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企业并购对财务绩效影响实证研究——基于国内并购与海外并购的比较分析

企业 的盈利能力在并购前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但在并购后企业的 经 营业绩 普遍下降 。A g r a w a l e t a 1 . ( 1 9 9 2 ) 研究发现 , 经过 市场调 整后 , 并购企业绩效反而有所下降。K u m a r ( 1 9 8 5 ) 运用会计研究法
对 1 9 6 7年 至 1 9 7 0年 间的 2 4 1 起并购事件 进行的研究也 表明 , 并 购公 司在并购后 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 M a n s o n e t a 1 . ( 1 9 9 4 ) 以营运 现金流量为标准 , 对英国在 1 9 8 5年至 1 9 8 7年 间发生 的 3 0多次并
1 9 7 6年 期 间 美 国 4 0 0多 家 公 司发 生 的 6 0 0 0次 并 购 ,发 现 被 并 购
方 的企业绩效逐年下降 ,而 目标公 司的绩效得到提升 。董继扬 等
( 2 0 1 2 ) 对3 0支股票的 6 项财务指标进行处理 , 通过 因子分析法计 算 得出综合得分 ,得到上市公司的并购从整体来看具有积极意义 的结论 。纪建悦等 ( 2 0 1 1 ) 运用全局 主成分分析方法 , 以2 0 0 0年到 2 0 0 9年期 间我国零 售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 , 利用 面板 数据模 型对公 司绩效与指标 的相关性 进行 了实证分析 ,表明公司绩效 与 财务关 系相关 ,管理者应对公 司财务关 系在公司绩效的提升中的
国内上市公 司进行海外并购的数据 ,对 比了我 国上市公司海外并 购前后公 司绩效 的变化情 况 ,运用会计指标法对公司并购后的长
购事件进 行了研究 ,表 明并 购使企业 的营运现金流量 有所 改善 。
F i r t h e t a 1 . ( 1 9 8 0 ) 、 F r a n k s e t a 1 . ( 1 9 8 9 ) 和L i mm a e k ( 1 9 9 1 ) 对 不 同 的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并购的力度, 面对外资银行的频繁并购 , 中 资银行就会在 国际市场上越来越被 动。
银行跨 国并购 的有利财务效用主要表 现在 :第一 ,税赋效应 :通过不 同企业不
家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 民生银 行 , 中
国建设银行 , 以其 2 0 — 0 0 0 7 2 1 年四年的相 关 财务数据为基础 ,试 图提取商 业银 行跨 国并购后财务状况 的主要影 响因子 ,并研
( )我 国企 业 跨 国 并 购 历 程 一
我 国银 行业 的跨 国并购仅处在起步阶段主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 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我 国金融市
要还存在 以下问题 : 第一 , 并购 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 。
我 国参与全球并购的主要是工商银行 ,建 设 银行等 资本 实力雄厚 的大型商 业银行 。 第 二。并购规模还不够大 。西方发达国家 的银行 的并 购规模高达上百亿 ,而我国商 业银行 的并购规模还相 差甚远 。第三 ,我
款 ,发放9 , bE贷款 和办理 国 际结 算业 务。
第二 阶段 主 要是 通 过开 展 国际 上 的金 融 合作 从 而大 幅提 高 外 币资产 比 重 ,并在
从 理 论 上 来 讲 ,并 购 可 以实 现 规 模 经
并 购财 务绩效短期 内没有得到 改善而长期
发展 态势 良好 ,有 的则认 为短期 内改善了 企业财 务绩效而长期却是降低 了。 本 文基于 2 0 0 7年进 行跨国并购 的三
成本高 ,盈利困难。
直接参股 当地银行的并购模式下 ,两 国可通过参股银行进行业务合作 ,促进两
国的贸易 ,投 资往来 的融资 以及结算。其 主要有 如下特点 :参股双方实现一定的互 补 性,进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 )我 国商业银行进行 跨 国并购存 三
影响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因素分析

1外资 并购 概 念 并 购( M&A) , 即兼并 与收购 的简称 。 在 实 际运作 过程 当 中, 兼 并与收 购作
( 1 ) 规 范 我国 证券 市场 规 范我 国证券市 场 , 建立 现代证 券市 场体 系 , 是 外资 并购上 市公 司在 我国 健 康有 效发展 、 提 高 并购绩 效的 重要保 证 。 第一 , 提 高市场 的 流动性 通 过调 整 股 本结 构与 资产流 动性 结构 , 逐 步放开 对 国有股流 通和法 人股 流通 的 限制 。 其 次, 拓宽 融资 渠道 , 建立多元 化 的证券市场 , 保 证我 国证券市 场的发 展。 第三, 规 范并且 充分 发挥 监管部 门的 监管职 能 , 加大 对整个 外 资并购 过程 的监管 力度 。 ( 2 ) 完善 外 资并购 我 国上市 公司 的相 关政 策和法 规 外资 并购我 国上市 公 司 , 涉 及到诸 如 公司运 作 、 社 会保 障 、 证券 交易 、 破 产
圻 习 1 工
C h i n a s ci en ce a n d Te c h n o l og y R e v i e w
●I
影 响 外 资并 购 我 国上 市公 司绩 效 的 因素 分 析
张 曼 忽晓青
[ 摘 要] 随着 全球 经济 一体 化 的快速 发展 , 全球 直接投 资 也随 之飞 速发展 , 跨 国并购 在这 一过程 中逐渐成 为 直接 投资 的主 要形 式 。 尤 其是近 些 年来 , 伴 随着 我国经 济的快 速发展 , 越来越 多的外 资 占领 我国市 场 。 外 资并购是 否能够 有效 改善我 国上市 公司 的绩效 , 又 有哪些 因素对 此产 生影 响。 本 文就 影响外 资并 购我 国上 市 公 司绩效 的 因素进 行分 析 , 并提 出相 关 的对 策 。 [ 关键 词] 外资 并购 绩效 因素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F 2 3 9 . 6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3 ) 3 8 - 0 5 2 9 — 0 1
中外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Ke o ds M &A ro ma c ; pi l e u c to S n r yEf c yW r : Pef r n e Ca t a Ad q a y Rai ; y e g f t e
i stv y e g fe tat rM & A. we e , a tl d q a y b c me wo s n atrM &A. i ngapo ii es n r y ef c fe Ho v r c pi e u c e a re fe aa To Ch - n s nk ,o r to lpe o ma c lo i p o e o e a fe & A, ho g o tb e e eba s pea ina r r n e as m r v d s m wh tat rM f t u h n tsa l .Bu i tCh - n s n a e v n tug e o d to fi a e u t a ia fe & A.Gie h p a e ti p r e eba ksfc d e e o h rc n ii n o n d q ae c pt la trM v n t e a p r n m o - t n eo a t la e u c n g me t ho t v i a ia n d q a y wh l e x a d n sas r— a e fc pi d q a y ma a e n , w o a od c p t lia e u c ieke p e p n i gi e i a
c e s d n ti t r s r i . e n n e o ma c o n rto a x e s ai lo d ce s d, n i a- r a e e n e e tma g n Th o -p r r n el a a i nd e p n er t as e r a e i d c t f o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
以往国内对海外投资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专门针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战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实务界则一定程度上依靠经验判断进行战略决策,对理论研究的需求比较迫切。
