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试题及资料(全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ài)泻气深恶.痛绝(è)震撼人心B.悄.然(qiāo)缅怀翘.首以待(qiáo)诚皇诚恐C.绯.红(fēi)燥热屏.息敛声(bǐng)眼花缭乱D.炽.热(zhì)胆怯杳.无消息(yǎo)和言悦色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逛了一天公园,回家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B.这次考试班上只有肖东同学没及格,他可真是鹤立鸡群....呀。

C.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D.雷锋精神应该继续继承发扬,这一点无可置疑....。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C.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D.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5、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小表妹长得很萌,经常向我们卖萌,我们都被她萌翻了。

解说:这句话中有三个“萌”,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

B.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很规范。

C.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解说:这个句子提取主干为——克隆羊引起了轰动。

D.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上空。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白云”,喻体是“思绪”。

6、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②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③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大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大全

八(上)语文复习资料专项一字音字形第一单元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 溃退(kuì) 颁.发(bān) 仲.裁(zhòng)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凌空(líng) 屏.息敛声(bǐnɡ liǎn) 眼花缭乱(liáo潇洒(xiāo)轻盈(yíng) 由衷(zhō(wéi)ào) ēnɡ(juān)ǒu) ò(dāéng pài) ǐn liè)à(xián) ì)第二单元(fēi) 畸.形(jī) 挟.着(xié) 宛.如(wǎn) ò) ì)不逊.(xùn)匿.名(nì(jié) (qī) ì)àn) (yǎo)深恶痛疾(wù) 佃.农(diàn) 劳碌(lù)ú) 周济.(jì) 慰勉.(miǎn)ò) 任劳任怨én) 黝.黑(yǒu) ùn) 滞.留(zhì)āo) 轩昂(xuān) 崎岖..(qí qū)平庸.(yōng) 器宇.(yǔ) 蒙昧.(mèi)酒肆.(sì(jiānɡ) (jī(hàn) 藏污纳垢.(gòu) 胆(qiè)à) òu) (zà(zhò(zhì) ū)(yíng) ò) 筋.疲力尽(jīn)第三单元重岩叠嶂(zhàng) 略无阙处(quē)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乘奔御风(yù) 素湍绿潭(tuān) 绝巘(yǎn) 怪柏(bǎi) 飞漱(shù)藻、荇交横(zǎo xìng) 缥碧(piǎo) 轩邈(miǎo)鸢飞戾天(yuān lì) 经纶世务(lún)横柯上蔽(kē) 城郭(guō) 徙倚(xǐ)落晖(huī) 驱犊(dú) 采薇(wēi)鹦鹉洲(yīng wǔ) 都护(dū) 燕然(yān)第四单元迂(yū) 褂(guà) 搀(chān)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簌(sù sù) 赋闲(fù) 茸毛(rónɡ)游逛(guàng) 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 颓唐(tuí) 琐屑(suǒ xiè) 凋谢(diāo)晶莹(yíng) 开垦(kěn) 主宰(zǎi) 倦怠(dài) 倔强(jué) 婆娑(suō) 虬枝(qiú)秀颀(qí) 鄙视(bǐ) 妙手偶得坦荡如砥(dǐ) 潜滋暗长恹恹欲睡(yān)旁逸斜出不折不挠八卦(guà) 甸(diàn) 碗碟(dié) 避邪(xié) 鲜腴(yú) 吆唤(yāo)苔痕密匝匝(zāzā) 遏制(è)濒临(bīn) 俯瞰(kàn) 深渊(yuān) 星辰飓风(jù)洗涤(dí) 卑微(bēi) 消逝(shì) 幽美土壤(rǎnɡ)第五单元桥墩(dūn) 弧形(hú) 雄跨古朴推崇(chóng) 巧妙绝伦惟妙惟肖(xiào) 轩榭(xiè) 丘壑(hè) 唯愿雷同映衬依傍嶙峋(lín xún) 蔓延(màn) 蔷薇(qiáng wēi) 芭蕉雕镂(lòu) 斟酌(zhēn zhuó) 因地制宜(yí)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驮着(tuó) 檀香(tán) 冗(rǒng) 翰林(hàn)题跋(bá) 擅长(shàn)考订田畴(chóu) 岔道(chà) 簇拥(cù) 踏青行旅宏敞摄取(shè) 遒劲(qiú jìng)春寒料峭(qiào) 跋涉(bá shè) 摩肩接踵(zhǒng)络绎不绝(yì)轧(yà) 鳍(qí) 地穴(xué) 暴晒隧道(suì) 罅隙(xià)跳蚤车辙(zhé) 黏土(nián) 寻觅(mì) 扒掘(bā) 喧嚣(xiāo)第六单元丈夫之冠(guàn) 诸侯(hóu) 富贵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舜(shùn)魁父之丘(kuí) 惩山北之塞(sè) 荷担(hè)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智叟(sǒu) 穷匮(kuì) 烽火(fēng)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提携(xié)折戟(jǐ) 殷勤(yīn) 长嗟(jiē)专题二词语积累与运用第一单元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炽.热(chì)荒谬.(miù)甲胄. ( wèi) 殚.精竭虑(dān)B.要塞.(sà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qiān)C.教诲.(hùi)诘.责(jié)轩邈.(miǎo )猝.死(cuì)D.瞥.见(piē)屏.息(bǐng)锃.亮(zèng) 踌.躇(chóu)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位名师的课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听得目眩神迷....。

