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总结.pptx
2005 年由 FDA 批准上市,先后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 胞肺癌和胰腺癌,近期在日本获批用于胃癌 。 该产品 2009年后 进口中国,CFDA 批准其用于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 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 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 ,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 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 ,为每支含紫杉醇 100 mg 和人血白 蛋白约 900 mg。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蛋白)
胞吞转运并聚集到肿瘤部位详细图解
白蛋白
分解成小的白蛋白紫杉醇复合体 进入血循环
平均直径 130nm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gp60等)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 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脱发及静脉滴注 引起的局部反应。
预处理:给药前12 h先口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6 h 再囗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30 ~ 60 min给予苯海拉 明肌注20 mg,静注西咪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 之后给予紫杉醇治疗。
✓ 使用方便:
-无需抗过敏预处理 -无需特殊输液装置 -30分钟可完成输液
当使用泰素、泰索帝的患者改用白蛋白紫杉醇后,年 药物成本分别增加55928元、47776元,而其给药及 预防用药成本分别降低5204元、2660元, 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分别降低1316 元和4016元,由于门诊化疗率增加 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分别为7104元和 7104元。
不同紫杉类药物主要差异汇总
药物种类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 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 ,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 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 ,为每支含紫杉醇 100 mg 和人血白 蛋白约 900 mg。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蛋白)
胞吞转运并聚集到肿瘤部位详细图解
白蛋白
分解成小的白蛋白紫杉醇复合体 进入血循环
平均直径 130nm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gp60等)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 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脱发及静脉滴注 引起的局部反应。
预处理:给药前12 h先口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6 h 再囗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30 ~ 60 min给予苯海拉 明肌注20 mg,静注西咪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 之后给予紫杉醇治疗。
✓ 使用方便:
-无需抗过敏预处理 -无需特殊输液装置 -30分钟可完成输液
当使用泰素、泰索帝的患者改用白蛋白紫杉醇后,年 药物成本分别增加55928元、47776元,而其给药及 预防用药成本分别降低5204元、2660元, 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分别降低1316 元和4016元,由于门诊化疗率增加 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分别为7104元和 7104元。
不同紫杉类药物主要差异汇总
药物种类
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T u m o r v o lu m e (3)m m
T u m o r v o l u m e3)( m m
T u m o r v o l u m e (3)m m
等毒性剂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泰素对不同荷瘤裸鼠的疗效比较
肺癌
(每组N = 5,IV qd x 5 天)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Days postimplant
Desai N, Yao Z, Soon-Shiong P, et al. Evidence of enhanced in vivo efficacy at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of nanoparticle paclitaxel (ABI-007)
成纤维细胞
与溶剂型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紫杉醇:
– 线性药代动力学 [1]
– Cmax增加约10倍,AUC高约3倍 [2]
– 与白蛋白结合蛋白粘附的潜力
– 单层内皮细胞运输穿透能力更强 [3]
– 肿瘤中紫杉醇的浓度增加33% [3]
1. Nyman, JCO, 2005 2. Gardner, CCR, 2008 3. Desai, CCR, 2006
• 传统紫杉醇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剂量范围内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不是线性的
– 原因可能是溶剂胶束困住了药物使之不能释放4
Cremophor®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ASF. nab®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elgene Corporation.
