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药浴法

合集下载

药浴文化(中国中医网)

药浴文化(中国中医网)

药浴文化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

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

《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药浴又分为局部药浴和全身药浴两种,局部药浴多选用足部、小腿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全身药浴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

药浴疗法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

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其功能,直接针对病位、病因发挥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透皮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 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 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

药浴的历史源流

药浴的历史源流

药浴的历史源流悠悠数千载,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依旧熠熠生辉,中医药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熏洗疗法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其流程为先用蒸汽熏蒸,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浴是熏洗疗法的核心环节。

千百年来,众多华夏儿女用实践的结果证明了药浴的意义与价值。

独特的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然其渊源已很难稽考。

但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及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探索,可追朔到远古时代。

中医外治法的起源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在学会运用火这种神奇的工具的同时,智慧的祖先们发现树叶、紫草点燃熏烤某一固定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不适症状,便产生了熏、洗、鼻嗅等外治法。

[1]《山海经》,这部先秦的重要古籍,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当中也有关于药浴的记载。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了黄颧“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腑肿”,就是用黄颧洗浴治疗疥疮。

在医学著作中最早对熏洗疗法记载的是《五十二病方》,该书记载了用熏洗疗法治疗痫症、痔瘘、烧伤、瘢痕、干瘙、蛇伤等多种病症。

如治疗婴儿癫痫,用雷丸三颗,水煎取汁“以浴之。

浴之道头上始,下尽身,四支(肢)母濡。

三日一浴,三日已”;又如如治疗小腿外伤或烧伤已久而致溃烂成疮,运用的熏洗疗法设计构思都很巧妙新颖,用时首先煮汤药于容器中,汤内置可以滚动的木踏脚,患者置足于药汤中洗浴熏蒸时,足踩木踏脚,可以随意滚、滑动位置,容器也可以随时加温,使药汤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

此当为熏洗疗法药用器械的最早文字记载。

至秦汉时期,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悄然问世,其中《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也记录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创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德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报者温之,逐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此中提到的“浴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药浴。

这是首次将药浴列为了重要而常用的治则治法,为药浴奠定了理论基础。

老中医:药浴的原理、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老中医:药浴的原理、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遍布全身,与体表皮肤、器官九窍、四肢百骸紧密相连,表里相贯,脏腑相通,能行气血、营阴阳、濡筋脉、利关节。

药浴集药效、穴效的双效合力作用,通过调动经络腧穴系统的调节作用而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提高免疫功能,达到医疗保健目的。

药浴作用原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

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

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

中医药浴的独特治疗作用:1、药浴对皮肤的清洁作用。

皮肤先经药浴液浸泡、浴洗后,其渗出物、痂皮、鳞屑及污染物被清除,有利于中草药液对皮损的渗透,提高治疗效果。

2、温热理化作用。

温水浴具有镇静、安神,止痒作用可以减轻症状,使病人舒适;热水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人体气血畅通,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组织修复。

3、中药的药效作用。

中药药浴,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如内服药一样,也秉承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

药浴集治病保健于一体,适应人群非常广泛,尤其适合慢性病人、女性、老年人及儿童。

对银屑病、副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硬皮病、湿疹、药疹、异位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癣、红斑狼疮、各种关节炎都有较好的效果。

另外对爱美的女性朋友还可以美体,祛除皮肤上的色素沉着。

药浴的优点:药浴改善了给药途径,使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全身大面积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直达病灶,增加了局部药物浓度,使药物成分发挥最大效能。

因此,同样的中药由于选用了适当的给药方法和途径(皮肤给药),既避免了药物副作用,又明显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和疗效。

注意事项:1、药浴全过程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以防意外。

2、对年老体弱者,药浴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为34~35℃;对高血压、冠心病病人,避免热水药浴疗法,药浴前后且负责接送。

