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露事核辐射相关知识
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与核辐射的预防
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与核辐射的预防核泄露是指核设施发生事故或故障,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的现象。
核泄露对人类和环境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其中包括核辐射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日本核泄露的危害以及核辐射的预防措施。
一、日本核泄露的危害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两次核爆炸的国家,分别是1945年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
此外,日本还经历了2011年福岛核事故,这次事故导致了大量的核泄露,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 对人类的危害核泄露会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碘、放射性锶和放射性铯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进入人体,对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直接的辐射作用。
长时间接触高剂量的核辐射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等。
此外,核辐射还会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物质产生影响,增加遗传疾病的风险。
2. 对环境的危害核泄露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
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中,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放射性物质会被植物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此外,核泄露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导致长期的环境问题。
二、核辐射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核泄露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核辐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核辐射预防方法:1. 加强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是防止核泄露的关键。
核设施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管理体系,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同时,应定期进行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2. 提高核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标准核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应该符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要求,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该加强对核设施的监督和审查,确保设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 加强核设施的应急准备核设施应该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应对措施、人员疏散和救援等。
同时,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 加强核辐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核辐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预警核泄露事件。
日本核辐射影响
日本核辐射影响
日本核事故对辐射影响的主要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 环境:核辐射导致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散布到环境当中,包括土壤、水源和空气中。
这会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被污染的土地和水源也威胁到附近居民的健康。
2. 健康: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辐射可以引起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导致遗传突变、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长时间的低剂量辐射可能导致慢性病和长期的健康影响,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
3. 精神健康:核事故对个人和社区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长期的担忧和不确定性会增加压力,引起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
4. 经济:核事故造成的辐射泄漏可能导致一片地区的经济凋敝。
农业、渔业和旅游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被污染的产品和景点会失去市场,这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生计造成了重大打击。
总体而言,日本核事故对辐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虽然一些具体影响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但其他影响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并对环境、健康和经济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因此,核能问题需要严格的监管和安全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影响。
日本 核辐射 地区
日本核辐射地区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建立了核辐射地区的评估和划分标准,将辐射水平较高的地区划定为核辐射地区。
根据日本政府的划定,福岛核事故导致的核辐射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区域:
1. 封锁区:离核电站较近的区域,处于核辐射风险最高的地带,居民被迫撤离,并严禁进入。
2. 居住困难地区:辐射水平较高,但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宜居状态的区域,居民被建议暂时不要居住,并限制进入。
3. 疏散指示解除準備区域:辐射水平较高,但在较长时间内有望恢复宜居状态的区域,居民被建议暂时不要居住,并限制进入。
4. 常时疏散地区:辐射水平略高于基准值,但在短时间内无需撤离的区域,居民可以居住,但应注意辐射防护。
5. 特定监测区域:辐射水平略高于基准值,但未达到疏散或居住限制的程度,居民可以正常居住,但应定期接受辐射检测。
以上划分标准和地区划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日本政府也在积极进行辐射治理和恢复工作,以确保核辐射地区的安全和可居住性。
日本核污染元素
日本核污染元素
日本核污染元素指的是在福岛核事故中释放出来的放射性元素。
福岛核事故于2011年发生,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
发生严重泄漏,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福岛核事故主要释放出来的核污染元素包括铯、碘、锶等。
这些元素通过空气、水和土壤传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铯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核污染元素,具有长半衰期和长时间的持久性,对人体的肌肉组织特别敏感。
碘含有放射性碘-131,可
被人体吸收并引起甲状腺疾病。
锶也是一个重要的核污染元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并积聚在骨骼中,可能导致骨骼疾病和癌症。
为了减少核污染元素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措施,包括限制土壤、食物和水源的使用,清理受污染的区域,并对受辐射的人群进行监测和健康管理。
