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寓言
寓言成语70个
1.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境界低下。
2. 狐假虎威:比喻仗势欺人,借别人的势力来威吓别人。
3. 鹤立鸡群:比喻在众人中显得特别出众、高人一等。
4. 马首是瞻:比喻按照前人或权威的言论和行为去模仿、效法。
5. 杞人忧天:比喻无端地担心别人不会发生的事情。
6. 刻舟求剑:比喻固执地坚持已经过时的方法或观念。
7.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8. 虎头蛇尾:形容开始很有气势,后来却没有坚持下去。
9. 孟母三迁:孟母因为儿子学习不好,连续搬家使儿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比喻为了子女的教育而进行艰苦的努力。
10. 青蛙暖锅:蛙以为水温度逐渐上升是冬天来了,结果被烧死。
比喻对事物发展的判断错误。
11. 塞翁失马:比喻看似不幸的事情,反而可能带来好运。
12.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使已经很完美的东西变得不完美。
13. 半途而废:比喻做事只做了一半就停下来,不继续完成。
14. 守株待兔:比喻不劳而获,只等着机会自己上门。
15. 抛砖引玉:比喻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或建议,以便引起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建议。
16. 杯弓蛇影:比喻由于过分敏感,疑神疑鬼地多虑。
17. 狗尾续貂:比喻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小改变,以为这样能够更好。
18. 前车之鉴:指前人的失败给后人的警示和借鉴。
19. 雷声大,雨点小:形容声势浩大,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20. 杀鸡取卵:比喻为了眼前的利益,毁掉了事物的长远发展。
21. 鹿死谁手:比喻争夺双方势均力敌,胜负未定。
22. 纸上谈兵:比喻只在纸面上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际行动或经验。
23. 叶公好龙:比喻喜好表面上的虚荣和虚伪的东西。
24.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作品的关键地方加上一两句话或几笔画以使全文或全画生色不少。
25. 掩耳盗铃:比喻欺骗自己,对真相视而不见。
26.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时,为了生存而进行决死的战斗。
27. 盲人摸象:比喻从个别、片面的现象推测整体。
28.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或做事前后完全相反,自己与自己矛盾。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道理
:做人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
一叶障目: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
堵门防盗:为了防盗把门堵死了,自己也出不去了,比喻措施过当。
鹬蚌相争:处理事情要注意外部情况,否则,只顾与对手争强好胜,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远水不救近火: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猫头鹰搬家: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燕子和蝙蝠的争论:不要站在个人角度看问题,不然结果一定是片面的,不完整,不正确的。
朝三暮四:原来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囫囵吞枣:接受事物不应该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而应充分消化。
卖油翁:一要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二不要仗着自己的能耐本事就自负自夸。
黔之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迟早会露出马脚。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老马识途: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百发百中:一个人做事要善于休息,善于恢复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功。
三人成虎:谣言一再反复,就有人信以为真。
打井得一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疑邻盗斧:不要用自己的心理去看任何事物,要实事求事。
疑心生暗鬼:对人对事不要心存怀疑,怀疑多了就会觉得事情跟你想的一样。
比喻多此一举的寓言故事(一)
比喻多此一举的寓言故事(一)比喻多此一举的寓言寓言一:小鸟的大惊喜•从前有一只小鸟,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森林中。
•每天清晨,小鸟都会飞到高高的树枝上,为森林里的动物们带来美妙的歌声。
•有一天,小鸟突然觉得自己的歌声不够好听,于是决定寻找一位名师学习歌唱。
•小鸟辗转找到了一位声乐家,他告诉小鸟:“你的歌声已经非常动人了,不需要再学习。
”•可是小鸟没有听进去,它还是决定参加声乐班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鸟的歌声没有变得更好听,而是变得越来越认不出来了。
•最终,小鸟失去了自信,再也不敢在森林里唱歌了。
寓言二:画师的迷失•有一位年轻的画师,他擅长画出栩栩如生的风景画。
•画师的画作总是被人称赞,他也因此变得有些骄傲自满。
•有一天,一位老画师对他说:“你的画技已经非常出色了,不需要再学习。
”•然而,年轻的画师不以为然,他决定去学习更高级的绘画技巧。
•学习期间,画师一直追求完美,却渐渐失去了创作的灵感。
