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避灾与现场急救
井下避灾与互救基本知识

井下避灾与互救基本知识一、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发现灾情先汇报,积极救灾别乱跑;险情太大快撤离,避灾自救勿急躁。
1.及时报告(1)当发现(生)灾情时,事故地点附近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利用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
(2)迅速向附近事故可能影响区域发出警报。
(3)汇报灾情时要沉着冷静,如实汇报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灾害情况。
(4)事故抢救期间,应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及抢救进展情况。
2.积极救灾(1)根据现场灾情和条件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严禁盲目蛮干。
(2)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听从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
(3)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4)灾区条件恶化、威胁现场人员安全时,应及时组织安全撤离。
3.安全撤离(1)沉着冷静。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
(2)统一行动听指挥。
所有人员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
(3)团结互助。
所有遇险人员要互相协作,同心协力到达安全地点。
(4)加强安全防护。
撤退前所有人要戴好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行动中不得盲目狂奔乱跑,遇积水区、冒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后谨慎行进。
(5)选择正确的撤退避灾路线。
撤退前要尽量选择安全条件好、距离短的避灾路线,不能侥幸冒险,更不能犹豫不决而贻误时机。
4.妥善避灾当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遇险人员应妥善进行避灾自救:(1)选择安全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如两道风门之间、独头巷道或硐室)暂时躲避,等待救援;或利用现场的设施、材料构筑临时的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树立坚定的获救脱险的信念。
不悲观失望和过分忧虑,不急躁盲动、冒险乱闯。
(3)加强避灾地点的安全防护。
①在避灾时要密切注意事故的发展和所在地点的情况变化,必要时要加强避灾地点的安全防护(如支护、建临时风障、开启压风管等);②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立即使用自救器和其他防护用品;③发现避灾地点条件恶化、危及避灾人员安全时,应立即转移,寻找安全地点;④转移时,要沿途设置明显的标记,以便救护人员寻找和救援。
矿井发生事故后的自救和互救[1]
![矿井发生事故后的自救和互救[1]](https://img.taocdn.com/s3/m/0458d30d52ea551810a6874f.png)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在出现意外灾变事故后报警到救护队赶到实施救援这段时间,矿工的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第一讲矿工自救、互救矿工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矿工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伤的矿工妥善的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行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一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一)矿工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四原则: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 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或配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 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 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二). 矿工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1. 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 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 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 报告灾情。
立即电话报告调度室。
报告内容:(1). 事故性质。
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焰、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
不能凭主观想象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
(2). 事故发生地点。
(3). 灾害程度。
2. 积极抢救。
(1). 沉着冷静。
(2). 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
(3). 保障救灾人员安全,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矿井发生灾害避灾方法

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二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应在设
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 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忙而不乱。撤退中应靠 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 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 造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 友爱。 (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 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 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就地利用现场 条件,快速构筑临时的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 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 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 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以难以采取措施 防止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 点。 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 。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 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 遇险都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另外,冒顶时将支柱压
(四)、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 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 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避灾, 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动。 大量事故现场实例表明:遇险人员在采取合适的自 救措施后,是能够较长时间而遇救的。据现场勘察 和被救人员介绍表明:(1)凡避难位置较高的均 死亡,位置较低的绝大部分人保存了生命。(2) 俯卧在底板上并用沾水毛巾堵住嘴的人保住了生命。 与此相反,特别是迎着烟雾方向的人均死亡。(3) 事故发生后,恐慌乱跑,大哭大叫的人大部分死亡。
煤矿安全--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3)现场急救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现场最需要何种 支援,应首先采取的救护行动等。
2、伤情评估内容 现场评估以后,进行伤情评估,检查病人的意识,气道、
呼吸、循环体征,瞳孔反应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需首 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并及时呼救
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 类。
2022/1/27
5
2、ZH30D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
1、自救器系在腰上,随身携带。
2、扯下保护带。
3、用拇指扳起红色扳手,拉断封印条。
4、揭开上外壳。
5、将跨带组套在脖子上。
6、拔掉启动针,使气囊逐渐鼓起,立即拔掉口具塞 并同时将口具塞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 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7、夹好鼻甲,憋住一口气,22/1/27
6
注 意事 项 !
