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湖南乡土地理必考

合集下载

乡土地理考试

乡土地理考试

湖南乡土地理考试1、湖南东部邻省的行政中心是()A、武汉B、合肥C、南昌D、广州2、湖南省的民族主要以()A、汉族B、土家族C、苗族D、瑶族3、湖南省的简称“湘”是因()A、历史原因B、流经本省的主要河流C、本省的主要城市D、本省的主要山脉4、下列位于湖南省的地形区有()①湘中丘陵②江汉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湖南省的地势特点是()A、东、南、西三面低,北部高B、东北高,西南低C、中间高,四周低D、东、南、西三面高,中北部低6、下列关于湖南省降水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丰沛,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的变化大和强度大C、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平原地区多于山地D、年降水量四周多,中部少7、湘、资、沅、澧四水汇集于洞庭湖,主要受()A、地势的影响B、受河流流量的影响C、受植被多少的影响D、受雨季长短影响8、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位于()A、湘江B、资江C、澧水D、沅江9、下列关于湖南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南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B、境内的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调蓄作用,洞庭湖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C、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常受台风的袭击D、河流流经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10、湖南主要的气象灾害是()A、沙尘暴B、台风C、洪涝D、山体滑坡11、下列关于湖南省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西、南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B、地震是本省主要的地址灾害C、秋冬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大D、降水集中于夏季,容易发生洪灾12、湖南省工业发展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是()A、煤炭B、铁矿C、水力发电D、有色金属13、湖南省土地和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正确的是()A、湖南省通过围湖造田耕地面积不断增多B、湖南省通过农业产业化,土地利用效益高C、湖南省水资源丰富,水资源能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D、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区缺水差异较大14、湖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是()A、小麦、花生B、大豆、油菜C、水稻、油菜D、高粱、花生15、湖南省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B、东高西低C、四周高中间低D、西高东低16、下列高速公路,不经过省会长沙的是()A、京港澳高速B、长常高速C、长永高速D、沪昆高速17、联结京广线和焦柳线经过常德的铁路线是()A、焦柳线B、石长线C、洛湛线D、京广线18、下列美称不属于湖南的是()A、有色金属博物馆B、有色金属之乡C、世界锑都D、稀土之都19、下列旅游景点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A、桃花源B、岳麓山C、雪峰山D、武陵源20、下列不是湖南特产的是() A、枸杞 B、中华鳖 C、中华猕猴桃 D、君山银针茶二、填空题1、湖南大部分位于__纬度,在五带中位于____,在我国的温度带中位于____。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湖南,乡土,地理,10分,一,湖南乡土地理(10分)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108°47′E~114°15′E,24°39′N~30°08′N,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

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单位。

14个市、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是长沙。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①.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2.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②.目前的洞庭湖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

四水中,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②.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

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

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

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①、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是山,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③、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冬冷,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变化明显。

②、降水的分布概况: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4、洞庭湖的概况: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治理措施:主要有A、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移民建镇;B、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湘江:发源于广西。

耒水上的东江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河流上有凤滩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6、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①、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

②、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霜冻、冰雹等。

湖南乡土地理

湖南乡土地理

湖南乡土地理1、湖南的地点: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 114° 15′北纬 24° 39′— 30° 08′。

大多数地域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散布情况:全省区分为(13)个省辖市,( 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

全省现有人口( 6697.7 )万人 , 此中城镇人口( 2377.68 )万人,乡村人口( 4320.02 )万人。

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要散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域,湘西地域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散布: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展布;向东北张口呈马蹄形盆地。

主要地形区的散布:大概分为四部分:西部是湘西山地,海拔在 400— 1000 米;南部、东部是湘南、湘东山地,海拔在 300— 1000 米;中部是湘中丘陵,海拔一般在 500 以下;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采取长江来水,而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邻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侧重要的调理作用,跟着洞庭湖面积的减小,对长江的调理作用也大大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如图)湘江:起源于广西东北部的大海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安稳,两岸工农业发达。

