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与特殊三角形

合集下载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06
应用
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确定三角形形状
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尺规作图,可以确定给定条件的 三角形形状,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等。
通过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可以解决各 种几何问题,如求三角形面积、证明 线段相等或垂直等。
证明几何定理
利用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可以证明几 何定理,如塞瓦定理、梅涅劳斯定理 等。
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 一,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赛
在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选拔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也是重要的考 察内容之一。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三角形的尺规作图也是选手必须掌握 的基本技能之一。
THANKS.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 •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方法 • 特殊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技巧 • 三角形的尺规作图应用
尺规作图的基本知
01

尺规作图定义
尺规作图
使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图 形构造的方法。
限制条件
现代应用
尺规作图在几何学、工程 制图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02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的不变形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和三个 角的大小在尺规作图过程 中保持不变。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是一种稳定的几何 图形,不易发生形变。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 于180度。
三角形的边和角
直角三角形
总结词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其作图方法需要利用勾股定理。

折纸与数学简介

折纸与数学简介

折纸与数学简介篇一:数学与折纸数学与折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过折纸的经历,只是折叠后便收了起来.只有少数人折纸,是为了研究其间所揭示的数学思想.折纸是一项教育与娱乐两者兼备的活动.连L·卡洛尔也是一位折纸的热心者.虽然折叠纸张超越了许多文化,但日本人却把它作为一种交谊的途径,并通过普及和发展,使之成为一门称之为“折纸”的艺术.纸张折出的一些数学形体当折叠纸张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出现许多几何的概念.诸如:正方形、矩形、直角三角形、全等、对角线、中点、内接、面积、梯形、垂直平分线、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他一些几何和代数概念.下面是一些折纸的例子,它说明了上述概念的运用.Ⅰ)从一个矩形式样的纸张,作成一个正方形(下图左).Ⅱ)由一张正方形的纸张,变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上图右).Ⅲ)找出正方形一条边的中点(下图右).Ⅳ)在正方形的纸中内接一个正方形(下图左和中).Ⅴ)研究纸的折痕,注意内接正方形的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Ⅵ)拿一个正方形纸张折叠,使折痕过正方形中心,便会构成两个全等的梯形(下图左).Ⅶ)把一个正方形折成两半,那么折痕将成为正方形边的垂直平分线(下图右).Ⅷ)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如右图折叠正方形纸:c=正方形ABCD的面积.a=正方形FBIM的面积.b=正方形AFNO的面积.由全等形状相配得:正方形FBIM的面积=△ABK的面积.又 AFNO的面积=BCDAK的面积(此即正方形ABCD除△ABK外剩余部分的面积).这样,a+ b= c 222222Ⅸ)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取任意形状的三角形,并沿图示的点划线(横的为中位线)折叠a°+b°+c°=180°——它们形成一条直线.Ⅹ)通过折切线构造抛物线.程序:——在离纸张一边一两英寸的地方,设置抛物线的焦点.如图所示的方法,将纸折20-30次.所形成的一系列折痕,便是抛物线的切线,它们整体地勾画出曲线的轮廓.篇二:探究折纸中的数学探究折纸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理解垂直和平行的定义和相关性质;体会折纸中的数学思想,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2讲 以特殊三角形为背景的计算和证明

第12讲 以特殊三角形为背景的计算和证明

第12讲 以特殊三角形为背景的计算和证明二、方法剖析与提炼(一)以等腰三角形为背景的计算与证明例1.(2015温州)如图,在Rt ∠AOB 的平分线ON 上依次取点C ,F ,M ,过点C 作DE ⊥OC ,分别交OA ,OB 于点D ,E ,以FM 为对角线作菱形FGMH .已知∠DFE =∠GFH =120°,FG =FE ,设OC =x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y ,则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A .y =32x 2B .y =3x 2C .y =23x 2D .y =33x 2【解析】由在Rt ∠AOB 的平分线ON 上依次取点C ,F ,M ,过点C 作DE ⊥OC ,可得△OCD 与△O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OC 垂直平分DE ,求得DE=2x ,再由∠DFE=∠GFH=120°,可求得C 与DF ,EF 的长,继而求得△DF 的面积,再由菱形FGMH 中,FG=FE ,得到△FGM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得其面积.【解法】∵ON 是Rt ∠AOB 的平分线,∴∠DOC =∠EOC =45°.∵DE ⊥OC ,∴∠ODC =∠OEC =45°,∴CD =CE =OC =x ,∴DF =EF ,DE =CD +CE =2x .∵∠DFE =∠GFH =120°,∴∠CEF =30°,∴CF = ,∴EF = ,∴S △DEF = 。

∵四边形FGMH 是菱形,∴FG =MG =FE =233x .∵∠G =180°-∠GFH =60°,∴△FMG 是等边三角形,∴S △FGH = ,∴S 菱形FGMH = ,∴S 阴影=S △DEF +S 菱形FGMH = .【说明】此题综合了菱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注意证得△OCD 与△O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GM 是等边三角形。

立足折纸实验,导向几何本质——以《用正方形纸折30°角》一课为例

立足折纸实验,导向几何本质——以《用正方形纸折30°角》一课为例

立足折纸实验,导向几何本质——以《用正方形纸折30°角》一课为例发布时间:2021-02-04T10:55:50.1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作者:金晓强[导读]金晓强浙江省嘉兴海宁市丁桥镇初级中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41-02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提升观察力、创造力。

在数学实验中,学生能够学习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数学,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真正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

一、问题缘起几何学习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大难点,但也是学生热爱数学的一个关键点。

然而现今的数学教育中,应试教育占据绝对主导,课堂上唯解题论、课外唯分数论的现象比比皆是,忽略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学生真正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有许多学生平时解题能力很强,但在综合性考试中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无非是成为了“解题机器”,不具备相应的数学能力,面对从未谋面的新题型就无从下手。

基于这样的数学现状,笔者通过深入研究《用正方形纸折30°角》这节拓展课,试图从身边的几何入手,教学生一种数学思维、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实践这节课是在八年级学习完教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等知识后,拓展研究的一个课题。

教材内容如下:1.生活中的折纸引入课题。

2.引例:用正方形纸片折30°角的三种方案,其中第一种方案是直接三折,操作时只能通过尝试折叠;第二种方案是先对折,再把一条边折到折痕上;第三种方案是对折后,把另一条边折到折痕中,实质跟方案二无异。

然后分别证明其正确性,篇幅较大。

3.两个关于折叠问题的证明和计算题,与引例没有直接联系。

手工工艺品制作(折纸剪纸三角插等)教程

手工工艺品制作(折纸剪纸三角插等)教程

本文由jiaoruxia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介绍折纸的基本术语入门(组图) 介绍折纸的基本术语入门(组图) ※本文提要: 想要学习折纸,掌握一定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并不可能在学习每个折纸教程的时候,都会本文提要: 有人手把手的给你示范或者面对面的传授,更多的是需要自己根据书本和图片的教程来学习……想要学习折纸,掌握一定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并不可能在学习每个折纸教程的时候,都会有人手把手的给你示范或者面对面的传授,更多的是需要自己根据书本和图片的教程来学习,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折纸方面的术语。

当然,随着折纸水平的不断上升,当从学习状态进入到自我创作状态的时候,进行交流和研究都会需要用到折纸方面的是术语。

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折纸术语的学习和了解,虽然都是基础性的东西,但这些对您最终走上纸艺欣赏和创作的这条道路都是大有裨益的!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母线——亦称折痕线。

可以通过一个例子和图更清楚的理解母线的概念:在正方形 ABCD 中(见图1.3),若 E,F 分别是 AB 和 CE 的中点,则将正方形 BC 边沿 AD 对折(见图 1.4),其中所得线段 EF 就是母线。

另一条比较重要的线就是映线,在矩形 ABCD 中,E 是 AD 边上任意点,以 EC 为母线折纸,FC 就是 DC 边的映线(见图 1.6)。

下面要介绍的是三种折法: A.合折在例 1 中的折法,就是将 AB 和 CD 合折,这是线边合折法。

B.圆规折法以纸张的一边上的顶点为圆心,一边为圆半径折得母线的方法就是圆规折法。

C.三维折法由两个条件(一般为两个特殊的定点)确定折得的母线方法就是三维折法。

有了基本的概念,就可以慢慢的步入折纸的学习之旅啦,更多的教程将在随后不断发布,也希望大家能够早日成为纸艺高手哦!介绍折纸折叠方法的符号与基本折法※本文提要: 本文提要折纸折叠方法的符号与基本折法折纸图示指导 : ORIGAMI HOUSE 谷折折的方向谷折线(折痕在低凹处)山折朝相对方向折叠的符号山折线(折痕在外突处)中嵌折朝内侧嵌入折并露出角来翻折打开内面,朝外翻折。

