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选材学必考复习资料
高校运动选材学必考复习资料
![高校运动选材学必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977b77c8d376eeafaa3129.png)
1.力量:力量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包括: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2.速度: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素质选材中重要的测评内容。
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3.耐力:耐力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相对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
耐力素质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
耐力素质可以分为必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
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速度耐力),其中无氧耐力又分为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和乳酸供能无氧耐力。
4.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无氧耐力:又称为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5.柔韧:柔韧素质目前通常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或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
柔韧素质可分为一般柔韧性和专门柔韧性。
6.灵敏: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7.灵敏: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8.平衡和韵律:1.平衡素质是指人体保持某种稳定姿势的能力。
2、韵律是指运动员在完成运动时表现的节奏、动作速度平稳(或快慢适宜)和流畅程度。
9.肺活量测试:的是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反映了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10.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也是雄性激素中最具代表的一种激素,男性主要由睾丸细胞分泌,少量来自肾上腺皮质;女性主要来自肾上皮质,其次来自卵巢。
它与红细胞、发育程度、骨龄、肌等关系密切,对运动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
11.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学据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从宏观理解,运动技能含运动亲质能力、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
从微观理解,运动技能含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的能力。
12.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临场复杂多变的比赛个根据比赛的规律和各方面的情况,随机应变,有目的有预见性地决定白己或与同伴的配合行动和对付对手策略的思维活动。
体育学院运动选材学试题库
![体育学院运动选材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e83a2492af90242a895e5f7.png)
体育学院运动选材学试题库使用教材:运动选材学、王家宏、广西师大出版社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20题)1、单基因遗传:2、多基因遗传:3、相对力量:4、爆发力:5、耐力:6、运动技能:7、骨龄:8、身体形态:9、体能:10、快速力量性项群:11、遗传度:12、个性:13、速度素质:14、最大摄氧量(VO): 2max15、神经过程的强度:16、人类遗传学:17、生长:18、反应时:19、反应速度:20、动作频率:二、填空题(每空0.5分,20空,共10分) 1、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与突出的,这样在任何困难和条件下,充分表现自己。
2、在选拔运动员时,应把遗传的影响放在考虑。
3、身高主要受因素控制,而则更多受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因素影响。
4、实践已证明,小腿加大于长有利于运动。
5、以向上为主要素质的项目,其运动员的跟腱均。
6、一般来说,不宜选为耐力性运动员。
7、神经系统是发育最早的系统,它在生命活动中始终处于地位与起作用。
8、人体机能的形成,遗传因素仍处于地位。
9、骨发育的速度与早晚,主要受因素影响。
10、当前鉴别儿童、少年程度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
11、举重竞赛分进行,对有严格规定。
12、竞技体操选材的理想身高,男子为 m以上,女子为 m以上。
13、跳水运动员的体型条件应具备有利于提高动作速度和舒展的特点。
14、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理想身高,男子为 m以上,女子为 m以上。
15、篮球运动员选材的理想身高,男子为 m以上、女子为 m以上。
16、运动能力的变异的原因可分为三种: 、重组变异和。
17、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是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三大特征 18、反应时反应时又可分为简单反应时、、综合反应时、。
19、心理素质的选材,应从运动员和两反面考虑。
20、人体是由无数细胞和细胞简质组成,细胞有分、细胞质和。
三、判断题(每空1分,20题)1、运动能力的遗传在亲代之间是连续的。
( )2、亲代中运动能力的遗传性状,50,以上能在子代中表现出来。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a1e278c8d376eeafaa311c.png)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竞技体育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2.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
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3.体能的构成: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要素。
4.体能的分类: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
5.模式训练法的特点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
补充题:1.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2.训练课准备活动的内容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两类。
3.战术训练方法可分为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想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实战法)。
4.补充能量基本上可有三个途径:(磷酸肌酸系统)、(乳酸系统)和(氧化系统)。
5.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由(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三个时期构成。
6.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四种。
7.体能构成的三个因素是:(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
8.训练课的基本结构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
9.训练课可划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测验比赛课)、(调整训练课)四种类型。
10.训练效果主要是由(训练方法)、(训练中的运动负荷)两个因素决定的。
1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有竞技需要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区别对待原则,适时恢复原则,直观教练原则。
12.竞技状态有(获得)、(保持)、(消失)三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3.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运动选材复习题
![运动选材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38b3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8.png)