本论文尝试对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战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论文将战略问题分解为三个方面,即动因、模式、绩效;同时,结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最新发展,把银行海外投资分为设立机构、兼并收购、战略联盟三个层次(以往的分类仅分为新设和并购两个层次)。
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是提出了一个对海外战略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其次是对商业银行海外新设、并购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第三是从战略联盟资源观点的基本结论入手,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就联盟结构选择建立了模型。
方法论上,论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银行海外机构的设立、兼并收购领域,由于相关的数据资料较多,主要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在海外战略联盟领域,由于相关的数据、以往的研究均比较少,主要以理论模型分析为主,再结合案例分析。
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海外业务对其绩效是有损害的。
银行决定是否到海外去投资,最主要取决于其资产规模,而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不大。
商业银行海外资产规模的增长,与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增长有密切关系。
在区域选择方面,经贸关系是最主要决定因素,其次是目标市场的风险状况、制度因素,目标市场的规模则影响不大。
在海外并购的决策中,经贸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和市场因素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在海外新设与收购的选择方面,目标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文化相似程度越高、当地银行业集中度越低,以并购方式进入该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
海外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也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且交易的相对规模越大,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破坏也越大,相对而言,上市银行海外并购对绩效的破坏要小一些。
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

一
、
文献回顾
国 内外许 多学者 运用事 件研究法 考察 了并 购行 为 的绩 效 。张文 璋 等 ( 0 2 对 各 种 不 同 事件 期 长 20 ) 度 的平 均超常 收益 变化 趋 势进 行 分析 , 现 它们 在 发 事件公告 日前 后 A 的变 化趋 势 基 本 相 同 , 显 著 R 且 大于零 , 市场从 总体上对 并购事 件做 出了积极反 应 。 李 善 民等 ( 0 2 分 析 了 19 2 0 20 ) 9 9~ 0 0年 16家 并 购 9 企业在 (一1 , 0 内 的 C R值 , 实 了并 购 能 0 +3 ) A 证 给 企业 股东 带来显著 的财 富增 加 。 由于 中国的海外 并 购仍 处 于起 步 阶段 , 现有研究 仍 以现状分 析 、 险 风 测评 和调控 为 主 , 分析 绩 效 的 文献 并 不 是 很 多 。 而 廉思等 (0 7 以 2 0 2 0 2 0 ) 0 1~ 0 6年 2 9起海 外并 购案件 为研究 对象 , 为并购 前后 4 认 1天 内样本 公 司的股东 总体上 获得 了 5 7 % 的 累积 超额 收益 。王化 成 等 .1
N: 0
:0!! : N:
金 融 危 机 后 中 国银 行 业 海 外 并 购 绩 效 研 究
叶小莉 , 李文耀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大连 1 o4 t 2) 6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并购后的绩效表现。
因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并购实践、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反应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对并购绩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假设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且并购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近五年内完成并购活动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市场数据。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选取了财务绩效、市场反应等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同时考虑了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通过构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在并购活动完成后,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均有所改善。
其中,财务绩效指标如净利润、总资产等在并购后得到提升;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衡量,表现为短期内股价上涨。
(二)回归分析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发现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来自2000-2010年中国企业的经验证据

1 9 9 8年间 上 市公 司跨 国并 购 案 例 为 样 本 进 行 了
综合财务指标分析 , 结果表明, 并购绩效从总体上经
历 了先 升后 降 的变化 ; 黎 平海 等 L 6 以2 0 0 3年 发生 跨 国并 购 的 1 0家 上市公 司 为研究 对象 , 结 果 发 现大 多
布的《 企业 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 和国泰安对 上市公
司财 务指 标 的分类 维度 ,同时也 为 了研 究结 果 的可 比性 , 参 考 了以往 学者 研究 中所 常用 的指 标 , 本文 从 企业 盈利 能力 、 营 运能 力 、 发展 能力 、 股东 获利 能 力 、 偿债 能 力五个 方 面选 择指 标来 综合 考查 跨 国并 购对 上市 公 司经 营绩 效 的影 响 , 最终选择 了 1 0个 指 标 ,
公司业绩从长远来看有所提高 ; 董伟 ( 2 0 1 0 ) 对企
业对 外并 购 的短 期财 富效 应 问题进 行 了实 证 分 析 , 研究 发 现 , 中国企 业 实施 海 外 并 购 具 有 显著 的短 期
财富效应 , 整合强弱度是影响财富效应的重要因素。
考 虑到 中国企 业 跨 国并 购 的实践 起 步 较 晚 , 且
些 学者 应用 西方 发达 国家 的事件 研究 法进 行
数并购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 反而使经营绩效 急
速 下滑 ; 魏小 仑 对 2 0 0 1— 2 0 0 6年 间发生跨 国并购 的2 1 家样 本企 业研 究后 发现 , 只有 4 7 . 6 l % 的上 市
