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
2024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2024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____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一、前言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合作精神、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对____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价。
二、评价内容1. 教师队伍建设小学体育教师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评价体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方面有:(1)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是否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否关注国内外小学体育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
(2)教师团队建设:包括教师是否通过研讨、交流等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合作;是否形成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教师团队;是否定期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和反思。
(3)教师培训和评估:包括学校是否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否将体育教师的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激励教师持续发展。
2. 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评价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方面有:(1)教学内容的设置:包括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是否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2)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教师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示范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等;是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是否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教师是否通过观察、测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是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测试、作品展示等;是否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3. 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评价体现课堂教学管理的方面有:(1)课堂管理策略:包括教师是否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能对学生的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范文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范文一、评价目标1.了解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2.评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二、评价内容1.学生评价(1)身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指标。
(2)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运动素养等。
(3)心理素质:包括团队合作精神、竞技心理、自信心等。
2.教师评价(1)教育教学水平: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
(2)教育教学态度:包括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对待同事的态度。
(3)专业成长:包括教育教学成果、学术论文、培训学习等。
三、评价方法1.学生评价(1)身体素质:采用定期测量、记录、分析的方法。
(2)运动技能:采用现场观察、技能测试、比赛成绩等方法。
(3)心理素质: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
2.教师评价(1)教育教学水平:采用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同行评价等方法。
(2)教育教学态度:采用学生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等方法。
(3)专业成长:采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学术论文发表、培训学习记录等方法。
四、评价过程1.学生评价(1)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线测试。
(2)学期中: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心理素质进行中期评估。
(3)学期末: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2.教师评价(1)学期初: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进行审核。
(2)学期中: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态度进行中期评估。
(3)学期末: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专业成长进行综合评价。
五、评价结果处理1.学生评价结果(1)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制定提升计划。
(2)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
2.教师评价结果(1)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帮扶和整改。
小学体育评价方案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3、低年段考核内容: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评定教师评价评定,主要从平时的出勤、运动参预积极性、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等方面占5%;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占35%;(身高、体重、)占60%。
2、对学生的评价。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预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预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语要以如下方面的内容和表现的程度为主要参考依据。
(1)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的结果。
(2)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测试成绩。所测试的项目,应为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该学期或者学年所学内容,普通应由教师确定,也应允许学生自行确定;体能项目的测试,每学期确定1~2项,同一项内容每学期应至少测两次,以便于纵向成绩的比较。技能项目的测定普通应1~2项内容,其评价标准也可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采用等级评价或者“好”“较好”“普通”等评语形式赋予评定。
2、小学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评:抽水平年级,抽技评测评项目,采取片内循环测评。
3、小学生身体素质:依据全国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标准中提出的素质项目进行评价。
四、评价细则及说明:
(一)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管理(30%)
体育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体育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体育过程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的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
体育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更注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技能、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设计和实施科学的体育过程性评价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评价内容。
体育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运动表现、合作精神、体育态度等方面。
评价内容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二、评价方式。
体育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观察记录、访谈调查、实物展示、成绩评定等多种方式。
其中,观察记录是最为常用的评价方式,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评价标准。
体育过程性评价的标准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评价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具体制定,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评价流程。
体育过程性评价的流程应该分为评价前准备、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反馈三个阶段。
评价前准备阶段包括确定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培训评价人员等;评价实施阶段包括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访谈调查、实物展示等;评价结果反馈阶段包括向学生和家长通报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评价效果。
