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会设计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二、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锥形烧瓶、带玻璃管橡胶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多种液体等。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水在受热受冷下,体积会发生变化。
它会怎样变化呢?谁来说说?2、生:水受热体积变大,受冷体积缩小......(二)设计实验方案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课件,同时介绍实物及用法:锥形烧瓶、烧杯、带玻璃管的橡胶塞、红墨水、冷水、热水......实验怎么做才能让我们清楚观察到水在受热受冷下的变化吗?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吗?2、出示设计要求,齐读要求(强调讨论时,不能先动手做实验)3、小组讨论4、小组汇报(其他小组有补充吗?)看来,同学们设计的实验真不错!老师这里准备好一个滴有红墨水的烧瓶,现在我们来实验吧。
实验前,我们一起来看实验要求:(三)活动一:观察水在受热受冷情况下的变化1、出示实验要求,齐读要求现在请每组组长上台领取一个装好的烧瓶,开始实验!2、小组汇报师:谁来说说,你在实验时观察到什么现象?水面上升是因为水的什么发生变化了?(体积)3、随机板书,引出“热胀冷缩”概念,出示课件齐读概念(四)活动二:其他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师: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会热胀冷缩吗?除了水,你还知道哪些液体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八组液体,分别是......请每组选择一种液体实验,实验前齐读实验要求。
1、出示实验要求,齐读要求:2、分发材料,小组实验3、小组汇报(出示表1 )你们组用什么液体来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师小结: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其他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胀冷缩现象;2.掌握测量和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3.加深对热胀冷缩原理的理解;4.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槽、玻璃烧杯、水银温度计、塑料容器;2.实验材料:水银、水;3. PowerPoint或板书。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观察水银温度计的读数,引出液体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体积是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实验(3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前分发实验步骤,并督促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实验;(2)实验步骤:a.将一定量的水银倒入玻璃烧杯中,记录水银初始高度;b.将玻璃烧杯放入热水槽中,加热约5分钟;c.不断观察水银的变化,记录最终的水银高度;d.将玻璃烧杯取出冷却,等待水银恢复到初始高度;e.观察水银的变化,记录最终的水银高度;(3)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同时补充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4)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热胀冷缩的原因是什么。
3.实验结果分析(25分钟)(1)学生报告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液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3)利用实验数据,绘制液体的热胀冷缩曲线,并解释曲线的原因。
4.知识概括与巩固(15分钟)(1)通过讲解,对热胀冷缩进行简要概括,总结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应用;(2)提问学生,热胀冷缩可以用在哪些实际应用中,如汽车发动机、温度计、热水器等。
五、拓展学习。
液体的热胀冷缩优秀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第一个活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时遇到的问题来改进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来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第二个活动——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则通过这个装置来研究更多的其他液体,看看它们是不是也热胀冷缩,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最后得出“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科学概念。
设计思路在具体观察水在受热与受冷时体积的变化过程时,利用上节课的实验装置发现现象并不明显,让学生感受到设计一个好的实验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的讨论,学生就非常愿意参与了。
在讨论改进好实验装置后,这时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了,探究水在受热、受冷时体积的变化也已水到渠成。
在这个实验的观察、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发现水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在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水的热胀冷缩。
水会热胀冷缩,那其他液体呢?这样的问题延伸是体现思维的严谨性的。
在观察水的热胀冷缩后,组织展开其他液体如:牛奶、醋、果汁、啤酒等的探究。
了解更多的液体都会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改进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的过程。
2、经历用此装置探究醋、牛奶、果汁、啤酒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过程。
科学概念:知道水、醋、牛奶、果汁、啤酒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科学情感:从水到其他的液体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3个烧杯、小瓶子、塞子、透明吸管、滴管、红墨水、记号笔、记录单、毛巾、保温杯。
装有醋、牛奶、果汁、啤酒的实验装置各3个。
老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气球皮、橡皮筋、小球、烧杯、温度计、热水、水槽、平底烧瓶、加塞的玻璃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3分钟)1、师出示装有水并用气球皮蒙住管口的试管:同学们,这是上节课我们探究水受热和受冷时用到的实验装置,我们将小瓶子放在热水中后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生:气球皮会鼓起来,说明试管里的水体积变大了。
液体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制作简易观察液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了解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1.学生材料:装有红水的实验装置每组一个,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装有其他液体的杯子一个,两个小玻璃瓶,两个带小孔的瓶塞,两根吸管,记录表。
2.老师材料:上节课的实验装置一套(温差不大的两杯水,装满水并包有气球皮的试管2个)、学生材料一套、喷泉装置一个、温度计一个。
教学过程:一、引趣激疑:老师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引导学生思考水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然后展示温差不大的两杯水和装满水并包有气球皮的试管,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哪杯水更热。
二、改进“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1.老师指出实验装置可能存在问题,难以清晰观察液体的体积变化。
2.学生讨论并提出改进方法,如加红水、盖紧胶塞、在液面顶端做上标记、使用塞子和细管等。
3.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完善实验装置。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1.老师引导学生使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将装满红水的小瓶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液体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液体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胀冷缩。
接下来,我们进行实验汇报交流,结合学生交流的结果,老师将在板书上进行总结。
我们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其他液体是否也有这种性质呢?这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老师为我们准备了醋、酱油、绿茶和牛奶等液体,让我们进行验证。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醋、酱油、茶和牛奶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说明液体普遍具有这种性质。
五年级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教案:五年级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液体的热胀冷缩原因的解释。
