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涵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模板
既有公路顶进涵施工方案

既有公路顶进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旨在通过对既有公路进行顶进涵洞施工,提升公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流畅,并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工程内容包括地基处理、涵洞基础施工、梁板施工、壁板砌石、路基边坡防护、滑板与后背制作、框架浇筑、管节制作与安装、注浆与路基加固以及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多个方面。
二、地基处理与加固在地基处理阶段,首先对地基进行详细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地基加固方案。
加固方法可采用注浆加固、桩基加固或其他适用技术,确保地基稳定,满足涵洞施工要求。
三、涵洞基础与梁板施工涵洞基础施工应遵循设计要求,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梁板施工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梁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施工质量。
四、壁板施工与砌石壁板施工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确保壁板的平整度和密封性。
砌石施工应遵循规范,确保石料的规格和质量,并采用合适的砂浆进行砌筑,保证砌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五、路基边坡防护在路基边坡防护方面,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坡等。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六、滑板与后背制作滑板与后背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选用优质材料,并采用合适的工艺进行制作。
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尺寸精度和质量,确保滑板与后背的稳固性和使用效果。
七、框架浇筑与加固框架浇筑应采用合适的混凝土和浇筑工艺,确保框架的密实性和强度。
加固工作可采用钢筋加固或其他适用技术,提高框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八、管节制作与安装管节制作应遵循相关标准,选用优质材料,并采用合适的工艺进行制作。
安装过程中应确保管节的对接紧密、位置准确,并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管节移位或变形。
九、注浆与路基加固注浆与路基加固是确保涵洞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注浆过程中应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速度等参数,确保注浆效果。
路基加固可采用桩基、加筋土等方法,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道路下穿铁路、道路与铁路交叉(顶进涵)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下穿铁路(顶进涵)施工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1)本项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
(2)本项目答疑文件。
(3)国家相关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及XX铁路局工程管理所相关要求。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现行铁路技术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和相关规定等。
(5)我方现场勘察、调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获得的资料。
(6)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拥有的机械设备装备情况,以及多年工程实践积累的同类工程施工及管理经验。
1.1.2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内容。
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总结、吸取多年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结合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变被动防御为主动控制,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5)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全部工程达到相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顶进涵洞方案

顶进涵洞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K138+957、K139+552、K142+078、DzK147+684、DK150+200涵洞跨径分别为1-3.0m 框架涵、1-4.0m框架涵、1-2.0矩涵、1-4.0m框架涵和1-4.0m框架涵。
涵洞受线路路基高度控制,下挖设置;地基土均具II级或III级自重湿陷性,施工前先将出入口及新线涵身下基底采用3:7灰土换填,既有线下不换填;基底出入口采用重力挡墙顺至地面,两边侧墙外侧涂热沥青二遍,涵顶铺甲种防水层后,再铺5cm厚的C1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并抹成流水坡度;涵洞出入口设集水井;框架总重215吨,顶进12米。
二、总体施工方案涵洞分两阶段施工,新线及入口涵身采用现浇施工,既有线下涵身采用顶进法施工。
在新线开通前进行既有线以外涵洞施工,具体包括涵洞接头防护、基础开挖、基础换填、基础混凝土浇筑、现浇框架施工、防水层施工、出入口侧挡墙施工;在既有线以外12.0m,开挖工作坑基础,浇筑预制涵节基础混凝土,预制顶进涵节,并做好部分滑板、横梁及传力柱混凝土施工,新线开通后,封锁既有线并开挖线下基础,立即组织线下滑板施工。
框架涵顶进时,会同通信、信号、电力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电缆进行防护或改移。
既有线采用3-7-7-3扣轨加固,采用4根φ1.25mC20混凝土挖孔桩,桩长伸入换填底面以下1.0m,并做好行车防护工作,确保安全。
顶进施工时封锁既有线,设置天窗(如果既有线为工程线)或列车以45Km/h慢行通过,施工具体要求严格按铁路涵涵施工规范、规定实施。
第一次施工新线部分时,在设计基础上把接头每侧边墙混凝土外侧增大10cm,按40cm线性变形增加,如图所示。
既有线新线施工接头1040涵身平面布置示意图最后,各种工序施工完毕,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涵身顶进施工。
涵节通过千 斤顶传递推动力向前推进,千斤顶另一头支承于横梁和传力柱,顶进时就位准确。
既有线新线施工接头施工接头新线既有线注:实线为第一次施工部分,虚线为第二次施工部分挖孔桩挖孔桩第一次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第二次封锁后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三、工期及施工计划1、工期开工日期:2007年8月10日;竣工日期:2007年9月30日完工,总工期51天。
1-4.0m箱形涵顶进施工方案

