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宦官制度
被阉割的守护者:宦官集团
• 1、宦官:习称为太监,是指古代宫廷中侍奉君主 及其家族的成员。宦官一般由被阉割后失去性能 力的男子充任。 其起源可征自夏商周时代。宦官 之名正式出现于秦。 • 2、宦官称谓:寺人、奄人、阉人、宦者、中官、 内臣、内侍、内监等。 • 3、宦官身份的二元性:亦官亦奴
宦官专权
唐玄宗 高力士
唐肃宗
唐代宗
李辅国
程元振、鱼朝恩
李辅国:“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鱼朝恩:“天下事有不由我乎!”
宦官专权
宪宗 僖宗 ↓ 昭宗 → ← 穆宗 懿宗 → ← 敬宗 宣宗 → ← 文宗
↓
武宗
→ 哀帝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 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 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 为“门生天子” 。
宦官制度的确立
——皇权的困境
• 在古代中国,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权力是立国的 基点,其他制度和权力皆围绕着这一权力而衍生 。但是,以官僚体制为依托的常规权力却时时循 着自身特定的利益、价值取向对专制权力构成潜 在或现实的限制。 • 为了驯服压制官僚集团,援用其他的政治力量便 势在必然,吊诡之处在于,这些新生的政治集团 反倒更容易成为君主(皇权)的最大威胁。 • 其中最显著的集团便是后妃、外戚和宦官。
• 中国宦官制度是早期奴隶制时代刑罚制度的残酷性与君主 政体的专制性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项摧残人性的制度, 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积极意义;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 件下,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结成了极为紧密的关系, 因而在历代统治者的承袭维护下,宦官制度得以长期延续 ;作为君主专制体制中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宦官制度曾 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维护中央集权 和专制君权的作用;宦官制度必然导致宦官政治集团的形 成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从而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造成了 严重的危害;对于宦官制度的政治作用,我们在坚持基本 批判态度的同时,亦需进行具体的分析。
四大权阉
庙号 年号 宦官 主管
英宗 宪宗
武宗
正统 成化
正德
王振 汪直
刘瑾
司礼监 锦衣卫
司礼监
熹宗
天启
魏忠贤
司礼监
王振像
祀英 王宗 振夺 ,门 赐复 祠辟 名后 『, 精于 忠智 』化 。寺 祭
魏忠贤 (1568~1627)
碧云寺
魏忠贤重建
• 清初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 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康熙时总管宦 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 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臵宦官千余人,乾 隆年间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过此数。宦官升迁降调由 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 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 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这些措施得到较好贯 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宦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 ,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的专权现象。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
• 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 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 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 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 银作等8局 ,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 太监。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英 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 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此后,宦官之祸迭 起。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 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 。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 宋元时期,唐代的宦官制度基本上被继承下来。 不过,由于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元代内廷任用 贵族管理,宦官势力有所削弱,在政治上鲜有作 为,社会地位也不高。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
• 宦官制度发展的巅峰时期——明代 •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 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 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 • 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 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1420 )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 接报告皇帝。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 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中国著名宦官
• 张永:明武宗时的大宦官,告发刘瑾罪状,于是刘瑾凌迟
•
•
• • •
。王阳明被江彬诬陷时,曾经进言力救。 冯保:明朝宦官之一,权倾一时,与大臣张居正合作,后 为明神宗所杀。 魏忠贤:明熹宗时宦官,颇得宠信,把持朝政,杀害了许 多东林党人,后被明思宗所杀。 安德海:清朝慈禧太后的宠臣。后出北京,在山东办货, 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祖训逮捕,处斩。 李莲英:服事慈禧太后,为继安德海后的另一位当权太监 ,1911年卒,年六十四。 小德张:中国最后一位掌权太监。1957年病逝,年八十一 。
中国著名宦官:
• 鱼朝恩:唐朝时以监军出身的宦官,颇有才气,能讲授《
五经》,亦能佛法。后因专权,被唐代宗赐死。 • 仇士良:唐朝专权宦官,神策军中尉,在甘露之变中果断 劫持唐文宗,致使李训、郑注等为首的朝臣集团图谋剿灭 宦官干政势力的努力失败,从此唐朝中央政府彻底被宦官 集团控制。仇士良后被唐武宗逼退,幽闷以死。 • 郑和:明朝成祖三宝太监,航海探险家。 • 刘瑾:明朝时当权宦官,贪污甚巨,后被明武宗凌迟处死 。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 唐代三大宦官制度——宦官干政的历史高峰 • 内侍省:汉代以来的少府与大长秋宦官系统,被 统一归为内侍省。 • 神策军中尉制:中唐以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 ,出任地方监军,形成了一张从地方到中央的宦 官监军网。 • 枢密使制:设立枢密使,由宦官出任,枢密使可 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国家决策。
施建中教授认为,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可 以追溯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 在父系氏族时期,长辈死后,必须 将财产,权力传承给自己的后代, 而不是别人的后代,他必须保证自 己后代血统的纯正。在部落首长和 奴隶主身边的男性家奴可以说是对 自己家族血统纯正与否的重大危胁。 从而就采用阉割来保证自己家族的 血统纯正,这种宗法观念一直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 中国宦官制度的历史评价?
