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美育被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美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校园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我对大学美育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美育实践的意义大学美育实践,是指通过开展各类美育活动,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美育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创作,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美的追求。
2. 丰富精神世界:美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情感、表达自我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丰富精神世界。
3. 促进全面发展:美育实践强调个体在审美、情感、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培养创新精神:在美育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创新,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美育实践的形式大学美育实践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艺术鉴赏: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戏剧、音乐会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2.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参与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作能力。
3.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文化节、读书节、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三、我的美育实践体验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各类美育实践活动,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体验:1. 艺术鉴赏:我曾多次观看学校组织的音乐会和戏剧表演,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和戏剧的魅力,也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
2. 艺术创作:我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通过学习摄影技巧,我逐渐掌握了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美,并用镜头记录下来。
3. 校园文化建设:我参与了学校举办的文化节,负责策划和组织文艺表演,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也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
大学美育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美育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
2. 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具备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美术欣赏:包括中外美术史、美术流派、美术作品鉴赏等。
(2)音乐欣赏:包括中外音乐史、音乐流派、音乐作品鉴赏等。
(3)舞蹈欣赏:包括中外舞蹈史、舞蹈流派、舞蹈作品鉴赏等。
(4)戏剧欣赏:包括中外戏剧史、戏剧流派、戏剧作品鉴赏等。
(5)影视欣赏:包括中外影视史、影视流派、影视作品鉴赏等。
(6)摄影艺术:包括摄影理论、摄影技巧、摄影作品鉴赏等。
(7)设计艺术: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
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每周2学时,共16周,共计32学时。
(2)实践教学:每周2学时,共16周,共计32学时。
(3)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育实践活动,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摄影、设计等社团活动,以及校内外展览、演出、比赛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摄影、设计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评价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
(3)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美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创作心得。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摄影、设计等作品,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美育课程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课程知识点总结一、美育概念及意义美育是指通过学习艺术、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进而达到教育和发展人的目的。
美育旨在以美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鉴赏能力,在审美活动中发展其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心灵境界。
美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和心灵成长。
二、美育课程设置美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艺术、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升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美育课程设置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美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即基于学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系统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学习程度,设计和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操作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设计和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多元性原则,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美育课程内容美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美术欣赏、音乐鉴赏、舞蹈表演等方面,涵盖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美育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普适性,既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又能反映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文化变化。
美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感知特点,合理安排和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美育课程内容设计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艺术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美育教学方法美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艺术创作、审美鉴赏、艺术表演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大学美育十六讲教案
《大学美育》教案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3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的概念、美的形态和美的价值,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生活质量。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内容:第一讲:美的概述1. 美的概念2. 美的形态3. 美的价值第二讲:艺术美的欣赏1. 艺术美的特点2. 艺术美的分类3. 艺术美的欣赏方法第三讲:自然美1. 自然美的特点2. 自然美的分类3. 自然美的欣赏方法第四讲:社会美1. 社会美的特点2. 社会美的分类3. 社会美的欣赏方法第五讲:生活美1. 生活美的特点2. 生活美的分类3. 生活美的欣赏方法第六讲:服饰美1. 服饰美的特点2. 服饰美的分类3. 服饰美的欣赏方法第七讲:建筑美1. 建筑美的特点2. 建筑美的分类3. 建筑美的欣赏方法第八讲:音乐美1. 音乐美的特点2. 音乐美的分类3. 音乐美的欣赏方法第九讲:绘画美1. 绘画美的特点2. 绘画美的分类3. 绘画美的欣赏方法第十讲:文学美1. 文学美的特点2. 文学美的分类3. 文学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一讲:舞蹈美1. 舞蹈美的特点2. 舞蹈美的分类3. 舞蹈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二讲:影视美1. 影视美的特点2. 影视美的分类3. 影视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三讲:审美心理1. 审美心理的特点2. 审美心理的分类3. 审美心理的培养第十四讲:审美教育1. 审美教育的作用2. 审美教育的方法3. 审美教育的实施第十五讲:美的创造1. 美的创造的特点2. 美的创造的分类3. 美的创造的方法第十六讲:美育与人生1. 美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 美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 美育与道德情操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阐述美的各类形态及其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美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大学美育的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时:2课时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美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增强审美意识。