3. Brouwer et al. Drug Metab Dispos. 2000;28(10):1141-1145. 4. Kumar et al. Res Commun Chem Pathol Pharmacol.1993;80(3):33171-344
紫杉醇产品PPT,简洁版
五、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由于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中所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 也许无法反映实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心电 图异常、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升 高、贫血、恶心,感染和腹泻。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6.如产生泡沫,静止放置15分钟,直到泡沫消退。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 mg紫杉醇。 准确计算每位患者总给药容积,并缓慢地从瓶中的复溶混悬液中抽取所需的给 药体积至注射器中: 总给药容枳( ml )-总剂量(mg)÷ 5 (mg/ml ) 分散溶解后瓶内溶液应为乳白色、无可见颗粒的匀质液体。如能观察到颗粒物 则应再次轻轻地将药瓶上下倒置,以确保滴注前完全分散溶解, 无可见颗粒 物。如发现沉淀则应将药液丢弃。 按计算的给药容积准确抽取所需的悬浮液注入到新的、无菌聚氯乙烯(PVC) 或非PVC输液袋中进行静脉滴注。 本品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2-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 (DEHP)的输液装置。使用含有硅油作为润滑剂的医疗装置(即注射器和输 液袋)复溶和注射时可能导致药液有蛋白析出。 在给药前目测检查IV袋中的复溶混悬液。若观察到析出蛋白,将复溶后的混悬 液经15μm滤器过滤。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 μm的滤器。 任何经血管使用的药 物,在溶液及容器可观察的条件下,使用前都应以肉眼仔细检查溶液中有无可 见颗粒物和颜色改变。 稳定性:本品包括装未开瓶在20℃~30℃温度范围内储存到标签上所注明的日 期之前是稳定的。冰冻或冷藏都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用法用量】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 量260 mg/㎡,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不良反应】由于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药物不 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中所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 也许无法反映实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心电 图异常、疲劳/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升 高、贫血、恶心,感染和腹泻。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6.如产生泡沫,静止放置15分钟,直到泡沫消退。 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 mg紫杉醇。 准确计算每位患者总给药容积,并缓慢地从瓶中的复溶混悬液中抽取所需的给 药体积至注射器中: 总给药容枳( ml )-总剂量(mg)÷ 5 (mg/ml ) 分散溶解后瓶内溶液应为乳白色、无可见颗粒的匀质液体。如能观察到颗粒物 则应再次轻轻地将药瓶上下倒置,以确保滴注前完全分散溶解, 无可见颗粒 物。如发现沉淀则应将药液丢弃。 按计算的给药容积准确抽取所需的悬浮液注入到新的、无菌聚氯乙烯(PVC) 或非PVC输液袋中进行静脉滴注。 本品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2-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酯 (DEHP)的输液装置。使用含有硅油作为润滑剂的医疗装置(即注射器和输 液袋)复溶和注射时可能导致药液有蛋白析出。 在给药前目测检查IV袋中的复溶混悬液。若观察到析出蛋白,将复溶后的混悬 液经15μm滤器过滤。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 μm的滤器。 任何经血管使用的药 物,在溶液及容器可观察的条件下,使用前都应以肉眼仔细检查溶液中有无可 见颗粒物和颜色改变。 稳定性:本品包括装未开瓶在20℃~30℃温度范围内储存到标签上所注明的日 期之前是稳定的。冰冻或冷藏都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四、用法用量及药物配置
【用法用量】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 量260 mg/㎡,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紫杉醇化疗参考PPT
紫杉醇化疗
17
紫杉醇化疗
18
紫杉醇化疗
➢ 卡铂使用说明书注明卡铂注射液只能用于静脉 注射,应避免漏在血管外。
19
紫杉醇化疗
➢ 药理作用:一种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 B族维生素,VitB6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哆 醛,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 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同时还参与色氨酸转化 成烟酸或5-羟色胺 。
➢ 半衰期:15~20天 ,肝内代谢,经肾高剂量用来预防及治疗化疗中呕吐 2、治疗贫血: VitB6为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
的辅酶,而此酶为合成血红蛋白的限速酶,故 其可用于预防贫血的辅助治疗。 3、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VitB6参与氨基酸和脂 肪的代谢,刺激白细胞生成,因而可用于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
谢谢
25
续3h,3周为一周期
3
紫杉醇化疗
➢ 紫杉醇血浆浓度呈两相衰减。第一相快速衰 减相表示紫杉醇向周边室的分布和清除,随 后的时相为紫杉醇从周边室中相对缓慢地清 除。
4
紫杉醇化疗
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 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
5
紫杉醇化疗
➢ 过敏反应:21%,最常见,首次过敏反应最常 见于开始治疗的2周期中,通常于开始输注的 第1h中出现,表现为潮红(32%),皮疹(14 %),呼吸困难(4%),胸痛,低血压等。 预先用药: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和H2 受体拮抗剂 抢救用药: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剂、 抗组胺药、皮质激素
21
紫杉醇化疗
➢ 补充呕吐、水化过程中丢失的K+,Mg+; 二者参与肝细胞三羧酸循环,对改善肝功能、降低血
清胆红素浓度有一定作用。 硫酸镁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松弛骨骼肌,具有镇静、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47807
T u m o r v o lu m e (3)m m
T u m o r v o l u m e3)( m m
T u m o r v o l u m e (3)m m
等毒性剂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泰素对不同荷瘤裸鼠的疗效比较
肺癌
(每组N = 5,IV qd x 5 天)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白蛋白
• 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的游离 紫杉醇峰浓度 高10倍1,可达 到更高的肿瘤 积聚2
• 与白蛋白结合 型紫杉醇相比, 注射后紫杉醇 从蓖麻油胶束 内的释放更为 缓慢
10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传统紫杉醇相比,起始的游 离紫杉醇药物暴露更高
以平均值±标准差显示的游离紫杉醇浓度-时间关系1,2
1000
50
CrEL Paclitaxel: 3-hour infusion
40
nab-Paclitaxel: 30-minute infusion
Total paclitaxel 1,2 AU20
10
0
0
100
200
300
400
Dose (mg/m2)
• 即使在30分钟注射时间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也与剂量更成比例
• 传统紫杉醇在具有临床意义的剂量范围内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不是线性的
– 原因可能是溶剂胶束困住了药物使之不能释放4
Cremophor®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ASF.
