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复习纲要精心整理

合集下载

沉积岩复习大纲

沉积岩复习大纲

沉积岩复习⼤纲沉积岩是在地表下不太深的地⽅形成的⼀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物作⽤和某种⽕⼭作⽤形成的物质经过改造(如搬运、沉积与⽯化作⽤)⽽成成分特点:1、矿物成分特点: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有160余种,但⽐较重要的仅⼆⼗余种,如⽯英、长⽯、云母、粘⼟矿物、碳酸盐矿物、卤化物及含⽔的氧化铁、锰、铝等矿物。

在⼀种沉积岩中含有的主要矿物成分通常不超过3—5种。

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及岩浆岩的相⽐有如下的⼏个特点:(1)在岩浆岩中可⼤量存在的橄榄⽯、辉⽯、⾓闪⽯和⿊云母等铁镁矿物,在沉积岩中则少见。

(2)长⽯、⽯英、⽩云母等矿物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都⽐较多,但钾长⽯和⽯英在沉积岩中可以更多⼀些。

(3)盐类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粘⼟矿物则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矿物,岩浆岩中很少或没有。

(4)⽣物组分则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

2、化学成分特点:风化作⽤:指地壳最表层的岩⽯在⼤⽓、⽔、⽣物等营⼒的影响下,发⽣机械和化学变化的⼀种。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物风化,发⽣于岩⽯圈、⽔圈、⼤⽓圈和⽣物圈的界⾯相互交错重叠的带内,即表⽣代内。

风化作⽤的阶段性:1、破碎阶段 2、饱和硅铝阶段 3、酸性硅铝阶段 4、铝铁⼟阶段。

抗风化能⼒:3á?y?ò?òòFe 2O 3>FeO 2Fe 2O 3Na 2O K 2O鲍⽂结晶反应系列结晶早结晶晚风化稳定性序列强弱1、长⽯类:钾长⽯⽐斜长⽯稳定,在斜长⽯中,酸性斜长⽯⽐基性斜长⽯稳定,⽽沉积岩中常见的是钾长⽯和酸性斜长⽯的碎屑。

2.铁镁矿物:包括橄榄⽯、辉⽯、⾓闪⽯等,稳定性⽐长⽯⼩得多,其中橄榄⽯最易风化,其次是辉⽯、再次为⾓闪⽯,故此类矿物在沉积岩中含量很少,⼀般作为少量的重矿物形式存在。

3、云母类:⽩云母稳定性较⼤,不易风化,在沉积岩中常见,但也能在交强化学作⽤下分解。

⿊云母稳定性较低,风化时常经过⽔云母和绿泥⽯。

4、氧化硅矿物,如⽯英、蛋⽩⽯、⽟髓等,稳定性极⾼,母岩风化后所含的⽯英⼏乎可以全保留在风化产物中。

沉积岩石学复习要点

沉积岩石学复习要点

沉积岩石学复习要点《沉积岩石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试从成因角度理解沉积岩的定义;与岩浆岩相比,沉积岩有哪些显著特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分布等方面)?2.沉积岩的分类依据与主要类型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3.基本名词:母岩、物源区、风化作用;层流、紊流、雷诺数(Re);静流、急流、佛罗德数(Fr)。

4.母岩风化产物的主要类型。

并以花岗质岩浆岩为例说明原组成矿物的风化情况。

5.影响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和沉积作用的主要因素。

6.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方式有哪几种?试说明跳跃搬运机理和悬浮搬运、沉积的机理。

7.以尤尔斯特隆图解为例,说明碎屑颗粒的搬运、沉积与流速的关系。

8.机械沉积分异的规律和模式9.牵引流、重力流?二者在搬运和沉积方面各有什么特点?10.化学分异作用?试述它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式。

11.机械沉积分异和化学沉积分异的关系及其在地质中的意义。

12.沉积后作用的概念、阶段。

各阶段在时间上、空间上(深度)的变化范围。

13.表生作用和风化作用的区别。

14.试从原始物质、搬运方式、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等方面说明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形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15.碎屑岩沉积构造的分类16.层理定义、基本类型。

主要类型的层理的形态特点、成因及环境意义,并用图表示。

17.分别说明与河流、海浪、潮汐、风力及浊流等作用有关的层理类型及其特征。

18.流态、底床形态和层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

19.流水型交错层理和浪成交错层理的形成机制和主要控制因素。

20.层面构造?试述与机械成因有关的主要层面构造类型的形态特点、成因机制及环境意义。

21.波脊(或波峰脊线)的形态类型。

进而指明在水深减小、流速增大的情况下波脊形态变化的顺序。

并用图示说明。

22.图示波痕要素,并说明波痕指数、对称指数的含义。

23.试对比不同成因类型(浪成的、流水的、风成的)波痕的特点及指数变化范围。

沉积岩石学考研复习整理

沉积岩石学考研复习整理

沉积岩石学一、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1.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碎屑、有机物质及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

2. 沉积岩石学:研究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和形成以及沉积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3. 沉积岩的分类:①主要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是最主要的类型。

