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解读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解析] 根据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 流,②处Na+内流,A错误;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 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该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C正确;将电表 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由于神经冲动会使神经上不同点产生电位差,指 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
表示不同调节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增强,是通过途径A实现的 B.人饮水不足时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做出反应,是通过途径B
实现的 C.途径C可表示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在图示的调节途径中A的调节速度最快、作用范围最准确
[答案] A
从“深度”上提升知能 (一)膜电位的测量 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电表一极接膜外,另 一极接膜内
电表两极均接膜外侧
测量结果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a点之前
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所以主要 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ac段
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 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
解析: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 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 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错误;下 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调节产热和 散热,D正确。 答案:B

第四讲第二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讲第二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讲: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生命活动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表现:植物感受刺激后,其形态、生理和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

)2、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茎:向光性、向触性、向热性;根: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

3、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4、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或芽)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5、含羞草属于防御行为,捕蝇草和捕虫花属于捕食行为。

6、意义:使植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生存。

7、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1)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的位置(3)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8、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④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缺点)。

应用于:防治杂草。

9、植物茎具有向光性是由于:在单侧光照射下,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茎生长得快,所以弯向光源生长。

10、其他植物激素。

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1、暗盒开孔类(如下图)2、云母片插入类3、切割移植类知识巩固练一、选择题1、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小时之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

专题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解析)

专题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要点1 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向性运动: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在光照、水、重力等刺激下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主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①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和根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植物的负向地性。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2)感性运动:植物体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产生的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如感触性(含羞草受触碰叶片闭合)、感夜性等。

总结: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植物的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要点2 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单向光照射下,植物胚芽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所以植物会弯向光源一侧生长。

◆要点3 生长素的作用(1)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等。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要点4 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Δ基础题系列1.(2018山东日照校级测试)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D.杨树能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2.在飞行于太空的无重力装置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生长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茎都向下生长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长3.(2019浙江杭州校级测试)太空中,在湿润的软质土壤上横放一株植物幼苗。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讲解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讲解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目标】1.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知道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

3.明白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要点梳理】要点一、植物的感应性现象1、植物的感应性的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植物向性运动的方向随刺激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要点诠释: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2)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①向光性: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向日葵向太阳等现象都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可使植物的叶片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③向触性:植物对机械震动作出的反应,如含羞草的叶被触碰后叶柄下垂、小叶片合拢;轻轻抚摸痒痒树(紫薇树)的树干,痒痒树立即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

这些都体现了植物的向触性。

④向水性:植物的根向着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向水一侧的根数目多且根长。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取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⑤向化性:植物的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⑥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3、植物的感性运动(1)概念: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2)举例如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会合拢等;捕蝇草、猪笼草等植物遇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等。

要点诠释: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1)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2)建立假设:植物的根总是向水多的土壤方向生长。

(3)设计实验方案:①实验材料和器具玻璃培养箱、沙土、花盆、清水、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花生(或菜豆或小麦)种子若干。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核心知识点)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人教版2019)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核心知识点)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人教版2019)

A、由于甲组中②用云母片阻隔,导致生长素不能由向光侧运往背光侧,胚芽鞘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胚芽鞘直立生长;①中云母片导致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因此胚芽鞘左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右侧,胚芽鞘向右侧光源弯曲生长;③中云母片不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运输,因此在单侧光下胚芽鞘左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右侧,胚芽鞘向右侧光源弯曲生长;④中琼脂块不影响生长素运输,在单侧光下,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右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左侧,因此胚芽鞘向左侧光源弯曲生长,A正确;B、乙组中①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中间,生长素分布均匀,表现为直立生长,②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右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向左弯曲生长,B正确;C、单侧光照射只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不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C错误;D、乙组中a收集的是整个尖端产生的生长素,c、b收集的是尖端产生生长素的一部分,由于在单侧光下,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因此b收集的生长素大于c收集的生长素,故a、b、c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为a>b>c,D正确。 选C
A、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植物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受氧气浓度的影响,B正确;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C错误;D、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照没关系,生长素的运输受光照的影响,D正确。 选C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的向光性①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②原因a.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b.有学者提出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向光弯曲。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生长素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学 习 指 要
知识要点
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2.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能发生移动, 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 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向光性、向地性、负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和向触 性等都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
3.植物的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 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 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如机械振动、烧灼、电触、骤 冷、光暗变化等。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 现形式。
【解析】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有关,感性运动
与刺激的方向无关。A、C 选项描述的是茎的负向地性, D 选项描述的是植物的向光性,均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 B 选项描述的是日照长短引起的感性运动。
【答案】
B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
重要提示
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 从而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 2.植物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主要在于植物受刺激 后的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无关系。
科 学 广 场
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高等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可以自由移动整体的位置 , 但植物体的器官可以发生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 是植物的运动。高等植物的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向性运 动和感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 称为向性运动。向性运动的种类与刺激的种类有关。光、 重力、水分和化学物质均可引起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只发 生在正在生长的区域,切去生长区域或停止生长的部位都 不会有向性运动。
解 题 指 导
【例 1】 如图 3.11 所示是小科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 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 长状况最性,植物的茎具有负向地性,植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❷ 分裂 ;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 叶绿素合成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油菜素内酯(第六 花粉、未成熟的种子和根 类植物激素)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 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 种子萌发等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
专题二十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篇
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19世纪末达尔文父子实验
1)分析: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
2)推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 伸长区❶ 背光面 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3年鲍森·詹森实验 推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易错易混 环境影响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三不一调节” 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催化细胞代谢,只给细胞传达信息,调 节细胞生命活动。 2.作用机制
3.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 2)器官水平: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A.自然生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 B.去掉顶芽: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C.去掉顶芽,切口放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侧芽生长受抑制。
2)根的向地性
幼苗横放,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横向运输,近地侧浓度较高(即B侧>A 侧、D侧>C侧)。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低,使茎背地弯曲生长(生长素对C、 D侧细胞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根向地弯曲生长(生长 素促进A侧细胞生长,抑制B侧细胞生长,可体现生长素作用特点:较低浓 度促进生长,过高浓度抑制生长)。 3)除草剂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故在单子叶农田里施加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除去双子叶杂草。