体育过程性评价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上。
通过科学的体育过程性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总结。
体育过程性评价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和实施科学的体育过程性评价方案,需要明确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流程,以达到提高评价效果的目的。
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评价方案: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一、背景和目标在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身心健康、团结协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以下评价方案。
评价目标:1.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2.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4.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5.强化体育教育与课程整体的融合。
二、评价内容和指标1.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评价指标:(1)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的增长情况;(2)学生的体能测试成绩;(3)学生的协调能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提升情况;(4)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2.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评价指标:(1)学生各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学生在体育比赛中的表现和成绩;(3)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或社团活动的情况;(4)学生的运动技巧和战术应用能力。
3.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评价指标:(1)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2)学生是否能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3)学生对集体荣誉的认同程度;(4)学生参加集体体育活动的情况。
4.体育兴趣和热爱的激发评价指标:(1)学生参加体育课程、比赛和活动的积极性;(2)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体育锻炼;(3)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4)家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支持情况。
5.体育教育与课程整体的融合评价指标:(1)体育课程是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2)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方案中的地位和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3)体育教育与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的统一性。
三、评价方法和工具1.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评价方法:体能测试、身高体重测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等。
评价工具:体能测试表、身高体重记录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等。
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评价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为优化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评价范围评价对象:小学体育教师、学生评价内容: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授课水平、学生体能素质提高、课内外活动组织情况等。
三、评价指标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技能表现上的进步情况,包括基本动作技能、项目技能等。
-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情况:评估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的进步情况,包括柔韧性、耐力、协调性等。
- 学生运动意识的培养情况:评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情况,包括体育运动的价值观、运动品德等。
2. 教师授课水平- 教学内容设计:评估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策划上是否合理、科学,并与教材结合紧密,符合时代需求。
- 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估教师在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课堂秩序管理、学生个体差异的应对等。
3. 学生体能素质提高- 体重控制:评估学生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判断学生的体重是否合理掌握。
- 体能测试:通过体测项目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包括有氧耐力、肌力、灵敏度等。
- 运动习惯养成:评估学生是否培养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包括锻炼频率、合理饮食等。
4. 课内外活动组织情况- 体育节目表演:评估学校的体育盛会是否丰富多样、精彩纷呈,体现学生的才艺和团队协作能力。
- 运动会组织:评估学校运动会的组织、安全保障等情况,以保证学生的运动参与度和比赛的公正性。
- 课外俱乐部活动:评估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活动组织情况,包括各项运动社团的成立与发展、活动的安排与培训。
四、评价方法1. 考核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情况。
2.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教学过程,评估教师的授课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以及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表现等。
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体育学科评价是对学生体育实际水平,体育课程质量和教学成效的客观评定和科学分析,旨在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二、评价内容1.学生体育素质评价(1)身体素质评价: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等项目的测量和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
(2)技能素质评价:评价学生各项基本体育动作的掌握情况,包括游泳、跑步、跳远、投球等。
(3)协作素质评价: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协同合作的能力,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自我约束等。
(4)表现素质评价:评价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动力和工作态度等。
2.体育课程评价(1)体育课程安排评价:评价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2)体育课程实施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教材及教学资源评价:评价体育教材的编写和组织是否合理,教学资源是否充足。
3.教学成效评价(1)知识与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测试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测试中的表现,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3)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主动性,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
(4)考试评价:评价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和学习能力,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综合素养。
三、评价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技能动作的正确与否、个人和集体表现的积极性和能力等,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表现素质。
2.记录法:采用录像、摄影等方式记录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教师和学生进行回放和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技能素质和协作素质。
3.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体育课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意见,以便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4.测验(笔试和实践)法:通过给学生布置性的测试题,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修文中心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如下:一、评价内容:(一).体育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体育工作管理,教学教研,一小时锻炼活动与比赛,运动队训练与参加上级竞赛,体质健康测试,体艺2+1技能,器材管理(二)体育教学质量:其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校各种比赛。
附加:参加上级竞赛获奖,包括团体奖与个人奖。
二、评价细则(一)体育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评价(100分)1.体育工作管理(10分)。
(1)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上级上有关体育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其操作要领(4分)。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方案,相关体育工作的教师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学生学习纪律、评价办法(6分)。