可以根据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碎屑物质或溶解物质)及其搬运沉积作用的不同(机械和化学的)再划分为二类: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碎屑岩可根据其主要的结构特征(粒度)划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可根据其主要成分特征,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及其它化学岩。

②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组成的沉积岩,不能根据其岩性特征进一步细分。

③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即生物岩或有机岩,根据其是否可燃再划分为可燃生物岩和非可燃生物岩④主要由宇宙物质来源的陨石组成的沉积岩,可称为陨石岩以上分类系统简述: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主要由母岩风化物组成的沉积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其它化学岩沉积岩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可燃生物岩、非可燃生物岩4.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系列破坏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岩石主要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作用主要因素:温度变化、晶体生长、重力作用、生物的生活活动、水、冰及风的破坏作用总趋势:使母岩崩解,产生碎屑物质,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等化学风化作用:在氧、水和溶于水的各种酸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滤等化学变化,使其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过程总趋势:形成粘土物质和化学沉淀物质(其溶液及胶体溶液物质)5. 造岩矿物的风化及其产物①石英是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

石英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极高,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②长石的风化稳定性次于石英。

沉积学重点复习提纲

沉积学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沉积岩与沉积岩石学1.沉积岩的概念、形成条件以及其形成要经历的过程★★★★★2.沉积岩的基本特征(特别是与岩浆岩的区别)★★★3.沉积岩石学及其发展历史★第二节沉积岩的分类1.沉积岩的分类★★★★★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本章按沉积岩形成过程分为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三节,重点是“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中“母岩的风化作用及其产物”、“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中“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分异作用”原理。

第一节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1.沉积岩的形成阶段★★★★★2.风化作用★★★3.元素迁移系列★★★4.主要矿物的风化特征(特别是钾长石) ★★★5.母岩风化的阶段性及其特征(以玄武岩为例)★★★★★6.母岩风化产物类型(碎屑残留物质、化学风化物质、溶解物质)★★★★★7.风化壳★★★8.沉积物的四大来源(母岩风化产物、生物物质、深源物质、宇宙物质)★★★★★第二节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沉积物被搬运和沉积的方式★★★★★2.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牵引流和重力流)的概念和区别★★★★★3.层流、紊流和雷诺数★★★4.缓流、急流和佛罗德数★★★5.Fr与流态的关系★★★★★6.流体搬运碎屑物质的方式(推移和悬浮)★★★★★7.尤尔斯特隆图解: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与流速和颗粒大小的关系★★★8.机械沉积作用★9.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矿物成分、粒度、颗粒形状)★★★10.碎屑物质在海湖水体、空气和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11.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12.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13.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14.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15.正常沉积作用和事件沉积作用及其两者关系★★★第三节沉积后作用1.掌握沉积后作用的概念★★★★★第三章本章学习内容包括两部分:1.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结构组分类型、特征及成因,成分成熟度。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概要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概要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沉积岩: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以前或者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作用以前所发生的一切作用。

风化作用:牛顿流体:重力流: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非牛顿流体:急流:障碍物处激起浪花,一涌而过,只在障碍物附近的水面有所升高,而对稍远的上游水不发生任何影响缓流:在障碍物处发生水面跌落,而障碍物上游水面发生壅高,并延伸到上游相当远处层流:一种平缓的流动,水质点做直线运动,流体上下层之间无质量交换紊流:一种急湍的流动,水质点运动轨迹极不规则,流体上下层之间经常有质量交换碎屑流:一种砾、砂、泥和水相混合的高密度流体,泥和水相混合组成的依靠杂基支撑着砂、砾使之呈悬浮状态搬运,沿着斜坡运动。

颗粒流:由松散的颗粒(砾、砂)所构成的重力流。

由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所产生的支撑应力,保持颗粒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液化沉积物流:沉积物孔隙中富含水,当孔隙水的压力超过静水压力时,即可产生超孔隙压力,使流体向上流动来支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即沉积物发生“液化”。

浊流:主要由砂、泥和水充分混合的高密度流体、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并使之呈悬浮状态。

30-40%泥+砂;极少的砾。

密度高者达1.5-2g/cm3。

机械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沉积的过程中,按粒度、密度、形状等差异发生有序沉积的现象。

胶体溶液:介于粗分散系(悬浮液)和离子分散系(真溶液)间,粒子直径介于1~100nm 间,多呈分子状态。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泼性或溶解度的差异,以及受所处环境pH和Eh的影响,按一定顺序依次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现象。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流动成因构造: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时,由于介质(如水、空气)的流动,在沉积物内部或表面形成的构造,属流动成因构造。

层理构造:沉积岩岩石性质沿垂向上的变化或差异而产生的层状构造,可通过矿物成分、颜色、粒度、形状、排列或填集方式的突变或渐变显现出来。

《沉积地质学》复习整理

《沉积地质学》复习整理

《沉积地质学》复习整理(一)1.压实作用压实作用或物理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体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在沉积物内部可发生颗粒的滑动、转动、位移、变形、破裂,进而导致颗粒的重新排列和某些结构构造的改变。