•最终,画师被自己的追求所困扰,再也画不出那些美丽的风景。
寓言三:无谓的发明家•一位年长的发明家,他一生致力于发明各种各样的机器。
•每当一件发明成功,发明家总是会觉得不够完美,于是继续改进。
•有一天,一位智者来到发明家的身边,对他说:“你的发明已经非常出色了,不需要再改进。
”•然而,发明家没有听从智者的忠告,他继续追求更高级、更复杂的发明。
•最终,发明家的发明越来越离奇,却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没有人会使用他的发明,发明家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
总结-以上故事在不同场景中展示了比喻多此一举的寓言情节。
-人们常常过度追求完美,却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的境地。
-寓言告诉我们要有自信和满足感,不要过度追求无谓的改进和学习。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价值,不必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改变自己。
寓言四:花朵的真实之美•在一个花园里,有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它开得娇艳动人。
•羡慕它的花容月貌的其他花朵们都陷入了自卑,觉得自己无法与之相比。
如何运用比喻和隐喻写一篇寓言故事
如何运用比喻和隐喻写一篇寓言故事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有一片神奇的森林。
这片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动物,它们和谐相处,每天快乐地生活着。
其中,有一只狐狸,名叫寓意。
寓意狐狸聪明伶俐,善于用比喻和隐喻,以寓言的形式传递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一天,森林中的动物们聚集在一起,想请寓意狐狸给他们讲述一则故事。
动物们对寓意狐狸的比喻和隐喻极为着迷,认为这是一种智慧的展现,能让他们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于是,寓意狐狸开始了他的故事:“从前,有一片美丽的草原,上面生长着各种花草树木。
草原上有一只鹰,它高飞在天空中,是所有动物心目中的楷模。
它的力量和独立性让其他动物心生崇拜之情。
然而,这只鹰却感到孤独和空虚。
”听到这里,动物们都开始陷入思考,寓意狐狸继续说道:“鹰决定下凡,成为地上的鸟,与其他动物们一起生活。
但是,当它在地面上行走时,它感到了束缚和不适应。
它不再拥有高飞的自由,只能承受着低头的沉重。
”寓意狐狸停了下来,留下一段悬念。
动物们都迫不及待地询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寓意狐狸微笑着继续:“在鹰感到迷茫和沮丧的时候,一只小燕子对它说,‘你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你不是属于地面的生物。
你是天空的主宰,是高飞的象征。
只有回到你原本的属地,你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价值。
’听到这番话,鹰决定重新升空,重返属于它的天空。
”动物们听完寓意狐狸的故事,纷纷陷入思考。
他们懂得了寓意狐狸要告诉他们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要发自内心地接纳和认识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寓意狐狸的比喻和隐喻故事,让动物们深感启迪。
从此以后,他们明白了语言的力量和深意,开始用比喻和隐喻来交流和传递思想。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比喻和隐喻是一种很有力量的修辞手法,它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深刻的道理和智慧。
通过比喻和隐喻,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思想转化为具体而形象的形式,让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文学创作中,比喻和隐喻经常被用来表达情感、传递哲理以及塑造形象。
墨子比喻和寓言
墨子比喻和寓言1.以卵击石:1.原文:《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2.解释: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见一个人对墨子说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墨子皮肤黑,去北方不吉利。
墨子不信继续往北走,因淄水泛滥返回,那人得意地说墨子不能往北走。
墨子说淄水泛滥南北行人都受阻,不能因肤色决定能否过去。
还说假如天帝在各方杀龙,天下人都动弹不得,所以那人的谎言抵挡不过自己的道理,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天下鸡蛋全碰光,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后来用“以卵击石” 比喻自不量力,自取灭亡。
2.墨守成规:1.原文:战国时期,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设计制造了云梯。
墨子赶到楚国劝阻,与鲁班演示攻守,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都被墨子挡住,攻城器械使尽,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有办法对付墨子但不说,墨子说知道鲁班的想法但也不说。
楚王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鲁班想杀害自己,以为杀了自己就没人帮宋国守城,其实墨子的门徒早已守在宋城。
后来衍生出“墨守成规” 这一成语。
2.解释:“墨守成规” 原指墨子善于守城,有独特的守城方法和策略。
后用来形容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创新,总是按照旧的方法或规则行事。
