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融入世俗生活的先秦礼乐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的礼文化、乐文化效法自然而来,相辅相成。
先秦礼乐文化的历史演进,沿着伦理道德一脉,其核心价值从“事神致福”渐变为“仁者爱人”,生发出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独特文化形式,日益成为深入人心世道的常理,沉淀为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
礼,源于天地之道,礼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体现在对天地之序的遵循上。
人是由天道化生的,顺承天道来治理人情,这是礼文化基本的发生逻辑。
礼把因血缘宗亲关系形成的长幼、远近、尊卑等级与社会关系比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社会差序格局的文化符号系统。
礼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祭祀天地、军旅征战、婚丧礼仪、到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全部都深深地烙上了礼的烙印,成为人们不可须臾而离之的东西。
“乐”的发生逻辑源于效法天地自然的和谐之道。
因为“仁近于乐”,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
“乐”,“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礼记·乐记》)。
在儒家看来,真正可以称得上“乐”的,必须是风雅中正的德音。
乐文化,通过与礼文化形成功能相异却取向相合的张力结构,而通达礼文化之精神内核,并与其相得益彰。
礼乐文化这套文化符号系统,是早慧的中华民族以特有的道德理性和人文主义为人类文明开发出的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文化之路。
春秋时期,孔子“释仁入礼”,使得礼乐文化从文化符号系统转型为以文化符号为载体的儒家价值系统,完成了中华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与心的关系维度上事实与价值的双重范导,标举着以伦理道德为底色和价值支撑的“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乎”的人文主义之光。
礼乐文化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其重点始终不离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生活图景,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正如朱熹所言“耳闻目见,无非是礼”。
正是这种把文化活动融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形态,成就了礼乐文化规整有序的生活画卷,并且从日用不觉的生活实践的空间维度的延展到赓续不辍的时间维度,成就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礼乐风景。
“传统礼乐文明的精华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衣食住行”以“衣”居首。
中国人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但是,要和衣服比上一比的话,饮食还是稍逊一成。
“衣冠之治”是我国“衣冠”文化的核心要义。
我国古代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中国的礼仪中,服装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
这点,我们可以从一些词语中看出,比如说“衣锦还乡”“两袖清风”等等,又如皇冠的“蔽明、塞明”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古训在帽子上的具体形象。
子路垂死不忘结缨,苏武流亡不改汉服等,都用衣冠来体现品格气节。
这些都表明了∶服饰在中国不仅有它原本的功能,还有象征国家的权力、表达一个人的品质、凝结一个民族团结的作用。
“衣冠之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通过人们的衣服配饰穿戴,来进行对社会的管理与教化。
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
民国初掀起洋装热。
虽然,这有利于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人穿洋装则有诸多不便,可是,又想穿洋装,该怎么办呢?于是,前人就让洋装“入乡随俗”,在这样的背景下,旗袍和中山装由此诞生了。
如中山装在西装的基础上,把领子改为了立翻领,在衣服的正面有四个口袋,即为我们最为耳熟的“礼义廉耻”。
它不但标志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也代表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文化。
由于它不分等级尊卑,人人可穿,配饰也是任由个人喜好搭配,因此,霎时间就风靡了各个阶层。
中国的服饰,也在这时候走上了自由搭配的道路,从此,开启了中国服装的新纪元。
当今不再有封建阶级等级观念,衣冠不再代表身份地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趋同。
如何在保留中国“衣冠文化”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保留我们民族的服饰特点,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摘编自凤凰网《中国人为何认为“穿衣”比“吃饭”重要?》)材料二∶自古以来,治国之道就有“法治”与“礼治”之争。
高三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2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根底作用。
中华礼乐的建构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场的。
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建立了分封、宗庙和同姓不婚三大制度,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各种社会人生礼仪陆续建立,形成了包括朝觐、盟会、册命、HY旅、祭祀、丧葬、射御、聘问、宾客、、选举、婚嫁、冠笄等礼乐规那么,使得礼乐制度覆盖了政治、HY、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将孔子所谓“先鬼而后礼〞“尊而不亲〞的殷商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尊礼尚施〞“近人而忠焉〞的礼乐制度。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根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
子夏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进一步将仁爱归本于孝悌的伦理亲情,进而开发出亲亲、仁民和爱物的道德开展次第。
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便指点出礼乐仪式的内在精神根底,礼乐是以人的内在真诚情感为根底的。
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
就此而言,说孔子摄礼归仁是正确的,他提醒了礼乐文明的灵魂,并强调内在精神对于外在标准的优先性。
但是,假设仅因此将孔学归结为仁学,那么未必符合孔子本人的意思,因为他同时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又清楚是以礼为仁的前提,人假设不能“克己复礼〞,就不能“为仁〞。
孔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标准之中,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礼乐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