在沉积物埋藏的早期阶段表现得比较明显。

压实作用的表现形式:○1颗粒接触方式: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

○2颗粒破裂:刚性颗粒易发生,产生微裂隙。

○3颗粒变形:塑性颗粒易发生,形成假杂基。

○4软性颗粒弯曲:云母等。

压实(溶)受控因素:颗粒(-孔隙水)的成分、填隙物的类型、胶结物的类型和胶结速率、地温梯度、埋藏速度、时间。

(1)内因:颗粒的成分(石英难)、粒度、形状、圆度(反,因为填积紧密孔隙度小)、分选性(反)、粗糙度(f影响压实作用的进程)。

(2)外因:沉积物的埋藏深度、埋藏过程、胶结类型及程度、溶解作用、异常高压。

早期快速深埋、胶结弱或溶蚀强、不存在异常高压时,有利于压实作用。

Eg:泥炭(假设厚度为100%),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实作用下变成褐煤(厚度20%),变成烟煤(厚度10%)。

2.压溶作用:一种物理化学成岩作用。

随埋藏深度的增加,碎屑颗粒接触点上所承受的来自上覆层的压力或来自构造作用的侧向应力超过正常孔隙流体压力时(2~2.5倍),颗粒接触处的溶解度增高,将发生晶格的变形和溶解作用。

随着颗粒所受应力的不断增加和地质时间的推移,颗粒受压处的形态: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砾石中的砾岩)---缝合接触(砂岩中的石英颗粒)。

3.白云岩化作用白云岩的成因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沉积学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

古代地层中所见的白云岩大多具有交代的证据,它们是经白云石化作用所形成的。

白云石化作用的机制很复杂,并不是一种机理所能概括,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来解释白云岩的成因。

亚当斯等(1960)在研究美国二叠纪白云岩的成因时,提出了蒸发泻湖渗透回流作用形成交代白云岩的假说。

沉积学复习提纲

沉积学复习提纲

» Fr与流态的关系
第二章 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
第三节 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四节 第五节 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沉积分异作用(概念)★★★★★
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 按颗粒大小、形 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的现象,也叫地表沉积 分异作用。 物理(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将按粒 度、密度、形状、成分等差异发生有序沉积的现象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溶解物质由于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的差异,以及受所处 环境pH和Eh的影响,将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现象。 第六节 正常沉积作用和事件沉积作用
第三章 碎屑岩的成分
第三节 杂基 杂基是什么? ★★★★★

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以悬移载荷方式与颗粒同时沉积,
粒径一般小于0.03mm的细小机械成因碎屑沉积物
杂基意义(流体性质、沉积速率、结构成熟度)
第四节 胶结物
胶结物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 什么是填隙物?其概念的相对性是指什么?
颗粒-灰泥石灰岩;晶粒石灰岩;生物格架灰岩
三级命名法 二、主要岩石类型
第十章 碳酸盐岩各论
第二节 白云岩 白云岩的形成机理★★★★★ 原生沉淀作用 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 √ √ √ 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 √ 混合白云化作用;调整白云化作用; 淡水白云石 交代白云岩的特征★★★★★ 晶粒较粗;晶形较好;晶体较污浊。 白云岩的成因类型
砾岩 砂岩 粉砂岩 粘土岩 碳酸盐岩 硫酸盐岩 卤化物岩 硅岩 其它化学岩 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火山碎屑岩 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 可燃有机岩 煤 油页岩 非可燃有机岩

沉积岩石学复习纲要(精心整理)

沉积岩石学复习纲要(精心整理)

岩石学复习纲要答案1.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①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②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③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④宇宙源物质—陨石3.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风化作用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生物风化作用(biological weathering):常常伴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石英(quartz)>长石(feldspar)(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云母(mica)(白云母>黑云母)5.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各种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在风化带中相当稳定。

各种碳酸盐矿物>各种硫酸盐矿物重矿物(heavy mineral):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等较稳定6.最易转移元素:CI,Br,I,S易转移元素:Ca,Mg,Na,K可转移元素:Mn,Si(硅酸盐),P ,Cu略可转移元素:Fe,Al,Ti,基本不转移元素:Si(石英)7.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1)破碎阶段(碎屑阶段)(2)饱和硅铝阶段(3)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4)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8.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1)碎屑残留物质(2)新生成的矿物(3)溶解物质9.风化壳(Weathering crust):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沉积学复习资料

沉积学复习资料

沉积地质学复习重点考试时间:星期一3-4节(23号)地点:教一A503 座位号:10第一章:1.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过程、沉积环境的一门学科。

侧重于岩类学研究。

沉积学是在沉积岩石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沉积条件、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一门学科。

侧重于成因研究。

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母岩的风化与剥蚀作用阶段;风化物质的搬运作用阶段;风化物质的沉积作用阶段;沉积物的固结(成岩)作用阶段3.牵引流:以一定介质动力(推力或举力)导致流体运动并带动所携带碎屑颗粒迁移的流体。