nab®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elgene Corporation.
• CrEL®(聚乙烯蓖麻油),用于溶解紫杉醇 • 吐温80®(美洲卜内门公司),用于溶解多西他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 30 min 给予 了预防性止吐治疗; 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 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 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 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 3 ~ 4 天内缓解。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 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 ,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 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 ,为每支含紫杉醇 100 mg 和人血白 蛋白约 900 mg。
10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 蛋11白)
靶向效果
无
粒径小至130nm,
通过粒径改变
唯一特异性靶向浓集
无
实现被动靶向 既提高EPR效应, (与肿瘤细胞表面SPARC
也利用白蛋白载体
EPR效应
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靶向浓集
溶剂特有 过敏反应、神经轴突
不良反应
变性、脱髓鞘反应 体液潴留
-
-
-
15
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16
乳腺癌推荐指南
纳米 260mg/m3
粒径小至纳米级别 更高耐受剂量提升
滴注时间
3h
1h
3h
0.5h
输注时间缩短至0.5h
溶媒
GSS
无需GS,高血糖患者无需
因此增加胰岛素辅助治疗
预处理
地塞米松、苯海拉明、 地塞米松 西咪替丁
地塞米松、苯 海拉明、西咪
替丁
正常无需预处理
免去激素,更适合糖尿病 或睡眠不好患者
14
不同紫杉类药物主要差异汇总
药物种类
传统紫杉醇
多西他赛 紫杉醇脂质体
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
白蛋白结合型 对比优势
主要辅料
蓖麻油、乙醇
吐温80 乙醇
卵磷脂 胆固醇
人血白蛋白
免除有机溶剂,以人血白 蛋白为载体,亲和度最高
粒径级别 推荐剂量
微米 135-175mg/m3
微米 75mg/m3
微米 135-175mg/m3
维生素 B1 和弥可保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 并能缓解麻木、疼痛等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多进食 豆制品、坚果、猪肝等富含 B 族维生素的食物; 穿棉袜和合脚的布鞋; 用温水洗手洗脚,冬季戴手套,注意保暖,注意 修剪过长指趾甲。
33
5、肌肉、关节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酸痛性质为主, 双下肢为主。通常发生于使用药物后的 2 ~ 3 天。
预处理:治疗前均须预服糖皮质激素。
通
常在多西紫杉醇给药前一天服用地塞米松,
每天 2 次,每次 8 mg,持续 3 天。
7
紫杉醇脂质体 ——力拓素
脂质体( Liposome) 是由磷脂、胆固醇等材料构成的类 似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一种靶向药物载体,属 于靶向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采用特殊技术将药物包埋 在直径为微米至纳米级的脂质微粒中,可使药物主要在 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
脂质体 LEP-ETU( 美国) 、阳离子脂质体 EndoTAG? -1 ( 德国) 、胶束化纳米粒 NK105( 日本) 和新型口服制剂 DHP107( 韩国)。
与传统注射剂相比 ,新型制剂在降低或去除过敏反应 、减小药物毒副作用 、提高肿瘤靶向性及耐受剂量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
5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6,Vol. 19,No. 4
30
Chin J Surg Onco ,October .2015 ,Vol .7,No.5
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跳骤停、充血性心力 衰竭、水肿、左心室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潮红、 低血压、高血压和房室传导阻滞。
给予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好转; 出现无症状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需 要终止治疗; 有心脏疾病及心功能差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做好健康宣教, 用药后加强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嘱咐患者在 用药期间起床、活动时要放慢速度,出现头晕、低血压、 心慌等不适时要及时处理,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紫杉醇:二萜类化合物 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 英文名:Paclitaxel 分子式:C47H51NO4
O
O H3C
O OH
CH3
H3C
O
NH O
CH3
CH3
H
O OH
OH O O
O CH3
OO
4
不同紫杉类药物
传统紫杉醇注射液。
紫杉醇脂质体 ( 力扑素?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Abraxane ?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 Genexol ? -PM) 。
紫杉醇注射液—— Taxol ? 及其仿制制剂
溶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rEL)和无水乙醇 适应证: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艾滋病引起的卡波西肉瘤 ( AIDS-related Kaposi sarcoma)(FDA)
