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高中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课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和源泉。
2.引导学生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和途径。
2.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我国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含义和意义。
2.新课讲解(1)文化创新的含义文化创新是指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发展和创新,使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过程。
(2)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新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需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
(4)文化创新的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同时注入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分析其在文化创新方面的成功之处。
①继承传统:电影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为基础,讲述了哪吒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②推陈出新:电影对传统故事进行改编,塑造了一个性格独特、形象鲜明的哪吒形象。
③面向世界:电影采用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和技术,提升了电影的观赏性和影响力。
(2)学生讨论: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文化创新的途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和途径,了解了文化创新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创新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创新导言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展开反思,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
一、政治教学的现状1.1 教材内容的单一性高中政治教学依赖于统一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很少涉及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
1.2 告诉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政治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1.3 考试评价的压力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常常成为学生升学的“绊脚石”,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二、创新政治教学的方向2.1 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政治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论的实际应用。
2.2 探索学生主体性教学政治教学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政治教学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展示、写作、口试等非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发展。
三、创新教学的具体做法3.1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政治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表、影像资料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政治实践和理论知识。
3.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 开展实践活动和仿真游戏政治教学可以设置实践活动和仿真游戏,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政治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
四、政治教学创新的意义4.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的政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分析社会问题并独立思考。
4.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公民行动和社会实践。
4.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的政治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5.2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说课、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创新的本质和意义。这些问题既有深度,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亮点三:小组合作活跃互动
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小组合作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勇于尝试、勇于探索。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化创新的相关案例,如电影、音乐、绘画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可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那么文化创新具体有哪些途径呢?”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面向世界、立足实践等。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途径的特点和应用。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文化创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化创新折途径的教学反思1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培养青年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作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另外,文化不仅是人的精神砥柱和智慧之光,而且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和发达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志与源泉。
文化要涵负这样的功能和承载这样的责任,它本身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并真正实现了创新的文化,才是有价值、有意义、有魅力的文化。
这样就促使他们对文化的创新途径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案为载体,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形式,以问题设计为主要表现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
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我有如下几点体会:1、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
所以政治课教学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避免了政治课的说教、枯燥,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效率,有了生气。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师不应以“领导者”“权威”自居来支配课堂教学,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与指导者,学生才能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主体。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了解京剧的相关信息。
二、学习目标展示1、归纳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2、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3、深化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认识。
4、感悟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力和感召力,领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意义,增加文化认同;5、激发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正确认识世界优秀文化,立足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尝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三、预习导学、新知初探学生预习展示,同学之间形成对比。
三、课堂讲练、互动探究1、教师:文化创新靠什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却不喜欢?出示案例,学生分析。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根据自己理解各抒己见。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要想让京剧“活起来”,创新必不可少。
引导学生通过探讨京剧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聊聊文化创新靠什么。
2、探究点一如何让京剧从“听不懂”到“听得懂”?教师:出示《新贵妃醉酒》的材料,《新贵妃醉酒》为什么能够听懂?如果把《新贵妃醉酒》里面的全部京剧戏腔改为流行唱法,还会这么火吗?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得懂”且喜欢,京剧的创新需要做些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对待京剧文化传承,我们应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兼具历史和现代的眼光、融合传统和时尚的表达,这样才能引来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传承发扬,生生不息。
板书: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探究点二如何让京剧从“单调”到“多彩”?教师:出示材料。
《新贵妃醉酒》创作上借鉴西方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舞台布景。
为了在舞台上创造逼真于现实的幻觉,融入国际前沿的科技表现手段———3D数字影像技术,来表现真实的自然场景。
随着音乐的起伏、演员的调度,舞台空间环境随之流动变幻,以此增强观众的互动感。
《新贵妃醉酒》借鉴西方科技的做法对于我们进行京剧的创新有什么启示?为了让京剧走向国际,除了借鉴西方科技,是否应该把京剧歌词改为全英文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重点考察学生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意义的理解。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前的设计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内容①特点: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在第一框题社会实践与文化的“决定与反作用”知识原理讲解后,着重探讨文化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及文化创新中要避免的两种错误的倾向。
教材知识结构清晰,三个目题内容与框题的关系一目了然,举例典型,问题设置合理,利于学生探究。
但如果把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单列为一个目题,把两个重要途径合为一个目题,再加上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作为第三个目题,可能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体系。