第一章运动选材1.运动选材的概念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挑选优秀运动员苗子;并在训练中不断检测筛选的过程2.什么是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关系先天因素就是指个体出生时授之于父母的遗传因素1稳定的、与训练无关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与生俱来的、从幼年或随着生长发育进程自然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因素的总和2先天因素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用过后天表现出来;后天因素建立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3.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竞技能力指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由体能、智能、技能、心理能力决定4.运动选材的方法1依选材的基本因素区分:遗传选材、体形选材、心理选材、身体素质选材等(2)依选材发展的科技水平区分:经验法、追溯法、科技法等3依选材的工作类别分:选材标准确定方法、选材结果确定方法等4依选材学科领域分:医学选材法、生理学选材法、心理学选材法等5依选材层次分:初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中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高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5.运动选材的意义1是当前竞技运动的迫切需要:取得优异成绩;获取世界冠军2运动选材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3运动选材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降低淘汰率;提高成材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第二章遗传选材1.运动能力遗传规律1连续性规律2相关规律3阶段性规律2.遗传变异遗传指子代和亲代在特性性状上的相似现象;是生物体在世代间的延续..变异指子代和亲代在特征性状上的差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遗传是相对稳定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3.体形特征的遗传力遗传对体型发展的总趋向和最大限度有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身高、坐高、腿长、臂长、足长、头宽、肩宽、腰宽、盆宽、体重、心脏性状、肺面积去脂体重等4.主要运动素质的遗传力表现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反应时间、绝对肌力、相对肌力、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柔韧性、立定跳远、50米快跑、背肌力等5.谱系选材法指通过对备选者家族情况调查;对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某个或某些因素性状的遗传规律、方式和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运动员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测评以决定取舍的方法第三章年龄选材1.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生长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生长发育的波浪性和差异性:非匀速的;各指标的差异体重、身高3人体生长发育的统一性和非等比性:有机体整体发育;各部分发育差异;先头律、向心律2.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以及各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年龄阶段1运动素质增长速度较快的年龄阶段叫做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2平衡能力6-8岁柔韧性6-12岁反应速度7-12 模仿能力7-12 速度7-14 灵敏性10-12 节奏性10-12 协调性10-14 力量13-14 耐力16-183.初级选材年龄宽容度的基本结论是1女子年龄宽容度和选材适宜年龄比男子小2决定该项目的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越晚;则选材年龄宽容度和适宜年龄越大3从事专项训练前已有相关训练者;选材年龄宽容度和适宜年龄可适当增大4初达优异成绩年龄较大;育才年限短的项目;年龄宽容度和适宜年龄大;反之则小4.儿童少年发育分型及分类1比较日历年龄和骨龄:早熟型日小于骨一年以上、晚熟型日大于骨龄一年以上、正常型同年2根据青春期发育情况分:a.青春期起始时间:提早、正常、推迟B.青春期生长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缩短、正常、延长5.青春期起始时间的确定方法根据青春期发育时间早晚可分为几个类型1观察骨龄;男子在骨龄13岁;女子在骨龄12岁为起始时间;另外对第一、二性征进行观察2分为早熟、正常、晚熟6.青春期发育高潮期持续时间长短确定的方法有几种1用骨龄或推导骨龄的方法鉴别:2个或更少的生活年跨过3个骨龄年者;为缩短;3个生活年跨过3个骨龄年者为正常4个生活年跨过3个骨龄年者为延长2用进入青春期后每年身高的增长率来鉴别设第一年的身高增长率为100%;观察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增长变化..a.若第二年为第一年的25%;为缩短b.第二年为第一年的70%以上;第三年仍能增长第一年的28%;为正常c.第二年为90%以上;第三年仍为第一年的70%;为延长3用第二性征推导:发育程度标志在第二年表现出;为缩短..发育程度标志按正常顺序表现出;为正常..发育程度标志推迟一年或一年以上表现;为延长..7.什么是骨龄指儿童少年在连续生活年龄上骨骼的发育程度;也指骨骼发育的年龄第四章体型选材1.影响体型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体育运动和劳动习惯、激素调节、微量元素、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体型的影响2.主要运动项目体型特点短跑、跳跃短跑运动员:体重中等或中上等;躯干长;下肢短;大腿粗壮;踝关节围度小;跟腱长且扁平长跑运动员:身长体轻;躯干短;下肢长;骨盆稍窄;踝关节围度较小;脚掌修薄;足弓高;跟腱清晰跳高:身材细高;躯干短;下肢长跳远:类同于短跑运动员3.运动员身高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几种1依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未来身高2依儿少当年身高预测未来成人身高3依儿少肢体发育长度预测4在判断发育程度的基础上预测未来身高4.依据身高的体表特征分为几种体型瘦长型、肥胖型、中间型皮弗指数5.身高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指数越大;躯干越长6.联系自己的专项;谈初级选材是对体型的基本要求第五章运动素质选材1.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定义及分类力量: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分类: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速度: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素质选材中重要的测评内容分类: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耐力: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相对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分类: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柔韧:指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或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分类:一般柔韧性、专门柔韧性灵敏: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动运的能力分类:一般灵敏素质、专项灵敏素质2.列举6种以上测试人体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的方法力量素质测试: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单杠悬垂屈臂计时、实心球抛远速度素质测试:50米冲刺;25米往返跑、试听反应测试3.短冲类运动素质选材要点反应快;起动速度快;加速能力强;动作频率高跑、滑冰、自行车等下肢力量;髋关节柔韧性要求高短游对臂力、腰腹力、背力和柔韧性要求高;专项耐力好4.技能同场对抗类运动素质选材要点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往返位移速度快、全身力量较好、弹跳力好、速度耐力专项耐力好、灵敏性柔韧性好、本体感觉好5.技能隔网对抗类运动素质选材要点反应速度快、动作速度快爆发力大、柔韧素质好、协调灵活性强、相对力量好6.短跑项目运动素质测评指标站立式起跑30米、60米跑;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后跑、后抛铅球、纵跳、30米单足跑专项100、200、400、步频7.联系自己的专项谈初级选材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第六章运动生理生化技能选材1.短冲类、体能耐力性类生理生化技能选材要点短时:无氧代谢能力强;神经活动集中而强大肌肉耐酸能力强..快肌纤维比例大中时:无氧和有氧耐力强;心肺发育好;心容量大;脉搏徐缓有力;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指标优秀长时:有氧速度和力量耐力能力强;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指标优秀;心肺发育良好;心容量大;脉搏徐缓有力;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高;红肌纤维比例高详细请见课本P201-2022.隔网对抗类、同场对抗类、技能格斗生理生化技能选材要点隔网对抗类:快肌纤维比例大;本体感觉、视觉、听觉、位觉良好;良好的心肺功能、有氧代谢和ATP-CP供能能力强同场对抗:反应速度快;有氧和无氧供能能力强;快肌纤维比例大;良好的心肺功能;血红蛋白值高技能格斗: 反应速度;无氧供能能力强;心肺功能良好;快肌纤维比例大;ATP-CP含量高;血红蛋白百分比大;本体感觉、视觉、听觉、位觉良好详细请见课本P2023.常用生理生化选材指标骨骼肌选材指标血液肌能选材指标心血管选材指标呼吸机能选材指标内分泌选材指标物质能量代谢选材指标感官机能选材指标有氧工作能力选材指标无氧工作能力选材指标第七章运动心里选材学1.主要运动项目对神经类型的要求详细请见课本P261-2622.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主要测试内容(一)运动员心理过程及能力1.各种感知觉视、听、触、肌肉、时间、节奏、空间、平衡等特点的测试..2.各种反应简单、选择反应特点的测试..3.