-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育的概念及其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兴趣。
二、课堂讲解1. 美育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解释美育的定义,阐述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 分析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相互关系。
2. 艺术门类及其特点- 介绍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特点。
- 分析各艺术门类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或欣赏。
2. 每组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美育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美育的基本概念、艺术门类及其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审美价值。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或欣赏,分享心得体会。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育基本概念和艺术门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创作能力、欣赏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注重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美育》课程标准
大学美育》课程标准大学美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大学美育》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本学期课时安排为理论课程32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美育、审美活动、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文字美、辞章美、科技美等。
二、课程任务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让学生初步了解各艺术门类美的表现形式,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
并且能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审美实践,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力、创造力,以及在审美欣赏和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相关实际工作任务。
在此基础上,完成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美的基本概念。
2.学会辨别美与丑,了解美丑的区别。
二)技能目标1.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
2.学会用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文字美、辞章美、科技美来感受事物。
三)素质目标1.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
3.弘扬民族艺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单元名称课次任务教学方法与要求1 诗意的栖居:大学美育课次1:什么是美课次2:直觉反应和情感体验通过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通过音视频赏析,让学生了解美的概念。
通过互动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印象。
利用音视频导入,调动学生对美的主观性。
通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美。
通过安排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 心灵的熏陶:审美活动课次3:精神感受和思想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利用流行歌曲导入,调动学生对美的主观性。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审美活动的精神感受和思想分析。
通过安排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3 曼妙的世界:自然美课次4:了解自然美通过预热,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自然美。
大学美育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美育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美育的基本概念美育是指以美的素质、美的感受、美的表现和美的欣赏等为主要内容,以美的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为主要任务的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美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美育的重要意义1. 培养艺术修养。
通过美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
2. 提高综合素质。
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3. 促进文化交流。
美育教育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流。
三、美育教育的内容1. 艺术教育。
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 文化教育。
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民俗等文化形式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
3. 美术教育。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现能力。
4. 艺术欣赏。
通过艺术品鉴和欣赏教育,提高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增进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四、美育教育的方法1. 实践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2. 艺术鉴赏。
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进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3. 教育展览。
通过美术作品展览和艺术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五、美育教育的实施1. 教学大纲。
制定相应的美育课程大纲,明确美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2. 教学资源。
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包括美术教室、音乐厅、舞蹈室等,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3. 教师队伍。
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教育专业素养的艺术教师,为美育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大学美育课件ppt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美育的基础途径,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 感知和审美情感。
审美体验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户外探险、旅游观光等途径,让学生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之美。
审美体验应注重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培 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理解力。
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 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丰 富的艺术实践机会。
课程开发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 开发具有特色的美育课程 ,同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融合。
课程更新
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 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 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06
