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垃圾处理方法与经验分析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精选3篇)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aa9a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e.png)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精选3篇)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篇1从源头上分类投放垃圾,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和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出路。
当我们为垃圾分类试点寻找解决办法时,国外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做法,有不少值得借鉴。
商品包装盒上注明所属垃圾类别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日本有些地方的生活垃圾分类多达23种。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
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
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扔桌子、衣柜等大件垃圾是需要花钱的,居民要到便利店、超市等处购买一种处理券,把券贴到大件垃圾上,然后在指定日期搬运到指定地点。
在公园、高速公路休息站等公共场所,则通常会设置一大排垃圾箱,分别收集生鲜垃圾、瓶子和罐头、塑料饮料瓶、报纸、不可燃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等。
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餐后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垃圾箱前,从袋中一件件地掏出垃圾,经确认后分门别类地扔入垃圾箱。
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所以扔了什么垃圾基本一目了然。
如果想“偷懒”,很可能被人指责。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
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玻璃垃圾分有色无色塑料垃圾要分软、硬北欧国家瑞典一直以环境整洁、优美而闻名于世,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该国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瑞典街边的垃圾桶就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
家里面的垃圾分类比较细,主要有:残食类、报纸类、硬纸板类、金属类、透明玻璃类、有色玻璃类、硬塑料类、软塑料类。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精选19篇)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06bf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7.png)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精选19篇)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篇1国际上通常把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分为粗分类和细分类。
粗分类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主要是大类粗分,路边回收。
即将生活垃圾简单的分类为办公垃圾(纸张废品比较多),餐饮垃圾(有机垃圾比较多)、居民垃圾等,由居民分类收集送至路边分类投放。
专业公司从路边收集点统一收集后,集中采用机械化再次分拣。
细分类以日本为代表,推崇循环经济和源头减量理念,依靠立法强制推动,制定实施了完备的垃圾分类法规体系。
日本的垃圾分类从回收到最终处理几乎完全由政府负责,垃圾细分类多达几十种,而且要求全民参与,居民按标准细分,采用定时、定点和定类的方式由专业公司分类收集利用。
各国垃圾分类大多具有以下特点:(1)法制健全,管理科学。
各国重视垃圾分类立法。
基本上做到了对各种垃圾分类具有严格明晰的规定和指引,同时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处罚相当严格。
政府在垃圾分类中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社会参与程度非常高。
(2)设施完善,投放方便。
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设施比较完备,而且布点合理,具备人性化的特点。
如在日本,垃圾分类设施配备到各个小区,种类达几十种,同时严格要求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在超市等大型公共场所专门设立废弃物等回收点。
(3)垃圾资源化产业成熟完备。
在发达国家,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形成企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垃圾产业体系,有的城市甚至已实现了垃圾的零排放。
(4)重视宣传教育。
国外大多数国家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就开展全民普及教育。
垃圾分类手册发放到户,各种宣传资料在公众场所随处可见。
两市基本是按照源头粗分原则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它垃圾”三类。
两市都在大力推广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并鼓励社区和机团安装厨余垃圾机就地单独处理餐饮垃圾。
目前上海有450个小区、北京有1827个居住区推行了垃圾分类。
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国外垃圾处理方法与经验分析
![国外垃圾处理方法与经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29d0ee804d2b160b4ec0b6.png)
国外垃圾处理方法与经验分析1、垃圾焚烧占主流当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法。
在西方国家,垃圾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
瑞士80%的垃圾为焚烧处理,日本、丹麦垃圾的70%以上为焚烧处理。
填埋处理在美国依然是处理量最大的方法,占比达到56%。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主要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比例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主要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比例与中国对比目前我国人均垃圾焚烧量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与人均垃圾产生量有关,同时与垃圾焚烧占比低有关。
2011年我国城镇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为37.6千克/年,2007年欧盟人均垃圾焚烧量为127.7千克/年,日本2005年人均垃圾焚烧量为315.5千克/年,美国2007年人均垃圾焚烧量已达到95.1千克/年。
图1:我国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与发达国家对比2、德国:重视循环利用、周密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在德国,大多数垃圾被回收利用,其次是填埋,其余垃圾直接焚烧后发电。
经统计,德国每年产生垃圾6000多万吨,其中3500万吨被回收利用,1100万吨被焚烧,另外1500万吨填埋,回收利用、焚烧、填埋分别占57%、18%、25%。
1972年,德国就通过了首部《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开始对垃圾进行环保有效的处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将废物处理的管理理念确立为“减量、循环与再利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实施了《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
到2005年,德国就有60%多的市政垃圾得到再循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达到了65%。