流体力学性质:属牛顿流体;搬运方式:推移(滚动和跳跃)、悬浮.搬运力:作用于沉积物上的推力(牵引力),大小取决于介质流速;负荷力(载荷力),大小取决于流体流量的大小4.重力流:是含大量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高密度流体(密度流)。

如泥石流、浊流等。

流体力学性质:非牛顿流体;搬运方式:悬浮;搬运力:负荷力(载荷力)5.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通常称为沉积相(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6.通过现代沉积研究,对某些沉积环境和亚环境在横向上的分布以及沉积作用机理已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可用来解释古代沉积中亚环境的变化序列,从而可恢复和再现古代沉积作用的面貌。

这种古代沉积作用面貌的再现,并加以典型化和模式化,称为沉积模式。

对特定沉积环境和某种沉积作用的全面概括,称为相模式7.沉积体系是指与沉积作用相关的沉积相的集合体(Scott和Fisher,1969)。

可以理解为有成因联系的相构成的三维地层单位。

沉积体系通常以其形成的环境命名。

8.沉积建造(sedimentary formation)泛指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构造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

如碳酸盐岩建造、含煤建造、红色建造、潟湖建造、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等沉积旋回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

沉积岩复习提纲

沉积岩复习提纲

一、绪论沉积岩、沉积岩石学、沉积学的概念沉积岩石学的任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二、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概念:风化作用、风化壳、层流、紊流、沉积分异作用、牛顿流体什么是牵引流、重力流,二者在搬运、沉积方面各有什么特点?读懂尤尔斯特隆图解,并就图分析碎屑颗粒的搬运、沉积于流速的关系。

什么是矿物成熟度,研究意义有哪些?什么是沉积分异作用,论述机械沉积分异和化学沉积分异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常见的造岩矿物有哪些,风化稳定性顺序。

母岩风化过程中元素转移顺序及母岩风化的阶段,试述其关系。

什么是弗罗德数,如何界定层流和紊流。

三、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概念:沉积构造、层面构造、层理构造、纹层、层序、层系组、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韵律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鸟眼构造、叠瓦状构造、示顶底构造、晶体印痕、波痕、泥裂、槽模、沟模、自生色、继承色、次生色什么是波痕,波痕的要素有哪些,波痕的研究方法和意义有哪些?浪成波痕与流水波痕的特征及其差异。

冲刷痕、压刻痕能否指使水流方向,列举能够指示水流方向的冲刷痕和压刻痕,并指出如何指示水流方向。

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差异。

波痕的波脊形态能够指示水动力大小,请按水动力从小到大顺序列举波脊形态。

列举主要的交错层理类型,试论述其如何指示水流方向和水动力大小。

示顶底构造如何形成,如何指示地层顶底?列举常见的沉积岩颜色,其颜色研究意义有哪些?四、陆源碎屑岩概念:矿物碎屑、岩屑、填隙物、杂基、胶结物、自生矿物、粒度、球度、圆度、原杂基、正杂基、淀杂基、假杂基、非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粒状结构、嵌晶粒状结构、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接触式胶结、镶嵌胶结、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粘土岩按产出形式,碎屑岩组成部分可分为那几部分?杂基的概念及研究意义?列举填隙物结构种类;列举胶结类型和颗粒职称类型。

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有哪些?底砾岩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沉积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地壳表层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的形成、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是理解地球历史和地质演化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沉积岩石学知识点,帮助你复习和加深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1. 沉积岩的定义和分类沉积岩是由沉积过程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有机质沉积岩。

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通过风化、运输和沉积过程形成的,如砂岩、泥岩和砾岩。

化学沉积岩是通过溶解和沉淀过程形成的,如石膏、石灰岩和盐岩。

有机质沉积岩是由有机物质的沉积和压实形成的,如煤和页岩。

2. 沉积过程和环境沉积过程包括侵蚀、运输、沉积和成岩。

侵蚀是指岩石和土壤颗粒被水、风或冰等力量剥蚀和搬运的过程。

运输是指颗粒通过水流、风或冰等介质进行迁移的过程。

沉积是指颗粒在水流、湖泊、海洋等沉积环境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成岩是指沉积物在地壳深部经过压实、胶结和结晶等作用形成岩石的过程。

沉积环境可以分为陆相环境和海相环境。

陆相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沙漠和冰川等,而海相环境包括海洋和海岸带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沉积物的特征和组成。

例如,在河流环境中,颗粒会受到水流的剥蚀和搬运,形成粗粒砂岩;而在海洋环境中,颗粒会受到海水的化学作用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形成石灰岩和珊瑚岩。

3. 沉积岩的特征和识别沉积岩具有一些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和解释它们的形成环境。

例如,砂岩通常具有粗粒结构和明显的层理,反映了沉积过程中的颗粒运动和分选作用。

泥岩则具有细粒结构和均匀的颜色,反映了沉积过程中的细粒沉积和胶结作用。

石灰岩通常具有均匀的结构和明显的化学沉积特征,反映了海洋环境中的生物活动和溶解沉淀作用。

另外,沉积岩中的化石也是识别和解释沉积环境的重要依据。

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存或痕迹,在沉积岩中可以提供关于古生态环境和地质年代的信息。