美育的未来发展
美育与科技融合
数字艺术教育
总结词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它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智慧。
详细描述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它包含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手法和智慧。艺术美不 仅体现在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还体现在作品的主题、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欣赏艺术美需要我 们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自然美
内涵美
总结词
内涵美是指艺义,它通过作 品的内容和主题来体现。
详细描述
内涵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它反映了创作者的观念、情感和价值观。欣赏艺术作 品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艺术美
跨学科的美育
将美育与其他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相结合 ,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社区艺术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将美育融入日常生 活,提高社会参与度。
美育国际化发展
大学美育个人学习感言
在大学这个五彩斑斓的舞台上,我不仅收获了知识的养分,更在美育的熏陶下,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回首这段美育之旅,我感慨万千,不禁想以此文记录下我的学习感悟。
一、开启美育之门进入大学,我本以为生活将是一片单调的黑白。
然而,当我走进美育课堂,接触到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我才意识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丰富多彩。
美育,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世界的大门。
二、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课上,我学会了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风格的音乐。
每当我听到一首优美的旋律,都会被它深深吸引。
音乐让我学会了放松心情,学会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音乐的陪伴下,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时光。
三、领略绘画的魅力绘画,是美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绘画课上,我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美,学会了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世界。
每一次绘画,都是我与自己内心的一次对话。
在绘画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感受到了创作的快乐。
四、舞蹈的韵律之美舞蹈,是美育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在舞蹈课上,我学会了欣赏舞蹈的韵律之美,学会了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
舞蹈让我感受到了身体的力量,让我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
每当我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都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
五、美育与生活的融合在大学的美育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美育不仅仅是艺术的学习,更是生活的态度。
美育教会了我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何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六、美育对个人成长的启示1. 培养审美能力:美育让我学会了欣赏美,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美的事物,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2. 培养创造力:美育让我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激发了创造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尝试创新,勇于挑战自我。
3.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美育让我学会了用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美育的概念1. 美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的一种教育活动。
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促进审美素养的发展。
2. 美育的重要性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个性发展。
二、美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能够体会和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出对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学习认识、理解和感知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观念,增强他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化修养,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美育的内容和形式1. 美育的内容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形式让学生接触、体验和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2. 美育的形式美育的形式可以包括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
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全面地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增加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四、美育的实施方式1. 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美育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将美育的内容与传统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审美体验。
2. 美育课程设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设置专门的美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体验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 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艺术实践活动或校外艺术实践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艺术,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
五、美育与学生发展1. 美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能够在审美体验和鉴赏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大学美育论文
大学美育论文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美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美育的重要性,美育的内涵与功能,以及如何在大学中开展有效的美育教育。
一、大学美育的重要性大学阶段是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而美育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具体而言,大学美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美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促进学科交叉与综合发展:美育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比如,音乐可以与数学相结合,绘画可以与科学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美育的内涵与功能美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多元的功能。
在大学美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欣赏: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
2.艺术创作: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发掘自己的艺术潜力。
3.艺术教育:通过美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跨学科交叉:美育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互补与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大学美育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为了在大学中开展有效的美育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1.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开设多样化的美育课程,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机会。