②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③难点: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明确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正确处理两对基本关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②能力目标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实例的播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辨别文化呈现的特色与不足;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范围的合作讨论、辩论,产生智慧的火花;深入、辨证地思考问题与创新的能力:以“孝”文化为例,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音乐、美术作品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教学方法①教法:情景探究式教学方法、辩论法、辅之以必要的讲授法和谈话法。
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化”、“体验化”、“主体化”。
思想政治高中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题内容是对第二单元的概括和总结,重点很突出,“文化创新的途径”通常以主观题和客观题多种方式考查,难点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重在理解。
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明朗化,教师不做学生思想的傀儡,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设计总体思路是:温故知新——课堂导入——自主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共享——梯度思考——课堂小结——举一反三。
重点问题的解决通过“自主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共享”三个环节完成,通过自主展示,暴露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形成学习成果,共享并落实。
难点突破通过梯度思考来完成,设计思考问题和比较直观的文化现象的图片,加深对难点问题的理解。
二、研讨主题:如何打造新课改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包括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过程中学生课堂展示方式、合作探究方式的探索,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等等)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形式多样,有到讲台模拟小先生讲课的,有在座位表达自己观点的,参与度较高,通过充分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暴露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问题设计:本课采用莫言文学创新之路作为教学素材,一来可以给学生打开视野之窗,多了解社会,感悟政治就在我们身边,二来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求知欲望。
问题设计需要思考才能给出答案,难易适中,针对性强,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可能总结不全,或者理解有误。
3.教师引导:从“走近莫言”感悟材料设问,为什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主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供舞台让学生锻炼自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合作探究环节师生合作,步步挖掘,解决重点问题。
整个材料解决本课所有重点,问题设计体现主观题的一个题型,由学生自己展示自主学习成果,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因为感兴趣,所以,课堂不会出现哑堂现象,一段材料贯穿整个课堂,既统一整合,有很强的条理性,又从形式上接近考试,有助于学生锻炼解题能力。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教学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课后反思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我上了《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课,在教学设计时感觉还好,但实际上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反思。
希望能够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和提升。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1、在案例的选用上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我选用了中西合璧的《功夫诗》为题材,而且贯穿全篇。
通过这个案例设计了很多情境,例如:“幕后探访”“论坛潜水”等。
通过一个个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在一个个情境中达成三维目标。
2、在活动的设置上新课程标准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都要求学生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我在设计时,便将学生活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一个个活动,搭建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平台。
在课程导入时,请学生想象中国功夫和西方芭蕾结合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实例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
在新课学习过程中,我将书本知识整合,把活动编成三组,每组两个,分别交由不同的小组完成,并且下一组问题的解决要依赖于上一组问题的答案。
这样一种嵌套的形式使整个教案结构完整,在这里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
在课堂小结处,我改变了以往老师讲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求学生去完善板书,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又做到了总结的目的。
让学生参与其中,还能够检验他们对本节课掌握了多少内容。
通过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能逐渐掌握技能。
二、本课的失败之处1、活动设置太多,活动形式单一。
我在设计时有点就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没有将每个活动深入,整堂课学生都陷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且活动设置单一,缺乏新颖性。
随着活动难度的增大,学生参与度越来越低,所以最后完全偏离了主题。
也直接造成了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从而也影响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这是整堂课最大的问题,也是我最大的问题,以后一定要认真反思,找到突破口。
2、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应该即时总结,提炼学生发言中的有效信息。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1.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
2.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讨论环节既有深度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
3.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保持板书的整洁,避免信息过多,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框架。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可能影响他们对后续知识点的学习;
2.议题式教学可能导致课堂讨论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分工不均、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4.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设计,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自我评价在课堂上的表现;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3的第五单元第二章节,主题为“文化创新的途径”。该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和原则,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较为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精选5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精选5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篇1我校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半学期的具体实践。
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
使得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
虽然新课程具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社会底蕴。
但我们教师也不能仅仅从教材的方面去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为新的教材最终也会变成旧的教材。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周围的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紧密联系起来。
让教材的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当中去。
从而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应一如既往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每一门的学科教学时都应该要注意学科性,没有学科性的话就体现不出其科学性,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学科特色,而我们的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新的课改下我们的政治教学还应该重点的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教育这一块,应该要充分利用教学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突出政治课的特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精选6篇)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精选6篇)《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1本堂课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导入,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引出“文化创新”的课题。
选材典型,环节精巧,教法灵活,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本堂课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的“五位一体”;学生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既是合理使用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也是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双方完整生命成长的课。
不过,要上好这堂课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首先,要求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其次,要求师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要有真正的实践活动,收集好充分的第一手资料。
再次,上课的地点要比较先进,要有带多媒体设备的网络教室。
因为,有些文化的具体内容,光靠老师说是达不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学生无法真正的得到体验和感悟,也就达不到新课改的目标。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2①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师不应以“领导者”“权威”自居来支配课堂教学,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与指导者,学生才能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主体。