2. 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酒精、水、玻璃瓶、温度计、加热器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冬天水管涨破、夏天汽车爆胎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引导,引出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10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将酒精倒入玻璃瓶中,插入温度计,用加热器加热酒精,观察温度计示数和酒精体积的变化。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自己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变化和液体体积变化。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三、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之前提到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释,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四、拓展与应用(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导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案:五年级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教案: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2.掌握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3.进行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玻璃容器、水、水银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等;2.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3.实验记录表格。
三、教学步骤【引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玻璃物体和液体之间的松紧度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可以发生改变的情况。
2.引导学生回忆固体材料的热胀冷缩,然后对比液体的热胀冷缩。
【探究】3.列举常见液体和温度计量单位,让学生思考液体在不同温度下会如何变化。
4.在实验室里,学生用烧杯倒入不同温度的水,并使用水银温度计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水的体积变化。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其他可发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5.学生归纳总结温度和液体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讨论实验数据。
【升华】6.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是基于分子振动引起的现象。
7.学生了解液体在受热时由于分子振动增强,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产生热胀。
学生还了解冷却时由于分子振动减弱,体积缩小,密度增大,产生冷缩。
8.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确保他们对热胀冷缩的理解正确。
【拓展】9.学生对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预测。
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10.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不同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并展示给全班。
【总结】11.学生总结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以及液体在不同温度下体积的变化。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点评。
1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可以观察液体热胀冷缩的其他实验或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3.小组代表分享实验设计或应用场景,展示和介绍自己的设计或发现。
四、教学评价1.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填写情况;2.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规律的理解情况;3.学生分小组讨论和小组代表的表现;4.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回答情况。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是在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前一课学生已经熟悉温度计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温度计的正确读数,这对本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埋下了伏笔。
由温度计受热液柱会上升,受冷液柱会下降这样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思路的形成。
通过学生动脑设计实验、动手组装实验器材、有顺序地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这样的逻辑顺序来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并将这样的性质用于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科学。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科学探究能够提出关于液体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并有顺序地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能够根据实验中的相同现象归纳概括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科学态度、STSE乐于观察和实验,做到实事求是。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探究合作的学习。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证明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能够自主探究、组装实验器材,梳理实验步骤。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魔法瓶、红墨水、热水、冷水学生实验一:玻璃瓶、带孔瓶塞、透明吸管、烧杯、红色的水、记号笔、实验记录表1。
学生实验二:玻璃瓶、带孔瓶塞、透明吸管、烧杯、油、醋、牛奶、记号笔、实验记录表2。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哪三种状态,你们知道吗?生:固体,液体,气体。
师:好的,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液体(板书:液体)。
关于液体你们想了解研究些什么问题?生:液体的形状;体积;流动性;冷和热。
师:你们想研究的问题可真多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来研究:液体在遇热和冷的情况下会发生哪些变化,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板书: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第一篇: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组准备冷水杯一个,热水杯一个,酱油、醋、油饮料等,记号笔、,抹布、记录表一张。
老师材料:装有红水的实验装置若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喜欢)2、老师也喜欢喝牛奶,但是老师有点粗心,今天早上老师把吸管插进盒子里了才发现牛奶还没有加热呢!怎么办?只好马上把这已开封的牛奶拿去加热,结果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请看大屏幕!(示课件一牛奶加热的视频)3、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这奇怪的现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牛奶受热后体积膨胀)4、既然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我们该用什么来验证?(实验)5、做实验必须要先确定研究对象,也用牛奶吗?你舍得吗?(引出用水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实验的公平性,我们的研究条件也要受热)二、改进“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的实验1、老师这里的材料有烧杯、带塞的烧瓶、吸管、红墨水、水等。
请同学们选出有用的材料,设计出既简便又效果明显的实验装置。
(示课件二)2、小组讨论一下。
(师下去了解学生讨论情况)3、学生汇报方案,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补充改进方案:改进方案一:水是透明的,看不太清楚,可以加点红墨水。
改进方案二:开口太大了,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
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上就会上升一大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科学二单元三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小药瓶若干个、吸管、红色的水,冷水、热水、(用烧杯装还是水槽装?)实验记录单、牛奶、酱油、饮料等液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生活中看见爸爸妈妈煮东西吗?
