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2019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精品
分析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
分析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地下水是该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过度利用等问题,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问题。
本文将对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特点明显。
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含水层较浅,因此地下水资源丰富。
黄河流域地下水主要来自于河流的入渗和降水的补给,随着地下水的长期不断补给,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然而,由于黄河流域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有限,水资源紧缺。
因此,人们对地下水依赖度较高,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黄河流域的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长,达到了严重的过度利用状态,不仅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还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
其次,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增加,地下水开采主要用于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方面。
这些领域对地下水的需求量很大,但管理不善,大量地下水被浪费和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
另一方面,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例如,地下水采区管理较为松散,缺乏约束和实施措施,对地下水的控制和保护不到位,导致地下水的利用不合理,使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更加恶化。
第三,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渗漏能力减弱,导致地表水资源流失,并且引起土壤干燥和河流水位下降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
此外,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引发地层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一系列风险与问题。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状况,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补给和利用情况,为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提供依据。
黄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分析
-
四、黄河凌汛问题
黄河流域东西跨越23个经度,南北相隔10个纬度, 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也较大。冬春季受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冷空气的影响,偏北风较多,气 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内冬季气温的分布是: 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高山低于平原。元月 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上游-25~52.3℃,中游-20~-40℃,下游-15~-23℃。因此, 黄河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程度不同的冰情现象出现。 这些冰情除对冬季的水运交通、供水、发电及水工建 筑物等有直接影响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现冰塞、冰坝 这种特殊冰情以后,还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
黄地区的严重缺水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双双 渴求的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黄河。黄河病矣,黄河危矣!
司马迁《史记》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率万民治水, 终使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华夏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 有序的宏伟景象。华夏民族的治世是由治河启始的,华夏一统是与众河朝 宗一同形成的。自古至今,黄河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秦代的
黄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分析
-
黄河流域全图
-
孕育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水量并不丰沛,
如今,她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浇灌着占全国灌溉面积15%的土
地,养活着1.1亿人口,而享受黄河水资源的人口达1.72亿之多,其开发
利用率已高达84%,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纵然如此,沿
-
黄河流域其他问题 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 三、黄河断流 黄河的频繁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
下游的河南、山东河段。黄河第一次断流出现 在1972年。此后26年间,黄河有21年 断流。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委会对黄河水 统一管理以来,黄河一直没有断流。
黄河上游水资源调研报告
黄河上游水资源调研报告黄河上游水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黄河上游水资源状况,分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1. 采集数据: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询和统计数据收集等方法,获取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2. 问卷调查:对当地居民、农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关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黄河上游水资源量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黄河上游水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较高,雪水资源丰富。
但由于降水集中且不稳定,存在着强降雨和干旱交替的情况,使得水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困难。
2. 黄河上游水资源利用(1)农业用水:黄河上游地区以农业为主,农田灌溉是主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然而,农业用水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浪费和污染的问题。
(2)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使得城市用水需求快速增加。
但由于城市用水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供水紧张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3)能源用水:黄河上游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电站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 黄河上游水资源保护(1)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黄河上游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行水资源节约技术: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方面,推行节约用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
(3)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源地和河流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
四、调研结论黄河上游水资源具备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存在着用水不规范、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推行节约用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1. 建立和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的监管和管理。
2. 推广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3. 加强环境保护,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水资源研究报告
兰州市民用水节水现状调查研究报告高二十二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去年与今年春季,兰州的饮水接连出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对水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兰州,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它的水资源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否缺水呢,值得我们去思考。
水作为生命之源,对我们无比重要。