B.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其素质是极其低下的。

C.《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人情世故....。

D.看了齐白石先生的画展,人们不禁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青岩古镇入选‘中国古镇’特种邮票。

”句中“入选”和“邮票”依次是动词、名词。

B.“新闻阅读”“百鸟朝凤”“殚精竭虑”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消息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新闻特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D.“盲人女教师刘芳就像一朵开在大山深处的百合花。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项是( )①这会使草场资源因负荷量过重而表竭,先是产草量下降,继而草场开始退化,接着草原植被日趋稀疏低矮。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册)

部编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 (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全册)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全册)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词类复习1、绥(suí) 靖(jìnɡ) 阻(zǔ) 遏(a) 锐(ruì) 不可(kě) 当(dānɡ)2、悠(yōu) 闲(xián) 寒(hán) 噤(jìn) 阴(y īn) 惨(cǎn) 仄(za) 歪(wāi) 张皇(huánɡ) 失措(cu?)3、拂(fú) 晓(xiǎo) 瓦(wǎ) 砾(lì) 地(dì) 窖(jiào) 鞠(j ū) 躬(ɡōnɡ) 颤(chàn) 巍(wēi) 巍(wēi)4、赃(zān ɡ) 物(wù) 箱(xiānɡ) 箧(qia) 荡(dànɡ) 然(rán) 无存5、肃(sù) 穆(mù) 荒(huānɡ) 谬(miù)6、骇(hài) 掳(lǔ) 悚(sǒnɡ) 惶(huánɡ) 急(jí) 疮(chuān ɡ) 疤(bā) 诘(ji?) 问(wan) 渴(kě) 慕(mù) 疏(shū) 懒(lǎn) 霹(pī) 雳(lì)7、交(jiāo) 卸(xia) 奔(bēn) 丧(sānɡ) 狼(lánɡ) 藉(jì) 簌(sù) 簌(sù) 赋(fù) 闲(xián) 颓(tuí) 唐(tánɡ) 琐(suǒ) 屑(xia)8、凹(āo) 凼(dànɡ) 尴(ɡān) 尬(ɡà) 烦(fán) 躁(zào) 大庭(tínɡ) 广(ɡuǎnɡ) 众(zh?nɡ)9、伛(yǔ) 惶(huán ɡ) 恐(kǒnɡ) 荒(huānɡ) 僻(pì) 塌(tā) 败(bài) 取(qǔ) 缔(dì) 骷(kū) 髅(l?u) 滞(zhì) 笨(ban) 愧(kuì) 怍(zu?) 10、克(ka) 扣(k?u) 接(jiē) 济(jì) 唏(xī) 嘘(x ū) 稀(xī) 罕(hɑn) 噩(a) 耗(hào) 呵(hē) 斥(chì) 焦(jiāo) 灼(zhu?) 伎(jì) 俩(liǎnɡ) 颠(diān) 沛(pai) 吊(diào) 唁(yàn) 文(w?n) 绉(zhōu) 绉(zhōu) 长(chánɡ)途(tú) 跋(bá) 涉(sha) 11、推(tuī) 崇(ch?nɡ) 惟(w?i) 妙(miào) 惟(w?i) 肖(xiào) 巧(qiǎo) 妙(miào) 绝(ju?) 伦(lún) 12、轩(xuān) 榭(xia) 丘(qiū) 壑(ha) 嶙(lín) 峋(xún) 重(ch?nɡ) 峦(luán) 叠(di?) 嶂(zhànɡ) 13、磬(qìnɡ) 鳌(áo) 头琉(liú) 璃(li) 藻(z ǎo) 井(jǐnɡ) 蟠(pán) 龙(l?nɡ)金(jīn) 銮(luán) 殿(diàn) 14、帷(w?i) 幕(mù) 缓(huǎn) 冲(chōnɡ)伧(cānɡ) 俗(sú) 15、萌(m?nɡ) 发(fā) 翩(piān) 然(rán) 孕(yùn) 育(yù) 销(xiāo) 声匿(nì) 迹(jì) 衰(shuāi) 草(cǎo) 连(lián) 天(tiān) 风雪(xuě) 载(zài) 途(tú) 16、囊(nánɡ) 繁(f án) 衍(yǎn) 胚(pēi) 胎(tāi) 蟾(chán)蜍(chú) 脊(jǐ) 椎(zhu ī) 两(liǎnɡ) 栖(qī) 17、遗(yí) 骸(hái) 褶(zhě) 皱(zh?u) 劫(ji?) 难(nàn) 追(zhuī) 溯(sù) 18、藩(fān) 篱(l í) 归(ɡuī) 咎(jiù) 在(zài) 劫(ji?) 难(nán) 逃(táo) 斑(bān) 斓(lán) 无动(d?nɡ) 于(yú) 衷(zhōnɡ) 19、吟(yín)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专题复习桃花源记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â)荻港(d í)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îng cái)遗嘱(zhǔ)巨额(ã)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期末综合总复习(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期末综合总复习(全册)

