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益生产LP概述
精益生产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
精益生产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 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长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超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和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完美。
永无止境地追求七个零的终级目标。
精益生产的关键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管理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人员;推进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
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
精简是它的核心,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
精益生产的方式在于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追求能够灵活多样的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精益生产名词解释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
精益生产方式源于丰田生产方式(TPS),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也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而丰田生产方式(TPS)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
它是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
这些文字,你肯定从很多地方看过,但是你要搞清楚几件事。
一、精益生产方式是美国人研究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TPS)而得来的,所以丰田生产方式可以说是精益生产的始祖。
二、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是:准时化(jit)和自働化,注意那个“働”字可不是这个“动”哦!三、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消除一切无效的浪费。
注:精益生产又称之lean,也叫精实生产,精代表:精致的品质,益代表高效率。
LEAN的目的:1、提高效率2、缩短交期3、减少不良率4、降低库存5、节省生产空间6、提高设备可动率LEAN的模式: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将传统的批量加工转变为流线化生产。
LEAN的精神:持续不断的改善????借用一个兄台的一句话:精益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附:丰田生产方式的起源:20世纪初,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以来,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
这种方式适应了美国当时的国情,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美国汽车工业也由此迅速成长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玻璃、橡胶、机电以至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精益生产LP课件
现代生产组织系统
精益工厂 挑战七零极限目标
柔 性 生 产 系 统
TQM 精 益 质 量 保 证
生 产 与 物 流 规 划
TPM 全 面 设 备 维 护
产 品 开 发 设 计 系 统
现 代
IE 运 用
均 衡 化 同 步 化
全员现场5S活动 ·观念革新 ·全员改善活动
精益生产LP课件
●精益生产追求的目标
●日本式生产力
v 二次大战后,日本国家目标:透过工业化达成充 分就业。
v 日本通产省选择特定产品领域(例如汽车组装和 消费性电子产品),采取主宰市场的策略,利用 输入技术来改善国家的竞争态势 n 两大中心哲学
质量 保证
低级错误频发, 不良率高, 批量事故多发, 忙于“救火”
· 三不主义 · 零缺陷运动 · 工作质量 · 全员质量改善活动 · 自主研究活动 · 质量改善工具运用
零 生产 故障频繁发生,
· 效率管理
故障
效率 加班加点与待工待料一 · TPM全面设备维护
样多
· 故障分析与故障源对策
· 初期清扫与自主维护
精益生产LP课件
2020/11/30
精益生产LP课件
v 精益生产概论 v 认识浪费(Muda ) v 消除浪费(Muda )
精益生产LP课件
精益生产概论
●何谓精益生产方式
L P ean roduction 精益生产
1960年代开始,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 制造业通过实施JIT生产模式,以低成本、高 质量的突出优势迅速占领美国汽车市场,引发 了美日之间长达十年的汽车贸易战。
精益生产LP课件
精益生产的生产操作与对工人的要求(2)
–对原因进行分析(When、Why、Where、Who、What 、How)提出五个为什么,再提出措施,保证不再发生 ;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2. 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l/2或2/3;3. 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4. 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5. 成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6. 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1)拉动式(pull)准时化生产 (JIT)--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
--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看板(Kanban)的形式。
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
--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工序供应的准时化)。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精益生产简介
精益生产简介《编者按》一月三十日公司召开2003年工作报告会,总经理顾德庆在报告中提出“用三年时间推行精益生产”。
为使公司员工了解什么是“精益生产”,我们根据有关资料,编辑了这份“精益生产简介”,供大家一阅。
一、“精益生产”诞生的背景。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
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精益生产”的实践,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精益生产”的理论,则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是统治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以流水线形式少品种、大批量生产产品。
