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证明(中难度题型)

合集下载

全等相似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与相似三角形

全等相似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与相似三角形

2016专题:《全等三角形证明》1.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3.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4.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A C DEF 21 DAB5.已知:AB//ED,∠EAB=∠BDE,AF=CD,EF=BC,求证:∠F=∠C6.已知:AB=CD,∠A=∠D,求证:∠B=∠C7.如图,在△ABC中,BD=DC,∠1=∠2,求证:AD⊥BC.DCBAFEAB CD8.如图,OM平分∠POQ,MA⊥OP,MB⊥OQ,A、B为垂足,AB交OM于点N.求证:∠OAB=∠OBA9.已知:如图,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1)求证:△AED≌△EBC.(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10.如图:DF=CE,AD=BC,∠D=∠C。

求证:△AED≌△BFC。

11.如图:在△ABC中,BA=BC,D是AC的中点。

求证:BD⊥AC。

12.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

求证:BF=CF13.如图:AB=CD,AE=DF,CE=FB。

求证:AF=DE。

14.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求证:△ABE≌△CDF.15.已知:如图所示,AB=AD,BC=DC,E、F分别是DC、BC的中点,求证:AE=AF。

16.已知AB ∥DE ,BC ∥EF ,D ,C 在AF 上,且AD =CF ,求证:△ABC ≌△DEF .17.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

全等相似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及相似三角形

全等相似三角形证明经典题及相似三角形

2016专题:《全等三角形证明》1.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3.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5.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6.已知:AB=CD ,∠A=∠D ,求证:∠B=∠C7.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8.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 求证:∠OAB =∠OBA9.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1)求证:△AED ≌△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C D F B CD C B AFEBC O ED CB AC A E 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10.如图:DF=CE ,AD=BC ,∠D=∠C 。

求证:△AED ≌△BFC 。

11.如图:在△ABC 中,BA=BC ,D 是AC 的中点。

求证:BD ⊥AC 。

12.AB=AC ,DB=DC ,F 是AD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

求证:BF=CF13.如图:AB=CD ,AE=DF ,CE=FB 。

求证:AF=DE 。

14.已知:点A 、F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F =CE ,BE∥DF ,BE =DF .求证:△ABE≌△CDF.15.已知:如图所示,AB =AD ,BC =DC ,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求证:AE =AF 。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基础练习证明题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基础练习证明题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基础练习证明题1.已知三角形ABC中,AD为中线,BE⊥AD,CF⊥AD,证明BE=CF。

2.已知四边形ACBD中,AC=BD,AE=CF,BE=DF,证明AE∥CF。

3.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BE=DF,AE=CF,证明AB∥CD。

4.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AD=CB,证明AB∥CD。

5.已知两个三角形中,∠BAC=∠DAE,∠1=∠2,BD=CE,证明三角形ABD≌三角形ACE。

6.已知四边形ABED中,CD∥AB,DF∥EB,DF=EB,证明AF=CE。

7.已知四边形BEFC中,BE=CF,AB=CD,∠B=∠C,证明AF=DE。

8.已知四边形ABED中,AD=CB,∠A=∠C,AE=CF,证明EB∥DF。

9.已知三角形ABC中,M为AB的中点,∠1=∠2,MC=MD,证明∠C=∠D。

10.已知四边形ABFE和CDFE中,AE=DF,BF=CE,AE∥DF,证明AB=CD。

11.已知四边形ABCD中,∠1=∠2,∠3=∠4,证明AC=AD。

12.已知四边形ABCD中,∠E=∠F,∠1=∠2,AB=CD,证明AE=DF。

13.已知四边形ABCDEF中,ED⊥AB,EF⊥BC,BD=EF,证明BM=ME。

14.已知三角形ABC中,高AD与BE相交于点H,且AD=BD,证明三角形BHD≌三角形ACD。

15.已知四边形ABCDE中,∠A=∠D,AC∥FD,AC=FD,证明AB∥DE。

16.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DE中,AC=AB,AE=AD,∠1=∠2,证明∠3=∠4.17.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EF∥BC,AF=CD,AB⊥BC,DE⊥EF,证明三角形ABC≌三角形DEF。

18.已知四边形ABED中,AD=AE,∠B=∠C,证明AC=AB。

19.已知三角形ABC中,AD⊥BC,BD=CD,证明AB=AC。

20.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BAD中,∠1=∠2,BC=AD,证明三角形ABC≌三角形BAD。

相似三角形重难点题型(附参考答案)

相似三角形重难点题型(附参考答案)