3.上帝杀龙:1.原文: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
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
” 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返焉。
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
” 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
是围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
”2.解释:墨子要去齐国,遇到占卜的人说上帝今天在北方杀黑龙,墨子肤色黑不能去北方。
墨子不听,到淄水无法过河返回。
占卜的人说早就说不能去北方,墨子说南方人不能往北、北方人不能往南且有黑有白,都不能顺利渡过淄水不合理,况且上帝按日子在不同方位杀龙,照这样天下人都不能走路了,这是困蔽人心使天下虚空的作法,那人的话不可信。
比喻与寓言辨析
比喻与寓言辨析作者:李守卿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和比喻相比,寓言的结构和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但在某种情形下,借喻与寓言的合一,使两者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希望在此能同大家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比喻;寓言;借喻;密不可分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或教训。
作家严文井说:寓言“用巧妙的比喻构成”。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寓言包含有比喻的成分,它由比喻发展而来,是一种扩大了的复杂的比喻,它们都是用一个浅近的具体事物,去比拟另一深奥的抽象事物或事理。
例如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百喻经》,是《百句譬喻经》的简称,不论是书的命名,还是书中寓言故事的篇幅、表达形式或寄托的道理,比喻和寓言的这种渊源关系反映得最为明显。
但是,它们之间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就其所属而言,比喻属于修辞学的范畴,是一种美化语言的高级修辞技巧,它与借代、比拟、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相并列。
比喻以其普遍的适用性(被广泛地运用于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和口语语体中)、极强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审美性而被誉为“语言艺术的花朵”、“语言艺术王冠上的明珠”。
寓言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是一种扩大了的复杂的比喻。
它由比喻发展成为寓言,便开始进入文学的殿堂,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与戏剧、故事、童话等相并列;也有专门从事于寓言创作的寓言作家,如古希腊的伊索、俄国的克雷洛夫、法国著名的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寓言以其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而被誉为“人生的教科书”。
第二,从篇幅看,比喻通常只取喻体的某一个相似点设喻,不必描述它的变化过程,它通常以句子(或复句)的形式出现;寓言则不同,它用来比拟的事物必须是比较具体和完整的故事,它往往以句群或段落的形式出现,把它从全文中抽出来可以独立成篇。
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_寓言故事
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
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
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含有比喻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篇一:此地无银三百两古时候,有个很穷的人,他的全部家当差不多都装在他的腰包里,而他的腰包里从来就没有过银子。
有一回,他意外地得到三百两银子。
这可让他又喜又忧,放在自己家里吧,这个穷家只有四壁,哪儿也不是存放的地方;要是放在人家那里,人家一耍赖,谁会相信他这个穷汉子有三百两银子?要是整天带在身上,别说不方便,万一被人发现,轻则被偷被抢,重则性命难保。
“我的青天呀,我有钱了,怎么还是不得安生呢!”这个人暗暗叫苦。
就这样,他从白天考虑到晚上,又从晚上考虑到凌晨,这一夜,他在万分紧张和焦虑中度过。
门外大树上传来一声“呀”的鸟叫,这个人的心差点被吓得跳出来。
他稍稍安定后,终于有了主意。
他趁着夜色,扛着铁锹,拿着带告示的木棍,腰间藏着三百两银子,来到大路口,一锹一锹地挖下去,挖了一个洞穴,然后将腰间藏着的三百两银子卸下来,轻轻地放进去,用土填埋压实,最后把带告示的木棍楔入埋银子的地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喜欢到处溜达的邻居王二来到大路口,一见这情景,先是纳闷,随即他就笑了起来。
他急忙跑回家,拿来铁锹,三下五除二,就挖到了银子。
他把银子拎回家,心里却是一阵紧张。
他想:我偷挖了人家这么多银子,人家必定要告官。
官府来人查办,万一怀疑到我怎么办?对,为了不让人家怀疑到我,我可以——于是,他拿起笔墨,奔向大路口,在木棍的另一侧认真写上:“隔壁王二不曾偷”!然后他又把木棍小心地插回原处,放心地回家了。
王二这么一写,更加能证明这银子是他偷的啦。
故事中的两个人是不是很可笑?愚蠢的谎话正好暴露了他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刻意隐瞒,反而暴露,这句话我们要铭记在心啊!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篇二:心不在马赵襄王向王子期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
