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与弹力—(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第1节 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第1节 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球体。
结论
×
×
×

例2-5 如图3-1-7所示,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直铁丝的重心位置在其
中点,把它弯成一个圆环,其重心位置在圆心1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A.铁丝变成圆环,重心位置发生变化,说明重心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B.直铁丝的重心在其中点,说明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除了点,直铁丝其他部分不受重力
(2)误认为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并指向地球的球心.
(3)误认为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
(4)误认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素养点评:此探究通过重力和重心的理解培养物理观念素养.
基础过关
例2-3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其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B.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C错误;在不同地点,不一定相同,由 = 可知在不
同的地点,质量大的物体不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的重力大,D错误。
例2-4 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同一物体在赤道和北极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C.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地球上一切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都一样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解析】
选项
A
B
C
D
分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
物体的吸引力。
高纬度地区的重力加速度比低纬度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大,同一
物体在赤道受到的重力小于在北极受到的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所受的重
力方向不一定相同。

3.1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

3.1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

重力与弹力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通过对重力和弹力的学习,了解到:要全面认识一个力,至少可以从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作用点四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加深对重力、形变、弹力的认识,形成经典物理的相互作用观,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重力的产生,大小,方向,知道影响重心的因素。

教学难点:会求重力的大小并能确定重力的方向。

三、教学分析本节课《重力与弹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新编高中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新教材将旧教材第一节重力内容删减了一些与弹力放在了一起,课程容量较大。

重力与弹力是力学的核心内容,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

对本节课有着非常详细、科学、严谨的教材分析,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对原文稍作修改,现整理如下:《重力与弹力》内容包括重力和弹力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的主线是一致的,都是首先讲述力的产生原因或者条件,然后研究力的方向和大小。

另外,在重力部分以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作为知识载体,体现了等效思想,即重心在效果上可以等效替代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点;还以重力为例,呈现了如何利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

在弹力部分按照从一般的弹力到特殊的弹力(例如弹簧弹力和绳子上的弹力)的思路,具体讨论了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在研究思路上,体现了先定性再定量的研究思路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导入重力部分教学:1.由学生展示分享导学案自学静悟“重力部分”,老师予以点评精讲:重力加速度g与初中的不同精讲:重心概念和演示悬挂法寻找重心的基本操作2.分小组交流讨论并展示分享导学案上讨论1,老师予以点评精讲:背越式跳高中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很多问题其实学生一讨论就明白了。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相互作用力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相互作用力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1.重力与弹力...................................................................................................................... . - 1 -2.摩擦力........................................................................................................................ - 10 -3.牛顿第三定律............................................................................................................. - 17 -4.力的合成和分解......................................................................................................... - 25 -5.共点力的平衡............................................................................................................. - 33 - 1.重力与弹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2.通过试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争论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1重力与弹力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1重力与弹力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1 重力与弹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4、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5、掌握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通过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培养学用“放大”的实验方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思想。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形变,从而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用科学的质疑的态度去学习知识的习惯,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3、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4、弹力大小的计算。

5、实验设计与操作难点: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3、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什么熟了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二、讲授新课:1、重力【教师引导】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相互作用,物体在形状、运动状态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变化。

如何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呢?【教师总结】1)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

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③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

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教师提问】为什么熟了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学生回答】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教师提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引导】由于地球的吸引。

【教师提问】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讨论总结】重力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地球的引力是使物体在地球上,另一部分使物体随地球自转而转动。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物理课件 必修第一册:重力与弹力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物理课件 必修第一册:重力与弹力
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①质量分布均匀、有
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②质量分布不
均匀的物体,重心一般不在它的几何中心。

5.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
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触,弹力应垂直于球面的切面斜向上,必过球心O;B点属于点
与杆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杆向上。丙中A、B两点都是球面
与平面的接触点,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处弹
力方向水平向右,B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
丁中小球P不管运动与否,都是属于平面与球面相接触,弹力
应垂直于平面,且过球心,即向上。
形变产生的。

3.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
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
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
度为x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
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
x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待测物体的重力的大
小。
提示: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F=k(x1-x0),弹簧的弹力

1.重力与弹力
第1课时 重力究·释疑解惑
课 堂 小 结
随 堂 练 习

课标定位
1.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知道常见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会画
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2.知道形变的概念,会区分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掌握弹
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3.掌握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二、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3.1重力和弹力(第2课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1重力和弹力(第2课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1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详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来对重力和弹力的划分来引入弹力的知识。