小小折纸趣题浓浓数学味道——折叠正三角形的三种方法

小小折纸趣题浓浓数学味道——折叠正三角形的三种方法
出三块 三 角形 “ 空 地 ” :一个 等腰 直 角三 角形 ,两 块 全 等 的直 角三角 形 ( 有一 个锐 角 7 5 。) 。 关键 还 是找 到一 些特 殊 点 。比如 正三 角形 落在 正 方形 边 上 的两个顶 点 。 那 么怎 么找 到它们 呢 ?观 察 上图 即可 发现 ,上 一 个 问题 中折 彝 出 的三 角形 与这 个将 要 出现 的三 角形 夹 角为 1 5 。 。这 就 是 一 个非 常 重要 的线 索 ,先 作 出 第
法 ,即
观 察 发现 ,如 果 想得 到 图 中的三 角形三 边 ,其 实 只要 找 到正 三 角 形落 在 正方 形 内 的顶 点 P,然后 借 用 正 方 形 的一边 A B就 完成 了 一个 正三 角形 的构 造 。 显 然顶 点 P首先必 须在 正 方形 的 中轴线 上 ,否 则 它 不可 能 到底 边 的两 端距 离相 等 。其 次 点 P也应 落 以 正 方 形 左下 顶 点 A 为圆 心 ,边 长 A B为 半 径 的圆 上 。
1 20。 。
为何 呢 ? 因为折 法表 明折 这 就找到了一个 内角分别为 3 0 。 、6 0 。 、9 0 。 的三角形。读 者不难 理解 ,这个 6 0 。 的二倍正是圆 对于圆纸片,用折纸的办法最易于实现的事便是
找 圆心 。怎么做 到 呢 ?做横 竖 两次 对折 就找 到 了 。试 想 ,对 折 的折 痕是 圆 的对称 轴 ,不 就是 直径 么 ?直 径
出整 个三 角形 。
直 觉告 诉 我们 图 中这个 三 角形就 是最 大 的 了 ' 。它 的一 个顶 点与 正 方形 的一 个顶 点 重合 ,另 外两 个顶 点 在 正 方形 的两 条边 上 。在这 样 的情 况下 ,正方 形 的一 条对 角线成 为 了三 角形 的对称 轴 。

菱形问题分类例析

菱形问题分类例析

菱形问题分类例析动手操作折菱形折纸是一种既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通过折纸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下面就谈谈如何将三角形或矩形的纸片折出一个菱形。

一、从三角形纸片中折出菱形例1将一张三角形的纸片ABC按照如下的折叠步骤进行折叠:(1)将三角形的纸片ABC 沿过B点的某条直线折叠,使BC 与BA重合,得到折痕与AC的交点D。

(2)再将三角形的纸片图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得到折痕与BA、BC的交点E、F。

则四边形EBFD是菱形。

分析: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到相应的边等和角等,然后熟练利用菱形的判定进行说理。

本题说明四边形EBFD是菱形的方法很多,下面一一予以说明。

解:由第一步折叠可知:/ ABD= Z CBD,由第二步折叠可知:EF垂直平分BD ,・•・ BE=DE , DF=BF, OD=OB ,:丄 ABD= / EDB .:丄 EDB= / CBD .又•・•/ EOD= / FOB,・・・A EOD轻\FOB,・・・DE=BF・•・ BE=DE=DF=BF .•••四边形EBFD是菱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菱形).二、从矩形纸片中折出菱形例2、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按照如下的折叠步骤进行折叠:将矩形的纸片ABCD沿某条戾\ E nA 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人/ / >0/得到折痕与AD、BC的父点E、F。

B\ C 则四边形EBFD是菱形。

图、分析:虽然纸片不同,但方法同例 1 一样,说明四边形EBFD是菱形的方法还有很多,下面只选种予以说明。

解:由折叠可知:EF垂直平分BD, •BE=DE,DF=BF,OD=OB,:丄 EBD= / EDB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 II BC,・・・/ EDB= / FBD,又I / EOD= / FOB,二△EOD 轻\FOB,二DE=BF・•・ BE=DE=DF=BF .・•・四边形EBFD是菱形(四边相等的矩形是菱形).菱形中的计算题在矩形中,常见的计算题有求线段的长,角的度数,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等。

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的理解与使用

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的理解与使用

归纳用附录4中的硬纸条搭三角形 ,直观感受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可以搭成一 个三角形,另一种是不能搭成三角形.
理性归纳—— 理性思考“搭成”或“搭不成 ”三角形的原因,归纳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 量关系.
实验3 搭三角形
具体实验流程: 1.操作与统计
1.实验中用的是生活中的硬纸条,而这些“硬纸条”代表的是数 学中的“线段”,“黑点”与“黑点”用大头针订在一起,表示的是 “线段”与“线段”“首”与“尾”相连,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把“生活实物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这是数学的一大基本特征 ——抽象与概括.
2.归纳是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 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在学生进行多次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归纳和总 结.本实验的结论,我们还可尝试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的推 理说明:平面上,连结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要概念,在平面几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数 学课标中,除了对垂心不作要求外,内心、重心仍然是 规定的学习内容.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求学生能用尺 规作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和中线.所以在这里,一 定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 线的意义及图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2.本实验可安排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和中线这 3个概念形成后进行.在实验中,可引导学生体会“点与 点”、“线与线”关于某一直线的“对称”,为后面学 习图形的对称、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积累经验.
实验5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直观度量、拼图中发现多边形内角 和的结论,再利用图形的分割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将从特殊到一 般作为三个活动展开的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浙教版数学八上第2章 特殊三角形优生综合题特训

浙教版数学八上第2章 特殊三角形优生综合题特训

浙教版数学八上第2章特殊三角形优生综合题特训一、综合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1)实验与探究:由图观察易知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C(-2,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B′、C′;(2)归纳与发现: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 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不必证明);(3)运用与发现: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2.如图,正方形中,点E在边上(不与端点A,D重合),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F,连接,设.(1)求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2)过点C作,垂足为G,连接.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点E的对应点为点H,连接,.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的值.3.如图,在△ABC中,AB=AC,∠B=5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50°,DE交线段AC于点E.(1)当∠BDA=100°时,∠BAD= °,∠DEC= °;(2)当DC=AB时,△ABD和△DCE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ADE是等腰三角形的情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BDA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1,中,,,,点D为斜边上动点.(1)如图2,过点D作交CB于点E,连接AE,当AE平分时,求CE;(2)如图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连接CD,若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AD的值.5.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至点Q,使得CQ=CP,过点Q作QH⊥AP于点H,交AB于点M.(1)若∠PA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用等式表示线段MB与P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6.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连接AD,BE平分∠ABC交AC于点E,过点E作EF∥BC交AB于点F.(1)若∠C=36°,求∠BAD的度数;(2)求证:FB=FE.7.如图1,在Rt△ABC中,∠A=90°,∠B=30°,D,G分别是AB,BC上的点,连接GD,且GD=GB.以点D为顶点作等边△DEF,使点E,F分别在AC,GC上.(1)求∠DGF的大小;(2)求证:△FDG≌△EFC;(3)如图2,当DE//BC时,若△DEF的面积为2,请直接写出△ABC的面积.8.如图1,已知在Rt△ABC中,∠ACB=90°,将Rt△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Rt△DCE(1)当α=15°,则∠ACE= °;(2)如图2,过点C作CM⊥BF于M,作CN⊥EF于N,证明:CF平分∠BFE(3)求Rt△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角α(0°<α<90°)为多少度时,△CFG为等腰三角形9.如图1,点P为等腰Rt△ABC斜边AB下侧一个动点,连AP、BP,且∠APB=45°,过C作CE⊥AP于点E,AB=12.(1)若∠ACE=15°,求△ABP的面积;(2)求的值;(3)如图2,当△APC为等腰三角形时,则其面积为 .10.在中,若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倍(为大于1的整数),则称为倍角三角形.例如:在中,,,,则称为6倍角三角形.(1)在中,,,则为倍角三角形;(2)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是4倍角三角形,求最小内角的度数;(3)如图,点在上,交于点,,,,.找出图中所有的倍角三角形,并写出它是几倍角三角形.11.如图,已知.(1)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若,垂足为F,请说明线段;(3)在(2)的基础上,猜想线段存在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结论.12.阅读与理解: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例如,在△ABC中,AB>AC(如图),怎样证明∠C>∠B 呢?分析:把AC沿∠A的角平分线AD翻折,因为AB>AC,所以点C落在AB上的点C'处,即AC=AC',据以上操作,易证明△ACD≌△AC'D,所以∠AC'D=∠C,又因为∠AC'D>∠B,所以∠C>∠B.感悟与应用:(1)如图(a),在△ABC中,∠ACB=90°,∠B=30°,CD平分∠ACB,试判断AC和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b),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AC=16,AD=8,DC=BC=12,①求证:∠B+∠D=180°;②求AB的长.13.问题探究(1)如图①,已知,,,则的大小为;(2)如图②,在四边形中,,,对角线,求四边形的面积;小明这样来计算,延长,使得,连接,通过证明,从而可以计算四边形的面积,请你将小明的方法完善,并计算四边形的面积;(3)如图③,四边形是正在建设的城市花园,其中,,,米,米,请计算出对角线的长度.14.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BAD.(1)(探究发现)如图①,若∠BAD=,∠ABC=∠ADC=.求证:AD+AB=AC;(2)(拓展迁移)如图②,若∠BAD=,∠ABC+∠ADC=.①猜想AB、AD、AC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AC=1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5.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的顶点,,在网格格点上,请你在的网格中分别画出3个不同形状的等邻边四边形,要求顶点在网格格点上.(2)如图2,,,平分,求证:四边形为“等邻边四边形”.(3)如图3,在(2)的条件下,,,是的中点,点是边上一点,当四边形是“等邻边四边形”时,求的长.1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方式叠放,与交于点,,,,.(1)如图1,点在上,过点作直线,求的度数;(2)图中含的三角尺固定不动,将含三角尺绕顶点顺时针转动.①如图2,当时,求的度数;②若将含的三角尺绕顶点顺时针继续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的度数为°.17.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C、D为两村庄,若,,于A,于B,现要在上建一个中转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1)求E应建在距A多远处?(2)和垂直吗?试说明理由.18.如图,已知△O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ON=90°,点B为NM延长线上一点,OC⊥OB,且OC=OB,连接CN.(1)如图1,求证:CN=BM;(2)如图2,作∠BOC的平分线交MN于点A,求证:AN2+BM2=AB2;(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过点A作AE⊥ON于点E,过点B作BF⊥OM于点F,EA,BF的延长线交于点P,请探究:以线段AE,BF,AP为长度的三边长的三角形是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19.如图,△ABC中,点D在BC边上,∠BAD=10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E,过点E作EF⊥AB,垂足为F,且∠AEF=50°,连接DE.(1)求∠CAD的度数;(2)求证:DE平分∠ADC;(3)若AB=7,AD=4,CD=8,且S△ACD=15,求△ABE的面积.20.如图,中,,若点从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1)若点在上,且满足时,求此时的值;(2)若点恰好在的平分线上,求的值.2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B=AE,延长AB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F.下列结论中:求证:(1)△ABE是等边三角形;(2)△ABC≌△EAD;(3).22.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4倍的三角形叫做常态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5,6和8,因为62+82=4×52=10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常态三角形.(1)若三边长分别是2,和4,则此三角形________常态三角形(填“是”或“不是”);(2)若是常态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________(请按从小到大排列);(3)如图,中,∠ACB=90°,BC=6,AD=DB=DC,若是常态三角形,求的面积.23.如图,Rt△ABC中,∠C= Rt∠,BC=4 cm,∠ABC=30°。