大学美育教学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美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育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对美育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美育的概念与意义2. 艺术的种类及特点3. 审美素养的培养4. 艺术表达与创造力5. 文化自信与全面发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美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美育的概念、意义、艺术的种类及特点、审美素养的培养、艺术表达与创造力、文化自信与全面发展等内容。
3. 讨论:分组讨论美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个人经验和感悟。
4. 实践: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展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育的基本概念、意义、艺术的种类及特点、审美素养的培养、艺术表达与创造力、文化自信与全面发展等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美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个人经验和感悟。
3. 实践法: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展示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育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艺术创作:评价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技巧、表达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美育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美育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艺术作品:收集各类艺术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4. 实践材料:提供绘画、摄影、舞蹈、戏剧等实践所需的材料。
七、教学时间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育的魅力。
谈谈对大学美育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美育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大学美育的概念和意义。
2. 大学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大学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2. 提问:什么是美?为什么我们要追求美?(二)讲授新课1. 讲解大学美育的概念:大学美育是指培养大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2. 阐述大学美育的意义:a.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
c. 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智力。
d. 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
e. 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3. 分析大学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a.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c. 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d. 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将大学美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经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学美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审美素养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1. 阅读一篇关于美育的论文或文章,撰写心得体会。
2. 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美育融入日常生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大学美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大学美育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总结大学美育第一章的知识点,包括美育的定义、作用、目标和实施途径等。
一、美育的定义美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它涵盖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艺术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美育的作用 1.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接触艺术作品和参与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3. 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加丰富多彩地体验人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美育的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对美有敏感,能够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美。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4.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了解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四、美育的实施途径 1. 美术教育: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欣赏、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舞蹈教育:通过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和身体协调能力。
4. 戏剧教育:通过戏剧表演、戏剧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戏剧艺术欣赏能力。
五、美育的评价方式 1. 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艺术作品,包括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等。
大学美育课教案
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美育的重要性,理解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4. 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培养艺术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重点:1. 美育的概念及其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3.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与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运用艺术鉴赏方法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艺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 学生讨论分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美育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接触过的艺术形式,以及在这些艺术形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
1. 美育的概念及其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介绍美育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阐述美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2. 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 讲解艺术鉴赏的基本原则,如整体性原则、比较性原则、历史性原则等。
- 介绍艺术鉴赏的方法,如视觉观察法、听觉感受法、情感体验法等。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审美价值以及创作背景。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艺术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价值。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美育概念、艺术鉴赏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