通过放大法让学生观察到有机玻璃和桌面的的微小形变。

拓宽学生的认识,在课中加入许多的动态图更加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的概念比较多,实验也多,所以整体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精细化安排。

学生对弹力有一定的认识的,但是不知道拉力、压力和支持力与弹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清楚弹力的产生原因,无法理解弹力的方向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的专业术语。

因此这节课要利用动图增加课题趣味的同时,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好弹力的大小方向,产生条件等知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知道胡克律。

科学思维:通过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培养学用“放大”的实验方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思想。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解物体的形变,从而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科学态度与责任:养成用科学的质疑的态度去学习知识的习惯,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演示法、归纳法、假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弹簧、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课件展示推、拉、提、举的生活场景。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相互作用无论是对物体推、拉、提、举。

它们都是在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

还有就是列车的牵引,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它们都是在物体接触时产生的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列车的牵引,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

接触力: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力。

教学设计说明:从自身实际出发,懂得相互联系,延伸到物体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借机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前面学习的重力,发现重力是不需要和地球接触的,还有磁力也是,也就是说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 1 重力与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 1 重力与弹力

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
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3.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
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
4.劲度系数:公式F=kx中的k叫作弹簧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
N/m。
状态,关于其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
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

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
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解析 图甲中对B进行受力分析,B球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B球静
2.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情况的关系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情况
均有关
要点笔记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是只有这一点才受重力。
重心的位置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
定,其原理是二力平衡。
思维导图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
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式中G、m、g的单位分别是N、kg、 N/kg。
3.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心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
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②在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海拔高度的

重力与弹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重力与弹力+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重力与弹力》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重力与弹力》。

第三章主要讲述相互作用——力,以相互作用为学习主题。

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如何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呢?在力学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一个概念——力。

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最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本章研究这几种常见力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作用观念、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从而让学生具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五节内容,本节是第一节,探究重力与弹力。

承载着实现全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2.1 认识重力、弹力。

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例 1 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

例 2 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原理。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的第一节。

本节探究重力与弹力。

从重力的概念切入,继而阐述重力与物体质量和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关系式,物体的重心。

接下来讲述了弹力,通过演示、文字叙述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和特点。

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得出胡克定律。

教材以图片和问题导入,注重思考与讨论,依次讲述了“重力”、“弹力”和“胡克定律”三部分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大小计算;能确定物体重心(受重力的作用点)位置,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2.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3.通过实验理解胡克定律。

(二)核心素养:物理观念:通过研究重力和弹力,形成**和相互作用观念,能用其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弹力产生的过程为:
2.弹力的产生条件 (1)物体间相互接触; (2)接触面相互作用发生形变,且要恢复原状。
3.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 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两个条件都 满足时才有弹力产生。
活动 2: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依次被平面镜 M、N 反射,在墙上形成光 点。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看不出桌面发生了形变,但看到光点移动,这说 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桌子发生了不易被察觉的微小形变。
活动 3:观察乙、丙两图,弹簧对小车的拉力和跳板对人的支持力有什 么共同特点?
提示:如图乙所示,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对相连的小车产生了拉 力 F;如图丙所示,被人压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对人产生了支持力。它们 的共同特点是,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了力 的作用。
活动 4:上述等效作用点叫作物体的重心。如图乙,随着装货多少和装 载位置的变化,载重汽车的重心变吗?
提示:变。
活动 5:一般物体的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形状也不一定规则,如何确 定如图丙所示中薄板的重心?
提示:要确定如图丙所示中薄板的重心位置,如图 1,可以先在 A 点把 物体悬挂起来,通过 A 点画一条竖直线 AB,由于 A 点悬线的拉力跟薄板的 重力平衡,薄板的重心必定在 AB 连线上;然后,再选另一处 D 点把物体悬 挂起来(如图 2),过 D 点画一条竖直线 DE,薄板的重心必定在 DE 连线上。 因此,AB 和 DE 的交点 C,就是薄板的重心。
课前自主学习
一 重力 1.定义:由于 □01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 □02 地球 。 3.大小:G= □03 mg ,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 N 表示。其
中 g 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 的单位既可以是 N/kg,又可以是 m/s2,而且 1 N/k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3.1 重力与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3.1 重力与弹力
1.重力与弹力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
1.认识重力. 2.认识弹力. 3.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与责任
通过对形变的认识等概括出重力、弹力的概念. 会采用等效的思想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利用放大法观察 微小形变;利用假设、替代法判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 利用弹簧探究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定量关系. 在应用重力解释现象、弹力在生产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物理 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情境思考】 建筑工人在施工时总会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测墙壁, 该装置我们称之为“重垂线”.
思考:为什么使用重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
提示:因为重力方向始终 竖直向下.
二、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力可以用有__向__线__段__表示,有向线段的长__短___表示力的 大小,_箭__头__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作__用_点___. 2 . 力 的 示 意 图 : 只 用 带 箭 头 的 有 向 线 段 来 表 示 力 的 _方__向___ 和 __作_用__点___,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
例3 [2022·天津实验中学高一检测](多选)如图中,静止的小球m分 别与两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A受到两个弹力的是 ()
【答案】 BC
【例4】 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判断弹力方向的一般步骤
针对训练3 (多选)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 端通过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针对训练4 [2022·湖南邵东第一中学高一检测]如图中画出的弹力F 示意图合理的是( )
答案:D