药浴法名词解释

药浴法名词解释

药浴法名词解释
药浴法是一种改善身体健康的传统中药治疗方法。

药浴法通过将药物放入热水中搅拌,让药物溶解,并通过皮肤吸收来实现对身体的治疗。

药物的多种成份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的机能,甚至能够治疗某些疾病。

实施药浴法的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和浴池使用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
1.备药物:选取科学配并的中药材、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分类加工;
2.度控制:确定温度,根据患者的体质决定,一般为38-42℃;
3.加药物:将准备好的药物放入浴池中,搅拌均匀;
4.制浸泡时间:根据治疗方案定,一般为10分钟;
浴池使用阶段:
1.澡:在浴池中浸泡时,最好先洗身,以有效移走表皮分泌物及污垢,使皮肤更加洁净;
2.泡:添加好药物后,将患者浸泡于药液中,放置一段时间,以使其效果最佳;
3.摩:浸泡期间,可以由专业按摩师进行按摩,以增加药物的疗效;
4.风枯草:当药物已经被患者吸收后,可以用吹风机将残留药水吹干,以防止感染。

此外,在药浴法的治疗之后,务必注意饮食调理,进行有效的锻
炼,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药浴法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肝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疏通肌肉和关节,缓解疲劳,改善血液循环。

药浴法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身体调理和保健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病痛。

因此,现代人越来越多地选择药浴法来进行调理和保健。

总之,药浴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它是将中西药物结合,用药浴方法改善身体机能、缓解身心疲劳,实现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

通过科学正确地使用,可以帮助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改善疾病状况,让患者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药浴

药浴

觉身体不适,但泡过以后却非常舒适。

坐浴:针对妇科,增强免疫力条例周期不适。
不方便全身泡浴者可以选择坐浴。

足浴:适合所有人群,舒经活络、促进睡眠、
缓解精神压力、缓解足部及小腿肌肉关节酸痛,方
便易用。
五、药浴的使用方法
• 1.溶解:用十倍于药包(粉)的开水浸泡5—10分钟。
• 2.调好水温:根据自己的耐热习惯在39-45度之间来调整水温,如果
首次泡浴没经验水温就调到夏天39度、冬天42度,并且在泡浴过程中适
当调整温度。
• 3.把溶解好的药包和药水同时倒入木桶里以后要用手揉捏药包,把
里面的有效成分挤压出来。
• 4.首次泡药浴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有一些身体反映后就有些害怕不敢
再泡下去,只要在耐受范围之内,鼓励自己多坚持一段时间,最好达到
10分钟以上,直到发现有排毒反应后再休息,另外可以采用中间休息2-
• 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
有治婴儿癫痫的药浴方。《礼记》中讲 “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 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 记载,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 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 晋、南北、隋唐时期,临床医学发展
迅速,药浴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各科。
• 宋、金、元、明时期,药浴的方药不

• (8)部分使用者(尤其是较为肥胖的使用者)浴
后皮肤出现轻微刺痛感或出现小丘疹,均属排毒 自然现象,可继续使用。
• (9)产妇在分娩时如有手术行为,须持拆线后再
进行泡浴,若无手术行为,可于产后7天开始泡浴
• (10)先淋浴、后泡浴,或先洗头和脸再进入木
桶泡浴,浴后无需再冲洗,直接擦干即可。

中医儿科常用药物外治10法

中医儿科常用药物外治10法

中医儿科常用药物外治10法外治是一种医学概念,外治这一概念由来已久,《素问·至真要大论》当中就有关于外治概念的说法,其中提到了“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理论。

中医外治中的内容十分丰富,经过详细的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百余种方法,例如针灸、熏洗、按摩、针刀、膏药、敷贴、足疗、脐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

被常用于中医儿科中的药物外治方法较多,最为常用的以以下十种为主,下面内容将针对十种中医儿科常用的药物外治10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熏洗疗法熏洗疗法也就是熏蒸法,利用煮沸的药液蒸气对皮肤进行熏蒸,对患者局部或全身进行熏蒸、浸泡、洗涤、沐浴等,是将药物煎成药液的药物外治法。

将药物煎煮,降低药液温度达到温热状态后,通过洗涤和浸泡局部,或是通过先熏后洗,实现对患者身体局部或全身疾病的治疗。

使用大量的药液进行沐浴,可用于治疗全身的瘙痒症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浴法。

二、蒸气及气雾吸入法蒸气及气雾吸入法指的是利用雾化装置雾化气雾后,经由患儿的呼吸道吸入药物,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