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放射性废料处理和核电站的安全加固工作。
然而,福岛核事故对日本和全球的影响仍在持续。
虽然很多地区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同时,核污染元素的长期影响和潜在风险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不断的监测和研究。
正确认识核辐射
正确认识核辐射最近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和多座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特别是核污染问题已引起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核恐慌,我国也有不少人对此心存敬畏,谈核色变。
对此,我们应该客观、正确的看待核污染、科学理解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等。
目前,日本核电站造成的核污染是指因为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所致,主要导致局部环境的污染。
空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容,指空气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气溶胶(一种微小颗粒、尘埃),它可以随风漂移污染他地。
据气象部门报道,近期日本核泄漏区大部时间段内近地面为偏北风,高空大气主要以偏西气流为主。
受其影响,核泄漏污染物在大气中主要向日本以东北太平洋区域扩散,不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具有完善的核污染监测系统,据国家核安全局报道,截至今日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核泄漏事件影响。
这次核污染至空气中可以测得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放射性碘-131和铯-137,它们是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在核裂变中产生。
这两种放射性核素如果进入人体,在剂量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前者影响甲状腺功能,后者影响造血功能及神经系统。
由于碘有挥发性,故空气污染主要是碘-131。
有报道,日本灾区在一定范围内发放碘片,这是预防放射性碘-131污染的一种措施。
目的是用稳定的碘(碘片)封闭甲状腺组织,减少放射性碘进入。
这好比一个小房间只能容纳10人,进了10人后占满空间,其他人就进不去啦,即稳定碘进了甲状腺,放射性碘就进不去啦,以此达到预防目的。
如果我们可能遇到放射性碘污染,可以服用一定剂量的稳定性碘片以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应该强调的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过早或过时服用都达不到防辐射效果,而且要注意及时补充,对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福岛核泄漏事故
福岛核泄漏事故1. 介绍福岛核泄漏事故是指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系列严重事故。
事故由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啸引发,导致核电站发生了多次爆炸,核反应堆的燃料棒受损并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该事故是自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仅次于该事故的全球最严重核事故之一。
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核能产业和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事故发生原因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3月11日,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
地震导致核电站的电力供应中断,使核反应堆无法正常运转。
海啸过后,核电站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也被淹没,无法提供紧急电力。
缺乏电力的情况下,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无法运行,导致核燃料棒产生过热,并最终熔化,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核反应堆的爆炸也损坏了防护层,使辐射物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3. 事故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和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人员伤亡事故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伤害,其中包括数人因辐射过量而死亡。
此外,大量人员被疏散,给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长期的不确定性。
3.2 经济影响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核电站的停产导致电力供应短缺,影响了工厂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此外,追加的辐射检测和清理工作消耗了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
3.3 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大量的辐射物质泄漏到大气、土壤和海洋中。
辐射物质对生物体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影响,使周围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长期的破坏。
4. 应对措施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4.1 疏散和隔离政府迅速疏散了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并将福岛核电站周围设立为限制区和警戒区,禁止所有未授权人员进入。
此外,对受辐射污染的区域进行了隔离,以减少人员接触辐射物质的风险。
4.2 辐射监测和清理政府采取了广泛的辐射监测措施,以确保辐射水平可以及时控制和监测。
日本核辐射,泄露知识
各个微西弗(mSv)单位级别的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
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
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泄漏出来的是哪种类型的辐射?报道说在核电厂附近检测到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认为有氮和氩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有铀或者钚泄漏。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
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
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
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日本核污染的危害
日本核污染的危害
日本核污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
1. 健康风险:核污染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短期暴露可以引起急性放射病,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长期暴露则会增加癌症、先天缺陷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2. 生态破坏:核污染对环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
放射性物质会进入土壤、江河湖海水以及生物体内,导致植物死亡、动物死亡或突变,破坏生态平衡。
3. 农业和渔业受损:核污染会污染土壤、水源以及农作物和渔产品。
受污染的食物会带来潜在的放射性污染风险,对农业和渔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生产减少和销路受阻。
4. 经济影响:核污染事件造成的破坏以及对农业和渔业的影响会导致经济损失。
此外,核事故也会对旅游业和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5. 放射性废弃物管理难题:核污染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储存。