在当时,大批量生产方式即代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大量的专用设备,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主要方式。
与处于绝对优势的美国汽车工业相比,日本汽车工业相当落后,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余年间,其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一天的产量。
为此,日本派出大量人员前往美国考察。
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和大野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轿车厂后,认为“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
回到日本后,丰田和大野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团队工作精神),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体制,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使丰田汽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变成世界汽车之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崛起,引起了美国管理理论界的重视。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一批教授,化了近五年的时间对世界90多家汽车厂进行对比分析。
他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在1992年出版的《改造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JIT与精益生产方式(LP)综合论述
JIT与精益生产方式(LP)综合论述一、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Just-In-Time(JIT)和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 LP)被广泛应用,这两种生产方式都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对JIT和LP进行综合论述,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它们对制造业的影响。
二、Just-In-Time(JIT)生产方式1. JIT的定义JIT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只生产所需数量的产品,以达到零库存、零浪费的生产方式。
2. JIT的特点•定制生产:根据客户需求实时生产产品,避免过度生产•零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减少仓储成本•快速交付:减少等待时间,提高交付速度•高质量:通过实时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3. JIT的优势•减少生产成本: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快速交付、高质量产品满足客户需求4. JIT的实施步骤1.确定产品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确定产品数量2.优化生产流程:简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3.建立供应链合作:与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实现零库存配送三、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 LP)1. LP的定义LP是一种通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生产方式。
2. LP的原则•价值流分析:分析生产流程,识别和消除非价值增加活动•顾客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有价值的产品•连续改进: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3. LP的工具和方法•5S整理法: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化、维护•单一流程:减少停机时间和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拉动生产:根据客户需求拉动生产,避免过度生产4. LP的优势•减少浪费: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非价值增加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价值增加活动,减少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追求零缺陷,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四、JIT与LP的比较1. 相似点•都强调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注重客户需求,以客户为导向2. 不同点•JIT注重及时生产和零库存,LP注重消除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JIT更侧重于生产方面,LP更注重于管理和流程方面五、JIT与LP对制造业的影响1. 生产效率JIT和LP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美国学者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
其内容不仅是生产系统内部的运营管理,而且包括市场预测、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管理、零部件供应系统直至营销与售后服务等企业的一系列活动,形成了生产与经营一体化、制造与管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
精益生产被认为是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新时代工业化的象征。
(一)精益生产的原理1.不断改进2.消除浪费3.协力工作4.沟通(二)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1.在生产系统方面以具有高度工作热情、多种技能的“多面手”和独特的设备配置为基础,将质量控制融会到每一生产工序中去;能够灵活敏捷地适应产品的设计变更、产品变换以及多品种混合生产的要求。
2.在零部件供应系统方面与零部件供应厂家保持长期稳定的全面合作关系,使零部件供应系统能够灵活、敏捷地适应产品的设计变更以及产品交换,并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使零部件供应商也共享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从而保证准时交货。
3.在产品的研发方面以并行工程和团队工作方式为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