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
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
”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
《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
”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
《左传》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也是中国人高雅的生活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在称谓、站位、迎送、宴饮等环节上精心设计的各种仪节,体现尊老敬长、孝亲睦邻、自谦敬人、和谐为上的理念。
即使是由于空间阻隔,双方只能用书信交流时,也有特殊的礼貌用语。
人们在行礼过程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
(摘编自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材料二:一般人对于礼乐有一个肤浅而错误的见解,以为礼只是一些客套仪式,而乐也只是弦管歌唱。
朗思c1真题答案Test1
朗思c1真题答案Test1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传统文化阅读题
传统文化阅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是西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统治者实行“封邦建国制”,以分封制为基础,把疆域划分为诸侯国,由诸侯拱卫王室。
因此,西周时期国家最显著的特征是“国中有国”,即诸侯国与周王室并存。
在这种分治模式下,西周社会必然需要一种相应的礼乐制度来巩固这种分治格局。
礼乐制度分为“礼”和“乐”两个方面。
其中,“礼”是指各种礼节、仪式、仪仗等,而“乐”则是指与礼相配合的各种音乐、舞蹈、诗歌等。
在西周时期,人们认为“乐”可以调和各种矛盾,使社会和谐有序。
因此,“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用来教化人民,维护社会秩序。
在西周时期,“礼”与“乐”是相互依存的。
人们通过遵守“礼”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同时通过欣赏“乐”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因此,“礼乐制度”成为西周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天地自然孕育而生的,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方面,中国传统的建筑注重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文学方面,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色的篇章,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哲学方面,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行事。
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局部。
下面是为你的《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现代文阅读原文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其奉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那么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标准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开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标准,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孔子是开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④“礼”是人性的根底。
《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
华军《“通情达礼”: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礼是整个中国人精神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需要深入领会中华礼乐文明,把握其核心精神。
站在情、礼关系的视角上看,“通情达礼”即体现了中华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
情是中华礼乐文明形成的基础。
《礼记·曾子问》言:“君子礼以饰情。
”不过,古人很重视人情之真,对矫饰之情则持批评态度,故言“巧言令色,鲜矣仁”。
真情成为善、贵、信等价值评断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古人对脱离人情的礼表达了质疑。
总体来看,古人以为礼是一个关乎人情的存在。
人情大体分为好、恶两端。
好恶之情与礼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礼达情,即通过礼来抒发人的情感;二是以礼节情,即通过礼来节制情感的放纵无度。
古人一则从利生成人的角度讲求“以礼达情”,一则从养生合道的角度强调“以礼节情”。
二者共同服务于立人成德这一人文化成的目标。
礼的思想基础在于合理,而所合之理实为情理。
情礼关系的实质即情理关系。
“理”为事物之条理、秩序,莫非自然,要在于顺。
“礼”与“理”的关系是粲然之“文”与内涵之“理”的对应关系。
相对具体事物而言,特定的事物蕴含着特定的理,事物与理对应。
相对礼而言,则特定的礼与特定的理对应,其目的就在于以文相别。
“礼”与“理”的关系建基于具体事物之上,故绝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言“理”与“礼”。
对应于具体事物之理的礼文虽然“至繁”,然如能规约于理,则可实现以简驭繁而不烦。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在实践中还需处理好另一个问题,即“以义制仪”的问题,也就是处理好变礼的问题。
古人以为“礼者,义之定制。
义者,礼之权度。
礼一定不易,义随时制宜”。
由此可见,作为“礼之权度”的“义”乃是“随时制宜”的伦理原则,它是制礼的依据。
相较而言,礼仪则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定制。
由于礼义随时制宜,也就自然会不断冲击礼仪之定制,进而引发变礼与制礼的问题中西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突出差异在于对人的性情问题的理解与价值评断不同。
山东省聊城市聊城一中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第一次模拟考试自主训练(一)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
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
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乐则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
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
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
正是因此,自孔子以后,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
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
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
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
