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_以上海人个案为例(巫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战线 2010年第3期

第36卷№13,2010Vol 136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

———以上海人个案为例

巫 达

3

摘 要:大都市人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构成的。不同时期移民及其后裔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族群特征。然而,在以大都市名称命名的大都市人

(如上海人)与其他

地方的人群相对应的情况下,其本质已经作为一个整体,具备了区域性族群意识,并通过文化表述出来。大都市人的族群性或族群意识是通过想象的共同体来实现的,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建构模式的产物。大都市人族群意识的形成,伴之以族群边界的维持,构成当代大都市人族群意识文化图景。

关键词:人类学;族群意识;都市族群;上海人

一、引 言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城镇化、都市化的进程极为引人注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境内外流动人口增加,出现了跨地区、跨城市、跨省份的大规模流动人口。在这种背景下,大都市海纳百川式地吸收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移民。新移民融入大都市的过程,是他们逐步接受大都市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是社会人类学意义上新的族群意识形成过程。在某些大都市,例如上海市,这个过程由于时间短、变动频繁,出现了新、老移民之间不同的区域性族群意识的差异。上海的“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之间的区别,在不同政治、经济利益面前被强调或被掩饰。

本文所讨论的“大都市”不一定仅仅指“国家中心城市”,①其他省会及区域性中心城市

(如深圳)等也可称为“大都市”。我国城乡

建设部定义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个定义可以对大都市的定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本文所讨论的“族群意识”,

不是指大都市里面某个族群、某个民族的意识,而是指以某个大都市命名

(如上海人)的人群

的意识。以“上海人”来讲,这个名称相对于其他城市、其他地区,已具备或逐渐具备区域性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族群性”,也就是英文的ethnicity 。实际上,吴燕和教授在1989年的一篇文章里,就是把英文的ethnicity 翻译成“族裔意识”或“族群意识”

的。

②从人类学的族群理论的角度看待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时,笔者用ethnogenesis (族群形成过程)这个概念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本文主要以上海人为例,考察大都市人的主观认同、文化表述与认同建构模式。主观认同和建构模式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人类学关于身份认同的主流研究范式。本文研究资料资料来自报刊杂志、参与观察、随机访谈等。

二、理论背景:想象的共同体与建构模式

从人类学族群理论的角度研究大都市人,首要研究重点是考察大都市人的身份认同的建构模式,探索其身份的文化表述方式,汇总当代大都市人身份的“多元一体”(费孝通概念)③的形

3①②③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子项目“虚拟网络社区与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前期经费资助作者简介:巫 达,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上海,200444)。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指的是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些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2010年确定的5大国家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吴燕和:《族类意识之创造与再创造:从夷夏、汉番、省籍之说发展族群关系理论》,“族群关系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1989年9月1日~2日。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成过程。而传统社会人类学主要针对小型社会进行研究,并在同一个族群里发现和发展认同理论。

1992年,美国学者韩起澜

(E m ily Honig )

出版了一部关于上海人的重要著作,书名叫Cre 2

ating Chinese Ethnicity:Subei Peop le in Shanghai,1850~1980。

①这本书的重要之处在于作者根据当时国际流行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族群理论,将“苏北人”看作一个“族群”(ethnic gr oup )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在读者面前展示了族群认同建构的一个鲜活个案。“族群”不等于“民族”,因此“苏北人”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韩起澜指出“‘苏北人’并不是在苏北的人,他们只是在上海才成为‘苏北人’”。也就是说,“苏北人”的身份是由共同生活在上海的江南籍精英

建构的。

②本文的研究概念受韩起澜将“苏北人”看作一个族群的思路的启发,将“上海人”看作一个与“苏北人”相对应的“族群”进行考察,并从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切入点是关于“上海人”的族群表述

(ethnic rep resentati on )以及文化表述。

谁是“上海人”?借用美国学者莫曼

(M i 2

chael Moer man )对族群的理解及其理论观点,

可以表述为“‘上海人’是自己认为自己是‘上海人’的人”。根据莫曼的研究,泰国泐人

(Lue )虽然从文化上或从表面上跟泰人完全一

样,可是,泐人自己认为自己不同于泰人。③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陈志明教授的马来西亚峇峇人研究成果也是很好的参考个案。马六甲等地峇峇人是早期华人移民的后裔,语言文化已与马来人一致。但是,峇峇人却强烈认同华人,并积极

建构对华人的认同。

④这种族群认同现象是当前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

根据建构模式的观点,

“族群”和“族群

性”是后起的现象,其成员之间不可能全部相互认识,那么他们怎么会相互认同为一个族群呢?根据美国学者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 on )

的概念,这种认同是“想象”出来的结果。安德森在其成名作《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还指出: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人们“想象”为

一个共同体,并建构一个族群或一个民族。⑤在面对大都市人的时候,可以借鉴安德森的理论视角,研究如何推动对“上海人”的认同?研究他们如何建构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当然,“想象的共同体”的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据的。因此,需要重视历史文献的论证作用,力图澄清、追踪和考查上海人身份认同的文化源头。美国学者芬顿

(Steve

Fent on )指出:

从社会学理论出发,“族群”和“族

性”这些术语,是否涉及真实存在的、植根于群体生活和个人经历的社会学事实;这些术语是否指称某些相当散漫和拙劣的认同,是否它们的重要性转瞬即逝,应该被视为“社会构建的”

(s ocially constructed ),

而不是意义深远的和“真实的”。⑥

上海人族群意识的研究需认清其主观性,理解其想象性,并立足于“族群建构模式”(con 2

structi onist app r oach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纵横交

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如何”解释上海人身份认同表述的问题。另外,在解释为什么出现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的时候,理性选择理论和族群内心情感论则派上了用场。⑦

三、族群意识与族群边界

2010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

不久,新闻媒体就报道了我国正式确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这种城市分级的做法,本意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但却为居住在这些中心城市的居民形成“大都市人族群意识”提供了支持。这些大都市,有像北京这样的千年古都,也有像上海这样的百年新城。而深圳则只有短短20多年历史的新兴都市,也被称作华南中心城市。实际上,每个大都市的产生和发展,都伴随着“大都市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大都市人”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区域性的族群意识。这些中心城市的形成由来已久,並非一日两日建设起来或确定起来的。且不说北京这样的古都,像上海这样开埠100多年的新兴大都市,他们的居民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族群意识。社会人类学关于族群意识形成过程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

巫 达★

①②③④⑤⑥⑦中译本名为《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Moer man,M ichael,‘W ho are the Lue?Ethnic identificati on in a comp lex civilizati on ’,Am erican Anthropologist 67,1965,pp.1215~1230.[马来西亚]Tan,Chee -Beng (陈志明),The B aba of M elaka:culture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 co mm unity in M alaysia .,Malaysia:

Pelanduk Pub,1988.

Anders on,Benedict,I m agined Co mm 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 rigin and Spread of N ationalis m ,London,Ne w York:VERS O,1983.[美]芬顿・斯蒂夫:《族性》,劳焕强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巫 达:《理性选择与族群内心情感: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台湾人类学刊》2006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