1、平时携带时,注意保护、爱护。领用时检查。 2、掌握自救器的佩戴方法。
3、在佩戴过程中,如发现启动装置失灵,同样可以使用,只需 向气囊深呼一口气,仪器照样工作。
4、撤离时冷静、沉着,保持匀速行走。
• 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嘶嘶的 空气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
• 措施: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 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 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 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 佩带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离到新鲜风 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 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2)心脏复苏:心前区扣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范本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范本矿井发生灾害时,工人们面临生命危险,自救与互救对于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自救与互救成为了关键。
在矿井发生灾害时,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接下来,迅速寻找避难所,并将自己和他人移动至安全地点。
如果有可能,尽量向上移动,寻找通风口或出口,避免被困在灾害区域内。
如果无法迅速逃离,应尽量找到保护自己的措施。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气体的数量。
如果有雨衣或塑料袋,可以用来包裹身体,以防止灰尘和毒气对皮肤的侵害。
同时,要善用手机等通信工具,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叫救援队伍,提供自己所在位置和状况的信息,帮助救援队伍更好地找到被困人员。
除了自救,互救也是矿井灾害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矿井中,工人们往往以小组或团队形式作业,相互之间应保持联系并互相照顾。
当遇到灾害时,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行动计划。
首先,要积极帮助受伤或虚弱的同伴。
鼓励他们保持勇气和信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医疗急救措施。
同时,确保组织好大家的分工合作,避免受伤或虚弱的人承担过重的工作负担。
其次,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在矿井灾害中,诸如食物、饮用水、灯具等资源往往变得非常有限。
因此,工人们应该相互分享,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必要的生存条件。
如果有可能,可以通过旋转使用资源的方式,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
此外,互相鼓励和安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容易陷入极度恐慌和绝望中。
因此,同伴之间应相互鼓励,传递积极的信息和情绪,使团队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有效的互动活动,以避免焦虑和无聊。
例如,可以利用周围的洞壁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救援人员找到你。
也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或讲故事,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总之,矿井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
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合作默契,采取恰当的行动,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的几率。
煤矿灾害自救互救及避灾办法

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
遇到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与此同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选择顶板坚固、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躲避。
遇到火灾事故时,要首先判明灾情和自己的实际处境,能灭(火)则灭,不能灭(火)则迅速撤离或躲避、开展自救或等待救援。
遇到水灾事故时,要尽量避开突水水头,难以避开时,要紧抓身边的牢固物体并深吸一口气,待水头过去后开展自救和互救。
遇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要迅速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进入压风自救装置或进入避难硐室。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地向事故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实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荒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的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板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矿井灾变事故避灾自救及处理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141(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矿井灾变事故避灾自救及处理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矿井灾变事故避灾自救及处理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煤矿生产多为地下作业,因受复杂自然条件影响,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灾变事故的可能性。
如经常受到瓦斯、煤尘、水害、火灾、以及冒顶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随着煤矿现代化生产的不断提高,在生产中机电设备日益增多,机电事故也成为不安全隐患的事故之一。
为能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的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每一个从事矿井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矿井避灾自救内容、原则、和灾变自救措施。
一、井下避灾自救内容井下避灾自救的目的在矿井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消灭事故,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无法消灭事故时,应正确组织自救和撤离灾区,以减少人员伤亡。
为确保避灾自救有效地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避灾自救内容:(1)熟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正确操作使用自救器和自救设施;(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
矿井火灾应急措施

矿井火灾应急措施正确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1)自救:就是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受危害区域内的每个人员进行避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应遵循“五字”自救原则进行现场急救。
灭:迅速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护:用器材保护自己;撤:快速撤离灾区;躲:无法撤退时,迅速到避难硐室躲避待救;报:尽快报告灾情。
(2)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方法。
应遵循“三先三后”互救原则进行现场急救。
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3)井下人员必须熟知的基本知识:①熟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②熟悉井下采区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③熟练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④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常识和抢救的基本操作技术方法。
(4)事故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①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临近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汇报灾情时,不能凭主观想像判断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