如何安全地处理和处理这些废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长期投资和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日本核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农渔业和经济的危害。
因此,减少核能使用并加强核安全措施非常重要,以尽量减少核污染造成的风险和危害。
普通人必须知道的核辐射知识-1
普通人必须知道的核辐射知识-1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了核污染水排海。
1放射性半衰期我们通常用半衰期来表示放射性变化的快慢。
所谓半衰期,就是放射性核素衰变掉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辐射剂量单位1希(Sv)=1000毫希(mSv)1毫希(mSv)=1000微希(μSv)1微希(μSv)=1000纳希(nSv)3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核电站周围:辐射剂量约0.01毫希/年乘飞机:辐射剂量约0.01毫希/小时胸部透视:辐射剂量约0.02毫希/次消化道造影:辐射剂量约13.7毫希/次吸烟(每天20支):辐射剂量约1毫希/年4辐射剂量与人体危害当短时间全身外照射辐射剂量不足250毫希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有临床上的表现;当辐射剂量为250~1000毫希时,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可能出现结膜炎,但身体功能不会变化;当辐射剂量为1000~2000毫希时,身体可能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等,血液中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后恢复缓慢;当辐射剂量为2000~4000毫希时,会在一天之内引起人恶心、腹泻、呕吐,几周之内脱发、食欲缺乏、虚弱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可能死亡;当辐射剂量为4000~6000毫希时,会引起人严重不适,2~6周之内死亡率约为50%;当辐射剂量为6000毫希以上,若无适当医护,死亡率为100%。
5放射性污染物的扩散途径核污染物扩散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空气,另一个是水。
⏹气态污染物扩散放射性物质释入大气后,除少数为气体之外,大部分形成气溶胶。
放射性气溶胶在大气中随气流而迁移,或在高空成为雨、雪的凝聚核心,或通过溶解和化学反应与水滴结合,降落到地面,通过吸附、吸收、代谢和转化,可污染陆地和水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由于水的蒸发和风的作用而重新进入大气,形成气溶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液态污染物扩散核电站液态流出物排入环境中的受纳水体后,随水流而弥散,一部分受重力的影响沉积到底泥中,一部分通过迁移和扩散,在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中蓄积,还有一部分通过灌溉,进入农田和农作物中。
日本、前苏联核泄露事件
日本、前苏联核泄漏事件——从社会突发事件看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一)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案例梗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该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严重地危害了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案例正文】(一)背景简介福岛一站1号机组是于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已经服役40年,已经出现许多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
这一机组原本计划延寿20年,正式退役需要到2031年。
2011年东京电力计划为第一核电站增建两座反应堆。
但事实上,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此前也多次发生事故。
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曾经发生临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隐瞒至2007年才公之于众。
2005年8月,里氏7.2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中存储核废料的池子中部分池水外溢。
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曾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2007年,东京电力公司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3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这家公司曾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
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计测得的数据曾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篡改。
原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因此辞职。
2008年6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5加仑少量放射性冷却水泄漏。
官员称这没有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
(二)核泄漏事件始末3月12日:福岛核电站发生小规模爆炸,据推测,可能是氢气爆炸所致。
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
日本福岛核辐射
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言2011年3月11日,位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一系列严重事故。
这场事故由一场强烈的海啸引发,导致核电站的多个反应堆失去了冷却系统,从而引发严重的核泄漏和辐射泄露。
这次事故对福岛县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持久和广泛的影响,成为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岛核事故的原因、影响和持续的挑战,在努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原因福岛核事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1年3月11日的一场强烈地震和随后的海啸。
这场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强的地震之一,震级达到9.0级。
地震引发了福岛县外海的一次巨大海啸,这场海啸的高度超过了10米。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海岸线附近,因此受到了这场海啸的直接冲击。
海啸破坏了核电站的冷却系统,使得核反应堆无法得到适当的冷却。
影响核辐射泄漏成为福岛核事故的最严重后果之一。
泄漏的辐射物质污染了周围的土壤、水源和空气。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广泛的核辐射污染。
周边地区的居民被迫疏散,而那些留在受污染地区的人则面临着持续的健康风险。
福岛核事故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长期影响。
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导致了植被的死亡和水生动物的消失。
捕捞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许多人失去了谋生的机会。
此外,由于海洋和大气的交换,辐射物质还蔓延到了远离福岛的地区,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福岛核事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暴露在核辐射下的人们面临着癌症、遗传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更加容易受到辐射伤害。
挑战福岛核事故对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政府不仅需要处理事故本身和保障受灾人民的安全,还需要面对核电站的废弃和核废料的处理问题。
对于受灾人民的救助和重建工作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此外,福岛核事故还引发了对于核能的争议和反思。