实证分 析 , 得 出的 结论 有 所 差 异 。顾 露 露 _ 2 研 究 了 1 9 9 4— 2 0 0 9年 间 的 1 5 7个 跨 国并 购 事 件 的 市 场 绩 效, 结 果显 示 , 短 期 绩 效 明显 为正 , 而从 中长 期 的 角 度看 , 整体 上 也取 得 了非 负 的超 常 回报 率 , 赵 宇 华 也 认为 大 多 数 海 外 并 购 给 中 国 并 购 企 业 创 造 了价值 ; 而 吴松 等 以 2 0 0 0—2 0 0 7年 间 的 3 6起 跨 国并购 为样本 进行 实证 检 验 , 认 为 并 购 给 股 东带 来 了一 定 的财 富损失 , 但不 显 著 , 而再用 会计 研究 法研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海外投资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金压力海外投资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需要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还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律师费、顾问费等。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增强,使得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用于规避风险。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法、劳动法、税务法等。
若企业不能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就会造成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
3. 文化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员工的激励机制、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等方方面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困扰。
4. 政治风险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和政策变化的风险,这对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产生了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投资遭遇政府干涉、政策调整或者政治动荡等情况,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5. 目标企业选择选对合适的目标企业是海外投资并购的关键。
一些企业在目标企业选择上存在失误,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资金损失等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资金管控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管控。
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2. 健全法律团队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团队,包括律师、顾问等,以确保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熟悉和遵守。
在一些复杂的交易中,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来处理,确保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控制和规避。
3. 文化融合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开展跨文化沟通,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促进员工的融合与团结。
海外并购研究报告

海外并购研究报告摘要本文研究了海外并购的概念、背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案例,探讨了海外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研究发现,海外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技术能力和增加利润。
然而,它也面临着政治风险、文化差异和经营挑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海外并购战略,并加强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合作。
1. 引言海外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收购海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来进行国际扩张的一种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海外并购的机会。
本文旨在研究海外并购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2. 背景海外并购的兴起源于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增加。
随着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涉足国际市场,海外并购成为了一种快速扩张和获取资源的方式。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球海外并购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为15%以上。
3. 发展趋势3.1 区域分布根据数据显示,北美、欧洲和亚洲是海外并购交易最活跃的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海外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3.2 行业特点海外并购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制造业和能源行业,海外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取技术和资源;而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行业,海外并购则更多是为了开拓市场和获得用户数据。
4. 影响因素4.1 经济因素海外并购的决策往往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增长、汇率波动和利率变动等因素都会对海外并购的决策产生影响。
4.2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海外并购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目标国家和所属行业。
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化和国际关系等都可能影响海外并购的顺利进行。
4.3 文化因素文化差异是影响海外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等差异。
5. 影响和挑战海外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024年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范文

《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间的跨国并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并购绩效评价作为衡量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其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并购绩效评价方法概述1. 会计指标法会计指标法是并购绩效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并购前后的财务报表,如收入、利润、资产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并购的绩效。
其优点在于数据易于获取,操作简便。
然而,会计指标法容易受到会计政策、准则等因素的影响,可能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 市场指标法市场指标法主要通过分析企业股价、市值等市场数据来评价并购绩效。