②积极抢救:事故发生后,被困灾区人员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及时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现场的跟班干部、班组长、安全员、要勇于负责,团结和组织大家,严明纪律,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或单独行动,采取防止灾情恶化和保障人员安全的措施。
③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正确使用防护用具,遇有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④妥善避灾:如果无法安全撤退,遇到通路阻塞,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时,应就近快速构建临时避难场所,妥善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等待救护队救援,切忌盲动。
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矿井火灾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事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灭火措施:立即启动矿井内部的灭火装置,如灭火器、灭火泡沫等,尽量将火灾控制在初始阶段。
通知矿井内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火灾区域。
2. 疏散人员:立即通知矿井内所有人员撤离火灾区域,并按照矿井内部的疏散预案进行疏散。
人员要有意识地严格按照疏散通道与逃生设施疏散,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 通风控制:关闭与火灾区域相连的通风机,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打开与火灾区域相反的通风机,促使烟雾向火灾区域外排放。
4. 防烟减毒:矿井内可能产生大量烟雾,使用湿布等物品捂住口鼻以防止烟雾吸入肺部,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5. 寻找避难场所:如果火灾蔓延迅速,矿井内没有足够的时间撤离,人员应该尽快寻找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应该位于矿井内相对安全的区域,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有限的火灾扩散。
6. 拨打紧急电话:在逃生过程中,尽量携带安全设备,如呼吸器、安全带等,并及时拨打矿井内的紧急救援电话,以便及时获得救援。
7. 组织救援:在火灾发生后,矿井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和设备增援火灾现场,全力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8. 防止二次事故:火灾过后,矿井内可能存在燃气泄漏、结构变形等风险,人员不得擅自返回火灾区域,要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行操作。
以上是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在矿井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行动是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
同时,矿井应该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增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2024年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三篇)

2024年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2)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预防灾害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3)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2.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图解)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蒋庄煤矿
安全培训中心
潘 炜
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 及方法。
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
煤矿安全培训
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
我们的矿山
我们的家园
矿工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 重要意义:
煤矿安全培训
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
我们的矿山
我们的家园
• • • • • • • • • • • • •
3.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
• 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 器,每次使用后只需要更换新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和重新充装氧 气即可重复使用。用于有有毒气体或缺氧的环境条件下。 1)使用方法。 (1)携带时挎在肩膀上。 (2)使用时,先打开外壳封口带扳把。 (3)再打开上盖,然后左手抓住氧气瓶,右手用力向上提上盖,此时氧气瓶 开关即自动打开,随后将主机从下壳中拖出。 (4)摘下帽子,挎上挎带。 (5)拔开口具塞,将口具放入嘴内,牙齿咬住牙垫。 (6)将鼻夹夹在鼻子上,开始呼吸。 (7)在呼吸的同时,按动补给按钮,大约1—2s,气囊充满后立即停止(使用 过程中发现气囊空,供气不足时,按上述方法操作)。 (8)挂上腰钩。 2)注意事项。 (1)高压氧气瓶储装有20MPa的氧气,携带过程中要防止撞击磕碰,或当座 垫使用。 (2)携带过程中严禁开启扳把。 (3)佩用撤离时,严禁摘掉口具、鼻夹或通过口具讲话。
安全培训中心
潘 炜
煤矿安全培训
井下避灾与自救互救
我们的矿山
我们的家园
• • • • • • • • • • • •
推荐-矿井避灾与现场急救

矿井避灾与现场急救(一)矿井发生灾害后,职工进行自救应坚持“灭、护、撤、躲”的原则进行自救。
(二)矿井发生灾害后,职工应按照“三先三后”(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搬运、先固定后搬运)的原则进行避灾和互救。
(三)过滤式自救器佩戴操作方法1、取下保护罩;2、用拇指掀起红色的开启扳手,拉开封口带;3、拨开外壳上盖;4、握住头带,把药罐从外壳中拉出;5、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塞进唇齿之间,咬住压垫,唇紧贴住口具,马上开始用口腔呼吸;6、把鼻夹夹在鼻子上;7、取下矿灯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8、带上矿灯帽,开始撤离灾区。
(四)矿井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1、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遇险矿工未直接受伤害或者伤害不重时,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匡助其撤到新鲜风流中,不能行走的伤员,在挨近新鲜风流30~50 米范围内,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距离较远的只能为其佩戴好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后即将向矿调度室汇报。
2、如果爆炸严重,妨碍了撤退路线,应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的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暂时逃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暂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等明显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
(五)发生火灾事故后的自救、互救措施1、首先要尽可能迅速了解或者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选择正确的路线撤退。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慌乱、不可奔跑。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者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wei)险时,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选择最短的路程,绕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可能的话,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无法撤出,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或者是寻觅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风空气供呼吸,如果无论逆风或者顺风撤退,都无法逃避着火巷道或者或者火灾烟气可能造成伤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现场情况搭筑暂时避难场所,进行避灾自救。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三篇)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时,作为矿工应当掌握自救与互救的技巧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关于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的一些措施和注意事项:一、自救措施:1. 保持冷静:遇到矿井灾害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能恐慌,否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2. 快速撤离:在发生矿井灾害后,尽快逃离灾区,争取寻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