在一系列开发过程中,强调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制造等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同时并行开发。
这种并行开发还扩大至零部件供应厂家,促使它们从早期开始参加开发。
4.在流通方面与顾客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使来自顾客和零售商或批发商的订货与工厂的生产系统直接挂钩,销售成为生产活动的起点,以迅速、周到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并极力减少流通环节的库存。
5.在人力资源的利用方面形成一套劳资互惠的管理体制,通过QC小组、提案制度、团队工作方式、目标管理等一系列方法,调动和鼓励职工进行“创造性思考”。
并注重培养和训练人员的多方面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
6.在管理理念方面把现有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看作改善的对象,不断地追求降低成本、降低费用、质量完美、缺陷为零、产品多样化等。
精益生产知识简介
精益生产知识简介一、精益生产的产生及基本概况:1、精益生产的产生------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因政府要求,组织1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历时5年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方式的研究,花费500万美元,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地,他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适用于现代化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
2、精益生产的定义-----精益生产致力于在客户关系、产品设计、供应网络和工厂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消除浪费。
其目标是以最少的人员、最低的库存、最短的时间,高效、经济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对顾客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
同时精益生产还可理解为: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除一切浪费;努力实现零缺陷;零库存;零故障理想目标。
它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少批量的“价廉物美”,即高品质低成本生产。
3、精益生产的相关概念:①、精益生产的前身准时化生产:即以最小的成本在准确的时间生产准确的数量的准确产品,这里所有的“准确”都是由客户(包括外部和内部)决定。
用户所关注的正是精益生产要解决的问题,它们是功能质量、价格和交期,对制造商来说就是设计、质量、成本、和交期。
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浪费,它的思想基础是“库存是祸根,以人为本”。
②、精益生产常用工具:目视管理(VM)、标准化作业(SOP)、防差错(POKA YOKE)快速换模(SMED)、看板管理(KANBAN)、U型布局、IE工程、多能工、质量控制等。
精益生产工具背后的四项基本原则是:“规范所有活动”、“明确所有客户供应商关系”、“流程简单明确”、“在尽可能低的层次发现并解决问题”向理想状态过渡。
4、精益生产基本概况------精益生产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
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LP精益生产体系
LP精益生产体系说明:Just in time 即所谓的同步化,让所有的制造业公司都要去实现它确实非常困难。
如果贵公司生产的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是拥有自己的销售、开发、制造等较完整运行能力的企业,运用这种方法十分有效。
如果贵公司是其他公司的配套企业(例如生产零部件、材料等),要做到同步化不一定最合适。
但是为了实现同步化,对制造体系进行变革所运用的工具、方法与理念对任何企业都是适用的。
精益生产(JIT)主要手段1、制造过程的简单化、流水化、同步化,尽可能平衡与匹配。
2、将指挥企业生产的信息流通过: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共享(Share)、重排(Rearrange)、简化(Simplify)即ECSRS 原则来进行改善。
3、瓶颈工序(设备)效率的极限化。
4、尽可能追求各个资源能力(企业、工厂INPUT的资源——厂房、设备、人、物料、水、电)发挥极限。
5、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人的潜能(例如改善之旅,龙虎榜、发表会等)。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精益生产方式JIT源于丰田生产方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
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六个主要方面和要求分别是:1、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基础--通过5S活动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2、准时化生产-JIT生产系统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按顾客需要的量,提供需要的产品。
精选精益生产LP与准时生产JIT
生产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它只在工作地和它的出口存放处之间往返。当需方工作地转来的传送看板与供方工作地出口存放处容器上的生产看板对上号时,生产看板就被取下,放入生产看板盒内。该容器(放满零件)连同传送看板一起被送到需方工作地的入口存放处。工人按顺序从生产看板盒内取走生产看板,并按生产看板的规定,从该工作地的入口存放处取出要加工的零件,加工完规定的数量之后,将生产看板挂到容器一上。
2008年初,丰田终于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双双超越了通用汽车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汽车业“老大”。 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曾说过:“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家汽车商,那么它一定是日本的企业,如果全世界公路上只跑一种车,那么它一定是丰田汽车…” 人们将“丰田”乃至日本制造业的成功归功于“丰田模式”,世界各国制造业纷纷效仿…,但是至今还没有企业能够真正成功复制丰田模式,即使是通用电气。
生产的产品只有转化为销售,才能实现其创造价值,因此精益生产首次提出过量生产的浪费。消除的办法:JIT
主要有:生产系统品种切换、缺料导致的设备和人员的闲置、设备故障导致的等待、任务负荷的不均衡导致的等待、生产准备、工艺准备等…消除的办法:均衡生产、快速调整、准时供料、设备预防维护、弹性人员配置等。
搬运本身并不创造价值,不必要的搬运会导致时间、人力、工具和空间的浪费。消除的办法:生产布局调整、单元化制造、U型布局。
JIT布局
传送看板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移动,当放置零件的容器从上道工序的出口处运送到下道工序的入口处时,传送看板就附在容器上;当下道工序开始使用其入口存放处的容器内的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入看板盒中;当下道工序需要补充零件时,传送看板就被送到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处相应的容器上,同时将该容器上的市场看板取下,并放入生产看板盒中。