课程主题:八年级上字音、字形、成语、病句、古诗授课时间:背诵与默写期末综合复习(一)巩固基础知识;学习目标复习诗词背诵与赏析。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课后基础字词复习归纳;重点古诗词背诵赏析课程主题: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期末总复习(二)授课时间:学习目标夯实八年级古文基础,为期末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课程主题:八年级上册同步作文指导与期末冲刺授课时间:(四)学习目标梳理八年级上册的同步作文,掌握个单元作文的写作要点。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积累 (10)第一单元 (10)1.给加点字注音 (10)2.解释词语 (10)3.理解文体 (10)练习题;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1)第二单元 (11)1.给加点字注音 (11)2.解释词语 (11)3.注音并解释词语 (12)第三单元: (12)1.给加点字注音 (12)2.解释词语 (12)第四单元: (13)1.给加点字注音 (13)2.解释词语 (13)3.注音并解释词语 (13)第五单元: (13)1.给加点字注音 (13)2.解释词语 (13)3.注音并解释词语 (14)4.文学常识 (14)第二部分:同步基础限时训练 (15)第三单元《唐诗五首》习题专练 (18)第三单元《唐诗五首》阅读赏析 (19)野望 (19)黄鹤楼 (20)使至塞上 (21)《渡荆门送别》 (21)《钱塘湖春行》 (22)《红星照耀中国》导读及练习题 (23)(一)《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23)(二)《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2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27)庭中有奇树 (27)《龟虽寿》 (28)《赠从弟(其二)》 (29)《梁甫行》 (31)第四单元专练 (32)第六单元诗词练习 (37)课后作业 (44)古文知识 (50)一:三峡文两篇 (50)一第二十六课三峡 (50)【知识梳理】 (50)【例题精讲】 (53)二.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54)【知识梳理】 (54)【例题精讲】 (58)知识点二:与朱元思书和唐诗五首 (59)1. 《与朱元思书》 (59)一、文学常识 (59)二、重点字词 (59)三、内容要点 (61)四、阅读题典 (62)第十二课《唐诗五首》 (63)作者介绍 (63)鉴赏 (64)同步练习 (65)黄鹤楼 (66)同步练习 (67)使至塞上 (68)王维介绍 (68)鉴赏 (69)渡荆门送别 (71)李白介绍 (71)鉴赏 (72)同步练习 (74)钱塘湖春行 (74)白居易介绍 (75)鉴赏 (76)同步练习 (77)知识点三:《孟子》二章和愚公移山 (77)学习目标 (77)【知识梳理】 (78)1. 《孟子》二章 (78)【知识梳理】 (78)一、《富贵不能淫》 (78)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0)5.整体把握 (81)【例题精讲】 (82)2.第二十二课愚公移山 (85)【知识梳理】 (85)【例题精讲】 (91)知识点四:*周亚夫军细柳和诗词五首 (94)学习目标. (94)1.第二十三课《周亚夫军细柳》 (95)【知识梳理】 (95)一,基础知识 (96)二. 文章主旨 (97)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 (98)1.内容分析 (98)2.整体把握 (100)春望 (100)1.内容分析 (101)2. 主旨 (101)3.写作手法 (101)雁门太守行 (102)1.注释 (102)2.赏析 (103)赤壁 (103)1.文章结构 (104)2.写作手法 (104)3.文学文化常识 (104)渔家傲 (104)1.译文 (105)2.赏析 (105)3.文学文化常识 (105)4.写作手法 (106)例题精讲 (107)同步作文 (112)第一单元之新闻写作 (112)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学写传记 (112)一传记 (112)二小传的写作方法 (113)1. 全面搜集人物有关资料 (113)2.选材力求典型,以小见大。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答案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答案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部编版)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古文阅读段一、阅读《三峡》,回答下列问题:(一)翻译过关: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二)理解过关:1、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子长;本文选自《水经注》,既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又是一部文采绚烂的散文集。