2.教育教学教研工作(30分)。
(1)能够按体育课标开全、开足体育课程(2分)。
(2)每学期制定完善的体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上课做到有教案、并进行课堂情况记载,教学工作总结(10分)。
(3)教学质量测试。
每学期能够按照中心校的安排进行除中心校抽测年级外班级的测试,并进行成绩登记与统计,写出教学质量分析(8分)。
(4)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与培训,课堂教学活动。
并做好教研活动笔记,及时写出反思或感想,经验总结或论文。
发表在学校体育博客上(10分)。
3. 课外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与学校比赛(20分)。
(1)课外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12分)。
大课间:活动内容达三个项目以上,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组织形式规范整齐、学生做操是否能做到精神饱满、快、静、齐、动作准确、姿势优美,每次能做有记载,有评价(4分)。
课外活动:活动时间原则上当天每有体育课的年级进行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案概述: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合理的体育课教学方案以及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课进行教学设计与评价方案的探讨,希望能为小学体育教育的改进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一、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大纲是体育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能够起到明确目标、统一教学标准的作用。
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程背景和目标:明确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和培养目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方向。
2. 课程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合理设计体育课的内容,包括游戏、技能训练、体能锻炼等。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操作。
4. 课程评价方式: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二、单节课教学设计每一节体育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热身活动:开展适当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 技能训练:根据课程大纲确定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技能训练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3. 游戏活动: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体能锻炼:设计适合小学生的体能锻炼项目,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5. 综合活动:设计综合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和展示自己,培养综合素质。
三、教师的角色与方法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角色,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1.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启发和情景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求知欲和自学能力。
2. 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和动作的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技能。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范文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范文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一、评价目标: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体育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价:评估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3. 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评价: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内容:1. 学生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动作技能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实践运用。
3. 教学方法评价:评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4. 教学资源评价:评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例如体育设施、器材等,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动作技能表现、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学习态度。
2. 测验评价:通过测验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应用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3. 问卷评价:通过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和建议,从而评价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评价结果:1. 学生表现评价结果:通过观察和测验,评估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体育素质和学习态度。
2.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结果:通过测验评价学生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应用能力,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评价结果:通过问卷评价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学生和家长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建议。
4. 教学资源评价结果:通过问卷评价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情况和提供的教学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学生和家长对教学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五、评价周期:根据学期安排,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以便及时了解教学工作的效果和及时调整和改进。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一、评价目标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目标是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展示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评价内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设定:评价教师是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 教学设计和准备:评价教师是否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是否具备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的能力,并能有效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评价教师是否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兴趣激发,能动参与,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 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管理和控制教学时间、人员和资源,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5.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给予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1. 观察评价: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直接观察,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能力。
观察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明确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生参与度和学生学习效果等。
2. 访谈评价:通过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教师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评价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规划和选择能力。
3. 教师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表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4.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观察和学生的表现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学生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和风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