• 宦官制度的存在,对于专制君权的实施和运行, 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 实行宦官制度,导致了宦官政治集团的出现,从 而打破了权力机构的既定平衡,大大激化了统治 集团内部的矛盾争斗。 • 实行宦官制度,往往造成宦官干政的局面,而宦 官专权则又往往导致朝政更趋腐败黑暗。
宦官专权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 猖獗的时期之一,而且其特点相 当明显,即宦官在皇帝与外戚斗 争的夹缝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势力 进而把持朝政。
宦官专权
《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序》 “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 黄衣廪食而已 ”。
《资治通鉴》卷二六三 “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宗,极于昭宗 ”。
宦官专权
南 衙 北 司 之 争
唐顺宗,“永贞革新” 唐文宗,“甘露之变”
“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 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宦官专权
明代宦官掌握 东、西厂和锦衣卫, 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 表,是其得以专权一 因。 明成祖永乐十 八年(1420),设立 “东厂”特务机构, 由亲信宦官掌管,后 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 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 明宦官专权,始 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 监王振。
主要内容
• • • •
宦官的由来与宦官制度的确立 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宦官专权 宦官制度的历史评价
宦官的由来与宦官制度的确立
• 据历史学家介绍,用宦官在宫内供驱使,中外历 史都曾经有过,在古代奴隶制时期的埃及,希腊 、罗马、波斯等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宦官,而且其 活跃程度不亚于当时的中国,但上述这些国家的 宦官,均较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 而中国的宦官制度发展持续到明代,以所谓“二 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包括十二监,四局、八 局,还陆续设立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成为 一整套完整的运作机构,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之 早,延续之久,组织之严密,影响之大是世界少 见的。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 这一阶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中经隋唐迄宋辽金元 • 三国两晋时期,由于统治者汲取东汉教训,压制宦官势力 ,宦官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较前朝都有所下降。 • 南朝由于世族势力强大,对宦官势力起到了抑制作用,因 此南朝四代始终罕见宦官干政现象。 • 北朝则相反,宦官势力此时得到了较大发展,宦官制度在 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宦官不仅把持内廷高官, 而且出任地方长官,宦官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 宦官干政现象严重,如北魏的宗爱、刘腾干政,给当时的 政局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中国著名宦官:
• 嫪毐:战国时期秦国的假宦官,与太后赵姬通奸 • •
• •
,后被秦始皇车裂。 赵高:秦朝时宦官,秦始皇死后专权独断,被秦 王子婴所杀。 蔡伦:东汉时宦官,相传是纸的发明人。由于政 争,陷害汉安帝的祖母,后被迫自杀。 高力士:唐玄宗宠臣,传说李白醉酒后要“力士 脱靴”。力士权势虽大,但颇为忠义,玄宗死后 即绝食而死。 李辅国:唐肃宗当权的宦官,第一位宦官宰相, 拥立唐代宗有功,后因骄横,被代宗派人杀死。
锦衣卫印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 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 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通政司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皇帝 批红 通政司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 司礼监 批红 → 内阁 ← 司礼监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宦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 这一阶段时间大致相当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秦 汉时代。 • 秦朝: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 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秦国宦官嫪毐受太 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 • 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 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 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 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东汉末 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称为“ 第一次宦官时代”。
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 • • •
宦官制度的萌芽和形成阶段 宦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
宦官制度的萌芽和形成阶段
• 这一阶段时间包括夏、商、周及春秋整个奴隶制时代。 • 商朝:甲骨文中曾出现“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 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但未见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 。 • 西周: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 内,以其人道绝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 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 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
被阉割的守护者:宦官集团
• 1、宦官:习称为太监,是指古代宫廷中侍奉君主 及其家族的成员。宦官一般由被阉割后失去性能 力的男子充任。 其起源可征自夏商周时代。宦官 之名正式出现于秦。 • 2、宦官称谓:寺人、奄人、阉人、宦者、中官、 内臣、内侍、内监等。 • 3、宦官身份的二元性:亦官亦奴
宦官专权
唐玄宗 高力士
唐肃宗
唐代宗
李辅国
程元振、鱼朝恩
李辅国:“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鱼朝恩:“天下事有不由我乎!”