但在现实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却是十分普遍。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对兰州水资源状况的认知如何,对各自家庭用水状况有何了解,我们自身对保护水资源与节约水资源又有怎样的意识,对以上问题与现象,我们在同学们中间开展了调查,进行了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黄河,节水,水资源保护,统计学,地理学目录:(一)制定计划(二)设计调查(三)数据统计与分析(四)后记(一)制定计划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决定进行校内调查,设计调查表了解同学们家中用水情况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同学们对兰州水资源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兰州水资源的看法,对自己家庭用水状况的了解程度及家庭用水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状况。
得出在校学生对兰州水资源的认识状况,为学校展开保护水资源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二)设计调查关于调查方式,经过小组讨论决定通过校内分发调查表统计同学们对水资源的了解情况以及是否有节水意识,计划分发210份调查表进行校内调查,共涉及九项问题。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本次调查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210份调查表收回有195份。
1. 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兰州属于缺水城市,认识到了兰州的水资源现状;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不缺水,说明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兰州的水资源现状不够了解,再通过进一步详细分类获得以下结果生活用水多工业用水多水资源匮乏其他人口多,人均可用少认为缺水的同学66 39 71 83 37降水较多人们节水意识好其他临近黄河水源丰富认为不缺水的同学68 7 6 4这两项为多选内容,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在认为缺水的同学中,大家普遍认为工业用水和水资源匮乏是目前兰州的主要问题,这与现实状况较为相符,此外人口也是人均用水少打一大原因;在认为不缺水的同学中,达到80%的认为兰州临近黄河而有较丰富的水资源,说明目前仍有一部分同学缺乏水资源认识,想当然的认为临近水源就不会缺水,这是本次调查表明的一项问题。
黄河的调查报告
黄河的调查报告黄河的调查报告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黄河进行一次调查报告,探究其流域的环境状况、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一、环境状况黄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备受关注。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
调查显示,黄河上游的水源地受到了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威胁,导致水质下降,水量减少。
同时,大量的农田灌溉和城市用水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消耗,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此外,黄河流域还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长期以来,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土壤的侵蚀和河道的淤积。
据统计,每年黄河流域的土壤流失量高达数亿吨,严重影响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生态保护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水资源的综合调度和节约利用。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和引水渠道等方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加强土壤保持和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例如修建护坡、植树造林等。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禁污水排放和非法采砂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此外,中国政府还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区建设。
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措施,恢复和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三、经济发展黄河流域不仅是中国的粮仓,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域。
调查显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河流域的农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时,黄河流域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等,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黄河流域治理成为了我国一项关键的工作。
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理措施并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本报告总结了调查结果,旨在向各界介绍黄河流域的现状和治理方向。
我们调查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
调查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量逐年减少,水质也趋于恶化。
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是治理的重要方面。
我们关注了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流域的生态安全。
不合理的农业耕种方式、过度放牧以及过度开发都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强土地保护和恢复是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任务。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过度的水利工程、泥沙淤积、湿地消失等问题严重破坏了流域的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采取措施修复湿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
在治理调查中,我们还重点关注了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河道淤积、水库蓄水不合理以及城市扩张等原因,洪涝灾害频发且破坏性巨大。
因此,加强河道疏浚、完善防洪设施、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是减轻洪涝灾害的重要举措。
我们调查了流域内的社会经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流域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水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制约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流域内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推进农村扶贫工作,以及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
黄河流域治理是一项复杂而紧迫的任务。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水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洪涝灾害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向。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推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黄河调研报告
中国黄河调研报告
根据对中国黄河进行的调研,以下是相关的报告内容:
1. 河流生态系统调查
在黄河流域进行的生态系统调查研究表明,黄河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生态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湿地、湖泊和河流。
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源供应、土壤保持和食物链维持等。
2. 水资源调查和管理
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调查显示黄河水资源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调研结果揭示了黄河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污染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黄河水资源,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等。
3.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调查显示,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非常有效。
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等。
4. 灾害风险评估
调研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风险,如洪水、干旱和土地退化等。
我们建议采取综合的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设防洪工程、提高干旱抗灾能力和改善土地管理等。
5.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调研结果强调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建议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黄河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和建议,旨在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调研报告
黄河调研报告黄河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们此次调研黄河是为了了解其发展现状、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一重要的水资源。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实地考察包括沿河流域的观察和测量,访谈则主要针对相关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