目前常用于儿科的雾化装置以超声雾化器为主,这一方法能够治疗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喘嗽、感冒、鼻渊等肺部疾病,使用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的药物,利用雾化装置对患儿进行治疗。

例如可以使用气雾吸入法将鱼腥草注射液运用其中,可以达到清肺解毒的治疗效果。

三、热熨疗法热熨疗法是加热器材、药物和相应的材料后,通过熨敷的方式治疗患儿的局部机体,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

例如小儿腹痛时可以炒热食盐,并将食盐装入到布袋中对患儿的腹部进行热熨,如此可治疗患儿腹痛、痹症、哮喘、泄泻、积滞等。

四、涂敷疗法涂敷疗法是将药物制作成药糊、药液等,在人体的体表局部或穴位处进行涂抹湿,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涂敷疗法主要可治疗小儿烧伤、湿疹、遗尿、腹痛、哮喘、发热、泄泻等病症,常用于涂敷疗法中的药物以利尿摄尿、止咳平喘、活血消肿、温中止泻、清热解毒以及燥湿收敛等功效的药物为主。

五、贴敷疗法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做成油膏或膏药,也可以将药物进行加工做成药饼、药膜等自然薄型药源等进行治疗的方式,将制作好的药物贴敷在需要治疗的部位。

沐浴养生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沐浴养生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二)康复适应证
1.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湿疹、尊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2.肌肉关节病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
肌劳损、外伤后遗症、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损伤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结肠炎、溃疡病、
胃肠功能紊乱等。
4.循环系统疾病早期高血压、早期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等。 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 6.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 7.其他神经官能症、肥胖症、糖尿病、妇科病等。
一、药浴的发展历史
药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在狩猎生活中常会发生外 感、外伤等疾病,在生活实际中逐步体会到使用温热的石块或沙 土局部加温能消除某些不适感,用草、树叶等点燃熏烤某部位能 消除某些疼痛,这样逐渐产生了熏洗等外治疗法。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地理志《山海经山经西山经》中记载黄“浴之 已疥”,其中并有“浮山……有草焉,名日薰草,麻叶而方茎, 赤华而黑实,臭如藤芜,配之可以已房”的记饱餐后进行,疲劳时亦不宜进行。 2.老人和身体虚弱者在温泉浴后偶尔有发生虚脱晕倒者,若感到
头晕、心悸,应立即出浴。 3.利用温泉浴进行康复治疗,一般每次10〜20分钟,15〜30次为
1个疗程,间隔3〜7天再开始第2个疗程。 4.洗温泉浴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防疾病交叉传染。
第二节 药浴
药浴是用一定浓度的药液,通过洗浴或浸泡 机体,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 部位或通过皮肤吸收,起到疏通经络、祛风 散寒、调和气血、消肿止痛、止痒等作用, 而发挥药物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沐浴方法。
药浴是中医学独特的外治疗法之一,是一种独特 的给药途径,它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式 也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 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 尤其烫洗最为常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 需辨证,并因时、因地、因人谨慎选药、处方。

中药药浴方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概述研究

中药药浴方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概述研究

中药药浴方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概述研究摘要: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灌肠、药浴、按摩、针灸各有优势。

中药汤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效,但味苦,小儿难以接受和服用。

如何安全简便地退烧、减轻不适、缩短病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浴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有许多优点。

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儿童用药难、胃肠道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肝脏的首过效应等问题,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浴方。

关键词:中药浴方;儿童外感发热;应用1.风寒型外感发热方用风寒汤(羌活、柴胡、桂枝、炒白芍、川芎、炒甘草);使用舒风散(桂枝、艾蒿叶、紫苏叶、荆芥、防风、鸡血藤);使用荆芥、紫苏叶、生姜、青蒿、艾蒿叶、生麻黄、桂枝、川芎;含防风、艾草叶、荆芥、桂枝、生姜、麻黄;使用桂枝、麻黄、荆芥、青蒿、艾草叶、生姜和川芎。

结果表明,各治疗组的解热效果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风寒型主要是由于风寒之邪,它束缚在肌肉表面。