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一方面则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的问题。
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的问题。
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形成的。
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
北京市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一
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以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奕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非极挚之论也。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B.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臣下犯上欺上、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
C.则几于礼矣
就接近于懂得礼了
D.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不能反躬自省,天性就泯灭了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指出音乐产生于人类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情感。
B.文中以“桑间濮上之音”的事例来证明音乐与政治有关联。
C.作者认为人生性平和,却又易于受外物之所感而产生欲念。
B.以为孔子之道不因世家而尊。
C.然古今未有知其非者,亦可怪矣。
D.论来孔子只合作列传。
10.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引发了后世的很多讨论。请根据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在下列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6分)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一》)
三
王荆公讥史迁不宜列孔子于世家,【甲】姜西溟以史迁列孔子于世家,非尊孔子也。迁之于晋则曰:“嘉文公锡圭鬯,作《晋世家》第九。”于越则曰:“嘉勾践灭强吴尊周室,作《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于郑、于赵、于韩皆然,而序孔子则曰:“周室既衰,孔子追修经术,以达王道,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诸侯得世其家者,以其知有天子而能匡乱反正也;以天子之权归之于周者,莫如孔子,故附《孔子世家》以明其始终为周之意。而尊周者,诸侯之事,故上不得比于本纪,而下亦不夷为列传也。
论述类现代文阅读答案(2016年3月31日)
论述类现代文阅读答案(2016年3月31日)(一)1、答案A。
B项“完备成熟”的原因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D项原文“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与原文“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不符。
2、答案C。
“‘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
3、答案B。
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二)1. D(强加因果。
前半句已经说是“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只能证明有“超常的能力”,而不能说明保护氏族的作用,何况这一摆塑是否“原龙”还不一定)2. B.(本选项是偷换概念的错误,原文中“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一句,被改成“玉猪龙和鱼龙”“相互渗透”)3. A.(该项以偏概全,1段中“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中的“其”指的是“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再对照第⑦段“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的话来看,应该还有“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以外的意义。
)(三)1.C(A项,“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表述有误,由原文第3段可知,写实仅仅是其经历的一个阶段,以偏概全,理解错误。
B项,有第4段可知,二者的审美本质是共同的,而不是“有许多相同之处”。
D项,“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原文未提及。
)2.D(“固定的死板的艺术”有误,原文第6段只是说“瓷器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
”)3.D(A项,由原文可知“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
B项,“所有”说法太绝对化。
C项,原文第6段“不是如实地复制”,此选项中的表述恰恰理解反了。
)(四)1.C (C项:“当前对官场文学的指责,不是否定官场文学的正当理由”错,属于曲解文意。
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检查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中华礼乐的建构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何以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当然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而言,则是先有了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所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而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植根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
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从实践工夫而言,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
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这从逻辑学上似乎是悖论,但儒学非古希腊逻格斯意义上的哲学,而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所以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并非仅仅满足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生机与活力。
依据周孔之教而成的礼乐文明,从文明存在形态上看,首先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礼乐制度。
这些制度成为传统社会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是慰藉中国人心灵的精神源泉。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礼乐文明”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根基 阅读附答案