本框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中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适时、针对性的点拔、引导,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伙伴。
②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的匠心设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进步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文字和视频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能辨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学相结合的“四四三”学教合一模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智取威虎山》精彩片段,提出问题:徐克导演怎样使《智取威虎山》如此叫好又叫座呢?导入本课——文化创新的途径。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任务【预习反馈】辨析: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2、文化创新要求继承传统文化。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意味着我们要广泛吸收外国文化。
4、“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指的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学生判断并改错,教师引导并追问,检测预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参考。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智取威虎山3D》——幕后篇《智取威虎山3D》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
因为曲波曾亲身参加剿匪,所以书中很多描写与历史具有很高重合度,主要人物也大多存在原型,如代号“203”的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原型正是曲波本人,“小白鸽”白茹,则是曲波的战友,也是他的终生伴侣刘波,而在现代中国成为英雄代名词的杨子荣更是原名原姓登场。
高中思政课创新路径探析
高中思政课创新路径探析高中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修养和人生观。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以及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兴趣缺乏,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枯燥无味”的问题。
如何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拓宽课程内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扩大教学内容上可以开展相关的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二、改变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
在讲解相关概念的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加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课程任务;使用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创新评价方式传统的思政课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智力以外品质的培养。
在评价方式上可以进行创新。
引入项目学习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思政课程中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入个人成长记录方式,记录学生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成长,促进学生的自省和发展。
五、加强社会实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加强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和问题,培养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并将思政课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文化创新的途径》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①“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 ②“封闭主义”: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③“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④“历史虚无主义”:根本否认传统文化。 这个环节在教师的引导、设疑和学生的主动探究、 主动思考中得出结论。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 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师不应以“领导 者”“权威”自居来支配课堂教学,而是课堂教学的组 织者、合作者与指导者,学生才能成为自主、探究、合 作、实践的学习主体。本框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 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适时、针对性的点拔、引导, 课例研究综 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伙伴。 述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 师的匠心设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发挥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需 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努力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进步的 需要。
新。所以本节课主要探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
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
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认识到在文化
创新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教学目标
了海外节目的版权,而真正是国产的却很少。有人认为: 引进海外版权是一种“拿来主义”,缺乏创新,盲目跟 风,依赖海外模式会让中国电视人养成一种“惰性”; 同时可能威胁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文化缺乏民族特 色。
思考:我国的文化要努力发展成“中国创造”,该 如何做?
(视频、图片欣赏)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 创新,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成 为通过文化交融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辨一辨:对应的错误倾向。①中国版《天鹅湖》应 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②中国传统杂技非常优秀, 没必要借鉴外国的芭蕾求创新。③芭蕾艺术是高雅艺 术,我们应该把它照搬过来。④杂技是街边玩意,老“古 董”,不登大雅之堂。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书本,讨论回答: ①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 的有益成果。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学生判断思考并结合书本回答: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及案例分析能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辨别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①通过问题的导向和小组探究锻炼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②通过课堂设计作品的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
③通过对错误观点的分析增强学生分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增强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兴趣及自信心。
②通过作品展示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教学难点】①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流程】《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在学习了《文化生活》第三课和第四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他们能够联系所学的知识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也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文化创新,无论是从电视上还是学校举行的文化创新活动中,学生都有所了解。
在授课过程中以青岛市近期举办的大型活动和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线索,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能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理解,效果较好。
《文化创新的途径》效果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
通过高科技和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视频、图片、ppt、希沃软件等方式,并通过授课助手将小组合作的作品拍照上传到ppt,实现全班分享成果。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政治科组黄婉玲上课时间、地点:10月15日第二节高二(5)班一﹑设计思想(1)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教学素材的选择尽量是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视频图片,同时尽量简约截取素材。
(3)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分析1、学情分析】本课主要就是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都观看了相应的视频,了解想应的文化作品知识,所以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水平还不够,缺乏框架性的认识;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能力、自我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重点学习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所以本节课主要探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三、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①能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能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反思性学习——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课例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政治课堂中常见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反思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并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的途径 反思性学习 课例研究【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87-03一、研究背景和主题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制作精美的课件、播放视频、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赛等教学方式,希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往往热热闹闹上完一节课后,学生却不能准确地把课本里的知识表述出来,更谈不上应用分析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对教师有极大的依赖性,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质疑性。