2、本文第一段写了三峡的:山高峡深,“七百里”点明山多,“略无阙处”写山连绵不断,“隐天蔽日”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峡深,突出了整个三峡的壮丽雄伟;第二段写了三峡的夏天江水的盛大、汹险、湍急,先从正面来写三峡夏天江水的盛大汹险,再从侧面来烘托三峡夏天江水的水流湍急。

第三段写了三峡的:春冬的秀丽景色,先写静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再写动景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先俯后仰,“良多趣味”指的是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第四段写了三峡的:秋天的凄凉景象,正面描写的一句是林寒涧肃侧面描写既渲染了凄凉肃杀的氛围,又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感受。

3、从景物描写看,先写(山),再写(水);从(季节)看,先写(夏天),再写(春)和(冬),最后写(秋);从总体上看,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写,(动静)结合。

每一段开头都点出(地点)或(季节),中间是(景物描写),结尾再以作者的(感受)来烘托。

4、找出文段中正面描写三峡高峻挺拔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衬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出自本课的成语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重点篇目及名著导读)(含答案)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重点篇目及名著导读)(含答案)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重点篇目及名著导读)(含答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重点篇目及名著导读练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册一、背诵《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本文选自(),作者是()(时代)地理学家()。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略无阙()XXX()月沿溯()阻绝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重岩叠嶂()夏水襄()陵絶巘()3、解释加横线词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飞漱其间:()(4)不见XXX:()5)良多趣味()(6)空谷传响:()4、解释加横线词的古今意义1)或XXX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3)不以疾也古义:()今义:()5、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6.指出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法:()意义:()2)每至晴初霜旦。

用法:()意思:()3)空谷传响用法:()意思:()5.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1)作者从正面和侧面突出了山高。

从正面写的句子是:()。

从侧面写的句子是:()2)文中从侧面写出夏日XXX湍急的句子是:()(3)描写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4)描写三峡猿猴鸣叫的句子:()8、翻译以下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重点分析1)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占领六合,只要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芒。

作者如许写有什么用意?2)请用简约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候的“水”的特点自行用红笔修改3月9日的语文作业,末尾打上日期。

)2020年3月9日语文作业答案1、《水经注校证》,北魏,XXX。

2、XXX3、(1)早晨(2)升到高处(3)冲荡(4)太阳(5)甚,很(6)回声4、(1)有时或许,也许(2)即使虽然(3)快疾病5、(1)在如果(2)断绝极(3)清波清澈6、(1)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2)名词作动词,下霜(3)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7、(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综合练习题4(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综合练习题4(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全册综合练习题4一、选择题1.【诵美文,歌赞家乡】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

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

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①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①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①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写对联,宣传家乡】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A.雨奇千岛洗青螺B.松排山岭万重翠C.一轮红日染朝霞D.碧波千顷浮翠岛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的前四句写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作者那种归隐田园,热爱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缭绕景色甚佳,飞鸟结伴而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说感受到了人生的真义,想要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说话。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昇是桥梁专家,他在文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石拱桥。