三、调研结果1. 黄河的发展现状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青海省,在流经九个省份后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的地区人口众多,水资源被广泛利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与管理,黄河面临着水量不稳定、河道淤积和水污染等问题。
2. 水资源利用情况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约有1000万亩耕地依赖它的灌溉。
此外,黄河的水也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逐渐突出。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造成了水资源利用的浪费现象。
3. 面临的挑战黄河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水资源的不均衡供应、河道淤积和水污染。
黄河水量在不同季节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波动,且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明显不足。
河道淤积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水资源开发造成的,严重影响了水流通畅。
水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污和农业面源污染。
这些问题给黄河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四、保护和管理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黄河的水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权责分工。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采用科学灌溉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资源价格调节等手段,减少对黄河水资源的浪费。
3. 推动水环境保护。
加强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保护黄河的水质环境。
4. 加强河道管理。
开展定期的清淤工作,保持河道通畅,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五、总结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保护和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有关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1篇)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有关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1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篇1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
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与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黄河水质调查研究报告
黄河水质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概述:
本报告对黄河水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实验分析,评估了黄河水体的整体水质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黄河水域及水质状况概述、污染源分析、水质评价和改善建议。
一、黄河水域及水质状况概述:
1. 黄河流域概况: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水文特征等基本情况。
2.黄河水质现状:对黄河主要河段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二、污染源分析:
1. 工业污染源:分析黄河沿岸工业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等。
2. 农业污染源:研究农业活动对黄河水质的影响,包括农药使用、化肥施用等。
3. 生活污染源:调查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对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的影响进行评估。
三、水质评价:
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对黄河水质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水质等级划分,对黄河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估。
四、改善建议:
基于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改善黄河水质的建议和措施,包括
加强污染源治理、完善废水处理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措施等。
报告结论:
根据综合分析和评价,黄河水质普遍存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
为了保护黄河水质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污染源治理和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同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形成多方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水质治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调研报告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调研报告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情况,评估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本次调研旨在加强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前往黄河流域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土壤侵蚀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防护设施的完善程度。
然后,我们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知和参与程度。
最后,我们与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域土地面积较大,土壤质地较差,且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特别是在农田和建设区域普遍存在大量的裸露地表和土壤侵蚀现象。
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地区缺水,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河流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
3. 水利设施不完善:黄河流域的防洪设施、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存在薄弱环节,尚未形成一张完整的防护网,因此在洪水来临时,容易造成严重的洪灾和水患。
4. 反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对土壤和水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四、建议和措施1. 完善水土保持政策:加强水土保持的立法和政策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水土保持标准和惩罚措施,引导各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 提高农民意识: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他们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
3. 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障各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需要。
4. 完善水利设施:加大对黄河流域防洪设施、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投入,逐步形成一张完整的防护网,提高抗灾能力。
5.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环保的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有机农业的推广和示范。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
黄河流域治理调查报告总结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成为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为了了解当前的治理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黄河流域治理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黄河流域治理的进展调查显示,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水土保持方面,加强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大规模植树造林,修建防护林带,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此外,黄河流域的水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水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首先,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农业用水浪费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节水措施的推广和实施。
其次,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
另外,黄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亟待加强治理。
此外,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治理的建议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
