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构造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第一章构造地貌

概念: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按规模可分为三级:

1)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2)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3)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一、大陆与海底的特征

1.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

(1)大陆特征

大陆是高出海面的高地,占全球面积29.2%。它的内部起伏很大,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米;最低点为约旦河谷地的死海洼地,高度为-399米。虽然地形高差很大,但大陆的平均高度只有875米。

按高度分配,以500~8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最大,它占大陆面积的47.82%;高度200~500米的丘陵次之,占26.8%;高度0~200米的平原再次,占24.85%;高度小于0的陆地面积最小,仅占0.53%(表4-1)。就世界各大洲而言,南极洲地形最高,平均高度2200米,欧洲及大洋洲最低,仅340米(表4-2)。

表4-1 大陆和大洋面积统计表

表4-2 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

(2)大洋特征

大洋是指海平面之下的水底部分,占全球总面积70.8%。从构造地貌观点看,它又分为大陆边缘和洋底两部分。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洋底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水深0~-2500米或0~-3000米,在这里,大陆型地壳厚度逐渐减小直至尖灭,地貌上靠近大陆一侧的称为大陆架,而靠洋底一测的称为大陆坡和大陆基。这三个地段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上凸下凹形曲线,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底斜坡区。

洋底是在水深-2500米(或-3000米)至-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它占全球面积54.7%和大洋面积77.2%,是地球上最深而规模巨大的凹地,平均水深为3800米。在世界各大洋之中以太平洋最深,平均深度为3940米;北冰洋最浅,平均深度为1117米(表4-3)。洋底的起伏也很大,如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11034米至高出海面4205米的夏威夷海岭的冒纳罗亚火山,高差达15000多米。洋底次级地貌也多,有海岭、海底高原、深海丘陵、深海平原和海底峡谷等等,其规模也很大(表4-3)。

表4-3 世界各大洋的面积及深度

整个地壳表面面积为5.1亿km2,据统计,陆地面积约占29.2%,而海洋面积约占70.8%。从大地构造的角度看,大陆架和陆坡也是大陆的一部分,这样算起来,大陆约占35%,海洋占65%,两者构成地球上的两大基本地貌单元。

根据不同高度的地貌所占面积的比例,可以画出地表起伏的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大陆和海洋在地表呈两个明显的台阶。第一级台阶分布在-3000~-6000m,平均深度为-3729m大部分为洋低。第二级台阶分布在1000~-200m,平均高度为875m,大部分为陆地,一部分为陆架。

海陆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其分布的不均匀性。大部分陆地分布在北半球,占此半球总面积的39%。而南半球陆地仅占南半球总面积的17%左右。

地表最大的起伏为20km,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海拔8844m,最深的海洋为马里亚纳海沟-11022m,地表平均高度为-2450m。

2. 陆壳与洋壳的特征和成因

(1)陆壳与洋壳特征

①组成物质差异据研究地壳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硅铝层(Si占73%,Al占16%),密度为

2.7g/cm3在地壳圈层中不连续,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又称花岗岩层。另一部分为硅镁层(Si占49%,Mg 和Fe占18%,Al占16%),密度为2.9g/cm3,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又称玄武岩层。其在地壳圈层中是连续的,分布在地壳的下部。

②厚度差异陆壳厚度大,一般为30-50km。最厚可达70km左右,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组成物质以硅铝层为主,厚度可达15-40km,其下为硅镁层。洋壳厚度小,一般为5-15km,组成物质主要为硅镁层,表层有极薄的沉积物,缺少硅铝层。

③地球物理差异在重力方面,大洋和陆地也存在不同。一般来说,大洋深处存在着+200~+450豪伽的重力正异常。而在大陆高山地区则存在着-1500~-500豪伽的重力负异常。

另外洋壳与陆壳的差别是:陆壳下的上地幔物质为榴辉岩,莫霍面是包含同一化学组成,不同物理状态(玄武岩与榴辉岩)的物相界面。洋壳下的上地幔物质为橄榄岩,莫霍面是区分基性岩(玄武岩)与超基性岩(橄榄岩)的化学界面。

(2)地壳均衡

固体地壳在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密度较小、厚度较大的陆壳突出地表形成大陆块,下部插入地幔的越深;密度较大、厚度较小的洋壳下凹成盆地。这就是地壳均衡。

地壳均衡的两种观点:

①英国学者普拉特(1854)认为,地壳的密度是不均一的,但地壳下有一均衡面,且这个面是一平面。为保持均衡,均衡面以上,密度较小的地段,地势就高;而密度较大的地段地势较低。

②艾里(1855)则认为:地壳下的均衡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有起伏的。但均衡面上的物质相同,只是均衡面的深度不同。为了平衡,地势高的地段,插入地幔的部分越深,而地势低的地方,插入地幔部分则较浅。

实际情况是,地壳下面的均衡面即是起伏的,同时物质又是不均一的。根据W.A.赫斯凯恩的意见,实际地壳均衡63%是艾里模式来成,而37%由普拉特模式进行。这就解释了大洋与大陆显体地貌的成因。

二、全球构造地貌的特点和成因

1. 特点

据新生代构造运动特点,可将地球表面分为带状分布的构造活动带和位于构造活动带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1)活动构造带

全球有三条规模巨大的构造活动地貌带:

①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带:集中了世界60%的活火山和绝大部分的深源地震。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带:地震频繁,有大规模的逆掩推覆构造。

③洋脊裂谷带:包括洋脊和裂谷带,是最长的洋底山脉,火山广布。

共同特点是地形高差起伏悬殊,新生代岩层发生显著形变错位,火山与岩浆活动强烈,岩层显著变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