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护-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10篇
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10篇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10篇)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内容:一、地震的产生地球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
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三、地震的预兆1.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早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防地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地震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防地震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震知识,掌握地震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主题:防地震社会实践活动2. 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应急预案等3. 组织人员:邀请地震局专家、消防官兵、医护人员等参与活动4. 宣传动员:通过学校广播、海报、班级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5. 准备物资:帐篷、急救包、食品、饮用水、宣传资料等三、活动过程1. 开幕式活动当天,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举行开幕式。
校长发表了讲话,强调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提出了期望。
2. 地震知识讲座邀请地震局专家为师生们进行地震知识讲座。
专家详细介绍了地震的成因、特点、预防措施以及自救互救方法。
讲座中,专家结合实例,让师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地震的危害。
3. 实地演练为确保演练效果,学校将操场划分为多个区域,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
在演练过程中,师生们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有序地进行疏散、自救互救。
(1)紧急疏散演练随着警报声响起,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迅速撤离教室,按照预定路线向操场疏散。
在疏散过程中,同学们保持队形,不推不挤,确保了疏散的顺利进行。
(2)自救互救演练在操场中央,设置了多个模拟伤员,学生们分组进行自救互救演练。
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现场指导,确保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4. 互动环节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活动设置了互动环节。
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参与游戏等方式,加深了对地震知识的了解。
5. 总结表彰活动结束后,学校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同时,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并希望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师生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了地震自救互救技能。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
防震减灾的教案(通用8篇)防震减灾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教学用具: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活动过程一、课前热身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
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地震防护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地震防护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危害2.学习如何做好地震防护3.掌握应急自救技能教学重点1.地震的危害和防护知识2.应急自救技能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急救包2.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静教学内容和方法内容1.地震的成因和危害2.如何评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3.如何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转移4.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急救包5.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静方法1.讲解和演示2.群体讨论和小组合作3.提供实践体验和模拟演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介绍地震的成因和危害,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2.分组讨论,了解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如何评估。
3.课堂演示如何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转移。
第二课时1.模拟演练,让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急救包。
2.对学生进行情景演练,让他们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静。
3.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提供建议和反馈。
教学设施和工具1.地球仪、模型与图片2.课件、幻灯片和教材3.演示用的灭火器和急救包4.临时应急预案和组织转移工具教学评价1.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来评价。
2.对于实践技能,可以通过模拟演练和情境实践来评价。
3.对于应急自救能力,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演练来评价。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强化意识和危机感。
2.推荐学生关注内部讲座和培训班,提高自我素质和应对能力。
3.推荐学生学习急救、消防和灾难应对等相关知识,扩展他们的应对技能。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于地震的危害和防护技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掌握了应急自救的基本技能,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应对能力和生存安全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实践抗震策划书3篇
社会实践抗震策划书3篇篇一社会实践抗震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防震减灾,安全常在二、活动背景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且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范围广。
因此,如何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活动目的1.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2. 增强公众的应急避险能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促进社区和谐,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内容1. 地震知识讲座:邀请地震局专家或专业人士为公众讲解地震的成因、危害、前兆、避险方法等知识。
2. 应急演练:组织公众进行地震应急演练,包括地震避险、疏散、自救互救等内容。
3. 发放宣传资料:发放防震减灾宣传资料,包括地震科普知识手册、宣传海报等。
4. 参观地震科普馆:组织公众参观地震科普馆,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地震科普知识。
5. 社区宣传:在社区内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解答公众的疑问。
八、活动宣传1. 在社区内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宣传活动内容。
2. 利用社区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3.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
4. 邀请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活动预算1. 场地费用:[场地费用金额]2. 物资费用:[物资费用金额]3. 人员费用:[人员费用金额]4.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金额]5. 总预算:[总预算金额]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全、有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活动中要注意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解答公众的疑问,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时间]篇二《社会实践抗震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抗震救灾,你我同行”二、活动背景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防震小知识》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防震小知识》教案一、活动主题:学习防震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的特点。
2. 学习防震措施,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特点。
2. 防震措施:如何判断地震来临、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地震后的自救与他救。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
2. 讲解防震措施:讲解如何判断地震来临,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地震后的自救与他救。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并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5. 总结: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防震知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震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防震措施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在地震逃生演练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地震知识PPT2. 防震海报3. 地震逃生路线图4. 安全帽、防尘口罩等应急用品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基本知识和防震措施。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演示法:地震逃生演练。
4.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应急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特点。