重力与弹力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重力与弹力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重力与弹力》是高中物理统编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在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在研究思路上,先定性后定量。

二、学情分析通过《重力与弹力》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结合重力的学习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弹力也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

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概念的理解。

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

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利于科学思维的提升。

三、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叫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如何显示微小的形变.(2)知道弹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子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4)能正确分析具体实例中弹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5)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

(6)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2、科学思维(1)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产生、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科学方法.(2)通过体验微小形变的存在,培养学生用‘放大’的实验方法观察微小形变的实验思想。

高中物理 3.1 重力与弹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3.1 重力与弹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1.重力与弹力知识纲要导引,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重力、重心、形变、弹力科学思维等效法、放大法、公式法科学探究悬挂法寻找重心、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科学态度重力、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责任基础导学一、重力(自学教材第59、60页“重力”部分)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_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计算中g= m/s2或g=10 m/s2.3.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重心可以看作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2)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①物体的形状.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②物体质量的分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思考】(1)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2)若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3)弹簧的长度越长,弹力越大.( )(4)弹力的方向总与相应的形变的方向相反.( )(5)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胡克定律才成立.( )答案:(1)×(2)√(3)×(4)√(5)√【教材解疑】(第61页)[演示]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如图,在一X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 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答:用力压桌面,墙上光点位置向下移. 这说明桌面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中间下凹,致使平面镜向里倾斜,光点位置下移.课堂探究主题一重力【问题探究】探究点1 如图所示,为什么树上的苹果总要落向地面?提示:苹果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探究点2 如图所示,为什么使用重垂线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提示:重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锤静止时,悬挂重锤的细线方向一定是竖直方向的,如果墙壁与细线平行,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没有倾斜.探究点3 用一根细线将铅笔水平吊起时,细线悬挂铅笔的位置有几个?是不是只有铅笔的这个位置才受到重力的作用?提示:细线悬挂的位置在铅笔的中心,且只有细线系在该处时铅笔才能处于水平,系在其他的任何位置时,铅笔都不能水平. 当铅笔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细线所在的位置就是铅笔重心的位置.【探究总结】1.重力的产生:(1)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2)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G=mg.2.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利用铅垂线确定其方向.(2)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其他位置并不指向地心.3.重心:(1)重心只是一个等效点,除重心位置外,物体其他各部分均受重力作用.(2)重心的确定:重心的位置要根据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而定,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1)重力的有无和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指向地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和放置状态以及运动状态无关.(1)测量重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2)测量原理:二力平衡【典例示X】例1 (多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指向地心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杆秤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能不等于重力解析: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但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并不一定指向地心,所以A错误;杆秤衡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B错误;由公式G=mg可知,重力大小由质量m和g值共同决定,由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不同,因此质量大的物体与质量小的物体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因g值的差异有可能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反而小,C正确;用一根悬绳吊起一个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对该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摆起来时对该悬绳的拉力大小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把物体静置于一水平支撑物上,物体对该水平支撑物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物体对该支撑斜面的压力大小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D正确.答案:CD例2 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故A错误;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答案:D训练1 [2019·某某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在地球各处都相等B.物体静止时,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C.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解析: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同一个物体的重力G=mg在地球各处不一定相等,A错误;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B错误;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受重力和拉力,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C正确;重心是重力对物体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手镯,其重心在圆心,不在手镯上,D错误.答案:C主题二弹力【问题探究】探究点1 弹性形变(1)在图甲中,用力可以将弹簧拉长,松手后会怎么样?(2)在图乙中,用力将弹簧压缩,松手后会怎样?(3)在图丙中,用力可以将橡皮泥压扁,松手后会怎么样?(4)弹簧和橡皮泥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提示:(1)松手后弹簧会恢复原状.(2)松手后弹簧会恢复原状.(3)松手后橡皮泥不会恢复原状.(4)①弹簧形变的特点是:形变后撤去外力就能恢复原状,属于弹性形变.②橡皮泥形变的特点是: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属于非弹性形变.探究点2 弹力的产生(1)如图甲所示:物体A 、B 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之间有弹力吗?(2)如图乙所示:光滑物体C 、D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A 、B 之间有弹力吗?(3)如图丙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力推动小车向左压弹簧,弹簧对小车有弹力作用吗? (4)如图丁所示,用力推动小车向左压橡皮泥,松手后橡皮泥对小车还有弹力作用吗? (5)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提示:(1)在图甲中,若移走物体A ,物体B 仍然静止,或者移走物体B ,物体A 仍然静止,说明虽然A 、B 接触,但相互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2)在图乙中,如果将物体D 快速撤出,物体C 会立即下落,这说明D 阻止了C 的下落,说明C 、D 之间有弹力的作用.(3)松手后,压缩弹簧的小车被弹出,这说明弹簧对小车有弹力作用. (4)压缩橡皮泥的小车不被弹出,这说明橡皮泥对小车没有弹力作用. (5)物体间直接接触 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探究总结】 1.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要发生弹性形变.二者必须同时满足.2.产生原因:由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3.弹力的特点:(1)发生弹力作用的一对物体都存在形变,形变是成对出现的.(2)两物体之间,若存在弹力,彼此对对方都产生弹力,弹力也是成对出现的. 4.弹力的方向(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同一根轻绳上拉力相等)(3)轻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弹簧恢复形变的方向【典例示X】例3 [2019·某某检测]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则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解析:A、C错:假设a、b间有弹力,则a、b会分开;B对:假设a、b间没有弹力,则悬线竖直;D错:假设斜面a撤去,b依然处于静止状态,故a、b间无弹力.答案:B判断弹力有无的两种常见方法(1)直接判断:对于形变较明显的情况,可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直接判断.