使用方法:紫杉醇单独使用的剂量为135 ~ 200 mg / m2 , 联合用药剂量 为135 ~ 175 mg / m2 ,3 ~ 4 周重复给药1 次,根据患者可耐受情况,通常 2 ~ 3 个周期为1 个疗程。使用前用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 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3 h。
31
3、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 肺栓塞、肺血栓栓塞和辐射性肺炎。
注意监测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变化情况;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必要时予停药并 积极对症治疗。
32
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异常、针刺样疼痛。发生 时间一般在化疗后 5 ~ 8 天。神经毒性的发生与 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细胞脱髓鞘有关。
SPARC蛋白
紫杉醇引发肿瘤细胞 凋亡
肿瘤细胞 12
白蛋白结合型剂型带来的优势
? “三高一低”:
-高剂量 (提高紫杉醇的耐受剂量) -高肿瘤组织分布 -高疗效 -低毒性
? 使用方便:
-无需抗过敏预处理 -无需特殊输液装置 -30分钟可完成输液
13
当使用泰素、泰索帝的患者改用白蛋白紫杉醇后,年 药物成本分别增加55928元、47776元,而其给药及 预防用药成本分别降低5204元、2660元, 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分别降低1316 元和4016元,由于门诊化疗率增加 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分别为7104元和 7104元。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018年11月7日 湖南省肿瘤医院
1
主要内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
2
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
3
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类药物,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胃癌的治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 Abraxane? ) 是美国生物制药公 司赛尔基因( Celgene) 研制的一种新型紫杉醇纳米制剂。
2005 年由 FDA 批准上市,先后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 胞肺癌和胰腺癌,近期在日本获批用于胃癌 。 该产品 2009年后 进口中国,CFDA 批准其用于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 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 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脱发及静脉滴注 引起的局部反应。
预处理:给药前12 h先口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6 h 再囗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30 ~ 60 min给予苯海拉 明肌注20 mg,静注西咪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 之后给予紫杉醇治疗。
乳腺癌NCCN、CSCO等指南共同推荐化疗用法用量:
白蛋白结合 型紫杉醇
260mg/m 2
或100125mg/m2
d1 d1、8、15
1/21d 1/28d
17
NCCN指南乳腺癌推荐 新辅助/辅助/复发转移
? 新辅助/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替换 紫杉醇/多西他赛
? 新增脚注:由于医学上的必要性(减少过敏反应) ,纳米白蛋白结合(NAB )紫杉醇可以替代紫杉 醇或多西他赛。如果替代每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 那么NAB 紫杉醇每周剂量不应超过125mg/m2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 保暖,症状在 1 周内自行缓解; 必要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
34
6、皮肤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脱发、泛发皮疹、瘙痒、指甲改变、指甲色素 沉着/变色症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含有源自人血的血清 白蛋白,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之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应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转归; 指导患者穿柔软、舒适、宽松的棉质内衣,保持床单位的 清洁、干燥、平整; 避免使用肥皂、洗涤剂等对皮肤有刺激的物品; 勤剪指甲,避免抓挠皮肤; 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
6
多西紫杉醇 ——泰索帝
溶剂:聚山梨酯 80 及无水乙醇助溶
适用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非小细胞肺癌、激素难治性转移性前列腺癌、既往未接 受过化疗的晚期胃腺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独有的不良反应:体液潴留。此外,多西紫杉醇所致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紫杉醇不同,白细胞减少呈剂量依赖 性而非时间依赖性。