黄韩侯铁路(西安局管内)HHZQ-3标段南永宁至张桥电化改造段(侯西线K174+500-西延线K775+483)K221+640 1-4.0m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施工方案编制:审核:中铁电化局集团有限公司黄韩侯铁路(陕西段)工程指挥部2011年6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1.3编制范围 (4)2、工程概况、主要工程数量 (4)2.1工程概况 (4)2.2工程数量 (4)3、施工总体方案 (5)3.1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力安排 (5)3.3施工用水、电 (7)4、施工进度安排 (7)4.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7)4.2工期目标 (7)5、顶进段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7)5.1施工准备 (7)5.2顶进涵作业程序 (8)5.3工作坑开挖 (8)5.4工作底板 (9)5.5隔离润滑层 (9)5.6后背墙 (9)5.7箱形桥主体预制 (10)5.8线路架空 (11)5.9临时支墩施工 (12)5.10便梁组装程序 (15)5.11安放顶铁、顶柱 (15)5.12设备安装方法 (15)5.13挖土及出土 (16)5.14箱身顶进 (17)5.15拆除架空设施及线路恢复养护工作 (21)5.16测量工作 (21)5.17沉降缝、防水层及保护层 (22)5.18附属工程 (22)5.19路基加固 (22)6、配合单位 (23)7.各种保证措施 (25)7.1质量保证措施 (25)7.2综合安全措施 (29)7.3物理隔离安全管理措施 (30)7.4施工防洪措施 (30)7.5保证行车安全及施工安全的措施 (32)7.6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 (33)7.7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40)7.8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40)7.9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措施 (41)7.10施工防火措施 (41)7.11施工环保水保措施 (42)7.12施工防洪抢险措施 (43)7.13文明施工措施 (44)7.14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45)7.15电缆保护措施 (46)7.16工期保证措施 (46)7.17防洪防汛及突发事件安全措施 (47)7.18顶进箱涵的施工安全专项措施 (52)7.19钢轨防胀及应力放散措施 (52)7.20预防涵洞质量通病的措施 (54)8.附施工控制图 (55)8.1质量保证体系 (55)8.2安全保证体系 (56)8.3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57)8.4西安铁路局营业线施工“五不准” (58)8.5大型施工机械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五不准” (58)8.6防止挖断电缆、管线施工作业流程图 (59)K221+640 1-4.0m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九版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5、《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定》(2006)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7、《既有线防护参考图》图号:黄韩侯施桥参228、《小桥涵施工配套图集》图号:黄韩侯施桥参199、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黄陵至韩城至侯马铁路工程-西安局管段施工图K221+640 1-4.0m 箱形涵施工图(图号:HHZQ-3(标)-01-19)及现场施工调查10、国家、铁道部、西安铁路局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工程验收方面的有关规范、标准、文件和通知等。
顶进涵施工方案