注意;智力、思维能力的测定..4.运动记忆、运动表象特性的测定..(二)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情绪状态等的测定第八章运动技能选材1.运动技术选材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技术含量、技术容量、技术效果、技术学习能力2.评价技术效果的方法有哪三种整体性评价、分解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名词解释1.运动选材: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挑选优秀运动员苗子;并在训练中不断检测筛选的过程..2.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就是指个体出生时授之于父母的遗传因素..3.遗传:是指子代和亲带在特征形状上的相似的现象;是生物体在世代间的延续..4.变异:是指子代和亲带在特征上的差异现象..5.骨龄:指儿童少年在连续生活年龄上骨骼的发育程度;也指骨骼发育的年龄..6.体型指数:胸围+腹围/身高1007.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运动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8.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它是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厘米身高的重量;作为相对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宽、厚以及体组织的密度;又称为肥瘦系数..9.肩宽指数:肩宽/升高100 指数大好;说明上体发达;运动能力强..10.盆骨宽-身高指数=盆骨宽/身高100指数小好;说明肩宽骨盆窄;灵活性好..。
7.3.2各项群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本要求知识点
![7.3.2各项群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本要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da8a26a300a6c30c229fe8.png)
7.3.2各项群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基本要求一、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选材。
第一,快速主导类项群的选材。
该项群包括跳跃组包括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等,投掷组包括铁饼、链球、铅球、标枪等,举重组包括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等6个举重单项。
该项群主要以追求远度、高度和重量最高成绩为目的,运动形式为典型非周期性运动,动作速度与爆发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能量代谢以磷酸原代谢形式为主。
选材的基本要求,选材年龄:跳跃组男、女10-12岁;投掷组:男14-16岁,女13-15岁;举重组男、女12-14开始选材。
跳跃、投掷、举重组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技能表现的选材基本要求(见表1)。
第二,速度性项群。
该项群包括短跑组主要包括100米、200米、110米栏和4x100米接力等;短游组主要包括25米、50米、100米四种泳姿等。
该项群主要以最快速度和最短时间完成较短距离为目的,运动形式为典型的周期性运动,动作频率、动作幅度、起跳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能量代谢以磷酸原系统为主,糖酵解为辅,机能特点表现为神经灵活性高,转换速度快,快肌纤维比例高。
选材的基本要求,选材年龄:短跑组男、女10岁;短游组男、女6-8岁开始选材。
短跑组、短游组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技能表现的选材基本要求(见表2)。
第三,耐力性项群。
该项群包括短时组主要包括400米、400米栏、500米皮划艇等;中时组主要包括800米、1500米、200米四种泳姿等项目;长时组主要包括5000米以上、公路自行车等。
该项群运动形式以周期性运动为主,动作频率、动作幅度、维持长时间运动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能量代谢复杂,无氧和有氧的比例随项目不同存在差异;机能主要体现为神经系统稳定性高,心肺功能强,慢肌纤维比例高。
耐力性项群选材的基本要求,选材年龄:短时组男、女10-11岁;中时组男、女10-12岁;长时组男、女10-12开始选材。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内容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c4be0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4.png)
1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体型:指人的体表性状及其特征,一般由体长、体宽、体围和体重等因素构成。
选材时的具体内容大致分为:体型与运动能力;体型的形成及其预测方法;体型选材常用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2.生理机能状态: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选材时研究的具体内容为:主要生理器官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作用下各主要生理器官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生理机能常用的指标与测试方法。
3.生化特征:指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个性特征。
选材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个体物质代谢形成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主要生化选材指标的确定和测试方法(如血乳酸、血红蛋白、肌红蛋白、ATP和CP等)。
4.身体素质:指人体肌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选材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般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身体素质的生理、生化基础;身体素质选材的测试指标和方法。
5.心理素质、智力和个性。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特征;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可以预测的性格特征。
选材时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心理、智力和个性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三者均为选材的常用指标。
运动选材的重要性1.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表现为: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运动训练的领域,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训练运动员;①计算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对运动技术动作和运动过程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与分析;对未来技术动作进行设计与构思;对战术进行模拟等。
②“三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产生了系统训练的理论、运动训练控制理论等。
③肌肉力量的训练,除了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外,还可用电刺激法增加肌肉的力量。
④海绵包的设计与运用,使背跃式跳高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成为可能。
2.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构成部分之一。
从竞技体育的全过程来看,其构成主要有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
并对运动员选材进行了解释: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体育学院运动选材学试题库
![体育学院运动选材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10f086ae518964bce847c11.png)
体育学院运动选材学试题库使用教材:运动选材学、王家宏、广西师大出版社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20题)1、单基因遗传:2、多基因遗传:3、相对力量:4、爆发力:5、耐力:6、运动技能:7、骨龄:8、身体形态:9、体能:10、快速力量性项群:11、遗传度:12、个性:13、速度素质:14、最大摄氧量(VO2max):15、神经过程的强度:16、人类遗传学:17、生长:18、反应时:19、反应速度:20、动作频率:二、填空题(每空0.5分,20空,共10分)1、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与突出的,这样在任何困难和条件下,充分表现自己。
2、在选拔运动员时,应把遗传的影响放在考虑。
3、身高主要受因素控制,而则更多受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因素影响。
4、实践已证明,小腿加大于长有利于运动。
5、以向上为主要素质的项目,其运动员的跟腱均。
6、一般来说,不宜选为耐力性运动员。
7、神经系统是发育最早的系统,它在生命活动中始终处于地位与起作用。
8、人体机能的形成,遗传因素仍处于地位。
9、骨发育的速度与早晚,主要受因素影响。
10、当前鉴别儿童、少年程度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
11、举重竞赛分进行,对有严格规定。
12、竞技体操选材的理想身高,男子为m以上,女子为m以上。
13、跳水运动员的体型条件应具备有利于提高动作速度和舒展的特点。