经典练习题相似三角形(附答案)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CDF∽△BGF;(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求证:△ABC∽△FDE.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_________ °,BC= _________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8.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9.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DC,AD=BC,对角线BD、AC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1)列出从这四个小三角形中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选取到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注意:全等看成相似的特例)(2)请你任选一组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10.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于E,连接AE.(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11.如图,在△ABC中,AB=AC=a,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交AC 于P,交AB于Q.(1)求四边形AQMP的周长;(2)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不需证明);(3)M位于BC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QMP为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12.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M是CD的中点,试说明:△ADM∽△MCP.513.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2,AB=BC=8,CD=10.(1)求梯形ABCD的面积S;(2)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D⇒C方向,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A方向,向点A运动,过点Q作QE⊥BC于点E.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①当点P在B⇒A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直线PQ将梯形ABCD的周长平分?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Q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D、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以D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已知矩形ABCD,长BC=12cm,宽AB=8cm,P、Q分别是AB、BC上运动的两点.若P自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同时,Q自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问经过几秒,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DC相似?15.如图,在△ABC中,AB=10cm,BC=20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问经过几秒钟,△PBQ与△ABC相似.16.如图,∠ACB=∠ADC=90°,AC=,AD=2.问当AB的长为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17.已知,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能否在边AB上找一点N(不含A、B),使得△CDM与△MAN相似?若能,请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ABC中,∠C=90°,BC=8cm,AC=6cm,点Q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P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移动.若Q、P分别同时从B、C出发,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BA相似?1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A=90°,AB=7,AD=2,BC=3,试在腰AB上确定点P的位置,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20.△ABC和△DEF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90°,△DEF的顶点E位于边BC的中点上.(1)如图1,设DE与AB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求证:△BEM∽△CNE;(2)如图2,将△DEF绕点E旋转,使得D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于是,除(1)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外,能否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5cm,BC=10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2.如图,路灯(P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点)20米的A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23.阳光明媚的一天,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这棵树底部可以到达,顶部不易到达),他们带了以下测量工具:皮尺,标杆,一副三角尺,小平面镜.请你在他们提供的测量工具中选出所需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9(1)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请在下图中画出测量示意图;(3)设树高AB的长度为x,请用所测数据(用小写字母表示)求出x.24.问题背景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200cm,影长为156cm.任务要求:(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2)如图3,设太阳光线NH与⊙O相切于点M.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友情提示:如图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NG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1562+2082=2602)25.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m宽的亮区(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8.7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26.如图,李华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已知李华的身高AB=h,灯柱的高OP=O′P′=l,两灯柱之间的距离OO′=m.(1)若李华距灯柱OP的水平距离OA=a,求他影子AC的长;(2)若李华在两路灯之间行走,则他前后的两个影子的长度之和(DA+AC)是否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若李华在点A朝着影子(如图箭头)的方向以v1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v2.27.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不难证明S1=S2+S3.(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11(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为使S1,S2,S3之间仍具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4)类比(1),(2),(3)的结论,请你总结出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28.已知:如图,△ABC∽△ADE,AB=15,AC=9,BD=5.求AE.29.已知:如图Rt△ABC∽Rt△BDC,若AB=3,AC=4.(1)求BD、CD的长;(2)过B作BE⊥DC于E,求BE的长.30.(1)已知,且3x+4z﹣2y=40,求x,y,z的值;(2)已知:两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3:10,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为560cm,求它们的周长.1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CDF∽△BGF;(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15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求证:△ABC∽△FDE.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17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19解答:解:相似三角形有△AEF∽△BEC;△AEF∽△DCF;△BEC∽△DCF.(3分)如:△AEF∽△BEC.在▱ABCD中,AD∥BC,∴∠1=∠B,∠2=∠3.(6分)∴△AEF∽△BEC.(7分)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135°°,BC=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21分析: (1)观察可得:BF=FC=2,故∠FBC=45°;则∠ABC=135°,BC==2; (2)观察可得:BC 、EC 的长为2、,可得,再根据其夹角相等;故△ABC∽△DEC.解答: 解:(1)∠ABC=135°,BC=;(2)相似;∵BC=,EC==; ∴,; ∴; 又∠ABC=∠CED=135°,∴△ABC∽△DEC.8.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边长AB=3cm ,BC=6cm .某一时刻,动点M 从A 点出发沿AB 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 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 从D 点出发沿DA 方向以2cm/s 的速度向A 点匀速运动,问:(1)经过多少时间,△AMN 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 面积的?(2)是否存在时刻t ,使以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关于动点问题,可设时间为x,根据速度表示出所涉及到的线段的长度,找到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如本题中利用,△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作为相等关系;(2)先假设相似,利用相似中的比例线段列出方程,有解的且符合题意的t值即可说明存在,反之则不存在.解答:解:(1)设经过x秒后,△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则有:(6﹣2x)x=×3×6,即x2﹣3x+2=0,(2分)解方程,得x1=1,x2=2,(3分)经检验,可知x1=1,x2=2符合题意,所以经过1秒或2秒后,△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4分)(2)假设经过t秒时,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由矩形ABCD,可得∠CDA=∠MAN=90°,因此有或(5分)即①,或②(6分)解①,得t=;解②,得t=(7分)经检验,t=或t=都符合题意,所以动点M,N同时出发后,经过秒或秒时,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8分)9.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DC,AD=BC,对角线BD、AC把梯形分成了四个小三角形.(1)列出从这四个小三角形中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选取到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注意:全等看成相似的特例)(2)请你任选一组相似三角形,并给出证明.解答:解:(1)任选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可能情况如下六种情况: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2分)其中有两组(①③,②④)是相似的.∴选取到的二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概率是P=(4分)证明:(2)选择①、③证明.在△AOB与△COD中,∵AB∥CD,∴∠CDB=∠DBA,∠DCA=∠CAB,∴△AOB∽△COD(8分)选择②、④证明.∵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23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 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即相似三角形的证明.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0.附加题: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于E,连接AE.(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解答:解:(1)AD=DE,AE=CE.∵CE⊥BD,∠BDC=60°,∴在Rt△CED中,∠ECD=30°.∴CD=2ED.∵CD=2DA,∴AD=DE,∴∠DAE=∠DEA=30°=∠ECD.∴AE=CE.(2)图中有三角形相似,△ADE∽△AEC;∵∠CAE=∠CAE,∠ADE=∠AEC,∴△ADE∽△AEC;(3)作AF⊥BD的延长线于F,设AD=DE=x,在Rt△CED中,可得CE=,故AE=.∠ECD=30°.在Rt△AEF中,AE=,∠AED=∠DAE=30°,∴sin∠AEF=,∴AF=AE•sin∠AEF=.25∴.11.如图,在△ABC中,AB=AC=a,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交AC 于P,交AB于Q.(1)求四边形AQMP的周长;(2)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不需证明);(3)M位于BC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QMP为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AB=AC,∴∠B=∠C,∴∠PMC=∠QMB.∴BQ=QM,PM=PC.∴四边形AQMP的周长=AQ+AP+QM+MP=AQ+QB+AP+PC=AB+AC=2a.(2)∵PM∥AB,∴△PCM∽△ACB,∵QM∥AC,∴△BMQ∽△BCA;(3)当点M中BC的中点时,四边形APMQ是菱形,∵点M是BC的中点,AB∥MP,QM∥AC,∴QM,PM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AB=AC,∴QM=PM=AB=AC.又由(1)知四边形APMQ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PMQ是菱形.12.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M是CD的中点,试说明:△ADM∽△MCP.27解答:证明:∵正方形ABCD,M为CD中点,∴CM=MD=AD.∵BP=3PC,∴PC=BC=AD=CM.∴.∵∠PCM=∠ADM=90°,∴△MCP∽△ADM.13.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2,AB=BC=8,CD=10.(1)求梯形ABCD的面积S;(2)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D⇒C方向,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A方向,向点A运动,过点Q作QE⊥BC于点E.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①当点P在B⇒A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直线PQ将梯形ABCD的周长平分?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Q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D、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以D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解答:解:(1)过D作DH∥AB交BC于H点,∵AD∥BH,DH∥AB,∴四边形ABHD是平行四边形.∴DH=AB=8;BH=AD=2.∴CH=8﹣2=6.∵CD=10,∴DH2+CH2=CD2∴∠DHC=90°.∠B=∠DHC=90°.∴梯形ABCD是直角梯形.∴S ABCD=(AD+BC)AB=×(2+8)×8=40.(2)①∵BP=CQ=t,∴AP=8﹣t,DQ=10﹣t,∵AP+AD+DQ=PB+BC+CQ,∴8﹣t+2+10﹣t=t+8+t.∴t=3<8.∴当t=3秒时,PQ将梯形ABCD周长平分.②第一种情况:0<t≤8若△PAD∽△QEC则∠ADP=∠C∴tan∠ADP=tan∠C==∴=,∴t=若△PAD∽△CEQ则∠APD=∠C∴tan∠APD=tan∠C==,∴=∴t=第二种情况:8<t≤10,P、A、D三点不能组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10<t≤12△ADP为钝角三角形与Rt△CQE不相似;∴t=或t=时,△PAD与△CQE相似.③第一种情况:当0≤t≤8时.过Q点作QE⊥BC,QH⊥AB,垂足为E、H.∵AP=8﹣t,AD=2,∴PD==.∵CE=t,QE=t,∴QH=BE=8﹣t,BH=QE=t.∴PH=t﹣t=t.∴PQ==,DQ=10﹣t.Ⅰ:DQ=DP,10﹣t=,31解得t=8秒.Ⅱ:DQ=PQ,10﹣t=,化简得:3t2﹣52t+180=0解得:t=,t=>8(不合题意舍去)∴t=第二种情况:8≤t≤10时.DP=DQ=10﹣t.∴当8≤t<10时,以DQ为腰的等腰△DPQ恒成立.第三种情况:10<t≤12时.DP=DQ=t﹣10.∴当10<t≤12时,以DQ为腰的等腰△DPQ恒成立.综上所述,t=或8≤t<10或10<t≤12时,以DQ为腰的等腰△DPQ成立.14.已知矩形ABCD,长BC=12cm,宽AB=8cm,P、Q分别是AB、BC上运动的两点.若P自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同时,Q自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问经过几秒,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DC相似?33(1)当∠1=∠2时,有:,即;(2)当∠1=∠3时,有:,即,∴经过秒或2秒,△PBQ∽△BCD.15.如图,在△ABC中,AB=10cm,BC=20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问经过几秒钟,△PBQ与△ABC相似.即(10﹣2t):10=4t:20,解得t=2.5(s)(6分)当△QBP∽△ABC时,有BQ:AB=BP:BC,即4t:10=(10﹣2t):20,解得t=1.所以,经过2.5s或1s时,△PBQ与△ABC相似(10分).解法二:设ts后,△PBQ与△ABC相似,则有,AP=2t,BQ=4t,BP=10﹣2t分两种情况:(1)当BP与AB对应时,有=,即=,解得t=2.5s(2)当BP与BC对应时,有=,即=,解得t=1s所以经过1s或2.5s时,以P、B、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16.如图,∠ACB=∠ADC=90°,AC=,AD=2.问当AB的长为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解答:解:∵AC=,AD=2,∴CD==.要使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两种情况:35(1)当Rt△ABC∽Rt△ACD时,有=,∴AB==3;(2)当Rt△ACB∽Rt△CDA时,有=,∴AB==3.故当AB的长为3或3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17.已知,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能否在边AB上找一点N(不含A、B),使得△CDM与△MAN相似?若能,请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还只需满足一对角对应相等或夹直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即可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若DM与AM对应,则△CDM与△MAN全等,N与B重合,不合题意;若DM与AN对应,则CD:AM=DM:AN,得AN=a,从而确定N的位置.解答:证明: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若△CDM∽△MAN,则=.∵边长为a,M是AD的中点,∴AN=a.②若△CDM∽△NAM,则.∵边长为a,M是AD的中点,∴AN=a,即N点与B重合,不合题意.所以,能在边AB上找一点N(不含A、B),使得△CDM与△MAN相似.当AN=a时,N点的位置满足条件.18.如图在△ABC中,∠C=90°,BC=8cm,AC=6cm,点Q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P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移动.若Q、P分别同时从B、C出发,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BA相似?解答:解:设经过x秒后,两三角形相似,则CQ=(8﹣2x)cm,CP=xcm,(1分)∵∠C=∠C=90°,∴当或时,两三角形相似.(3分)(1)当时,,∴x=;(4分)37(2)当时,,∴x=.(5分)所以,经过秒或秒后,两三角形相似.(6分)1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A=90°,AB=7,AD=2,BC=3,试在腰AB上确定点P的位置,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解答:解:(1)若点A,P,D分别与点B,C,P对应,即△APD∽△BCP,∴=,∴=,∴AP2﹣7AP+6=0,∴AP=1或AP=6,检测:当AP=1时,由BC=3,AD=2,BP=6,∴=,又∵∠A=∠B=90°,∴△APD∽△BCP.当AP=6时,由BC=3,AD=2,BP=1,又∵∠A=∠B=90°,∴△APD∽△BCP.(2)若点A,P,D分别与点B,P,C对应,即△APD∽△BPC.∴=,∴=,∴AP=.检验:当AP=时,由BP=,AD=2,BC=3,∴=,又∵∠A=∠B=90°,∴△APD∽△BPC.因此,点P的位置有三处,即在线段AB距离点A的1、、6处.20.△ABC和△DEF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D=90°,△DEF的顶点E位于边BC的中点上.(1)如图1,设DE与AB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求证:△BEM∽△CNE;(2)如图2,将△DEF绕点E旋转,使得D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M,EF与AC交于点N,于是,除(1)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外,能否再找出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9解答:证明:(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BE=45°,∴∠BME+∠MEB=135°又∵△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F=45°∴∠NEC+∠MEB=135°∴∠BEM=∠NEC,(4分)而∠MBE=∠ECN=45°,∴△BEM∽△CNE.(6分)(2)与(1)同理△BEM∽△CNE,∴.(8分)又∵BE=EC,∴,(10分)则△ECN与△MEN中有,又∠ECN=∠MEN=45°,∴△ECN∽△MEN.(12分)2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5cm,BC=10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解答:解: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所以△ABC∽△PAQ或△ABC∽△QAP,①当△ABC∽△PAQ时,,41所以,解得:t=6;②当△ABC∽△QAP时,,所以,解得:t=;③当△AQP∽△BAC时,=,即=,所以t=;④当△AQP∽△BCA时,=,即=,所以t=30(舍去).故当t=6或t=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2.如图,路灯(P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点)20米的A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解答:解:∵∠MAC=∠MOP=90°,∠AMC=∠OMP,∴△MAC∽△MOP.∴,即,解得,MA=5米;同理,由△NBD∽△NOP,可求得NB=1.5米,∴小明的身影变短了5﹣1.5=3.5米.23.阳光明媚的一天,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这棵树底部可以到达,顶部不易到达),他们带了以下测量工具:皮尺,标杆,一副三角尺,小平面镜.请你在他们提供的测量工具中选出所需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1)所需的测量工具是:;(2)请在下图中画出测量示意图;(3)设树高AB的长度为x,请用所测数据(用小写字母表示)求出x.43解答:解:(1)皮尺,标杆;(2)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3)如图,测得标杆DE=a,树和标杆的影长分别为AC=b,EF=c,∵△DEF∽△BAC,∴,∴,∴.(7分)24.问题背景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200cm,影长为156cm.任务要求:(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2)如图3,设太阳光线NH与⊙O相切于点M.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友情提示:如图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NG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1562+2082=2602)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BAC=∠EDF=90°,∠BCA=∠EFD.∴△ABC∽△DEF.∴,即,(2分)∴DE=1200(cm).所以,学校旗杆的高度是12m.(3分)45(2)解法一:与①类似得:,即,∴GN=208.(4分)在Rt△NG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NH2=1562+2082=2602,∴NH=260.(5分)设⊙O的半径为rcm,连接OM,∵NH切⊙O于M,∴OM⊥NH.(6分)则∠OMN=∠HGN=90°,又∵∠ONM=∠HNG,∴△OMN∽△HGN,∴(7分),又ON=OK+KN=OK+(GN﹣GK)=r+8,∴,解得:r=12.∴景灯灯罩的半径是12cm.(8分)解法二:与①类似得:,即,∴GN=208.(4分)设⊙O的半径为rcm,连接OM,∵NH切⊙O于M,∴OM⊥NH.(5分)则∠OMN=∠HGN=90°,又∵∠ONM=∠HNG,∴△OMN∽△HGN.∴,即,(6分)∴MN=r,又∵ON=OK+KN=OK+(GN﹣GK)=r+8.(7分)在Rt△OMN中,根据勾股定理得:r2+(r)2=(r+8)2即r2﹣9r﹣36=0,解得:r1=12,r2=﹣3(不合题意,舍去),∴景灯灯罩的半径是12cm.(8分)25.(2007•白银)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m宽的亮区(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8.7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47分析:因为光线AE、BD是一组平行光线,即AE∥BD,所以△ECA∽△DCB,则有,从而算出BC的长.解答:解:∵AE∥BD,∴△ECA∽△DCB,∴.∵EC=8.7m,ED=2.7m,∴CD=6m.∵AB=1.8m,∴AC=BC+1.8m,∴,∴BC=4,即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为4m.26.如图,李华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已知李华的身高AB=h,灯柱的高OP=O′P′=l,两灯柱之间的距离OO′=m.(1)若李华距灯柱OP的水平距离OA=a,求他影子AC的长;(2)若李华在两路灯之间行走,则他前后的两个影子的长度之和(DA+AC)是否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若李华在点A朝着影子(如图箭头)的方向以v1匀速行走,试求他影子的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v2.解答:解:(1)由已知:AB∥OP,∴△ABC∽△OPC.∵,∵OP=l,AB=h,OA=a,∴,∴解得:.(2)∵AB∥OP,∴△ABC∽△OPC,∴,即,即.∴.同理可得:,∴=是定值.(3)根据题意设李华由A到A',身高为A'B',A'C'代表其影长(如图).由(1)可知,即,∴,同理可得:,∴,49由等比性质得:,当李华从A走到A'的时候,他的影子也从C移到C',因此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所以人影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为.27.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不难证明S1=S2+S3.(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为使S1,S2,S3之间仍具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6大模型+解题技巧)—2024年中考数学(全国通用)(解析版)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6大模型+解题技巧)—2024年中考数学(全国通用)(解析版)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题型解读|模型构建|通关试练三角形基础知识部分多以选择或者填空题形式,考察其三边关系、内角和/外角和定理、“三线”基本性质等。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也是考查重点,年年都会考查,最为经典的“手拉手”模型就是以等腰三角形为特征总结的,且等腰三角形单独出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直角三角形的出题类型可以是选择填空题这类小题,也可以是各类解答题,以及融合在综合压轴题中,作为问题的几何背景进行拓展延伸。