顶进涵施工方案1. 引言顶进涵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主要用于在地下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顶部覆盖物的施工。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顶进涵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准备在开始顶进涵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设计施工图纸,包括涵洞的形状、尺寸等详细信息;•将施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没有遗留物或障碍物;•安排好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调配;•联系相关监理、安全等部门,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1 开挖施工开挖施工是顶进涵施工的首要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区域内进行标线,确定涵洞的位置和尺寸;2.使用挖掘机等工具进行地下隧道的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没有发生事故;3.在开挖完成后,进行土方整理和清理,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
3.2 墙体施工墙体施工是顶进涵施工的关键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墙体的定位和标线;2.在墙体定位的基础上,使用支模和脚手架等工具搭建施工模板;3.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浇筑质量的同时,要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屋顶施工是顶进涵施工的最后一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屋顶的定位和标线;2.在屋顶定位的基础上,使用支模和脚手架等工具搭建施工模板;3.进行屋顶的覆盖物施工,可以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施工。
4. 安全措施在顶进涵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安全操作指南,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施工区域内人员和车辆的混乱;•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5. 施工质量控制为了确保顶进涵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对墙体、屋顶等关键部位进行抽检;•定期组织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施工质量的评估和验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最终施工质量达标。
箱涵顶进施工及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2(一)概述 2 (二)工程地质条件 2 二、施工方案2(一)总体方案 3 (二)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4三、进度计划12四、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3(一)人身安全13 (二)便梁支座14 (三)便梁养护14 (四)纵移便梁14 (五)箱涵顶进15 (六)线路防护15 (七)装卸便梁安全注意事项15 (八)凿除顶进箱涵前钻孔桩16 五、应急预案16(一)材料设备保障16 (二)人员保障16 (三)技术措施及抢修方案17箱涵顶进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概述本工程位于京沪铁路下K1298+026.4处,与即有京沪铁路夹角15。
11’17”,该工程由四孔箱形框架桥和一孔套涵组成,组合形式为4x9.3m+4.55m并列组成,桥长69.87m,分三段施工(甲段顶进施工,长度为43.53m;乙段、丙段现浇施工,长度分别为18 m和8.3m),工作坑在铁路南侧,箱涵编号从南京向上海方向依次为甲1、甲2、甲3、甲4、甲t。
先顶进上海方向套涵,然后顶进甲4箱涵,再顶进甲1箱涵,最后顶进中间两孔甲2、甲3箱涵。
本工程共需5孔D24便梁和3孔D16便梁,施工区域内京沪铁路上、下行线间距为4.85m,铁路线路为直线段,满足便梁架设要求。
(二)工程地质条件1、地基土构成与特征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现场勘测资料,各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层填土,杂色,松散。
层厚0.6~1.6m。
②层粘土,软~硬状,含铁锈斑点,层厚4.4~5.2m, σ0=180KPa。
③层粉质粘土,褐黄~灰色,软塑状,中等压缩性, 层厚7.2~8.0m,σ0=110KPa。
④1层粉土,灰绿~褐黄色,硬塑状,夹少量粉性土, 中等压缩性,σ0=200KPa。
④夹层粉土, 褐黄~草黄色,饱和,稍~中密,夹粘性土,呈透镜体状,σ0=100Kpa④2 层粘土, 褐灰~灰色,软塑状,夹少量粉性土,中等压缩性,厚度2.1~3.7m左右,σ0=100KPa④3 层粘土, 暗绿~灰褐,软~硬塑状, 中等压缩性,σ0=190KPa。
101国道顶进涵管施工方案