例如,化石中的叶子和树干可以表明当地曾经是一个森林环境;而化石中的海生生物可以表明当地曾经是一个海洋环境。

沉积岩复习纲要

沉积岩复习纲要

沉积岩复习纲要1.沉积岩、沉积岩石学的概念2.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来源3.风化作用的概念与类型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5.常见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6.风化过程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顺序7.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8.母岩风化产物的主要类型9.风化壳的概念10.雷诺数与弗洛德数的含义11.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方式12.尤尔斯特龙图解与Walker(1975)图解的含义13.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中的变化14.浪基面(浪底)的概念15.碎屑物质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变化16.湖泊中主要水动力与海洋主要水动力的差别17.与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相比,风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特点18.冰碛物的特征19.胶体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机理20.真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2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2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地质意义23.事件沉积作用与正常沉积作用的概念24.沉积后作用、成岩作用与后生作用的概念25.沉积岩的分类26.各种波痕(流水波痕、浪成波痕与风成波痕)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27.槽痕与槽模的关系、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28.各种层理(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与脉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与槽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风成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洼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29.各种准同生变形构造(重荷模、包卷层理、滑塌变形构造、碟状构造、柱状构造、砂球砂枕构造)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30.各种暴露成因构造(晶体印痕与假晶、鸟眼构造、泥裂、示顶底构造、雨痕、冰雹痕、泡沫痕)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31.缝合线构造的地质意义32.结核的主要类型33.塞拉克(Seilacher,1964)所划分的遗迹化石的主要组合34.叠层石构造的形成原理、主要类型与形成环境35.沉积岩颜色的分类36.三大类自生色所反映的沉积环境37.碎屑岩的成分组成38.成分成熟度的概念及其指标39.碎屑颗粒的结构:粒度(中石油粒度分级标准、ф值、粒度命名原则)、球度(形状)、圆度(分级)等40.原杂基与正杂基的区别41.杂基与胶结物的区别42.两种颗粒支撑性质43.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和镶嵌式的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44.结构成熟度的概念45.砾岩的概念46.根据杂基的含量、砾石的大小、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进行砾岩分类47.砂岩的定义48.砂岩的四组分分类方案49.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杂砂岩的成因(母岩条件、构造条件、气候条件)50.粉砂岩的定义51.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的转化52.粘土岩对于油气的意义53.碎屑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54.火山碎屑物质的主要成分55.火山碎屑岩的粒度结构类型56.假流纹构造的概念57.碳酸盐岩的成分命名原则58.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59.碳酸盐岩颗粒(异化颗粒)的概念60.内碎屑的概念与分级61.鲕粒的概念与成因62.藻粒的与鲕粒的区别63.常见生物碎屑颗粒的特征64.亮晶胶结物的主要类型65.冯增昭(1993)的灰岩分类方案66.回流渗透白云化、毛细管浓缩作用白云化及混合白云化的机理67.蒸发岩(盐岩)的概念68.蒸发岩的几种主要成因69.硅岩的概念70.沉积相的概念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71.沃尔索相律、沉积相模式、沉积体系的概念72.沉积相的分类73.冲积扇的形成条件74.冲积扇的类型7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7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77.根据河道的弯曲度和分叉参数进行河道的分类78.曲流河的沉积相模式(亚相、微相的划分及其特征)79.辫状河、网状河与曲流河的差别80.陆源碎屑湖泊相的沉积模式(亚相的划分及其特征)81.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相模式82.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的关系83.无障壁海岸相(砂质高能海岸)的沉积相模式84.泻湖的沉积环境特征85.浑水潮坪的相模式86.风暴岩沉积序列87.风暴岩与浊积岩的区别88.深水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89.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的基本特征90.鲍玛序列的特征91.重力流沉积相模式92.等深流、内波内潮汐的概念93.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94.陆表海与陆缘海的概念95.欧文(Irwin,1965)的碳酸盐岩相模式96.拉波特(Laporte,1967)的碳酸盐岩相模式97.杨等(Y oung et al. 1972)的碳酸盐岩相模式98.威尔逊(Wison,1975)的碳酸盐岩相模式99.塔克(Tucker,1981)的碳酸盐岩相模式100.生态礁的概念101.礁复合体相的划分102.相标志的主要类型。