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折纸问题是数学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分支,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深入理解数学的几何概念,还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数学折叠问题因其直观、有趣和实用而备受瞩目。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学折叠问题的解题思路以及如何通过数学折叠问题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一、什么是数学折叠问题?数学折叠问题(origami),顾名思义,是指利用折纸来模拟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

在这些问题中,我们通常会用一张平面纸或一条带子,通过折叠或切割等方法,构造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或特性的结构。

同时,这些结构也可以被视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具有一系列性质和关系。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折纸的方法构造出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几何图形。

我们也可以利用折纸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例如黄金分割、对称性和模等等。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数学折叠问题也常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包装设计、建筑结构和无人机机翼设计等等。

二、解决数学折叠问题的思路要解决数学折叠问题,我们需要把它们抽象化,转化为数学模型。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方法来分析和求解这些模型。

解决数学折叠问题的具体步骤如下:1. 构造模型在解决数学折叠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构造一个几何模型。

这个模型应该直观易懂,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实际问题的本质。

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误解和模糊,我们需要确保模型的各个细节都被准确地描述出来。

2. 定义问题一旦我们有了几何模型,我们就需要明确问题,即要求解的目标。

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定义方式,通常需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进行精确描述。

3. 分析问题在定义问题之后,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模型和问题,来找到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法和路径。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例如计算几何、向量和三角几何等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处理问题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和边界条件。

4. 求解问题一旦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我们就可以开始具体的求解过程。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2.1 图形的轴对称-折纸问题探究课 教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2.1 图形的轴对称-折纸问题探究课   教案

趣味翻折,折出精彩——折纸问题探究课一、背景分析本课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的一个拓展性课程.折纸,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易征服的数学领域.按纸的形状可分为:折长方形、折正方形、折三角形、折圆等,按次数可分为:折一次、折两次或者折n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力兴趣,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此,本堂课的学习可以增添数学学习的乐趣,帮助大家更好地明白折纸问题的数学本质.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了解到,孩子们对折纸问题既陌生又害怕,有些时候折出图形也不一定能完成接下去的思考,折纸问题较抽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易理解.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通过“折鸭子”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折纸的本质是一种轴对称变换,轴对称变换产生的全等图形中有许多的角相等、边相等.基本技能:探究“折红勾”的过程,不同夹角90°、60°、70°所产生的变与不变.基本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将折纸问题转化成轴对称变换,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究角度变化的问题,运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抽象的图形,运用方程思想解决折纸中求线段长度的问题.基本活动经验:感受折纸的过程,能够将图形进行还原,能够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四、重点难点重点:折纸的本质是轴对称变换.难点:活动四(4)中,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并探究线段长度,重叠部分面积的过程,是本堂课的难点.五、教学用具教师:长方形红纸条4张、正方形纸片1张、磁石贴16个、三角尺.学生:长方形红纸条4张、正方形纸片1张.六、教学流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吗?会折哪些东西呢?活动一:作品观赏纸除了能折这些小玩意外,还能折一些大家伙呢!比如说纸做的船,可以载人入水,同学们见过吗?活动二:视频欣赏如果你认为纸只能做这些东西的话,那就大错特错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视频!看了这个视频后,相信同学们肯定手痒痒了,接下来陈老师带大家一起来折一个小作品,同学们一边折一边猜,我们折的是什么.活动三:动手实践第一步:将正方形纸片沿着它的斜对角线对折,然后打开.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正方形被中间这条折痕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中间这条折痕可以看作是一条什么呢?对折的过程是在做一个什么变换呢?生: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对称轴;轴对称变换.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步骤继续往下折,这是一个什么作品呢?生:鸭子.(请同学将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鸭子的嘴巴是多少度吗?请大家来猜猜看.生:15°、25°、12.5°、11.25°.师:同学们产生了这么多不同的意见,那大家都是怎么得到答案的呢?生:量角器.师:可见这个时候量角器已经帮不上忙了,那同学们想想,这个鸭子的嘴在刚刚的折纸过程中,可以体现在哪里呢?生:直角的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师:是的,其实折纸的问题就是轴对称变换,同学们能够得到图形的全等,从而得到相等的角、相等的边.活动四:重点探究师:同学们都喜欢老师在题目上打上“√”,对不同的老师来说,打“√”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拿起手上的红纸条,折出一个“√”.(1)若红勾所成的夹角是90°,则重叠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说明理由.生: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对顶角相等,所以∠BAC =90°、AB 、AC 是纸条的宽度,长方形纸条宽度处处相等,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红勾所成的夹角是60°,则重叠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呢?请说明理由.生1:等边三角形.因为对顶角相等,所以∠BAC=60°、AB 、AC 是纸条的宽度,长方形纸条宽度处处相等,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生2:此时AB 、AC 也正好是长方形纸条的宽度吗?生1:好像不是.师:那同学们觉得,可以怎么来验证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呢?生:把图形进行还原.师:请同学们在导学案上画出还原之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生:∵AE //DB∴∠DBA =60°∵翻折∴∠ABC =∠GBC =︒=︒-︒60260180 ∵∠BAC =60°(对顶角相等)∴△ABC 是等边三角形(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除了用“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外,还有哪些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呢?生: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虽然此时的AB 和AC 不是纸条的宽度,但是他们肯定是相等的,已知∠ABC =60°,你能通过证明AB =AC ,来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吗?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生:∵BC 平分∠ABG∴∠GBC =∠ABC∵AF //BG∴∠ACB =∠GBC∴∠ABC =∠ACB∴AB =AC∵∠BAC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师:本题中,我们可以看到:BC 是一条角平分线,BD //AC ,因此得到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平行线 等腰三角形.(3)接下来,让我们类比..着90°、60°的情况,来探究一下70°的时候,重叠部分会是一个什么图形?生:等腰三角形.(4)沿着EF 将长方形纸条进行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你能画出折叠后的图形吗?(5)若长方形纸条长为9cm ,宽为3cm ,你能求出AE 的长度吗?师:要求AE 的长度,我们需要怎么做?生:将图形进行还原.师:在这个翻折过程中,有哪些线段是不变的呢?生:BE =DE .师:这里有没有特殊的三角形呢?生:△ABE 是直角三角形,△BEF 是等腰三角形.解:设AE =x ,则BE =DE =9-x .运用勾股定理求得x =4cm .(6)你能求出重叠部分△BEF 的面积吗?请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组1:过点E 作EG ⊥BF ,EG =AB =3cm ,.5.75321212cm BF EG S BEF =⨯⨯=⋅=∆ 组2:∵未重叠部分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同,重叠部分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同,∴64321=⨯⨯==∆∆CDF ABE S S ,().5.71293212cm S BEF =-⨯=∆ 七、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折纸问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希望今天课上学习到的数学方法及数学思想能帮助你轻松克服折纸问题,让折纸问题不再害怕!八、板书设计画图区:九、课后习题 1.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GH 同时折叠,B ,C 两点恰好落在AD 边的点P 处,若︒=∠90FPH ,8=PF ,6=PH ,则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2.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2,再沿BF 折叠成图3,(1)若DEF ∠=20°,则图3中CFE ∠度数是多少?(2)若DEF ∠=α,把图3中CFE ∠用α表示。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期中复习)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期中复习)