14、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理想身高,男子为m以上,女子为m以上。
15、篮球运动员选材的理想身高,男子为m以上、女子为m以上。
16、运动能力的变异的原因可分为三种:、重组变异和。
17、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是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三大特征18、反应时反应时又可分为简单反应时、、综合反应时、。
19、心理素质的选材,应从运动员和两反面考虑。
20、人体是由无数细胞和细胞简质组成,细胞有分、细胞质和。
三、判断题(每空1分,20题)1、运动能力的遗传在亲代之间是连续的。
()2、亲代中运动能力的遗传性状,50%以上能在子代中表现出来。
运动选材学第一章
![运动选材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6acd6c85ef7ba0d4a733b63.png)
三、我国运动选材发展概况
我国对于运动选材的研究起步较晚,旧中国 运动选材几乎是一片空白。从20世纪50年代 开始,在党和政府对体育重视关怀下,我们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运动选材的研究也随 着运动训练的发展开始萌发。 70年代是我国选材科学的起步阶段。 80年代是我国运动选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 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形成体系阶段
综观各位学者的选材观点,表述和侧重点可
有所不同,但其共性是非常突出的,因此, 本书提出: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 方法,将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 童少年或后备人才(简称优秀运动员苗子) 挑选出来,并在训练中不断监测筛选的过程。
在理解运动选材概念时,应处理好几 个关系,进而明确其基本内涵:
二、运动选材的意义
(一)运动选材是当前竞技运动的迫切需要 1.当今世界几乎所有体育强国,都认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取得优异 运动成绩、攀登世界冠军宝座最强有力的要素。运动选材是竞技体育、 科学训练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2.世界各国、尤其是体育发达国家的训练条件、方法手段的差异逐 渐缩小,运动水平差异日趋接近,运动员先天条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这里选材就显得成为重要。运动选材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员的先天 运动能力。 3.运动选材可保证多年系统训练的顺利完成,为运动员训练过程最 佳竞技年龄区间的确定提供依据。成功的早期选材,可以及时地为运动 员确定未来发展的专项,预测其未来成绩和最佳年龄区间,并及时开始 系统的多年训练进程,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4.学习运动选材学,研究运动选材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级、各类体 育工作运行者都有教益,可以促进运动选材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为 培养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人才、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为竞技运动的 发展作出贡献。
运动选材的复习资料
![运动选材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69db24192e45361066f550.png)
填空选材经历和发展4个阶段;①原始阶段②自然选拔③经验选材阶段1.多学科综合阶段决定竞技能力指。
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表现出的能力,主要因素;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影响运动选材的主要因素;影响运动选材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待选对象的个人因素。
含选材层次的衔接关系、选材工作人员的自身水平以及选材的物质条件等优秀运动员的模式特征,是指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最高竞技状态时。
各主要竞技能力因素状态模型的客观描述我国一般讲选材层次分为基础、初级、中级、高级选材四个层次、每个层次有初选、复选、定向、决选四个阶段运动能力遗传规律①连续性规律②相关规律③阶段规律遗传角度引起运动能力变异的原因主要有1基因突变(又称点突变)2重组变异(又称混合变异)遗传力选材法是通过对组成运动能力的形状遗传力的研究,结合对备选者直系或者旁系亲属有关形状的了解,评定运动员某方面运动力的方法选材时常用的皮纹分析部位;选材时常用的皮纹分析部位有指纹、掌纹和足底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
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运动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选材年龄要考虑;成材的年龄范围,育材的必要年龄、专项的特殊要求和竞技能力发展的规律育材年龄的必要年限;达到不同等级运动成绩的时间也是相对稳定的,从一个等级到上一等级。
平均要1-2.5年骨龄泛指儿童少年子连续生活年龄上的骨骼发育程度。
也指骨骼发育的年龄,是用以鉴别人体生长发育的可靠指标体型是指人体的外部形态特征满分为广义的与侠义的两种,狭义的体型仅指躯体的表在的特征,广义的体型包括结构特点,体格特征及躯体表在特征的整体指标运动素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通常包括力量。
速度。
耐力,柔韧,还包括灵敏。
协调。
平衡的符合素质心率的分类①基础心率。
清晨起床前的卧位心率为基础心率,②安静心率,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③运动中心率技术质量的评价应从合理性、稳定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来考虑技术选材中测验与评价方法很多,一般分为询问法,直观法和仪器测量法名词解释,优秀运动员的模式特征,是指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最高竞技状态时。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归纳(必备)资料讲解
![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归纳(必备)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9cc5f8af90f76c661371a97.png)
全国外语院校统编教材体育理论知识篇第二章体育与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爱默生第一节健康现代观一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精神、社会适应及道德健康方面的完美状态。
二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五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六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八牙齿清洁,无蛀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日本专家提出的“五快”、“三良好”健康标准:一吃得快,有良好的食欲,不挑食,并能很快的的吃完一顿饭;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且感觉良好。
三睡得快,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四说的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四大基石:一具有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二具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三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三亚健康现代医学将健康称为第一状态,把疾病称为第二状态;将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也称亚健康。
亚健康常见症状:头痛、头晕、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
总之,自觉身体不适、心理疲惫、对社会适应能力差,但医学上往往并无明确的机体疾病,这种状态就是亚健康。
导致亚健康的因素:首先,由于工作生活过度疲劳,使身心透支而入不敷出;其次,由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不吃早餐、偏食、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等引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而使机体功能失调;第三,由于环境污染,接触过多的有害物质。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详细完整版)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48af6627284b73f2425078.png)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4.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的内容
![运动员科学选材复习资料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b712788aaea998fcd220e52.png)
1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体型:指人的体表性状及其特征,一般由体长、体宽、体围和体重等因素构成。