四、评价结果的利用评价结果应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考依据,用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体育课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课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将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小学体育课评价方案:
1. 评价目标:
-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术能力
2. 评价内容:
- 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如身高体重、肺活量、柔韧性等测试项目
- 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 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竞技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
3. 评价方法:
- 身体素质测试: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记录学生的测试结果并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
- 运动项目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的表现,包括动作技巧、协调性、速度等方面,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 学习内容理解评价: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团队合作和竞技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精神、沟通和协作能力,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4. 掌握程度评价:
- 优秀:身体素质达到标准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技巧和战术,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 良好:身体素质达到一定要求,能够较好地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巧,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 较好:身体素质有待提高,能够基本掌握一些运动项目的基本技巧,表现出一定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 不达标:身体素质明显不足,难以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巧,缺乏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这个评价方案可以根据具体学校和教师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同时需要注意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一些主观评价的偏差。
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2023年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小学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体育情操。
本评价方案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评价内容1.教学目标评价:评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课程设置评价:评估小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
3.教学资源评价:评估小学体育教学所需设备、场地和教材的完备性和适用性。
4.教学过程评价:评估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氛围等。
5.学生评价:评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包括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等。
6.家长评价:评估家长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
7.社会评价:评估社会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认可程度和对教师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合理的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通过匿名调查的方式获得相关评价信息。
2.观察评价:通过实地观察教学现场,评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集教学素材和个人观察记录。
3.测试评价:利用体测、技能测试和项目表演等方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估。
4.学生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考核结果,评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5.专家评价:邀请专业的体育教育专家、教育评价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等对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进行评估。
四、评价标准1.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清晰明确、与学生个体差异相适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课程设置评价标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全面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3.教学资源评价标准:教学设备完备、场地合理、教材适用、教具先进。
4.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师操作规范、教学方法多样、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气氛活跃。
5.学生评价标准: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技能水平提高、运动能力增强。
6.家长评价标准:家长对小学体育课程的满意度高、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高、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背景小学体育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制定合适的评价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
目标- 评价学生对各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
- 评价学生的体育课参与度和态度。
- 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评价内容1. 学生技能评价- 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各项基本技能。
-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技巧的应用情况,如战术运用和技巧展示。
2. 学生参与度和态度评价- 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参与程度。
- 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表现。
-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和积极态度。
3. 教师评价- 教师课前准备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
-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关注和引导情况。
评价方式1. 定性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定性评价,如积极参与、良好合作等。
2. 定量评价- 使用评分表或量表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分数或等级。
评价周期1. 日常评价- 教师在体育课后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 期中评价- 每学期中进行一次评价,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
3. 学期末评价-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包括学生技能、参与度和态度的评价。
结束语本文档提供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养。
评价方式和评价周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案1. 评价目的和背景本评价方案旨在全面评估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成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评价指标和反馈。
2.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能和体能发展情况- 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 学生对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情况3. 评价指标和方法为了准确评价小学体育学科,我们将采用以下指标和方法:- 运动技能评估:通过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表现,评估其运动技能水平,并结合评委打分进行综合评价。
-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 参与程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评估其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投入程度。
- 合作能力评估:通过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评价结果和反馈评价结果将针对每个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以班级和个人为单位进行反馈。
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能力。
5. 评价周期和频率小学体育学科评价将每学期进行一次,以确保评价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评价工作应由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评委组成,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6. 补充说明本评价方案所采用的指标和方法应根据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评价工作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发挥评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体育素养。