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起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域,全长650 千米,中游有有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起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 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起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祸:(山体滑坡)、(倒塌)和(泥石流)6、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概略:农业概略:水热条件优胜,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乡土地理试题

乡土地理试题

乡土地理试题
1.湖南省绝大部分位(高、中、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带,在我国温度带中位于带。

2.①湖南省的地形特点: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
③湖南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3.①洞庭湖对于长江起到的作用:
②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③对其的治理措施:
4.如图(1),指出1、3、4、5代表省辖市(或自治州)的名称,2代表的省会。

图(1)
如图(2)指出A代表的湖泊,B、E代表的河流,G、F代表的邻省。

图(2)
如图(2)指出A代表的湖泊,B、E代表的河流,G、F代表的邻省。

5.①湖南省的四水分别是:
②资水有之称,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湖南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③水电站是湖南省最大限度的水电站。

6.①湖南省的少数民族有:(任举两例)。

②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7.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8.锡矿山被誉为,铅锌矿主要来自,柿竹园被誉为。

9.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
②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位。

10.①武广高铁经过国道和铁路。

②举三个你最熟悉的风景区:。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 南 乡 土 地 理编写者:彭红阳 修改者:谢丽琼 龙江南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1.概况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人口:2004年达到6697.7万人,316人/平方千米。

民族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与湘东的边远山区。

中部与北部人口稠密,东、南、西部相对稀疏(3)行政区划: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就是行政中心,2.湖南地势特点与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1)地势:东、西、南 三面高,中部 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 盆地。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就是湘东山地,主要就是罗霄山脉。

南部就是湘南山地,主要就是南岭 及附近山岭。

西部就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与雪峰山脉。

北部就是洞庭湖平原,中部就是湘中丘陵。

(3)洞庭湖水系: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就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从而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与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 长江水量的调节能湖北省、鄂、武汉重庆市、渝贵州省、贵或黔、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广东省、粤、广州江西省 、 赣 、 南昌力减弱,导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与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就是湖南最大的河流,就是湖南人们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湖南地理(初中会考乡土地理适用)

湖南地理(初中会考乡土地理适用)

时由于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湖南
大,旱涝灾害频发。
2013年南方大旱 全省1361万人受灾,308万
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 1697千公顷,其中绝收319.4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0.8亿 元。
1998年特大洪水 全国共有29个省遭受了不同
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 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 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 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其中, 湖南为重灾区。
五、地形地势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丘 陵、山地为主,占全省 面积近七成。
②地势呈东、南、西三 面高,中部和北部地势 低的“马蹄形”。
壶瓶山2099米
洞庭湖平原
罗 霄
湘中丘陵 山
六、气候
①湖南地处秦岭淮河以南,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考你: 你还记得亚热带季
风气候的特征吗?
②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显著特
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
冷水江锡矿山 常宁水口山
郴州柿竹园
鱼米之乡
考考你:
经常看湖南卫视的你,是 否知道其台标的含义?
湖南地处中国南方,ຫໍສະໝຸດ 于亚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光热 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水稻种植 业发达,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一, 故古谚称“湖广熟,天下足”。
同时,由于有广阔的洞庭湖 及其发达的水系,湖南淡水养殖 条件得天独厚。
衡阳
日益萎缩的洞庭湖
原因: ①湖区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②河流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
失加剧,湖区泥沙淤积
解决措施: ①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②河流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 ③疏浚河道等
八、矿产资源
①有色金属之乡: “世界锑都”—锡矿山
水口山—铅锌矿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湖南乡土地理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人口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

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

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湖南地势以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为主。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洞庭湖是湖南北部的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治理措施包括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资江中游建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流程最短的,有“百里画廊”之称。

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支流上建有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我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山地灾害,湘西山地和湘中丘陵等山丘区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7′-30°08′之间。

地形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高低起伏,最高点为桂林岚峰,海拔2163米,最低点为资兴市横江口,海拔22.5米。