沉积岩石学》总复习

沉积岩石学》总复习

第七章 泥质岩
1、泥质岩的概念? 2、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 2、泥质岩的主要类型? 3、泥质岩的成岩作用类型?
第八章 火山碎屑岩
1、火山碎屑岩的概念 2、火山碎屑岩的组分特征 3、火山碎屑岩的结构构造 4、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主要成因类型: 5、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
第九章 碳酸盐岩
1、碳酸盐岩的概念? 2、碳酸盐的矿物成分? 3、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类型? 4、试述碳酸盐岩的颗粒类型及特征? 5、碳酸盐岩中常见的构造类型? 6、泥灰岩与灰质泥岩的区别? 7、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p169
(颗粒石灰岩、泥微晶石灰岩、原地固着生物灰岩、晶粒石灰岩)
8、白云石化作用与去白云石化作用的概念? 9、白云岩的成因机理类型?
(毛管浓缩白云石化(蒸发泵)、回流渗透、热液白云石化…… )
10、碳酸盐的孔隙成因分类? 11、常见的灰岩类型有哪些?
第十章 硅质岩
• 1、硅质岩的概念 • 2、硅质岩的主要类型
第十一章 其它内源沉积岩及附生岩
• 其他内源沉积岩各类型的概念
第十二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自学
考试题型
• • • •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论述题
• 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 祝同学们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第四章 沉积岩的构造与颜色
1. 沉积构造、层理、剥离线理构造、重荷模、包 卷层理、泄水构造的概念? 2. 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异 同点? 3. 波痕的成因分类? 4. 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的概念? 5. 沉积岩颜色的成因类型?
第五章 沉积岩的总分类
•熟悉本书采用的沉积岩分类方案?P90,表5-4
第六章 陆源碎屑岩--物质与结构特征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2.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来源:(1)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2)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3)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4)宇宙源物质―陨石.3.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风化作用就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1)石英在风化作用中稳定性最高,它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

因此,石英就成了碎屑沉积岩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

(2)长石的风化稳定性次于石英.钾长石稳定性较高,多钠的酸性斜长石次之,中型斜长石又次之,多钙的基性斜长石最低。

因此,在沉积岩中钾长石多余斜长石。

基性斜长石的风化稳定性比酸性的药低。

(3)在云母类中,白云母的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过程中主要是析出钾和加入水,先变为白云母,最后变成高岭石。

(4)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他们的抗风化能力比石英,长石,云母都低得多,其中以橄榄石最易风化,辉石次之,角闪石又次之。

(5)各种粘土矿物,本来就是风化条件下或沉积环境中生成的,故在风化带中相当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更稳定的矿物。

(6)各种碳酸盐矿物,风化稳定性甚小,很容易溶于水并顺水转移,因此,在碎屑沉积岩中很难看到它们。

(7)各种硫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卤化物矿物,它们的风化稳定性最低,最易溶于水,呈溶液状态流失走.原因:各种矿物的风化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成分,还取决于它们的晶体构造,矿物的键强度总数越大,其风化稳定性越高。

5.常见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查课件):6。

风化过程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顺序:(1)最易转移的:Cl,(Br,I), S, 数量级别N*10 (2)易转移的:Ga,Na,Mg,K,数量级别N (3)可转移的:SiO2(硅酸盐),P,Ti,Mn,数量级N*10―1,(4)略可转移的:Fe,Al,Ti,数量级N*10-2,(5)基本上不转移的:SiO2(石英) 数量级N*10—无穷.7。

沉积岩石学期末复习要点

沉积岩石学期末复习要点

沉积岩⽯学期末复习要点沉积岩⽯学复习要点绪论/第⼀章沉积物的来源1.沉积岩概念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形成的地质体,是在常温常压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物作⽤和某些⽕⼭作⽤形成的物质经⼀系列改造(如搬运、沉积、成岩等作⽤)⽽形成的岩⽯。

2.沉积岩⽯学研究任务①全⾯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岩体产状和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阐明其成因与分布规律提供依据;②探讨沉积岩的形成机理,包括风化作⽤、搬运作⽤、沉积作⽤及沉积期后变化的机理。

特别是研究沉积岩(物)及其中有⽤矿产的形成机理及富集规律;③进⾏沉积环境的分析,根据沉积岩的原⽣特点以及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以恢复沉积岩形成时的古⽓候条件、古地理环境以及⼤地构造环境。

3.风化作⽤概念及类型风化作⽤是地壳最表层的岩⽯在温度变化、⼤⽓、⽔、⽣物等因素的作⽤下,发⽣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种作⽤。

风化作⽤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化学风化作⽤、⽣物风化作⽤4.沉积物来源母岩风化产物、⽣物来源的沉积物、深部来源的沉积物、宇宙来源的沉积物第⼆章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1.牵引流和重⼒流的基本概念牵引流——符合⽜顿流体定律的流体。

其搬运机制是流体动能拖曳牵引沉积物⼀起运动,如河流、风流和波浪流等。

重⼒流:⾮⽜顿流体——不服从⽜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2.碎屑颗粒在流⽔中的搬运⽅式A 推移搬运(滚动搬运,包括跳跃搬运)B 悬浮搬运(悬移搬运)C 溶解搬运3.⽔下沉积物重⼒流的分类碎屑流或泥⽯流:是⼀种砾、砂、泥和⽔相混合的⾼密度流体,泥和⽔相混合组成的杂基⽀撑着砂、砾使之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颗粒流:是⼀种由⽆凝聚⼒颗粒(主要是砂、砾)所组成的重⼒流。

液化沉积物流:常见于砂和粉砂沉积物中。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作⽤下发⽣流动4.⽣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的⽅式①⽣物通过新陈代谢作⽤,在其⽣活过程中不断地从周围介质中吸取⼀定的物质成分,从⽽把⼀些元素富集起来。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沉积岩石学复习资料