课堂很多时候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只是静静欣赏表演的观众。
偶尔需要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让学生参与的活动,除个别学生积极主动外,多数学生都是冷眼观看。
一些教师只注重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却忽略了研究该怎样引导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教师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而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反思。
作为以“反思”为中心的一种教育理论,反思性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者的关注和探索。
所以本课题组成员决定以“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反思性学习”为课题,以《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框题为例开展课例研究。
此课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及其意图(一)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由此对“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产生了好奇,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限,高二学生还难以理解和把握这一内容。
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分享高中政治文化创新之诀窍教案心得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治文化创新更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高中政治文化教育中创新,提高学生对政治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享高中政治文化创新之诀窍教案心得,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制定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注重以案例分析为教学手段政治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
高中政治文化教育是对初中阶段知识体系的巩固和拓展,更要注重以案例分析为教学手段,配合思维导图、PPT、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因为案例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中获取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产生思考和分析的欲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组织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提升政治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高中生的活力和好奇心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渠道发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提供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政治文化的价值,从而加深对政治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举办模拟选举活动,组织政治文化观赏团、研究实践团参观调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可以使政治文化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需要。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仅扮演着组织和引导的角色,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政治文化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
三、注重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习成效政治文化教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政治文化教育的学习成效,教师要注重如下方面:1、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结合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探究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
3、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参与度高的学习环境。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及反思
-069-2021年第06期(总第258期)教学案例JIAOXUE ANLI引 言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的方向,纠正错误的倾向。
一、“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的价值认同文化创新是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本课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使其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本节课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即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关系原理。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联,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离开普遍性的特殊性。
在这节课中,笔者以《大圣归来》这部影片中的文化创新元素为例,一层层地展示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
从一个案例中提取、总结出文化创新的途径,充分体现了从特殊性中归纳概括出普遍性的一般性原理。
学生在学习、了解了文化创新的途径后,又通过创新设计大赛,把所学原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了从普遍性回到特殊性。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第一,导入:敢问路在何方(音乐),《大圣归来》视频;第二,探究新课。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探究一:为了设计影片中的场景,《大圣归来》的创作者到各地进行采风活动,全面收集各类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题内容是对第二单元的概括和总结,重点很突出,“文化创新的途径”通常以主观题和客观题多种方式考查,难点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重在理解。
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明朗化,教师不做学生思想的傀儡,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设计总体思路是:温故知新——课堂导入——自主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共享——梯度思考——课堂小结——举一反三。
重点问题的解决通过“自主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共享”三个环节完成,通过自主展示,暴露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形成学习成果,共享并落实。
难点突破通过梯度思考来完成,设计思考问题和比较直观的文化现象的图片,加深对难点问题的理解。
二、研讨主题:
如何打造新课改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包括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过程中学生课堂展示方式、合作探究方式的探索,学生如何才能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等等)
三、课堂评价:
1.学生参与度: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形式多样,有到讲台模拟小先生讲课的,有在座位表达自己观点的,参与度较高,通过充分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暴露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问题设计:本课采用莫言文学创新之路作为教学素材,一来可以给学生打开视野之窗,多了解社会,感悟政治就在我们身边,二来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求知欲望。
问题设计需要思考才能给出答案,难易适中,针对性强,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可能总结不全,或者理解有误。
3.教师引导:从“走近莫言”感悟材料设问,为什么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主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供舞台让学生锻炼自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合作探究环节师生合作,步步挖掘,解决重点问题。
整个材料解决本课所有重点,问题设计体现主观题的一个题型,由学生自己展示自主学习成果,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因为感兴趣,所以,课堂不会出现哑堂现象,一段材料贯穿整个课堂,既统一整合,有很强的条理性,又从形式上接近考试,有助于学生锻炼解题能力。
4.课堂对话:注重到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交流,师生互动的时候不站在讲台上,而始终在学生中间,课堂气氛融洽。
5.知识落实:重点内容注重课堂落实,落实效果较好,注重知识识记与巩固练习相结合,将“选择题一个也不错”理念贯彻在练习中,效果佳。
6.总体评价:本课总体来说,突出一个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运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和成果共享,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明朗化。
学生基本可以在课堂上充分把握时机,展示自我,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1)学生自主展示的方式多样化。
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探究自主展示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展示方式,通过课前的自主学生成果在黑板上的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搜集展示、发现他人的问题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师生合作交流展示等等,多种展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课堂选取案例生动,生活化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设计难易适中,不思考很难得出答案,思考后不难得出答案。
(3)教师不做学生的代言人,学生能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讲的学生来讲,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4)重点问题处理科学,难点问题突破巧妙。
2.个人特色:生活时政化,时政生活化,把枯燥的政治问题用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作为情景来引导,注重趣味性,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明朗化,把舞台还给学生;注重“选择题一个也不错”的理念,并渗透主观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增强学习效果。
3.存在问题:时间安排还需在紧凑些。
4.对研讨主题的反思:只要老师给学生选择典型的背景材料,一定可以将学生自主展示的欲望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