以上为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案的概述,具体实施细则应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制定。
评价方案的建立旨在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整体素质。
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案一、前言体育教育是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对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十分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套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整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基本动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5. 基于体育课程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体操:如跳绳、健美操等,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 传统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培养学生的球类运动技能。
3. 田径运动:如短跑、跳远、铅球等,培养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4. 游泳教学:培养学生的水性和水安全意识。
5. 其他体育项目:如击剑、传统武术等,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
四、教学评价指标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表现,可以设置以下评价指标:1. 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动作规范程度。
2. 学生的体能水平和协调性。
3. 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5. 学生的体育知识及对运动规则的掌握程度。
五、评价方法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
2. 测试评价:通过测试学生的体能水平、运动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来评价。
3. 个案评价: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注重个体差异。
4. 互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促进互动和合作。
六、评价结果运用教学评价的最终结果应与体育教学的目标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参考。
评价结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1. 学生个别辅导: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重点关注学生的薄弱环节。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一、学科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健康水平,从而达成健康目标。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课程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监控内容:1.监控各年级学生对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4.对学生的要求:(1)实践考察:学生的基本的运动能力。
(2)理论考察:学生体育卫生及运动能力基本知识。
5.对教师的要求:(1)专职或兼职教师能力水平的考察。
(八节课以上教师重点考察。
)(2)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以北京市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为准。
小学体育学科评价方案
罗村镇实验小学体育课评价方案新的体育课程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应该是向多元化发展的。
首先应强调综合性、整体性、客观实际性、过程性,必须以学生在知识、技能、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标准。
其次,评价标准应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目标反映国家统一的要求、基本标准;个性目标反映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特长的发挥。
据此,我认为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并加以实践,既是实施体育新课程的需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运动兴趣和终生锻炼的需要。
更是当前实施体育新课程中丞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目的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生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文化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评价原则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科学喜欢评价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
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时间,阶段评——终评相结合;评价方法,组评——师评相结合;评价准则,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措施1、建立学生上课表现观察制度课堂表现记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角度的发展目标进行观察记录和评定。
通过上课表现记录,采用教师定期量评价的方式,划分A、B、C、D四个等级,促进学生发展。
2、建立小组合作评价制度组评是指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评价。
小学体育活动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体育活动教学评价方案建立小组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体育锻炼。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小组合作机制,提高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小学体育僵化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跳跃课上,让学生练习立定跳远,结合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青蛙过河”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四组,给每组两个圆圈作为两片荷叶。
学生设计并使用这些荷叶从一端跳到另一端。
这样,放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分组教学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分析教学评价现状,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1.完善评价机制。
在小学体育教学小组活动的评价中,传统教学尚未形成整体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单纯追求教学效果,忽视了完整评分体系的构建。
比如中长跑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男女生间隔追逐进行教学,却没有建立评价机制。
小组跑后,小组训练没有形成竞争机制,老师很少发表意见,导致小组活动效果不佳。
在活动导向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注重小组合作、组内及时反馈、组间及时竞争,通过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意识的形成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2.定义评估主体。
过去,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分组活动没有形成评价主体意识,缺乏对学生情感培养和意识形成的意识,造成评价主体模糊,未能取得良好效果。
比如在跳高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利用“海豚顶球”的游戏群进行教学活动,但学生的参与情况并没有得到准确的分析,导致活动流于形式。
这种课表面上很热情活泼,但实际效果并不好。
笔者认为,明确每个群体的评价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个体的成败,只评价各个学习群体的合作能力。
树立“群体光荣,群体耻辱”的理念,将个人的成长与群体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让运动技能优秀的学生积极帮助后进生,同时让后进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自觉进步,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我在我校开展跳绳特色教学时,充分利用小组评价机制,通过小组合作、小组间竞赛,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独立合作、互相挑战,让学生快速学会各种跳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讨论稿)一、学科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关注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健康水平,从而达成健康目标。
二、课程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四、课程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五、监控内容:1.监控各年级学生对体育卫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2.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4.对学生的要求:(1)实践考察:学生的基本的运动能力。
(2)理论考察:学生体育卫生及运动能力基本知识。
5.对教师的要求:(1)专职或兼职教师能力水平的考察。