3、日本:严格分类基础上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法日本由于土地面积的狭小,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减少最终填埋量为主要处理方式,并且明确提出了“3R”原则,即减量控制(reduce)、回收利用(reuse)和循环再利用(recycle)。
现在,日本80%的生活垃圾被进行焚烧处理,5%左右被回收利用,剩余的15%被填埋。
日本垃圾分类与处理体系建设回顾及分类制度经验借鉴分析
![日本垃圾分类与处理体系建设回顾及分类制度经验借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56f5f6fad6195f302ba68e.png)
日本垃圾分类与处理体系建设回顾及分类制度经验借鉴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日本污染事件频发,生态环境堪忧。
二战后日本为恢复经济发展,奉行“产值第一主义”,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
20 世纪50~70 年代,日本经历了快速工业化,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迅速崛起,这些重污染产业导致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以东京 2 3 区为例,据《东京 23 区清扫事业变迁史》数据,1953 年东京 23 区生活垃圾排放量不足 50 万吨/年,到 1975 年增加到 400 万吨/年,22 年的时间增加了七倍。
由于大量污染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理,60 年代日本爆发了影响恶劣的“四大公害”,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日本 GDP 增长率来源:wind日本产业结构发展阶段来源:wind 反公害运动、外部经济环境改变促使政府治理环境污染。
60 年代末日本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公害运动,1970 年达到高潮,到 1973 年日本爆发了约 3000 次与环境有关的公民运动。
世界石油危机爆发给日本的外向型重化工经济带来严重打击,日本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和能源危机交织迸发,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模式难以为继。
日本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大环保力度,向重视节能、降低消耗方向迈进。
生活垃圾处理经历了末端处理、前端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发展过程。
20 世纪50 年代~1975 年,日本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垃圾管理政策,集中于垃圾末端处理,主要方式是焚烧和填埋处理,公民并没有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要得到妥善有效处理,源头分类是前提,1975 年~90 年代,日本从末端处理转向前端治理,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体制,1975 年广岛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五大种类垃圾的回收。
()90 年代以来,日本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垃圾分类与处理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管理政策也从减量化、资源化转变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简称 3R)。
日本垃圾分类与处理的历史溯源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版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研究显示:日本垃圾分类实行时间较长,从投放、收集运输到终端处理已经形成完善成熟的体系。
国外有机垃圾处理方法
![国外有机垃圾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ec2f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d.png)
国外有机垃圾处理方法美国餐厨垃圾处理情况美国 2001 年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为 2.29 亿吨,餐厨垃圾总量为2620万吨,占其生活垃圾总量的11.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回收、堆肥、焚烧、填埋,2002 年处理率分别占22.4%、7.2%、14.7%、55.7%。
由于美国采用的是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其收费标准是以家庭垃圾的产生量为基准,家庭产生的垃圾多,收费就相应高。
所以以堆肥方式处理餐厨垃圾及庭院垃圾在美国的家庭非常普及。
在美国用堆肥方式处理餐厨垃圾一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在监狱、学校等垃圾集中收集的地方。
目前应用方向以蚯蚓堆肥(Vermi-composting)、密封式容器堆肥(In-Vessel composting)较多。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就成功地研制开发出家庭食物垃圾处理机,解决了倾倒家庭食物垃圾的烦恼。
如今,美国90%以上家庭使用这种机器,一些城市甚至强制使用。
在美国,餐饮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单位设置垃圾粉碎机和油脂分离装置,餐饮垃圾经粉碎机粉碎后进入油脂分离装置,实行油、水分离,碎料排入下水道,油脂则送往相关加工厂(如制皂厂等)加以利用;餐饮垃圾产生量较小的单位,则将其混入有机垃圾中进行处理。
美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比例很高。
厨房产生的垃圾必须分门别类放置:塑料制品、铁皮罐头盒、铝罐饮料等扔入黄色垃圾桶;纸张扔入蓝色垃圾桶;残羹剩饭等有机物倒入绿色的“生态桶”;剩下的才倒入黑色的普通垃圾桶。
近期的发展趋势,则是倾向于对残羹剩饭等有机物采用堆肥工艺制成肥料或加工成动物饲料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
2013 年 4 月 25 日,纽约市场迈克尔?布隆伯格宣布该市将有 100 家餐馆加入首个“餐厨垃圾挑战”计划,这是纽约市为减少有机垃圾填埋、降低垃圾温室气体排放而开展的一个新计划。
这一计划建立在业已开展的有机垃圾项目基础上,包括在布鲁克林和曼哈顿街区一些公立学校开展的垃圾减量以及今天5 月将在斯坦顿岛区开展的居民有机垃圾循环利用项目。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d564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5.png)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国外在垃圾分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对于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1.日本(1)细致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被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如瓶罐、纸张)和有害垃圾(如电池)等几大类。
●每种垃圾都有特定的收集日,居民必须按照规定的日期和方式投放垃圾。
(2)适明的垃圾裳●日本垃圾袋是半透明的,方便监督人员检查居民是否正确分类垃圾。
(3)教育与宣传●日本政府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确保垃圾分类制度的顺利执行。
2.德国(1)高效的回收系统●德国拥有高效的包装垃圾回收系统,称为“绿色点“系统。
生产商必须为包装支付“绿色点费用,从而促进了包装的回收和再利用。
(2)押金机制●德国实行饮料瓶押金制度,消费者购买饮料时需支付一定押金,退还空瓶时可领回押金。
这一制度极大地提高了饮料瓶的回收率。
(3)严格的垃圾分类标准●德国的垃圾分类标准非常严格,居民必须按照规定的类别投放垃圾。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南和回收日历,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垃圾。
3.瑞典(1)食物垃圾分类●自2024年起,瑞典法律要求每个人对食物垃圾进行分类。
食物垃圾被单独收集并用作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原料。
(2)押金制度●瑞典长期以来-直拥有饮料瓶回收押金制度,鼓励消费者退还空瓶并领取押金。
(3)循环经济●瑞典政府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和居民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英国(1) Al技术助力●英国一些公司开始使用Al技术助力垃圾分类和回收,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分类垃圾桶●英国家庭通常拥有多个分类垃圾桶,用于收集不同类型的垃圾。