寓言故事的比喻意和主意
寓言故事的比喻意和主意
寓言故事及寓意:
一只眼睛的鹿
有头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吃草,他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对着大海,他认为海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不料有人乘船从海上经过那里,看见了这头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
他将要咽气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不幸,我防范着陆地那面,而我所信赖的海这面却给我带来了灾难。
”
这故事是说,事实常常与我们的预料相反,以为是危险的事情却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的却更危险。
寓言和比喻
关于“寓言”:一般认为,寓言就是带有劝诫或讽刺性质的故事,通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故事”是“宾”,“寓意”是“主”,如何理解全文四则中的“宾”与“主”?写法探究“寓言”和“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使抽象的变为具体;使深奥的变为浅显;比直接说理更美妙、更诱人。
此外,孟子在结构故事、刻画人物、叙述细节方面,都有相当高的造诣。
※总结:孟子设喻的特点A、取材于熟悉的,喜欢的,具体的事物。
“禾苗雨露”一喻中,孟子以禾苗比喻老百姓,以雨露比喻君恩,生动地表明君恩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以及实行仁政的好处。
“水之就下”一喻更是表明实行仁政,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归附。
B、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
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用“缘木求鱼”来指出齐宣王企图以武力称霸天下是多么的可笑。
探讨: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在历史和现实中有什么意义。
提示: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
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
孟子似乎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为哪个君主“明”,民自然就会归附他,天下自然就会归他所有。
这一点上,他未免过低的估计了战争的作用,又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仁政的力量。
兼并天下本来就是一项残酷的政治斗争,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争霸,是国力、智谋、武力的综合较量,乖乖在家等着,有谁会拱手送上土地?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
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是历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
正因为历史没有选择孟子,所以战国才会如此硝烟弥漫,人民才会困顿不堪。
历史没有选择孟子,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孟子。
//在当今的社会,当美国人以暴易暴,无法从伊拉克脱身时,当朝鲜用发展核武器威胁美国陷入战争的阴影之中时,当日本的军国主义开始抬头时,我们需要孟子和孟子的仁政思想。
战争,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胜者为王败者寇,不存在孟子所希望的那种和平的方式。
寓言四则大全汇总
寓言大全汇总一、比喻型寓言故事1. 狐狸和葡萄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伊索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无法抓住高挂在葡萄藤上的葡萄,但它并未因此放弃,而是设法哄骗其他动物也拿不到葡萄。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有些人自己无法完成某些事情,却往往找借口掩饰自己的无能。
2. 乌龟和兔子赛跑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伊索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乌龟和兔子之间的比赛,虽然兔子跑得快,但因为骄傲和轻率,最终输给了乌龟。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我们应该谦虚谨慎,不能因为一时的优势而骄傲自满。
二、象征型寓言故事1. 橡树与风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古希腊的伊索普(Aesop)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橡树与风之间的争论,橡树认为自己强大,不需要风的帮助,而风则认为橡树的强大只是虚有其表。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有些看似强大的人或事物,其实内在可能很脆弱。
真正的强大并非只是表面上的威武,而是内在的坚韧与智慧。
2. 太阳与北风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法国作家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更大。
在经过一系列的比试后,北风败下阵来。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温和的力量往往比强硬的力量更强大。