宦官专权
宪宗 僖宗 ↓ 昭宗 → ← 穆宗 懿宗 → ← 敬宗 宣宗 → ← 文宗
↓
武宗
→ 哀帝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的废 立。宪宗以后的皇帝中,七帝为宦官所立,而宪宗、敬宗 死于宦官之手。有些宦官甚至自称“定策国老”,视皇帝 为“门生天子” 。
宦官制度的确立
——皇权的困境
• 在古代中国,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权力是立国的 基点,其他制度和权力皆围绕着这一权力而衍生 。但是,以官僚体制为依托的常规权力却时时循 着自身特定的利益、价值取向对专制权力构成潜 在或现实的限制。 • 为了驯服压制官僚集团,援用其他的政治力量便 势在必然,吊诡之处在于,这些新生的政治集团 反倒更容易成为君主(皇权)的最大威胁。 • 其中最显著的集团便是后妃、外戚和宦官。
• 中国宦官制度是早期奴隶制时代刑罚制度的残酷性与君主 政体的专制性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项摧残人性的制度, 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积极意义;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 件下,宦官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结成了极为紧密的关系, 因而在历代统治者的承袭维护下,宦官制度得以长期延续 ;作为君主专制体制中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宦官制度曾 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维护中央集权 和专制君权的作用;宦官制度必然导致宦官政治集团的形 成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从而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造成了 严重的危害;对于宦官制度的政治作用,我们在坚持基本 批判态度的同时,亦需进行具体的分析。
四大权阉
庙号 年号 宦官 主管
英宗 宪宗
武宗
正统 成化
正德
王振 汪直
刘瑾
司礼监 锦衣卫
司礼监
熹宗
天启
魏忠贤
司礼监
王振像
祀英 王宗 振夺 ,门 赐复 祠辟 名后 『, 精于 忠智 』化 。寺 祭
魏忠贤 (1568~1627)
碧云寺
魏忠贤重建
• 清初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 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康熙时总管宦 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 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臵宦官千余人,乾 隆年间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过此数。宦官升迁降调由 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 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 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这些措施得到较好贯 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宦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 ,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的专权现象。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
• 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 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 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 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 银作等8局 ,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 太监。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英 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 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此后,宦官之祸迭 起。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 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 。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 宋元时期,唐代的宦官制度基本上被继承下来。 不过,由于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元代内廷任用 贵族管理,宦官势力有所削弱,在政治上鲜有作 为,社会地位也不高。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
• 宦官制度发展的巅峰时期——明代 •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 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 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 • 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 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1420 )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 接报告皇帝。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 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中国著名宦官
• 张永:明武宗时的大宦官,告发刘瑾罪状,于是刘瑾凌迟
•
•
• • •
。王阳明被江彬诬陷时,曾经进言力救。 冯保:明朝宦官之一,权倾一时,与大臣张居正合作,后 为明神宗所杀。 魏忠贤:明熹宗时宦官,颇得宠信,把持朝政,杀害了许 多东林党人,后被明思宗所杀。 安德海:清朝慈禧太后的宠臣。后出北京,在山东办货, 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祖训逮捕,处斩。 李莲英:服事慈禧太后,为继安德海后的另一位当权太监 ,1911年卒,年六十四。 小德张:中国最后一位掌权太监。1957年病逝,年八十一 。
中国著名宦官:
• 鱼朝恩:唐朝时以监军出身的宦官,颇有才气,能讲授《
五经》,亦能佛法。后因专权,被唐代宗赐死。 • 仇士良:唐朝专权宦官,神策军中尉,在甘露之变中果断 劫持唐文宗,致使李训、郑注等为首的朝臣集团图谋剿灭 宦官干政势力的努力失败,从此唐朝中央政府彻底被宦官 集团控制。仇士良后被唐武宗逼退,幽闷以死。 • 郑和:明朝成祖三宝太监,航海探险家。 • 刘瑾:明朝时当权宦官,贪污甚巨,后被明武宗凌迟处死 。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 唐代三大宦官制度——宦官干政的历史高峰 • 内侍省:汉代以来的少府与大长秋宦官系统,被 统一归为内侍省。 • 神策军中尉制:中唐以后,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 ,出任地方监军,形成了一张从地方到中央的宦 官监军网。 • 枢密使制:设立枢密使,由宦官出任,枢密使可 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国家决策。
施建中教授认为,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可 以追溯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 在父系氏族时期,长辈死后,必须 将财产,权力传承给自己的后代, 而不是别人的后代,他必须保证自 己后代血统的纯正。在部落首长和 奴隶主身边的男性家奴可以说是对 自己家族血统纯正与否的重大危胁。 从而就采用阉割来保证自己家族的 血统纯正,这种宗法观念一直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 中国宦官制度的历史评价?