选材时的具体内容大致分为:体型与运动能力;体型的形成及其预测方法;体型选材常用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2.生理机能状态: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选材时研究的具体内容为:主要生理器官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在体育运动作用下各主要生理器官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生理机能常用的指标与测试方法。
3.生化特征:指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个性特征。
选材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个体物质代谢形成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主要生化选材指标的确定和测试方法(如血乳酸、血红蛋白、肌红蛋白、ATP和CP 等)。
4.身体素质:指人体肌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选材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般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身体素质的生理、生化基础;身体素质选材的测试指标和方法。
5.心理素质、智力和个性。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特征;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可以预测的性格特征。
选材时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心理、智力和个性与人体运动能力的关系,三者均为选材的常用指标。
运动选材的重要性1.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表现为: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运动训练的领域,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训练运动员;①计算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对运动技术动作和运动过程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与分析;对未来技术动作进行设计与构思;对战术进行模拟等。
②“三论”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产生了系统训练的理论、运动训练控制理论等。
③肌肉力量的训练,除了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训练方法外,还可用电刺激法增加肌肉的力量。
④海绵包的设计与运用,使背跃式跳高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成为可能。
2.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构成部分之一。
从竞技体育的全过程来看,其构成主要有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
运动选材学试卷11
![运动选材学试卷11](https://img.taocdn.com/s3/m/d14ea3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0.png)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管理系12运动训练专业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运动选材学》试卷A卷(开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5×4=20分)1、运动选材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3、灵敏素质4、基础心率二、填空题(1.5×20=30分)1、举重项目选材对年龄的基本要求是男、女均为2、身高的遗传度男子为、女子为;3、最大心率的遗传度为、血红蛋白含量的遗传度为;4、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身体形态、技能状态、、、、、等七个;5、人体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细胞内含有从父母遗传下来的全套遗传物质,在细胞内、是遗传的基本物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6、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有:、、;7、身高发展有两次突增的高峰,一次在胎儿期到出生后一岁左右,另一次在,最后完成一般在20-23岁。
8、肌纤维类型根据收缩性及色泽,分为、和三种;9、短跑项目运动员能量代谢以代谢为主;三、选择题(3×6=18分)1、无氧阈的遗传力(度)是()A、40B、50C、60D、702、血型的遗传力(度)是()A、70B、80C、90D、1003、男子速度素质的成绩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的年龄()A、17B、18C、19D、204、足球项目初选最适宜的年龄范围为()A、5-8B、6-10C、8-11D、9-125、耐力素质受先天和后天共同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男性()岁、女性18岁左右基本达到最高水平并保持较长的时间,然后逐年下降。
A、21B、20C、19D、186、跳水项目属于()项群A、快速力量性B、速度性C、表现性D、对抗性四、简答题(6×2=12分)1、科学运动选材的意义2、影响身体形态的因素五、综合论述题浅谈运动选材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管理系12运动训练专业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运动选材学》试卷B卷(开卷)一、名词解释(5×4=20分)1、运动选材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3、运动素质4、基础心率二、填空题(1.5×20=30分)1、举重项目选材对年龄的基本要求是男、女均为;2、身高的遗传度男子为、女子为;3、最大心率的遗传度为、血红蛋白含量的遗传度为;4、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身体形态、、、、、、等七个;5、人体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细胞内含有从父母遗传下来的全套遗传物质,在细胞内是遗传的基本物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运动训练学考试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0f1852312b3169a451a4e3.png)
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成绩:是运动员成绩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价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测定。
4、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5、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经济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6、模式训练法:是一种依靠训练信息指标把我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7、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的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8、分解训练法:是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和部分。
9、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10、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11、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12、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教程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设施变换,以提高运行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14、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点,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一次王城没站点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15、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运动训练学 部分 考试资料 (高教版,可参考一下)
![运动训练学 部分 考试资料 (高教版,可参考一下)](https://img.taocdn.com/s3/m/6cf3bb7aad02de80d4d840e6.png)
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训练适应: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的承受外加的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这一现象称为训练适应。
4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5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6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有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构成。
7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征和功能,所建立的反应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和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特征。