湖南省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其中长江、湘江、资江、沅江、澧江等五大江河穿境而过,洞庭湖、岳阳楼等湖泊名胜遍布。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
湖南是湖南省的简称,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总面积21.18 万平方公里,下辖 13 个地级市和 1 个自治州。

2. 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湖南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

湖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3. 水资源和水利工程:湖南是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洞庭湖、资水、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流经湖南。

湖南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三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

4. 农业和林业资源:湖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林业省份之一,农作物和林业资源较为丰富。

湖南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

林业资源主要包括森林、竹林、灌木林等。

5. 经济发展和交通状况:湖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湖南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6. 文化和历史:湖南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湖南的文化遗产主要有岳阳楼、岳麓山、衡山、韶山等。

7. 旅游资源:湖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湖南的旅游景点主要有张家界、长沙岳麓
山、岳阳楼、韶山等。

湖南省乡土地理复习题

湖南省乡土地理复习题

湖南省乡土地理复习题1.湖南省位于祖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是祖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

由于大部分地区地处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因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河流贯其境,又简称“湘”。

2.湖南最东处为桂东县清泉镇大黄连坪,最西处为新晃侗族自治县茶坪乡韭菜塘,最南处为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姑婆山,最北处为石门县壶瓶山。

3.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共14个地级行政单位),共122个县级行政单位。

长沙市是湖南的省会。

4.2002年,湖南人口总数为6768万人,人口数量居全国第7位。

湘中、湘北盆地、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湘西、湘南、湘东山区人口较稀少(且为少数民族分布区)。

5.湖南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为山地,中部是中低山和丘陵,北部为平原,呈马蹄形地势。

东有幕阜山脉和罗霄山脉,西有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南有南岭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

6.湖南主要地形区:(1)西部是湘西山地;(2)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3)中部是湘中丘陵;(4)北部是洞庭湖平原。

7.湘南南岭山脉、湘西北武陵山脉、湘西雪峰山脉、湘东幕阜山和湘中丘陵等山丘区易发生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8.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9.湖南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等,洪涝最严重的地区为湘北(洞庭湖区),防止和减轻气象灾害一直是湖南的重要工作之一。

10.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11.1998年以来,洞庭湖采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大大提高了湖区的防洪能力。

12.人们常用“三湘四水”泛指湖南。

“四水”就是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

13.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干流全长850多千米,是湖南省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也是湖南省最重要的河流,其支流耒水上的东江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其支流潇水上的双牌水电站是永州市最大的水电站。

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

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

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湖南乡土地理必备知识点班级姓名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请同学们掌握湖南的邻省)2、湖南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①、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是山,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③、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①、气温分布概况:湖南冬冷,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变化明显。

②、降水的分布概况:降水丰沛。

时间分布:湖南雨季集中在4~6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

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4、洞庭湖的概况: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治理措施:主要有A、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移民建镇;B、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湘江:发源于广西。

耒水上的东江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河流上有凤滩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6、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完整版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完整版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湖南乡土地理编写者:彭红阳修改者:谢丽琼龙江南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1.概况(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贵州省、江西省、(2)人口:2004年达到6697.7万人,316人/平方千米。

民族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

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东、南、西部相对稀疏(3)行政区划: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2.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1)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

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

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

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3)洞庭湖水系: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从而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是湖南人们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最新6湖南乡土地理必考资料

最新6湖南乡土地理必考资料

湖南乡土地理必考(10分综合题)一、湖南的地理位置1、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位于亚热带,洞庭湖以南,长江中游南岸。

2、邻省位置:北面邻湖北(简称鄂、武汉)、西北邻重庆(简称渝、重庆),西与贵州(简称贵或黔、贵阳)接壤,西南与广西(简称桂、南宁)、南与广东(简称粤、广州)相邻,东与江西(简称赣、南昌)为界。

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

3、湖南的省会城市是长沙。

4、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地势特点: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6、雪峰山:东北一西南走向,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重要界线。

)二、湖南气候及河流湖泊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湖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8、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很多,洞庭湖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有:⑴自然原因:泥沙淤积;⑵人为原因:围湖造田。