三、对话型寓言故事1. 老人与驴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和他的驴子之间的对话,驴子想要自由自在地行走,而老人认为应该有目标和目的地。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能盲目追求自由而迷失了方向。
2. 狼与羊历史来源:这个故事源自《格林童话》。
主题:这个故事讲述了狼与羊之间的对话,狼假装友好,但最终暴露了真面目。
核心寓意: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不能被外表所蒙蔽,要善于识别事物的本质。
总结:寓言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启示作用。
它们通过比喻、象征、对话等多种方式,传达了人们在生活、道德、智慧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简短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简短1、猎人寓言故事人们在工作中总爱说“来得及”,这样做实非聪明,乃懒惰气习。
且记:即刻之事务须即刻毕,否则只好怨自己,莫怨意外事。
我用寓言给你们讲个比喻。
猎人拿上猎枪和弹袋,带上了猎狗,前去打猎,枪筒里却未装上火药。
有人原建议他事先弄好,他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条路我己多次走过,从来没有见过一只麻雀,路上来得及百次装火药。
”可是刚刚离开出发地,见一群野鸭在湖面游弋。
真是幸运之神在与他作戏!如果枪支原已装得现成,一举枪便可打得好几只,鸭肉足够他吃一个星期。
然而此刻他急忙弄枪,那群野鸭倒也十分警惕,叫了几声,拍了拍鸭翅,嘎然飞起,排成一个行儿,在林梢后面即刻消失。
这位猎人在林间转来转去,连麻雀再也未碰上一只。
他还不幸地碰上了大雨,空着双手回家,淋得透湿。
他说没运气,却不怪自己。
2、上帝知道我所说的每句话寓言故事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美国人带着9岁的男孩去钓鱼,河边有块告示牌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止。
”一到河边,父亲就提醒孩子要先读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
那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钓到下午4点。
父子俩从上午10点半开始垂钓,直到下午3点55分左右,突然间孩子发现钓到了一条大鱼,想尽快地把它拉上岸。
父子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将一条七八斤的大鱼钓了起来。
父亲看了一眼手表,收起笑容对孩子正色说道:“亲爱的,你看看手表,现在已经是4点05分了,按照规定只能钓到4点整,因此我们必须将这条鱼放回河里去。
”孩子一听,不以为然地对父亲说:“可是我们钓到的时候还没有到4点啊!这条鱼我们应该可以带回家。
”孩子露出渴望的表情看着父亲。
可是父亲随即回答说:“规定只能钓到4点,我们不能违背规定。
虽然这条鱼上钩的时候是否在4点以前,我们钓上来的时间已经超过4点,就应该放回去。
”孩子听了之后,对父亲要求:“爸爸,就这么一次嘛!我也是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鱼,这里又没有人看到,就让我带回家吧!”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孩子,不能因为没有人看到就可违背规定。
10个寓言成语故事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它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寓言成语故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个寓言成语故事1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0个寓言成语故事2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6.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于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于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7.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8.杯弓蛇影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9.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0.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10个寓言成语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它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寓言成语故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睛和嘴巴的寓言
眼睛和嘴巴的寓言寓言是一种带有讽刺或劝解意味的简短故事,通常通过比喻或象征的方式阐述生活的智慧或教训。
以下是两则关于“眼睛”和“嘴巴”的寓言故事:寓言一:明眼和利齿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和一把锋利的牙齿。
它们自认为是世上最了不起的宝贝。
眼睛常以视力敏锐而自负,牙齿则以自己坚硬的身躯和锐利的咬嚼能力而自夸。
一天,眼睛对牙齿说:“真是可恶极了!世上所有美丽的东西,你一看见就尝到了,让我也能尝一尝,那该多好!”牙齿听了,不以为然地回答道:“我虽然能尝到各种滋味,但只有舌头能够辨别酸、甜、苦、辣、咸,它才是五味的主管,没有它,你哪里能够辨别五味呢?你凭什么和我平起平坐?”眼睛听了,觉得有理,便不再说什么。
过了不久,眼睛又骄傲地对牙齿说:“世上像你这样无用的人太多了!你看,人们无论有什么心事,都放在心里藏着掖着,从不轻易让人知道,只有我才能洞察秋毫,了解得一清二楚。