• 宦官制度的存在,对于专制君权的实施和运行, 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 实行宦官制度,导致了宦官政治集团的出现,从 而打破了权力机构的既定平衡,大大激化了统治 集团内部的矛盾争斗。 • 实行宦官制度,往往造成宦官干政的局面,而宦 官专权则又往往导致朝政更趋腐败黑暗。
宦官专权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 猖獗的时期之一,而且其特点相 当明显,即宦官在皇帝与外戚斗 争的夹缝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势力 进而把持朝政。
宦官专权
《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序》 “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 黄衣廪食而已 ”。
《资治通鉴》卷二六三 “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宗,极于昭宗 ”。
宦官专权
南 衙 北 司 之 争
唐顺宗,“永贞革新” 唐文宗,“甘露之变”
“自是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 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宦官专权
明代宦官掌握 东、西厂和锦衣卫, 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 表,是其得以专权一 因。 明成祖永乐十 八年(1420),设立 “东厂”特务机构, 由亲信宦官掌管,后 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 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 明宦官专权,始 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 监王振。
主要内容
• • • •
宦官的由来与宦官制度的确立 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宦官专权 宦官制度的历史评价
宦官的由来与宦官制度的确立
• 据历史学家介绍,用宦官在宫内供驱使,中外历 史都曾经有过,在古代奴隶制时期的埃及,希腊 、罗马、波斯等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宦官,而且其 活跃程度不亚于当时的中国,但上述这些国家的 宦官,均较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 而中国的宦官制度发展持续到明代,以所谓“二 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包括十二监,四局、八 局,还陆续设立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成为 一整套完整的运作机构,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之 早,延续之久,组织之严密,影响之大是世界少 见的。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 这一阶段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中经隋唐迄宋辽金元 • 三国两晋时期,由于统治者汲取东汉教训,压制宦官势力 ,宦官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较前朝都有所下降。 • 南朝由于世族势力强大,对宦官势力起到了抑制作用,因 此南朝四代始终罕见宦官干政现象。 • 北朝则相反,宦官势力此时得到了较大发展,宦官制度在 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宦官不仅把持内廷高官, 而且出任地方长官,宦官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 宦官干政现象严重,如北魏的宗爱、刘腾干政,给当时的 政局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中国著名宦官:
• 嫪毐:战国时期秦国的假宦官,与太后赵姬通奸 • •
• •
,后被秦始皇车裂。 赵高:秦朝时宦官,秦始皇死后专权独断,被秦 王子婴所杀。 蔡伦:东汉时宦官,相传是纸的发明人。由于政 争,陷害汉安帝的祖母,后被迫自杀。 高力士:唐玄宗宠臣,传说李白醉酒后要“力士 脱靴”。力士权势虽大,但颇为忠义,玄宗死后 即绝食而死。 李辅国:唐肃宗当权的宦官,第一位宦官宰相, 拥立唐代宗有功,后因骄横,被代宗派人杀死。
锦衣卫印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 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 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通政司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皇帝 批红 通政司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 司礼监 批红 → 内阁 ← 司礼监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宦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 这一阶段时间大致相当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秦 汉时代。 • 秦朝:受宫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阉人的机构亦 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秦国宦官嫪毐受太 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 • 汉朝:侍候皇帝的人统一被叫作“宦者”或“宦 官”。据说此名是出自拱卫在天帝星旁一个叫“ 宦者”的星座。至东汉时,规定宦官全部要用阉 人,大规模宦官当政亦在当时首次出现,东汉末 年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称为“ 第一次宦官时代”。
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 • • •
宦官制度的萌芽和形成阶段 宦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 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
宦官制度的萌芽和形成阶段
• 这一阶段时间包括夏、商、周及春秋整个奴隶制时代。 • 商朝:甲骨文中曾出现“凸刀”字,其义与阉字相通,可 见当时已有将人阉割;但未见有将他们作宫庭内侍的记述 。 • 西周:开始有使用阉人的记载,《周礼》内有“宫者使守 内,以其人道绝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 内竖”、“阍人”等职,但是人数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 负责杂役、传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