8项群:是指具有共同特点的同一类项目群组的总称,9项群训练理论;指研究同一项群运动训练规律的理论。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0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与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的科学的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12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比赛安排规律系统的持续的周期性的组织训练过程的原则。
13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是指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人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作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14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运动选材学3章
![运动选材学3章](https://img.taocdn.com/s3/m/85852123ed630b1c59eeb579.png)
┌──────┬──────┬───────────────────────────────────┐ │ │开始第一年 │ 深入专项化的年限(年) │ │ 项目 │ │ │ │ │ ├───┬────┬────┬────┬────┬─────┬─────┤ │ │全年增长值 │ 2 │ 3 │ 4 │ 5 │ 6 │ 7 │ 8 │ ├──────┼──────┼───┼────┼────┼────┼────┼─────┼─────┤ │跳高 │ 11.7厘米 │ 1 │ 0.90 │ 0.70 │ 0.50 │ 0.41 │ 0.41 │ 0.17 │ │铅球 │ 1.68米 │ 1 │ 0.70 │ 0.60 │ 0.40 │ 0.30 │ —0.02 │ 0.25 │ │800米 │ 6.1秒 │ 1 │ 0.47 │ 0.34 │ 0.31 │ 0.01 │ 0.02 │ 0.11 │ │1500米 │ 10.9秒 │ 1 │ 0.60 │ 0.38 │ 0.07 │ 0.21 │ O.19 │ —0.04 │ │100米自由泳 │ 9秒 │ 1 │ 0.61 │ 0.31 │ 0.09 │ O.16 │ O │ 0.03 │ │200米蛙泳 │ 9.?秒 │ 1 │ 0.45 │ 0.43 │ 0.28 │ 0.28 │ 0.13 │ 0.26 │ └──────┴──────┴───┴────┴────┴────┴────┴─────┴─────┘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1.生长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生长发育的波浪性和差异性 3.人体生长发育的统一性和非等比性
二、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特点
前期:以身体形态发育的突增现象为主 (也称
生长加速期),女孩为骨龄11岁、男孩为12岁 开始,乡村男女孩比城市男女孩晚一年左右, 持续两年左右。 中期;以第二性征发育为主 ( 又称为性成熟 期),此阶段的形态发育速度减慢,女孩13~ 15岁,男孩14-16岁。 后期:身体发育达到基本成熟阶段,女子 16 岁、男子17岁左右。
运动选材学
![运动选材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a90ce2f242336c1fb95e17.png)
运动选材学复习要点1、遗传力选材法是指通过对组成运动能力的性状的遗传力的研究,结合对备选对象直系或旁系亲属有关性状的了解,评定运动员在某方面运动能力的方法。
2、运动能力的遗传,不仅遵循人类遗传的基本规律。
但运动能力的遗传又有自身特有的规律与特点,即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其性状遗传具有三大特点,即连续性、相关性和阶段性。
3、运动能力变异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基因变异、重组变异和彷徨变异。
4、优秀运动员的模型特征:是指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最高竞技状态时、各主要竞技能力因素状态模型的客观描述。
5、确定选材的适宜年龄时应考虑成才的年龄范围、育才的必要年限、专项的特殊要求和竞技能力发展的规律等三个方面因素。
6、选材方法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选材层次、选材年龄、选材内容、选材指标、选材标准、选材的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
7、可作为有氧工作能力的选材指标有最大摄氧量、PWC170机能试验、无氧阈运动转项:是指运动员从事某项竞技体育运动、在运动队训练一年以上或在业余队训练两年以后,又转入另一项目训练和比赛的情况。
在有限的运动生涯中,转项次数越多,运动成绩越差8、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发育分型有不同的要求。
游泳选材时男、女均应以“大器晚成”者为主。
体操选材时男、女体操均应以“大器早成”者为主(男子更为突出)。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选材时男、女均应以选“大器晚成”者为主。
9、“运动年龄”是指运动员从参加早期训练开始计算的年龄,反映了运动员在专项竞技能力上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在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最佳生长发育年龄,也即“运动素质的敏感发展期”,以及早期训练的开始年龄和首次出高水平运动成绩和创最高水平成绩的年龄。
11、运动选材的原则一、广泛性原则二、实效性原则三、可靠性原则四、因人因项制宜原则五、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六、多方法综合应用原则七、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原则八、选材与训练相结合原则九、经济性原则十、可靠性原则10、初级选材年龄宽容度:指在初级选材时允许的选材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之间的差异程度。
运动选材学学习要点
![运动选材学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83d68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7.png)
运动选材学学习要点运动选材学复习要点1、遗传力选材法是指通过对组成运动能力的性状的遗传力的研究,结合对备选对象直系或旁系亲属有关性状的了解,评定运动员在某方面运动能力的方法。
2、运动能力的遗传,不仅遵循人类遗传的基本规律。
但运动能力的遗传又有自身特有的规律与特点,即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其性状遗传具有三大特点,即连续性、相关性和阶段性。
3、运动能力变异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基因变异、重组变异和彷徨变异。
4、优秀运动员的模型特征:是指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最高竞技状态时、各主要竞技能力因素状态模型的客观描述。
5、确定选材的适宜年龄时应考虑成才的年龄范围、育才的必要年限、专项的特殊要求和竞技能力发展的规律等三个方面因素。
6、选材方法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选材层次、选材年龄、选材内容、选材指标、选材标准、选材的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
7、可作为有氧工作能力的选材指标有最大摄氧量、PWC170机能试验、无氧阈运动转项:是指运动员从事某项竞技体育运动、在运动队训练一年以上或在业余队训练两年以后,又转入另一项目训练和比赛的情况。
在有限的运动生涯中,转项次数越多,运动成绩越差8、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发育分型有不同的要求。
游泳选材时男、女均应以“大器晚成”者为主。
体操选材时男、女体操均应以“大器早成”者为主(男子更为突出)。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选材时男、女均应以选“大器晚成”者为主。
9、“运动年龄”是指运动员从参加早期训练开始计算的年龄,反映了运动员在专项竞技能力上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在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最佳生长发育年龄,也即“运动素质的敏感发展期”,以及早期训练的开始年龄和首次出高水平运动成绩和创最高水平成绩的年龄。
11、运动选材的原则一、广泛性原则二、实效性原则三、可靠性原则四、因人因项制宜原则五、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六、多方法综合应用原则七、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原则八、选材与训练相结合原则九、经济性原则十、可靠性原则10、初级选材年龄宽容度:指在初级选材时允许的选材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之间的差异程度。
运动营养学复习资料
![运动营养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26aa8d18bd63186bcebbcc1.png)
运动营养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急救:急就是指对
2.体育保健学
3.肌肉痉挛
4.肌肉拉伤
5.肩袖损伤
6.软组织挫伤
7.运动性疲劳
8.运动性猝死
9.运动性血尿
10.运动性蛋白尿
11.运动性应激综合征
12.晕厥
填空
1.足踝运动性损伤检查的方法
2.膝关节
3.肩关节
4.体格检查的3个方法
5.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6.绷带包扎的常用方法
7.中暑的分类
8.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
9.单纯性挫伤的三个时期,哪三个?