第三章特殊三角形(期中复习)班级姓名一、基本性质及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③如果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④如果一个角的平分线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⑤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即由中垂线可得出等腰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等于60º;②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③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若是a,那么它的高是2,面积是24a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两个角是60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º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②勾股定理;③直角三角形中30º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④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º;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⑥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在斜边上所画的任何图形的面积,等于在两条直角边上所画的与其相似的图形面积之和⑦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一、基础题1、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等于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15cm和6cm两部分,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3.如图,正方形上给定8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能构成多少个三角形。

4. 如图已知∠ACB=90°, BD=BC, AE=AC, 则∠DCE=__________度.4.如图,Rt△ABC中,CF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BD交CF于G,DE⊥AB于E,则下列结论①∠A=∠BCF , ② CD=CG=DE, ③AD=BD ,④ BC=BE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第4题5. 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 ⊥A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 时,连PQ 交AC 边于D ,则DE 的长为( ) A.13 B. 12 C. 23D 、不能确定 6.已知:如图,△ABC 为正三角形,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D ,以AD 为边作等 边三角形ADE ,连结CE ,用你学过的知识探索AC 、CD 、CE 三条线段的长度有何关系? 试写出探求过程.7、如图,一个六边形ABCDEF 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度,其中有相邻的四条边长依次为AB=2,BC=4,CD=3,DE=2,试求六边形ABCDEF 的周长和面积二、多解题(请画图说明)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另一腰的一半,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另一边的一半,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 º。