模型0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应用高(AD)中线(AD)角平分线(AD)中位线(DE)模型0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应用(1)三角形的内角:(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角.在转化中借助平行线.(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①直接根据两已知角求第三个角;②依据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三个角;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利用两锐角互余求另一锐角.(2)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相等,因此共有三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若研究的角比较多,要设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②将它们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去.(4)探究角度之间的不等关系,多用外角的性质③,先从最大角开始,观察它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模型0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应用(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计算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计算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计算相似与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几何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它们的计算方式。

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1. AA相似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SSS相似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 SAS相似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成比例,并且夹在它们之间的两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当我们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需要满足其中一种相似判定法。

二、相似三角形的计算方法1. 边长比计算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边长比计算未知边长比。

假设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为a:b,那么未知边长比为x:y。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比例:a/b = x/y通过交叉乘积法则,我们可以得到:a*y = b*x从而可以计算出未知边长比x:y的值。

2. 高比计算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高的比例计算未知的高的比例。

假设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例为a:b,那么未知高的比例为x:y。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比例:a/b = x/y通过交叉乘积法则,我们可以得到:a*y = b*x从而可以计算出未知高的比例x:y的值。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1. SSS全等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SAS全等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边相等,并且夹在它们之间的一个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 ASA全等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并且夹在它们之间的一边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四、全等三角形的计算方法当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因此,可以根据已知信息直接进行计算。

五、实例分析假设有两个三角形,已知它们的边长或角度大小,我们可以使用相似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计算方法来求解未知的边长或角度大小。

各类型中高难度全等三角形125题(答案版)

各类型中高难度全等三角形125题(答案版)