10.身高测量的基本要求
11.台阶实验的反应的指标,功能意义
12.BMI指数如何测量
13.止血的部位和时间
14.晕厥的分类
简答
1.儿童青少年锻炼卫生要求
2.老年人锻炼的卫生要求
3.过度训练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4.什么是运动性疲劳,如何判断和消除
5.骨折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6.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成都体育学院选材学考试复习题
![成都体育学院选材学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a28d8502d276a200292e90.png)
1.运动选材的概念?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童青少年或后备人才(简称优秀运动员苗子)挑选出来,并在训练中不断监测筛选的过程。
2.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关系?先天因素是指所有稳定的、与训练无关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生俱来的、从幼年或随着生长发育进程自然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因素的总和。
关系:应主要分析运动员的先天运动能力,但不排除对后天因素的测评和分析,因为许多先天运动通过后天表现出来的,人出生后不可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受到运动训练的影响。
3.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
体能水平主要表现在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四种基本运动素质以及由此组合的复合运动素质中。
人体的形态和机能是决定其运动素质水平的基础条件。
机能主要是依存于体能基础之上并在训练或竞赛中表现出的运动技术、战术能力。
运动智能只要指运动员智能状况、一般和专项知识水平或知识的运用能力。
心理能力主要包括运动员一般或专项的心理能力(含各种感知觉、反应、注意、智力、思维、运动记忆、运动表象等能力)和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包括神经类型、气质类型、爱好兴趣、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情绪状态等)1. 运动能力遗传规律(1)连续性规律(2)相关规律(3)阶段规律2. 遗传?变异?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在特征性状上的相似的现象,是生物体在世代间的延续。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在特征性状上的差异现象。
1. 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以及各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运动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2. 初级选材年龄宽容度基本结论是?(1)女子选材年龄宽容度和选材适宜年龄比男性小。
(2)决定该项目的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越晚,则该项目的选材年龄宽容度和选材适宜年龄越大。
(3)从事某项目专项训练前已有与之相关的运动训练经历者,其选材年龄宽容度和选材适宜年龄可适当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运动员在完成运动时表现的节奏、动作速度平稳(或快慢适宜)和流畅程度。
肺活量测试:的是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反映了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
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也是雄性激素中最具代表的一种激素,男性主要由 睾丸细胞分泌,少量来自肾上腺皮质;女性主要来自肾上皮质,其次来自卵 巢。
它与红细胞、发育程度、骨龄、肌等关系密切,对运动能力有着特殊的 功能。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学据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从宏观理解,运动技能含运动亲质能力、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
从微观理解,运 动技能含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的能力。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临场复杂多变的比赛个根据比赛的规律和各方面的 情况,随机应变,有目的有预见性地决定白己或与同伴的配合行动和对付对 手策略的思维活动。
14.竞技战术:是运动员或运动队在比赛中使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合,或战胜对手 而采取的计谋、行动。
简答题运动选材有哪些意义1. 运动选材是当前竞技运动的迫切需要2.运动选材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3.运动选材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运动选材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1. 2. 3. 4. 5. 6. 7.8. 9.运动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挑选优秀运动员苗子的过程。
力量:力量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力量包括: 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 和力量耐力等 速度: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素质选材中重要的测评内 容。
速度素质可分为 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耐力:耐力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相对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
耐力素质 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
耐力素质可以分为 必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
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 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速度耐力),其中无氧耐力又分 为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和乳酸供能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 能力。
无氧耐力:又称为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 能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柔韧:柔韧素质目前通常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 能力,或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
柔韧素质可分为一般柔韧性和专门柔韧性。
灵敏: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 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灵敏: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 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平衡和韵律:1.平衡素质是指人体保持某种稳定姿势的能力。
准确、协调 2、韵律是指 10. 12. 13. 1、1、广泛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因人、因项制宜原则:5、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6、多方法综合应用原则:7、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原则:8、选材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9、经济性原则:10、可行性原2、在运动选材方法的分类中依选材的基本因素可为分哪八类 答: 1、遗传选材方法; 2、年龄选材方法; 3、体型选材方法; 4、身体素质 选材方法; 5、生理机能选材方法; 6、生理生化特征选材方法; 7、心理选材 方法; 8、运动技能选材方法。
影响体型的因素有哪些 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体育运动与劳动习惯;激素调节;运动员的体型 决定于激素调节的类型:①激素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生理作 用;②骨、肌肉、脂肪组织的数量决定于各种激素产生的数量之比;③固醇 类与体态特征和结构类型的相互关系。