人们开始质疑核能在能源产业中的地位,以及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这场事故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重新审视核能的风险和效益。
日本核泄露事件核辐射相关知识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地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地人眼看不见地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地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地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地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地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地性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地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地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地生物效应强弱地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焦耳,为西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地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地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地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西弗地辐射剂量,就会增加地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地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毫西弗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地标准,每人每年受到地辐射量应小于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毫西弗地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毫西弗,则可能致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而日有媒体报道地福岛第一核电站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核泄漏时怎么做?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网站上介绍了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地一些措施,摘译如下:下文中地指导原则告诉你在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地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关闭并锁好门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果要求你撤离:•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更换衣服和鞋子.•将暴露过地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彻底洗一次澡.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地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不同阶段应采取哪些核辐射防护措施新华网北京月日电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地防护措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事件发生至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地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地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地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地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地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地食品和饮用水地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地特点,可采取地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地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地食入和再悬浮物质地吸入引起地内照射.因此,可采取地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核辐射防护办法清单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一个密封地塑料袋中,封闭袋口,然后采取彻底地全面地淋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如果你被通知撤离,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内,关闭空调和其他进气口,去一个地下室,并且除非绝对必要,避免使用电话;在受到辐射前或者刚受到辐射没多久,碘化钾可以帮助降低患癌症地风险.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日常生活希望提高防辐射能力,可以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地食品,也可饮用红酒,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地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食盐抗辐射无用过量食用会诱发甲状腺毒症最近几天,“吃碘盐防辐射”谣言四起,沿海各地出现食盐抢购风潮,引起各界高度关注.记者多方采访医学专家、毒理学学者及放射防护专家,他们纷纷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目前并未对我国造成放射性污染;即便遭遇放射性污染,以食盐地含碘量也不能起到防护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碘盐会诱发甲状腺毒症等疾病.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次吃千克才管用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及上海市内分泌临床质控中心主任王卫庆、姜晓华医生和叶蕾医生相继指出,过多地、盲目地食用碘盐,不仅有害自身健康,而且在防辐射方面也起不到针对性作用.因为碘本身是一种易挥发地元素,在贮存过程中会大量流失.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日常生活中摄入地碘盐、碘片等,被称为“非放射性碘”,它是与放射性元素中地“放射性碘”相对地.之所以说“服碘可以抗辐射”,是因为甲状腺是碘摄入首要地浓集器官,而一旦放射性碘被人体吸入后,自然会首当其冲对甲状腺造成损害.所以一般认为,当甲状腺肿充满了非放射性碘,等于将甲状腺“封闭”起来,“后到者”没有空间进入,就能阻止放射性碘地入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际上,放射性碘地辐射半径在毫米之内,若不被吸入人体,对身体损害很小.相比较而言,它更容易通过水等进入人体内.此外,如果采用“封闭式抗碘”实际需要高浓度地碘,碘盐中地含碘量根本达不到这个浓度.“碘是一种易挥发地元素,碘盐中地碘含量一旦较低,便不足以封闭甲状腺,甲状腺仍会吸收放射性碘,就起不到预防和缓解核辐射地作用.”专家们表示.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卫生部发布地信息,碘盐中碘地存在形式是碘酸钾(),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被甲状腺吸收利用.我国规定碘盐地碘含量为每千克毫克.按人均每天食用克碘盐计算,可获得毫克碘.按照每千克碘盐含毫克碘计算,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千克,才能达到预防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地盐摄入极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过量食用有害无益据悉,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区域周围,检测到了核反应堆防护层被破坏后释放到环境中地放射性物质,其中包括放射量比较多地成分碘和铯.吃碘只能预防碘对甲状腺地损伤.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向民众发放碘片,降低可能遭受地核辐射伤害.