101国道顶进涵管施工方案调查准备工作:1、施工地点的工程地址及水文地质情况,土壤种类及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的高低和流量的大小。
2、被顶进路线的地下障碍物情况调查:了解其用途、规格、位置、基础及使用情况,并与有关单位联系,决定相应措施。
3、被顶进路线一段的交通运输调查:了解交通运输情况,并征得有关单位的同意,以便决定加固措施。
4、施工地点周围环境的调查:堆土堆料地点、地面排水、水源、电源、道路等情况。
5、施工组织设计所需资料调查:除上面有关资料外,尚需机具设备、劳力情况、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期限等资料。
二、涵管的预制要求:1、两管节间的接榫以采用企口形式,接榫的平整是保证顶入顺直的必要条件,使用前必须检查修理。
2、管节每节3米,管节上下口必须平行并与侧面垂直,以防连接后成折线,促成管壁承受不均匀压力,而引起管口破裂。
3、每节间榫口垫料可采用四层沥青麻布,厚约9毫米(顶压后约为5毫米)。
三、路基加固管顶距路面有4米的覆土厚度,顶管时为了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增加路基的整体刚度,满足路基承载的需要,顶管前首先对管顶中线两侧各2.4米范围内注浆,对路基进行固化处理。
路基注浆孔布置图根据图示位置,首先在距注浆孔处4m的位置埋设枕木后背,在路肩处埋下地锚,将后背拉住,然后用枕木垫平放置顶镐的位置。
将Φ79mm厚壁钢管切割成3米一节,用200T千斤顶顶入路基,电焊连接,顶到路基中部,再用倒链将铁管拉出,这时就可以注浆了。
成孔、注浆顺序为先做顶管工作坑一侧,然后再做另一侧。
注浆材料为用P52.5的高标号水泥做的水泥浆,每孔注入量根据地层孔隙率、浆液渗入距离、灌段长度及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来确定。
四、公路防护101国道是北京通往东北的一条重要干道,车流密度大,一昼夜通车一万次以上,因此,确保公路畅通、确保交通安全是本工程管理的关键点。
在施工中、不仅在技术上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还要在管理上确保行车安全。
1、警示牌:在施工地点两端各1000米处设置施工告示牌,告知车辆前方1000米处有施工点,提醒注意行车安全。
铁路顶进涵洞施工方案

铁路顶进涵洞施工方案1. 引言铁路交通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线路的建设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涵洞的建设。
涵洞是为了克服自然地理条件而在铁路线路上修建的一种隧道结构。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顶进是一种常见的涵洞施工方法,本文将介绍铁路顶进涵洞施工方案。
2. 顶进施工方法顶进是一种利用推进器和支撑结构将洞口封闭,然后通过推进器逐步推进前进的涵洞施工方法。
下面介绍一般的顶进施工方法:2.1 设备和材料准备在开始顶进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推进器:用于推进涵洞施工的主要设备,通常包括推进机、推进控制系统和支撑结构。
推进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盾构机、架空推进机等不同类型的设备。
•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涵洞施工的设备,通常包括顶拱支架、涵洞衬砌等。
•材料:涵洞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2.2 洞口封闭在顶进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先对涵洞的洞口进行封闭。
通常使用封闭门或者搭建临时支撑结构来实现洞口的封闭,以防止外界环境对施工造成干扰。
2.3 推进施工完成洞口封闭后,开始进行顶进施工。
推进器被安装在涵洞内部,通过推进机的推力将顶进设备和支撑结构推进前进。
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地表的处理和排水工作,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4 支撑和衬砌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涵洞的支撑和衬砌工作。
支撑结构包括顶拱支架、斜撑、桩基等,用于保持洞口的稳定。
而衬砌则是在洞口内部进行施工,用于增强涵洞的承载能力。
2.5 完工验收当涵洞顶进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
这包括涵洞的结构稳定性、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涵洞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3. 顶进施工方案的优势和注意事项3.1 优势•高效快捷:顶进施工相比其他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周期短等优势,节省了施工时间。
•环境友好:顶进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影响,能够减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顶进涵施工方案

1 概述编制依据⑴焦柳线平交道口改立交框架涵顶进工程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⑵《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集通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及天窗修实施细则(试行)》(内集铁师〔2008〕642号)。
施工范围焦柳线平交道口改立交工程。
1.3.1施工项目及负责人施工项目:线路加固(穿横梁、架纵梁)、框构顶进、恢复线路。
施工负责人:-------1.3.2作业内容、地点及时间作业内容:穿横梁→架纵梁→桥身顶进→恢复线路。
作业地点:框架涵作业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1.3.3影响及限速范围框构顶进及恢复线路时,既有桑锡线列车慢行45km/h。
1.3.4设备变化设备无变化。
2施工方案施工原则该涵横穿既有铁路,交通较繁忙,施工难度高,风险大,施工安全要求高。
为确保顶进各施工安全、快捷,确定施工方案原则为:施工有序,安全第一;逐步推进、化整为零。
工期安排⑴2010年6月1日至6月10日利用列车慢行,施工D24梁支墩。
⑵2010年7月1日封锁180分钟,进行D梁架设施工。
⑶2010年7月1日封锁完成后后至7月7日对线路进行慢行45km/h,进行顶进施工。
⑷2010年7月7日顶进完成后封锁180分钟,拆除D梁施工。
线路加固与顶进施工总工期37天。
施工方法首先在既有线路路基的一侧设置工作坑,修筑滑板,在滑板顶面上铺设隔离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涵身涵节,安装顶进设备。
申请慢行10日,进行D梁支墩施工。
待支墩强度达到100%后,封锁150分钟架设D24施工便梁桥,加固既有线路,行车限速45㎞/h,方可进行箱涵顶进施工作业。
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把框架涵向前推进,待推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档处放顶铁,挖运出一个顶程距离,以待下次开顶,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框架涵顶进就位为止。
顶进涵施工