《数学活动——折纸做60°,30°,15°的角》

《数学活动——折纸做60°,30°,15°的角》
【设计意图】首先从折60°的角入手,学生联想曾经学过的与60°有关的内容,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突出所学知识的联系性。
问题3:根据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的对称性,你能利用矩形纸片ABCD折出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尝试通过动手操作,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折出等腰三角形。
【设计意图】直接折出等边三角形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难点,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先动手尝试折叠等腰三角形,再折叠等边三角形,降低难度。
问题4:你能折出等边三角形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说明理由.
师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针对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说明操作过程,板书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在折纸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变换的性质,为学生更容易构造腰和底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打下基础,分散难点。
师生活动:学生推理论证三个角都相等并且都等于30°。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折纸可以得到角的倍分关系。
问题6:通过折纸,构造等边三角形,我们已经能够折出60°和30°的角,你还有其它的折法吗?
师生活动:不同学生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实验度量、大胆猜想、推理论证后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同时通过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复习巩固知识链接
1.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这个图形就叫做.
2.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都是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
【设计意图】复习是一座架设在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加强了对旧知识的巩固,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第10讲 特殊三角形72道压轴题型专项训练(12大题型)(学生版) 24-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0讲 特殊三角形72道压轴题型专项训练(12大题型)(学生版) 24-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0讲 特殊三角形72道压轴题型专项训练(12大题型)【题型目录】压轴题型一 图形的轴对称、折叠等压轴问题压轴题型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问题压轴题型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问题压轴题型四 等腰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压轴题型五 等边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压轴题型六 直角三角形压轴问题(30度角、斜边中线)压轴题型七 直角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压轴题型八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压轴问题压轴题型九 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压轴题型十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压轴题型十一 勾股定理的应用压轴题型十二 勾股定理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压轴题型一 图形的轴对称、折叠等压轴问题】1.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9022A C Ð=°Ð=°,,点D 为AC 边上靠近点C 处一定点,点E 为BC 边上一动点,沿DE 折叠三角形纸片,点C 落在点C ¢处.有以下四个结论:①如图1,当点C ¢落在BC 边上时,44ADC ¢Ð=°;②如图2,当点C ¢落在△ABC 内部时,44ADC BEC ¢¢Ð+Ð=°;③如图3,当点C ¢落在△ABC 上方时,44BEC ADC ¢¢Ð-Ð=°;④当C E AB ¢∥时,34CDE Ð=°或124CDE Ð=°,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在ABC V 中,BD 平分ABC Ð交AC 于点D ,点M ,N 分别是线段BD 、BC 上一动点,AB BD >且10ABC S =△,5AB =,则CM MN +的最小值为 .3.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动手折叠一张正方形纸片ABCD ,如图1,点E 在边AD 上,点F ,G 分别在边AB ,CD 上,分别沿EF ,EG 把A Ð,D Ð向内折叠并压平,点A ,D 分别落在点A ¢和点D ¢处.小明同学的操作如图2,点D ¢在线段EA ¢上;小红同学的操作如图3,点A ¢在EG 上,点D ¢在EF 上.(1)在图1中,若110FEG Ð=°,求A ED ¢¢Ð的度数;(2)直接写出图2和图3中FEG Ð的度数;(3)若折叠后(0)A ED n n ¢¢Ð=°¹, 求FEG Ð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4.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点C 、D 分别落在点C ¢、D ¢的位置,C D ¢¢交BC 于点G ,再将C FG ¢△沿FG 折叠,点C ¢落在C ¢¢的位置(C ¢¢在折痕EF 的左侧).(1)如果65FED =°¢Ð,求EFC Ð的度数;(2)如果40AED ¢Ð=°,则EFC ¢¢Ð=________°;(3)探究EFC Т¢与AED ¢Ð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5.东东发现折纸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他将长方形纸片按如图1所示折叠,点F 在边BC 上,点E ,G 在其它三边上,FE 和FG 为两条折痕,且折叠后重叠的纸片最多不超过三层.东东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B FC ¢¢Ð随着点E ,G 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为了研究方便,把BFE Ð记为a ,CFG Ð记为b .(1)如图1,当30,40a b =°=°时,求B FC ¢¢Ð的度数.(2)如图2,当点F ,B ¢,C ¢在同一直线上(即0B FC ¢¢Ð=°)时,探究a 和b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EFG Ð和B FC ¢¢Ð中,当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时,求a b +的度数.6.数学兴趣小组利用直角三角形纸片开展了如下的连续探究活动,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计算和证明.【探究一】如图1,在Rt ABC △中,90C Ð=°,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同学们发现,若3cm CD =,16cm AB BC +=,借助ABC ABD BCD S S S =+△△△,可以计算出ABC V 的面积.请你完成填空:ABC S =V __________2cm ;【探究二】在“图1”的基础上,过点E 作BED Ð的平分线交BD 于点P ,连接AP ,如图2.同学们发现,沿直线AP 折叠这个三角形,BAP Ð与CAP Ð重合,即AP 是CAB Ð的角平分线.请你证明:AP 平分CAB Ð;【探究三】在“图2”的基础上,过点P 作PH AB ^于点H ,如图3.同学们通过测量发现,AH 与BH 的积是AC 与BC 的积的一半.请你证明:12AH BH AC BC ×=×.【压轴题型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问题】1.如图,在ABC V 中,AB AC =,AD ,BE 是ABC V 的两条中线,5AD =,6BE =,P 是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E ,PC ,则PC PE +的最小值是( )A .5B .6C .7D .82.ABC V 中,若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为直角三角形,则称这条直线为ABC V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例如:如图1,ABC V 中,90A Ð=°,20C Ð=°,若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BD 交AC 于点D ,且20DBC Ð=°,则直线BD 是ABC V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如图2,ABC V 中,18C Ð=°,钝角ABC V 同时满足:①C Ð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则BAC Ð的度数为 .3.如图,在ABC V 中,40AD BC B =Ð=°,,D 、E 为边AB 上的两点,且CD CE =,60BCD Ð=°,ADF △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CE BE =;(2)求CAD Ð的度数.4.我们知道: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面积相等,而两个不全等的三角形,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证明等底等高来说明它们的面积相等.已知ABC V 与DEC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Ð=Ð=°,连接AD 、BE .(1)如图1,当90BCE Ð=°时,求证:ACD BCE S S =V V .(2)如图2,当0°BCE <Ð<90°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基础上,作CF BE ^,延长FC 交AD 于点G ,求证:点G 为AD 的中点.5.如图,AD 是ABC V 的角平分线,DE AC ^,垂足为,E BF AC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BC 恰好平分ABF Ð.(1)求证:CDE BDF △△≌;(2)若ABC V 的面积是18,3DF =,求AB 长.6.△ABC 和△DBE 都是以点B 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90ABC DBE Ð=Ð=°.(1)如图1,当ABC V 和DBE V 如图摆放,连接,,CD AD CE ,其中AD 与CE 相交于点F .那么AD 与CE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2,当ABC V 和DBE V 如图摆放,F 为AC 的中点,连接,,AD CE FD ,并在F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连接CG ,使CG CE =.求证:FDA CGF Ð=Ð.【压轴题型三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问题】1.如图,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BD △,BCE V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 和CD ,AE 分别交CD 、BD 于点M ,P ,CD 交BE 于点Q ,连接PQ ,BM ,下面结论:①ABE DBC V V ≌;②60DMA Ð=°;③PBQ V 为等边三角形;④MB 平分AMC Ð;⑤30PEQ Ð=°.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不与点A 、B 重合),在AB 的上方分别作ADC △和BCE V ,且AC DC =,BC EC =,ACD BCE a Ð=Ð=连接AE ,BD 交于点P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 .AE BD =;②AD BE =;③180a Ð=-o APB ;④PC 平分DCE Ð;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 EC =.(1)如图1,当E 为AB 的中点时,则AE ______DB (填“>”“<”或“=”).(2)如图2,当E 为AB 边上任意一点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若ABC V 的边长为2,3AE =,求CD 的长.4.如图1,在ABC V 中,,AB AC D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作DAE BAC Ð=Ð,且AD AE =,连接CE .(1)求证:ABD ACE ≌△△.(2)当CE 平分ACF Ð时,若32BAD Ð=°,求DEC Ð的度数.(3)如图2,设()90180BAC a a Ð=°<<°,在点D 运动过程中,当DE BC ^时,DEC Ð=__________°.(用含a 的式子表示)5.如图,点O 是等边ABC V 内一点,D 是ABC V 外的一点,110AOB Ð=°,BOC a Ð=,BOC ADC V V ≌,60OCD Ð=°,连接OD .(1)求证:OCD V 是等边三角形;(2)当150a =°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当a =_________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6.如图,在ABC V 中,90ACB Ð=°,30ABC Ð=°,CDE V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边AB 上.(1)如图1,当点E 在边BC 上时,求证DE EB =;(2)如图2,当点E 在ABC V 内部时,猜想ED 和EB 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1,当点E 在ABC V 外部时,EH AB ^于点H ,过点E 作GE AB P ,交线段AC 的延长线于点G , 5AG CG =,1BH =.求CG 的长.【压轴题型四 等腰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1.如图是树枝的一部分,一只蚂蚁M 以2cm /s 的速度从树枝的A 点处出发沿树枝AB 方向向上爬行,另一只蚂蚁N 从O 点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树枝OC 方向爬行,如果AB OC ,足够长,12cm 60OA BOC Ð==°,,且两只蚂蚁同时出发,用()s t 表示爬行的时间,当两只蚂蚁与点O 恰好构成等腰三角形时,t 的值是( )A .4sB .12sC .4s 或12sD .4s 或12s 或16s2.如图,已知:在ABC V 中,8AC BC ==,120ACB Ð=°,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尺PMN (90M Ð=°,30MPN Ð=°)按如图放置,顶点P 在线段AB 上滑动,三角尺的直角边PM 始终经过点C ,并且与CB 的夹角PCB a Ð=,斜边PN 交AC 于点D .点P 在滑动时,a = 时,PCD △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ABC V 中,90ACB Ð=°,已知3,4,5AC BC AB ===,点D 为AB 边上一点,连结CD 且AD CD =,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C B --运动,到点B 运动停止,当点P 不与ABC V 的顶点重合时,设点P 的运动时间是t 秒.(1)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CP 的长;(2)求CD 的长;(3)当CDP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4)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如果点P 到ABC V 的两条边距离相等,直接写出t 的值.4.如图,等边ABC V 的边长为4cm ,点M 从点B 出发沿BC 运动,同时,点N 从点A 出发沿线段CA 的延长线运动,点M ,N 的速度均为1cm /秒,点M 到达点C 时,两点停止运动.作MD AB ^于点D ,连接MN 交AB 于点E .设点M ,N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当AEN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2)线段DE 的长度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长度;若不是,请说明理由.5.已知ABC V 是等腰三角形,且AB AC =,点D 是射线BC 上的一动点,连接AD ,以AD 为腰在AD 右侧作等腰ADE V ,使AD AE =,DAE BAC Ð=Ð.(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求证:BD CE =;(2)如图2,当点D 在射线BC 上运动时,取AC 中点M ,连接ME ,且40DAE BAC Ð=Ð=°.当MEC V 为等腰三角形时,CME Ð的度数为______;(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60ÐаDAE BAC ==时,在线段CA 上截取CF ,使CF CD AF =+,并连接EF .求证:EF AC ^.6.如图,在()ABC BC AB >V 中,5AB AC ==,35B Ð=°,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点D 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作35ADE Ð=°,DE 交线段AC 于点E .(1)当125BDA Ð=°时,DEC Ð=______°,DAE Ð=______°.(2)当线段DC 的长度为何值时,ABD DCE ≌△△?请说明理由.(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ADE 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求出∠BDA 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压轴题型五 等边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1.在ABC V 中,90ACB Ð=°,30ABC Ð=°,CDE V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AB 边上,点E 在ABC V 外部,EH AB ^于点H ,过点E 作GE AB ∥,交线段AC 的延长线于点G ,5AG CG =,3BH =,则CG 的长为( )A .1B .2CD 2.已知正方形ABCD ,点E 是边AD 上的动点,以E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ECF ,连接BF ,交边DC 于点G ,当BF 最小时,CGF Ð= .3.如图,在等边ABC V 中,8cm AB AC BC ===,点,M N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当点N 第一次返回到达点B 时,,M N 同时停止运动.已知点M 的速度是1cm/s ,点N 的速度是2cm/s .设点N 的运动时间为s t .(1)当t 为何值时,,M N 两点重合?(2)当t 为何值时,AMN V 为等边三角形?(3)当点,M N 在BC 边上运动时,是否存在时间t ,使得AMN V 是以MN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ABC V 中,12cm AB BC AC ===,M 、N 分别从点A 、点B 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 的运动速度为1cm/s ,点N 的运动速度为2cm/s .当点N 第一次到达B 点时,M 、N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 >.(1)当M 、N 两点重合时,求t 的值.(2)当AMN V 为等边三角形时,求t 的值.(3)点M 、N 运动过程中,点M 、N 能否与ABC V 中的某一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直接写出对应的时间t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如图1,以ABC V 的两边AB ,B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D ,BCE ,连接CD ,AE .(1)求证:AE CD =;(2)如图2,CD 与AE 交于点M ,连接BM ,探究AMB Ð的大小;(3)如图3,若AB c =,AC b =,BC a =,CD d =,射线BM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CP △也是等边三角形,若存在,试探究BP 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初步感知】(1)如图1,已知ABC D 为等边三角形,点D 为边B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点B ,点C 重合).以AD 为边向右侧作等边ADE D ,连接CE .求证:ABD ACE D D ≌;【类比探究】(2)如图2,若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随着动点D 的运动位置不同,猜想并证明:①AB 与CE 的位置关系为: ;②线段EC 、AC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拓展应用】(3)如图3,在等边ABC D 中,3AB =,点P 是边AC 上一定点且1AP =,若点D 为射线BC 上动点,以DP 为边向右侧作等边DPE D ,连接CE 、BE .请问:PE BE +是否有最小值?若有,请直接写出其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压轴题型六 直角三角形压轴问题(30度角、斜边中线)】1.如图,在ABC V 中,AC BC =,90ACB Ð=°,AE 平分BAC Ð交BC 于点E ,BD AE ^交AE 延长线于点D ,DM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M ,连接CD .则下列结论:①=45ADC а;②12BD AE =;③BC CE AB +=;④2AC AB AM +=;⑤BD CD =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有( )A .3B .2C .1D .02.