社区会安排专门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
5.美国(1)蓝色和绿色垃圾桶●在美国的一些地区,如纽约市。
学校、机关等地的垃圾桶分为蓝色和绿色。
蓝色桶用于收集纸类垃圾,绿色桶用于收集瓶子、链头等可回收物。
国外的垃圾处理方法
![国外的垃圾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712e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6.png)
国外的垃圾处理方法垃圾处理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寻找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垃圾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国外的垃圾处理方法:1. 垃圾分类:许多国外城市采取了垃圾分类的政策,即将垃圾分为可回收、有害和一般垃圾。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可回收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建设焚烧厂:焚烧垃圾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尤其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
焚烧厂可以将垃圾燃烧并转化为能源,如热能或电能。
同时通过高温焚烧可以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然而,焚烧厂也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放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建设填埋场:填埋是一种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将垃圾埋在地下。
然而,填埋场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这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有负面影响。
因此,现代的填埋场往往采取措施收集和利用产生的甲烷气体,例如,用于发电或供热。
4. 循环经济:一些国外地区正在积极推动循环经济,通过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再利用资源来减少垃圾产生。
这包括提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鼓励拆解和回收电子设备、推广废物再利用和再生制造等。
5. 生物降解:有些国家正在研究和发展生物降解技术,通过使用微生物来分解和处理有机垃圾。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有机垃圾的填埋和焚烧,同时也可以生产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
6. 垃圾倾倒禁令:一些国家已经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倾倒禁令,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包括限制或禁止将垃圾倾倒进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以及将垃圾倾倒在敏感的生态系统或自然保护区。
7. 垃圾减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垃圾处理方法。
一些国外地区通过实施政策、宣传教育等方式来鼓励人们减少废物的生成,例如购买少包装产品、使用可再生袋子、减少食品浪费等。
除了上述方法,一些国外地区还在积极研究新的垃圾处理技术,如微生物处理、高温气化、垃圾变燃料等。
这些创新技术有望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
总之,国外的垃圾处理方法涵盖了垃圾分类、焚烧厂、填埋场、循环经济、生物降解、垃圾倾倒禁令、垃圾减量等多个方面。
国外垃圾回收及处理模式的经验及其启示
![国外垃圾回收及处理模式的经验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987c9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4.png)
国外垃圾回收及处理模式的经验及其启示国外垃圾回收及处理模式经验:
1.源头分类:在国外,居民将垃圾按照分类投放在指定的垃圾箱中,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垃圾回收。
例如,将可回收物品放入指定的回收箱中,将有害垃圾放入有害垃圾桶中等等。
2.回收垃圾:在国外,回收垃圾是一个常见的行业,企业会将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销售,从而实现收入。
回收垃圾的种类包括金属、玻璃、纸张、塑料和电子产品等。
3.焚烧垃圾:一些国家会将垃圾焚烧来发电和供暖。
这种方法虽然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但也是一种可行的利用垃圾的方式。
4.填埋垃圾:一些国家没有回收垃圾的行业,而是采用将垃圾堆在垃圾填埋场中的方式来处理垃圾。
这种方法会导致土地衰竭,同时也会产生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影响。
启示:
1.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可以通过政府宣传、校园教育等途径普及居民垃圾分类的概念和知识,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发展回收垃圾产业:政府可以支持和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回收垃圾产业,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3.重视绿色能源的开发:可以探索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发电等绿色能源开发方式。
4.完善垃圾处理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规范管理,保障垃圾处理的环保质量。
国外固废处理经验
![国外固废处理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56c7ce7fab069dc5022011a.png)
国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制度建设始于70年代。
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伴随着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随之产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资源的日趋稀缺,石油危机以后,各国政府为了积极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物的回收与资源利用,相继颁布了引导和规范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法律法规,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对固体废物处理给予保障,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是一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型行业,美国、欧盟、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既开始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方面的制度建设,相继推出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带来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1)固废处理是美国环保产业的核心固废处理产业是美国环保产业核心之一。
截止2010年,美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3163亿美元,直接创造16.57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废水处理工程与水资源、固体废物与危废管理占比分别为28%、20%,是美国环保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子行业。
美国固体废物处理产业,包括生活垃圾和有害废弃物处理,仅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衰退外,均处于增长态势。
美国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在2007年达到峰值25.5亿吨,2008年开始下降。