1.已知:如图,AB ∥DE ,AC ∥DF ,BE =CF .求证:AB =DE .A DB EC F 【答案】∵ AB ∥ DE ,∴ ∠B =∠DEF∵AC ∥DF ,∴∠F =∠ACB∵ BE =CF ,∴ BE +EC =CF +EC 即 BC =EF∴∆ABC ≌∆DEF ,∴AB =DE .2.图中是一副三角板,45︒的三角板Rt ∆DEF 的直角顶点D 恰好在30︒的三角板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处,∠A = 30︒,∠E = 45︒,∠EDF =∠ACB = 90︒,DE 交AC 于点G ,GM ⊥AB 于M .(1)如图1,当DF 经过点C 时,作CN ⊥AB 于N ,求证:AM =DN .(2)如图2,当DF ∥AC 时,DF 交BC 于H ,作HN ⊥AB 于N ,(1)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说明理由.FCEGAM D N B图1ECFG HA B图2【答案】⑴ ∵ ∠A = 30︒,∠ACB = 90︒, D 是 AB 的中点,∴ BC =BD , ∠B = 60︒ ∴△BCD 是等边三角形.又∵CN ⊥DB ,∴DN =1DB ,2∵∠EDF = 90︒,∆BCD 是等边三角形.∴∠ADG = 30︒,而∠A = 30︒,∴GA =GD .∵ GM ⊥AB ,∴AM =1 AD 2又∵AD =DB ,∴AM =DN .⑵∵DF ∥AC ,∴∠BDF =∠A = 30︒,∠AGD =∠GDH = 90︒,∴∠ADG = 60︒.∵∠B = 60︒,AD =DB ,∴∆ADG ≌∆DBH ,∴AG =DH ,又∵∠BDF =∠A ,GM ⊥AB ,HN ⊥AB ,∴∆AMG ≌∆DNH .∴AM =DN .3.在正方形ABCD 中,AB 、BC 、CD 三边上分别有点E 、G 、F ,且EF ⊥DG .求证:EF =DG .⎨ ⎩ADA DEEM FFB G CBGC【答案】过点C 作 EF 的平行线,交 AB 于 M .易知CM = EF .从而证的∆BCM ≌ ∆CDG ,从而有 DG = CM ,故 EF = DG .4.在正方形 ABCD 中, E 、 F 、G 、 H 分别是 AB 、 BC 、CD 、 DA 边上的点,且 EG ⊥ FH ,求证: EG = FH .A HD A H N DGGEEMBF CBF C【答案】过点 E 作 EM ⊥ CD ,过点 F 作 FN ⊥ AD ,垂足分别为 M 、N . 由 EM ⊥ CD , FN ⊥ AD , EG ⊥ FH ,易得∠MEG = ∠NFH 因为 EM = BC , BC = CD , CD = NF ,所以 EM = NF 故∆EMG ≌ ∆NFH ,所以 EG = FH .5.∆ABC 中, ∠B = 90︒ , M 为 AB 上一点,使得 AM = BC , N 为 BC 上一点,使得CN = BM ,连 AN 、CM 交于 P 点.试求∠APM 的度数,并写出你的推理证明的过程.AMBN C【答案】∠APM 的度数为45︒证明过程如下:如图过点 M 作 AB 的垂线 MD ,使 MD = CN ,连接 DA 、 DN , 于是因为 MD ∥ CN 且 MD = CN ,所以四边形 MDNC 是平行四边形. 从而∠MDN = ∠MCN ,又因为CN = BM ,得到 DM = BM ,进而在∆MDA 与∆MBC 中, ⎧DM = BM ⎪∠DMA = ∠MBC = 90︒ , ⎪MA = BC PFP⎨ ⎩所以∆DMA ≌ ∆MBC ,这样 DA = MC ,而 MC = DN , 所以 DN = DA .又因为∠ADN = ∠ADM + ∠MDN= ∠ADM + ∠DAM = 90︒ , 所以得到∆ADN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ND = 45︒ ,利用 MC ∥ DN ,从而得到∠APM = ∠AND = 45︒ .ADB NC6.如图,在Rt ∆ABC 中, AB = AC ,AD ⊥ BC ,垂足为 D . E 、F 分别是CD 、AD 上的点,且CE = AF .如果∠AED = 62︒ ,那么∠DBF = .A【答案】28︒BDE7.E 、F 分别是正方形 ABCD 的 BC 、CD 边上的点,且 BE = CF .求证:AE ⊥ BF .ADF【答案】在∆ABE 和∆BCF 中⎧ AB = BC ⎪∠ABE = ∠BCF⎪BE = CF∴ ∆ABE ≌ ∆BCF BEC∴ ∠BAE = ∠CBF ∵ ∠BAE + ∠AEB = 90︒ ∴ ∠CBF + ∠AEB = 90︒ ∴ AE ⊥ BF8.E 、F 、G 分别是正方形 ABCD 的 BC 、CD 、AB 边上的点,GE ⊥ EF ,GE = EF .求证: BG + CF = BC .AD【答案】显然, ∆BEG ≌ ∆CFE ,GFBECM PC∴ BG = CE , BE = CF ∴ BG + CF = BC9.如图,矩形 ABCD 中, E 是 AD 上一点, CE ⊥ EF 交 AB 于 F 点,若 DE = 2 ,矩形周长为16 ,且CE = EF ,求 AE 的长.AEDFBC【答案】∵ FE ⊥ EC ,∴ ∠AEF + ∠DEC = 90︒ .∵ ∠AEF + ∠AFE = 90︒ , ∴ ∠AFE = ∠DEC .在三角形 AFE 与∆DEC 中, FE = CE , ∠A = ∠D = 90︒ , ∠AFE = ∠DEC , ∴ ∆AFE ≌ ∆DEC . ∴ AE = DC . ∵矩形周长为16 , ∴ AD + DC = 8 . ∵ AD = AE + DE ,∴且 DE = 2 .∴ 2 AE = 8 - DE . 即 AE = 3 .10.如图,已知∆ABC 中,∠ABC = 90︒,AB =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 1 ,l 2 ,l 3 上,且l 1 ,l 2 之间的距离为2 ,l 2 ,l 3 之间的距离为3 ,则 AC 的长是 .Al 1 l 2【答案】2 Bl 311.两个全等的30︒ 、60︒ 的三角板 ADE 、 BAC ,如右下图所示摆放, E 、 A 、C 在一条直线上,连结 BD .取 BD 的中点 M ,连结 ME 、MC ,试判断∆EMC 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BMDEA C【解析】判断∆E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图,连结 AM .17MBA C∵ ∠DAE = 30︒ , ∠BAC = 60︒ ,∴ ∠DAB = 90︒ ∵ ∆ADE ≌ ∆BAC ,∴ AD = AB又∵ M 是 BD 的中点,∴ AM = DM = BM ∴ ∠ADM = ∠MAB = 45︒ ∴ ∠EDM = ∠EDA + ∠ADM = 60︒ + 45︒ = 105︒ ∴ ∠MAC = ∠MAB + ∠BAC = 45︒ + 60︒ = 105︒ ∴ ∠EDM = ∠MAC ∵ ED = CA ,∴ ∆EDM ≌ ∆CAM ∴ EM = CM , ∠DME = ∠AMC而∠DME + ∠EMA = 90︒ ,∴ ∠AMC + ∠EMA = 90︒ 即∠EMC = 90︒ ,∴ ∆EM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 ∠C 为直角, M 为 BC 的中点. CD ⊥ AM .求证: ∠AMC = ∠DMB .求证: ∠AMC = ∠DMB .CA DB【答案】法一:如图,过 B 作 EB ⊥ BC ,交CD 延长线于 E .CE∵ ∠3 + ∠1 = 90︒ , ∠4 + ∠1 = 90︒ ,∴ ∠3 = ∠4 .又 AC = CB ,∴ Rt ∆CBE ≌ Rt ∆AMC ,∴ BE = CM , ∠5 = ∠1 . 又 BM = CM ,∴ BE = BM .∴ ∠MBD + ∠EBD = 90︒ ,而∠MBD = 45︒ ,∴ ∠EBD =∠MBD . 又 BD 为公共边,∴ ∆BED ≌ ∆BMD .∴ ∠5 = ∠2 .解法二:如图,作底边 AB 的高CE 交 AM 于 F ,则CE 亦为中线和角平分线,3 1 M4 2 ADB5 MDC ∴AE =CE =BE .又∠3 +∠CDE =∠4 +∠CDE = 90︒.∴∠3 =∠4 ,∴Rt∆DCE = Rt∆FAE ,∴AMA E D B=CE=2,∴∠EDF = 45︒=∠B ,故CM AC 1DF ∥BC .又 E 、M 为AB 、BC 的中点,∴连接EM ,则EM ∥AC .∴AC ⊥BC ,∴EM ⊥BC ,故EM ⊥DF .∴EM 为DF 的中垂线.∴∠FME =∠DME .而∠FME +∠1 =∠DME +∠2 = 90︒,∴∠1 =∠2 .解法三:如图,作CG =AG 的平分线CF 交AM 于F ,CA DB 则∠ACF =∠MCF = 45︒,即ACF =∠CBD = 45︒.∵AC ⊥BC ,C D ⊥AM ,∴∠CAF +∠CMF =∠BCD +∠CMF = 90︒.∴BM=1.AC 2又∠B =∠CAD ,∴∆ACF ≌∆CBD .∴CF =BD .又CM =BM ,∠MCF =∠MBD .∴∆CFM ≌∆BDM .∴∠FMC =∠DMB .解法四:如图,过D 作DG ⊥CB .CA∵∠B = 45︒,∴DG =BG .∵∠DCG +∠AMC =∠FAC +∠AMC = 90︒,∴∠DCG =∠FAC .∴∆DCG ∽∆MAC .∴DG∶CG =CM∶AC = 1∶2 ,则BG∶CG = 1∶2 .∵DG ∥AC ,∴BD∶AD = 1∶2 ,而BM∶AC = 1∶2 , B =∠CAD .∴∆BMD ∽∆ACD ,∴∠BMD =∠ACD .而∠ACD =MGM F3 1FM24AMC ,解法五:如图,延长CB 到 E ,使 BE = BC .连接 AE ,延长CD 交 AE 于G ,则 AC = BC = BE ,CE∴AM = CE = 2 .CM AC 1 ∴ Rt ∆ACM ∽ Rt ∆ECA .∴ ∠CAM = ∠E . ∵ ∠CAM + ∠ACF = 90︒ , ∠GCE + ∠ACF = 90︒ , ∴ ∠CAM = ∠GCE .即∠GCE = ∠E .∴ CG = GE . ∵ ∠CAE + ∠E = 90︒ , ∠ACG + ∠GCE = 90︒ ,∴ ∠CAE = ∠ACG ,∴ CG = AG ,从而 AG = GE .又∵ BC = BE ,所以 D 为∆AEC 的重心,∴ BD = 1.而 BM = 1 , ∠B = ∠CAD . AD 2AC 2∴ ∆BMD ∽ ∆ACD ,∴ ∠BMD =∠ACD . 而 ∠AMC = ∠ACF ,∴ ∠BMD = ∠AMC .解法六:如图,过 A 作 AH ⊥ AM ,与 BC 的延长交于 H .HD B∵ ∠1 + ∠2 = 90︒ , ∠1 + ∠AMC = 90︒ , ∴ ∠2 = ∠AMC , ∴ Rt ∆AHC ∽ Rt ∆MAC ,∴ HC = AC= 2 . AC MC而 AC = BC ,∴HC= 2 .BC∵ HA ∥ C D ,∴ AD = HC= 2 .BD BC又∵ AC BM = 2 , ∠CAD = ∠B ,∴ ∆ADC ∽ ∆BDM ,C MFFMAD BG而∠AMC = ∠ACD ,∴ ∠AMC = ∠BMD .解法七:如图,过 D 作 DE ⊥ BM ,垂足为 E .CA∵ ∠CAM + ∠CMA = 90︒ , ∠ECD + ∠CMA = 90︒ , ∴ ∠CAM = ∠ECD , ∴ Rt ∆CAM ∽ Rt ECD ,∴ DE = MC = 1 .CEAC2∵ ∠B = 45︒ , ∠DEB = 90︒ ,∴ DE = BE ,∴ BE = 1. CE 2设 ME = x ,CM = BE = a ,∴a - x = 1 ,∴ x = a. a + x 2 3∴ DE = BE = a - a = 2a ,∴ ME = 1 = MC,3 3 ∴ Rt ∆CAM ∽ Rt ∆EDM , ∴ ∠AMC = ∠BMD .DE 2 AC13.如图所示,已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中, ∠BAC 是直角, D 是 AC 上一点, AE ⊥ BD ,AE 的延长线交 BC 于 F ,若∠ADB = ∠FDC ,求证:D 是 AC 的中点.AFC【答案】过C 作CH 垂直于 AC 交 AF 延长线于 H 点;易证∆ABD ≌∆AHC , HC = AD ;进而证明∆FHC ≌∆FDC ,得到 HC = CD ,则 D 为 AC 中点.A14.如图所示,在等边∆ABC 中, DE ∥ BC , O 为∆ADE 的中心, M 为 BE 的中点, 求证OM ⊥ CM .M EDE【答案】如图所示,延长OM 至点 N ,使OM = MN ,连接OA 、OE 、OC 、 BN 、CN .AAD OEO N D EMMBCNB C因为OM = NM , BM = ME , ∠OME = ∠NMB , 故∆BMN ≌ ∆EMO ,则 BN = EO , ∠OEM =∠NBM . 因为 DE ∥ BC ,则∠DEB = ∠CBE , ∠OED = ∠CBN .因为O 为∆ADE 的中心,则OA = OE = BN , ∠OAE = ∠OED = 30︒ = ∠CBN . 因为 AC = BC ,故∆AOC ≌ ∆BNC ,从而OC = CN . 因为OM = MN ,故OM ⊥ CM .【点评】如果具备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采取下面的解法. 如图所示,取 AE 的中点 N ,连接 MN 、OA 、ON 、OC . 因为O 为∆ADE 的中心,故∠OAN = 30︒ , OA =2ON . 因为 AN = NE , BM = EM ,故 AB = 2MN = AC .因为ON ⊥ AC , MN ∥ AB ,故∠MNE = 60︒ ,因为∠ONM = 30︒ ,故∆OAC ∽ ∆ONM ,∠OMN = ∠OCN ,则O 、M 、C 、N 四点共圆.因为ON ⊥ AC ,故OM ⊥ CM .15.已知 P 为等腰直角∆ABC 的斜边 AB 上任意一点, PE 、PF 分别为 AC 、BC 之垂线,垂足为 E 、 F . M 为 AB 之中点.则 E 、 M 、 F 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A ECF B【答案】解法一:如图,连接CM ,则CM 为 AB 之中线,亦为 AB 之高.P MAECFB∴ ∠CMA = 90︒ . ∵ ∠PEC = ∠PFC = ∠ECF = 90︒ , ∴ ECFP 为矩形,故 PE = CF . 又∵ ∠A = 45︒ ,∴ ∆AE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 = PE .∴ AE = CF . 又∵ CM = AM , ∠MCF = ∠A = 45︒ , ∴ ∆AEM ≌ ∆CFM ,∴ ∠AME = ∠CMF , EM = FM . ∵ ∠CME + ∠AME = 90︒ ,∴ ∠CME + ∠CMF = 90︒ ,即∠EMF = 90︒ . ∴ ∆E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二:如图,由 M 作 ME ' ⊥ AC , MF ' ⊥ BC ,则显然由于 M 为 AB 之中点, AC = BC , AC ⊥ BC ,AE E'CF F'B∴ ME 'CF ' 为正方形,故 ME ' = MF ' . 又设 ME ' 交 PF 于Q , 则∵ PE ⊥ AC , PF ⊥ BC ,∴ ∠EPF = ∠C = 90︒ .而∠PEE ' = ∠EE 'Q = 90︒ . ∴ EE 'QP 为矩形,故 EE ' = PQ . 同理 FF ' = QM .又∵ PF ∥ AC ,∴ ∠QPM = ∠A = 45︒ . ∴ ∆PQ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PQ = QM ,故 EE ' = FF ' .又 ME ' = MF ' , ∠EE 'M = ∠FF 'M = 90︒ . ∴ ∆EE 'M ≌ ∆FF 'M ,∴ ∠EME ' = ∠FMF ' , EM =FM . 又∠E 'MF + ∠FMF ' = 90︒ , ∴ ∠E 'MF + ∠EME ' = 90︒ .即∠EMF = 90︒ ,故∆M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法三:如图,延长 FM 到Q ,使 MQ = FM ,连接 AQ .PMPMQ2 2 2 A QECFB∵ AM = BM ,∴ A 、 F 、 B 、Q 4 点组成平行四边形. ∴ AQ = FB , AQ ∥ FB .又∵ BC ⊥ AC ,∴ AQ ⊥ AC , ∴ ∠QAE = ∠FCE = 90︒ .又∵ PF ⊥ BC , ∠B = 45︒ ,∴ FP = FB .同理 EP = AE . ∵ ECFP 为矩形,∴ FP = CE , EP = CF ,故 AB .而CM ⊥ AB , ∴ AQ = CE , A E = CF . ∴ Rt ∆AEQ ≌ Rt ∆CFE . ∴ EQ = FE , ∠AQE = ∠CEF , ∠QEA = ∠EFC . ∵ ∠AQE + ∠QEA = 90︒ ,∴ ∠CEF + ∠QEA = 90︒ .故 PF= .QF∴ ∆FE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而 M 为底边之中点,所以∆EMF 亦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法四:如图,连接CM ,则因为 M 为 AB 之中点,所以CM ⊥ AB ,CM 平分∠ACB , 即∠MCB = 45︒ .由 F 向 MB 引垂线 FQ ,向CM 引垂线 FF ' ,显然 F 'FQM 为矩形.则 FF ' = MQ .AECFB又∵ ∆CF '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F = 2FF ' = 2MQ . 又∵ PE ⊥ AC , PF ⊥ BC , AC ⊥ BC , ∴ ECFP 为矩形,故 EP = CF = 2MQ . 于是在Rt ∆EPF 和Rt ∆MQF 中, PF = FB =2QF , PF = , EP= ,∴ PF = EP ,QF MQQF MQ∴ ∆EPF ∽ ∆MQF ,故∠EFP =∠MFQ . 又∵ ∠PFM + ∠MFQ = 45︒ , ∵ ∠PFM + ∠EFP = 45︒ ,即 PF = BF .同理∠FEM = 45︒ , ∆E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MPM QF'E解法五:如图,连接CP 、CM .AECFB∵ PF = BF ,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BPF = ∠BCM = 45︒ .∴ P 、C 、 F 、 M 4 点共圆.∴ ∠CMF = ∠CPF .又∵ ∠CPF = ∠CEF ,∴ ∠CEF = ∠CMF ,∴ E 、C 、 F 、 M 4 点共圆.∴ ∠MEF = ∠MCF = 45︒ , ∠MFE = ∠MCE = 45︒ ,∴ iEM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6.长方形 ABCD 中, AB = 4 , BC = 7 , ∠BAD 的角平分线交 BC 于点 E , EF ⊥ ED 交 AB 于 F ,则 EF = .ADFBEC【解析】由 AB = 4 ,AE 平分∠BAD 可知 BE = AB = CD = 4 .由基本图可知∆BEF ≌∆CDE , 故 EF = DE又 BC = 7 , BE = 4 ,故CE = 3 .由勾股定理可知, DE = 5 . 从而可知 EF = 5 .【答案】517.如图,设∆ABC 和∆CDE 都是正三角形,且∠EBD = 62︒ ,则∠AEB A .124︒ B .122︒ C .120︒ D .118︒的度数是( )ABCD【答案】分析 既然题目这样问,说明这两个角之间必然能找到一定的联系. 解 易知∠ACE = ∠BCD , ∆AEC ≌ ∆BDC ,于是∠EAC = ∠DBC ,从而∠EBD = ∠CBD + ∠CBE = ∠EAC + ∠CBE ,在考虑到∠EAC + ∠AEC + ∠ACE + ∠CEB + ∠ECB + ∠EBD = 360,有:∠BEC + ∠AEC = 360 - 60 - 62 = 360 - ∠AEB 从而∠AEB = 122 ,选B 。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