微量元素;若身体缺钙,骨骼会停止 生长,且易患软化病,缺锌的儿童身高与体重都低于同龄儿童。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答:①生长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②生长发育波浪性和差异性?③人体 生长发育的统一性和非等比性 优秀运动员苗子与优秀运动员的关系是什么 运动选材的对象就应是少年儿童,通过选材测评,判断其是否是优秀运动员 的苗子,并预测其未来能否成为优秀运动员。
当前测评与未来预测的关系是什么 运动选材应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价,进而对其未来的竞技能 力进行准确地预测。
预测是运动选材的核心。
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的关系是什么 运动选材是育才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初级、中级训练的全过程。
在这个 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训练、测评、预测、挑选、淘汰的选优工作 选材与选拔的关系是什么 选材就是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挑选优秀运动员苗子的过程。
它主要挑选 尚未经过训练或有一定训练经历、但目前还不是优秀运动员的人材,选中后 通常要进行较系统的长期训练。
选拔通常指挑选那些“半成品”甚至可以是 “成品”,通常是优秀运动员,被选中后可以不进行较系统的长期训练或较长 时间训练就能投入比赛11、 运动选材的层次和阶段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特征 。
即:我国一般将选材层次分为基础、初级、中级、高级选材(拔)四个层次。
每个层次有初选、复选、定向、决选四个阶段,中高级选材可无定向阶段。
12、 运动选材预测的基本类型:A 以方法途径区分(1)直观预测;(2)探索预测:(3)规范预测:(4)反馈预 测:B 、运动选材预测的要素:运动选材预测 包含五大要素:预测对象、预测 目的、预测依据、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及验证。
1、研究遗传与选材的关系及其规律主要有何意义答: 1.通过家系调查可有助于对运动员的先天因素、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了解, 也可以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组成因素、尤其对某些遗传度较大的性状的检 测和预测。
2. 通过对遗传病的研究,可对该类疾病的分类、原因、发病率以 及检查提供理论依据,对于遗传病患者的及早发现,避免运动选材的失误, 提高成材率和运动成绩等方面给予有力保证。
3. 优生学是人类遗传学特别是 运动员选材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中质量的提高是大量涌现优秀运动员的 前提和基础。
4. 运用遗传学的知识呆对运动员的性别进行检测和鉴别。
5.遗 传与选材的研究为基因(遗传)工程的开发和运用提供了可能。
2、运动能力遗传规律有哪些 ?在人类遗传基本规律和遗传方式的基础上,运动能力的遗传表现出下述规律 性: 连续性规律 :它的理论基础是多基因数量性状遗传的连续性原理。
依据 这一遗传特点,同一性状在子代的不同个体中表现出一定数量上的差别,在 群体中呈现单峰“常态分布曲线” 。
相关规律 :它的理论基础是依据基因的多 效性和基因3、4、5、 2、4、5、6、遗传的连续性,一个基因可有多种效应,多个基因也可能有同一效应。
阶段规律:它的理论基础是根据遗传性状发展变化的时间规律。
受染色体和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是天生的,但绝不是一出生就立即表现出来。
其基本原因是:3、举例说明哪些是单基因性状遗传哪些是多单基因性状遗传它们各有何特点答:在单基因遗传中,性状的变异是不连续的,属质量性状,如兔唇、先天性耳聋,正常人绝不会出现半兔唇或半聋半哑中间型的个体;而人的身高、体型、体重、肤色、血压、智力以及寿命等,均属数量遗传,其性状的变异是连续的,属多基因的数量性状遗传范畴。
基因突变(又称点突变)重组变异(又称混合变异)1、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基本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长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的波浪性和差异性人体生长发育的统一性和非等比性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特点身体机能的年龄特征3、如何确定选材年龄提示:成材的年龄范围、育材的必要年限、专项的特殊要求和竞技能力发展的规律。
A成材的年龄范围分析达到当代世界最高成绩年龄界限,是选材和早期专项化训练开始年龄的一个主要依据。
某一项目世界最高成绩的年龄区间,就是目前有机体适合此项目的各种形态机能最旺盛的年龄阶段。
P91B、选材的适宜年龄:C育材的必要年限3、儿童少年发育分型及其确定A骨龄及其判定方法1、影响体型的因素有哪些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体育运动与劳动习惯;激素调节;运动员的体型决定于激素调节的类型:①激素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生理作用;②骨、肌肉、脂肪组织的数量决定于各种激素产生的数量之比;③固醇类与体态特征和结构类型的相互关系。
微量元素;若身体缺钙,骨骼会停止生长,且易患软化病,缺锌的儿童身高与体重都低于同龄儿童。
依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未来成人身高方法中哈弗利米克(捷克)根据遗传学相关理论提出分别计算:父亲180 厘米,母亲170 厘米其儿子和女儿未来是多少儿子未来身高=《(父升高+母身高)X ??》十2?女未来升高=《父身高x(〜)+母身高》-2男:190 女:1733、根据成年人身高=13岁脚长(cm x± 3,计算13岁少年23厘米,其最终身高为多少一、克托菜指数[体重/身高X1000)二、彼尔迪西营养(胖瘦)指数1 、决定运动素质的因素大体可分为哪几类:运动素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机体地运动进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基本素质,还包括灵敏、协调、平衡等复合素质。
3、运动素质预测运动素质的预测在运动选材中比较重要,但由于运动素质发展过程中受影响因素很多,导致运动素质的预测难度较大。
决定运动素质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三类:①可控因素,即可变因素,如运动训练、生活劳动习惯和许多环境因素等对运动素质的影响;②个可控或很难控制的因素,如性别、运动素质的遗传等;③相对稳定的因素,如运动素质自然生长发育、体型、肌肉的形态、组织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营养系统的功能能力、某些心理因素等。
选材顶测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那些先大因素(即不对拧或很难控制因素) 进行测试和预测,进而对相对稳定的因素进行预测。
1、运动生理生化机能选材的依据有哪些答:生理机能的遗传规律和有机体的适应规律;生理机能测试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不同运动项群对生理生化机能的不同要求骨骼肌的分类答:骨骼肌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可将肌纤维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 1 )根据收缩速度,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2)根据收缩特征和色泽,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白、快红和慢红(3)根据收缩及代谢特征,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缩、糖酵解型( FG,快缩、氧化、糖酵解型(FOG和慢缩、氧化型(SO。
2、使用血红蛋白作为选材指标是应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答: (1)性别年龄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新生儿血红蛋白较高,可达15〜23克% 以后逐渐减少;4〜5岁后略有增加,约13克%男性成人高于女性成人。
男子至30〜35岁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女子则在13岁左右达到第一次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0〜30岁维持较低水平;30〜40岁又逐渐升高达到第二次高峰。
(2)大运动量训练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3)高山环境对血红蛋白的影响:(4)膳食对血红蛋白的影响:当营养水平低、摄入蛋白质不足,或由于某些原因使机体吸收铁离子的机能发生障碍时,往往会使血红蛋白下降,严重时会引起贫血。
国外有关资料报道,运动员出现最佳成绩时,血红蛋白都在13.5 克%右右,有时在15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