二、艺术实践1. 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书法、摄影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三、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学美育第一章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育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认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美育的概念和起源。
2.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育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或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美的感知。
2. 提问:同学们对“美”有什么样的理解?二、新课讲授1. 介绍美育的概念:- 美育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 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介绍美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美育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近现代。
- 我国美育起源于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
3. 介绍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
- 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发展、身体健康和审美能力。
三、课堂讨论1. 提问: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什么关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美育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二、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美育在各个领域的典型案例,如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美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三、课堂讨论1. 提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专业,思考如何将美育知识融入专业学习和实践中。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大学美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大学美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在当代社会,大学美育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大学美育的定义和解释并不一致。
本文将探讨大学美育的名词解释,并加以分析和实际例证。
一、大学美育的定义大学美育是指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艺术和美的体验、理解和创造的教学与培养活动。
美育的目标是通过艺术教育、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和审美认知,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和理解水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美育强调全面性,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与欣赏,而且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在大学美育中,艺术素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借助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
二、大学美育的重要性大学美育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美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学生可以触摸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并逐渐培养个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点。
其次,大学美育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在创意和创新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再次,大学美育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艺术是一种语言,通过艺术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大学美育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
学生在面对压力和困惑时,通过艺术形式的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可以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宁静。
三、大学美育的实践案例虽然大学美育在理论上很重要,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是一个挑战。
以下是一些大学美育的实践案例,来探讨如何实施大学美育。
1. 创设多元艺术教育课程:大学可以开设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课程,并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2. 举办艺术展览和演出:大学可以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包括美术展、音乐会、话剧演出等。
大学美育教学大纲.docx
《大学美育》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限选课学分:2学时:32(26理论+6实训)适用专业(方向):所有专业开课学院:二、课程简介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学生而言,美育不仅可以提升其艺术修养,还可以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本书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为宗旨,针对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灵活性强的特点,提供丰富生动的美学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活力。
本书可以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普及美育知识,在内容上设置艺术美育和生活美育两篇。
艺术美育,从文学、书画、音乐、影视这四种艺术门类入手,介绍审美教育理论和艺术发展历程,精选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行鉴赏。
三、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艺术常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一)丰富艺术常识1、“文学艺术之美”一章介绍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载体,引领学生感受不同风格文学作品的魅力。
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心理认同和审美追求,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审美情趣。
外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土人情及文化差异,能够拓宽学生的审美领域,丰富其人生体验。
2.“书画艺术之美”章介绍不同时期的书法和绘画流派、思想、审美风格,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阐述中国书法、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美学精粹,充分展示中外书画美学史中蕴藏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悟中国书画特有的美学思想,在面对构图科学、色彩丰富的油画作品时,感受西方绘画独特的审美视角,提升审美品位,得到艺术熏陶。
3.“音乐艺术之美”一章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是音响和时间的艺术,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境、创作背景及创作思想;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历史时代、体裁的关联;了解音乐作品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发展脉络;在用听觉感受艺术的同时启发智慧和想象,使音乐鉴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美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
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
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
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
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会关系中展开得自由自觉得活动得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得人得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就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得实践对象(自然与社会)、人类创造得产品(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就是由一定得内容与相应得形式构成得。