1.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3.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紊流:湍流,一种充满了漩涡的多湍流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

4.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主要与水的流动状态(是层流还紊流,是急流还缓流)关系密切;还与碎屑颗粒的本身特点(大小、相对密度和形状等)有关。

(1)搬运方式推移搬运(滚动搬运,包括跳跃搬运)悬浮搬运(悬移搬运)(2)机械沉积作用处于搬运状态的碎屑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是当流水的动力不足以克服碎屑的重力时,碎屑物质就会沉积下来。

(3)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不稳定组分逐渐减少而稳定组分则相应增加,同时其组分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碎屑颗粒粒度减小,碎屑颗粒的圆度逐渐变好碎屑颗粒的球度也有所增高5.胶体:一种物质的细微质点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胶体质点一般介于1~100μm之间,多呈分子状态。

胶体质点带有电荷。

6.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它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按照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称作地表沉积分异作用。

7.沉积后作用:泛指沉积物形成之以后,到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之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或作用。

亦称为广义的成岩作用。

准同生作用:主要是指潮上带的疏松碳酸钙沉积物被高镁粒间盐水白云化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学复习纲要答案1.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①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②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③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④宇宙源物质—陨石3.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风化作用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化学风化作用(chemical weathering):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

生物风化作用(biological weathering):常常伴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石英(quartz)>长石(feldspar)(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云母(mica)(白云母>黑云母)5.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各种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在风化带中相当稳定。

各种碳酸盐矿物>各种硫酸盐矿物重矿物(heavy mineral):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等较稳定6.最易转移元素:CI,Br,I,S易转移元素:Ca,Mg,Na,K可转移元素:Mn,Si(硅酸盐),P ,Cu略可转移元素:Fe,Al,Ti,基本不转移元素:Si(石英)7.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1)破碎阶段(碎屑阶段)(2)饱和硅铝阶段(3)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4)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8.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1)碎屑残留物质(2)新生成的矿物(3)溶解物质9.风化壳(Weathering crust):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10.雷诺数(ReyonoldsNumbers):雷诺数(Re)= 惯性力/ 粘滞力Re = 1时,流动呈层流Re = 1~40时,在颗粒背后会出现背流尾迹Re > 40时,出现“卡门涡街”,紊流(涡流)佛罗德数(FroudeNumbers)数:佛罗德数Fr = 惯性力/ 重力Fr>1,急流,超临界流,水浅流急Fr=1,临界流.Fr<1,静流,缓流或临界以下的流动,水深11.搬运方式:推移搬运(滚动搬运,包括跳跃搬运),悬浮搬运(悬移搬运)112.尤尔斯特隆图解(1)颗粒开始搬运的水流速度比继续搬运所需水流速度大(除重力外,还需克服颗粒间的吸引力);(2)0.05—2mm 易搬运易沉积(跳跃式);(3)大于2mm 难搬运易沉积(滚动式);(4)小于0.05mm 难搬运难沉积沃克(Walker,1975)的图解2当流动强度为P时,它所能滚动的砾石最大粒径为8cm,同时所悬浮的颗粒最大粒径为2.2mm。

当流动强度略小于P时,可使粒径为8cm和2.2mm的砾石同时沉积,从而形成双众数的砾岩。

当流动强度在P附近反复变动时,则可能形成粗、细砾石沉积的互层,其平均粒度分别为8cm和2.2mm。

如果流动强度急剧减少,则可能造成分选极差的多众数的砾、砂、粉砂和泥的混合沉积物。

沉积1mm砂粒所需的流动强度比沉积7cm砾石所需强度小得多,故在平均粒度为7cm的砾石沉积的孔隙中所充填1mm的砂,不可能是同时沉积物。

13.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1)成分:不稳定组分逐渐减少,稳定组分则相应增加,同时其组分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2)碎屑颗粒度逐渐变小(3)碎屑颗粒的圆度逐渐变好(4)碎屑颗粒的球度也有所增高14.波基面(浪底)(wave base)——波浪作用的下限,即波浪所影响的最大深度。

15.在波浪、潮汐的作用下,碎屑物质长时间往复运动(海水对颗粒间的溶蚀、颗粒与海底间的碰撞与磨蚀、颗粒间的碰撞和磨蚀),其成熟度(成分、粒度、圆度等)比陆相环境中的碎屑物质高得多,沉积分异也进行得较为彻底。

16.与海洋相比,湖泊面积小,缺乏潮汐作用,因此,波浪和湖流是湖泊中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的主要营力。

碎屑物质在海水中搬运的动力:波浪,潮汐,海流碎屑物质在湖水中搬运的动力:湖浪,湖流17.搬运能力远比水小,同样的速度下,风的搬运能力约为流水的1/300,因此,风一般只能搬运较细粒的碎屑物质。