该方法认为,市场会对企业的并购行为做出反应,通过观察市场数据的变化可以判断并购的绩效。
其优点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市场的变化,但可能受到市场波动、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3. 事件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是一种以特定事件(如并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企业股价、市场反应等的影响,从而评价并购绩效的方法。
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并购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且可能受到其他非并购因素的影响。
三、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1. 多元评价方法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价。
这些方法综合了会计指标法、市场指标法、事件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的优点,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并购绩效。
2. 考虑非财务因素的影响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非财务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员工满意度等。
这些因素在并购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但它们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考虑行业差异与特殊情境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并购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根据行业特点、企业特性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评价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财务绩效研究

股 东 ; 国建设 银 行 在 20 中 06年 1 收购 美银 f 2月 亚洲1 全 的
已发 行 股 份 。 总价 为 9 . 港 元 . 当 于 美银 f 洲 71亿 相 亚
性 和流 动性 等 四个 方 面设 计 绩效 评 价定 量 指标 体 系 。 指 把 标 分 为盈 利 能力 ( 利 率= 利 润, 业 收入 x 0 %) 偿 债 净 净 营 10 、 能 力 ( 益 乘 数 = 产 总 额/ 东权 益 总 额 ) 资 产 运 营 能 权 资 股 、 力 ( 资产 收 益 率= 利 润/ 净 净 股东 权 益 总额 × 0 %) 资金 周 10 、
随着 20 0 6年 底银 行 业 全 面对 外 开放 ,我 国金 融 业 面
临 着前 所 未 有 的挑 战 , 国 内银 行 业在 外资 银 行 的 空前 压 力 下加 快 了跨 国并 购 的 步伐 ,而 次 贷危 机 的 爆 发 为 国 内 银 行 业 “ 出去 ”提 供 了难 得 的 机 遇 。 中 国工 商银 行 在 走
tO 并购 前 一年 至前 三 年定 义 为 t 1t 2 t3 并 购 后一 年 =, 一 , , , 一 一
煎 釜缝鏊丕堡 , 垫至鱼些曼塾羞堕垂
旦垄些,查 圭墨 旦 壹担 婴 壅 壁垒 国垦查直些
堡堑堕 旦羞 釜缝鏊耋 堑 塞, 鲎!握 壶堕 旦羞 查 遣 。
.
总 资 产 2 周 转 率 4 % 24 % 25 % 3O % 32 % 26 % 24 % 5 .5 .8 .0 _ 8 .5 . 9
JI SIIN理 财视 点 l嬲A H A I D C 藏 嚣
我国国有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技_ 术懈 。 蚕
y
海外 并购 溢价 是指 并购 方在 海外 并购 过程 中为
化 的角度 实 证检验 了影 响企业 海外 并购 溢价 决 策 的 正 负 因素 , 为优化 中 国企 业 的 海外 并 购溢 价 决 策 提 供 了现 实路 径 。
信 息不对 称 度量指 标 , 证 实 了其 对 企 业 海 外 并 购 溢 价决 策 的根本 影 响 , 丰 富 了关 于企 业 海 外 并 购 溢 价 决策 的现有研 究 ; 第二 , 从 高管 心 理 特 征 、 企 业 国际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1 —1 4
因此 在并 购时 易过度 支 付口 “ ] 。组 织 间模 仿 理论 认
认为, 由于 目标企 业 的股东 担心 公 司控 制权 转移 、 管
理 层担 心并 购后 被解 聘 , 因 此 目标 企 业 在 并 购 过 程
中通 常会 采 取抵 制或 支持 策略 来影 响并 购 价格— —
市公 司 的海外 并购 溢 价 数 据 , 实 证 检 验 影 响 中 国 上
市公 司海 外 并 购 溢 价 决 策 的 因 素 。与 现 有 研 究 相 比, 本文 的贡 献在 于 : 第一 , 从 主并 企 业 的角 度 构 建
如 实施 “ 毒丸 计 划 ” 或 鼓 励 竞 标 者 参 与 并 购 等_ 8 ] , 从
而 导致 并购 溢价 产生 。③ 高管 视 角 。委托 代理 假说
认为 , 高管人 员 为 了提高 声誉 、 权 力和 薪酬 等 私人 收 益 而积 极进 行 高溢价 的并 购活 动 ] 。过 度 自信 假说 认为 , 管理层 倾 向于 高估 并 购 收益 、 低估并购 风险,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原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而海外并购的成败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败进行分析。
一、企业自身条件不足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缺乏成功的经验和背景,尤其是那些缺乏国际化管理能力、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企业。
这使得企业无法应对异国文化、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挑战。
此外,许多企业的财务状况较为薄弱,融资难度较大,也限制了海外并购的实施。
二、战略规划不足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只是为了追求规模扩张而进行海外收购,而忽视了并购实现的价值创造和业务整合。
这样的海外并购尤其容易出现文化摩擦、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企业没有取得合适的回报。
三、宏观环境影响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也受到了国际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金融风险、外汇波动、国别风险、政策风险等。
这种宏观风险会对企业的决策、投资收益和整个并购过程造成重大影响。
四、文化差异与管理挑战海外并购往往有着不同国际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使得企业在并购后的文化整合以及管理风格上面临着巨大挑战。
就像美国人与中国人往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结构式或关系式,这就会导致沟通难度增大,合作意愿降低等问题。
五、诚信问题一些国际并购失利的案例表明,双方的诚信和商务行为不老实都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中国企业应该在跨国并购中注重对方商业信用信息的收集、审查和保护,加强信息披露及合规性等方面的措施,以避免诸多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这些原因都是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
中国企业必须在海外并购中加强企业自身条件的完善、考虑海外环境情况的复杂性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
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并购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海外并购对我国公司股东收益影响的评估——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实证研究

