
( 1 )寻找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着眼点应是符合性和 有效性。 ( 2 )收集客观证据的调查过程涉及提问、观察活动、检查 设施和记录。审核员检查实际的操作与管理体系的符合 性。 (3)随机抽样要有代表性(量、均衡) 。 ( 4 )应当以审核所依据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特定要求 来确定不符合项。
22
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区别:
纠正措施是对经发生的问题采取措施,使
这一问题不再发生;
预防措施则是对潜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使问
题不会发生。
(五)跟踪验证
★内审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即关心和过问措 施完成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向质量负责人反映,验证的内 容包括:计划是否按期完成?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完 成后的效果如何?是否还有类似的不合格项发生?实施情 况是否有记录可查? ★内审员对跟踪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价,并填入“不符合项纠 正报告”中,如验证纠正措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则应要 求受审核方重新分析原因,重新制定适宜的纠正措施,实 施后再次进行验证。
管理体系内审形成记录如下:
(1)审核计划; (2)检查表; (3)首末次会议签到和记录; (4)不符合项报告; (5)审核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
一、管理评审的定义
“由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管理体系的现状 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它是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 者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有 计划、有规则的系统评价。
(4)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
(5)掌握进度; (6)树立内审员的职业形象。
13
编制检查表应抓住重点、典型的问题,如:
上次审核的有关问题、管理的重点或薄弱环 节、客户反馈的重要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内 部日常反馈信息。 可以对照标准和手册的要求编写;结合受审 核部门的特点来编写;选择典型的质量问题 等。 质量负责人应编制一套完整的检查表供内审 员参考 , 内审员准备自己内审工作范围内的 详细检查表。
8
1、内审计划的编制
内审计划有年度审核计划和单次审核计划两种。 全年审核安排 每一次审核的具Leabharlann 安排9(1)年度计划:
集中式—集中一段时间安排审核,全部门、 全要素;适用体系试运行、重大变化、重大事 故时;缺点:难以达到一定深度。 流动式—每季(月)安排一个或几个部门要 素进行一次审核,一年内全面覆盖一次;适用 于常规的例行审核、体系运行平稳后采用;缺 点:不能迅速给出综合评价。
18
(5 )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去寻找客观证据。有的不符 合项客观证据明显,不符合项就可成立而有的不符合问题 比较复杂,需从多方面取证。 (6)当发现不符合项有疑问时,应调查到必要的深度。 (7)应关注影响检测校准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人员技能、 设备准确度、消耗性材料的质量、样品处理方法、检验方 法、环境条件等 。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内部 审核
一、内部审核概述
1、管理体系审核定义: 确定管理体系及其各要素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 合有关标准或文件,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 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2 、内审:是自己进行的审核,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 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2
四、管理评审的意义和作用
1 、意义:体系运行的优劣决定于两大品 质因数-有效发现和适应性,能动地调 控这两大品质因数是管理评审的任务。 以高层管理职责的力度为体系的运行提 供支持和保障,才能满足体系的适应性 和有效性的要求,并进而为体系的改进 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30
2、作用:
(1)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确保持 续不断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期望 (2)发现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识别改进的需求; (3)评估管理体系因应市场变化而改进的需求; (4)当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后,评价体系的有效 性和适应性;
适宜性:体系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
充分性:体系满足市场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 有效性:体系运行结果达到所设定目标的程度。
27
二、管理评审的目的
1 、评审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
性、有效性;
2 、为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 3、有利于外审。
三、管理评审的性质、频次 性质为:“质量管理工作大总结” 频 次: 定期一年一次,不得超过12个月;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及重大变化,可增加评审。
35
2、召开评审会议。
由检验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召开评审
会议,质量负责人汇报上次评审以来管理体系的运
行状况、内审汇总分析结果,与会人员进行逐项研
讨、评价,最后由会议主持人进行总结,并形成决
议。
36
3、编制评审报告。
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实施计划、评审 会议记录、分析报告等编制评审报告,经领 导批准发布。
质量负责人策划并组织实施; 内审组长负责制定审核计划;
内审员具体执行审核计划。
9、内审的输出:
发现不符合并出具不符合报告 形成审核报告; 留下审核过程和情况记录; 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情况。
7
二、内审的运行流程
(一) 审核准备
编制内审计划、成立内审组、指定内审 组长、确定内审员、编制检查表、发放审核 通知。
34
七、评审的实施步骤
1、制定计划。收集评审输入信息后进行分析整理,列出评审议 题,形成评审实施计划,提前发给参加评审的人员。
内容应包括: 评价过去一年取得的业绩是否达到、完成或超过质量方 针和目标的要求;评审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一年来管理和监 督的状况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最近内审的结果表明检验检 测机构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受控、是否有效;预防措施和纠 正措施执行情况如何分析检验检测机构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结果;分析检验检测机构工作师长工作类型是否有较大变化; 分析人力资源的充分性及员工培训的状况;客户的反馈意见, 客户的抱怨等。
评审报告包括:目的、依据、内容、方 法、日期、人员;实施评审计划全过程的情 况;对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适用性提出的意 见;体系运行的综合评价;每一评审项目的 简述和结论;提出改进目标。
37
4、评审后的监督和确认。 评审结果可能导致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和 补充、组织机构职能的调整和完善、过程的改 进和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充实等,这些结 果应反映在本年度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中,质量 负责人对改进措施的完成情况监督和控制,并 做为下一次评审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