精益生产概论
精益生产概论精益消费Lean Production,简称LP,指的是精简、效益消费,就是说人们做事情要精简、要有效益,即要做到投资少、报酬多,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它复杂化。
消费管理消费管理〔Product/Production=Manufaction/简写MFG=Operation Mgt〕是一个开展的概念,最后叫消费,即把产品做出来,后来改为制造消费,如今称为运作管理。
普通的消费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1 消费管理也就是手工制造,例如烫头发、装饰房子、塑雕像等。
停止手工制造的必需是十分专业的技术人员,且这种消费方式不能少量地做,利润额也比拟高。
2 少量消费少量消费是指企业在产品十分紧缺时,可以不思索销售、库存,完全依照企业的消费才干停止消费。
例如,20年前我国机缺少,机的消费企业就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消费才干墨守成规地消费。
3 中小企业消费即接单消费。
理想上如今很多企业都是接单消费,哪一天有订单就哪一天做,有时一天两个订单就加班加点地做,总之,消费随着需求灵敏变化,这就是精益消费。
精益消费所包括的一个最重要的观念是:精益消费已不再是普通的消费管理,也不再是普通的制造管理,而是运作管理。
高效管理三规范1 效率Efficiency--产出/投入比例值效率就是做事要快,且快而不乱。
贯串精益消费一直的一个观念是消费不需求快、不需求忙,而是要留意增加糜费、降低消耗。
【案例1】甲、乙两个大先生在一次考试中,甲得了81分、乙考了78分,从得分状况上看,甲比乙好。
但是,甲每天要用12个小时读书,不参与运动、不参与社交活动,是个规范的书呆子。
而乙不只参与了学校里的多项运动,还参与了社团活动、争辩竞赛,且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只要2个小时,因此从效率看,乙更高一些。
【案例2】一家企业的消费线有很多步骤,A步骤需求5个小时,B步骤需求3个小时,C步骤需求2个小时。
A单位要花5小时,B单位要花3小时,C单位要花2小时,假设这三个单位同时动身,就是一个糜费。
精益生产起源简介
精益生产简介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目前,在众多的生产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中,精益生产与MRPII(制造资源计划)的影响最为广泛,并进行过大量的实践.在我国,精益生产与MRPII的应用也正广泛地展开。
此时,深入开展对精益生产与MRPII管理思想内核的研究,正是在实践中进一步有效推进工业工程的基础。
本文全面介绍精益生产.1.精益生产的历史背景精益生产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1.1管理技术背景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但此时统治世界的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以流水线形式生产大批量、少品种的产品,以规模效应带动成本降低,并由此带来价格上的竞争力。
具体而言:在当时,大量生产方式即代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
大量的专用设备、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尝试推广,并开始在实践中体现了一定的效益.生产中库存控制的思想(以MRPII思想为主)也开始提出,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走向实用化。
1.2丰田式生产方式发展的环境当美国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点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们是无法与其在同一生产模式下进行竞争的。
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一天的产量.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面临需求不足与技术落后等严重困难,加上战后日本国内的资金严重不足,也难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达到有竞争力的规模.此外,丰田汽车公司在参观美国的几大汽车厂之后还发现,在美国企业管理中,特别是人事管理中,存在着难以被日本企业接受之处。
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之三LP(精益生产)
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之三LP(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的理论基础企业家无不希望每项生产活动都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次品、仓库中没有销售出去的库存、由于设计失误而报废的原料等等,都使企业的资源投入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收益。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它致力于消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使企业精确地生产精良的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精益生产思想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汽车行业到其它制造行业,进一步扩展到其它领域。
精益生产不仅是一整套生产组织方法,它还成为一种意义深远的管理思想。
一、精益生产的概念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
精益生产就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及时制造,消除原料采购、储运、生产、包装等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浪费。
精益生产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IMVP)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
欧美学者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是因为该公司采取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它致力于消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从而使企业兼顾了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和多品种生产的灵活性。
与过于臃肿的生产方式相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便被命名为精益生产。
二、精益生产的理论要点如果把生产系统比喻成一个房屋,那么它的地基是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产品与工艺设计、标准化作业及全员生产维护。
支撑这个房屋的是两根“柱子”:及时生产与质量控制。
房屋里活动着的是通过企业文化而融合在一起的一批灵活、熟练、有积极性的员工。