B.《苏州园林》中作者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

C.《蝉》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蝉习性所做的一系列观察和实验记录。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专项复习(一)语音与汉字第一单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溃.退(kuì) 签.订(qiān) 泄.气(xiè)悄.然(qiǎo) 要塞.(sài) 歼.灭(jiān)遗嘱.(zhǔ) 翘.首(qiáo) 颁.发(bān)钞.票(chāo) 敛.声(liǎn) 澎湃.(pài)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一项是( B)A.浩瀚.(hàn)凛.冽(lǐn)锐不可当.(dǎng)B.娴.熟(xián)镌.刻(juān)一丝不苟.(gǒu)C.悄.然(qiāo )咆.哮(páo)殚.精竭虑(dān)D.紧绷.(bēng)轻盈.(yíng)屏.息敛声(píng)(解析:A项“当”应读dāng;C项“悄”应读qiǎo;D项中“屏”应读bǐng。

)3.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渗透萧洒眼花潦乱惊心动魄萧—潇潦—缭(2)仲栽巨额摧枯拉朽豪无斗志栽—裁豪—毫(3)吞食由衰风平浪静振耳欲聋衰—衷振—震(4)临空默锲如梦初醒白手起家临—凌锲—契第二单元4.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教诲.(huì)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不逊.(xùn)溺.死(nì)抑扬顿挫.(cuò)绯.红(fēi)禁锢.(gù)筋.疲力尽(jīn)诘.责(jié)尴尬.(gà)骤.雨猝至(zhòu)妯.娌(sāo)犀.利(xī)颔.首低眉(hàn)滞.留(zhóu)愚钝.(dùn)藏污纳垢.(gòu)5.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ì(匿)名yīng(樱)花深恶痛jí(疾)抽ti(屉)平yōng(庸)油光可jiàn(鉴)侏rú(儒)diàn(佃)户粗制làn(滥)造吹xū(嘘)脸jiá(颊)诚huáng(惶)诚恐酒sì(肆)胆qiè(怯)正jīn(襟)危坐6.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3.重点字词凌空(líng)翘首(qiáo)轻盈(yíng)由衷(zhōng)悄然(qiǎo)屏息敛声(bǐng)眼花缭乱(liáo)震耳欲聋(zhèn)第4课《一着惊海天》。

1.文学常识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

3.重点字词着陆(zhuó))凛冽(lǐn liè)默契(qì)殚(dān))精竭(jié)虑镌刻(juān)桅杆(wéi)娴熟(xián)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1.文学常识《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体:回忆性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

本文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3.重点字词畸形(jī)不逊(xùn)绯红(fēi)发髻(jì)芦荟(lú huì)驿站(yì)教诲(huì)芋梗汤(yù gěng)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鉴(jiàn)抑扬顿挫(yì yáng)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1.文学常识文题中的“回忆”是“回顾”的意思,“我的母亲”即指作者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

本文是朱德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实的回忆录。

题目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线索:1.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为线索;2.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特征为线索;3.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每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副线都要围绕主线展开。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传记文体。

其主要特点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以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华丽。

2.文章思想内容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务必崇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3.重点字词佃农(diàn)仪陇(lǒng)溺死(nì)私塾(shú)和蔼(ǎi)妯娌(zhóu lǐ)庚子(gēng)哭泣(qì)豪绅(shēn)衙门(yá)蛮横(hèng)慰勉(wèi miǎn)聊叙(liáo)不辍劳作(chuò)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1.文学常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文章以中心人物为题,点明了写作对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被称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著称。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擅长用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代表作品有《三作家》《罗曼·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成功的秘诀》。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一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3.重点字词胡髭(zī)长髯(rán)蒙昧(mèi)粗糙(cāo)正襟危坐(jīn)鬈发(quán)侏儒(zh ū rú)黯然失色(àn)滞留(zhì)藏污纳垢(gòu)犀利(xī)粲然(càn)锃亮(zèng)广袤无垠(mào)乡绅(shēn)第8课《美丽的颜色》1.文学常识艾芙·居里,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主要作品《居里夫人传》。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艰难过程,深情地歌颂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坚守和乐观的态度。

3.重点字词燥热(zào)炽热(chì)炼制(liàn)窒息(zhì)骤雨(zhòu)吹嘘(xū)咽喉(yān)熔化(róng)残渣(zhā)沥青(lì)荧光(yíng)轮廓(kuò)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借景抒怀言情第9课《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 quē)襄陵(xiāng)绝(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动词,消失)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