“礼乐文明”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根基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礼乐文明”是酝酿中华文明的温床和根基。
其形式上表现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本质上化为一种贯通各种艺术的本体精神。
中国古代士人以琴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以实践理性精神对待日常生活态度,这实际上潜含着一种发端于原始“乐舞精神”的审美式人生意味。
于是,华夏先民自觉不自觉地由“六艺”和“琴棋书画”开始“修身”,继而去勉力实现主流文化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先秦时期,“艺”(从属于“六艺”)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
这时,为首的“琴”既是一种娱乐身心的工具,同时还有着内在的文化意韵。
它不仅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器物,还渗透着一种发自远古的“乐教”精神,蕴含着文化之“道”。
首先,“琴”并不单是一种“乐器”,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一种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熔铸一定的思想感悟。
他们往往并不是单纯追求一种所谓“为审美而审美”的人生价值,而是注重在生活中强化品位,在细节中感悟出人生体验、审美倾向。
因此,文化的价值意义就在于激活现实生命个体的情感因素,“中华琴文化”正是这样一个典型。
它融艺术修养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恰当的艺术化生存策略。
其次,以表现中华文化精神为内在质素的“琴文化”也不仅仅是一种“艺”,它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往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所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嵇康语)与中华文化中“君子以玉比德”的早期审美观念达到了高度一致。
“琴”由丰富的情感、精神领域出发,将个体的生命感受与人类直观的生活世界互为交融,于是,“琴”就由“器”走向了“艺”,继而走向了“学”的路程。
再次,由“自娱”而“娱他”,由“修身”而“齐家”直至“治国”、“平天下”,“琴”就打上了浓郁的文化色彩,乃至意识形态特征。
“琴”发展为一种“琴学”,是因为琴在历史的演进中已经融入了中华主流文化,才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张扬与意义的叠加。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沁阳一中高一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两元,“礼”是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祭祀的规章制度及其相关的仪式;“乐”是以音乐歌舞为中心的各种艺术活动。
最早的艺术活动是在原始的宗教活动中产生的,而最早的礼也是有关祭祀的礼。
礼主要是政治、伦理之礼,乐与这种礼仍然有密切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礼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之相应,中华文化中,善与美也就牢不可分。
善最早产生于礼之中,美最早产生于乐之中。
因而可以说,礼乐相亲是中华文化的最本质的特点,也是中华美学最本质的特点。
中华文化的礼乐相亲传统可以追溯到黄帝、炎帝时代。
《韩非子·十过》云,黄帝曾大合鬼神,在泰山举行过部落联盟大会,在会上,演奏了大型歌舞——《清角》。
《清角》集合了虎、豹、象、蛟、风、雨等,共同起舞,这众多的动物合舞,可能是在表演各部族共同的图腾——龙。
炎帝部族的乐舞《咸池》,是歌颂太阳的。
帝颛顼的乐舞为《六茎》,是一种植物歌舞,可能是一种植物崇拜。
这些乐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用自然形象来起舞,是典型的自然图腾歌舞。
在原始舞中,帝舜的乐舞最为重要,《尚书·虞夏书》中有诸多记载,这些记载就礼乐的关系来说,礼与乐的关系相当明确,也相当完整了。
与前代的乐舞相比较,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它不是全用动物、植物形象,而是主要用人的形象;第二,它用了许多的乐器;第三,它奏的乐是孔子极为崇拜的《韶乐》;第四,乐舞的价值乃在合礼、成礼。
帝舜还为乐作歌,其歌词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意思是大臣们兴高采烈,国君奋发有为,百姓们安居乐业。
自远古帝王历代承继并在承继中有所创造的礼乐相亲体制,至帝舜可谓相对比较地完善了。
其后,这一体制为周公所继承。
周公的最大贡献是将这一宗教性的礼乐文化改造成政治性的礼乐文化。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
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
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
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
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
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
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2020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白琳镇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白琳镇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
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
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
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
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
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
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名师讲题】“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礼乐本是内外相应,但就另一观点说,也可以说是相反相成,其义有三:第一,乐是情感的流露,意志的表现,用处在发扬宣泄,使人尽量地任由生气洋溢;礼是行为仪表的纪律,制度文章的条理,用处在调整节制,使人于发扬生气之中不至泛滥横流。
乐使人活跃,礼使人敛肃;乐使人任其自然,礼使人控制自然;乐是浪漫的精神,礼是古典的精神;乐是《易》所谓“阳”,“元亨”,“乾天下之至健”,“其动也辟”,礼是《易》所谓“阴”,“利贞”,“坤天下之至顺”,“其静也翕”。
《乐记》以“春作夏长”喻乐,以“秋敛冬藏”喻礼,又说“礼主其减,乐主其盈”,都是这个道理。
其次,乐是在冲突中求和谐,礼是混乱中求秩序;论功用,乐易起同情共鸣,礼易显出等差分际,乐使异者趋于同,礼使同者现其异;乐者综合,礼者分析,乐之用在“化”,礼之用在“别”。
在宗教大典中,作乐时,无论尊卑长幼,听到乐声,心里都起同样反应,一哀都哀,一乐都乐,大家都感觉到属于一个和气周流的人群;行礼时,则尊卑长幼,各就其位,升降揖让,各守其序,奠祭荐彻,各依其成规,丝毫错乱不得,错乱因为失礼,这时候每人都觉得置身于一个条理井然纪律森然的团体里,而自己站在一个特殊的岗位,做自己所应做的特殊的事。
但这是一个浅例,小而家庭,大而国家社会,礼乐在功用上都有这个分别,《乐记》论这个分别最详尽、最精深的话是:“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第三,乐的精神是和、乐、仁、爱,是自然,或是修养成自然;礼的精神是序、节、文、制,是人为,是修养所下的功夫。
乐本乎情,而礼则求情当于理。