( 1) 白细胞减少: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房间 每日定时紫外线消毒 2 次,注意手及口腔卫生,注意保 暖,预防感冒。 ( 2) 血小板下降: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避免碰撞, 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勿剔牙、挖鼻孔,保持大便通畅; 注 射完毕按压针眼部位 5 min 以上; 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 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 3) 贫血: 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意休息,加强营 养,多食猪肝、红枣、香菇、木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 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 ,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 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 ,为每支含紫杉醇 100 mg 和人血白 蛋白约 900 mg。
10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 蛋11白)
靶向效果
无
粒径小至130nm,
通过粒径改变
唯一特异性靶向浓集
无
实现被动靶向 既提高EPR效应, (与肿瘤细胞表面SPARC
也利用白蛋白载体
EPR效应
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靶向浓集
溶剂特有 过敏反应、神经轴突
不良反应
变性、脱髓鞘反应 体液潴留
-
-
-
15
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16
乳腺癌推荐指南
纳米 260mg/m3
粒径小至纳米级别 更高耐受剂量提升
滴注时间
3h
1h
3h
0.5h
输注时间缩短至0.5h
溶媒
GSS
无需GS,高血糖患者无需
因此增加胰岛素辅助治疗
预处理
地塞米松、苯海拉明、 地塞米松 西咪替丁
地塞米松、苯 海拉明、西咪
替丁
正常无需预处理
免去激素,更适合糖尿病 或睡眠不好患者
14
不同紫杉类药物主要差异汇总
药物种类
传统紫杉醇
多西他赛 紫杉醇脂质体
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
白蛋白结合型 对比优势
主要辅料
蓖麻油、乙醇
吐温80 乙醇
卵磷脂 胆固醇
人血白蛋白
免除有机溶剂,以人血白 蛋白为载体,亲和度最高
粒径级别 推荐剂量
微米 135-175mg/m3
微米 75mg/m3
微米 135-175mg/m3
维生素 B1 和弥可保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 并能缓解麻木、疼痛等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多进食 豆制品、坚果、猪肝等富含 B 族维生素的食物; 穿棉袜和合脚的布鞋; 用温水洗手洗脚,冬季戴手套,注意保暖,注意 修剪过长指趾甲。
33
5、肌肉、关节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酸痛性质为主, 双下肢为主。通常发生于使用药物后的 2 ~ 3 天。
预处理:治疗前均须预服糖皮质激素。
通
常在多西紫杉醇给药前一天服用地塞米松,
每天 2 次,每次 8 mg,持续 3 天。
7
紫杉醇脂质体 ——力拓素
脂质体( Liposome) 是由磷脂、胆固醇等材料构成的类 似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一种靶向药物载体,属 于靶向药系统的一种新剂型,采用特殊技术将药物包埋 在直径为微米至纳米级的脂质微粒中,可使药物主要在 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
脂质体 LEP-ETU( 美国) 、阳离子脂质体 EndoTAG? -1 ( 德国) 、胶束化纳米粒 NK105( 日本) 和新型口服制剂 DHP107( 韩国)。
与传统注射剂相比 ,新型制剂在降低或去除过敏反应 、减小药物毒副作用 、提高肿瘤靶向性及耐受剂量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
5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6,Vol. 19,No. 4
30
Chin J Surg Onco ,October .2015 ,Vol .7,No.5
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跳骤停、充血性心力 衰竭、水肿、左心室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潮红、 低血压、高血压和房室传导阻滞。
给予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好转; 出现无症状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需 要终止治疗; 有心脏疾病及心功能差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做好健康宣教, 用药后加强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嘱咐患者在 用药期间起床、活动时要放慢速度,出现头晕、低血压、 心慌等不适时要及时处理,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紫杉醇:二萜类化合物 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 英文名:Paclitaxel 分子式:C47H51NO4
O
O H3C
O OH
CH3
H3C
O
NH O
CH3
CH3
H
O OH
OH O O
O CH3
OO
4
不同紫杉类药物
传统紫杉醇注射液。
紫杉醇脂质体 ( 力扑素?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Abraxane ?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 Genexol ? -PM) 。
紫杉醇注射液—— Taxol ? 及其仿制制剂
溶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rEL)和无水乙醇 适应证: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艾滋病引起的卡波西肉瘤 ( AIDS-related Kaposi sarcoma)(FDA)
使用方法:紫杉醇单独使用的剂量为135 ~ 200 mg / m2 , 联合用药剂量 为135 ~ 175 mg / m2 ,3 ~ 4 周重复给药1 次,根据患者可耐受情况,通常 2 ~ 3 个周期为1 个疗程。使用前用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 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3 h。
31