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主要作用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果实成熟
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植物的生长发 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 共同调节的。
1. 植物的向光性
5
1. 植物的向地性
1. 植物的向水性
这些现象都与植物体内的激素调节作用有关!
植物激素: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 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 素
脱落酸
乙烯
2
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的实验




⒈ 植物具有向光性,向光弯曲的外因是单侧光; ⒉ 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 ⒊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
向地性:在重力影响下,根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茎则背着重力方向向 上生长(负向地性)。
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 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影响植物行为的环境因素: 光照、水分、温度、湿度、气压、土壤等
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为什么许多植物会在 秋末落叶?
A.向地性 B.向水性 C. 向化性 D.向触性
6
考题练习 考点:植物的感应性!
☺在密林深处,向阳山脊上的树,树杆粗且树冠大,根深叶茂。 而背阳山中的树,树杆细而长,树冠向高空伸长。影响树木向阳 坡和背阳坡生长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土壤 D.阳光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总结提升]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关系的判断
两个单箭头之间的一定是淋巴,发出单箭头指向淋巴 的一定是组织液,由淋巴发出的单箭头一定指向血浆。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1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
原因① ②外 人界 体自 环身 境的 调变 节功 化能 过出 于现 剧障 烈碍 [注意] “内环境”稳态失调一定是由于“内环境成分或理 化性质”改变引起的。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呼吸酶的不断
更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呼吸酶的不断
更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和 免疫系统 。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
地正常运行。 内环境 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的 媒介 。
(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 化性质保持 动态平衡 。
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1)由图可以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
答案:D
[总结提升] 组织水肿 5 大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 引发的原因如下:
[建体系·先填后看]
绝大多数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或血浆
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连线]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在市场买西瓜,有时切开后会发觉凹侧种 子大部分未发育,这种现象怎样解释?
发育着旳种子能产生生长素增进果实发育。
易错警示
对无子果实的形成机理不清楚
典例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
房发育成无子番茄;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
得三倍体西瓜,给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
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若用此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
胚芽鞘旳长不长与有无生长素有关 胚芽鞘旳弯不弯与生长素旳均不都有关
习题: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
是切去胚芽鞘尖端旳幼苗。将A、B分别放在慢匀速 旋转旳圆盘上,将C盆不旋转,三盆都有单侧光照 射。几天后,
A盆旳幼苗 直立 生长; B盆旳幼苗 不弯曲也不 生长; C盘旳幼苗 向光弯曲 生长。
问题:(1)是什么外界刺激引起萌发旳种子旳根向 下生长? (2)为何横放旳活植物根会向下长而茎会向上长?
问:对于同一植物 不同器官来说,对 生长素旳反应敏感 度相同吗?
结论: (1)生长素旳作用与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2)生长素旳作用与生长素旳浓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增进生长,高浓度克制
生长甚至可能杀死植物。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解析 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的实验应将胚芽鞘的不同部位进 行遮光,然后同时进行单侧光照,所以就图示来讲可设置④ ⑤两组。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是单侧光照,所以此实验应 设置均匀光照(或无光照)与单侧光照进行对照。植物向光性 产生的内因是尖端感光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以可设置② ③探究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内因。①~⑥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 长的有③⑤。 答案 A

2020年高考学考 选考生物艺体生冲刺系列(浙科版)专题1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2020年高考学考 选考生物艺体生冲刺系列(浙科版)专题1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专题1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在高考选考占2分或12分;(2)多数选考中仅出现一道选择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分布影响幼苗的生长情况、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3)也可能会以该知识点为主体设置实验题,考查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功能等;一、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实验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苗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苗尖端下面。

2、实验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二、波森·詹森的实验1、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穿过明胶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三、温特的实验1、为了排除光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2、温特在实验过程中,用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代替苗尖,这样就可以区分,对幼苗生长产生影响的是苗尖端本身还是苗尖端中的化学物质。