顶进涵施工13.6.1 工艺概述顶进涵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在旁位预制后顶推就位的下穿既有道路等设施的涵洞。
其原理是在基坑内滑板上面预制箱涵,待对既有道路设施进行必要加固后,利用液压千斤顶顶推箱涵到达设计位置,然后在箱涵前后两端施工洞口附属结构,基本原理示意图见见图13.6.1-1。
图13.6.1-1 顶进涵顶进工艺侧立面图13.6.2 作业内容顶进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涵身预制、既有铁路和公路等设施加固、顶推系统设计与施工、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线路恢复等。
13.6.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13.6.4 工艺流程图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6.4-1:图13.6.4-1 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6.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顶进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 的工作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 的工作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⑶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工作坑的平面位置。
⑸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
⑹完成顶进设备的标定和检验工作。
2.材料准备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3.机具准备盖板涵洞施工需要的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液压油顶、接长杆、钢便梁等。
二、测量放样⑴测量放样时应选取经联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测定工作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
工程顶进涵施工方案

工程顶进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顶进涵施工方案1.2 工程地点:某某地区1.3 工程概述:本项目设计施工范围包括xxxxxxx二、工程施工方案2.1 工程施工目标本项目施工的目标是保证质量、安全、环保和进度,保证施工工期和质量要求,控制工程成本,满足设计要求。
2.2 劳务组织设置根据本项目工程量、周期,合理设置各类施工机具设备,并合理配置各种施工人员。
2.3 施工工艺流程(1)开挖土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方开挖机械进行土方的开挖工作。
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开挖深度和斜坡进行开挖。
(2)支模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的安装和固定,确保支模的稳定和安全。
(3)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砼浇筑,统一审视、定位、调整和密实。
(4)支模拆除在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对支模进行拆除,要求对构件进行轻拆,不得损坏构件及砼表面。
(5)其他工程2.4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计划。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无资质人员参与机械设备操作。
(3)安排专人负责砼浇筑、模板拆除等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高空作业安全。
(4)施工现场全面装设安全标识,并进行必要的警示和宣传。
2.5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对每一个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并记录。
(3)保证材料供应合格,材料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6 施工进度控制(1)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
(2)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查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对于工程中出现的工期延迟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处理。
2.7 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保护,在施工前就应做好预防工作。
(2)限制噪声、环保警示标识醒目设置。
(3)对项目的占用用地和土地整治进行合理保护,避免土地的二次污染。
三、施工方案执行3.1 项目经理负责本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并对全过程负责。
顶进涵工程施工方案