O v r e so i e e Co p n h r hod r Re u n e s a n Ch n s m a y S a e l e t r s
WE i Z U S i e g , U a -a I a , HO h. n G O Y nj o Jn p i
关键词 : 并购; 东收益; 股 事件研究法 ; 累计超额 收益 率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F2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32 2 1 )2— 12— 4 17 7 1 (0 2 0 0 8 0
Ev l a i n o h n l e c fM e g r a d Ac u sto a u to f t e I fu n e o r e n q iii n
(. colfMaa e etU i rt o h nh io c nea dTcnl yS a h i 0 0 0 C i 1Sho o ngm n, nv sy fS ag afr i c n ehoo ,h n a 2 09 ,hn e i Se g g a;
2 B s e c o,h nh i om l nvrt,h nh i 0 0 0 C i ) . ui s Sh lS g a r a i sy Sa g a 2 09 , h ns o a N U ei a n
— —
基 于 吉利 并 购 沃 尔沃 的 实证研 究
魏 键 周 石鹏 郭燕娇 , ,
(. 1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 院, 上海 20 9 ;. 0 0 02 上海师范大学 商学院 , 上海 2 0 9 ) 00 0
摘
要 :00年 8月, 21 吉利成功收购沃 尔沃 , 成为成功收购 国外 豪华汽车企业 的第一 家 中国汽 车企业 , 为我们提 也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投资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影响因素-投资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按照贸易与发展会议对跨国并购的定义,跨国并购包括跨国并购和跨国收购,其中跨国并购是指在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成为一家现有的企业;跨国收购是指收购一家现有的当地企业或外国子公司的控股股份,即10%以上的股权。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国并购与一般并购的根本区别在于并购方和目标企业位于不同的国家/地区。
由于跨国并购还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无法简单的将跨国并购看作国内并购在地理上的扩展,从而直接把基于国内并购发展出来的并购理论直接用来解释跨国并购。
特别是考虑到跨国并购需要面对更高的风险,完全有必要分析并购企业选择跨国并购而不是国内并购的原因。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来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但既然跨国并购同时被视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模式,那么显然不能简单地将宏观因素作为外部变量。
Rossi Volpin(2004)在研究跨国并购的决定因素时就侧重于国家之间在法律和执法上的差异。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投资者保障越好的国家发起跨国并购的交易数量越多。
这一结果表明,跨国并购通常是从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到收购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的并购,起到了对世界各地企业管制制度衔接的作用。
在分析了拉美地区1998-2004 年868 例并购活动的基础上,Pablo(2009)发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投资者的保障条件会影响企业发起跨国并购交易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认为,目标企业所在的国家有更好的经济和营商环境或资金成本比较高,会加大跨国并购的可能性;收购企业国家产权保护水平较低则会对跨国并购的可能性产生负面影响。
Hyun Kim(2010)则针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达国家对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交易进行研究,发现资本市场规模、贸易额、共同的语言和距离是跨国并购的显着动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一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1. 海外并购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和市场。
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路径。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海航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收购赛诺菲、中国联通收购巴基斯坦爱立信。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拥有一些优势,首先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庞大,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其次,中国企业在技术、管理和资本方面的积累也为海外并购提供了支撑。
此外,中国企业具备较高的执行力和快速决策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并购、品牌企业并购、基础设施企业并购等。
其中,资源型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年中居多,主要涉及石油、矿产、农业等领域。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调整,品牌企业并购逐渐增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和服务行业。
第二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1. 政策和法律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面临着政策和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国家,不同行业的政策也存在变化。
中国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并量化和评估风险,以避免在并购活动中遇到问题。
2. 文化和管理冲突由于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和管理冲突。
中国企业需要关注目标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并适应并整合双方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3. 融资压力和资本市场波动海外并购涉及巨额资金,融资压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海外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外向发展的影响分析

海外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外向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呈现出日益走向国际化的趋势,海外并购成为其外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海外并购是指中国银行在境外收购或合并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