应使用新温进行处理,以缓解表面寒冷。

医生们经常用新闻药来开处方。

在所选文献中,5份使用桂枝,4份使用荆芥,3份使用生姜、紫苏叶和麻黄,2份使用防风。

以上都是新闻界标药。

药理实验表明,桂枝能扩张皮肤血管,帮助血液流向体表,起到出汗、降温、散热的作用。

荆芥、生姜、防风有解热镇痛作用,紫苏叶有轻度解热作用,麻黄有出汗解热作用。

在治疗方面,除了心文杰表外,医生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减药物。

例如,添加艾草叶和川芎,以增强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改善微循环,加速散热。

此外,艾草叶还可以祛寒除湿,川芎祛风祛邪,添加青蒿退热止痛,配合其他药物退热。

2风热型外感发热处方用柴葛洗剂(柴胡、葛根、炒栀子、黄芩、生石膏、生大黄、莪术、灸甘草)泡浴治疗46例外感风热发热患儿;用柴胡、青蒿、薄荷、羌活、旱莲草、虎杖、板蓝根、冰片泡浴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外感发热50例;用青蒿、柴胡、连翘、薄荷、荆芥、川芎、炒牛蒡子泡浴治疗外感发热患者;用祛风退热药浴方(青蒿、荆芥、香薷、薄荷)泡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128例;用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桑叶、菊花、忍冬藤、艾叶、竹叶、青蒿、蒲公英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热型感冒发热110例。

童粟本草解读——小儿药浴的妙处

童粟本草解读——小儿药浴的妙处

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
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办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
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

药浴是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和减少疾病的最佳⽅法,
药浴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入水中,
通过物理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在轻松泡澡中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童粟本草的小儿有氧泡浴粉系列,
共有6款产品,分别主要针对不同的婴幼儿常见病症,包括了脾、咳、寒、堵、热、虚,
不同款式的名称就对应着它们的主要适应症状,
1、秋冬抗寒每天泡,驱寒暖胃——寒北熊
2、有效清洁呼吸道,化痰排痰——咳卡拉
3、血虚气虚泡一泡,促铁吸收——虚兔兔
4、肝胆火旺睡眠差,清热解毒——堵宝熊
5、预防流感抗高烧,解决发热——热象象
6、调和脾胃促吸收,健脾养胃——脾皮乐
童粟本草药浴产品优势
道地药材——精选道地药材,药材质量量上乘
免煮免过滤——操作方便、省心省力、无渣无味无防腐剂现代工艺——现代技术萃取精华,先进设备精心炮制
传承配方——传承古法选材验收、熬制火候、打磨程度
九道工序——最大限度发挥药性,更易吸收
发明专利——3秒融化,5秒祛湿,10秒渗肤易吸收以上六款产品除了单独使用之外,
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还能解决更多症状、问题,附图一张搭配组合表,给大家作为参考。

中药浴疗法

中药浴疗法
热浴本身就出汗,药力相助,毛孔大开,则发汗 更为透彻,邪随汗出,邪去正安,从而达到康复目标 。
中药浴的现代作用机理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具 有吸收、渗透、感觉、分泌、排泄等多种功能,药浴 疗法正是利用了皮肤的这些生理机能来治疗疾病,故 皮肤的生理特点是药浴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中药浴的现代作用机理
中药浴的现代神经末梢及特殊感受器,在药 浴作用下,神经末梢由静止状态进入活动状态,通过神 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 节,同时改善内脏、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中药浴的治疗作用
● 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 ● 发汗驱邪,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 ● 药气循经,直达病所,调节脏腑功能 。 ● 扶助正气,增强免疫,消除疲劳。 ● 平心安神,改善睡眠。
《黄帝内经》有“摩之浴之”、“行水渍之”等 药浴法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的药浴发汗袪邪法。
《伤寒杂病论》记载用百合洗方洗身以治百合病 、苦参汤洗浴治疗狐惑病等。
《本草纲目》收载了多首沐浴、热浴、坐浴药方 。
《理瀹骈文》提出:“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奠定了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谢谢!
适应症:1、肾病水肿。 2、慢性肾衰(氮质血症) 3、外感(风寒型)
各种中药浴功用及适应证
三号中药浴(肤疾浴)
功 用:养血活血,疏风止痒。 适应症:1、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
2、各种慢性皮肤病。 3、服用激素引起的皮肤痤疮。
各种中药浴功用及适应证
四号中药浴(风湿浴)
功 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适应症:风湿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