其次,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加强土地治理和防护林带建设,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企业排污监管,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此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四、社会参与与国际合作为了更好地推进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推进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安全等问题。
黄河流域治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力度,推进黄河流域治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黄河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黄河净水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之源和文明之根。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质污染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改善黄河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我们开展了黄河净水实验,旨在探索黄河水净化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黄河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2. 探索黄河水净化的有效方法和技术;3. 评估净化效果,为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水样采集:在黄河流域选取不同河段,采集水样,分析其水质指标,如COD、BOD、SS、NH3-N、TP等;2. 污染源调查: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3. 净化实验:针对不同污染源,设计相应的净化方案,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对黄河水进行净化实验;4. 净化效果评估: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水质指标的变化,评估净化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污染现状:实验结果显示,黄河水污染严重,COD、BOD、SS、NH3-N、TP等指标普遍超标。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 净化效果:(1)物理法: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物理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物理法对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明显,但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差。
(2)化学法:采用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化学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法对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但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一般。
(3)生物法: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生物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法对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但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差。
3. 综合净化效果: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组合,对黄河水进行综合净化。
黄河的调研报告
黄河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黄河的流域情况、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为黄河流域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实地考察、访谈、收集相关材料等。
三、基本概况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跨越九个省份,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七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总长约5464公里。
黄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约982亿立方米。
四、生态环境1. 河流生态黄河上游多为峡谷河段,河道陡峭,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但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湿地减少,河水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保护黄河上游的天然湿地和植被,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2. 水资源利用黄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源地,支撑着黄河流域7个省份的农业生产、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
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
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加强治理。
五、经济发展1. 农业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大。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2. 工业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同时,黄河流域的工业发展也比较集中,涉及石化、冶金、化工等行业。
六、保护与发展1. 生态保护加强黄河上游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减少河流的水土流失。
搭建河岸生态护岸,加强植被的保护,推动河道生态恢复。
2.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采取科学的水资源节约措施,减少浪费,保障供水安全。
3. 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水平和效益。
同时,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
促进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七、结论黄河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黄河调研后的总结
黄河调研后的总结黄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的现状和问题,我进行了一次黄河调研。
在此我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黄河的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
调研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水量逐年减少。
这给沿岸地区的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黄河上游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导致黄河水流量减少,这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黄河的水资源,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上游生态环境。
黄河水质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调研发现,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黄河的水质逐渐恶化。
高浓度的农药和化肥残留导致黄河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这对沿岸地区的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黄河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
黄河的河道演变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的河道不断改变。
河道的改变导致了河水的泛滥和涝灾,给沿岸地区的居民和农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河道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河道监测和修复工作,确保黄河河道的稳定和安全。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关注。
调研发现,由于过度的人类开发和环境破坏,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量的森林砍伐和草原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这对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恢复和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包括加强生态保护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黄河的洪水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的洪水频发,给沿岸地区的居民和农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洪水灾害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还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黄河的洪水预警和防治工作,确保沿岸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黄河调研报告结论
黄河调研报告结论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是中国的母亲河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黄河,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这份报告。
以下是我们对于黄河调研的结论:1. 黄河水源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加强对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限制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对水源的污染和破坏。