原始社会即有乐,礼(包含制度典章)则为文化既具的征兆。
就个人说,有礼才能有修养;就社会说,有礼才能有文化。
《乐记》中“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一句话的意义,就是如此(应与《易·系词》“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二语参看)。
殷慧《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22-26题。
(15分)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殷慧①“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
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约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
这场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礼乐文化的魅力。
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去年全国“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被待以“国家最高礼遇”的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的那一刻,我们百感交集,为自己的英雄自豪,也为生活在英雄的国度而骄傲。
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现代社会,我们要让礼乐文化走近普通百姓,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让百姓知礼、懂礼、用礼,营造更为和谐美好的社会局面。
③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
学校和媒体在创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发了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
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中华礼乐传习系列节目,如《尊师礼》篇,设计了“正冠、献桃枝、敬茶、训诫、赠书”等现代师徒礼仪;《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④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
古代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 形成了一套颇为完
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用以维护社会秩序
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曰:夫礼之
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至打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
到了周代,
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制礼作乐, 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
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
《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
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
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
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
《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 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
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乐也有陶冶情操, 移风易俗的功用。
《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
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 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秩序也。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
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
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
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
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
成的心理差距。
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 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
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8.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最早的礼乐仪式。
B.五帝时期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C.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礼仪制度在那时已经建立起来。
D.周代的礼制集前代之大成,中国古代的礼文明是在周代完
备和成熟起来的。
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礼乐文明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
A.古代先贤制定礼乐制度,并将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当时不仅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产生了不少的歌舞,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在礼乐文明形成中,出现了两个重要人物。
一是周公,他完全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并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
内涵;一是孔子,他不仅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记》有载: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秩序也。
秩
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内容主旨不断有变。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分)
答:
参考答案:
8.C(文章第二段提到: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说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错误)
9.A (B完备成熟的原因解说不确,应该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周公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D.内容主旨不断有变错误)
10我们要汲取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促进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