老人皮肤瘙痒中医治疗偏方

老人皮肤瘙痒中医治疗偏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人皮肤瘙痒中医治疗偏方
导语:到了冬天,老人皮肤瘙痒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瘙痒难耐怎么办?下面我们来看看老人皮肤瘙痒中医治疗偏方。

老人皮肤瘙痒中医治疗偏方
中老年人因为皮肤萎缩、退化、干燥以及皮肤神经功能失调,易诱发皮肤瘙痒,医学上为“老年皮肤瘙痒症”。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瘀,聚于肌肤所致,治疗当以凉血化瘀、祛风止痒为主。

现介绍几则外治效方,供选用。

方法一、药浴疗法
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

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连用5-7天。

方法二、药醋疗法
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

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擦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超实用药浴配方-三伏药浴配方

超实用药浴配方-三伏药浴配方

超实用药浴配方-三伏药浴配方广西瑶族药浴配方以下是三种药浴配方,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

一、主治痛风药浴配方方一来源于《证治准绳》,配方为樟木屑约15升(1斗半)。

使用方法为将上药置于大桶内,桶边放一个凳子,以急流水一担熬沸泡之,桶内安一矮凳子,足放在桶内矮凳上,以草围桶外,勿令汤热气入眼。

每日洗足1次,每次一小时,7-10天为一疗程。

___源于《中国民间疗法》,配方包括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各20克,川芎、牛膝、乌蛇、血竭儿茶各60克,红花30克、苏木川断狗脊防风独活羌活各100克、鸡血藤150克。

使用方法为将上药加水煎液,倒入温度适宜的洗澡水中,浴身,每日一次,15-30天为一疗程。

方三配方包括马钱子、生半夏、艾叶各20克,红花15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海桐皮各30克,葱须3根。

使用方法为将上药煎汤2000毫升,置于桶内,以热气熏蒸患部,待药液变温后,浸洗患处。

每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

二、主治高脂血症药浴方配方包括生山楂100克,决明子60克,泽泻30克,虎杖50克,海藻5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生大黄50克,银柴胡50克,龟板30克,仙灵脾30克,鬼箭羽50克,秦皮80克,片姜黄50克。

该方能够消痰化滞、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湿热软坚散结,增强活血祛瘀,泻下清利之外,滋阴补阳,使泻不伤正,痰湿瘀热得支,正气生,精神复,久用轻身健体。

现代研究表明,该方中的山楂、泽泻、龟板均有直接或间接降脂作用。

三、治疗肩周炎药浴方洗剂Ⅰ号的药物组成包括防己30克,威灵仙30克,五加皮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川芎30克,赤芍30克,红花3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千年健30克,海风藤30克,青风藤30克,桑枝30克,马钱子3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

该药浴配方能够温经活络,祛风散寒,主治肩周炎。

治疗肩周炎的药物组成有洗剂Ⅰ号和洗剂Ⅱ号。

使用方法是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

药浴配方

药浴配方

小儿药浴五方·治感冒白芷、防风、荆芥、生姜各15克,入季葱6根,薄荷8克。

煎水洗浴,祛风解表,对风寒感冒有显着疗效。

·治上感发热银花、柴胡、青蒿、香蕾、竹叶、桑叶各20克,煎汤洗浴,适用于小儿夏季上感发热,常常洗后汗出热退。

·治痱子鱼腥草20克、鲜丝瓜叶一把。

煎水洗全身,有消痱止痒之功效,并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治丘疹性荨麻疹蛇床子、地映子、苦参、当归各15克,防风、荆芥、蝉蜕各9克,煎水洗浴。