为了这一点,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我。
你算什么东西,怎么能够和我相比呢?”牙齿又说:“你说得不错。
但人们即使心中有了什么想法或秘密,也不会全部说出来。
你只能够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哪里能够了解人们内心的想法呢?在人们心口如一的事情上,你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你还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吹嘘呢?”眼睛听了,觉得对方说得也不无道理。
于是,它再也不敢和牙齿争辩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短处或者只看到短处而忽视长处都是片面的认识。
只有全面地看待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寓言二:盲人和明眼人有一天,一个盲人和一个明眼人一起走在路上。
明眼人注意到路边有一堆泥土,就对盲人说:“你虽然看不见,但我可以告诉你,这堆泥土是圆的。
”盲人用手摸了摸泥土,确实感觉是圆的。
于是他感慨道:“啊!我的主啊!你让那些看得见的人的眼睛变得多么神奇啊!他们只需要看一看泥土的形状,就知道泥土下面是什么样子了!”明眼人听到这话后,心生愧疚,便继续带着盲人向前走。
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
逍遥游,又名刘勰,是东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自己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提出了“寓言比兴”说理的观点。
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他也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探讨寓言和比喻在逍遥游作品中的运用逍遥游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常常运用寓言和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风景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他的《赤壁赋》中,他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战争的场面描绘得绘声绘色,使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在《伶官赋》中,他运用寓言的手法,将伶官的辛酸经历与荣辱得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古代伶官的生活真实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困境。
可以说,逍遥游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寓言和比喻,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深受人们喜爱。
二、分析寓言和比喻对逍遥游作品的影响寓言和比喻的运用,使得逍遥游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富有表现力。
逍遥游通过寓言和比喻,能够巧妙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荀慕凤赋》中,他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的风采与凤凰相媲美,从而表达了对主人公不凡的赞美之情。
在《滕王阁序》中,他通过寓言的手法,将滕王阁比作云端仙境,使得读者对滕王阁的神奇和美丽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寓言和比喻的使用,使得逍遥游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总结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寓言和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风景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种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
可以说,寓言和比喻的运用成为了逍遥游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也为他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在逍遥游善于使用寓言和比喻说理的特点,不仅使得他的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引起人们的共鸣。
比喻与寓言辨析
比喻与寓言辨析《伊索寓言》和《古希腊罗马经典故事》里有不少故事和形象,生动活泼,可供人们模仿学习。
这些都说明了:只有比喻才能把不能言传的道理、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用简洁的话表达出来。
一、形象的比喻与其它修辞方法比较,形象更为生动、深刻。
二、本体和喻体的比较(一)比喻要求1、两者结合2、以简洁的话表达含蓄的意思3、联想和想像4、在形式上,语言必须凝练(二)区别1、有比喻词,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2、没有比喻词,也不一定不是比喻句。
如:《狐狸和乌鸦》中“告诉我,谁说你自己是乌鸦?”二、本体和喻体比较1、比喻之后一定要有本体2、本体可以是人或物3、喻体必须是具体的,不能是抽象的三、比喻的类型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是”相联结;例如:好像一个人,正和我们走来(注意:“是”改成“就是”);明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中间无比喻词,例如:大象的鼻子长又长(注意:不能写成“象的鼻子长又长”,因为“的”表示人或事物已经存在,而作为“像”的比喻词则是“似的”。