从处理方式来看,资源回收利用的比例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9.56%提高到2009年的33.74%,而填埋方式处理比例则明显下降。
由此可见,随着美国环保投入的不断增加,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已趋于减少,同时,处理方式逐渐优化。
美国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美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方式的变化(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高循环利用率是日本固废处理产业发达的重要表现日本政府对资源与环境非常重视,城市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属于资源与环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日本得到快速发展,废物循环利用比例逐年提高。
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
![垃圾分类的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ada6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3.png)
技术水平
国内在垃圾处理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国外已经 具备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施。
社会氛围
国内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逐渐提 高,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03
成功案例一:瑞典垃圾分类
瑞典垃圾分类制度
分类标准
瑞典采用源头分类的方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 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各类垃圾有明确的投放 标准和指导。
鼓励技术创新
支持新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的 应用,提高分类效率和资源回
收率。
05
成功案三:德国垃圾分类
德国垃圾分类制度
1 2 3
分类标准
德国将垃圾分为四类,包括生活垃圾、纸质垃圾 、生物垃圾和玻璃垃圾,各类垃圾均有明确的投 放标准和要求。
投放方式
德国采用定点投放和上门收集两种方式,居民需 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或等待专门人员 上门收集。
分类标准
日本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等, 每类垃圾都有详细的投放指南。
投放方式
居民需要在指定时间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并遵守相关规定,如 破损垃圾需清洗干净后投放。
实施效果与成果
资源回收
通过垃圾分类,日本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再 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环境改善
垃圾分类有效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的数量,降 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倡导全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推广成功案例经验
将成功案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推广,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垃圾分类事业的发 展。
创新参与方式
国外垃圾处理案例分析
![国外垃圾处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a759b70029bd64783e2c8f.png)
国外垃圾处理案例分析1.垃圾的概念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垃圾的排出量越来越大,成分也复杂多样。
垃圾且具有污染性,需要无进行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的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影响人体健康。
2.我国的城市垃圾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2亿,居世界首位。
城市历年的垃圾退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围。
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可以预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
3.垃圾处理方式目前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
填埋是一种极其消极、万般无奈、没有处理的处理方法。
虽然该处理方法投资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但填埋的垃圾并没有实现无害化处理,更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
堆填区中的垃圾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
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 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
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
由此节约土地,降低垃圾污染的威胁。
4.国外垃圾处理案例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各国垃圾分类方式 世界各国处理垃圾方法
![各国垃圾分类方式 世界各国处理垃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32ae44e2bd960591c6774d.png)
各国垃圾分类方式世界各国处理垃圾方法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垃圾分类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如何有效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也是当下的热门话题。
垃圾分类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漫长的集体养成的过程,培育的过程。
在国外,人们都是怎么样来处理垃圾的?特别是大件垃圾和电子垃圾又是怎么样来处理和回收呢?各国垃圾分类方式有何不同?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分别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
中国垃圾分类方式1.可回收: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不可回收餐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
3. 有毒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垃圾处理方法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与资源化处理,也有简易填埋的方式,虽是尽量的无公害处理方式,但仍占用上万亩土地,存在垃圾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
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我国不同城市推行的垃圾处理方法不同:北京市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上海推行用回收物换礼品的奖励机制、深圳明确了分类技术标准、杭州垃圾分类实名制。
美国垃圾分类方法公司:浙江润尚厨卫科技有限公司1.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2.厨房垃圾:(1)熟厨余包括剩菜、剩饭、菜叶;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2)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
但广义的厨余垃圾还包括用过的筷子,食品的包装材料等。
3.有害垃圾:清洁用品、装修和建筑产品、园艺和控制虫害产品、汽车产品、家电产品;4.其它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1306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6.png)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1.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是给我们生活中的“废物”也穿上一身“正装”。