如图,点A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连接AB ,AC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B 、BC 于点G 、H ,若16BGH ABC S S =△△,256HC =,则GH 的长为 .3.如图,ABC V 为等边三角形,AE CD =,AD 、BE 相交于点P ,BQ AD ^于Q .(1)求证:ADC BEA V V ≌;(2)若4PQ =,1PE =,求AD 的长.4.在ABC V 中,BO AC ^于点O ,3AO BO ==,1OC =.(1)如图①,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交BO 于点P ,连接OH .①求线段OP 的长度;②求证:45OHP Ð=°;(2)如图②,若D 为AB 的中点,点M 为线段BO 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MD ,过点D 作DN DM ^交线段CA 的延长线于点N ,则BDM ADN S S -△△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求该式子的值的变化范围;若不改变,求该式子的值.5.已知AD 为等边ABC V 的角平分线,动点E 在直线AD 上(不与点A 重合),连接BE .以BE 为一边在BE 的下方作等边BEF △,连接CF .(1)如图1,若点E 在线段AD 上,且DE BD =,则CBF =∠______度.(2)如图2,若点E 在AD 的反向延长线上,且直线AE ,CF 交于点M .①求AMC Ð的度数;②若ABC V 的边长为4,P ,Q 为直线CF 上的两个动点,且5PQ =.连接BP ,BQ ,判断BPQ V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6.综合与实践:(1)【问题情境】在综合与实践课上,何老师对各学习小组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90ACB Ð=o ,AC BC =,AD CD ^,BE CD ^,垂足分别为点D ,E .请证明:=AD CE .(2)【合作探究】“希望”小组受此问题的启发,将题目改编如下:如图2,90CDF Ð=o ,CD FD =,点A 是DF 上一动点,连接AC ,作90ACB Ð=o 且BC AC =,连接BF 交CD 于点G .若1DG =,3CG =,请证明:点A 为DF 的中点.(3)【拓展提升】“创新”小组在“希望”小组的基础上继续提出问题:如图3,90CDF Ð=o ,CD FD =,点A 是射线DF 上一动点,连接AC ,作90ACB Ð=o 且BC AC =,连接BF 交射线CD 于点G .若4FD AF =,请直接写出CG DG 的值.【压轴题型七 直角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1.如图,在Rt ABC △中,90C Ð=°,8cm AB =,30B Ð=°,若点P 从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设P 、Q 分别从点B 、A 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s 时,APQ △是直角三角形( )A .2或2.3B .3或2.3C .2或3.2D .3或3.22.如图,在ABC V 中,60,6ABC AB Ð=°=,D 是边AB 上的动点,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将ADEV 沿DE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F ,当BDF V 是直角三角形时,AD 的长为 .3.如图,ABC V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方向匀速移动.(1)当点P 的运动速度是1cm /s ,点Q 的运动速度是2cm /s ,当Q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当2t =时,判断BPQ V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它们的速度都是1cm /s ,当点P 到达点B 时,P 、Q 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则当t 为何值时,PBQ V 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1,点P Q 、分别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ABC V 边AB BC 、上的动点,点P 从顶点A ,点Q 从顶点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1)连接AQ CP 、交于点M ,则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CMQ Ð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2)试求何时PBQ V 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2,若点P Q 、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 BC 、上运动,直线AQ CP 、交点为M ,则CMQ Ð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5.如图1,ABC V 是边长为5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点P 、Q 分别从顶点A 、B 同时出发,沿线段AB 、BC 运动,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厘米/秒,当点P 到达点B 时,P 、Q 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t .(1)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BQ 的长为______厘米,BP 的长为______厘米;(用含t 的式子表示)(2)当BPQ V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如图2,连接AQ 、CP ,相交于点M ,则点P 、Q 在运动的过程中,CMQ Ð会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度数.6.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边上的点,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6AP =,Q 是射线PE 上的动点.(1)求证:ABD BCE V V ≌;(2)求APE Ð的度数;(3)若APQ △为直角三角形,求PQ 的值.【压轴题型八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压轴问题】1.如图,ABC V 的角平分线,AF BE 相交于点P ,若13,10AB AC BC ===,则AP PF的值为( )A .135B .125C .52D .2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BD 平分ABC Ð,72ACB Ð=°,50ABC Ð=°,并且180BAD CAD Ð+Ð=°,那么BDC Ð的度数为3.夯实基础:(1)如图1,点P 是ABC Ð的角平分线上BD 的一点,PE AB ^于点E ,PF BC ^与点F ,有以下结论:①PE PF =;②BE BF =;③BPE BPF Ð=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理解应用:(2)图2,点D 是EOF Ð的平分线OC 上一点,点A ,点B 分别在边OE OF 、上,且180AOB ADB Ð+Ð=°,探究AD 与DB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拓展延伸:(3)如图3,点D 是EOF Ð的平分线OC 上一点,点A ,点B 分别在边OE OF 、上,DA DB =,且120EOF Ð=°,探究OA OB OD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在ABC V 中,BD 是AC 边上的高线,已知2A CBD Ð=Ð.(1)如图1,证明:AB AC =;(2)点E 是AD 上一点,ABE CBD Ð=Ð.①若1BD DE BD ==,,如图2,求CD 的长;②延长AB 至点F ,使得CF BE =,如图3,证明:3F CBD ÐÐ=.5.如图1,已知ABC V ,90ACB Ð=°,45ABC Ð=°,分别以AB 、BC 为边向外作ABD △与BCE V ,且DA DB =,EB EC =,90ADB BEC Ð=Ð=°,连接DE 交AB 于点F .(1)探究:AF 与BF 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如图2,若30ABC Ð=°,60ADB BEC Ð=Ð=°,题目中的其他条件不变,(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ADB BEC m ABC Ð=Ð=Ð,题目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使得(1)中得到的结论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m 的值.6.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B AC <,AD 是角平分线,DM DN ,分别是ABD △,ACD V 的高,点E 在DC 上,且DE DB =,动点F 在边AC 上(不包括两端点),连接FE FD ,.【问题感知】(1)填空:DM DN (填“>”,“=”或“<”);【探究发现】(2)若FEB B Ð=Ð,小杰经过探究,得到结论:AFD EFD Ð=Ð.请你帮小杰证明此结论;【类比探究】(3)若180FEB B Ð+Ð=°,请判断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提升】(4)已知5AB =,1BM =,3DM =,若点E 关于DF 的对称点E ¢落在边AC 上,连接DE ¢,请直接写出AE D ¢V 的面积.【压轴题型九 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1.如图,30AOB Ð=°,点M ,N 分别是射线OA ,OB 上的动点,OP 平分AOB Ð,且6OP =,当PMN V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MN 的长为( )A .6B .18C .18D .122.如图,ABC V 中,4AB =,BC =AC =P 为AC 边上的动点,当ABP V 是等腰三解形时,AP 的长为 .3.在Rt ABC △中,已知90BAC Ð=°,AB AC >,点D 在射线BC 上,连接AD ,2ADB B Ð=Ð.(1)如图1,若AD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B ,求C Ð的度数;(2)如图2,当点D 在边BC 上时,求证:2BC AD =;(3)若2AC =,5BD CD =,请直接写出CD 的长.4.如图, Rt ABC △中,90ACB Ð=°,D 为AB 中点,点E 在直线BC 上(点E 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DE ,过点D 作^DF DE 交直线AC 于点F ,连接EF .(1)如图1,当点F 与点A 重合时,请直接写出线段EF 与BE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F 不与点A 重合时,请写山线段AF ,EF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10AC =,6BC =,2EC =,请直接写出线段AF 的长.5.在ABC V 中,90ACB Ð=°,AC BC =,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l ,点P 是直线l 上异于点C 的动点,连接AP ,过点P 作AP 的垂线交直线BC 于点D .(1)如图1,当点P 在点C 的右侧时,①求证:PA PD =;②试判定线段CA ,CD ,CP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2)若5AC AP ==,求线段BD 的长.6.综合与实践.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者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1)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2002ICM )在北京召开,这届大会会标(如图1)的中央图案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如图2),它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请观察“弦图”,直接写出a b c ,,满足的等量关系为______,并利用图形的“等面积思想”加以证明.(2)某数学兴趣小组,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了如下问题.已知线段8AB =,点C 在线段AB 上,AC x BC y ==,思路是,如图3,在线段AB 的同侧构造了两个Rt ACD △和Rt 90BCE CAD CBE Ð=Ð=°V ,,令24AD BE ==,,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D CE ==“CD CE +最小值”问题,再利用“将军饮马”模型,就完成了解答,请你写出解答过程.(3)如图4,在ABC V 中,30CAB Ð=o ,点D E 、分别为AB BC 、上的动点,且2BD CE AC BC ===,,求AE CD +的最小值.【压轴题型十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1.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90ABC Ð=°,30A Ð=°,2BC =,点 M ,N 在 AC 边上,将BCN △沿着BN 折叠,使点C 的对应点C ¢恰好落在AC 边上,将ABM V 沿着BM 折叠,使点A 的对应点A ¢恰好落在BC ¢的延长线上,则 BM A M¢ 的值为 ( )A B C D2.如图,在ABC V 中,AB =12AC =,6BC =,将ABC V 折叠,得到折痕DE ,且顶点B 恰好与点A 重合,点C 落在点F 处,则CE 的长为 .3.在四边形ABCD 中,90,10,8DAB B C D AB CD BC AD Ð=Ð=Ð=Ð=°====.(1)若P 为边BC 上一点,如图①将ABP V 沿直线AP 翻折至AEP △的位置,当点B 落在CD 边上点E 处时,求PB 的长;(2)如图②,点Q 为射线DC 上的一个动点,将ADQ △沿AQ 翻折,点D 恰好落在直线BQ 上的点D ¢处,求DQ 的长.4.在数学实验课上,李同学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 ABC △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两个端点A 与B 重合,折痕为DE .(1)如果 5.5cm AC =, 6.5cm BC =,可得ACD V 的周长为______;(2)如果:1:2CAD BAD ÐÐ=,可得B Ð的度数为______;操作二:如图2,李同学拿出另一张Rt ABC △纸片,将直角边AC 沿直线CD 折叠,使点A 与点E 重合,若10cm AB =,8cm BC =,请求出BE 的长.5.如图、ABC V 为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90C =o ∠.【问题初探】:直角三角形纸片的对折问题,可以通过全等变换把所求线段转化成直角三角形的边,进而通过勾股定理来解决,体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1)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 折叠,使直角边AC 落在斜边AB 上,C 的对应点为E ,若6cm,8cm AC BC ==,求CD 的长.【学以致用】(2)如图2,若将直角C Ð沿MN 折叠,点C 与AB 中点H 重合,点,M N 分别在AC ,BC 上,则,,AM BN 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6.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某兴趣小组拟做以下探究.(注: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初步感知】(1)如图1,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90C Ð=°,18AC =,12BC =,将其沿DE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与AC 交于点E ,求CE 的长;【深入探究】(2)如图2,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着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AD 于E ,若4AB =,6BC =,求AE 的长;【拓展延伸】(3)如图3,在长方形纸片ABCD 中,10AB =,16BC =,点E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D 运动,把ABE V 沿直线BE 折叠,当点A 的对应点F 刚好落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 (秒)的值.【压轴题型十一 勾股定理的应用】1.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30QON Ð=°.公路PQ 上A 处距O 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时,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A .12秒B .16秒C .20秒D .30秒2.某渔船上的渔民在A 处观测到灯塔M 在北偏东60°方向处,这艘渔船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1小时后到达B 处,在B 处观测到灯塔M 在北偏东30°方向处.则B 处与灯塔的距离BM 是 海里.3.如图,四边形ABCD 为某街心公园的平面图,经测量100AB BC AD ===米,CD =90B Ð=°.(1)求DAB Ð的度数;(2)若BA 为公园的车辆进出口道路(道路的宽度忽略不计),工作人员想要在点D 处安装一个监控装置来监控道路BA 的车辆通行情况,已知摄像头能监控的最大范围为周围的100米(包含100米),求被监控到的道路长度为多少?4.《九章算术》卷九“勾股”中记载: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大意是:如图,水池底面的宽1AB =丈,芦苇OC 生长在AB 的中点O 处,高出水面的部分1CD =尺.将芦苇向池岸牵引,尖端达到岸边时恰好与水面平齐,即OC OE =, 求水池的深度和芦苇的长度(1丈等于10尺).(1)求水池的深度OD ;(2)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解时,更进一步给出了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他的解法用现代符号语言可以表示为:若已知水池宽2AB a =, 芦苇高出水面的部分()CD n n a =<,则水池的深度OD()OD b =可以通过公式222a n b n-=计算得到.请证明刘徽解法的正确性.5.(1)【阅读理解】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不但因证明方法层出不穷吸引着人们,更因为应用广泛而使人着迷.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A .B .C .D .(2)【实践操作】如图1,在数轴上找出表示2的点A ,过点A 作直线l 垂直于OA ,在l 上取点B ,使1AB =,以原点O 为圆心,OB 长为半径作弧,则弧与数轴负半轴的交点C 表示的数是 ;(3)【延伸应用】如图2,有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根竹竿要通过一个长方形的门,如果把竹竿竖放就比门高出2尺,斜放就恰好等于门的对角线(BD ),已知门宽6尺,求竹竿长.6.如图,某区有A ,B ,C ,D 四个景点,景点A ,D ,C 依次在东西方向的一条直线上,现有公路AB AD BD DC ,,,,已知20km AB =,12km AD =,16km BD =,30km CD =.(1)通过计算说明公路BD 是否与AD 垂直;(2)市政府准备在景点B ,C 之间修一条互通大道(即线段BC ),并在大道BC 上的E 处修建一座凉亭方便游客休息,同时D ,E 之间也修建一条互通大道(即线段DE ),且DE BC ^.若修建互通大道BC DE ,的费用均是每千米17万元,请求出修建互通大道BC DE ,的总费用.【压轴题型十二 勾股定理中的最短路径问题】1.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9AB =,6BC =,5BF =,点M 在棱AB 上,且3AM =,点N 是FG 的中点,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盒子的表面从点M 爬行到点N ,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A .10BCD .92.如图,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8cm ,底面周长为12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7cm 的A 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距离容器上沿1cm 的点B 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长度是 cm .3.背景介绍: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着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门庭若市,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向常春在1994年构造发现了一个新的证法.小试牛刀: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放置,其三边长分别为a 、b 、c .显然,90DAB B Ð=Ð=°,AC DE ^.请用a 、b 、c 分别表示出梯形ABCD 、四边形AECD 、EBC V 的面积,再探究这三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勾股定理:ABCD S =梯形______,EBC S =△______,AECD S =四边形______,则它们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经化简,可得到勾股定理222a b c +=.知识运用:(1)如图2,铁路上A 、B 两点(看作直线上的两点)相距40千米,C 、D 为两个村庄(看作两个点),AD AB ^,BC AB ^,垂足分别为A 、B ,25AD =千米,16BC =千米,则两个村庄的距离为______千米(直接填空);(2)在(1)的背景下,若40AB =千米,24AD =千米,16BC =千米,要在AB 上建造一个供应站P ,使得PC PD =,求出AP 的距离.+的最小值()016x <<.4.[提出问题]如图1,A ,B 是直线l 同侧的两个点,如何在l 上找到一个点C ,使得这个点到点A ,B 的距离的和最短?[分析问题]如图2,若A ,D 两点在直线l 的异侧,则连接AD ,与直线l 交于一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该点即为点C ,因此,要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只需要将点B (或点A )移到直线l 的另一侧的点D 处,且保证DC BC =(或DC AC =)即可.。