此外,还需要建立水库和水利工程,以调节水流和防止洪水。
2. 黄河的流量管理需要改进。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黄河在旱季流量不足,而在雨季则容易出现洪水。
我们建议建立流量调节系统,以合理分配水资源,并在洪水期间采取预防措施。
3. 河岸和河床的疏浚和整治非常重要。
我们发现黄河的河床上淤积了大量的泥沙,导致河道变浅。
这会对河流的流量和水质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进行河床的疏浚和整治,以确保黄河能够正常运行。
4.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我们建议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只有通过保护和修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5.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需要改善。
我们建议改善灌溉技术和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并推广节水农业。
此外,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够得到水资源的公平分配。
6. 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保护和管理黄河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涉及到全社会的参与。
我们建议加强公众对黄河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总之,黄河的保护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调研和建议,可以为黄河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引水情况汇报
黄河引水情况汇报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对于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一直都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黄河流域的文档创作者,我将对黄河引水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黄河水资源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黄河的引水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和投入,黄河的引水工程得到了大力发展。
黄河上游的水库和水文站的建设,为黄河的引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黄河的引水工程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完善,使得黄河的引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措施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保障。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黄河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黄河流域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巨大,对于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家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上加大了力度,通过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使得黄河的水资源利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力度,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使得黄河的水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黄河的水资源保护情况。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黄河的水资源保护更是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家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力度,通过生态补偿、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为黄河的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于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力度,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减少水污染排放,改善水质,使得黄河的水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近年来,黄河引水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黄河的水资源管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保护好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水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总结报告-2020有关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精品
总结报告-2020有关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精品2019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一、综述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 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
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2.6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
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
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
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
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2019年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内容与目的我们的家乡——有“百河之城”的美称。
可由于人们缺乏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河水正逐渐被污染。
通过对盐城市区范围内近几年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破坏的调查,以达到对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警示。
二、调查内容实际情况概述带着以上内容,我们通过几天的调查,发现盐城市的市貌有了巨大改观,如增加了环河绿化带,住宅小区增加,道路整洁有序……但在美丽时尚的外表下,在人们不会去注意的角落里却有着许多没处理的垃圾堆,河水臭不可闻。
这是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城市发展带来的危害对环境污染,使得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时经常受到来自人为因素污染的影响。
对人们的身心有着不小的损害。
我们实地调查的二个地点:水岸名都、蟒蛇河都存在着这些因素。
(一)水岸名都的实际情况水岸名都是一个近两年刚建起的新居民住宅,入住居民不到20%,但在它后面却杂草从生,到处是生活、建筑垃圾。
并且这些垃圾许多落入了附近的河水中,河水也进一步污染。
乱到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使得在夏季蚊虫苍蝇滋生,影响了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位住户告诉我们“这儿有时会飘来一阵臭气,连窗都不敢开。
”(二)盐城市蟒蛇河的实际情况蟒蛇河是一条流经盐城城西的一条大河。
一位老婆婆告诉我们在80年代它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岸边时常会有洗衣服的妇女、玩耍的孩子,但在90年代后因为工厂的大量建设,生活、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
使它变的又臭又脏,从此岸边再没有洗衣服的妇女和玩耍的孩子了。
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变的恶劣了,老婆婆叹了口气说“真想再看到过去的河水啊”三、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因为人们对环境及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向前发展带来的城市化才导致了上面所述的情况。
由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锐减,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有水质变坏的现象。
某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水质变差,水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一、综述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
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2.6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
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
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
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
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
自XX年9月12日开始至XX年9月25 日,历时13天。
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水文站、黄河沿水电站、龙羊峡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以及沿途自然、生态、经济状况。
通过实地调查,耳闻目睹了河源地区的真实情况,收集了有关资料,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黄河河源区的基本概况黄河河源区是指唐乃亥以上地区,流域面积为121972km2,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可分为三段,即黄河源头区(黄河沿以上)、黄河沿至玛曲区间和玛曲至唐乃亥区间。