3. 判断通风情况:在矿井遇到火灾或爆炸等灾害时,应该迅速判断通风情况,选择与灾害源相对立的方向逃生,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4. 使用自救器具:在逃生过程中,可以使用自救器具,如呼吸面罩等,保护呼吸道免受有毒气体的侵害。
5. 尽量保持补给:如果遇到了长时间被困的情况,应该尽量保持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储备足够的水和食物来维持生命。
二、互救措施:1. 相互帮助:在遇到矿井灾害时,应该积极相互帮助,互相照顾,特别是对于伤员和弱势人群,应该更加关注和帮助。
2. 组织自救小组:可以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自救小组,共同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相互救助和合作。
3. 合理利用资源:在被困地点的人员应该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如合理分配水、食物等,共同维持生存。
4. 协作逃生:当撤离矿井时,应该保持团结和协作,共同制定逃生计划,并互相激励和支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安逃生。
在灾害发生前,应该经常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和自救意识。
同时,矿井管理部门也应该提供必要的自救器具和应急设备,以提供有效的保护和救援措施。
总之,在矿井发生灾害时,自救与互救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正确的应急判断和行动,与同伴的互相救助,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风险,并增加生存的机会。
因此,矿工应当在平时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以确保自己和同伴在矿井发生灾害时能够及时自救并互救。
矿井发生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二)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是其他工作场所所无法比拟的。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矿山事故不可防止,矿井发生事故后,井下灾区人员应正确地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方案展开救灾、自救、互救和避灾。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入井人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根本知识。
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和日常对效劳矿井安全检查工作中的救护队员,更应确保自救与互救的正确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因此,每一个矿山救护队员更应熟悉和掌握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2〕熟悉所在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救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根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技术1、自救、互救和避灾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者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互救就是井下遇险人员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护灾区其他受伤人员的行为〔1〕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原那末无论是救护队员还是井下人员,在遇险时应掌握根本的自救互救原那末。
1、遇险自救原那末自救应遵守“报、抢、撤、避”四项原那末〔1〕“报”即及时报告灾情〔2〕“抢”即积极抢救〔3〕“撤”即安全撤离〔4〕“避”即妥善避灾2、遇险互救原那末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那末〔1〕对窒息〔呼吸道彻底阻塞〕或者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佩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佩戴自救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者窒息。
避难硐室是供井下工作人员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逃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暂时避难硐室两种。
避难硐室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服、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肃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防止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矿井灾变事故避灾自救及处理措施

矿井灾变事故避灾自救及处理措施煤矿生产多为地下作业,因受复杂自然条件影响,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灾变事故的可能性。
如经常受到瓦斯、煤尘、水害、火灾、以及冒顶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随着煤矿现代化生产的不断提高,在生产中机电设备日益增多,机电事故也成为不安全隐患的事故之一。
为能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的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每一个从事矿井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矿井避灾自救内容、原则、和灾变自救措施。
一、井下避灾自救内容井下避灾自救的目的在矿井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消灭事故,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无法消灭事故时,应正确组织自救和撤离灾区,以减少人员伤亡。
为确保避灾自救有效地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避灾自救内容:(1)熟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正确操作使用自救器和自救设施;(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
二、井下避灾自救原则井下避灾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字基本原则。
(1)灭:是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地技术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控制在最小范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是指当事故造成作业人员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立即进行个人的防护自救措施,佩戴好自救器或用毛巾捂住口鼻安全撤离灾区。
(3)撤:是指灾变事故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选择最近的安全路线撤离灾区。
(4)躲:是指在短时间内,灾变事故现场人员无法安全撤离事故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安全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等待救护,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5)报:是指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报告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遇险人数及灾情等,并同时向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
井下急救、避灾安全知识

煤矿井下生产,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工艺复杂、劳动条件艰难、自然灾害严重。
如果井下生产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人员可能浮现骨折、大出血、烧伤、窒息、中毒等情况。
事故发生后,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如果现场工作人员能对这些伤员进行及时、合适的急救,可以防止伤员伤情恶化,对伤员的抢救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反之,则会贻误时机、伤情恶化、导致严重后果。