这种战略动作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外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海外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外向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海外并购扩大了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和市场份额。
通过海外并购,中国银行得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拓展业务范围。
这不仅能够对银行的规模和利润带来增长,同时也增强了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竞争力。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银行通过并购取得的跨国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其次,海外并购推动了中国银行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中国银行不仅仅是为了扩大业务范围,更重要的是借鉴并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被并购的外国银行进行合作,中国银行能够学习到国际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自身水平。
这种技术和管理的引进对中国银行的外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海外并购还带来了国际经验和资源的积累。
中国银行通过海外并购,能够积极吸收目标企业的经验和资源,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比如,通过某一次并购,中国银行可以获得对方银行的高净值客户、跨国企业客户等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中国银行开展跨国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海外并购在对中国银行业外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是文化差异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中国银行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往往面临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银行合作的问题。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在商业决策和管理方面出现困难,需要中国银行加强对跨文化管理的学习与应用。
此外,风险管理对于海外并购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银行需要更加注重对风险的评估和预防,以避免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此外,海外并购还面临政治和法律法规层面的挑战。
在一些国家,政治和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对中国银行的并购造成阻碍。
这要求中国银行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要充分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政治和法律法规,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 支持配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
改革开放后,响应我国“走出去”战略,诸多中国企业投身 到了国际竞争当中去,主动进行海外投资。
• 支持配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
商业银行改革完毕,成功上市后效益不断提升,资本充分率、 不良贷款率等主要指标日益改善。
(5) 推动并购后旳全方位整合
跨国并购企业要足够注重并购后旳整合工作,涉及业务 整合、组织架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和企 业战略整合等,银行业还要注重IT系统旳整合。首先要认识 到文化整合旳主要性。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面临着企业文化 旳差别和冲突,还有国家文化、银行业文化、监管文化和宗 教文化等差别。实施文化整合要使并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 相互尊重旳关系,抱着尊重和沟通旳态度,寻找不同企业文 化之间旳交汇点,经过多种手段,形成新旳更具有包容性旳 企业文化。第二是管理架构整合。第三是业务资源整合。 第四是人力资源整合。最终,中资银行要秉持求同存异旳 方针,力求目旳银行与本行旳发展战略趋于一致,若只是在 某些方面存在非原则性旳差别,原则上应该包容。
• 制定了清楚旳国际化战略布局和途径
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
• 把握中资企业“走出去”旳历史机遇
服务“走出去”企业为己任,在区位选择上注重和中国有紧密贸易往 来旳地域,为大量走出去旳中国企业提供了跨境金融服务。
• 目旳银行多选择资产优良旳小型银行
付出相对较少旳对价就能取得该银行旳经营控制权;这些银行业务 发展潜力巨大,依托母企业旳品牌影响,在本地投资发展旳中资企业和本 地旳优质企业成为工行旳客户,提升业务发展旳速度。
(3) 甄选恰当旳并购目旳
银行进行跨国并购旳一种主要动因就是获取目旳银行 某方面旳比较优势来支撑本身旳成长或是突破被并购国旳限 制或障碍,例如目旳银行所拥有旳产品业务、境外分支机构、 客户资源等,也就是说该并购应该体现出一定旳战略意义,要 根据本身旳发展战略考虑并购对象是否对本行旳发展战略形 成优势互补。一般情况下,并购互补型较强旳银行能够取得良 好旳协同效应,增进中资银行本土业务和海外业务旳同步发展。 同步,中资银行能够优先选择自己了解旳银行进行并购。在规 模方面,应该考虑“先小后大”旳原则,小型银行价值判断比 较简朴,比较轻易取得目旳行旳经营管理权,并购成功旳机率 较大,工商银行海外并购旳目旳银行大多选择资产优良旳小型 银行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基于PSM和DID方法的实证检验

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基于PSM和DID方法的实证检验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海外并购已成为国有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关于海外并购是否真正创造了价值,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双重差分(DID)方法,对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构建PSM模型,控制了可能影响并购绩效的多种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海外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运用DID方法进一步考虑了时间因素和并购事件的冲击,从而更全面地揭示海外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动态效应。
本文的研究旨在提供关于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价值创造效果的客观证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海外并购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
二、文献综述海外并购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其并购价值创造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针对海外并购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海外并购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寻求资源、技术、市场等外部资源,以及提升企业内部效率等。