9、洞庭湖面积缩小会引起⑴洞庭湖调节长江水量的能力大大下降;⑵洪涝灾害频繁;⑶生物的多样性受破坏;10、治理措施:主要有⑴退田还湖,移民建镇;⑵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11、湖南境内自东向西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

12、湘江:自南向北主要流经湖南东部地区,是湖南最重要的河流,号称湖南的母亲河,建有东江水电站;13、资水:有“滩河"之称.资水水力资源丰富,中游建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14、沅江: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五强溪水电站(干流上)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15、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三、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湖南的西部、南部、东部山区。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乡土地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乡土地理)
目标预测
考点扫描
运用地图,描述湖南的地理位置,能分析 其特点;知道湖南地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 运用地图,说明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知道主要山脉的分布;叙述湖南气候的主要特 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图文材料,说明 洞庭湖的变迁及原因;了解湘、资、沅、澧四 水和主要的水电站;知道湖南自然灾害的主要 特征、危害以及防灾、减灾举措;知道湖南自 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道湖南人口概况 ,说出湖南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知道 湖南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以及 自然环境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
湖南省丰富 的矿产资源 和地区优势 。湖南省丰 富的旅游资 源。湖南有 千年学院— —岳麓书院 ;国家森林 公园——张 家界等等。
一、位置范围 1.地理位置
考点清单
湖南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位于 __洞__庭__湖____以南,故名“湖南”,北邻__湖__北__省____,东邻 __江__西__省____,南邻___广__东__省_____、__广__西__壮__族__自__治__区____,西邻 __贵__州__省____、___重__庆__市___。
4.湖南的自然灾害 (1)湖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地__质__灾__害____、__气__象__灾__害____、生
物灾害。 (2)地质灾害:主要有__泥__石__流____、__山__体___崩_塌____、___滑__坡___。
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湖南的西部、南部、东部山区。 (3)气象灾害:主要有__干__旱____、__洪__涝____、 __寒__潮____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__季__风____的影响,降水
3.洞庭湖和河流
(1)洞庭湖的概况。 ①洞庭湖的作用:洞庭湖位于湖南___北__部___,长江中游以南, 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___长__江___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②洞庭湖的变迁及治理:目前的洞庭湖与以前比较,面积大为 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__泥__沙__淤__积____和___围__湖__造__田___。 治理措施:主要有___退__田__还__湖_____;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 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__植__树__造__林____,___保__持__水__土___,减少泥沙淤积。

中考复习专题:湖南乡土地理.docx

中考复习专题:湖南乡土地理.docx
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有利:湖南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使得水热条件配合得当,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
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的条件十分优越。
(2)不利:①冬春季节时有寒潮发生带来大幅降温,造成冻害,导致农业减产;
2夏季大范围的强降水常使江河水位暴涨,农田被淹,造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沅江
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在其干流及支流上先后修建了凤滩水 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湘西、常德
澧水
“四水”中最短的河流,一—大多流经高山峡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张家界
五、主要自然灾害与防治
1.自然灾害
⑴气象灾害:主要有 、 、、冻雨等。湖南是全国灾害性天气多发区之一。
(2)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流等。主要发生于湖南西部、南部、东部山区。
省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分界线.②罗霄山:位于湖南省和江西省的交界地带,是两省的自然 分界线,也是湘江和赣江的分水岭。③武陵山: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交界 地带,山系呈东北一西南延伸。④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偏东,为“中华五岳”之“ ”, 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
(3)山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大河流接纳大小支流,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最终注入长江。
河流
概况
沿河城市
湘江
湖南最大的河流,有湖南“母亲河”之称,主要流经湖南的东部和南部, 自南向北注入,为沿岸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和便利的水运交通
永州、衡阳、株洲、
湘潭、长沙
资水
有“滩河”之称,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建有著名的—
邵阳、益阳
族分布与民俗风情
民族
主要分布地区

