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你准备在大学四年谈一次恋爱吗?

4如果你想找一个男(女)朋友,你会出于什么目的?

5你认为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是

6电子科大的环境(男女比例)是否曾让你感到不适?

7你怎样认为你和你非常要好的异性朋友之间的感情?

8你怎样看待大学生同居

9现阶段你对婚姻有什么认识?

10你会选择多久结婚

四、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择偶观念:

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就业难成为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功利性、权力性的社会风气也拥入了大学的校园。现在的大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把“现实”摆在首位。在谈恋爱的时候,大学生也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了自己寻找的另一半身上,让自己少奋

斗几年。“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中比例也日益增多。然而,从对我校的150名同学的调查中,排在首位的并非对方的工作收入,“性格好”占首位的比例达到了77%,其次是“孝敬父母”(65%)。对于今后自己是否会谈恋爱,有62%的同学更看重的是缘分,这表明我校的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较为理性,更看重的是双方坚实的感情基础,因为只有这样的爱情方能开花结果。同样,针对自己谈恋爱的原因,我们的大学生们也集中反映了“我的恋爱我做主”的心声,有75%的同学选择了“自己对对方很感兴趣,想交往下去”。综上所述,我校的大学生对于恋爱有自己深层次的理解,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的要求也更加“家庭化”,提到最多的词语便是“志趣相投”、“缘分”、“孝敬”等词语。这一切都表明我校大部分学生都能理智的对待自己的感情,不是为了恋爱而恋爱,这无疑是可喜的。

(二)学习与恋爱:

众所周知,进入大学后,学习仍然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虽说不是绝情谷,但也不会是伊甸园。因此当爱情的种子在大学生根发芽时,如何处理好学习和恋爱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位高年级的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很现实。生科院一位大二的学姐说:“太浪费时间了,我想考英语六级,还要考研,马上就进入社会了,学点东西才是最主要的,不要以后后悔。”“现实一点好,先解决好大学里所要做的事。”但经管学院一位大一女生则认为“男朋友比学习更重要。”显然,他们的说法都有点偏,学习与恋爱真的就那么相抵触吗?在这次调查中,认为恋爱和学习相辅相成的占到了34%,认为二者是一把双刃剑的占到了35%。可见,大学生对于二者的态度并不是特别明晰,略多的同学认为二者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即是一把双刃剑。而对于电子科大男女比例这一问题,63%的同学对此都不是很关心,有25%的同学会有时不安。可见,大学生更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学业,能潜下心来学习。事实上,在大学谈恋爱也未尝不可,只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双方能以恋爱为基础,互相促进和帮助,完成在大学中应该完成的学业,共度学习和生活的难关,不局限与表面的恩恩爱爱、卿卿我我,这样的恋爱是可取的。但基于大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投入是有限的,一些大学生也缺乏自控能力,一些资深的教师还是建议大学生暂时不要谈恋爱。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学习与爱情,本质上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只有这二者配合得当,才能有美好的意趣。因而罗素便说:“为了爱情而牺牲事业是愚蠢的,但为了事业而完全牺牲爱情同样是愚蠢。”(三)男女交往:

对我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要好的异性朋友,43%的同学都能

将之视为纯真的友谊。虽然谈恋爱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但这并不影响与异性同学交往。今后我们踏入社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异性:上司、同事或是朋友,学会与异性的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可以注意到现在很多的大学生的异性朋友都来自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中的同班男、女生由于接触机会少,交流并不多。对于男女大学生同居,44%的大学生都持否定态度,这说明大学生已懂得理性的对待爱情,慎重考虑爱情的长远后果。“真正的纯洁高尚的爱情要以高尚的理想和道德为基础的!”经管学院的一位大学生说。的确,恋爱不是游戏人生,如果将之视作满足欲望、填补空虚的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这样的恋爱是低级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四)对待婚姻:

1. 对婚姻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对待婚姻主要有两种观点:①理想派(33%)②现实派(33%)。33%的大学生畅想自己的婚姻会是甜蜜的,认为婚姻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另一部分学生则较为现实,在他们看来婚姻是年龄增长后的特定产物,没什么特别。这两种观点其实也应该是如今社会的真实写照。社会的发展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毕业大学生的工作压力,再加上其它的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环境下只能永无停歇地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这也使现在的许多都市人成为了“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齐天大剩”等剩男剩女。在他们眼中,婚姻失去了它独有的魅力,只是成为了年龄增长后的特定产物。毫无疑问,这种社会的压力以及对婚姻的看法已经波及到了大学的校园中,一代代毕业生被迫地重复着前人的老路。

2. 结婚时间的选择:

传统的婚姻观念中,一般提倡早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大不中留”,“大”这一词大约是指20-25岁之间。这种社会规范束缚着婚姻当事人双方。然而在本次调查中,66%的人选择了25-30之间,即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这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转变。

有数据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城乡妇女的初婚年龄逐步提高。1991年,城乡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是22.23岁,2001年上升为24.15岁,平均增幅达1.92岁。2002年,初婚女性的晚婚率达到57.29%。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9-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与传统观念中的“大”一词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当代大学生都比较现实,一

般都在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之后才会去考虑是否应该成家,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根据自己的年龄或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决定是否该去成家。

五、结束语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我们提倡有责任创造新型的、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要求的爱情方式和行为,这样才能体现出恋爱的纯洁和高尚,做到既不古板又不轻率,既炽热和活泼又理智和深沉,使恋爱双方都能获得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应当开设指导大学生们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或是进一步为大学生们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的机会、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更加正确地看待恋爱与婚姻。

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地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