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案板书
春朱自清教案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春朱自清教案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258d5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2.png)
春朱自清教案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细致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3篇春朱自清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体会美感。
⑴能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文章思路。
看看作者从春这一背静中,分离出哪些图景来写的?并体会作者对春景的特殊感悟与喜爱之情。
⑴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物的技巧,来学习作者调动感官来感知春的方法,并找出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句等,体会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语言的精妙之蕴。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朗读,能复述课文,体会美感。
⑴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的技巧,体会作者写作方法及语言的精妙。
⑴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1、重点:⑴反复朗读,读出作者感知过程中所蕴涵的情韵。
⑴品味绘春图中所含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及优美的语句。
2、难点:⑴结合作文三步法分想思维中的分离,来理清思路,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方法。
⑴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技巧,学习并掌握作者调动感官感知周围、感知世界的方法。
3、教学突破:⑴读通、读懂课文,品味文章的意蕴和情韵。
⑴结合作文三步法感知原理及分想思维技巧,形成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有机地联结起来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春天是绚丽多彩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曾对春怀有特殊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朱自清先生笔下描绘的一幅幅春天的图画吧,同作者一起领略和感悟春天的美!2、在学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说说:你心目中的春天是怎样的?3、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2页,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作者笔下的春是怎样的一幅图画?与我们大家心中的春是否相同呢?学生活动:1、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心中的春天的景象。
朱自清《春》教案合集7篇
![朱自清《春》教案合集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b350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6.png)
朱自清《春》教案朱自清《春》教案合集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春》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自清《春》教案篇1教材分析: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治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所以它在教学中应重视美和感悟对好的词的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的欣赏与游。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简介;2、诵美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2、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了解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3、记叙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课前安排:1、解决本文的生字词;2、读通读懂本文;3、收集有关春的诗句;4、收集作者简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力量。
古往今来,有无数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景,请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现在请我们一起去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春的?二、读中理解1、教师配乐背诵,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语气,并把生字词横线画出。
3、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本文的生字词。
4、齐读,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图?用三个字概括?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
请学生找出描绘春景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3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6、请学生朗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归纳盼春—绘春—赞春。
三、读中品味请同学样找出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并说明理由(估计学生会找出一些修辞句式,教师见机点拨,完成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语段来分析。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b3cb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a.png)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朱自清的《春》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掌握课文写景方法:①捉住江南春天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b.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方、拟人等修辞方法。
c.准确把握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本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身酷爱自然,酷爱生活,努力探求将来,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方、拟人等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琢磨文章捉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布置: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扫清字词障碍。
2、理清课文写景的层次。
二、导入(放几张春天景物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呈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气力。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今日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是怎样描绘的呢?让我们来学习今日的课文《春》,了解大好春光。
三、整体感知1、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高校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2、扫清字词障碍。
水涨zhǎng起来散sàn在草丛鸟巢cháo撑chēng伞应yìng和ha酝yùn酿niàng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薄báo烟黄晕yùn抖擞sǒu嘹liáo亮赶趟tàng儿宛wǎn转3、听录音朗读,体会感情。
4、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用喜好、欢欣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a7c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0.png)
语文课文《春》教学教案(5篇)2 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3 学习抓特点,多角度,按挨次的景物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练笔中,使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4 对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以鼓励为主,但要留意引导的方向性。
)5 在语法上,要把握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6 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学会阅读文章和观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1 从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 把握阅读和观赏美丽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3 把握比方、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有条件可增加一节活动课。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乐观热忱的思想感情。
2 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
3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4 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体会比方、拟人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1’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肯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
的确,我们的生活布满了美。
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气。
(展示春的图片)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学习的重点是要体会春天美在哪里。
他的是——朱自清。
(板书)(二) 朱自清1’朱自清,字佩弦,是有名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实,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喜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予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
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
他留下来的有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这些文章我们在中学里都会学习到。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春》这篇文章。
朱自清《春》课文教案参考(5篇)
![朱自清《春》课文教案参考(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ab143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7.png)
朱自清《春》课文教案参考(5篇)朱自清《春》课文教案参考(5篇)《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春》课文教案参考,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朱自清《春》课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能力目标: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
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⑶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优美语言和写景物技巧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读出春天的特点,表达美好的感受,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
为了使学生朗读的有兴趣、有效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先展示“春天”的画面,再伴随音乐进行范读,为学生创造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巩固并理解课堂内容又设置了练笔这一环节,还留下了积累美句和推荐美文的课后作业。
2、学法本文着眼于感受、欣赏、品味朱自清优美的语言和出色的写作技巧,用听读、美读、赛读,画面再现文字、圈点勾画、旁批等多种形式,体味本文的语言美,学习本文描写技巧,运用“朗读——质疑——探究——解疑——练笔”这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春》教案(优秀5篇)
![《春》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be20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b.png)
《春》教案(优秀5篇)《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2.感知内容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二.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潜心精读问题组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