如果改成“似的”,就变成拟人的句子了。
)寓言,就是“以含蓄为特点的故事”。
寓言大多是借一个虚构的人物,讲出一个道理。
而故事的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但一定是人或者动物。
文学性强的寓言,可以像童话那样美妙动人;浅显的寓言,却一针见血地揭露矛盾和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它给人们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
所谓小寓言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就能讲完的短篇故事,就是只包含一个意思的故事。
而广义的寓言,除了小寓言之外,还包括一切不把什么具体事情说清楚,而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来阐明某种道理的文学作品,都属于寓言范畴。
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阶段划分,可以把寓言分为完整的寓言和片断的寓言;按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风格特征划分,可以把寓言分为讽刺寓言、哲理寓言、智慧寓言、娱乐寓言和奇寓言。
我国最早的寓言集是春秋战国时代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中的《先知》、《更赢》、《察今》、《十二怒》、《智过》等五个故事。
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精选
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精选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
那么含有比喻寓意的你看过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含有比喻的寓言故事精选篇一:猕猴救月在一座幽静的森林中,住着一群猕猴。
一天晚上,猕猴们到森林外面来玩,有一只最小的猕猴来到水潭边。
它探头往潭里一看,吓得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进潭里去啦!”猕猴们听到喊声,一窝蜂跑到潭边。
它们纷纷探头向潭里望去,果然潭里有个又圆又大的月亮。
猕猴们又跑到猴王面前,争先恐后地报告猴王说,“大王,大王,您知道吗?月亮掉到潭里去了!”“大王,我们赶紧去把月亮捞上来,放在原来的地方去吧。
”猴王想了想,说:“好吧!我们想个办法把月亮捞上来。
”那只最小的猕猴问:“潭那么深,我们怎么捞月亮呢?”是呀,怎么捞呢?这群猕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主意。
突然,一只聪明的猕猴叫道:“我有一个好办法。
我用手,抓住一只猴子的脚,它再用手,抓另一只猴子的脚,这样连成一串。
不就能把月亮捞出来了吗?”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
于是,一只猕猴爬上树,用脚攀住一根枝条,然后倒吊下来,用手抓庄另一个猕猴的脚。
这只猕猴也倒吊下来,再用手抓住另一只猕猴的脚。
就这样,一只一只连起来,一直连到潭边。
最小的猕猴在最下面,它伸出手去,到水里去捞月亮。
它一捞,水面被搅出许多的波纹,月亮变成了一块块碎片。
小猕猴吓得赶紧缩回手来,叫道,“不好了!月亮碎啦!”猕猴们纷纷探头张望。
这时,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抓住小猕猴脚的那只猕猴看到月亮还好好的,生气他说:“你瞎嚷嚷什么,月亮不是好好的在那里吗?”小猕猴低头一看,咦?月亮果然还是圆圆的,一点儿也没有碎。
它又伸手去捞。
这时,树枝突然间断了,猕猴们一起掉进潭里。
月亮是在天空中的,而猴子却在水中捞月亮的倒影,虽然看起来很滑稽可笑,但是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个是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和中要学会多观察,仔细研究,不要轻易做出判断,这样就可以避免做出可笑徒劳的事情!第二是我们对自己的设定的目标要有一个实际准确的定位,看是否可行,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和错路,使得我们更快的达到目标。
从比喻到寓言——读刘基《郁离子》三则
性 的 比 喻 。 如 上 古 早 期 的 文 献 的 ,故孟 子多讲 故事 ,以增强感 实 ,虚拟 性 很 强 ,如 鹬 蚌 相 争 、朝
《尚书》中 ,有 一篇 记 录 殷商 帝 性 ,如 揠 苗 助 长 、齐 人 乞 墙 之 三 暮 四 等 ,成 为 成语 、典 故 ,在 书
王 的著 名演 讲 《盘庚 》(上 ),内 类 。《孟 子 》还 只是 较 长 篇 的语 面 和 口头 广 泛 传 播 ,往往 脱 离 上
蘖 ”。 君 臣 上 下 要 团 结 一 心 , 步 、庖 丁 解 牛 、朝 三 暮 四 等 ,《韩
寓言要成 为文体 ,关键是不
n - - - _ _ H 糖 嘲 黑 氍 穗 麟 黑 鳃 圈 曩 豫 秘 霸 誓 ■ 囊 鞠 餐 嬲 辩 鞠 懿 瓣 罄 秘 掰 瓣 鞲 嚣 瓣 辍 糍 辫
不 可 缺 少 的组 成 部 分 ,情 节 加结 论就成 为寓 言 的基本结 构 。精 练 的结 论 ,往 往 成 为 广 泛运 用 的
湾 地 区高 中语 文 课 本 。 下 面 对 这三 则 寓 言作详 细解 析 。
荒 谬性 更加 显 而易见 。 寓 言 的 道 理 也 有 两 个 层
此 类 故 事 的 特 点 是 ,在 具 体 、特 殊 的感 性 基 础 上 进行 普 遍
籀
维 ,即 使 抽 象 说 理 ,也 多 形 象
瓣 瓣
溅 ㈣ 性 。 因 此 ,哲 学 家 、思 想 家 的 著
辩
4瓣 8
作
也
可
以
是
很
精
彩
的
文
学
作
品 ,有 些 甚 至 在 文 学 史 上 占 有
蕊 瓤 谤 糍 辩 糍
【寓言的意思】寓言的表现手法整理
【寓言的意思】寓言的表现手法整理
寓言的表现手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比喻:
每则寓言内所包含的故事,都是一个喻体;而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
