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饮食差异-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的饮食差异

由于环境、物产、地理、气候、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中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饮食文化。

其主要差别表现在饮食观念、方式、民俗上。

因此不能否定的是东西方饮食都对当地人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

饮食所以合欢也,在中国,采用的是合餐制,合餐制体现了中国人希望团圆的心理需求,在中国普通人家中,一家人在一起不分彼此,逢年过节以此作为团圆的标志。

在家庭之外,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以合餐作为增进感情的纽带,怎样的文化决定了怎样的生活和行为的方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决定了中国人的合餐方式。

西方在餐饮上选择了分餐制,这种独立的行为,更强调于个性独立,人与人之间也更宽容更自由。

就比如自助餐,吃什么以及怎么吃都凭个人的心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追求平等。

饮食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民族不同的饮食文化造就成了现在的饮食各具多样性与民族性。

中国与西方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同时也不是绝对的,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中把握住这种差异,不断地吸收好的,使不同的饮食文化在碰撞中进行互补。

中国固然有着浓厚的历史,但很多历史的东西也是需要不断地进

步,饮食文化既不属于历史,也不属于现在,它是通过不断地实践而形成的。

当今社会下,来往的越来越频繁,语言作为媒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要将中国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就需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美食,传扬我们的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是等级制的社会,用来维护这种秩序的是礼制,礼起源于饮食。

所以中国的文化甚至可以说成是口的文化。

并且中国人更信仰吃什么补什么医食本是一家的观念,可以说成无所不食。

味在饮食中也有着重要位置,俗语说,食以味为先,而味道的产生又在于调和,调和之美也是精要之处,重调和也体现出了一种中庸。

味是具有内涵的,看重内涵而不是表面,重味而不过于在意形和色,对美性追求压倒了理性,这也是中国饮食观的一个概况,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分久必合、天人合一的思维。

而西方饮食观受到基督教影响,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更重于日用饮食。

对于饮食,需要的是节制。

西方人并不把吃作为人生的追求,并且西方人有许多禁食的食物,比如动物的内脏。

不同于中国饮食的重味而调和,西方饮食更追求的是营养,他们

的配菜作用,一是在营养上的配合,二是颜色上的配合,三才是口味上的调剂,尽管西方菜追求色;香;味,但根本还是从营养出发。

这种配菜形式也体现出西方文化的自我形象、自我抉择、自我实现的独的思维。

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而单吃主食并没有那么可口,所以要么与其他的菜肴相搭配,要么加以烹调,不仅可以果腹,还可以满足口舌之欲。

而食材的种类异常丰富,吃的范围很广,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等等。

中国的烹饪技术十分发达,在中国还分出了八大菜系,并且制作工艺还有炒、爆、熘、炸、烹等,还注重色香味俱全。

西方则畜牧业发达,以肉食为主,肉食本来就可口,所以西方人就不用过分对食物进行点缀。

西方人更注重煮、煎、烤,很少有炒这一个步骤。

在中国采用一天三餐制,即早、中、晚三顿。

中国是农耕社会,传统节日也与时令有关系,可以说节日的食俗最具有特色,比如春节吃饺子,寓意是亲人团聚;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则是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中秋吃月饼,寓意是团圆。

中国人还有供奉神灵和祖先的习惯,祭祀品也从最初的牛羊猪,发展到祭酒,再到供果。

当然在饮食中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比如一些食物

不能同时食用的禁忌,这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再比如一些禁忌则带有着迷信的色彩,举个例子,旧时不少妇女有身孕时忌讳吃兔子肉,怕吃了兔肉,孩子会有兔唇等不同的禁忌。

反观西方,他们的主餐是晚餐,一天之中,早餐与中餐都比较简单随便。

圣诞节则是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而不可缺少的就是烤火鸡,有一些西方人则是要摆上一整只烤炉猪,甚至还在猪的嘴巴中放一个苹果。

饭后甜点普遍是是布丁,碎肉馅饼和李子,意味着吉利。

复活节则要吃彩蛋,意味着新生,这是兴旺发达的象征。

而狂欢节却是需要禁食肉类,以娱乐为主尽情的欢乐。

高三:沈一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