(2)“假设法”判断: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如图所示判断a、b两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但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引起物体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跟该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判断弹力方向的一般步骤:(1)判定物体之间弹力作用的类型.(2)判定产生弹力的物体.(3)判定物体形变的方向.(4)判定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例4 按下列要求画出图中所示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1)图甲中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2)图乙中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3)图丙中大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4)图丁中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点,重心在P点,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5)图戊中质量分布均匀的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画出杆所受的弹力.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明确以下三点:①当点与面(或曲面)接触时,弹力方向与面之间的关系.②绳上弹力方向的特点.③接触面为球面时,弹力方向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的特点.各物体所受弹力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训练2 在如图所示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中物体P处于静止状态,丙中物体P(即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滚动.解析:甲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A、B 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丙中小球P不管运动与否,都是属于平面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过球心,即向上.它们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主题三 胡克定律【问题探究】1.探究过程(1)测l 0. 按图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 0.(2)测总长和弹力. 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3)重复. 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 表示弹力,l 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 =l -l 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1 2 3 4 5 6 7 F /N 0 l /cm x /cm2.数据处理(1)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描点按照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根据F ­x 图线的斜率求解,k =ΔFΔx.【探究总结】1.胡克定律实验结果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2.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且必须在弹性限度内.3.表达式中的x的意义: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原长,也不是弹簧形变后的实际长度,同一弹簧伸长或压缩相同长度时,弹力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4.表达式中的k的意义: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材料、长度、粗细等)决定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单位为“N/m”.【典例示X】例5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为10.0 N.那么,当这根弹簧伸长到6.2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解析:已知弹簧原长l0=5.00 cm=5.00×10-2 m[图(a)].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图(b)].根据胡克定律F1=kx1=k(l1-l0)可得k=F1l1-l0=, ×10-2) N/m=1.00×103 N/m.当拉力为F2时,弹簧伸长到l2=6.20 cm=6.20×10-2 m[图(c)],根据胡克定律得F2=k x2=k(l2-l0)=1.00×103×(6.20-5.00)×10-2=12.0 N,弹簧受到的拉力为12.0 N.答案:12.0 N[拓展] 在[例3]中,如果弹簧被压缩到4.30 cm,那么弹簧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解析:已知弹簧的原长l0=5.00 cm=5.00×10-2 m,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根据胡克定律F1=kx1=k(l1-l0),可得k=F1l1-l0=,6.00×10-2-5.00×10-2) N/m=1.00×103 N/m当压力为F2时,弹簧的长度l2=4.30 cm=4.30×10-2 m.根据胡克定律F2=kx2=k(l0-l2)=1.00×103×(5.00×10-2-4.30×10-2) N=7.0 N.需要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要素联系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体化、直观化(1)力的图示五步操作:选标度→定起点→画线段→定刻度→加箭头.(2)力的示意图的三步操作:定起点→画线段→加箭头.【典例示X】例6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6 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解析: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受力物体是桌面.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方法技巧力的图示的“四定三标”(1)四定:做力的图示要定作用点、作用线、比例标度、线的长度.(2)三标:做力的图示要标力的方向、力的数值、力的符号.训练4一质量为0.6 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与斜面平行的、大小为8 N的力F 拉着它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画出拉力和重力的图示.(g取10 N/kg) 解析:画力的图示,应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①选定标度,选固定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②力的作用点应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确定,在线段上标刻度;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故拉力、重力的图示如下图所示.答案:见解析课堂达标1.关于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称量物体的重力大小D.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解析:A项错误,物体是否受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B项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故不是一个力.C项错误,杆秤的原理是杠杆,只能称量质量不能称量重力.D项正确,在同一地点g为常数,由G=mg可知,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答案:D2.关于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解析: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得很低,C对,A、B均错误.“不倒翁”的重心在它的底部接近地面位置,故D错误.答案:C3.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A4.[2019·石河子高一检测]在立起一根木棍的过程中要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图中的( )A.F1的方向 B.F2的方向C.F3的方向 D.F4的方向解析:本题属于点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所以地面施予木棍的弹力方向正确的是F2的方向,故选B.答案:B5.足球运动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足球形变产生的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静止的足球受到脚所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弹力与地面提供的竖直向上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丁图中,球网与足球间的弹力产生了两个明显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球网发生明显形变;二是使足球改变了运动状态解析:A错: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B错: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接触但没有形变,相互间无弹力作用.C错:足球受重力、脚所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弹力及地面提供的竖直向上的弹力,足球在三个力作用下静止.D对:球网与足球间的弹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球网发生明显形变;二是使足球改变了运动状态.答案:D6.[2019·海门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拉力器上装有三根相同的弹簧,弹簧的自然长度为70 cm,某人每只手用480 N的拉力把它拉至1.5 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则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00 N/m B.200 N/mC.400 N/m D.600 N/m解析: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相等,拉力之和等于480 N,每根弹簧伸长量为1.5 m-0.7m=0.8 m,根据胡克定律,有3F=F拉,F=kx,解得k=480 N3×0.8 m=200 N/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答案:B。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重力与弹力(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重力与弹力(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重力与弹力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2021江西南昌新建一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中国结悬挂于O点且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结受到的重力都集中在重心上B.中国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C.中国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OA的直线上D.中国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但不能认为重力都集中在重心上,所以中国结受到的重力不是都集中在重心上,故A错误;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中国结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则它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故B错误;对结点A受力分析,其受到向下的拉力大小等于中国结的重力和绳OA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中国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OA的直线上,故C正确;中国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故D错误。