2. 讲解防震措施:讲解如何判断地震来临,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地震后的自救与他救。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并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5. 总结: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防震知识的重要性。
九、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防震知识,提高全家人的防震意识。
2. 绘制一幅防震海报,展示所学知识。
1.地震防护(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通用版
地震防护(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通用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特点和危害,掌握基本的地震防护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面对自然灾害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内容1. 地震的成因和特点:地震的成因、震中、震源等基本概念,地震的特点和危害。
2. 地震防护知识和技能:地震预警信号识别、紧急避震措施、自救与互救方法等。
3. 地震应急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震的成因、特点和危害,地震防护知识和技能。
2. 难点:地震预警信号识别,紧急避震措施的实施。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挂图、地震防护手册、模拟地震报警器。
2. 学具:紧急避震包(含手电筒、哨子、急救包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地震知识挂图,引出地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地震的成因、特点和危害,教授地震防护知识和技能。
3. 实验:进行模拟地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的感觉,加深对地震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震防护的方法和技巧,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想法。
5. 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地震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震防护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地震防护2. 提纲:- 地震的成因和特点- 地震防护知识和技能- 地震应急演练3. 关键词:地震、防护、预警、避震、自救、互救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份地震防护手册,包括地震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以及地震防护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作业: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地震应急演练,记录演练过程和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地震防护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正确应对地震。
2. 教学改进: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防震减灾教案(优秀3篇)
防震减灾教案(优秀3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篇一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内容简介“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三、活动过程Ⅰ、活动背景①、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②、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③、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
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
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
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
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④、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
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⑤、地质灾害的防御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
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防震小知识》精品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防震小知识》精品教案一、活动主题:学习防震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地点:教室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对地震的关注。
2. 学习地震知识:学生分组讨论,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特点以及地震前的预兆。
3. 地震应对措施:教师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狭窄的空间、保护头部等。
4.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学会正确应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震逃生的关键步骤,强调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防震知识,提高家庭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地震相关图片和地震发生时的视频。
2. 地震知识资料:关于地震成因、地震波特点和地震预兆的资料。
3. 防震手册或教材: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料。
4. 安全标志卡片:用于情景模拟环节,增强学生对安全标志的认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地震知识和应对措施。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地震预兆和逃生方法。
3. 情景模拟法:学生通过模拟地震逃生,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4. 分享法: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防震知识,扩大教育范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演练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掌握。
3. 自我保护能力: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检验其地震逃生技能。
4. 家庭参与度: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与家人分享防震知识的实际情况。
九、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地震实例引起学生兴趣,提出学习防震知识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地震防护(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案:地震防护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上册-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防震、抗震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震源、震中、震级等。
2. 防震、抗震措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家庭防震准备等。
3. 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方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空间、保护头部等。
4.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注意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抗震措施、地震自救互救方法。
2. 教学难点:地震的成因、建筑物抗震设防原理、地震后的防疫工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震防护手册、示范视频等。
2. 学具:安全帽、急救包、手电筒、哨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起学生关注。
2. 新课: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抗震措施、地震自救互救方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地震中的成功自救互救案例,让学生了解应对地震的正确做法。
4. 实践操作:模拟地震发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自救互救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震防护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知识2. 防震、抗震措施3. 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方法4.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七、作业设计1. 列举地震防护的基本措施。
2. 描述地震自救互救的正确做法。
3. 设计一份家庭防震准备计划。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地震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地震防护教育的有效性。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防震抗震措施、地震自救互救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地震防护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精选6篇)
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精选6篇)小学生防地震安全教案1班会目的: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班会过程:一、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二、自救比赛1、演示:在家庭怎样避震,地震时在楼房内的应急避震: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
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住平房避震时,行动要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保障,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出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的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
要避开(bikai)高大建筑物,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要避开(bikai)桥梁、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
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在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这样即使房子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可支撑,亦免伤亡或窒息。