此后,“吃碘防辐射”地传言导致一些中国民众急于通过购买碘片或碘盐“补碘”.对此,上海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沈建华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就算福岛核电站全部损坏,能够影响到中国地辐射总量也是有限地,只有近距离接触到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才会对人构成危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此外,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卫生局获悉,针对日本发生地震后引发核泄漏事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已启动了核辐射防护应急预案.放射防护专家提醒:根据我国和上海地辐射水平监测结果,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未对申城造成不良影响,市民不需要通过服用碘片或碘盐等预防核辐射伤害.医学专家们还表示,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已大量食用者不必担心专家们表示,已食用大量碘片或碘盐、但未出现不良反应地市民,也不用担心.碘在食用一天之后就能被排泄完毕.换句话说,万一要接触放射性碘,也只有在提前两个小时服用碘剂才会实现预防效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此外,针对部分市民担心地市场在售食盐被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污染地情况,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申城目前供应地食盐,绝大多数是来自大陆盐矿产生地矿产盐,不会受到日本核泄漏事件地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地危害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地天然辐射剂量为毫西弗.一次小于毫西弗地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一次-毫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日福岛核电站正门前地辐射量毫西弗小时,相当于普通人年可被辐射量上限地约倍.日常生活中,我们坐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毫西弗辐射.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地剂量在毫希弗.规定职业人员地年剂量最高限值为毫西弗.一次性遭受毫西弗可能会致死.专家支招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后,放射性物质正在乘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日,在第一核电站第三反应堆附近监测到核辐射量达到人一年中辐射量安全值地倍,东京等地也分别检测到辐射量超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目前,部分在日中国公民已经或即将陆续回国,广东放射医学专家日提醒,到过核辐射超标地区地人士应用温水、肥皂彻底清洗全身,所穿衣服、皮鞋应尽量原地丢弃,或者将其单独放入塑料袋密封保存,待回国后销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当核辐射来袭时,我们又该怎么应对?——中国地老百姓们眼下正前所未有地关注这两个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碘片事前吃最有效最新消息称,日本政府已在可能遭受核污染地地区派发碘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办公室主任邹剑明告诉记者,放射性碘主攻人体地甲状腺,服用用其稳定性同位素制成地碘片,就可抢在其之前与甲状腺结合,起到一定地保护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受照前小时内或受照后小时内服用碘片,防护效率最高可达;受照小时后才服用,效率则降低到以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所以,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 受影响地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到,目前取得生产碘片(碘化钾)批准文号地企业共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成年人推荐服用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专家表示,碘片主要是用于补碘,可防治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也可暂时控制甲亢.吃碘片防辐射不可太过随意,乱吃碘片可能会发生副作用——甲状腺机能有问题地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危急时速闭离门窗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医学专家杨宇华表示,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 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 人员防护应以“内外兼防”为原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中,体外照射地防护原则一是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二是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三是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 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 避开门窗等屏蔽差地部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体内照射地防护原则是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不在污染地区逗留.清除污染, 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捂住口鼻严防死守杨宇华指出,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地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 减少放射性物质地吸入;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围脖、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受到污染地水和食品.如果事故严重, 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 应听从有关部门地命令, 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地人员, 应将受污染地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 进行监测和处理.受到或疑似受到放射性污染地人员应清除污染, 最好地方法是洗淋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淋浴是清除核污染地最好办法.”邹剑明介绍说,到过污染区地人应用温热水、肥皂等偏碱性洗浴品充分洗头、洗身.但不能用力过度,“如果搓破皮肤,更容易受到核污染尘埃地损害”. (任珊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防辐射贴士:千毫西弗或致死从日起,日本政府通报地核辐射当量剂量从“微西弗”改成了“毫西弗”.杨宇华解释,“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地生物效应强弱地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缩写为).是指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焦耳.“西弗是个非常大地单位,通常都只使用毫西弗、微西弗.毫西弗=微西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地人来说,每年正常地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地氡辐射)为千微西弗千微西弗;一次小于微西弗地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行业地工人,一年辐射剂量最高限值为万微西弗(毫西弗);一次性遭受千毫西弗可能致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际上,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地食物、住地房屋乃至人地身体都有放射性.辐射不传染专家建议,到过核辐射超标地区地人士应及时检测所受核辐射是否超标.