2.(2021江西南昌高一期末)将足球放在蹦床上,当足球与蹦床均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对蹦床有向下的压力,是因为足球发生了弹性形变B.蹦床对足球有向上的支持力,是因为足球发生了弹性形变C.如果足球的气打得更足一点,足球可能不发生形变D.由于足球太轻,所以蹦床不会发生形变,是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即足球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正确;蹦床对足球有向上的支持力,是施力物体蹦床发生了弹性形变,故B错误;如果足球的气打得更足一点,也能产生形变,只是发生的形变不明显,故C、D错误。

3.(多选)(2020湖南邵阳高一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研究对象P所受弹力的方向正确的是()P受到墙面水平向右的弹力和过球心斜向上的弹力作用,故A正确;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错误;研究对象P的A端受到地面的弹力应垂直于地面向上,故C错误;研究对象P受板沿斜面向上的弹力和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故D正确。

4.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选项B错误;由于桥面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对汽车有向上的弹力,选项C正确,D错误;由于汽车发生了形变,所以对桥面产生向下的压力,选项A错误。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重力与弹力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重力与弹力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重力与弹力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认识重力,理解重心概念。

2.通过实验确定物体的重心位置。

3.认识弹力,了解形变和弹性形变。

4.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5.知道力的图示,会画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