生:看过。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煮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放图片)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水壶烧开了。
生:水壶里的东西冒出来了。
师: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老师表扬大家,那老师就和大家来玩玩个猜猜看的小游戏,大家想不想猜猜?
生:想。
师:这是上节课中的一个实验小装置,下面找两位同学来看看有什么现象?
生:一个气球膜鼓起来了,一个没有鼓。
生:……
师:那大家猜想一下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生:是不是和试管里的水有关系?
生:有可能和两杯水有关吧?
生:热水里的试管气球膜会鼓,冷水杯里的不鼓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有的学生还把气球膜会鼓的原因说出来,说明你深入思考了!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来轻轻摸下两个水杯感受一下!看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师:从刚才的小实验中,大家看到这个气球膜鼓了,气球膜鼓的原因是试管里的水体积增多了,(板书:体积)气球膜鼓了这个是它放在热水杯里的原因。
二、新课:
师:这个小实验不是很明显,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验证一下呢?下面就请你们结合书中的实验内容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来设计一下实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结合着你们桌子上记录单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并添好实验记录单。
生: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师:那哪组能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来设计这个实验的?
生:汇报实验设计过程,(至少两组,在汇报时出示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师:你们知道了怎么实验了吗?
生:知道了。
师:哪谁能猜想一下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吸管里的水会上升。
生:……
师:真的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吗?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生:学生实验
师:上下面巡视,给小组发放热水,指导学生安装实验器材的错
误过程、看学生实验过程看学生添写实验记录单,在实验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师:大家实验都做完了吗?请大家坐好,谁能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观察到的现象。
生:吸管里的水上升了。
生:水面升高了。
生:应该是热水杯中的小药瓶里的水升高了。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这说明小药瓶里的水膨胀了。
是什么原因使小药瓶里的水膨胀了?
生:是受热的原因吧。
生:……
师:是小药瓶受热使吸管里的水膨胀了。
(板书:水受热体积膨胀)
师:水受热体积会膨胀,那受冷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猜想一下。
生:水在吸管里下降吧?
生:水受冷后,体积会收缩。
生:……
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就让我们用实验再来验证一下吧,那我们实验前还有什么方法使水来变冷吗?
生:放在阴凉处。
生:放在冰箱里。
生:放在冷水里。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我们就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用冷水做实验吧!(发放冷水,巡视实验解决问题)。
师:大家都做完实验了吗?
生:做完了。
师:哪个小组能汇报一下你们组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们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吸管里的水液面下降了。
生:水柱收缩了。
师:是什么原因使水柱收缩的呢?
生:受冷。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
(板书:水受冷体积收缩)
师:我们知道了水的实验中能出现这些现象,其它的液体能不能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老师给大家每组准备了不同的液体材料,在你们的桌格里拿出来,在实验前老师给你们换一下热水。
生:小组实验,(先做热水实验、再做冷水实验,并添好实验记录单)
师:下面请你们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现象吧?
生:我们组实验的液体材料是饮料,在热水中吸管中的水柱上升了,在冷水中水柱下降了。
生:我们组的实验液体材料是……。
师:大家从实验中都到了这些液体和水相同的现象,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现象。
我们简称:(板书:热胀冷缩)
板书完成
师:我们书中也有个小问题,打开书中的32页大家看一看请你们说一说。
生:说出
师: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大家来说一说。
生:家里煮的米粥。
生:瘪的乒乓球热水一泡开了
师:是吗?老师这有个瘪的乒乓球,大家回家也可以试一试,这也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好,下课。
板书:水受热体积膨胀
液体饮料受冷体积收缩
酱油
(热胀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