折纸中的数学原理三角形

折纸中的数学原理三角形

折纸中的数学原理三角形
在折纸中,涉及到一些数学原理与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原理和三角形相关的内容:
1. 平行线与角的性质:在折纸中,折线与边界线可以看作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应角、同位角和内错角等具有一些特定的关系。

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度为90度。

在折纸中,可以通过将纸张对折形成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3. 三角形的角度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在折纸中,可以通过折叠纸张形成三角形,并利用三角形的角度和等于180度的性质进行计算。

4. 三角形的相似性:在折纸中,可以通过折叠纸张形成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具有相似比例关系,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以上仅是折纸中涉及到的一些数学原理与三角形相关的内容,具体应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解释,请告诉我。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折纸中的数学——三角形的内接矩形模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折纸中的数学——三角形的内接矩形模型
面积最大时,求线段BP的长;
∆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PEF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刻
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放飞思维:
∆ 如 图 , 四 边 形 ABCD 纸片 满 足 AD∥BC, AD<BC,AB⊥BC,AB=8,CD=10,小 明把该纸片折叠,得到叠合矩形恰好为正 方形,请你帮助画出所有可能的叠合正方 形的示意图,并求出AD,BC的长.
1. 2


② ②
③ ③
活动三 拓展应用 ——多边形中的叠合矩形 ∆ 在平行四边形中折一个叠合矩形,有没有可能会出现 如图的折法? ∆ 此时如何确定矩形的四个顶点?
操作型问题都可 以转化为我们学
习过的知识
小结与作业 ∆ 你学习到了什么? 操作探究型问题是中考热点 一般:内接矩形—>特殊:内接正方形、叠合矩形—>拓展 ∆ 你感悟到了什么? 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思想:方程、转化 ∆ 你还想探究什么?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 方程思想:相似比=对应高的比
活动二 探索新知 在三角形中折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矩形
∆ 结论:上题中,若改为“已知三角形底BC=a,高AD=b”,
用a、b表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ab . ab
∆ 折出这个内接正方形
活动二 探索新知 在三角形中折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矩形
第三环节
∆ 已知原三角形和底和高,怎么折出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
活动一 操作引入 折出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活动一 操作引入
A
折出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A
B
C' D C
折出三角形一边的高
A
C'
BDCຫໍສະໝຸດ 折出三角形一角的角平分线A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教案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教案
分析:本题可以通过△ABD≌△ACE来证明结论,但如果抓住图形的“左右对称”构造“三线合一”来证明结论,就更为简捷.
解:作AF⊥BC于F.
因为AB=AC,AF⊥BC.
所以BF=F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
同理可证DF=EF.所以BD=CE.
例4.如图所示,△ABC中,∠ABC=45°,H是高AD和BE的交点,那么BH=AC吗?说明道理.
2.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通过折纸操作认识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明确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不是顶角平分线本身)。
3.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进一步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加深对轴对称变换的认识。
4.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
A.9cmB.12cmC.15cmD.12cm或15cm
分析:(1)要考虑这个外角是顶角的外角还是底角的外角,当顶角的外角是70°时,则底角为 ×70°=35°或顶角是180°-70°=110°,则底角是 (180°-110°)=35°;若它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为110°,但是两个底角的和为220°>180°,所以这种情况不合理.(2)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当以3cm为腰时,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只能以3cm为底边,6cm为腰,所以其周长为6+6+3=15cm.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__________________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