这些研究认为,海外并购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也有学者认为海外并购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如文化差异、政治风险、整合难题等,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PSM(倾向得分匹配)和DID(双重差分)等方法对海外并购的价值创造进行实证检验。
PSM方法可以通过构建倾向得分模型,控制并购企业和非并购企业之间的系统性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海外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DID方法则通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化,以及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绩效差异的变化,来识别海外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净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郭 妍内容提要:本文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法,对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银行海外并购事件不存在财富效应,但存在一定的股价波动效应;大部分并购案的中长期综合绩效有所提高,并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若目标银行规模较小、绩效较好、并购行在并购前比其他同业更有效率,则并购更易于产生财富效应,更易于提升经营绩效;支付方式和并购交易地理集中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存在确定的趋势。
关键词:海外并购 银行绩效 事件研究 会计指标法作者简介:郭 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250100。
中图分类号:F832 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8102(2010)11 0027 07一、引 言我国银行第一波海外并购浪潮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因并购频率低、规模小等原因,并不引人注意。
2006年起,我国银行开始进入了第二轮的海外并购热潮。
作为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特殊行业,银行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海外并购问题理应引起学术界的深度关注。
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定性分析我国银行近年来跨国并购得失的文献外,对其并购绩效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并购成败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研究方法造成的数据资料的限制。
银行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事件研究法,二是运用财务数据或随机前沿法来比较并购前后银行的业绩变化,三是案例分析。
不论事件研究法还是会计研究法,都需要基于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常要在大量并购案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模型,以便得出具有统计显著性的一般性结论。
但由于我国银行两次跨国并购浪潮中发生的案例迄今为止总共不过20例,这就给运用统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带来了现实困难。
而用案例分析法可以结合个案进行定性分析,却存在无法量化的缺点。
鉴于以上现实情况,Rhoades(1998)在 银行并购绩效:9起并购的案例研究 一文中采用的分析方法为研究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绩效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表明对小样本的定量研究不但是可能的,更是有价值的。
在该文中,他选取了9起横向并购案例,分别研究了各案例的超常收益、财务指标变化、效率变化,并没有试图得出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确定的结论,而是探讨什么样的并购更可能产生效率、增加收益。
本文借鉴Rho ades(1998)的做法,对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两次海外并购潮中发生的数起案例的并购绩效同时运用事件研究和会计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
*本文为第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902572)、第4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070420210)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博士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7与大多数银行并购绩效研究唯一不同的是:由于样本量少,本文无法将对个案的事件研究和会计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以得出更具一般性的结论。
不过,鉴于国外大量关于银行并购绩效的 一般性结论 也常常是莫衷一是(丁慧,2009),本文认为,与其徒劳地试图得出具有统计显著性的一般性结论,莫若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成败以资现实借鉴。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国外关于银行并购绩效的研究成果是长篇累牍的,其中不乏对跨境并购的研究。
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详见陈璐,2005;丁慧,2009)。
总体观之,就方法来看,分为事件研究法、会计指标法、案例分析法三种。
就研究结果来看,对并购后绩效的研究结果因国别、时间、方法等各异,尚无统一的定论。
一些国外文献对银行并购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根据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的现实情况加以取舍,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目标银行规模越大越易通过规模经济提高并购绩效。
规模经济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产品深化生产;或者运用统一的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环节间隔;还可从市场营销、管理、科技开发等环节促进企业的规模经济目标,从而使其经营成本最小化。
Zollo 和Leshchinkskii(2000)的实证研究即证实了这一论断。
假设二:并购前绩效差的目标银行比绩效好的目标银行更能为并购方创造价值。
Rho ades (1998)和Delo ng(2001)的研究都表明:目标方并购前表现越差,并购时的超常收益越高。
这一现象可以用 潜在价值低估 理论解释:当目标企业绩效较差时,其股价会下跌,可能使其市场价值低于其潜在价值,而并购企业的超额收益即来自于目标企业被低估的那部分价值。
假设三:若并购方在并购前比其他同业或目标方更有效率,则它发起的并购提高绩效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并购的协同效应说,并购能产生管理协同、财务协同,故此项目交易就能产生效率获利。
H ouston 和Ryngaer t (1994)、Rhoades(1998)的研究结果都印证了上述假设。
假设四:现金支付比股票支付更能为并购方股东创造价值。
这可能是因为并购交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反映了并购方管理层对并购方股票市场价值的私有信息,因而影响了股票价格。