2、抢答: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3、演示: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五年级综合实践《地震防护》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地震防护》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模拟逃生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整合、情景体验、问题讨论,模拟演练等各种活动的训练,加强学生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
2.难点:初步掌握地震的自救自护方法与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准备: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
1.展示人们幸福生活的和谐画面,感知生活的幸福与安宁。
2.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设计意图】与前面的和谐生活画面产生对比,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图片,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
3.这次地震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吧!(魔术笔勾画学生死亡及失踪人数)这些如花的生命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
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二、引导学生质疑,生成活动主题1.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心中有疑问吗?引导学生质疑。
(如: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有哪些前兆?地震时我们如何自救?)三、引导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1.生成活动主题后,引导学生运用手中搜集的资料来解决提出的问题。
防震减灾教案设计(精选7篇)
防震减灾教案设计(精选7篇)防震减灾教案设计篇1【活动主题】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视频播放,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震动了汶川,震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一个个美丽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时我们的生活很幸福,其实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假如地震真的来了,亲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准备了么?二、地震前准备: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
配齐应急物品。
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
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附近,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准备?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
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知识:(一)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
)(二)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做补充和总结。
1、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用枕头或手或坐垫保护头部。
2、在平房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2024年防震减灾教案(通用5篇
2024年防震减灾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地震安全与防震减灾》教材第3章“地震的成因与影响”及第4章“防震减灾措施”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播、地震灾害的影响、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家庭防震准备、学校防震演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波传播的原理以及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组织纪律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波的传播原理、家庭防震准备的具体操作。
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防震减灾措施、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震成因图解、地震波传播模型、防震减灾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笔、防震减灾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震发生时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破坏力,引起学生对防震减灾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地震的成因及地震波传播原理。
(2)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家庭防震准备。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防震准备和演练。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成因、地震波传播原理。
2. 防震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3.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的成因和地震波传播原理。
(2)如何进行家庭防震准备?2. 答案:(1)地震的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地壳发生断裂,从而引发地震。
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沿地壳和岩石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2)家庭防震准备:① 了解家庭周围的地形地貌,选择安全的地方作为避难所。
《防震减灾》主题教案7篇
《防震减灾》主题教案7篇《防震减灾》主题教案篇1活动时间: 20__年05月12日活动班级:小一班活动科目:健康活动名称:《防震减灾》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二、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视频。
三、活动过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最重要的。
我们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及时在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通过学儿歌,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观看视频(地震预兆)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播放地质灾害视频) 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四)、活动小结;本次活动我们通过图片,儿歌,视频,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防震减灾》主题教案篇2一、设计意图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头等大事。
幼儿通过看电视、听大人的讲述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但因幼儿年龄小遇到危险不知道怎么办,大多会哭。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特组织此活动,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防地震安全教案6篇
防地震安全教案6篇防地震安全教案篇1第一课时什么是地震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并了解地震有什么前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知道地震是一种怎样的自然现象吗?指名学生简单的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地震。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地震。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新授1知道地震的含义。
(由于地壳不停地运动,会使岩石层弯曲,褶皱,断裂,这是就发生了地震。
)第二课时了解地震有什么前兆。
(1)动物表现反常大地震前的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动物常常出现一些反常现象。
指名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上老师的补充,列出以下几点:a冬眠期间的蛇、青蛙等突然出洞。
b白天,猫头鹰、黄鼠狼会频繁活动。
c老鼠见人不逃跑,反而向高处爬。
d穴居动物成群搬迁。
e牛、马、骡子不听主任使唤。
f猪羊不进圈,家养的动物乱跑、乱叫、乱咬。
g鸡、鸭、鹅等家禽惊飞、撞笼、不进窝。
h鱼儿在水面翻腾跳跃。
(2)地水有变化水温变化:井水或泉水的温度突然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井水温度升高,有的泉水温度降低。
水位变化:干旱的季节或冬季,地下水位突然升高;夏季或雨水连降的季节,地下水位突然下降;水变色变味。
3出现地光和地声给学生讲解地光的形态和颜色以及地光地声书香的时间。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地震,并且知道了在发声地震前有什么前兆。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细心地观察,做好积极的防范工作。
第三课时做好防地震工作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防地震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震以及地震有什么前兆,接下来我们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积极地做好防地震工作。
2学生读题二、新授1家庭防地震工作很重要,不能疏忽。
2说说该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工作。
(学生自由说说)3根据学生回答,列出以下几点:(1)家庭要做好分工,明确地震时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并约定震后到什么地方集合,以及万一失散后怎样联系。
(2)消除室内一切易燃易爆物品。
实践课地震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成因和分类。
- 掌握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地震震级的概念。
- 熟悉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和地震后的自救互救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操场、教室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地震科普视频3. 地震模拟器4. 地震逃生演练道具5. 地震自救互救手册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震基础知识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地震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什么是地震?地震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2. 讲授新课- 地震的基本原理:介绍地震的成因、分类和震级概念。
- 地震波的传播:讲解地震波的类型、传播方式和速度。
- 地震发生前的预兆:介绍地震发生前的常见预兆,如地面裂缝、动物异常行为等。