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朱自清《春》优质课教案(精选
![朱自清《春》优质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8e64f2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2.png)
朱自清《春》优质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教材章节为高中语文必修一。
详细内容包括:对散文的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品味、作者情感的把握、描绘春天的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春》,提高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2. 掌握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句子,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3. 领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文章语言特色的鉴赏,描绘春天手法的学习。
重点:理解作者情感,品味文章优美词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描绘春天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3. 课堂讲解:a)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b) 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如“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c) 讲解作者描绘春天的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其他优美句子,并进行仿写。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2. 重点词语和句子3. 描绘春天的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解释其表达效果。
b) 仿写一个描绘春天的句子,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2. 答案:a) 摘抄句子:略b) 仿写句子:示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一层嫩绿的薄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a) 推荐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背影》等。
朱自清《春》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朱自清《春》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1d0014f78a6529657d5300.png)
朱自清《春》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3篇)导语: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朱自清《春》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朱自清《春》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学习时数:2课时课前准备:1、运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并阅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提示:可以朗读有关“春”的美文片断、诗,也可展示自己找到的图片或是自己画的画,还可以唱有关“春”的歌曲,跳表现“春”的美好的舞蹈。
学习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用他们那颗敏锐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今天我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板书课题《春》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朱自清————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嗡嗡散在草丛里酝酿应和黄晕蓑笠抖擞卖弄眨眼你认为重要的生字新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组朗读:(每四人一组)在小组内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一定要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其他组员可帮助他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
2.朗读展示:小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3.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请再次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小组内讨论,派代表回答)四、品味语言,学习修辞(形式:合作探究)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春》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
朱自清《春》教案完美版
![朱自清《春》教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5c3e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3.png)
朱自清《春》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春》的背景信息。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简要介绍《春》的主题和文学特点。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的图片和生平简介。
教师讲述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引导学生关注《春》的文学特点,如语言、结构等。
第二章:文本分析(第一部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春》的文意,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春》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内容学生自读《春》,理解文意。
教师选取文中重要段落进行详细分析。
2.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做好笔记。
教师引导讨论,提问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文本分析(第二部分)3.1 教学目标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的文意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分析并欣赏《春》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
3.2 教学内容学生继续自读《春》,深入理解文意。
教师选取文中关键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
3.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问题。
教师引导讨论,提问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分析文中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
第四章:创作背景与作者意图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春》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4.2 教学内容教师讲述《春》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4.3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和展示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时代意义的理解。
第五章:拓展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春天的感悟。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创作表达对春天的感悟的短文。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5.3 教学方法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
学生进行创作,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六章:课堂讨论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深入理解《春》的主题和情感。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a978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e.png)
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面镜子,制定教案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朱自清的春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朱自清的春教案篇1【设计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教学经验的核心。
在讲授《春》一课时,应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自学讨论和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主动的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与练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应该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都热爱春天,向往春天。
这里我用投影给大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吗?(教师多媒体展示)生:(口头描绘)。
(学生的口头描述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自然的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春》,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绘春天的?板书课题和作者,并用投影出示教学目标:1、学习细致观察、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2、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体会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
二、学生自学,尝试感知与分析1、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的思路。
(范读课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整体的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出示第一组尝试题,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理清思路:⑴全文由几个部分组成?⑵文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盼?⑶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哪里?⑸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这一组尝试题,能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并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
朱自清《春》的教案优秀4篇
![朱自清《春》的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c86b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2.png)
朱自清《春》的教案优秀4篇朱自清《春》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2.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课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了生机,春天如诗情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春》,走进那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净化。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
(2)在读的过程中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圈出来,不明白意思的词语划下来。
(3)划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或优美的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3.老师总结(三)概括文章的主题(四)自学指导第一步:读、析(读析的过程也就是品味文章中的优美的语言的过程)要求:1.细心的品读文章,把你认为好的词语或美的句子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读出来,要读的抑扬顿挫,读的声情并茂,读出感情来。
例如:春花图,尽管景不在这里,但要读出来,让同学们感觉到花儿盛开的样子。
2.析即分析,分析的要透彻,要有一定的深度。
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准确生动的词语、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文章的主旨句、内容……)3.品味语言:(1)四人一小组合作把你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找出来写在笔记本上,并进行分析。
(2)最好用这种方式:(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或表达方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了什么)当然也可以不用。