在国外,人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可不是说说而已,大家都知道,正确的垃圾处理可以帮助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甚至能回收一些物资,用到其他地方。
怎么说呢?就像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努力,能为地球打理美容,真是事半功倍啊!2. 各国的垃圾分类方式2.1 欧洲的垃圾分类提到垃圾分类,欧洲小伙伴们可是走在了前头。
比如德国,他们的垃圾桶可是五花八门,有一般垃圾桶、有纸张桶、有塑料桶,甚至还有玻璃桶。
你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总是能看到那些色彩绚丽的垃圾桶,简直就像是环保的“迪士尼乐园”。
他们非常讲究,连个小瓶子都不想随便扔掉,认真得让你觉得自己简直是个“环保斗士”。
这样一来,垃圾的回收率就高得令人咋舌,简直是“走出家门,随手做贡献”!2.2 日本的垃圾分类再来说说日本。
日本人的垃圾分类更是精细到让你目瞪口呆。
咋回事呢?一般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还有更具体的小类别!每一个垃圾袋上都有简明清晰的说明,指导你如何处理。
就好比版主有个“生活小百科”,天天陪伴着你。
结果吗?他们甚至还有“垃圾收集日”,就像节日一样。
人们穿着整齐的衣服,手里拎着整齐的垃圾,成群结队走出门,这场面,相当有意思,就好像一场环保大游行呢!3. 垃圾分类的心理因素3.1 社会责任感在这些国家,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个行动,更是一种责任感。
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我为地球做贡献”的信念,大家共同努力,互相促进,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所以,垃圾分类成了一种风尚,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种氛围简直让人感觉特别温暖,就像是在大伙一起种花,谁的花开得最好,大家都乐在其中。
3.2 教育与培训教育也是个关键点!在很多国家,学校都会开设专门的环保课程,甚至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演练,切切实实地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过程。
就好比当初我们学习时的“轰炸教学”,只不过这次的内容不再是如何解方程,而是如何为地球减肥。
国外垃圾处理先进经验概述
![国外垃圾处理先进经验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e4fb1c63186bceb19e8bb9f.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 、结 语
综上所述 ,巴西 、日本 、德 国,三个 国家来 自不同大洲 , 并且处 在不 同的发展阶段 ,但他们共 同点在于 ,这些 国家在 垃圾处 理问题上都有一定可循之规 ,值得我们借鉴 : 一是 明
合性法律 , 有 《 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 《 促进资源有
收利用 。
值得一 提的是 , 巴西 垃圾处理模式 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 政府将城市拾荒者组织起来 ,成立拾荒者合作社 。巴西各 大 城市失业 问题相 当严重 ,很 多从农村 到城里 打工的人 没有工 作 ,只能靠拾荒 为生 。过去在街头 和垃圾场谋 生的拾 荒者如 今 在厂房 内的流水线上 把各种干垃圾 分 门别类 ,压缩打包 , 然后卖 给在合作 社登 记的提供 不同 回收的厂家。一方面 ,为 了缓解 就业压力 ,巴西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非政府组织 赞 助设备 , 企业提供垃圾分类培训 , 帮助拾荒者组织合作社。 市政环卫部 门无偿地把收集来 的垃圾运送到合作社分拣 。虽 然 ,建立拾荒者合作社投资很少 ,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 高 。另一方面 ,拾荒者合作社 由拾荒者实行 民主管理 ,有 固 定 的销售渠道 ,产 品价格也不低 。垃圾分拣是劳动密集 型工 作 ,合作社可 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在合作社工作使 过去 处 于社会边缘 的拾荒者能够得 到政府 和非 政府组织 的指导和帮 助 ,享有正规劳动者 的社会保 障 ,不但解决 了温饱 问题 ,更 使他们有一种社会归属感 。 二 、亚洲一 日本 : 宏观与微观 并重 作为岛 国, 日本土地资源紧张 ,垃圾不能 同其他 国家一 样 可以经过焚烧或者掩埋处理 。因此 ,日本政府结合本 国国 情 ,开始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 ,在垃圾处理方面走 在了世界的前列 。 宏观方 面, 通过立法保护环境 。在各方面 的共 同努力下 , 日本政府建 立 了一些列 比较 完备 的法律体 系。加 世纪 7 0年 代制定 了《 关 于废弃物处理及清扫 的法律 》 。 1 9 8 6 年颁布 了《 空 气 污染 控制法 》 ,对 焚烧垃圾 的设 施做 出了具体 的规 定。9 0 年代 , 日本政府 又制定 了三个层级 的法 律法 规 : 第一个层次 为基 本法 ,即 《 建 立循 环性社会 基本法 》; 第 二个层次是 综
国外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的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5024a0ebb68a98270fefa06.png)
25编者的话:象城市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一样,垃圾处理也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若把城市喻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则每天需要得到供给,也离不开排泄。
这一实际问题,如果得不到城市政府足够的重视,或是对此处理、解决不得当、不科学,那么,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而“吞吐量”加剧,则一座座城市陷入垃圾的重重包围之中是可以想见的。
在本文中,作者除向我们介绍了国外大城市一些很有助益的经验、做法,也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想法,如将城市垃圾承包给私人公司、政府给予其优厚待遇,实行垃圾收费制,开设市民旧物交换市场等……城市发展与研究晨新内容提要:本文对国外城市垃圾管理的经验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要改善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状况,必须做到:(1)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2)通过经济手段规范公众行为;(3)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以减少垃圾存量。
文/彭述刚国外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的经验及启示一、国外城市垃圾的收集城市垃圾处理的难点在于两大方面,头是垃圾的收集,尾是垃圾的处理。
发达国家城市一般都较注重垃圾的分类收集。
如日本,不管是在大商场内,还是在街头,都能看到两个垃圾箱并排而立,一个写着不可燃垃圾,一个写着可燃垃圾。
垃圾分类收集方便,是保持垃圾焚烧厂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践证明,环卫工人处理居民业已分类过的垃圾效率更高。
要减轻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压力,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总量。
控制垃圾总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重复使用。
为保证重复使用得以实现,国外一般采用强制性的押金制度。
如美国采用对容器征收押金的瓶子票据,让人们养成重复使用的习惯。
瓶子退回商店时,押金退还顾客,然后把还回的瓶子送到生产厂家进行消毒和重新装满等售的东西。
瑞典还专门制定了《特定饮料容器回收法》和《铝质饮料瓶循环利用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了饮料瓶、罐的回收押金制度。
为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均开始普遍采用招投标制度将垃圾服务承包出去。
浅议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思路
![浅议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74ad182d4d8d15abe234e4f.png)
DI CUS 1 S S 0NS ON URBAN RES DENTI AS I AL W TES TREATM ENT