完整版)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1.在三角形ABC中,AD是角BAC的平分线,AE=AC,DE=2cm,BD=3cm,求BC的长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构造全等三角形ADE和ABC。

因为AE=AC,所以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BC的两边分别相等,因此它们是全等的。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DAE=∠CAB,∠AED=∠ACB。

又因为AD是角BAC的平分线,所以∠DAE=∠EAC,因此∠CAB=2∠EAC。

设BC=x,则根据正弦定理可得:3/x=sin(2EAC)/sin(EAC),化简后得到x=6.2.在三角形ABC中,BD是角ABC的平分线,AB=BC,P在BD上,PM⊥AD于M,PN⊥CD于N,求解PM与PN 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等腰三角形ABD和CBD。

因为AB=BC,所以三角形ABD和三角形CBD的两边分别相等,因此它们是全等的。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BDA=∠BDC,∠ADB=∠CDB。

又因为BD是角ABC的平分线,所以∠ADB=∠BDC,因此∠BDA=∠CDB。

因此,三角形APM和三角形CPN是全等的。

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所以PM=PN。

3.在三角形OAB中,P是角OA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于C,∠OAP+∠OBP=180°,OC=4cm,求解AO+BO的值。

我们可以利用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构造全等三角形OAC和OBC。

因为∠OAP+∠OBP=180°,所以∠AOP=∠BOP=90°。

因此,三角形OAP和三角形OBP是直角三角形。

设AO=x,BO=y,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PC^2=OP^2,y^2+PC^2=OP^2.又因为OC=4cm,所以PC=2cm。

将PC代入上面的两个式子中,得到x^2+y^2=OP^2-4.又因为三角形OAC和三角形OBC是全等的,所以x=y,因此2x^2=OP^2-4,即OP^2=2x^2+4.因此,AO+BO=2x=2√((OP^2-4)/2)=2√(2x^2)=2√(2y^2)=2√(2x^2+4)/2=2√(OP^2)/2=OP√2=2√6.4.在三角形ABC中,E在边AC上,且∠XXX∠ABC。

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精品)

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精品)
05
相似三角形的解题技巧与策略
相似三角形的解题思路与步骤
明确解题目标:确定要证明的结论和所求的量明确解题方向。
观察图形特征: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寻找相似条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构建相似三角形。
推导解题过程: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推导解题过程得出结论。
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
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定义:两个三角形如果对应角相等则它们相似
判定条件:SS、S、SSS、S、HL
应用:证明三角形相似求解线段长度和角度大小
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03
相似三角形在解题中的应用
题目:在△BC中B=CD是BC上一点∠BD=40°E是D上一点且∠BE=∠CD则∠DEC= _______.题目:在△BC中B=CD是BC上一点E是D上一点且∠BE=∠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E ∽ △CD B.△BE ∽ △DCB C.△EB ∽ △DC D.△EC ∽ △DEB.△BE ∽ △CD B.△BE ∽ △DCBC.△EB ∽ △DC D.△EC ∽ △DEB题目:在△BC中B=CD是BC上一点E是D上一点且∠BE=∠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E ∽ △CD B.△BE ∽ △DCB C.△EB ∽ △DC D.△EC ∽ △DEB.△BE ∽ △CD B.△BE ∽ △DCBC.△EB ∽ △DC D.△EC ∽ △DEB题目:在等腰三角形BC中B=CD是BC上一点且D=BD若∠CD=50°则∠CB的大小为 _______.
,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试题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试题

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准备一. 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全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解答有关综合题。

(3)培养学生的转化、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能力二. 教学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角形的相似及全等、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是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知识要点:知识点1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①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④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⑤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⑥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知识点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和外心、内心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②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各顶点的距离相等;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④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知识点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识别: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对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

知识点4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识别:①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难题易错题(附详解)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难题易错题(附详解)

相似三角形难题易错题一.填空题〔共2小题〕1.如下图,已知AB∥EF∥CD,假设AB=6厘米,CD=9厘米.求EF.2.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在AB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E,连接OE交BC于点F.假设AB=a,AD=c,BE=b,则BF=_________.二.解答题〔共17小题〕3.如下图.在△ABC中,∠BAC=120°,AD平分∠BAC交BC于D.求证:.4.如下图,▱ABCD中,AC与BD交于O点,E为AD延长线上一点,OE交CD于F,EO延长线交AB于G.求证:.5.一条直线截△ABC的边BC、CA、A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D、E、F.求证:.6.如下图.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线段DE,FG,HI分别平行于AB,BC和CA,且DE=FG=HI=d,AB=510,BC=450,CA=425.求d.7.如下图.梯形ABCD中,AD∥BC,BD,AC交于O点,过O的直线分别交AB,CD于E,F,且EF∥BC.AD=12厘米,BC=20厘米.求EF.8.已知:P为▱ABCD边BC上任意一点,DP交AB的延长线于Q点,求证:.9.如下图,梯形ABCD中,AD∥BC,MN∥BC,且MN与对角线BD交于O.假设AD=DO=a,BC=BO=b,求MN.10.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DE,FG,IH分别平行于AB,BC,CA〔如下图〕.求证:.11.如下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CD.一条直线交BA延长线于E,交DC 延长线于J,交AD于F,交BD于G,交AC于H,交BC于I.已知EF=FG=GH=HI=IJ,求DC:AB.12.已知P为△ABC内任意一点,连AP,BP,CP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D,E,F.求证:〔1〕〔2〕三者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也至少有一个不少于2.13.如下图.在△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AE平分∠BAC,BD⊥AE的延长线于D,且交AM延长线于F.求证:EF∥AB.14.如下图.P,Q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的点,且BP=BQ,BH⊥PC于H.求证:QH⊥DH.15.已知M是Rt△ABC中斜边BC的中点,P、Q分别在AB、AC上,且PM⊥QM.求证:PQ2=PB2+QC2.16.如下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AE平分∠CAB,CF平分∠BCD.求证:EF∥BC.17.如下图.在△ABC内有一点P,满足∠APB=∠BPC=∠CPA.假设2∠B=∠A+∠C,求证:PB2=PA•PC.〔提示:设法证明△PAB∽△PBC.〕18.已知: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直角边BC的中点,E在AB上,且AE:EB=2:1.求证:CE⊥AD.19.如下图,△ABC中,M、N是边BC的三等分点,BE是AC边上的中线,连接AM、AN,分别交BE于F、G,求BF:FG:GE的值.20.在△ABC中,∠A∶∠B∶∠C=1∶2∶4.求证1AB +1AC=1BC提示:要证明如1a +1b=1c几何题的常用方法:①比例法:将原等式变为a+bab=1c或a+ba=bc,故构造成以a+b、b为边且与a、c所在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总结+题型分析(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总结+题型分析(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补充:对于多边形而言,所有圆相似;所有正多边形相似(如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等等);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比: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