例如:(1)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悬”字用的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上星星的状况。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3)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我认为这句写的比较好,它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不少”“有的”与“几件”对比,“已经模糊”“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这几件事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4)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fd6a8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9.png)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篇1【课型定位】朗读感悟式。
【教学对象分析】1、虽然这篇散文可以挖掘的方面很多,但其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人所共知,因而教学时从美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感悟意境,梳理结构,应是可行的。
2、初一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文的内容相对较浅,完全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其美的所在,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喜悦之情;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2、知识能力目标:从整体感知和理清思路着手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体会作品的语言、思路、主旨等。
【教学重点】1、感悟文章的美。
2、以朗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方式】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优美的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法】指导朗读,引导品位。
【学法】反复朗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事物、景物等,并能用短语表现出来。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美的记忆展示:多媒体放映大自然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美丽画面,迅速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
提问:生活中你能发现哪些美的东西,能用适当的短语表达出来吗?点拨:坚强的意志、纯洁的心灵、漂亮的面容、潇洒的风度、辽阔的天空、金色的原野……当然还有:优美的文章。
引导:那优美的大自然景色,想看吗?抒情精彩的文章,想读吗?今天我们要学的抒情散文《春》就是这二者的结合体,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去领略、去欣赏。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2504d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1.png)
朱自清《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春》优质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从书《春天的声音》第二板块“春天来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书、观察、动脑、扩大知识面,获得更多关于春天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孩子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到春天的美丽,让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背、想、思等环节,让学生了解有关春天的各种知识,体会到春天的美,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2、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分享知识,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听曲师:一首欢快的《小燕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季节——春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春天,拥抱春天,一起张开嘴大声喊《春天来了》。
(学生读题目)(二)赏“春”1、与春天有关的古诗: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风拂面。
3、描写春天的儿歌:春雨。
滴答、滴答,下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多种形式的读,就像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既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同时又是让孩子们进行语言习得的过程。
)(三)绘“春”展示自己画的有关春天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
春朱自清教案朱自清《春》教学设计(12篇)
![春朱自清教案朱自清《春》教学设计(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7a1c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b.png)
春朱自清教案朱自清《春》教学设计(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小月月为大伙儿找到的12篇朱自清《春》教学设计,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朱自清《春》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治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所以它在教学中应重视美和感悟对好的词的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的欣赏与游。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简介;2、诵美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2、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了解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3、记叙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课前安排:1、解决本文的生字词;2、读通读懂本文;3、收集有关春的诗句;4、收集作者简介。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力量。
古往今来,有无数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景,请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现在请我们一起去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春的?二、读中理解1、教师配乐背诵,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语气,并把生字词横线画出。
3、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本文的生字词。
4、齐读,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几幅美丽的图?用三个字概括?若学生对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
请学生找出描绘春景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3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6、请学生朗读一段和较后一段,引导学生归纳盼春—绘春—赞春。
朱自清《春》教案板书(精选9篇)
![朱自清《春》教案板书(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b2640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c.png)
朱自清《春》教案板书朱自清《春》教案板书(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春》教案板书(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春》教案板书篇1【教学目标】1.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难点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二、整体把握文章。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3篇)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64ed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c.png)
朱自清《春》教案(优秀3篇)春教案-朱自清篇一春教案-朱自清《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春天的“新、美、力”。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及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抒情。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诵读中注重个性化朗读。
2、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细致观察景物,领会写景的各种方法。
3、课堂延伸: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教学准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2、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摘抄并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3、把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教学过程: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
教学步骤:一、盼春天:1. 导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严冬将至,但我们也可以在这严冬中找寻春的影子,因为冬天来了,我们离天春天越来越近了,那让我们共同来期待那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吧?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 自清《春》详细教案
![朱 自清《春》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6eb58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1.png)
朱自清《春》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经典散文——朱自清的《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提问:文章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春草图(1)指名朗读春草图部分。
(2)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草的?(引导学生从草的形态、质地、颜色等方面回答)(3)作者在描写春草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生机与活力)(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春草图部分,体会春草的特点。
学习春花图(1)学生自由朗读春花图部分。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春花的?(从花的数量、颜色、种类等方面回答)(3)作者在描写春花时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视觉、嗅觉)(4)分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个句子的妙处。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春花图部分,感受春花的绚丽多彩。
学习春风图(1)指名朗读春风图部分。
(2)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春风的?(触觉、嗅觉、听觉)(3)作者在描写春风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引用、比喻、拟人)(4)体会“‘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自清《春》教案板书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
揣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配乐范读,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剑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
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
(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
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
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一切??????”这个自然段的怎样描写春天的?
(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草图
: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教师明确:嫩、绿、多)
(1)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总结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娶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布置作业
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