比喻在寓言中从头到底贯串在整体中。
寓言里的比喻则比较含蓄,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例如伊索寓言《狐狸和鹳》。
2、拟人:
寓言中的拟人和童话中的拟人不一样。
由于故事短小,所以拟人也只是粗线条的,寓言里的拟人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训诫之意就可以了,因此只需对所拟对象作大致的描写,不必过多地考虑物性,也不必过多地考虑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之间在生活中的真实关系。
3、夸张:
寓言中夸张的目的是为了把哲理、教训、讽刺放大起来,以便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因此它的夸张有时可以达到惊人的程度。
但寓言的夸张又和童话的夸张不同,它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的。
如克雷洛夫的《猫和厨子》。
1。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寓言故事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寓言故事反向的陷阱寓言寓言一:鹦鹉误解•在某个偏远的小村子里,有一只聪明的鹦鹉,它能说会道,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一天,鹦鹉逃跑了。
村民们纷纷四处寻找,但无功而返。
•突然,一位陌生人出现在村子里,他说他知道鹦鹉在哪里,但有个条件。
•条件是:只有村子里的最笨的人才能找到鹦鹉所在的地方。
•村民们想,“最笨的人应该是我们那个不懂事的村长。
”•于是,村长被选中了,他充满自信地出发寻找鹦鹉。
•但是,村长花了好几天才回来,他空手而归,一脸沮丧。
•原来,陌生人的所谓条件是反向的陷阱,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明白。
寓言二:蚂蚁的悲剧•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一群蚂蚁生活得安乐自在。
•有一天,一只贪吃的青蛙出现在花园里,它吃掉了花园里的所有昆虫。
•蚂蚁们很生气,他们决定合力制服青蛙。
•但是蚂蚁们经过多次尝试后才明白,只有最强壮的一只才能战胜青蛙。
•蚂蚁们思考一番,终于决定派出最弱小的蚂蚁去战斗。
•于是,最弱小的蚂蚁满怀勇气地出发了,其他蚂蚁则等待着他们的胜利。
•然而,最弱小的蚂蚁毫无意外地被青蛙吞食了,其他蚂蚁们惋惜不已。
寓言三:钓鱼的诡计•在一个宁静的湖边,有一个喜欢钓鱼的老人。
•一天,他看到湖中心有一条巨大的鱼。
老人知道,只有最熟练的钓鱼者才能钓到它。
•于是,老人找来了村里最拙劣的钓鱼者,扔下鱼竿,命令他去钓鱼。
•拙劣的钓鱼者得意忘形地去了,老人则观察着。
不久,他看到鱼竿动了一下。
•拙劣的钓鱼者疑惑地拉起鱼竿,但他根本不会钓鱼,竟然掉进了湖里。
•老人笑了,他知道只有最善于钓鱼的人才能钓到那条巨大的鱼。
结语总结以上寓言,我们应当警惕那些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的人或陷阱。
只有明智的人才能看穿其中的诡计,避免受到欺骗。
相信每个人都能在反面的教训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启示,避免陷入类似的局面。
比喻东西虽好却不适合自己的寓言
比喻东西虽好却不适合自己的寓言
有一只鱼,它生活在一个小池塘里,整天游来游去,过得自在快乐。
有一天,它听说了大海的美丽和广阔,便立即决定要去大海看一看。
于是,这只鱼顺着一条小溪游到河流,再顺着河流游向大海。
一路上,它遇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见识了迷人的风景和令人惊奇的生物。
但是,它发现自己在大海中无法自如地游动起来,感到非常不舒服。
原来,鱼的肢体和尾鳍在小池塘里的游动是最合适的,但是在大海这样开阔的环境中,它的体形变得过于庞大,游动起来变得笨拙。
它竭尽全力,却无法像以前在小池塘中那样自由畅游。
终于,这只鱼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大海很美丽,但对于自己来说并不适合。
它决定回到原来的小池塘,重新拥抱那份自由和快乐。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东西虽然看起来很好,但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应环境,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拥有幸福和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和寓言
德叔本华
1
苍蝇可被视为狂妄无知、肆无忌惮的象征,因为所有动物都惧怕人类甚于一切,巴不得躲得越远越好,唯独苍蝇可以在人的鼻子上安坐。
2
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这就类似于重瓣玫瑰:其芬芳和色彩使观赏者赏心悦目,但至凋谢为止,仍不曾结出果实。
没有玫瑰是不带荆棘的,但很多带刺的却不是玫瑰。
3
一棵苹果树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在其身后,冷杉高昂着又尖又黑的树梢挺立着。
苹果树向冷杉说道:“瞧,我身上挂满了美丽、活泼的花朵!你能有什么可以与我比一比?墨绿的树枝罢了!”
“你说的是事实,”冷杉回答说,“不过,到了冬天,你就掉光了叶子站在那里,可我仍然是现在这个样子。
”
4
衡量一个人的伟大,在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各用彼此相反的不同定律:身体的距离由于距离的加大而缩小,精神上的伟大则因距离的加大而加大。
5
一位母亲把一本《伊索寓言》给了她的孩子们,希望她的孩子们能够受到教育和取得进步。
但孩子们很快就把书还给了母亲。
那位最大的、一脸老成的孩子是这样说的:“这本书不适合我们读!太过幼稚,也太过愚蠢了:我们不会再上当了,不会真的还以为狐狸、狼、乌鸦能够说话;我们早就过了看这些瞎胡闹的年纪了!”从这些充满希望的孩子身上,谁还会看不出来将来的自以为开了窍的理性主义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