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和实验题专项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上学年八年级专项复习

一、读数题

1. 物体的长度为_____ _cm.

2.

为了精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用刻度尺_____ (选填

“甲”或“乙”),物体的长度为_____ cm.

3.

(甲) (乙)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甲读数为_____ _ 乙读数为_____ _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甲读数为_____ _ 乙读数为_____ _ 二.作图题 4. 5. 6.

7.

三.实验探究题

8. 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3)所测路程为 m .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 ,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 .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9.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 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选填“匀速”或“变速”). (2)根据实验的原理,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

是 和 .所以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

1s

,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m/s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

“小于”或“等

于”).

10.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 _,_ _,_ 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 _,_ _, 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有人建议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进行论证: A 长号演奏时,号管的长度不同,吹出的声音就不同; B 让正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

C 放在钟罩内的正在发声的闹钟,若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则几乎听不到声音;

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小铅笔,把钟敲响后取一张白纸在笔尖上拖动,会看到白纸上会出现一条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 ,其它的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任选一实验说明即可) _ 12. 如图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 (1)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 (2)此现象说明 ; (3)塑料球的作用是 。 13. 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

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

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14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___。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

(3)图中BC 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15、图所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

。 ②物体在ABCD 几点时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A B C D ③它的熔点是多少?

④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溶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⑤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16、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现有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钟表,还需的测量仪器是 ;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根据下表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写出两点):

a : ;b: .

17、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温是 .

(2)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有关数据如下: 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第 分钟记录错误.

(3)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解决的方法是 (4)如图丙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 18.小明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 据实验记录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_(填

“晶体”或“非晶体”); )

⑵ 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________。

在第10min 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⑶ 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小明

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 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19.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记录.

(1)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___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_______ _热量,温度 _ ________.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_________ 形成的.

20.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像 (填“变大”、“变小” “不变”). 2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 和B 、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如果有5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2) 在寻找棋子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A/B)这一侧观察; (4) 移开棋子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22.图17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玻璃板透既可以成像,又可以

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 。 2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4.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 i 增大,反射角∠r 跟着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但∠r 总是 ∠i ,说明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 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

25.如图8所示,把一可沿ON 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

O 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EO 和反射光线OF ,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

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B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C .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2

)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3)将ON 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

射现象中, 。 26、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 _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