房顶即精益生产方式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消除浪费、缩短生产时间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交货。
这个比喻实际上说出了精益生产的内容:即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一)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生产(LP)概述二战以后,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和大野考察了福特汽车公司轿车厂。
当时,这个厂日产7000辆轿车,比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多。
但丰田却没有想到仅简单地照搬福特的生产模式,他认为“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
回到日本后,丰田和大野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国情(社会和文化背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团队工作精神),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生产管理体制,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使丰田汽车的质量、产量和效益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变成世界汽车之王。
与此同时,其它的汽车公司和别的行业也纷纷采用这种组织管理方式,使日本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与技艺性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组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技艺性生产的高费用和大批量生产的高刚性。
为此目的,精益生产采用的是由多能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和柔性很高的自动化设备。
与大批量生产不同,精益生产的一切都是“精简”的:与大批大量生产相比,只需要一半的劳动强度、一半的制造空间、一半的工具投资、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库存的大量减少、废品大量的减少和品种大量的增加。
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最终目标上:大量生产强调“足够”好的质量,因此总是存在着缺陷;而精益生产则追求完美性(不断降低价格、零缺陷、零库存和无限多的品种)。
一、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1. 精益生产的出现由丰田和大野创造的精益生产技术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
在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的更换是个很大的问题。
由于精度要求极高,模具的更换即昂贵且费时,需要极高技术的工人来完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汽车制造商采用一组冲压机来生产同一种零件,于是,他们可以实现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更换模具。
对于50年代的丰田公司,这种办法却行不通,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好几百台冲压机用于汽车覆盖件的生产,他们必须用少数的几条生产线生产所有汽车的冲压件。
于是,大野发明了一种快速更换模具新技术(SMED法──Single Minute of Dies),这种技术使更换一副模具的时间从1天减少到3分钟,也不需要专门的模具更换工。
随后,大野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小批量生产的成本比大批量生产更低。
造成这种事实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批量生产不需要大批量生产那样大的库存(当然包括设备和人员);第二个原因是在装配前,只有少量的零件被生产,发现错误可以立即更正。
而在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总是被提前很多时间大批量地制造好,零件的错误只有到最后装配时才会发现,造成大量的报废或返修。
根据后一个原因,大野得出一个结论,产品的库存时间应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JIT生产和零库存的起源)。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高度熟练的和高度责任感的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
但是,如果工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整个工厂的运行就会变得一团糟。
2. 改变劳资关系,同舟共济在40年代末期,由于整个经济形势不佳,丰田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公司的经营者提出解雇1/4的工人,但是收到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对。
后来,公司与工会达成协议:1/4的工人被解雇,公司的总管者丰田辞职,作为对公司经营失败的惩罚;其余的工人则得到双倍的保证,一个是终身雇用,另一个是工资随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同步增长而不与工种挂钩。
换言之,工人成为公司的一员,享受公司的一切福利。
对工人来说,四十年工龄的工资远比20年工资为多。
但如果他转到另一家公司去工作,则他的工龄从零算起,比20年工龄的工人还要少得多(因为其它日本公司也同时开始实行这种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有主人翁的感觉,迫使他们毕生为公司拼命工作。
他们接受公司指派的任何工作,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家都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
而公司亦将工人看作自己的资本,而且是比机器设备更重要的资本。
公司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本的作用,就不断对工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工人的技能,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从雇员身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3. 发现问题随时修改在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组装线上的工人只重复地执行一些简单的动作,领班人不承担组装工作,他只需保证组装线工人按照规定工作。
这些规定和要求是由工艺师制定的,并由他负责提出改进工艺的办法。
其它像维修工、清洁工、检验工均各司其职,发现问题无权当场处理,必须留到组装线终端的返修厂里给予纠正。
还有一类工作属于“万能工”,用来顶替那些临时缺勤的工人。
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为了保证产量,组装流水线一般不应停下来,否则无法保证产量,有问题的产品允许继续在流水线上走下去,直到组装完成后进行返修。