BETW EEN CHI NA AND FOREI GN COUN TRI ES
T n u — ig L h o — u L i— o g e gF —pn i a —h i i —h n Ga j —me Z S o i— i
决 垃圾 问题 的重要途 径 。城市垃 圾资源化处 理从收集 、 运输 、 分选 和最 终处置形 成系统 , 文章并 提 出我 国较 为 适 宜 的垃圾 处理对 策。
关键 词 : 垃圾; 垃圾处理; 资源化
中图 分类 号 :75 X0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号 :0 7 3 0(0 2 0 B 10 —0 7 2 0 ) 2—0 3 0 9—0 4
1 前 言
当今社会每个城市都 面临着生 活垃圾泛滥成灾 的
2 国外垃圾现 状及其主要 处理方式
垃圾 的处 理 方 法 很 多 : 肥 、 埋 、 烧 、 化 床 制养殖蚯蚓 、 垃圾做筑路 严重威胁 , 在垃圾收集 、 运输 、 处理 、 处置过程 中, 自身 燃气 、 其 垃圾制砖 、 垃圾制石油 、 纤维糖化技术 、 废纤维饲 含有和产生 的有害成分 , 对大气 、 土壤 、 水体等环境各要 材料 、 垃圾炼钢 、 垃圾产沼技术等 , 中最 为常用 的 其 素均造成了污染。 目前我国城市 垃圾年 产量 已达 到 1 料化技术 、 . 处 理方 式 有 堆 肥 、 埋 、 烧 。下 面 以德 国 为 例 介 绍 其 填 焚 5 吨 以上 , 有继 续增 长 的态势。垃圾处 理量 仅为 亿 且 5 %左右 , 0 处理方式大多采用简易堆置 , 不仅造成资源 垃 圾 的状 况 和 主要 处理 方 式 。 德国位于欧洲 中部 , 域较 大 , 口不多 , 济发 地 人 经 垃圾数量 巨大。据初步统计 , 国每年产 生垃圾 近 德 弃的资源垃圾进行错位纠正 , 已成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 达 , 3 0 万吨, 00 主要 分 为可 回收 垃圾 ( 璃 、 纸 、 玻 废 旧纺织 的一 项 重要 内容 。 品、 包装物 、 废金属 、 废家具 )堆肥垃圾 ( 、 厨房 、 院、 庭 生 物垃圾 )不可再生垃圾 ( 、 建筑垃圾 、 污水厂污泥等) 目 。 收 稿 日期 :0 2—0 20 4—1 5 作者简 介: 滕福 萍 , ,9 8年 出生 , 女 16 毕业 于 青岛建 筑工 程 学院环 境 工程 前 , 国垃 圾处 理 方 式 为 6 %卫 生 填 埋 。1 德 5 1 %燃 烧 , % 7 专业本科 , 工程 师 , 一直从事 环境保护管理 、 科研 、 技术 、 评价工作 , 专业报 告多次获得 内蒙 古和包头市 优秀论文 奖 , 在德 国接 受 国际环保 高级进 修 堆 肥 ,1 1 %为 其他 处 理方 式 。 学习一年 , 主要 进修方面 为污水 处理 、 垃圾经 济 、 环境管理等 。 德 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垃圾 焚烧 技术研究开发 的 国家 。 目前 已有 6 套从 垃 圾 中提取 能 量 的装 置及 几 0余 流失 , 而且威胁着经济 、 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对废 社
经验交流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
![经验交流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0c3d490856a561253d36f58.png)
国外垃圾分类经验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妥善处理,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能源的多次利用与环境治理。
下面是整理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的范文,欢迎阅读!国外垃圾分类经验篇一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产生垃圾。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不断产生的垃圾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
人们必须不断地提高处理垃圾的能力,才能避免与垃圾为伍的日子。
一、国外垃圾处理经验1.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同时,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日本进行了20xx年的全民教育,年年讲,月月讲,还通过学校环境教育,用小学生来教育大人。
一个社区新入住的居民,一般在第一天就会收到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明和扔垃圾时间表,上面还有中、日、韩、英四种文字说明和彩色漫画图示。
从1980年开始,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
每年12月份,日本的每一家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用黄、绿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种垃圾。
比如,厨房垃圾,每周三和周五才能扔。
"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
如果不严格照规程分类操作、按规定时间扔到指定地点的话,将面临巨额罚款。
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严格而细致,包括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险垃圾、塑料垃圾、金属垃圾和粗大垃圾等等。
日本人捡垃圾的习惯不得不说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
在幼稚园里,每个小朋友最开始学会的都是如何区分垃圾。
每次午餐过后的餐盘,牛奶瓶都是由小朋友自己收拾干净。
例如剩菜剩饭要与其他的垃圾分开,牛奶瓶的盖子要集中放在一个小篮子里,盖子附近的绳子或者橡皮筋要另外区分放好,更不要说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这两大类区分,从小就开始培育小朋友区分垃圾的能力。
除了从小培养的捡垃圾习惯外,日本当局设立了许多关于垃圾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人的环境卫生意识。
外国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外国是怎样处理垃圾的](https://img.taocdn.com/s3/m/b301014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c.png)
参与国际垃圾管理组织和会议, 共同推动全球垃圾治理水平的提
升。
拓展国际垃圾处理市场,推动国 内垃圾处理企业“走出去”。
PART 05
典型国家垃圾处理经验借 鉴
REPORTING
日本:精细化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1 2 3
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
日本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包括可燃垃圾、 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等,每类垃圾 都有详细的投放规定。
资源的循环利用。
垃圾制饲料
将垃圾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有 机物质通过生物发酵等方式制
成饲料,用于养殖业。
PART 03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REPORTING
设施选址与规划布局
01
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 社会因素进行设施选址 。
02
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环 境保护规划进行布局。
03
确保设施与居民区、水 源地等敏感区域保持安 全距离。
多元化投资渠道
美国鼓励多元化投资渠 道参与垃圾处理行业, 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 资和社会投资等,为垃 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
科技创新支持
美国政府注重科技创新 在垃圾处理领域的应用 ,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 投入等方式推动先进技 术的研发和推广。
PART 06
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REPORTING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活动
处理。
压实和破碎
利用压实机或破碎机减小垃圾体 积,便于运输和贮存,同时也可
促进后续处理效果。
分选和回收
利用磁选、风选、浮选等技术将 垃圾中有价值的物质进行回收再
利用。
生物处理技术
堆肥法
01
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垃圾分解为稳定的腐殖质,可作为肥料或土
壤改良剂。
国外固废处理经验
![国外固废处理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52e75b1783e0912a2162ad9.png)
