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

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2012年3月26日

委托单位:安徽华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瀚盛项目部

项目名称: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测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院长:石华胜

项目负责:汪明新

设计编写:朱智勇

提交时间:2012年3月26日

目录

1.1、工程概况...................................................

1.2、周边环境概况...............................................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1)

3.1、监测内容 (1)

3.2、基准点布设 (1)

3.3、房屋监测点布设 (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2)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2)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3)

5、监测频率 (3)

6、建筑沉降稳定值的控制标准 (4)

7、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 (4)

8、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 (4)

9、安全与文明施工 (5)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本次监测项目包括6栋高层建筑,建筑物楼号是1#至8#(不包括2#和3#)。其中1#、6#和7#楼设计为地上20层;4#楼设计为地上22层;其余设计为地上27层。楼房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1.2、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在地块南侧紧邻一最高点达70多米高的马鞍山。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变形观测委托书(《测绘合同文本》)。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3.1、监测内容

本次工作内容是6栋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3.2、基准点位布设

本次拟布设基准点3个,布设位置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稳定易于保存的地方,与邻近地物的距离大于150米,标石选用深埋钢管水准标石。

3.3、房屋监测点位布设

本次根据设计单位对监测点的要求在楼房四周拐角处、沿外墙每10~20m处直接布设沉降监测点。监测点布设:采用冲击钻钻孔,嵌入φ10mmL型螺钉或钢筋(详见下图),每栋楼布设7-8个沉降监测点,点位间距为1个/15m左右,编号规则为:1-1(楼号-点号)。

监测点布设详见附图1-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基准水准点共布设3个,布设位置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保持一定距离,分别在水泥路面采用冲击钻钻孔,嵌入φ10不

锈钢螺钉,并在水泥路面上刻框及点号。基准点高程系假定,并视现场情况而定。基准点编号为:JZ01、JZ02、JZ03。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两条闭合水准路线,平差后取其平均值。水准观测的技术指标按下表执行: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垂直位移监测点采用二等水准闭合线路要求测量,点位布设完成后,首次观测两次,平差后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的初始值,其后固定人员和设备按相同的线路和方法施测,所测量的数据与上次成果值比较,判定其沉降量。垂直位移监测点采用三等水准要求测量。水准观测的技术指标按下表执行:

测量仪器采用进口天宝DINI03精密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

5、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视施工工况及监测对象变化情况,将采用定时与跟踪相结合的办法。我院在签订合同进场后,进行基准点的布

设,房屋建设期间,每加高2-3层观测一次,已封顶房屋每月观测一次;其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至沉降稳定。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d一次的连续观测。

6、建筑沉降稳定值的控制标准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根据《规范》要求,当最后lOO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7、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

所有监测项目,均在施工前取得经二次以上观测的初值。所有监测成果均采用计算机处理打印,且在监测过程中每次观测后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交一次监测报表;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对观测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分析变形是否过大或是否趋于稳定,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在整个监测工作结束以后整理绘制各类监测点变化曲线图,并在两周内提交完整的技术报告书。

8、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

监测工作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需各方共同协作,才能正常开展,尤其是监测点的设置与保护工作。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三通一平;建设方与各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对监测点加以保护。在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建设方每天应派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监测单位加密观测频次。

9、安全与文明施工

从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安全措施、安全保护等方面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文明施工,做到“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经常进行施工安全教育,选派专职安全员专门负责安全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