会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知道重心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体会引入重心概念的意义。

3、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通过实验观察,抽象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

5、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会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或者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分析弹力的方向。

了解重力和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6、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探究中获取及处理数据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01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即学即练1】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的作用力可以是相互的,也可以是独立的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是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答案A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正确,C错误;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例如磁体之间的作用力,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D错误.知识点0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②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即学即练2】关于重力及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较大C.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答案D解析由于物体放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了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A错误;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值较小,导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共同决定,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知识点03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施力体发生形变且有恢复原状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乙

1.为什么桌子无论按甲放置还是按乙放置,静止时细 线始终沿竖直方向?
答案: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拴有重锤 的细线静止时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2.图丙中,悬挂点在铅笔的什么位置?结合生活经验, 试总结重心的位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线悬挂的位置在铅笔的重心所在的竖直线上.
当铅笔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铅笔重心在铅笔的几何中心.

是牛顿每米,符号是 N/m.
小试身手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和同学交流(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重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向下. ( × )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 √ ) 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是相同的,没什么区别. ( × ) 4.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书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知识点一 重力 1.如图所示,熟了的苹果会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也落 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地球 的吸引使苹果落向地面,使水滴也落到地面.
2.你能结合生活经验,尝试说出物体所受重力的方 向吗?
答案:观察苹果、水滴下落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 直向下的.
(3)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 无关,但物体的形状或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 置一般也会发生变化.
(4)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 心上;对于薄物体,可用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
3.力的两种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 ①表示方法: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 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 力的作用点. ②作法. a.选定标度,即用多少毫米表示几牛的力.应根据力 的大小合理选择标度,一般情况下线段分段应在 2~5 段.
b.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条线段,并在 线段上加上刻度.
(4)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2.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作用 于重心.重心是一个等效的概念,引入重心,就把实际作用于物 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等效替代了,从而使问 题简化,如图所示.
(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下 图所示,重心就在物体外.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
学习目标
1.结合初中物理知识重新认识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 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判 断物体重心的位置,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体会物 理研究中的等效思想,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和生活情境认识形变和弹力,知道如何 观察微小形变,会总结弹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 无和方向,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研 究中的放大思想和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了解胡克定 律,了解科学探究中获取及处理数据的方法.
答案:如图所示.
过程建构 1.对重力的理解. (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 吸引力(以后会学到). (2)大小:由于 G=mg,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 成正比;在不同地点,同一物体的重力有所不同.
(3)方向: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能表述为“垂直向 下”或“指向地心”.
3.重力的大小:G= mg .
4.阅读教材第 55~56 页,尝试总结重心的概念以及物体的重 心位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 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即物体的重 心.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5.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
知识点三 胡克定律 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 手缓慢拉开,弹簧会对手产生一个拉力 F. 这个拉力是如 何产生的?换用不同的弹簧拉伸,感受弹簧弹力的大小,尝 试总结弹簧弹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答案:拉力是由弹簧的形变产生的.弹力的大小跟弹 簧的伸长量和弹簧的“软硬”程度有关.
2.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 F 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 正比 . (2)公式:F=kx,其中 k 叫作弹簧的 劲度系 ,单位
(×) 5.将铅笔折断,这时铅笔发生弹性形变. ( × ) 6.公式 F=kx 中的 x 是指弹簧的长度.( × )
问题情境
探究一 重力
如图甲所示,在小桌子上固定一铁架台,铁架台上用细 线拴一重锤,将桌子倾斜一定的角度如图乙所示,静止后发 现细线仍竖直向下.如图丙所示,用一根细线将铅笔水平吊 起,观察细线悬挂的位置.
答案:海绵生的力的作用,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
2.弹力:发生 形变 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 接触 的 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3.阅读教材第 56~57 页,根据弹力的定义尝试总结弹力 的产生条件.
答案:两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 4.弹力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 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 收缩 的方向.
示,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 的 方向 ,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 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 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 大小 时, 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 方向 ,即只需画出力的示
意图.
知识点二 弹力 1.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海绵上,海绵发生了明显的形变. 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如何产生的?方向怎样?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3.图丙中,是不是铅笔只有在细线悬挂的位置才受到重 力的作用?
答案:不是,铅笔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只是把实际 作用于铅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悬点位置的一个力等效 替代了.
4.我们知道力的三要素可以通过力的图示和力的示 意图表示出来.如图所示,已知物体 A 的重力为 8 N,物体 B 的重力为 6 N,两物体都静止不动.试画出 A 所受重力的 图示,B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