3、实验结论:苗尖中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四、后续的科学实验结论1、用显微镜观察单侧光照射下,弯曲生长的幼苗,背光面的细胞要比向光面细胞长(填长或短)得多,说明背光面的细胞生长(填生长或分化)长得快。

2、向光性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苗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致使背光一侧生长的快,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 吲哚乙酸,是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五、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1、实验原理: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同。

在生产及实验中经常使用2,4-D ,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的类似物。

2、实验设置:1号和2号烧杯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3号烧杯内装蒸馏水;3、实验观测指标:每天测量这些枝条上根的总长度;4、绘制坐标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长度或总长度;六、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1、促进植物生长的三种激素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

2、五大类激素与相应的主要功能连线:3、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所以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发生相应的响应。

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知识点小结)

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知识点小结)

单元知识点小结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1.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P91)2.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

(P91)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造成的。

(P91)4.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引起的。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P92)5.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等。

(P92)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称作植物激素。

(P92)7.向光性原理:胚芽鞘产生生长素(与光照无关);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并将产生的生长素在先运输,再向下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生长素分布得,生长得慢。

即向光性外因是刺激,内因是。

8.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P92“相关信息”)9.植物体内(填“有”或“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10.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有,在这些部位可转变成生长素,在多数部位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运输,即从运到(属于跨膜运输中的运输),而在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进行运输。

11.生长素多分布在的部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P93)12.当缺乏氧气或有呼吸作用抑制剂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速度将。

1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诱导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征
向性运动:植物的某些器官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
感性运动: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与刺激
方向无关
植物的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
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作用
生长素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①促进细胞伸长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3、生长素的特点:产生在胚芽尖端。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植物生长,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高浓度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除草用)
4、向光性的实质:当光照射在植物尖端的某一侧
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
受光一侧的茎长得快,结果茎会向生长慢的一侧
弯曲,即向光源一侧弯曲(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
生)。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生命活动调节生命活动调节在高考试卷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会出现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中同时出现有关的考点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生命活动调节中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是一些专业术语及固定说法,应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因“自创术语”或“词不达意”而失分。

生命活动调节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两大部分内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容易出现实验设计题。

单一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排除、对照组的设置以及语言的准确性是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

【题型1】过程表述类【典例分析1】(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

(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

【答案】(1) 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 细胞产生的信号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详解】(1)由图示可知, IL-4等细胞因子可以参与B细胞的激活,除此之外B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还有过敏原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辅助性T细胞识别过敏原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结合B细胞产生信号。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

【变式演练1-1】(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该药的作用机制是。

【答案】(5)抑制NGF与NGF受体结合,进而抑制感受器的兴奋,使大脑皮层不能产生痛觉【详解】(5)药物MNACI3是一种抗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使得NGF不能与NGF受体结合,从而不能引起感受器兴奋,也不能将兴奋传导大大脑皮层,因此感觉不到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2.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C.图2中B 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D.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 转变为A的过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2+3.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通过突触前膜2+上的Ca 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

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C.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2+D.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 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4.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 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 ,刺激A ,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 ,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 ,刺激A ,肌肉收缩A .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5.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2+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 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 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 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6.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2+2+奋时,Ca 通道开放,使Ca 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C.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2+D. 若甲神经元上的Ca 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7.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两电极位于Q点位置的膜外和膜内、Ⅱ(R处和S处电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 ,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 →Q兴奋传导过程+B. 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 外流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 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8. 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 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 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9.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 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 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0.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

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如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以针刺S ,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C. 若刺激Ⅱ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 若刺激Ⅰ处,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11.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B. 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 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 神经细胞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产生兴奋12.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 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

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元a 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 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 兴奋C.神经元c 可以接受神经元a 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 神经元c 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 的兴奋二、非选择题(共54分)13.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 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将电表接于B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 神经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 关系的部分图解。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 过程,a 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虚线框中画出b物质与AMPA 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 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4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 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5图中c 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15.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 的形成主要由[ (细胞器完成,⑤的释放方式是(2此神经元细胞核中有无胰岛素基因?。

(3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将偏转次,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4与兴奋传递相关的耗能过程包括、、。

(5药物麻醉的原理可能是:抑制的分泌或抑制(6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16. 下图甲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

请据图回答:(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 、B、C、X 、Y 、Z 六处中的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如果在Y 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 点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为,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3)乙图所示结构为甲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在此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是________的,其原因是,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

(4)在甲图中, B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 ___,丙图所表示的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的,原因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使兴奋依次传导,其中与传导方向相同的是(膜内或膜外)的电荷移动方向。

(5)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下一细胞的反应。

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6)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将该药物涂在组材料Ⅰ的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填字母)处,然后给予感受器一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一一、DDBACC CACBCD二、13.(1静息内负外正 (2向右偏转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刺激A 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14.(1神经递质胞吐(2表达(转录和翻译(3见右图(4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 (5(新突触15. (1 ④突触小泡②高尔基体胞吐(2有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32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4神经递质的合成神经递质的分泌神经电位的改变(5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6主动运输16.(1) B (20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3)Z单向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信号(4)感受器双向电位差局部电流膜内 (5蛋白质(或糖蛋白)(6)ZX 或Y 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