一、创伤急救原则1.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窒息(呼吸道彻底阻塞)或者心脏跳动刚住手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二、创伤急救方法。
1.止血方法成人的血量约为 4300--5000ml,以分量计约相当于体重的 1/13,若出血量达 1000 毫升以上,则生命就有危(wei)险。
在现场救护出血伤员,需迅速采用暂时止血法,以免失血过多。
(1)敷料压迫伤口止血法受伤后情况紧迫,为了争取时间拯救生命,可用敷料,如较干净的毛巾、手帕、撕下的工作服布块等,用能顺手取得的东西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亦可用手压近伤口止血,此法合用于毛细血管出血。
(2)指压止血法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或者没有止血带及其它代用物的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法,即用手指把伤口以上的动脉压在下面的骨头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法属于一种暂时的应急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a、头、颈部出血。
b、腋窝和上臂出血。
c、前臂、肘部上臂下端和手部出血。
d、下肢动脉出血。
(3)屈肢法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前臂或者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者膝窝部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者前臂与上臂用“8”字型绷带将其捆拢一起。
(4)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速度甚快,需迅速进行止血。
可用止血带、胶皮管等,紧急时亦可用宽布、绳索、三角巾等代替,但不能用炮线、电线、细绳等用力捆扎,以空气止血带最好。
采用止血带止血的步骤如下:a、左手拿止血带,上留 13 一 17cm 长,手背紧贴加垫处,右手拿止血带长端。
矿工井下避灾的路线和方法

矿工井下避灾的路线和方法矿工井下避灾的线路和方法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2)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3)加强安全防护。
要密切注视事故的发展和避灾地点及其附近的烟气、风流、顶板、水情、温度的变化。
当发现危及人员安全情况时,应就地取材构筑安全防护设施。
如用支架、木料建防护挡板,防止冒落煤矸垮入避难硐室;用衣服、风帐堵住避难硐室的孔隙,或建临时挡风墙、吊挂风帘,防止有害气体涌入。
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环境中避灾时,要坚持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或自救器。
(4)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
如发觉避灾地点条件恶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立即转移到附近的其它安全地点。
离开原避难地点后,应在转移行进沿途设置明显指示标记,以便于救护队跟踪寻找。
如因条件限制无法转移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
(5)积极同救护人员取得联系。
矿山井下发生事故或遇险后避灾与互救的方法

矿山井下发生事故后避灾与互救的方法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避灾方法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这时候,一定要沉着,不可惊慌,也不要乱喊乱跑,应该积极自救。
自救的方法是:(1)迅速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脸向下卧倒,头要尽量低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等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的外露部分。
在爆炸的一瞬间,要尽可能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
与此同时,要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操作方法把它戴好。
(2)戴好了自救器,就要辨清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离开灾区。
撤离中,要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同行。
假如巷道中破坏很严重,又不知道撤退路线中是否安全,就要设法找到永久避难硐室或自己构筑临时避难硐室或到较安全的地方去暂时躲避,安静而又耐心地等待救护。
躲避的地方要选择顶板坚固,没有有害气体,有水或离水较近的地方,并且要时时注意附近情况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就要转换地方。
(3)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地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并严格控制矿灯的使用。
要主动照顾好受伤的人员,还要时时敲打铁道或铁管,发出呼救信号,并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至少两人同行)出去侦察。
经过探险确认安全后,大家就可向井口退出,并在沿途做出信号标记,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
如有可能,要寻找电话及早同地面取得联系。
二、火灾事故避灾方法在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员。
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
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如果火势不大,就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
如果火灾范围大或是火势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煤尘爆炸,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8682 矿井避灾与现场急救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矿井避灾与现场急救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矿井避灾(一)矿井发生灾害后,职工进行自救应坚持“灭、护、撤、躲”的原则进行自救。
(二)矿井发生灾害后,职工应按照“三先三后”(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搬运、先固定后搬运)的原则进行避灾和互救。
(三)过滤式自救器佩戴操作方法1、取下保护罩;2、用拇指掀起红色的开启扳手,拉开封口带;3、拨开外壳上盖;4、握住头带,把药罐从外壳中拉出;5、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塞进唇齿之间,咬住压垫,唇紧贴住口具,马上开始用口腔呼吸;6、把鼻夹夹在鼻子上;7、取下矿灯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8、带上矿灯帽,开始撤离灾区。
(四)矿井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1、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遇险矿工未直接受伤害或伤害不重时,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到新鲜风流中,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米范围内,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距离较远的只能为其佩戴好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2、如果爆炸严重,阻碍了撤退路线,应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的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暂时躲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等明显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
(五)发生火灾事故后的自救、互救措施1、首先要尽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选择正确的路线撤退。
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慌乱、不可奔跑。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选择最短的路程,绕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可能的话,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无法撤出,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风空气供呼吸,如果无论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伤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现场情况搭筑临时避难场所,进行避灾自救。
6、由于逆烟撤退危险较大,因此除非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有脱离危险把握时,不得采取逆烟撤退。