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

相似比为k。

判定: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此定理用的最多)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补充一:直角三角形中的相似问题:斜边的高分直角三角形所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CD²=AD·BD,AC²=AD·AB,BC²=BD·BA(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和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补充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ABCDDABCDABCEAB C D E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全等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全等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全等三角形在数学的广袤世界中,三角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

而在三角形的家族里,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全等三角形可以被视为相似三角形的一个特殊情况。

相似三角形,简单来说,就是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的三角形。

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当这个比例系数为 1 时,相似三角形就变成了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首先,全等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完全相等。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且找到了另一个与之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比如说,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3 厘米、4 厘米和 5 厘米,另一个三角形也具有同样的边长,那么它们就是全等的。

其次,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也完全相同。

无论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其角度大小都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 60 度、30 度和 90 度,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同样如此,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多种。

其中,“边边边”(SSS)定理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直观的一种判定方法。

“边角边”(SAS)定理也很常用,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里要特别注意,必须是夹角相等,如果不是夹角,就不能判定全等。

“角边角”(ASA)定理规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定理表明,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直角三角形还有一种特殊的全等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HL)定理。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建筑领域,工程师们在设计和建造房屋、桥梁等结构时,需要确保各个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无误。

几何中的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几何中的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几何中的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几何学是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涉及各种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建立几何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相似三角形的证明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或多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相似三角形证明方法。

1. AA判定法AA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具体证明方法如下: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如果∠A = ∠D且∠B = ∠E,那么可以得出结论∆ABC ∼ ∆DEF。

2. SSS判定法SSS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分别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具体证明方法如下: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如果AB/DE = BC/EF = CA/FD,那么可以得出结论∆ABC ∼ ∆DEF。

3. SAS判定法SAS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具体证明方法如下: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如果AB/DE = BC/EF 且∠A =∠D,那么可以得出结论∆ABC ∼ ∆DEF。

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都相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

1. SSS判定法SSS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证明方法如下: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如果AB = DE,BC = EF,CA = FD,那么可以得出结论∆ABC ≌ ∆DEF。

2. SAS判定法SAS判定法是指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对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具体证明方法如下: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如果AB = DE,∠A = ∠D,BC/EF = CA/FD,那么可以得出结论∆ABC ≌ ∆DEF。

2020中考数学 几何专项突破:全等和相似三角形(含详解版)

2020中考数学 几何专项突破:全等和相似三角形(含详解版)

2020中考数学几何专项突破全等与相似三角形(含答案)典例探究例1.△ABC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DE的位置,使得DC ∥AB,求∠EAB的度数。

例2. 如图①,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

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②,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③,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D例 3.如图1,在中,,于点,点是边上一点,连接交于,交边于点. (1)求证:; (2)当为边中点,时,如图2,求的值; (3)当为边中点,时,请直接写出的值.例4.如图,已知抛物线与交于A(-1,0)、E(3,0)两点,与轴交于点B(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顶点为D ,求四边形AEDB 的面积;(3)△AOB 与△DBE 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给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Rt ABC △90BAC ∠=°AD BC ⊥D O AC BO AD F OE OB ⊥BC E ABF COE △∽△O AC 2AC AB =OFOE O AC AC n AB =OFOEx y BBAACO E D D EC OF图1图2F巩固练习-全等三角形1.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 ②; ③; ④.其中,能使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B AC =。

1∠与2∠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 , 点A 、D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 , AB=DE , BC ∥EF,∠B=∠E. 求证:ΔABC ≌ΔDEF.4.如图,△OAB 和△CO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OB COD ∠=∠=︒, 连接AC 、BD .求证: AC BD =.AB DE BC EF AC DF ===,,AB DE B E BC EF =∠=∠=,,B E BC EF C F ∠=∠=∠=∠,,AB DE AC DF B E ==∠=∠,,ABC DEF △≌△21DCBA5、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边上的一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添加一个条件,使DE = DF ,并说明理由.6、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AD ,试说明△ABC 和△ABD 全等.7、已知,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AC 、DF 相交于点G ,AB ⊥BE ,垂足为B ,DE ⊥BE ,垂足为E ,且AB =DE ,BF =CE 。

相似三角形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相似三角形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相似三角形一、知识概述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4.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④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温馨提示: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的相似比,当且仅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1)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条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可采用判定定理1;②条件中若有一对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可再找一对角相等或找夹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但是,在选择利用判定定理2时,一对对应角相等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④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底角相等,也可找腰和底对应成比例。

(2)在综合题中,注意相似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熟练掌握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量代换技巧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纯数学知识的问题,要注意培养当数学建模的思想。

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原卷版)--中考数学重难点

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原卷版)--中考数学重难点

回归教材重难点02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中考数学重难点本考点是中考五星高频考点,难度中等及中等偏上,在全国各地市的中考试卷中都有考查。

(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试卷第17题)如图,在△ABC中,点F、G在BC上,点E、H分别在AB、AC上,四边形EFGH是矩形,EH=2EF,AD是△ABC的高,BC=8,AD=6,那么EH的长为.【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设AD交EH于点R,由矩形EFGH的边FG在BC上证明EH∥BC,∠EFC=90°,则△AEH∽△ABC,得=,其中BC=8,AD=6,AR=6﹣EH,可以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EH的值即可.【解答】解:设AD交EH于点R,∵矩形EFGH的边FG在BC上,∴EH∥BC,∠EFC=90°,∴△AEH∽△ABC,∵AD⊥BC于点D,∴∠ARE=∠ADB=90°,∴AR⊥EH,∴=,∵EF⊥BC,RD⊥BC,EH=2EF,∴RD=EF=EH,∵BC=8,AD=6,AR=6﹣EH,∴=,解得EH=,∴EH的长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矩形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考点,也是所有几何图形的学习基础。

三角形的考点容量很大,包含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特殊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三大块,考察难度的跨度很大,题型多变,部分综合题中题目的综合性也很强,需要比较高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考点是中考五星高频考点,难度中等或较大,个别还会以压轴题出现,在全国各地市的中考试卷中均有考查。

技法01:三角形通用知识: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180°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边③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④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技法0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推论: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对应的“三线”分别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SAS、ASA、AAS、HL(直角三角形)技法03:特殊三角形常用知识:①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常做辅助线→底边上的高线判定方法:两边长相等、等角对等边、逆用“三线合一”(角平分线与中线重合除外)②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斜边上的中线=斜边长的一半、勾股定理判定方法:一个角为直角、两个内角互余、勾股定理逆定理、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长的一半技法04:相似三角形常用知识: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推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相似比;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对应三线之比=相似比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对内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中考真题练】1.(2022•淮安)如图,在△ABC中,AB=AC,∠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为AC的中点,若AB=10,则DE的长是()A.8B.6C.5D.42.(2022•南京)直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AC=3,BC=4,AB=5,四边形AMNB是正方形,将其折叠成直三棱柱后,下列各点中,与点C距离最大的是()A.点M B.点N C.点P D.点Q3.(2022•镇江)如图,点A、B、C、D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处,AD与BC相交于点O,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O的长等于()A.2B.C.D.4.(2022•安顺)如图,在△ABC中,AC=2,∠ACB=120°,D是边AB的中点,E是边BC上一点,若DE平分△ABC的周长,则DE的长为()A.B.C.D.5.(2022•达州)如图,点E在矩形ABCD的AB边上,将△ADE沿DE翻折,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若CD=3BF,BE=4,则AD的长为()A.9B.12C.15D.186.(2022•镇江)如图,在△ABC和△ABD中,∠ACB=∠ADB=90°,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若DE=1,则FG=.7.(2022•荆门)如图,点G为△ABC的重心,D,E,F分别为BC,CA,AB的中点,具有性质:AG:GD =BG:GE=CG:GF=2:1.已知△AFG的面积为3,则△ABC的面积为.8.(2022•金华)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点E为AD中点,点F在BC上,把该纸片沿EF折叠,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A′E与BC相交于点G,B′A′的延长线过点C.若=,则的值为()A.2B.C.D.9.(2022•衢州)希腊数学家海伦给出了挖掘直线隧道的方法:如图,A,B是两侧山脚的入口,从B出发任作线段BC,过C作CD⊥BC,然后依次作垂线段DE,EF,FG,GH,直到接近A点,作AJ⊥GH于点J.每条线段可测量,长度如图所示.分别在BC,AJ上任选点M,N,作MQ⊥BC,NP⊥AJ,使得==k,此时点P,A,B,Q共线.挖隧道时始终能看见P,Q处的标志即可.(1)CD﹣EF﹣GJ=km.(2)k=.10.(2022•内江)勾股定理被记载于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如图①所示的“弦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图②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X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4,则S1+S2+S3=.11.(2022•鄂州)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边BC、AC上的点,AD与BE相交于点P,若BD=CE=2,则△ABP的周长为.12.(2022•河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1),B(2,3),C (1,2).(1)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画一个△A2B2C2,使它与△ABC的相似比为2:1,并写出点B2的坐标.13.(2022•资阳)如图,在△ABC中(AB<BC),过点C作CD∥AB,在CD上截取CD=CB,CB上截取CE=AB,连接DE、DB.(1)求证:△ABC≌△ECD;(2)若∠A=90°,AB=3,BD=2,求△BCD的面积.14.(2022•青岛)如图,在Rt△ABC中,∠ACB=90°,AB=5cm,BC=3cm,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DE,连接CD.点P从点B出发,沿B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A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PQ交AC于点F,连接CP,EQ,设运动时间为t (s)(0<t<5).解答下列问题:(1)当EQ⊥AD时,求t的值;(2)设四边形PCDQ的面积为S(cm2),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Q∥C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2022•广西)已知∠MON=α,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AB=6.(1)如图①,若α=90°,取AB中点D,点A,B运动时,点D也随之运动,点A,B,D的对应点分别为A′,B′,D′,连接OD,OD′.判断OD与OD′有什么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若α=60°,以AB为斜边在其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求点O与点C的最大距离;(3)如图③,若α=45°,当点A,B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大?请说明理由,并求出△AOB面积的最大值.【中考模拟练】1.(2023•铜梁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则△ABC与△A′B′C′的周长之比是()A.1:4B.1:3C.1:2D.1:12.(2023•越秀区一模)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E,且AC⊥BD,AC=AD,∠CBD=∠CAD,CB=5,,则AD的长是()A.9B.10C.D.3.(2023•雁塔区模拟)如图,在△ABC中,∠B=45°,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BD=4,则点D 到AC的距离为()A.2B.C.D.44.(2023•秀洲区校级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9,,D在AC上,且∠APD=∠B,则CD的长是()A.2B.C.D.5.(2023•镇江模拟)如图,点D在△ABC的AD边上,且AD:AB=2:5,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连接BE,则△ABE与△BEC的面积之比为.6.(2023•东城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点A,B,C是网格线交点,则△ABC的外角∠ACD的度数等于°.7.(2023•川汇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CB=90°,AC=4,∠B=30°,点P在△ABC的内部,,D是AB的中点,连接PA,PD,当△PAD为等腰三角形时,PA的长为.8.(2023•崇明区二模)如图,已知在两个直角顶点重合的Rt△ABC和Rt△CDE中,∠ACB=∠DCE=90°,∠CAB=∠CDE=30°,BC=3,CE=2,将△CD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联结BE,那么BE=.9.(2023•大石桥市模拟)如图,在Rt△ABC和Rt△ABD中,∠ACB=∠ADB=90°,AB=10,M是AB 的中点,连接MC,MD,CD,若CD=6,则△MCD的面积.10.(2023•雁塔区校级二模)如图,C是AB上一点,点D,E分别在AB两侧,AD∥BE,且AD=BC,BE =AC,求证:CD=EC.11.(2023•石景山区一模)在△ABC中,∠ACB=90°,CA=CB,点D为射线CA上一点,过点D作DE ∥CB且DE=CB(点E在点D的右侧),射线ED交射线BA于点F,点H是AF的中点,连接HC,H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A上时,判断线段HE与HC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2)当点D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CB,CD,C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2.(2023•洛龙区一模)[问题情境](1①,在△ABC中,AB=AC,P为边BC 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求证:PD+PE=CF.小明的证明思路是:如图①,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小颖的证明思路是:如图②,过点P作PG⊥CF,垂足为G,可以证得:PD=GF,PE=CG,则PD+PE=CF.请你选择小明、小颖两种证明思路中的任意一种,写出详细的证明过程.[变式探究](2)如图③,当点P在BC延长线上时,问题情境中,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PE=CF.[结论运用](3)如图④,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D 落在点B 上,点C 落在点C ′处,点P 为折痕EF 上的任一点,过点P 作PG ⊥BE ,PH ⊥BG ,垂足分别为G ,H ,若AD =18,CF =5,求PG +PH 的值.[迁移拓展](4)图⑤是一个机器模型的截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为AB 边上的一点,ED ⊥AD ,EC ⊥CB ,垂足分别为D ,C ,且AD •CE =DE •BC ,AB =cm ,AD =3cm ,,M 、N 分别为AE ,BE 的中点,连接DM ,CN ,请直接写出△DEM 与△CEN 的周长之和.。