66湖南乡土地理巩固练习.doc

66湖南乡土地理巩固练习.doc

湖南乡土地理巩固练习姓名:一.选择题读湖南省工业总产值分布图,完成1-2 题1.湖南省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的特点是A.北高南低 B.东高西低C.四周高中间低 D.西高东低2.湖南省工业发展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是A.煤炭 B.铁矿C.水力发电 D.有色金属3.武广客运专线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大致与原有的京广铁路平行,已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

下列湖南省的城市中,不会经过的是A.益阳市 B.株洲市 C.长沙市 D.郴州市4.下列关于长株潭一体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体化将扩大市场辐射面,减少资源浪费B.三个城市合并将增加管理难度,不利于经济发展C.利于发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株洲有色金属冶炼和交通、湘潭电机的优势D.有利于推动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5.下列关于湖南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南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B.境内的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调蓄作用,洞庭湖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C.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常受台风的袭击D.河流流经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6.湖南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城市包括:A.长沙、株洲、湘潭 B.长沙、浏阳、株洲C.长沙、湘潭、湘乡 D.长沙、益阳、常德7.家住哈尔滨的李丽同学的妈妈来湖南开会,带回了以下特产,其中不是湖南特产的是:A 枸杞B 中华鳖C 中华猕猴桃D 君山银针茶8.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

下列红色旅游区位于湖南省的是A.井冈山B.延安C.韶山D.遵义9.湖南的粮食作物和畜产品主要是:A甜菜奶牛 B 高粱黑山羊 C水稻生猪 D小麦绵羊10.湖南长沙有一企业从南京购一台机床,若走最近的铁路线,需经过图中的:A 徐州上海株洲 B上海株洲 C 徐州株洲 D怀化株洲11.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是指: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B 要素融合型、社会发展型C 特色经济型、交通方便型D 文明城市型、友好协作型12.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该灾害主要发生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3.下列矿产,在湖南省分布较丰富的是A.稀土矿B.石油C.锑矿 D.金矿14.下列关于湖南省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西、南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 B.地震是本省主要地质灾害C.秋冬季节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大 D.降水集中于夏季,容易发生洪灾15.湖南省的地势特点是A.东、南、西三面低,北部高B.东北高,西南低C.中间高,四周低D.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16.玲玲的哥哥从农业大学毕业了,准备回湖南家乡自己创业。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湖 南 乡 土 地 理编写者:彭红阳 修改者:谢丽琼 龙江南 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____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1.概况(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人口:2004年达到6697.7万人,316人/平方千米。

民族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

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东、南、西部相对稀疏(3)行政区划: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2.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湖北省、鄂、武重庆市、渝 贵州省、 贵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粤、广江西省 、 赣(1)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

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

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

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3)洞庭湖水系: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从而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是湖南人们的母亲河,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湖南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湖南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湖南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湖南地理高考考试中,有一些必考的地理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为你详细介绍湖南地理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 湖南的地理位置湖南位于中国中南部,东临江西,北靠河南,西接重庆和贵州,南与广东、广西相接。

湖南是中国的中部省份,濒临长江。

2. 湖南的地形地貌湖南地势南高北低,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

湖南的主要山脉有南岳大庙山、华夏世博园、九洲岩等。

3. 湖南的主要水系湖南境内有湖泊众多,最著名的是洞庭湖,也有湘江、资江、沅江等重要水系。

其中,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整个湖南的水系都与湘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 湖南的气候特点湖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

南部地区湿润,北部地区偏干。

二、人文地理1. 湖南的人口分布湖南是中国人口第七大省份,人口众多且分布较为集中。

主要人口聚集在长沙、衡阳、株洲等中部地区。

2. 湖南的经济特点湖南的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兼有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湖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稻种植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方面,湖南以煤炭、有色金属、化工等为主要产业。

服务业方面,湖南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3. 湖南的交通运输湖南交通发达,拥有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湖南的交通枢纽是长沙,长沙拥有火车站、高速公路网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等。