作为卫生部国家一类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广东仅省职防院一家可检测和治疗放射病;市疾控中心可检测衣物有没有沾染放射性物质,但不能对人体伤害进行测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据悉,核辐射检测费用在千千元之间.如果确诊受到核辐射损害,可用络合剂等进行治疗.受到过核辐射地人回国后,会不会把辐射传染给身边地人?专家认为,从日本返国地同胞即使携带有放射性微尘,从机场到医院沿途对广州环境地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此,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孔令丰表示:“核辐射是一次性地,不会传染.但不排除从日本回来地旅客衣服上沾染有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例如,他坐过地椅子你再坐地话,可能也会粘上这些物质,但其辐射地量已经非常少了,几乎可以认为没有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孔令丰建议从日本福岛县污染区撤离归国地同胞进行核辐射检测,而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地旅客没有检测地必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即使在入境时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略微超标也无须恐慌,只要进行简单地洗消就能避免二次污染,“把沾染有放射性物质地衣服丢弃,回家洗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国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也给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给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引起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
为了帮助市民正确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健康影响,特编写这本小册子,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1.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核电站是利用一座或几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核动力设施。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用的燃料是铀。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即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快堆等。
2.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哪些安全措施?核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在建造时设置了四道屏障,包括燃料芯块、密封的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以及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在控制方面有多重保护: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时,可进行正常停堆;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在核电厂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了当地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应能安全停闭,不会发生爆炸。
3.这次地震为什么造成了福岛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6座沸水反应堆机组。
地震发生后,反应堆机组冷却系统供电中断,水循环不能完成,核反应堆中的热量带不出去,热量的聚集导致容器中更多的液态水变成蒸汽,容器内气压变大,对容器外壳形成威胁。
为了降低容器内的气压,电站工作人员选择把蒸汽排出核反应堆,但是容器内的高温使得水蒸汽与锆合金反应产生氢气,与厂房里的氧气混合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0级的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毁灭性打击,导致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
这场核泄漏事故,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场核灾难。
福岛核电站是日本最早开始修建的核电站之一,其中第一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机组均建于上世纪70年代核电大发展时期,修建于1971年的1号机组在事故发生时已经服役了40年,进入寿命末期。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积聚了大量核废水。
一部分废水是帮助冷却核反应堆的海水,但同时变成了污染源;另一部分是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在海啸的作用下流入到厂房地下室,和已有的污染水混合在了一起。
此外,雨水也渗入厂房,成为污水。
随着核电站积聚的核污水越来越多,在距离福岛核事故过去10年后,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过滤后排入大海。
给出的理由是,东电近10年一直在给核电站事故善后,但发现储存核污水的储罐容量不够了,到2022年夏天就会存满。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
通过ALPS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但是氚难以从水中清除。
日本政府当时表示,东电在排放核废水时,水中所含的氚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以下,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预计于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
该计划一经公布就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
然而,2022年7月,日本政府执意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即修建一条从福岛核电站通往近海的海底隧道,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水通过该隧道引流至距海岸1公里的近海排放。
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于当年7月22日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计划。
获得地方政府同意后,东电公司计划于2023年春天开始排放核污水。
此后,根据日本政府的说法,由于相关基建受天气与海洋状况等变数的影响,排放的时间从原计划2023年春天延至2023财年第一季度(2023年4~6月)。
日本核泄露及核辐射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个微西弗单位级别的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
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
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泄漏出来的是哪种类型的辐射?报道说在核电厂附近检测到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认为有氮和氩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有铀或者钚泄漏。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
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
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
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日本核辐射必备: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
小贴士: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
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
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
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