3. 课堂互动- 学生分组讨论: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教师点评,总结自救互救方法。
4. 实践环节- 地震模拟器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地震模拟,体验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 教师指导,讲解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
第二课时:地震应急演练1.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震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2. 演练准备- 教师讲解演练流程和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明确各自的角色和任务。
3. 演练实施- 模拟地震发生,教师发出警报信号。
- 学生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紧急疏散。
- 教师检查疏散情况,确保安全。
4. 演练总结- 学生分享演练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 教师点评,总结演练中的优点和不足。
- 强调地震自救互救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
2. 实践环节:评估学生在地震模拟器体验中的表现,以及自救互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5篇地震(优选)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5篇地震(优选)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感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关于地震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孩子们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模拟和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掌握一些地震逃生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
难点: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震科普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地震的一些现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用地球仪和地震科普资料向孩子们讲解地震的成因,让他们知道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根据地震发生时的现象,设计一个地震逃生计划,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过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
难点: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地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让我深感欣慰。
但是,我也意识到,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情境导入环节的视频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防护-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地震与应对综合实践教案
2012年第十周-第十五周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震的知识,掌握地震前兆识别、防震的自救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亲历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在信息处理、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实践演练、自评互评等实践环节中,增强学生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增强防震减灾、自护自救的意识,懂得震发时应保持冷静、科学避险;培养热爱生活,学会感恩,珍爱生命,团结互助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
初步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感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对学习成果有成就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地震常识,掌握地震前兆识别、防震自救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增强防震减灾、自护自救意识,掌握临震应急自救的基本技能。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地震发生、防震抗震、自护自救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活动时长】3课时
【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了解地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汶川地震图片,播放汶川地震视频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2008年5月12日,这是我们亿万中国人最难忘的日子。
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将美丽的汶川瞬间夷为平地,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5335名学生遇难和失踪。
当满目疮痍从眼前掠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
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
在悲痛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了解地震吗?万一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防护?
2.生成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联系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如何让将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教师总结: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将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二)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吗?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呢?(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进行交流)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2、老师总结: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时,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震动,这种震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
地震的种类包括以下三类:(1)构造地震:地球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
(2)火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
(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而引起的局部地震。
第二课时(了解地震的前兆)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地震会有哪些前兆呢?(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后,教师归纳小结: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出现地光和地声、地下水位、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前兆诗歌,要求学生朗读:
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生物异常
牛马骡羊不进厩,猪不吃食拱又闹。
羊儿不安惨声叫,兔子竖耳蹦又跳。
狗上房屋狂吠嚎,家猫惊闹往外逃。
鸡不进窝树上栖,鸽子惊飞不回巢,
老鼠成群忙搬家,黄鼠狼子结对跑。
冰天雪地蛇出洞,冬眠动物夏苏早。
蜻蜓大群定向飞,蜜蜂群迁跑光了。
青蛙蛤蟆细无声,鱼翻白肚水上跃。
野鸡乱叫怪声啼,蝉儿下树不鸣叫。
园中虎豹不吃食,熊猫麋鹿惊怪嚎。
其他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二、深入探究
我们刚刚了解了地震的前兆,下面谁来说说地震有哪些分类?哪些地震烈度?震级?(学生根据课前的了解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补充: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第二环节:设计避震方案
第三课时(如何在地震中避险)
一、情景导入,探索新知
1、教师讲述汶川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师生安全撤离的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桑枣中学的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金庸1分36秒就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师中冲到操场,无一人伤亡?我们又该如何防震、避震呢?(学生根据课前的了解相互交流后与教师共同整理)
二、深入探究
A.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B.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C.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
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
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
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
○学生要听从指挥
观看视频,加深对地震所产生影响的印象
三、布置作业
2、教师提出要求:利请各小组用课余时间勘察校园的不同地域,确定地震来临时避震的最佳位置和安全疏散通道,然后分小组设计不同区域安全避险、紧急疏散的方案和路线图。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前面几节课学习的有关地震的知识,展示课前写的避震方案,讨论优缺点及科学性,在讨论时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补充或订正。
二、知识竞赛
1、教师做竞赛主持人,以抢答、判断等形式出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赛。
2、采取对抗赛形式,各组拟定竞赛题目,互相出题。
三、总结交流
1、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
第三环节:模拟演练
第五课时
一、问题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掌握的地震知识并思考:如果同学们正在上课,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学生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遇地震,先躲避,桌子边上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
抓住机会逃出去,预防踩踏记心里。
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思考:进行疏散演练应该注意什么?
师生归纳:楼道疏散防踩踏,前后跟紧莫推拉。
各走各的疏散道,依照规定错不了。
丢鞋丢物不要捡,遇到踩踏急停脚。
保持冷静听指挥,齐心撤退是法宝。
二、模拟演练
老师宣布演练纪律要求:听口哨声为有震感,听从老师指挥,演练紧急疏散,熟悉逃生措施。
三、活动拓展
设计家庭,公共场所等地震应急预案。
四、小结
说一说,通过本次主题活动,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