相似三角形中等题

相似三角形中等题

实用文档相似三角形中等题31-52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4•盘锦)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和点F是矩形ABCD外两点,AE⊥CF于点H,AD=3,DC=4,DE=,∠EDF=90°,则DF长是()C D2.(2014•本溪)如图,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D在BC上,DE与AC相交于点F,AB=9,BD=3,则CF等于()3.(2014•遵义)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P是CD的中点,连接AP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作△CPF的外接圆⊙O,连接BP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EF,则EF的长为()C D4.(2014•泸州)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DAB=90°,AC⊥BC,AC=BC,∠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F,则的值是()C D5.(2014•南通)如图,△ABC中,AB=AC=18,BC=12,正方形DEFG的顶点E,F在△ABC内,顶点D,G分别在AB,AC上,AD=AG,DG=6,则点F到BC的距离为()126.(2014•广州)如图,四边形ABCD、CEFG都是正方形,点G在线段CD上,连接BG、DE,DE和FG相交于点O,设AB=a,CG=b(a>b).下列结论:①△BCG≌△DCE;②BG⊥DE;③=;④(a﹣b)2•S△EFO=b2•S△DGO.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7.(2014•铜仁)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F是DC上一点,AE平分∠BAF交BC于点E,且DE⊥AF,垂足为点M,BE=3,AE=2,则MF的长是()C二、填空题(共9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8.(2014•邵阳)如图,在▱ABCD中,F是BC上的一点,直线DF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P∥DF,且与AD相交于点P,请从图中找出一组相似的三角形:_________ .9.(2014•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O的顶点O与原点重合,顶点B在x轴上,∠ABO=90°,OA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D,且OD=2AD,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C.若S四边形ABCD=10,则k的值为_________ .10.(2014•湖州)如图,已知在Rt△OAC中,O为坐标原点,直角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OA的中点B,交AC于点D,连接OD.若△OCD∽△ACO,则直线OA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1.(2014•泰州)如图,A、B、C、D依次为一直线上4个点,BC=2,△BCE为等边三角形,⊙O过A、D、E3点,且∠AOD=120°.设AB=x,CD=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 .12.(2014•咸宁)如图,在△ABC中,AB=A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ADE=∠B=α,DE交AC于点E,且cosα=.下列结论:①△ADE∽△ACD;②当BD=6时,△ABD与△DCE全等;③△DCE为直角三角形时,BD为8或;④0<CE≤6.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3.(2014•攀枝花)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交CD于E,且BE⊥CD,CE:ED=2:1.如果△BEC 的面积为2,那么四边形ABED的面积是_________ .14.(2014•荆州)如图,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点A的坐标为(0,1),则点E的坐标是_________ .15.(2014•哈尔滨)如图,在△ABC中,4AB=5AC,AD为△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EF⊥AD于点F,点G在AF上,FG=FD,连接EG交AC于点H.若点H是AC的中点,则的值为_________ .16.(2014•抚顺)如图,已知CO1是△ABC的中线,过点O1作O1E1∥AC交BC于点E1,连接AE1交CO1于点O2;过点O2作O2E2∥AC交BC于点E2,连接AE2交CO1于点O3;过点O3作O3E3∥AC交BC于点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O4,O5,…,O n和点E4,E5,…,E n.则O n E n= _________ AC.(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7.(2014•上海)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F,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且∠CDE=∠ABD.(1)求证: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AE,交BD于点G,求证:=.18.(2014•柳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边上有一动点P,连接PD,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PE,且PE交BC于F,连接DF,过点E作EQ⊥AB的延长线于点Q.(1)求线段PQ的长;(2)问:点P在何处时,△PFD∽△BFP,并说明理由.19.(2014•眉山)如图,在Rt△ABC中,∠C=90°,Rt△BAP中,∠BAP=90°,已知∠CBO=∠ABP,BP交AC于点O,E为AC上一点,且AE=OC.(1)求证:AP=AO;(2)求证:PE⊥AO;(3)当AE=AC,AB=10时,求线段BO的长度.20.(2014•绍兴)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21.(2014•南通)如图,点E是菱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E为边作一个菱形AEFG,且菱形AEFG∽菱形ABCD,连接EC,GD.(1)求证:EB=GD;(2)若∠DAB=60°,AB=2,AG=,求GD的长.22.(2014•义乌市)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1)若AE=CF;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章节训练】第27章相似-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4•盘锦)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和点F是矩形ABCD外两点,AE⊥CF于点H,AD=3,DC=4,DE=,∠EDF=90°,则DF长是()C DDE=.2.(2014•本溪)如图,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D在BC上,DE与AC相交于点F,AB=9,BD=3,则CF等于()3.(2014•遵义)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P是CD的中点,连接AP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作△CPF的外接圆⊙O,连接BP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EF,则EF的长为()C D=,BP====4.(2014•泸州)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DAB=90°,AC⊥B C,AC=BC,∠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F,则的值是()C DAE∥FG,得出,求出AB==BC==+1AB=5.(2014•南通)如图,△ABC中,AB=AC=18,BC=12,正方形DEFG的顶点E,F在△ABC内,顶点D,G分别在AB,AC上,AD=AG,DG=6,则点F到BC的距离为()12BC=6=12,,,AN=6,GF=6﹣6.(2014•广州)如图,四边形ABCD、CEFG都是正方形,点G在线段CD上,连接BG、DE,DE和FG相交于点O,设AB=a,CG=b(a>b).下列结论:①△BCG≌△DCE;②BG⊥DE;③=;④(a﹣b)2•S△EFO=b2•S△DGO.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7.(2014•铜仁)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F是DC上一点,AE平分∠BAF交BC于点E,且DE⊥AF,垂足为点M,BE=3,AE=2,则MF的长是()C得到∴∴又∵AE=2,中,∴△ADM∽△DFM,中,,解之得:二、填空题(共9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8.(2014•邵阳)如图,在▱ABCD中,F是BC上的一点,直线DF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P∥DF,且与AD相交于点P,请从图中找出一组相似的三角形:△ABP∽△AED(答案不唯一).9.(2014•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O的顶点O与原点重合,顶点B在x轴上,∠ABO=90°,OA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D,且OD=2AD,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C.若S四边形ABCD=10,则k的值为﹣16 .,推出===,求出(,求出===,(,10.(2014•湖州)如图,已知在Rt△OAC中,O为坐标原点,直角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OA的中点B,交AC于点D,连接OD.若△OCD∽△ACO,则直线OA的解析式为y=2x .y=上,,==)的坐标为()=的坐标为(=a11.(2014•泰州)如图,A、B、C、D依次为一直线上4个点,BC=2,△BCE为等边三角形,⊙O过A、D、E3点,且∠AOD=120°.设AB=x,CD=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0).==(12.(2014•咸宁)如图,在△ABC中,AB=A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ADE=∠B=α,DE交AC于点E,且cosα=.下列结论:①△ADE∽△ACD;②当BD=6时,△ABD与△DCE全等;③△DCE为直角三角形时,BD为8或;④0<CE≤6.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6cosα=cosα=∴cos∠B=,.==13.(2014•攀枝花)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交CD于E,且BE⊥CD,CE:ED=2:1.如果△BEC的面积为2,那么四边形ABED的面积是.(,=×4==故答案为:14.(2014•荆州)如图,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点A的坐标为(0,1),则点E的坐标是(,).:,又由点,,∴DE=OD=(),15.(2014•哈尔滨)如图,在△ABC中,4AB=5AC,AD为△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EF⊥AD于点F,点G在AF上,FG=FD,连接EG交AC于点H.若点H是AC的中点,则的值为.BD=MD=BD=KD=MN∥AD,列出比例式,求出的值.===CD∴MD=BD==,CDCD==,即=故答案为:16.(2014•抚顺)如图,已知CO1是△ABC的中线,过点O1作O1E1∥AC交BC于点E1,连接AE1交CO1于点O2;过点O2作O2E2∥AC交BC于点E2,连接AE2交CO1于点O3;过点O3作O3E3∥AC交BC于点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O4,O5,…,O n和点E4,E5,…,E n.则O n E n= AC.(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7.(2014•上海)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F,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且∠CDE=∠ABD.(1)求证: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AE,交BD于点G,求证:=.=,,=====18.(2014•柳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边上有一动点P,连接PD,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PE,且PE交BC于F,连接DF,过点E作EQ⊥AB的延长线于点Q.(1)求线段PQ的长;(2)问:点P在何处时,△PFD∽△BFP,并说明理由.=AB=PA=19.(2014•眉山)如图,在Rt△ABC中,∠C=90°,Rt△BAP中,∠BAP=90°,已知∠CBO=∠ABP,BP交AC于点O,E为AC上一点,且AE=OC.(1)求证:AP=AO;(2)求证:PE⊥AO;(3)当AE=AC,AB=10时,求线段BO的长度.ACAD==4k,即==320.(2014•绍兴)课本中有一道作业题:有一块三角形余料ABC,它的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问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mm?小颖解得此题的答案为48mm,小颖善于反思,她又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如果原题中要加工的零件是一个矩形,且此矩形是由两个并排放置的正方形所组成,如图1,此时,这个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又分别为多少mm?请你计算.(2)如果原题中所要加工的零件只是一个矩形,如图2,这样,此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就不能确定,但这个矩形面积有最大值,求达到这个最大值时矩形零件的两条边长.==,×2=(mm,==x﹣x(×60=40(21.(2014•南通)如图,点E是菱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E为边作一个菱形AEFG,且菱形AEFG∽菱形ABCD,连接EC,GD.(1)求证:EB=GD;(2)若∠DAB=60°,AB=2,AG=,求GD的长.BP=,最后利用勾股AB=1=AE=AG=,,==.22.(2014•义乌市)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1)若AE=CF;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段成比例定理或者三角形相似定理求得,即的路径是的路径的长度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doc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1.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CD AB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3.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ADBCBA CDF2 1 E4.已知:AD平分∠BAC,AC=AB+BD,求证:∠B=2∠C5.已知:AC平分∠BAD,CE⊥AB,∠B+∠D=180°,求证:AE=AD+BE6.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7.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ADB CCDBA8.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9.已知:AB=CD ,∠A=∠D ,求证:∠B=∠C10. 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AC-AB11. 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AC-AB=2BE12. 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13.(5分)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DCBAFEAB C DP D ACBFAED C B14.(5分)如图,OM平分∠POQ,MA⊥OP,MB⊥OQ,A、B为垂足,AB交OM于点N.求证:∠OAB=∠OBA15.(5分)如图,已知AD∥BC,∠P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E,CE的连线交AP于D.求证:AD+BC=AB.16.(6分)如图,△ABC中,AD是∠CAB的平分线,且AB=AC+CD,求证:∠C=2∠B17.(6分)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1)求证:MB=MD,ME=MF(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8.(7分)已知:如图,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1)求证:△AED≌△EBC.(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19.(7分)如图,△ABC中,∠BAC=90度,AB=AC,BD是∠ABC的平分线,BD的延长线垂直于过C点的直线于E,直线CE交BA的延长线于F.求证:BD=2CE.20、(10分)如图:DF=CE,AD=BC,∠D=∠C。