此方也适用于小儿夏季因蚊蝇叮咬及皮肤过敏引起的各种皮肤瘙痒症。

·治腹泻车前子30克、苍术15克、藿香15克、米壳10克、律草30克,煎水泡足及洗浴。

适用于婴幼儿脾胃虚弱、腹泻等症。

①选用新鲜桃枝250克、桑枝250克、梅枝250克,切成6~10厘米长,装入锅内压紧,加水2~3公斤,煮沸15分钟,滤出水加入适量冷水,配成温水给婴儿洗澡。

用这种药水洗澡后,能解婴儿胎毒,辟疫疬,利关节,祛风湿。

②用新鲜薏苡叶500克,切碎,加水1公斤煮沸15分钟,放入洗澡水内给婴儿洗澡,可清热、治湿疹1.地骨皮30克, 白鲜皮30克土槿皮15克, 牡丹皮15克, 鲜石榴根皮50克, 黄柏30克。

急性期加苦参30克, 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30克, 慢性期加蛇床子30克、芒硝30克, 煎汁2 000毫升后, 盛于盆中, 趁热熏蒸局部, 或将药汁兑入热水中洗浴30分钟, 每天早晚各1次。

2.紫草、石菖蒲各30克, 装入布袋煎煮30分钟, 加入适量热水洗澡。

3.苦参30克, 苍术、黄柏、白鲜皮各15克, 煎水洗患处。

药浴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简单、实用、疗效显著,尤其对一些小儿疾病更为适用。

现介绍几则小儿常见病的药浴法:小儿发热取芒硝200克,凉水1000毫升。

将芒硝入水溶化,用小毛巾浸芒硝水反复洗患儿额、颈、胸、腹等处。

约15分钟后,体温即可下降2度左右。

小儿水肿吴茱萸适量,陈醋少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浴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

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

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

”就是说洗澡水里面放了兰花,洗了之后散发香气。

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

”明代文学家余有丁在《帝京午日歌》中描写民间习俗就有“祓祥(fu 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却把兰汤浴”的诗句。

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
“熏洗”、“坐浴”、“足浴”等之分,尤其“烫洗”最为常
用。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辨证用药的原则,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谨慎选用不同的方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可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适量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

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通过药浴使所用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起到调整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濡养全身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免疫力和肌肤的弹性,还能起到美容肌肤、抗衰老的作用。

下面推荐几款常用的药用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跌打损伤方:苏木、松节各250克,赤芍、红花各60克,川芎、羌活各40克,煎水洗浴。

洗浴时应不断对药液加温,加强药性渗透力。

▋风湿疼痛方:丝瓜络、千年健、海风藤、桑枝、五加皮、透骨草、虎杖各12克,煎取
药汁,倒入浴盆中,加热水至能够浸没患处为度。

水温应该保持在45~50℃左右,以皮肤能忍受为度,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沐擦浴30分钟。

此方法适用于腰背部以及各个大关节的风湿疼痛。

以皮肤能忍受为度。

▋疮疡湿疹方:苦参、白藓皮、野菊花各30克,黄柏、蛇床子各15克,煎取药汁,倒
入浴盆中,加温水到能够浸渍患处为度,水温适中,每天洗浴1次,每次浸泡30分钟。

如果是妇女阴道滴虫或者外阴溃疡,男子阴囊绣球风或者肛门湿痒,也可以用此方局部熏洗或者坐浴。

▋咳嗽气喘方:麻黄、细辛各30克,桂枝50克,紫苏100克,煎水洗浴。

注意:体弱者不宜洗浴太久,免致汗出过多而伤阴。

▋防治婴幼儿痱子方:金银花10克,连翘30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3~4
面盆,使水温在35~40℃,为婴幼儿洗浴,每次浸泡30分钟,一剂药可以洗浴2次。

▋治狐臭方:芙蓉叶、藿香、青蒿各30克,煎取药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适量洗浴,同时用药液敷擦两侧腋窝。

隔天洗浴1次,每次30分钟,能减轻或者消除腋臭。

▋护养皮肤方:玫瑰花、茉莉花、枸杞子各适量,煎取药汁一大杯(约500毫升)倒入浴盆中,加水洗澡,每天1次,能够使妇女皮肤柔嫩润滑,同时,还能预防夏秋季皮肤病。

需要注意的是,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药浴;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也不宜使用药浴;对于年老和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宜单独药浴,应有家属协助,而且时间不宜过长;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1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但注意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孕妇及女士月经期间避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