国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制度建设始于70年代。
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伴随着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随之产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资源的日趋稀缺,石油危机以后,各国政府为了积极鼓励和引导对固体废物的回收与资源利用,相继颁布了引导和规范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法律法规,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对固体废物处理给予保障,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是一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型行业,美国、欧盟、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既开始固体废物处理行业方面的制度建设,相继推出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带来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蓬勃发展。
(1)固废处理是美国环保产业的核心固废处理产业是美国环保产业核心之一。
截止2010年,美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3163亿美元,直接创造16.57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废水处理工程与水资源、固体废物与危废管理占比分别为28%、20%,是美国环保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子行业。
美国固体废物处理产业,包括生活垃圾和有害废弃物处理,仅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衰退外,均处于增长态势。
美国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在2007年达到峰值25.5亿吨,2008年开始下降。
从处理方式来看,资源回收利用的比例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9.56%提高到2009年的33.74%,而填埋方式处理比例则明显下降。
由此可见,随着美国环保投入的不断增加,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已趋于减少,同时,处理方式逐渐优化。
美国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美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方式的变化(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高循环利用率是日本固废处理产业发达的重要表现日本政府对资源与环境非常重视,城市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属于资源与环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日本得到快速发展,废物循环利用比例逐年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垃圾处理方法与经验分析1、垃圾焚烧占主流当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法。
在西方国家,垃圾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
瑞士80%的垃圾为焚烧处理,日本、丹麦垃圾的70%以上为焚烧处理。
填埋处理在美国依然是处理量最大的方法,占比达到56%。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主要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比例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主要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比例与中国对比目前我国人均垃圾焚烧量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与人均垃圾产生量有关,同时与垃圾焚烧占比低有关。
2011年我国城镇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为37.6千克/年,2007年欧盟人均垃圾焚烧量为127.7千克/年,日本2005年人均垃圾焚烧量为315.5千克/年,美国2007年人均垃圾焚烧量已达到95.1千克/年。
图1:我国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与发达国家对比2、德国:重视循环利用、周密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在德国,大多数垃圾被回收利用,其次是填埋,其余垃圾直接焚烧后发电。
经统计,德国每年产生垃圾6000多万吨,其中3500万吨被回收利用,1100万吨被焚烧,另外1500万吨填埋,回收利用、焚烧、填埋分别占57%、18%、25%。
1972年,德国就通过了首部《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开始对垃圾进行环保有效的处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将废物处理的管理理念确立为“减量、循环与再利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实施了《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
到2005年,德国就有60%多的市政垃圾得到再循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达到了65%。
3、日本:严格分类基础上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法日本由于土地面积的狭小,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减少最终填埋量为主要处理方式,并且明确提出了“3R”原则,即减量控制(reduce)、回收利用(reuse)和循环再利用(recycle)。
现在,日本80%的生活垃圾被进行焚烧处理,5%左右被回收利用,剩余的15%被填埋。
在日本,每家每户墙上都贴着垃圾回收时间表,每周七天回收垃圾的种类各不相同。
生活垃圾先分为可燃、不可燃、大型垃圾、其他类垃圾和电子类垃圾等类型,大类下面再分小类。
垃圾在被运到垃圾处理站后,会经过严格分类后再被运到终端处理厂。
4、美国: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生活垃圾商业运转模式在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回收、处理、加工及销售在是一个系统的产业,依靠商业模式来运行。
目前,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回收、焚烧和填埋。
其中回收占30%,焚烧占14%,填埋占56%。
填埋处理在美国依然是处理量最大的方法。
但总的呈下降趋势,填埋废弃物的总量从1990年的1.27亿吨降低至2001年的1.16亿吨,同时填埋场的数量由6326个减少至1858个。
焚烧也是美国重要的垃圾处理手段。
根据美国环保局2007数据,美国共有87座“废物能源回收厂”(WtE),分布在26个州,共有焚烧炉220台,设计总处理能力9.4万吨/日。
5、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经验借鉴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模式背后,首先是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其次是完善健全的垃圾管理法律法规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此外,还有一些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如用户收费制度、产品或包装费、押金返还制度、填埋税等,保障垃圾处理的高效可行。
表2: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许多英国人空闲时会志愿去垃圾站进行垃圾分类异国垃圾处理经验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城市街道的拐角处总摆放着不同颜色的垃圾罐,分别标有:金属、有色玻璃、无色玻璃、报纸、硬纸壳等不同材质的名字。
扔垃圾时,人们需要“对号入座”。
跟随着一辆黄色的垃圾运输车,来到了离市中心不远的一处垃圾回收中心,偌大的垃圾中心被分隔成为25个不同的区域中心,不同的颜色——红、黄和绿色,标志着这里放置了对环境有害程度不同的废旧垃圾。
离开回收中心之后,不同的垃圾又被按照对环境影响和再利用的程度由高到低分为预防、再使用、物质再生、能源转化、掩埋五个层次。
以能源转化为例,瑞典事实上是欧盟中垃圾焚烧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一半的垃圾进入了焚烧炉,产生的热量再被充分利用。