求证:△AED≌△BFC。

21、(10分)如图:AE、BC交于点M,F点在AM上,BE∥CF,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22、(10分)如图:在△ABC中,BA=BC,D是AC的中点。

求证:BD⊥AC。

23、(10分)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

求证:BF=CF24、(12分)如图:AB=CD,AE=DF,CE=FB。

求证:AF=DE。

25.公园里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如图所示,其中AB∥CD,在AB,CD,BC三段路旁各有一只小石凳E,F,M,且BE=CF,M在BC的中点,试说明三只石凳E,F,M恰好在一条直线上.26.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 AF=CE,BE∥DF,BE=DF.求证:△ABE≌△CDF.27.已知:如图所示,AB =AD ,BC =DC ,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求证: AE =AF 。

2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C 上的一点,∠1=∠2,∠3=∠4,求证: ∠5=∠6.29.已知AB ∥DE ,BC ∥EF ,D ,C 在AF 上,且AD =CF ,求证:△ABC ≌△DEF .30.已知:如图,AB =AC ,BDA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BD 、CE 相交于点F ,求证:BE =CD .36、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

求证:DE =DF .D A FE 654321E DCAAC B DEF A37.已知:如图, AC ⊥BC 于C , DE ⊥AC 于E , AD ⊥AB 于A , BC =AE .若AB = 5 ,求AD 的长?38.如图:AB=AC ,ME ⊥AB ,MF ⊥AC ,垂足分别为E 、F ,ME=MF 。

求证:MB=MC39.如图,给出五个等量关系:①AD BC = ②AC BD = ③CE DE = ④D C ∠=∠ ⑤DAB CBA ∠=∠.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并加以证明. 已知: 求证: 证明:40.在△ABC 中,︒=∠90ACB ,BC A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MN AD ⊥于D ,MN BE ⊥于E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 ①ADC ∆≌CEB ∆;②BE AD DE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CB若不成立,说明理由.41.如图所示,已知AE ⊥AB ,AF ⊥AC ,AE=AB ,AF=AC 。

求证:(1)EC=BF ;(2)EC ⊥BF42.如图:BE ⊥AC ,CF ⊥AB ,BM=AC ,CN=AB 。

求证:(1)AM=AN ;(2)AM ⊥AN 。

43.如图,已知∠A=∠D,AB=DE,AF=CD,BC=EF.求证:BC ∥EF 44.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和∠DBA ,CD 过点E ,则AB 与AC+BD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F A M N E 1234A EB MC F45、(10分) 如图,已知: 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46、(10分)已知:如图,AB =CD ,DE ⊥AC ,BF ⊥AC ,E ,F 是垂足,DE BF . 求证:AB CD ∥.47、(10分)如图,已知∠1=∠2,∠3=∠4,求证:AB=CD48、 (10分)如图,已知AC ⊥AB ,DB ⊥AB ,AC =BE ,AE =BD ,试猜想线段CE 与DE 的大小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CDA D E CB F49、 (10分)如图,已知AB =DC ,AC =DB ,BE =CE ,求证:AE =DE.50.如图9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练习.doc 【知能点分类训练】 知能点1 角角识别法 1.如图1,(1)若OAOB=_____,则△OAC ∽△OBD ,∠A=________. (2)若∠B=________,则△OAC ∽△OBD ,________与________是对应边. (3)请你再写一个条件,_________,使△OAC ∽△OBD .2.如图2,若∠BEF=∠CDF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 (3)A BECDABC D EF 图93.如图3,已知A(3,0),B(0,6),且∠ACO=•∠BAO,•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AC=_______.4.已知,如图4,△ABC中,DE∥BC,DF∥AC,则图中共有________对相似三角形.5.下列各组图形一定相似的是().A.有一个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有一个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C.有一个角是100°的等腰三角形 D.有一个角是对顶角的两个三角形6.如图5,AB=BC=CD=DE,∠B=90°,则∠1+∠2+∠3等于().A.45° B.60° C.75° D.90°(4) (5) (6)7.如图6,若∠ACD=∠B,则△_______∽△______,对应边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ADC=________.8.如图,在△ABC中,CD,AE是三角形的两条高,写出图中所有相似的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9.如图,D,E是AB边上的三等分点,F,G是AC边上的三等分点,•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求出对应的相似比.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在坐标轴上找到点C(1,0)•和点D,使△AOB与△DOC相似,求出D点的坐标,并说明理由.【综合应用提高】11.已知:如图是一束光线射入室的平面图,•上檐边缘射入的光线照在距窗户2.5m处,已知窗户AB高为2m,B点距地面高为1.2m,求下檐光线的落地点N•与窗户的距离NC.12.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顶点为C,∠MCN=45°,试说明△BCM∽△ANC.13.在ABCD中,M,N为对角线BD的三等分点,连接AM交BC于E,连接EN并延长交AD于F.(1)试说明△AMD∽△EMB;(2)求FNNE的值.14.在△ABC中,M是AB上一点,若过M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试说明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几条,画出相应的图形加以说明.15.高明为了测量一大楼的高度,在地面上放一平面镜,镜子与楼的距离AE=27m,他与镜子的距离是2.1m时,刚好能从镜子中看到楼顶B,已知他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CD为1.6m,结果他很快计算出大楼的高度AB,你知道是什么吗?试加以说明.【开放探索创新】16.在△ABC和△A′B′C′中,∠A=∠A′=80°,∠B=30°,∠B′=20°.•试分别在△ABC和△A′B′C′中画一条直线,使分得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在下图中分别画出符合条件的直线,并标注有关数据.【中考真题实战】17.()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DE∥BC,那么在下列三角形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是().A.△DBE B.△ADE C.△ABD D.△BDC18.()如第17题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36°,BD平分∠ABC,•则AD AC的值为().A.12B.5151.1.C D-+19.()如图,△ABC和△DEF均为正三角形,D,E分别在AB,BC上,请找出一个与△DBE 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2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F在BA的延长线上,连接CF交AD•于点E.(1)求证:△CDE∽△FAE.(2)当E是AD的中点且BC=2CD时,求证:∠F=∠BC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