风的搬运能力有限,选择性较强,因此风成沉积的粒度分选性较好。

空气密度小,颗粒碰撞磨蚀导致其圆度较好,常具霜状表面。

18.冰碛物的基本特征:结构疏松,大小混杂,分选极差;冰碛物中砾石磨圆极差;一般缺乏层理构造。

19.引起胶体质点搬运的主要因素是同种电荷的胶体质点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引起胶体质点沉积的主要因素不同名电解质的加入,可使胶体质点的电荷中和,从而使胶体质点发生凝聚而下沉。

不同名胶体的相互作用,也可使它们的电荷中和,也可使胶体发生沉淀。

20.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它们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越易搬运,越难沉积。

溶解度越小,越易沉积,越难搬运。

2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mechanicalsedimentarydifferentiation):碎屑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粒度、密度、形状和成分等特征发生先后沉积的现象。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Chemicalsedimentarydifferentiation):溶解物质(包括胶体溶液物质和真溶液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其在溶液中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大小),从溶液中按一定先后顺序沉淀出来的现象。

22.(1)关系: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进行得较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进行得较晚(2)意义:两种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机械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以及相应的各种沉积矿产。

分异作用进行越彻底,各种类型的沉积岩在成分上和结构上的成熟度就越高,从而越易形成各种沉积矿产。

323.正常沉积作用:正常情况或条件下发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这一作用过程是缓慢的、均变的。

事件沉积作用:指事件性的、阵发性的或灾变性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这类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瞬间的、短暂的,但其作用过程是快速的。

24.沉积后作用:泛指沉积物形成之以后,到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之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或作用。

亦称为广义的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diagenesis):沉积物转变沉积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后生作用(catagenesis):沉积岩形成以后到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以前的变化。

25.沉积岩的分类26.波痕(ripple mark)常见的波痕是风、水流或波浪等在非粘性的砂质沉积物表面运动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1)流水波痕(current ripple)特点:波峰波谷均圆滑;不对称状,不对称指数RSI>2(2.5),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波痕指数RI>5(8~15);波谷比波峰粗。

成因:由定向流动的水流形成,见于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

浪成波痕(wave ripple)成因:由波浪产生的动荡水流形成,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特点:(1)对称波痕波峰尖锐,波谷圆滑,波脊多平直,部分分叉,波痕指数RI=4~13(多为6~7);不对称波痕与流水波痕类似,峰谷均圆滑,不对称指数RSI=1.1~3.8,波痕指数RI=5~16(多为6~8)。

(2).不对称波痕与流水波痕类似,峰谷均圆滑,不对称指数RSI=1.1~3.8,波痕指数RI=5~16(多为6~8)。

(3)风成波痕(aeolian ripple)成因:由定向风形成,常见于沙漠、海、湖滨岸的沙丘沉积中。

特点:波峰波谷圆滑(?)开阔,峰窄谷宽;呈不对称状,不对称度比流水波痕更大,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波痕指数RI=10~70;波峰粒度比波谷粗。

27.槽痕与槽模(flute mark and flute cast)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为槽痕。

凹坑最深可达几厘米,长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其上游端陡而深,向下游变宽变浅,逐渐与沉积物表面齐平。

槽痕被砂充填,成为砂岩层底面上的槽铸型,即为槽模。

见于浊流环境,为浊积岩的重要标志。

28.①层理(bedding):—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和渐变而显现出来。

(1)水平层理(horizontal bedding)特点: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且平行于层面。

主要产于泥质岩、粉砂岩以及泥晶灰岩中成因与环境: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静水)下,由悬浮物质或溶解物质先后沉淀而成。

出现在低能环境中,如深湖、泻湖、深海等环境。

(2)平行层理(parallel bedding)特点:纹层平行而又几乎水平,主要产于砂岩中。

成因与环境: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连续滚动的砂粒产生粗细分离而形成水平纹层。

一般出现在急流或高能环境中,如河道、湖岸、海滩等环境。

②交错层理(cross bedding):最常见的一种层理。

在层的内部边一组倾斜的细层(前积层)与层面或层系界面相交。

又称斜层理。

(1)板状交错层理(tabular cross bedding)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

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在河流沉积中最为典型。

特点:层系顶界为直脊水流波痕,底界有冲刷面;垂直水流方向为平行砂纹,倾向与水流方向一致;纹层内常呈下粗上细变化,有的纹层在顺水流方向上向下收敛。

(2)楔状交错层理(wedge-shaped cross bedding)层系界面为平面,且互相不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平行于流动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纹层倾向和倾角变化不定。

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及三角洲地区。

(3)槽状交错层理(troughcross bedding)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顶部被切割。

在横切面上,层系界面是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是槽状;在纵切面上,层系底界面呈弧状,纹层向下倾方向收敛并与之斜交;顶视为重叠的瓣状。

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系底界冲刷面明显,底部常有泥砾,多见于河流环境中。

(4)波状交错层理(wavecross bedding)层系界面为波状起伏的曲面,上下界面可平行,也可不平行或相交,但总的延伸方向与层面平行。

平行水流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垂直水流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

(5)爬升波纹交错层理(climbing ripple bedding)亦称上叠波纹交错层理,也是沙波迁移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