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
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
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译者后记: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读者朋友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小贴士●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
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
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核辐射资料人工辐射源对公众剂量的贡献核辐射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
核泄漏事故的核辐射监测技术与方法
核泄漏事故的核辐射监测技术与方法核泄漏事故是指核能设施或核材料发生泄漏或溢出,导致核辐射超过安全限值的事件。
这类事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准确监测核辐射的技术与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核辐射监测技术与方法,旨在提供有效的应对核泄漏事故的手段。
一、环境监测技术(1)空气监测核辐射泄漏后,空气是最先受到影响的介质之一。
因此,通过空气中的核辐射水平来判断区域的辐射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核辐射空气监测技术包括使用γ射线测量仪器、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电离室等。
这些设备能够测量空气中的γ射线强度,以评估辐射水平。
(2)水体监测核泄漏事故还可能导致水体受到核辐射的污染。
在水体监测中,常使用的技术包括γ射线测量仪器、闪烁体探测器以及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测量仪器。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以及微生物污染情况,有助于评估水体的安全性。
二、个人辐射监测技术核泄漏事故会对人员造成直接的辐射威胁,因此对人员进行辐射监测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个人辐射监测技术:(1)佩戴式辐射剂量仪佩戴式辐射剂量仪是一种可以固定在人体上的装置,用于测量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
这种装置通常可以记录并存储辐射剂量数据,并能随时检查和分析。
在核泄漏事故中,佩戴式辐射剂量仪可用于监测人员接受的核辐射剂量,以帮助评估人员的辐射风险。
(2)全身扫描仪全身扫描仪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内部核辐射源的设备。
该设备能够通过放射性物质的特征辐射检测人体内的核素含量,从而评估人体的核辐射情况。
在核泄漏事故中,全身扫描仪可以帮助确认人员是否携带或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
三、远程监测技术在核泄漏事故现场,由于高辐射区域的存在,直接进入该区域的风险较高。
因此,远程监测技术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远程监测技术:(1)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搭载的遥感设备,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信息。
在核泄漏事故监测中,卫星遥感可用于观测辐射污染区域的范围和强度,以及导致核泄漏的可能源头。
日本核辐射对中国影响
日本核辐射对中国影响
日本核辐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污染:日本核辐射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散播到空气、土壤和水体中,可能通过大气和海洋传播到中国境内。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对中国的环境造成污染,可能对生态系统和农田产生负面影响。
2. 食品安全:日本核事故后,一些受污染的食品可能流入中国市场,对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进口检验和限制措施,以确保受污染食品不进入中国市场,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3. 旅游业影响:日本核辐射事故后,一些中国游客对前往日本旅游持谨慎态度,担心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对日本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评估,日本
核事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事故现场附近,距离事故现场较远的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因此日本核辐射对中国的影响整体上是有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究竟有什么危害?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
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
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
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
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的致癌几率。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毫西弗。
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
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而日有媒体报道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
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核泄漏时怎么做?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网站上介绍了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摘译如下:下文中的指导原则告诉你在核电站发生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做。
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
关闭并锁好门窗。
如果要求你撤离:•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
•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
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
•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
•彻底洗一次澡。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
事先没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
不同阶段应采取哪些核辐射防护措施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事件发生1至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
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
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
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
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
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
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
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
因此,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等。