撤退途中,如有平行并列巷道活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时,应躬身弯腰摸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7、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侵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环境,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盖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
8、撤退过程中,如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回有短暂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有些相似),有可能的话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避难硐室,来不及的情况下,应迅速背向爆炸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卧倒,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应顺势爬入水中,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爆炸后,应稍事观察,没有异常迹象,就要辩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六)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的自救、互救措施1、透水后,应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并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不可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如透水破坏了巷道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3、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不可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如果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5、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做好成时间避灾的准备,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其余人员均应静卧,减少体力和空气的消耗,只留下一个矿灯亮着,其余都关闭,为将来水退去后撤离留用。
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的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6、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己,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渡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意外。
二、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与“及时”。
据统计,现场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人员受伤害后,2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min 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min以后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则较低。
1、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点。
(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
(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而且神志清醒。
休克伤员的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反映迟钝或不收缩。
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当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心音、脉搏消失,瞳孔完全散大、固定,意志小时)时,除进行人工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5)对SO2和NO2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法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SO2中毒所致。
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伤员是受NO2中毒。
(6)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恢复自主性呼吸或到伤员真正死亡时为止。
当救护队来到现场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
2、对外伤人员的急救(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
灭: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
查: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检查是否有其它外伤或有害气体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伤员,应特别注意无颅脑或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
防:要防止休克、窒息、创面污染。
伤员因疼痛和恐惧发生休克时或发生急性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
为了减少创面的感染和损伤,在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伤员的衣服可以不脱、不剪开。
包:用较干净的衣服把创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保持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持表皮。
送:把严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
(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
对这类伤员,首先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的止血,然后再进行其它急救处理。
止血的方法随出血的不同而不同。
出血的种类有:①动脉出血,血液是鲜红的,而且是从伤口向外喷射。
②静脉出血,血液是暗红色,血流缓慢而均匀。
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像水珠似的从伤口流出。
对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干净布条包扎伤口即可,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对于动脉出血应采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于因内伤而咯血的伤员,首先使其取半躺半坐的姿势,以利于呼吸和预防窒息,然后,对劝慰伤员平稳呼吸,不要惊慌,以免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使出血量增多。
最后等待医生下井急救或护送出井就医。
(3)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对骨折者,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就地取用木棍、木板、竹片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的肢体固定后,抬送医院。
对受挤压的肢体不得按摩、热敷或绑电缆皮,以免加重伤情。
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1)转送: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以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以保持体温。
(2)检查:以最快的速度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应迅速消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控水: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肚子下面;或将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右侧大腿上,使其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由气管、口腔里流出。
(4)人工呼吸: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时,应立即做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挤压。
(1)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跳。
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3)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4)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它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