(八节课以上教师重点考察。
)(2)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以北京市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内容为准。
)五、监控评价方法及形式:质量监控主要考察评价标准:监控满分是100分,其中学生80﹪;教师20﹪;采取书面与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
书面考察:主要考察学生对体育卫生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教师考察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基本理念、理论的掌握。
学生:20分钟考试,其中包括填空、简答题。
满分30分。
(一二年级以教师询问为主,不参加笔试内容。
)教师:20分钟考试,其中包括填空、简答题,体育项目教学方法设计。
满分30分。
(包括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
课时数在八节课以上的教师重点考察。
)实践:学生主要考察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考察,采取随机抽查形式进行,满分70分。
时间在50分钟左右,人数在30人左右,如果人数较多采取随机抽取30人的形式。
教师:考察体育教师基本技能,采取随机抽查形式进行,抽查年级的体育教师进行考核,满分70分,时间在15分钟以内。
实践类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学生、教师)合格:基本上能完成本年级的要求。
良好:比较好地完成本年级的任务及要求。
优秀:出色地完成本年级的任务要求。
六、监控结果:综合各方面的监控质量,对学生、教师、学校做出科学、合理地评价。
一年级体育教材知识点第一章:健康基础知识第一节:人是身体的各部位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自身各部位的名称及方位。
2.知识点:头、颈、躯干、四肢和关节;身体方位与动作。
第二节: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1.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对身心发育有什么影响。
2.知识点:身体的坐、站、走、卧的正确姿势。
第三节:个人卫生与健康1.合理的睡眠:1.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合理的、科学的睡眠时间,知道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好处。
1.2知识点:合理的睡眠时间;睡眠为什么能长个子。
2.吃好早餐的重要性2.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吃好早餐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危害。
2.2知识点:为什么要吃好早餐;怎样才是合理科学的早餐。
3.学会刷牙,预防龋齿3.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齿。
3.2知识点:刷牙的时间和正确刷牙方法,龋齿的形成和预防。
4.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4.1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知道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身体的危害。
4.2知识点:读书的正确姿势和握笔姿势。
第二章体育基础知识第一节体育课堂常规1.教学目标:学会体育课堂常规规范师生的行为。
2.知识点: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及要求。
第二节坚持做好早操和课间操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的意义,并能自觉地坚持做好早操、课间操。
2.知识点:早操、课间操的意义、内容及组织形式。
第三节在运动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1.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2.知识点: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诚实正直、忠厚老实;宽宏大量、性格开朗;团结协作、助人为乐;服从指挥、遵纪守法。
考核:学生是否了解健康与体育基础知识,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讲解传授。
以教师询问为主,采取座谈的形式。
随机抽取年级学生十名进行。
第三章儿童的基本活动第一节走1.自然放松走1.1显性目标:学会走的正确动作方法,注重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
2.各种姿势走2.1显性目标:在掌握了行走时的正确动作和方法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走的练习,发展学生走的能力。
3.快速走3.1显性目标:通过各种快速走的练习,提高学生走的速度,发展学生走的能力。
考核:各种方式的走;集体进行。
第二节:跑1.自然放松跑1.1显性目标:通过教学,教会学生正确姿势的自然放松跑,提高速度和灵敏性,使他们能逐渐地用前脚掌着地跑,两臂自然摆动,要跑的自然。
2.沿直线跑2.1显性目标:培养学生感知人与直线的关系和在限制条件下自然跑动的能力。
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是他们能先做到以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自然地向前快跑。
在保持跑的正确姿势和跑的值的情况下,逐渐加快速度。
3.200---400米走跑交替3.1显性目标:主要是用来发展走和跑的能力,使学生能走和跑得轻松持久。
通过走跑交替练习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提高速度和耐力。
4.30米跑4.1显性目标:有利于发展学生下肢奔跑能力,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协调性和灵敏性。
在教学中,采用重复练习法可以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次数过多易产生疲劳感,应结合游戏和其他变换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时,要注意密度的安排,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与小学一年级学生相适宜。
考核:30米跑。
第三节跳跃1.单双脚向上跳1.1显性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体育教学,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和比较简单的跳跃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2.单双足向不同方向跳2.1显性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最简单的跳跃动作,通过这些动作的反复练习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
在练习时,不仅要求学生用有力一脚起跳,同时还要规定他们用另一只脚起跳,以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弹跳力,增前心肺功能。
3.双足连续跳,跳短绳3.1显性目标:双足连续跳和跳短绳主要是用来发展弹跳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
考核:跳短绳。
第四节投掷1.原地持轻物投远1.1显性目标:本科对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儿童一般能抬起手臂使肘关节超过肩部,完成肩上投掷动作,而且,许多孩子在投掷之前也能下意识的预先转体引臂,使投掷臂与肩成一直线。
但是下肢动作僵硬不连贯,动作显得紧张不熟练。
在教学中,适当的重复练习是保证学生掌握透支动作的基本方法;同时承担身体负荷的重要方法。
2.原地持轻物掷准2.1显性目标:使学生认识用力大小与物体投出远近,以及用力方向与物体投出的关系,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有促进作用。
教学中,变换性练习是保证学生提高肌肉控制力和掌握出手时机、角度的重要方法。
考核:原地持轻物投远。
第五节爬行运动1.显性目标:通过练习爬行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通过练习爬行通过障碍物,可以发展学生主动控制力和空间等立体感觉。
第六节滚动与滚翻1.显性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灵巧性、协调性,空间定位、定向能力。
考核:前滚翻第五章表现运动第一节队列和体操队形1.部分队列术语及对身体姿态的要求:列、路、翼、横队、纵队、排头、排尾、基准学生、间隔、距离、伍、步幅、步速、口令(动令和预令)2.队列和体操队形:立正、稍息、整齐(向右看齐、向前看齐、向中看齐、向前看)、集合解散(成横纵对集合)、踏步走立定、齐步走立定、原地跑步变踏步、向右转、走右转弯走、走成圆形队。
3显性目标:学会简单的原地和行进间的队列和体操队形动作,对于培养他们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培养学生行动迅速和听从指挥的精神是很有意义。
考核:根据教师口令进行简单的队列动作。
第二节徒手操1.基本部位操、简单组合练习、运动模仿操、纵叉。
考核:能做简单的徒手操。
第三节韵律活动和舞蹈1.头手脚的基本部位1.1头:正头、低头、仰头、偏头、转头1.2手:女生(兰花掌)男生(虎口掌)一位至七位。
1.3脚:正步、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前点步、后点步、踏步2.唱游2.1节奏律动2.2歌表演考核:能自己表演一些简单的舞蹈韵律动作。
第六章武术1.基本功:对压掌、双手压肩、单比绕环、俯腰、甩腰、正压腿、侧压腿、抱膝、正踢腿、侧踢腿、蹬腿、弹腿。
2.手型手法:拳、掌、勾、冲拳、推掌、亮掌。
3.步型:并步、弓步、马步、仆步、歇步、高虚步4.组合动作:4.1抱拳预备-----并步双摆掌-----弓步推掌-----马步架掌-----并步砸拳-----转身马步架拳-----歇步下冲拳----仆步铲腿-----弓步勾手撩掌-----高虚步亮掌-----收势。
4.2抱拳预备-----格挡弓步冲拳-----蹬腿冲拳---弓步冲拳-----歇步冲拳----蹬腿冲拳----蹬腿冲拳-----前伸掌并步抱拳4.3抱拳预备-----搂手弓步推掌----弹踢推掌----弓步推掌----歇步推掌----弹踢推掌-----弹踢推掌----前伸掌并步抱拳考核:武术组合动作(任选一个组合动作)二年级体育教材知识点第一章健康基础知识第一节儿童时期的关节、韧带与柔韧性1.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的年龄特点,了解其关节、韧带的一般结构,有效地促进儿童柔韧性的发展。
1.知识要点:关节、韧带的结构、功能;儿童时期关节、韧带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柔韧性发展。
第二节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胜利作用1.教学目标:了解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预防锻炼中的运动性伤病,提高主教材练习的效果。
2.知识要点:准备活动、整理活动产生的机制和生理作用。
第三节运动与饮水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水对人体代谢的重要性和饮水的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