3、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 肺栓塞、肺血栓栓塞和辐射性肺炎。
注意监测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变化情况;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必要时予停药并 积极对症治疗。
32
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异常、针刺样疼痛。发生 时间一般在化疗后 5 ~ 8 天。神经毒性的发生与 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细胞脱髓鞘有关。
SPARC蛋白
紫杉醇引发肿瘤细胞 凋亡
肿瘤细胞 12
白蛋白结合型剂型带来的优势
? “三高一低”:
-高剂量 (提高紫杉醇的耐受剂量) -高肿瘤组织分布 -高疗效 -低毒性
? 使用方便:
-无需抗过敏预处理 -无需特殊输液装置 -30分钟可完成输液
13
当使用泰素、泰索帝的患者改用白蛋白紫杉醇后,年 药物成本分别增加55928元、47776元,而其给药及 预防用药成本分别降低5204元、2660元, 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分别降低1316 元和4016元,由于门诊化疗率增加 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分别为7104元和 7104元。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018年11月7日 湖南省肿瘤医院
1
主要内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
2
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
3
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类药物,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胃癌的治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剂( Abraxane? ) 是美国生物制药公 司赛尔基因( Celgene) 研制的一种新型紫杉醇纳米制剂。
2005 年由 FDA 批准上市,先后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 胞肺癌和胰腺癌,近期在日本获批用于胃癌 。 该产品 2009年后 进口中国,CFDA 批准其用于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 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 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脱发及静脉滴注 引起的局部反应。
预处理:给药前12 h先口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6 h 再囗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30 ~ 60 min给予苯海拉 明肌注20 mg,静注西咪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 之后给予紫杉醇治疗。
乳腺癌NCCN、CSCO等指南共同推荐化疗用法用量:
白蛋白结合 型紫杉醇
260mg/m 2
或100125mg/m2
d1 d1、8、15
1/21d 1/28d
17
NCCN指南乳腺癌推荐 新辅助/辅助/复发转移
? 新辅助/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替换 紫杉醇/多西他赛
? 新增脚注:由于医学上的必要性(减少过敏反应) ,纳米白蛋白结合(NAB )紫杉醇可以替代紫杉 醇或多西他赛。如果替代每周紫杉醇或多西他赛, 那么NAB 紫杉醇每周剂量不应超过125mg/m2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 保暖,症状在 1 周内自行缓解; 必要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
34
6、皮肤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脱发、泛发皮疹、瘙痒、指甲改变、指甲色素 沉着/变色症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含有源自人血的血清 白蛋白,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之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应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转归; 指导患者穿柔软、舒适、宽松的棉质内衣,保持床单位的 清洁、干燥、平整; 避免使用肥皂、洗涤剂等对皮肤有刺激的物品; 勤剪指甲,避免抓挠皮肤; 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
6
多西紫杉醇 ——泰索帝
溶剂:聚山梨酯 80 及无水乙醇助溶
适用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非小细胞肺癌、激素难治性转移性前列腺癌、既往未接 受过化疗的晚期胃腺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独有的不良反应:体液潴留。此外,多西紫杉醇所致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紫杉醇不同,白细胞减少呈剂量依赖 性而非时间依赖性。
( 1) 白细胞减少: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房间 每日定时紫外线消毒 2 次,注意手及口腔卫生,注意保 暖,预防感冒。 ( 2) 血小板下降: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避免碰撞, 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勿剔牙、挖鼻孔,保持大便通畅; 注 射完毕按压针眼部位 5 min 以上; 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 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 3) 贫血: 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意休息,加强营 养,多食猪肝、红枣、香菇、木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