以第二大城市哥德堡为例,全市约有1/2的暖气供应来自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
而在中国,同样的垃圾焚烧却因可能释放二恶英等污染物质而饱受民众诟病。
究其原因之一,或许就是那些街角五颜六色的垃圾罐。
环境学者早已指出,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含有氯元素。
而垃圾当中的那些未经分离出来的塑料袋等含氯塑料制品和含盐分较多的厨余垃圾,正是产生二恶英的“罪魁祸首”。
我国目前垃圾回收的现状是居民没有分类意识,即使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由于政府缺乏科学有效的分类体系,大部分“干湿”垃圾仍被混合在一起。
明明可以作为肥料甚至产生更大经济价值的垃圾例如废弃包装,就被送进填埋场或焚烧炉,成为了环境的杀手。
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以个体户、清洁工以及拾荒者为主的“拾荒”大军,构成了中国垃圾回收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但他们缺乏有效管理和分拣知识的培训,无法在回收前端充分奠定分类基础。
由于缺乏对许多垃圾再回收价值的认识,拾荒者仍然会青睐硬纸板、塑料瓶等传统回收物品。
而在欧洲,无菌纸包装从进入垃圾桶开始,就踏上了良性的循环再利用道路。
这仅仅是中国垃圾问题的一个缩影:有效垃圾管理体系的缺失,包括源头减量到科学分类,都是如今垃圾焚烧面临指责的症结所在。
对垃圾焚烧依赖程度最高的日本,曾经对此深有体会。
2000年,名古屋经历了一场“垃圾危机”,由于垃圾多到超出了焚烧炉的承载量,名古屋开始转变垃圾管理思路——将管理的重点从后端的填埋和焚烧转向源头的控制和分类管理。
结果证明:与1998年相比,名古屋当地的垃圾减少了32%,而整个日本在各种垃圾减量法规的实施下,“焚烧大国”的垃圾焚烧厂已经由最高峰时期的6000多座,减少至2008年的1800座。
欧州目前较通行的做法是建立一个与政府垃圾处理系统同时并存的回收利用系统。
德国制定了一套“绿点”系统,以独特的收费结构形成对制造商减少产品包装数量以及使用环保包装产品的激励,这套体系目前在欧洲22个国家通行。
对中国借鉴意义更强的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将治理重点放在了拾荒者身上——由政府主导成立非营利组织将拾荒者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优惠政策和免费场地。
这一模式在成功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的同时,还为巴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台湾垃圾处理经验19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垃圾围城”,台湾“一县市一焚化炉”政策的后果是民众抗议遍地烽烟。
当地民众成立了各种组织,通过围堵厂房、赴公共部门陈情、媒体运用(如通过媒体曝光政商利益聊天)等方式开展自力救济。
尽管垃圾处理设施引发的污染疑虑是抗议的原始动力,然而,旷日持久的抗议不仅针对垃圾焚烧厂的技术风险,而且还指向不合理的政策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官员和专家社群的技术专制。
起来保卫家园的民众常常被贴上“邻避主义”的标签;而专家社群则配合官员抛出极端技术化的抽象概念,配以图表和定理等摆设对民众进行信息轰炸,以专业化来阻滞民众决策参与。
这一过程制造了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累积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当地居民联结环保组织和学术团体,一方面力促垃圾处理技术的监管和更新,另一方面则身体力行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这些行动不仅使得政府指责民众“邻避主义”和宣称“技术先进”的说法无处着力,也为冲突对抗的官民关系寻获了积极对话的空间。
地区的政府部门由此开始转变治理思维,让民间智慧成为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助力。
来自民间的创意十足的抗议活动和推陈出新的政策方案一再敦促政府部门不应持有刻板印象,政府官员也逐渐意识到反对焚化炉事件的参与者是在推动政府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地做事。
为此,政府至少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努力,从而部分化解台湾垃圾处理的政策困境。
第一是吸收民间的政策思路。
例如,2000年台北市就提出在2020年要实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标,确定了最大程度将废弃物加以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方向。
正因如此,“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开展垃圾减量和资源化”的行动使得民间更愿意接受当下的垃圾处理设施的兴建。
第二是接纳民间的政策方案。
在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政策方案接纳是关于垃圾处理设施的技术优化和所在地的民众的回馈问题。
民众的抗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的优化,也推动了回馈金政策的出台和不断改进。
譬如,诸多正在运营的垃圾处理厂都建立了敦亲睦邻基金。
这使得当地民众在为公共利益承担风险的情况下,从设施兴建、土地征用和设施运营三个阶段都获得补偿。
此外,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环保教育等政策方案的出台,无不渗透着来自民间的知识贡献。
第三是寻求民间的政策监督。
以新北市八里焚烧厂为例,政府部门不仅向毗邻的住民主动公布焚烧厂运营的数据,而且将原先的抗争精英纳入了焚烧厂运营的监督委员会,一方面及时回应民众的疑问,另一方面也让厂方的经营处于政府和民众的双重监督之下。
这样一来,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误解和不信任也就得以大大降低。
(此文有缩减,全文详见)日本大阪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置经验看不到满天飞的垃圾,市民就更愿意配合分类工作了。
根据过往的采访,目前广州在垃圾分类上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如何在市民中落实垃圾分类,焚烧厂的选址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如何延长填埋场的寿命。
大阪市政府在垃圾分类的推广过程中,同样也遇到类似的问题。
他们是如何解决, 问题1 如何让市民支持垃圾分类, 台风天也坚持收垃圾积极改善一周有六天,大阪市环境局环境事业中心的垃圾车会前往各街区回收垃圾。
这次我们采访的大阪市东北环境事业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边说“你好……我又来收垃圾啦~”一边跟着垃圾车走,把放在各家门前的一袋袋垃圾扔到车上,这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但实际上这份工作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麻烦。
采访的前两天,大阪市不巧受到了台风的严重影响。
记者坐的飞机在天空盘旋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安全降落,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恶劣情况下,环境事业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要一如既往继续工作。
中心的副所长说:“当时雨下得很大,路很滑,我有点看不清前面的路,但如果今天不收,垃圾就要等下周一才能收,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当天完成。
”垃圾回收是作为地方自治体的大阪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即使是刮台风下冰雹,他们都要保证在当天完成回收任务。
如今垃圾回收政策得到了强化,市民遵守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扔垃圾,作为行政部门更加要以身作则了。
为政策的推动,那种一到台风天,街道就垃圾乱飞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而市民看到行政工作的改善,更愿意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了。
以友善方式循循善诱当然,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比如有人记错了丢垃圾的日子,或者把其他种类的垃圾混进来了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都会拒绝回收垃圾,并在那个垃圾袋上贴上醒目标签,提醒他们哪里做错了(黄色标签是资源垃圾,橙色标签是普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