该区域内有高山、盆地、谷地和众多的湖泊、冰川及多年冻土地貌。
由于外应力作用,特别是流域内的降水、蒸发、水流、冰川、持久强劲的风力等影响,不断对流域表层物质进行强烈的风化、侵蚀、沉积、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地貌景观。
唐乃亥站以上黄河干流河道弯曲、狭谷和川地相间,流域平均宽度约80km;水系河网发达,支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23条之多,大部分支流未设水文站点。
该区中部左岸自东向西横贯着山高坡陡、终年积雪的积石山山脉,与南部岷山相抵,迫使黄河干流围绕积石山的南侧、东侧、北侧流过,形成著名的黄河第一弯。
黄河河源区内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部黑河、白河流域的700mm以上逐步递减到源头区扎陵湖与鄂陵湖一带的300mm以下。
区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达204亿m3,占黄河流域(不含内流区)水资源总量的28%,为黄河流域的重点产流区之一。
该区内径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其次为冰川融水及地下水。
由于该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区内工农业耗水量只有2.0亿m3左右。
位于青海省xx州xx县境内,1998年4月开工修建了小型径流电站一座,站坝址在鄂陵湖口下游17km处的黄河干流上。
单台机组已于XX年12月运行供电,运转平稳,另一台机组也可望近期安装发电。
该电站为坝后式电站。
建坝后形成与鄂陵湖相连的平原水库,水库总库容达25.07108m3,调节库容14.6108m3,总装机容量为21250kw,年平均发电量0.175108kwh,正常库水位情况下库区面积达657.7km2,最大坝高18m,坝顶长1521.63m。
坝区平均海拔4260m,总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导流发电管、厂房、升压站及变电工程等部分组成。
总投资达8195万元(含调整概算投资)。
黄河河源区主要有藏、汉、回等十几个民族。
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占90%以上。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 2.3人。
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位置,但畜牧业基础薄弱。
黄河源头玛多以上地区,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北邻柴达木盆地,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
黄河源头区流域面积2.1万km2,干流长270km,河道比降为1.2。
该区属于高寒气候,地形相对低洼,排泄不畅,形成了大片的湖泊沼泽湿地。
位于区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面积达1136.8km2,扎陵湖平均水深9m,鄂陵湖平均水深17.6m,两湖水面海拔4260以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淡水外泄湖。
这里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无绝对无霜期,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4.6mm,蒸发量为1367.6mm,多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1℃,最低气温达零下53℃,大气含氧量为海平面的60%,冰期长达近7个月,全年为取暖期。
由于黄河源头区的气候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决定了该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植被分布以大面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及沼泽类草原为主。
牧草地占土地面积80%以上。
本河段河谷较宽,地势平缓,草滩广阔,滩丘相间,无明显分界,相对高差小,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显著。
玛多至玛曲区间,流域面积6.5万km2,黄河流经山峡、丘陵、平原,右岸水系发育,最大的两条支流白河、黑河位于流域最南部,源头水系发达,中下游属平原、丘陵和沼泽地带,植被较好,蓄水能力强,是黄河上游的主要产流区,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00-874mm之间,多年径流量140亿m3,素有“黄河上游蓄水池”的美称。
玛曲至唐乃亥区间,流域面积3.6万km2,河道切割较深,地形复杂,水系较发达,右岸的切木曲、曲什安河发源于阿尼玛卿冰川,冰川面积约192 km2,每年融雪量约3.5亿m3。
区间植被较差,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50-620mm之间,多年径流量57.2亿m3。
三、调查见闻此次黄河河源区调查历时15天,调查从兰州开始,途径玛曲、若尔盖、唐克、久治、达日、玛多、牛头碑、唐乃亥、龙羊峡到西宁,由海拔1500m到4700m,调查了沿途的下垫面变化、牧区放牧、源头支流、湖泊、沼泽、湿地、水库及11个水文测站断面、测验设施设备、职工工作生活、吃水工程建设等情况。
1、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河源源头区的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据了解,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草场尚无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象。
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沙化现象更趋严重,在靠近黄河岸边的植被,因黄河水长期侵蚀,淘空了植被下面的流沙层,已经形成了大面积塌陷沙滩。
位于黄河源头的xx县,素有“千湖”之称,全县有306万亩的水域,占全县面积7.38%,湖泊众多、星罗棋布,90年代初全县有大小湖泊4077个,但是,目前已不到XX个,萎缩过半。
两大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水位近年平均下降了2m,湖面周边到湖中心的距离平均萎缩30m。
沿途可见,天然草场有相当部分已经变得非常稀疏,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沙化,xx县鼠害严重,鼠洞遍地皆是.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确实严重,走访xx县的牧民,他们的牲畜不如70~80年代的十分之一,生活已变得贫困。
从河源地区现状来看,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
另外,黄河源区卡日曲盆地存在明显的水蚀荒漠化、风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与植被沙漠化现象。
2、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为7.54万km2, 多年平均输沙量达8814万吨,既损失了土壤,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下游的河道淤塞、湖泊淤积萎缩、水利设施的危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下垫面自然因素,黄河源头区卡日曲在藏语中是“红色的河”,河水浑浊,红色泥沙很多,原因是存在大面积的第三纪地层裸露,植被覆盖度低;早期(更早新世)湖底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固结程度低。
这样的下垫面条件非常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地表径流流经该区时会携带大量泥沙,当其进入扎陵湖后形成较强的水下泥沙流,经初步滞流、沉积、净化,再流入鄂陵湖,水中泥沙自然减少。
也就是说,扎陵湖起到一个初级沉淀池的作用,对鄂陵湖起到巨大的保护作用,这也是扎陵湖比鄂陵湖消亡速度快的原因。
第二是气候因子,黄河源头区雨热同季,降水相对集中,为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6~9月为雨季,同时也是河源的高温季节,这样的气候条件无论是对于基岩区还是对于第三纪地层区的水土流失,都极为有利。
第三个原因是人类非法采金,河源地区本来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但是近期受经济利益驱使,河源区存在大批的非法采药采金者,这一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微地貌,改变了地表径流路径,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增加了岩石的裸露程度,在地表径流和风力作用下,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在采药采掘挖金的过程中,人为的不间断地用强度远远大于降雨强度的高压水流冲洗沙砾地面,直接增加了河流中的泥沙。
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河源产生大量含沙量很大的地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淤积后形成三角洲,湖中水量减小,河床升高,加速了河流湖泊的消亡。
3、径流量明显减少随着黄河河源区经济发展,河源区农牧民及外来人员超载放牧、过渡采药,挖草种粮、非法采金等人类活动影响以及降雨减少、鼠害泛滥等自然灾害影响的日趋严重,目前,黄河源区已出现了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减小、草场退化、沙化、下垫面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等现象,来水量逐年减少。
据统计,XX年黄河源头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了2748.53km2,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致使对地表水的补给功能逐渐降低,甚至丧失,进而造成黄河源头区断流频繁发生;同时,由于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了河源区土壤含水层厚度变薄,下垫面条件发生变化,下垫面蓄水能力降低,降雨径流关系改变,原有水循环模式也发生变化,60年代,最大5个月(6~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1.7%,枯水期7个月(1~5月、11~12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8.3%,而1998~XX年,最大5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2%,枯水期7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28%,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例比60年代增大了11%,说明近几年径流主要在汛期产生,非汛期径流逐渐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河源区水资源紧缺,这也是近几年黄河源头区连续在枯水期形成跨年度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