大野认为,这个制度会造成惊人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两方面的:首先,组装线以外的任何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对汽车生产产生一点增值,都是人力浪费。
在这种制度下,组装线上的工人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其它人员则重要得多。
大野认为,组装线上的工人能够完成其它专职人员的大部分工作,甚至可以完成得更出色,因为他们最了解组装线上的一切;其次,为了保证组装线不停下来而允许有错误的产品继续组装下去,将会使错误不断倍增。
而组装线上的工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即可,反正错误后来总会被纠正。
对他们来说,放过错误并不会使他们受罚,但任何使流水线停止的行动都会受到惩罚。
这样做的结果是:或者造成错误的累积,或者由于最前面工序的一个错误导致在返修现场大量拆卸返修工作。
大野的做法截然相反,首先他把工人分组,组长不仅要协调全组的工作,他本人也承担组装工作。
他领导的工作小组负责一套组装工序,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搞好他们的工作。
其次,大野把清理工作现场,工具的小修和质量检查等任务也都交给小组。
他还要求小组定期集体讨论,对改进工艺流程提出建议。
这种小组化工作方式就是Team Work和QC小组工作方式的来源,并被认为是未来制造业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
接着,大野在每个工位都设置了一个拉线,并告诉工人,一旦发现问题,只要他们当时解决不了,就立刻让整个组装线停下来,然后大家(整个小组)都过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与大批大量生产中只有专门负责流水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才有权让生产线停下来相比,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措施。
另外,在大批大量生产工厂里,倾向于把出现的问题看成是随机事件,其思路是单纯的修复。
大野则采取了另外的措施,他制定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制度,叫做“五个为什幺”,告诉每个工人如何系统地追溯每个差错的基本原因,要层层深入地找问题的根源,对每个不明白的问题都要问个为什幺,最后找出改进问题的措施,使这种问题不致于再发生。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一。
不难想象,在大野刚把他的想法付诸实施时,组装车间一片混乱,组装线老是停下来,工人们也多半感到沮丧。
但当所有的工作小组在识别问题、并找出其根本原因方面取得经验后,差错的数量就大为减少。
在今天的丰田组装厂,每个工人都有权让生产线停下来,但生产线几乎从来没停过。
相反,在西方大批大量生产厂里,除组装线的主管以外,其它任何人无权让生产线停下来,但生产线却经常停下来,并不是为了纠正错误,停止的原因是由于材料供应和协调问题。
开动率达到90%已被认为是管理良好的标志。
更惊人的是生产线的终端,随着大野实验的进展,返修工作量不断减少,使得出厂汽车的质量稳步上升。
理由很简单,因为专职质检人员,不管如何努力,他也不可能发现象汽车这样复杂产品(10000多个零件)的所有差错(特别是组装后)。
今天的丰田组装厂里,实际上已没有返修场地,几乎没有返修作业。
相反,在今天的许多大批大量生产厂,有20%的厂房面积和25%的工时是用于返修的。
最有说服力的是实际交到用户手里的汽车质量。
根据美国顾客的报告,丰田汽车的缺陷是世界上最少的,可与德国豪华轿车的最佳水平相媲美。
但是,这些德国豪华轿车是在总装厂里费了大量的调试工时才达到这样质量的。
4. 供货环节汽车制造包括生产超过10000个零件,并把它们组装成100多个主要部件,最后组装成产品。
要使所需要的零件具有高的质量、低的价格,并在正好需要的时间到达装配工位,这是一个复杂的供货大系统。
在大批大量生产厂,最早的企图是建立一个集权的订货系统,所有订货命令都来自最高决策者。
但是,即使是斯隆创造的管理方式也无法圆满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是大批量生产厂至今尚未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
但大野和他的同事们却在考虑其它解决方法,他们认为解决汽车总装的货源时,不论总装厂和协作厂的法律关系如何,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共同努力,顺利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共同受益。
在美国汽车公司里,汽车上的一万多个零件和总成,都是由公司总部的技术人员负责设计,然后公司把图纸交给协作厂,再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厂家。
在所有投标单位中,报价最低,质量满足要求、交货时间短的中标。
在汽车厂和协作厂之间的关系属于临时性质的,因为汽车厂常常在协作厂之间变动定货单,事先并不通知对方。
当汽车工业的市场出现衰退时,每个公司都各自为自己打算,都以短期行为来处理业务上的联系。
而丰田公司采取的却是另一种办法,把厂内自制的配套部分也分离出去,成为准独立的第一层次的协作单位,丰田公司保留了一部分股份。
丰田公司与它们的关系,就和其它协作厂一样。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丰田公司与第一层协作厂之间都相互有对方的股份。
此外,丰田公司还和它的协作厂(集团)在人员方面进行交流。
当短期内负荷太大时,把自己的人员借给协作厂,有时,把丰田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输送到协作厂去担任高级职务。
同时,各协作单位都需密切参与丰田的新产品开发,持有丰田公司和丰田集团其它成员的股份。
这样,各协作厂与丰田公司之间互相依赖、生死与共。
于是,丰田公司内部推行的一些管理体制,象JIT,也可以推行到其协作单位,构成一个一环套一环的有机整体。
在这种环境下,丰田公司以天为基础的实时供货制才得以顺利推行。
只有当下一个工序需要时才向上一个工序提出供货要求,上道工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所需要的零件并恰好在需要时送到下道工序。
这就是著名的“拉动”式实时供货系统。
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推动”式(采用MRPⅡ系统)具有本质性的区别。
但是,这种系统的推行既很困难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几乎取消所有库存,当一个很小的部分发生故障,整个生产系统都会停止。
但对于大野,他认为这正是JIT系统的优越性所在,由于取消了所有的安全措施,它就要求所有的人都时刻密切注意寻找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与我国历史典故中“破釜沉舟”和“置于死地而后生”是同一道理吧。
总之,经过20年的努力,丰田公司终于成功实施了实时供货制,在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方面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5. 新产品开发汽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制作品,它的设计需要许多不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因此,在组织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即最后结果要比各部分的总和差(根据系统工程的观点,总体大于部分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