美以宜人得感性形式显现对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形象性与感染性就是美得显著特征。
美根源于实践之中.美最初就是从人类得生产实践中产生得.美与真、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
2、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得主要观点;理解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美就是宜人得感性形式显现对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掌握美得基本特征:形象性、感染性;了解美根源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
第三章审美门户1、美得形式与形式美得区别.形式美得形成与特点。
构成形式美得感性质料:色彩、形状、声音。
形式美得法则: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与对比、节奏韵律、比例匀称、多样统一。
2、了解构成形式美得感性质料:色彩、形状、声音。
掌握形式美得法则: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与对比、节奏韵律、比例匀称、多样统一.第四章审美范畴1、审美范畴就是人们对美得表现形态得一种概念表述。
审美得基本范畴: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
优美与崇高得审美特性与形态特征得比较。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悲剧性理论、喜剧性理论得要点。
悲剧性、喜剧性得类型。
优美感、崇高感、悲剧感、喜剧感得特征。
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中与、气韵、意境。
当代审美范畴得发展:丑、荒诞。
2、掌握优美与崇高得比较;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悲剧性、喜剧性理论得要点;理解悲剧性、喜剧性得类型;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中与、气韵、意境,当代审美范畴得发展:丑、荒诞。
第五章审美意识1、审美感受得特征:直觉性、愉悦性、功利二重性。
审美意识得基本形式: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
审美意识得差异性与共同性:审美意识得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个性、全人类共同性。
审美意识差异性与共同性得关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理解审美感受得特征:直觉性、愉悦性、功利二重性;了解审美意识得基本形式: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掌握审美意识得差异性与共同性。
第六章审美心理1、审美心理结构要素:审美感知(美感得基础)、审美想象(美感得载体)、审美理解(美感得规范)、审美情感(美感得动力、中介、效应).什么就是审美感知,审美感知得整体性、选择性、情感性。
什么就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得初级形式-—审美联想(知觉想象),审美想象得高级形式--狭义得想象(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什么就是审美理解,审美理解得类别(前提性理解,融入性理解).什么就是审美情感,审美情感得特点。
审美心理过程:准备阶段、实现阶段。
2、掌握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心理要素;了解审美心理过程。
第七章自然审美1、自然美与自然审美得形成与发展,自然审美得致用阶段、比德阶段、畅神阶段。
自然美得特征。
自然风光美得类型:未经人类加工改造得原始状态得自然风光美,经过人类生产劳动加工改造得自然风光美,经过人类艺术劳动加工改造得自然风光美.自然风光美得构成:形状美、色彩美、声响美、流动美、人文景观美。
自然风光美得风格:雄伟、壮阔、险峻、幽深、秀丽、奇特。
自然美得审美指导.2、理解自然美得形成与发展;了解风光美得三种类型与风光美得构成;掌握风光美得主要风格。
第八章社会审美1、社会美得形成与发展。
社会美得特征与自然美特征得比较。
社会美得核心就是人得美。
人得美得两个方面:人得外在美与内在美.内在美就是人得美得主要得决定得方面.社会生活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日常生活美。
社会环境美:社会风尚美,生活环境美。
社会美得审美指导。
2、理解自然美与社会美得特征比较;掌握人得美得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生活美、社会环境美得构成.第九章科学审美与技术审美1、科学技术就是当代人类审美创造与审美实践得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整个审美活动产生了深远得影响。
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得谐与与冲突。
科学美得本质特征。
技术美得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美得审美指导。
2、了解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得关系,以及科学美、技术美得本质特征。
第十章艺术审美(一)1、艺术美得本质在于创造,艺术美就是一种物态化得审美创造。
参与艺术创造得三要素:客体得对象要素,主体得生命要素,艺术品得形式要素。
艺术美得特征:独特性、形象性、情感性、典型性、理想性。
艺术美得审美功能:愉悦娱乐功能、启迪认识功能、感化教育功能、调节补偿功能。
艺术美得审美指导:要确立高尚得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具有正确得审美标准与审美态度; 要加强理论修养与知识积累,在艺术实践中增强审美想象能力;要掌握鉴赏艺术美得基本方法。
2、理解艺术美得基本特征;了解艺术美得审美功能;掌握鉴赏艺术美得基本方法.第十一章艺术审美(二)1、艺术得分类。
实用艺术得含义与类别,实用艺术得审美特征,如何欣赏实用艺术。
造型艺术得含义与类别,造型艺术得审美特征,如何欣赏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得含义与类别,表情艺术得审美特征,如何欣赏表情艺术。
综合艺术得含义与类别,综合艺术得审美特征,如何欣赏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得含义与类别,语言艺术得审美特征,如何欣赏语言艺术。
2、了解艺术得分类;理解各类艺术得审美特征;了解各类艺术得欣赏方法。
第十二章大学生与美育1、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得青年群体,精神需求大于物质方面得需求,爱美、追求美就是必然得。
大学生需要通过美育使自己对美得追求自觉化、深刻化与系统化.大学生美育得目标就是促使人生艺术化、审美化.大学生审美活动得特征:浪漫、易变、独特、强烈。
大学生美育得途径:审美理论学习,审美实践活动。
大学生得形象塑造:青春朝气、修养风度、聪慧高尚。
2、了解大学生审美活动得特征;了解大学生得美育途径。
四、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得联系与分工现行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在第三学年开设。
本课程与哲学、大学语文、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等先修课程有密切得联系.哲学课为学习本课程打下哲学基础,大学语文课蕴涵丰富得美育因素,音乐鉴赏等其她选修课为本课程得学习提供了众多材料与手段。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先修课程学生已经学习得内容,加以提炼与深化,提高审美修养与审美能力。
本课程与以上课程又有明确得分工.本课程主要就是在学生已经获得得哲学知识得基础上,运用古今中外得文学艺术作品与各种审美实践、审美理论材料,着重学习美育与美学理论基本知识,树立正确得审美观,发展审美能力.五、实践性教学内容得安排与要求可根据条件,适当安排一至二次自然审美实践或艺术审美实践(如观赏演出,参观展览,分析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等等),使课堂教学上得理论讲授能通过学生得审美实践得到进一步得理解与掌握。
六、本课程在课外练习方面得要求1、每次课后均布置思考题。
2、主要作业形式:论文.一般安排一次,要求能把学习得有关内容与审美实践结合,并有理论上得提高。
七、本课程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得要求本课程得课堂讲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得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
凡有条件者,本课程应在专用美育教师或电话化教学教室进行.如暂不具备设置专用美育教室或电化教学教室得条件,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等专用设备,以及有关图片、幻灯片、录音带、录相带、激光唱片、影碟等教学资料。
八、本课程成绩得考查方法与评定标准本课程学习成绩采取考查方式。
课堂测验、作业(小论文)占30%,期末问卷考查占70%.九、教材及参考书本课程所用教材就是由国家教委推荐,仇春霖主编得《大学美育》。
由顾建华等主编得《美学新编》、杨辛主编得《美学原理新编》。
顾建华、张占国主编得《美学与美育词典》为本课程得主要参考书。
十、课程各篇章得学时分配《大学美育》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大学为什么要进行美育?2、大学美育得主要任务?3您认为大学应如何进行美育?第二章、美就是什么1、在美学史上关于美得得本质得探讨主要有哪几种观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2、“美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得进步性、局限性?3、什么就是人得本质、人得本质力量、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4、为什么说美得本质就是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举例说明。
5、美得本质特征就是什么?举例说明.6、美就是怎样从劳动中产生得?有那三条途径?7、什么就是真、善?美与真、善得关系?第三章、审美门户1、什么就是美得形式?美得形式与一般形式得区别?2、什么就是形式美?美得形式与形式美得主要区别?3、形式美得法则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第四章、审美范畴1、比较优美与崇高在审美特征与形态特征上得不同。
2、结合自己得审美体验谈谈优美与崇高得审美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