三角形各性质总结

三角形各性质总结

三角形各性质总结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7、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1、定义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注意:若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则说这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而一般不称这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2、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均为60度。

2、等边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每个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或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3、判定⑴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⑵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⑶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⑷ 有两个角等于60度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显然,它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所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⑴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

⑵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⑷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

⑸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⑹有两个角是45,剩下的一个是直角,90。

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折纸做60°,30°,15°角

折纸做60°,30°,15°角
4. 使学生感受折纸艺术之美,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艺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的任务、目的、过程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推理论证,证实所折的角为60°、30°、15°的角。
教学方法:采用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章的数学活动课,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应用矩形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将平行四边形与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结合起来,发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证明:连接AN
∵四边形AEFD与四边形BEFC关于 EF 对称
∴EF垂直平分AB
∴ AN=BN
∵△ABM与△NBM关于BM轴对称
∴△ABM≌ △NBM
∴ AB=NB,∠1=∠2
∴AB=AN=NB
∴∠ABN=60°
∴∠1=∠2=3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3=90°-60°=30°
证明: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ACB=90°,∴∠ACD=90°。
又∵AC=AC, CD=BC
∴△ACB≌△ACD(SAS)。
∴AB=AD。
∵CD=BC,∴BC= BD。
又∵BC= AB,
∴AB=BD。∴AB=AD=BD,
即△ABD是等边三角形。
∴∠B=60°。在Rt△ABC中,∠BAC=30°。
今天老师教大家新的折特殊角的方法。
问题2:请同学们按下面的方法折出角。并思考:
(1)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
①折痕EF与AB的关系是什么?
(2)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ຫໍສະໝຸດ 点B,得到折痕BM,连接线段B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纸与特殊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4 页
课题学习:《折纸与特殊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
内容与学情分析:
本讲内容《折纸与直角三角形》是学生学习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后的一个综合应用,学生已学过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别是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能运用这两个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八年级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时期,因此在几何学生上,也由实验几何向演绎推理几何转化。

这种转化是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及证明等活动中完成的,折纸与直角三角形就很适合八年级的知识储备及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 教学目标:
1. 运用实验操作、全等、勾股定理的运用在正方形纸片中折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
三角形、三边长之比分别为3:4:5和5:12:13的直角三角形。

2. 体验折纸的乐趣,也更加体会到数学来自于身边。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运用勾股定理和方程来计算相关的线段的长度. 教学难点:
如何折出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 教学准备:
正方形纸片(学生课堂中现场制作) 教学手段:
动手操作、计算、演绎推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特殊直角三角形,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特殊直角三角形⎪⎪⎩
⎪⎪⎨⎧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为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为
角的直角三角形
含等腰直角三角形13:12:55:4:3300
后两个不是很常见,但是这两组勾股数却常用到。

本节课我们利用正方形纸片折出上面的四个直角三角形。

(教学生剪出正方形纸片) 二、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探索
首先介绍折纸的一些要求:(1)只能对折而不能三等分;(2)能把一点折到一条线上.
1.折出等腰直角三角形
问:你们能折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
这个是很好解决的,学生折出来以后,老师再次说明折叠的方法。

要求学生说明一下为什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理由。

(如图1如下:)
归纳:折出45°的角. 同步练习:你们能折出一个22.5°的角吗?还能得到什么度数的角?这系列的角能用一个代数式表示吗?
图1
《折纸与特殊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第 2 页 共 4 页
归纳: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一些特殊值的角,即m 2
1800
×n (m,n 都为正整数)的角.
2.折出含30°的直角三角形 问题:
(1)哪些图形中含有30°的角或60°或15°的角?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折叠方法如图2所示:
最后一个图中的∠ABE=30°,请同学们说一下理由。

学生讨论,总结发言。

可能的说明方法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在Rt △A ’BG 中,∠A ’GB=90°,BG=
21AB=2
1
A ’
B ,所以∠BA ’G=30°. ∠A ’BA=60°,∠A ’BE=∠ABE=
2
1
∠A ’BA =30°. 第二种:连接A ’A,由轴对称可知A ’A=A ’B ,又A ’B=AB ,所以△A ’BA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 ’BA=60°,∠A ’BE=∠ABE=30°.
归纳:折叠线有特殊用处,特殊点有特殊的数学问题存在.
综合练习:(1)你们能折出18.75°的角吗? 3.75°的角呢?
(2)你有什么启发?
3.折叠出3:4:5的直角三角形。

学生可能很快的用以下的方法折出(如下图所示):
Rt △BCE 的三边之比就是3:4:5.
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另外一种折法,它没有刚才这样的明显(如下)
分析思考过程:
(1) 首先,直角是现成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2) 假设如图3所示,Rt △A ’DE 的三边DE:DA ’:A ’E=3:4:5,
图2
B'
A'F E D C
B A

3
《折纸与特殊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第 3 页 共 4 页
那么DA ’:(DE+EA ’)=4:8=1:2,而DE+EA ’=DA=DC ,所以DA ’:DC=1:2. 即A ’是DC 的中点.
(3) 学生讨论折叠的方法.(如图4所示)
验证:设正方形的边长为8.
在Rt △A ’DE 中,DA ’=4,设DE=x ,那么A ’E=AE=8-x.由勾股定理得:A ’E 2=A ’D 2+DE 2,得 (8-x )2=42+x 2,解得x=3,8-x=5 ,即DE=3,DA ’=4,A ’E=5.DE:DA ’:A ’E=3:4:5 .
想一想:(1)若设正方形边长为a ,那么DE=______,DA ’=________,A ’E=_______,DE:DA ’:A ’E=______. (2)E 可能会是AD 的中点吗?
(这第(1)个问题很重要的,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一定要学生经历这一过程)
变式练习:(1)你们能折出三边长之比是5:12:13三角形吗?有哪些方法?
参照折叠出3:4:5的方法折叠出5:12:13直角三角形.
思考过程:
(1) 首先,直角是现成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2) 假设如图7所示,Rt △A ’DE 的三角形的三边DE:DA ’:A ’E=5:12:13, 那么DA ’:(DE+EA ’)=12:18=2:3,而DE+EA ’=DA=DC , 所以DA ’:DC=2:3.即A ’是DC 的一个三等分点.
(3) 三等分如何得到?(参考后面计算结:H 是BC 的一个三等分点, 利用H 点来折叠)
(4) 讨论折叠方法(如图8所示)
(5) 验证Rt △PCH 的三边的比是5:12:13. 归纳:同第3题
问题:如图4中的最后一个图形,AB 折叠后的像A ’B ’交BC 于H ,折痕为EF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8.
(2) 求出折痕EF 的长; (3) 求出BF 的长;
(4) 连接A ’A ,找出图中与∠DA ’A 相等角; (5) 求证:A ’H=A ’D+HB ;
(6) 求出CH 的长; (7) 求出△A ’CH 的周长. 解答过程如下(简略)(如图5)
(1) 连接A ’A ,过F 作FG ⊥AD 于G ,由图对称性可知,对称轴直线EF 垂直平分A ’A ,∴∠DAA ’=∠EFG ,∠D=∠EGF ,GF=AB=DA ,∴△A A ’D ≌△FEG, ∴EF=A A ’=
22'D A AD =45.
(2) 由(1)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知EG= A ’D=4,BF=AG=8-3-4=1.
(3) ∠DA ’A=∠A ’AB=∠HA ’A=∠GEF
图4
图5
B'
图6
H
C
B
B'
A'F E
D C
B A

7
H(D')
C
B
《折纸与特殊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第 4 页 共 4 页
(4) 如图6,作AM ⊥A ’H 于M,则Rt △A A ’D ≌△A A’M ,于是AM=AD=AB ,
连接AH ,又得到△A A ’D ≌△FEG ,得到HM=HB ,所以A ’H=A ’D+HB.
(5) 设CH=y ,则MH=HB=8-y,A ’H=A ’D+HB=12-y ,A ’C=4,
在 Rt △A ’CH 中,A ’H 2=AC 2+CH 2,(12-y )2=42+y 2,解得y=
3
16
. (6) C △A ’CH =16.
归纳:抓住全等,列出方程求解.
本课小节:折叠问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从小学一直到初中都有许多和我们数学相关的问题,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用心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作业:如图9,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是边CD 上的任意一点,
把正方形沿EF 折叠,使A 点的对应点落在边CD 上的A ’点,B 的对应
点为B ´,A ’B ’交BC 于H 。

求证:△A ’HC 的周长是一个定值.
图9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