核辐射防护办法清单2011-03-18 14:50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封闭袋口,然后采取彻底的全面的淋浴;如果你被通知撤离,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内,关闭空调和其他进气口,去一个地下室,并且除非绝对必要,避免使用电话;在受到辐射前或者刚受到辐射没多久,碘化钾可以帮助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日常生活希望提高防辐射能力,可以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品,也可饮用红酒,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
食盐抗辐射无用过量食用会诱发甲状腺毒症2011-03-18 14:51最近几天,“吃碘盐防辐射”谣言四起,沿海各地出现食盐抢购风潮,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记者多方采访医学专家、毒理学学者及放射防护专家,他们纷纷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目前并未对我国造成放射性污染;即便遭遇放射性污染,以食盐的含碘量也不能起到防护作用,相反,过量食用碘盐会诱发甲状腺毒症等疾病。
一次吃3千克才管用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及上海市内分泌临床质控中心主任王卫庆、姜晓华医生和叶蕾医生相继指出,过多地、盲目地食用碘盐,不仅有害自身健康,而且在防辐射方面也起不到针对性作用。
因为碘本身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在贮存过程中会大量流失。
日常生活中摄入的碘盐、碘片等,被称为“非放射性碘”,它是与放射性元素中的“放射性碘”相对的。
之所以说“服碘可以抗辐射”,是因为甲状腺是碘摄入首要的浓集器官,而一旦放射性碘被人体吸入后,自然会首当其冲对甲状腺造成损害。
所以一般认为,当甲状腺肿充满了非放射性碘,等于将甲状腺“封闭”起来,“后到者”没有空间进入,就能阻止放射性碘的入侵。
实际上,放射性碘的辐射半径在毫米之内,若不被吸入人体,对身体损害很小。
相比较而言,它更容易通过水等进入人体内。
此外,如果采用“封闭式抗碘”实际需要高浓度的碘,碘盐中的含碘量根本达不到这个浓度。
“碘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碘盐中的碘含量一旦较低,便不足以封闭甲状腺,甲状腺仍会吸收放射性碘,就起不到预防和缓解核辐射的作用。
”专家们表示。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酸钾(KIO3),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被甲状腺吸收利用。
我国规定碘盐的碘含量为每千克30毫克。
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盐计算,可获得..3毫克碘。
按照每千克碘盐含30毫克碘计算,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3千克,才能达到预防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摄入极限。
过量食用有害无益据悉,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区域周围,检测到了核反应堆防护层被破坏后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其中包括放射量比较多的成分碘-131和铯-137。
吃碘只能预防碘-131对甲状腺的损伤。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向民众发放碘片,降低可能遭受的核辐射伤害。
此后,“吃碘防辐射”的传言导致一些中国民众急于通过购买碘片或碘盐“补碘”。
对此,上海市政协常委、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沈建华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就算福岛核电站全部损坏,能够影响到中国的辐射总量也是有限的,只有近距离接触到大剂量放射性物质才会对人构成危害。
”此外,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卫生局获悉,针对日本发生地震后引发核泄漏事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已启动了核辐射防护应急预案。
放射防护专家提醒:根据我国和上海的辐射水平监测结果,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未对申城造成不良影响,市民不需要通过服用碘片或碘盐等预防核辐射伤害。
医学专家们还表示,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可诱发甲状腺毒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等疾病。
已大量食用者不必担心专家们表示,已食用大量碘片或碘盐、但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市民,也不用担心。
碘在食用一天之后就能被排泄完毕。
换句话说,万一要接触放射性碘,也只有在提前两个小时服用碘剂才会实现预防效果。
此外,针对部分市民担心的市场在售食盐被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污染的情况,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申城目前供应的食盐,绝大多数是来自大陆盐矿产生的矿产盐,不会受到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影响。
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011-03-18 14:53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为2-4毫西弗。
一次小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毫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14日福岛核电站正门前的辐射量毫西弗/小时,相当于普通人年可被辐射量上限的约8倍。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毫西弗辐射。
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1 毫希弗。
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可能会致死。
专家支招2011-03-18 15:10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后,放射性物质正在乘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
15日,在第一核电站第三反应堆附近监测到核辐射量达到人一年中辐射量安全值的400倍,东京等地也分别检测到辐射量超标。
目前,部分在日中国公民已经或即将陆续回国,广东放射医学专家15日提醒,到过核辐射超标地区的人士应用温水、肥皂彻底清洗全身,所穿衣服、皮鞋应尽量原地丢弃,或者将其单独放入塑料袋密封保存,待回国后销毁。
核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当核辐射来袭时,我们又该怎么应对?——中国的老百姓们眼下正前所未有地关注这两个问题。
碘片事前吃最有效最新消息称,日本政府已在可能遭受核污染的地区派发碘片。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办公室主任邹剑明告诉记者,放射性碘131主攻人体的甲状腺,服用用其稳定性同位素制成的碘片,就可抢在其之前与甲状腺结合,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受照前24小时内或受照后1小时内服用碘片,防护效率最高可达97%;受照4小时后才服用,效率则降低到50%以下。
所以,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 受影响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到,目前取得生产碘片(碘化钾)批准文号的企业共18家。
成年人推荐服用100 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
专家表示,碘片主要是用于补碘,可防治地方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也可暂时控制甲亢。
吃碘片防辐射不可太过随意,乱吃碘片可能会发生副作用——甲状腺机能有问题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危急时速闭离门窗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医学专家杨宇华表示,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 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 人员防护应以“内外兼防”为原则。
其中,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一是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二是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三是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