Kaen 和Tehranian (1989)以及Becher (2000)的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一假设,但H aw aw ini 和Sw ary (1990)发现支付方式同目标股东的财富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假设五:并购交易地理集中度越高,并购越易获得成功。
所谓并购交易地理集中度是指并购双方在地理上的接近程度。
那些在地缘上相互接近的并购双方,由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使并购后的整合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了并购更易成功。
H ouston 和Ryngaert (1994)、Delo ng (2001)的研究都发现:地理上的集中可以提高股东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指标说明(一)事件研究法及其说明事件研究法通过将收购公告发布前后某段时间(事件窗)内并购双方股东实际收益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 正常 收益进行对比,得出所谓超常收益,其实质上反映的是并购后的财富效应。
本文记AR it 为公司i 在第t 期的超额收益率,借鉴刘笑萍等(2009)的做法,采用的计算公式为:AR it =R it -E(R it )。
式中,R it 为公司i 在第t 期的实际市场收益率,E(R it )为公司i 在第t 期的期望正常收益率,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给出。
CAR i(a,b)为公司i 从a 期到b 期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计算公式为:CAR i (a,b)= bt =a AR it28本文选择的估计期为并购公告日前第180个交易日到公告日前第21个交易日(如股票上市日至并购公告日时间不足180交易日,则自股票上市日起)。
分别选取了并购公告前后4个时间段作为事件窗,即并购公告前后20天、并购公告前后10天、并购公告前后5天、并购公告前后1天。
鉴于我国发生海外并购的几家银行多在2006年以后才上市,所以事件研究法仅对第二次海外并购潮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由于国家开发银行并非上市公司,也未对这一案例进行事件研究。
(二)会计指标法及指标说明本方法通过并购前后企业财务会计指标值的变化,反映其在并购后较长时间内的经营绩效变化。
在会计指标选取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现实,本文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4个方面选择了16个指标,作为我国银行海外并购长期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原始指标。
表1我国银行海外并购财务绩效考察指标体系指标类别具体指标计算方法权重盈利性指标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0 078资本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0 075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合计0 061净利差收益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总资产0 052非利息收入率非利息收入/总资产0 034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加权风险资产0 08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0 062呆账准备率呆账准备(或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总额0 073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资产0 041流动性指标贷存比率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0095现金资产比例现金与存放央行款项/资产总额0 067贷款资产比例贷款资产/资产总额0 086成长性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当期总资产增加额/期初总资产余额0 055营业收入增长率当期营业收入增加额/期初营业收入合计0 048存款增长率本期存款增加额/上期存款余额0 043贷款增长率本期贷款增加额/上期贷款余额0 039注:准确意义上的现金资产比例应该仅指现金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但由于大多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将现金资产单列,而是以 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 科目列出,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并且考虑到存放央行款项和现金资产一样,具有流动性(或支付)保障的作用,同时存放央行款项利率较低,可近似视作现金资产。
因此,此处使用这一公式计算。
为了使检验结果更为客观、准确,通常还需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反映被评价事物的多项指标的信息进行综合。
不少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但由于本文数据的特点不满足运用因子分析法的条件,故改用模糊评价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限于篇幅,具体方法不再赘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请国内7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首先对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指标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分别做了排序和打分,得到各层次指标对上层指标重要性的排序及隶属度,进行计算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各层次指标权重,并进一步对其下一层次的各项二级指标做同样处理,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具体权重。
各指标、计算方法及其权重详见表1。
然后,本文分别计算出各银行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一年、并购后两年的业绩综合得分,再对比并购前后公司综合得分的变化情况来评判公司并购的绩效。
(三)研究案例与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我国银行业两次海外并购浪潮中发生的10余起并购案例,具体如下:第二次海外并购潮中共发生12起并购案例,其中工行发生5起,分别为并购印尼哈林银行、澳门诚兴银行、工银29由于我国银行第二次海外并购浪潮距今时间较近,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仅计算了并购后两年的业绩情况。
2010年业绩根据一季度季报业绩估算。
个别案例,如工商银行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案例,因距今时间太近,仅能估算其并购后一年的业绩变化情况。
亚洲(从富通银行购买其所持工银亚洲股权和认股权证)、南非标准银行、东亚银行(加拿大),上述案例依次编号为案例1~5,建行全资收购美银(亚洲)案例编号为案例6,中行全资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购买香港东亚银行4 94%股权编号为案例7和8,国开行购买英国巴克莱银行3 1%股权编号为案例9,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编号为案例10,民生银行在2007年、2008年两次注资美国联合银行分别编号为案例11和12;第一次海外并购潮中,工行共发起了3起并购:并购西敏证券(亚洲)、香港友联银行、香港华比富通银行,分别记为案例13、14、15,建行分3次对香港工商银行(后更名为建新银行)进行了收购,各案例分别记为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