4. 湖南的旅游资源湖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著名的景点有张家界、岳阳楼、衡山等。

湖南还以红色旅游资源而闻名,如韶山毛主席纪念馆。

三、地理环境问题1. 湖南的水资源问题湖南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不均衡分布。

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近年来,湖南加大了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力度,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湖南的土地资源问题湖南地区土地资源有限,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压力逐渐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乡土地理必考(10分综合题)
一、湖南的地理位置
1、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
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位于亚热带,洞庭
湖以南,长江中游南岸。

2、邻省位置:北面邻湖北、西北邻重庆,
西与贵州接壤,西南与广西(简称桂、南宁)、
南与广
东相
邻,东与江西为界。

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
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

3、行政区划:湖南的省会城市是长沙。


南现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
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

4、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有
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回族等。


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山区
5、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地势特点: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7、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壶瓶山主要在常德市石门县境内,主峰2099米,是湖南的最高峰,号称“湖南屋脊”。

二、湖南气候及河流湖泊
8、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湖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9、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我国第二大淡
水湖,也是长江重要的吞吐湖泊,对长江干流
水量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10、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很多,洞庭湖的面积在
不断缩小的原因有:⑴自然原因:泥沙淤积;
⑵人为原因:围湖造田。

11、洞庭湖面积缩小会引起⑴洞庭湖调节长江水量的能力大大下降;⑵洪涝灾害频繁;⑶生物的多样性受破坏;
12、治理措施:主要有⑴退田还湖;⑵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⑶疏浚河道
13、湖南境内自东向西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

12、湘江:自南向北主要流经湖南东部地区,是湖南最重要的河流,号称湖南的母亲河,建有东江水电站;
13、资水:滩多流急,有“滩河"之称.资水水力资源丰富,中游建有著名的柘(zhè)溪水电站;
14、沅江: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五强溪水电站(干流上)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15、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三、湖南的产业
1、农业:湖南的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其中稻谷、苎[zhù]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2、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3、气候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等。

4、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37种。

现已探明钨、锑、铋、独居石储量居全国榜首。

“世界锑都”—锡矿山(位于冷水江市),“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郴州柿竹园,水口山—铅锌矿(位于常宁市)
5、非金属之乡: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株洲;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岳阳、衡阳、益阳、郴州。

7、公路:通过长沙地区的高速有长永高速﹙长沙至浏阳永安﹚长常高速﹙长沙至常德﹚京珠高速又称京港澳高速)湖南段
8、株洲是湖南最大的铁路枢纽,株洲(京广线
——沪昆线);
9、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

长沙(京广线、石
长线);怀化(焦柳线、沪昆线、渝怀线);
衡阳(湘桂线、京广线);娄底(洛湛线、沪
昆线)
10、航空港有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湖南面向国
际国内的重要窗口)、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
桃花源机场、衡阳南岳机场、永州零陵机场、怀化芷江机场
重要港口:岳阳城陵矶、长沙霞凝港
11、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位于张家界市;。

位于邵阳市。

中国“烟花之乡”:浏阳12、旅游景点
长沙:岳麓书院、橘子洲、花明楼、马王堆湘潭:韶山(毛泽东故居)
岳阳:岳阳楼衡阳:衡山株洲:炎帝陵邵阳:崀山娄底:梅山龙宫
张家界:武陵源常德:桃花源(人间仙境)郴州:东江湖、莽山
13、三大国际旅游品牌:一是以张家界为龙头的自然生态旅游品牌;二是以韶山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品牌;三是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

14、湖南省城市大多沿交通线分布,特别是京广铁路、沪昆铁路、焦柳铁路的沿线是湖南省重要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湖南省城市沿铁路线分布,大致构成“H”形格局。

15、长株潭一体化内容: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16、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旅游胜地”的美誉。

17、鱼米之乡的原因: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水系及洞庭湖为湖南提供了较广的水面,养殖淡水鱼类,湖南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故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18、京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对湖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①减轻了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②相对缩小了城市间的距离,城市间的联系更便捷,③能促进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