顶进涵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概况顶进涵工程是指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采用A型钻孔施工方法,进行孔隙中的土层泥水的顶进,形成一定长度的水平洞道。
这样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同时保障施工安全。
涵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洞道挖掘与防水处理、支护与衬砌、涵洞顶进及沿线的取光井、检查井等。
本工程所选用的顶进涵工程材料包括涵洞支护用的钢筋混凝土、孔壳和涵洞顶进材料等。
工程地点位于XX市的XX区,施工期限为12个月。
二、工程施工流程1.施工前期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施工安全意识;(2)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3)布置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工棚、安装安全警示标志;(4)清理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清洁,并清除障碍物;(5)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
2.洞道挖掘与防水处理(1)进行地面钻孔,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孔隙中土层和泥水的顶进;(2)进行防水处理,保证涵洞内部不会发生渗水现象。
3.支护与衬砌(1)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支护工程,确保洞道结构的稳定性;(2)进行涵洞衬砌工程,采用抗渗防腐的材料,确保涵洞的使用寿命。
4.涵洞顶进(1)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涵洞的顶进工程;(2)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工程质量与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5.取光井、检查井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取光井和检查井的施工;(2)保证取光井和检查井的布置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6.施工完成后(1)进行清理工作,清理施工现场,并进行完成工程验收;(2)撤除临时设施,保证施工现场整洁。
三、工程施工质量管理1.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并及时记录检测数据;4.施工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质量缺陷,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并整改。
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严格遵守施工安全制度,严禁违章操作;2.保证施工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合格上岗;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排除安全隐患;4.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应急措施,及时处理意外事故;5.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责任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站前工程架空顶进框架涵施工组织方案

站前工程架空顶进框架涵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市站前广场的架空顶进框架涵施工项目,包括架空顶进框架、涵洞施工及相关辅助工程。
工程地处市中心,交通繁忙,周边有商业区、住宅区等,施工环境复杂,施工规模大,施工难度较高。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时间:根据工期计划,计算施工时间,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供应等。
2.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及岗位,落实各岗位的职责,并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3.采购材料设备:根据工程需求,明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
4.环境保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前做好噪音、震动、粉尘等污染物的防控措施。
三、施工方案1.架空顶进框架施工方案:(1)确定施工顺序:按照先搭设架构,再进行框架安装的顺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安全性。
(2)搭设架构:搭设作业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校正和固定。
(3)安装框架: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安排安装顺序,安装框架,并进行验收和固定。
(4)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必要的防护网、安全带及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涵施工方案:(1)地质勘测: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地下情况,确定施工方案。
(2)洞口处理:将涵洞开挖成型,并做好排水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干燥。
(3)结构浇筑:采用预制梁板混凝土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同时进行质量检测。
(4)收口处理:确保涵洞的收口完好,无漏水现象。
(5)维护保养:及时进行涵洞的巡查和养护,确保施工质量。
四、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栏杆、防护网等,并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用具和防护措施。
3.物料堆放: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域,保证存放的材料不会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避免发生滑倒和堆垮事故。
4.施工现场卫生:定期清理施工现场,清除积水、垃圾和杂草等,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铁路改建工程箱涵顶进专项施工方案

护 箱上架设24m便梁→凿除2#支墩→A箱顶进到位→便梁拆除。
P——最大顶力(kN) 以B箱顶进为例进行顶进挖土工况说明。
2、顶进距离
由西向东顶进29.86m。
3、顶进顺序
先B箱,后A箱。
流程:便线开通→既有线拆
2986
除→既有线下A、B箱位置高
压旋喷桩施工→在2#、3#支
2.2m 2.2m 2.2m 2.2m 2.2m
墩上架设24m便梁→B箱顶进
到位→在1#支墩及B箱上架
设24m便梁→凿除2#支墩
→A箱顶进到位→便梁拆除。
立柱。 的土壤压缩,而此时箱身端部正进入线路,由于受力不均匀使滑板端部下沉,出现裂纹,箱身开始低头在箱身重心移出工作坑滑板后
,低头更为显著。
H-箱涵两侧土压力高度取1/3箱涵高度:2.
RA——钢刃角正面阻力,取0 f3——侧面摩阻系数,取0.
2、拆除A箱涵钢立柱并进
RA——钢刃角正面阻力,取0 2、拆除A箱涵钢立柱并进行A箱涵的顶推作业。
二、顶进施工方案
1、顶进工况
工况一:( 已完成)
1)围护、支撑施工,基坑 开挖; 2)滑板、后靠背施工; 3)便梁支墩施工; 4)பைடு நூலகம்体预制。
工况二:
1)2#、3#支墩上架设24m 便梁; 2)拔除B框顶进位置拉森 板桩; 3)B框顶进。
前提:既有线拆除,其下高 压旋喷桩完成。
工况三:
1)1#支墩及B框上架设 24m便梁; 2)凿出2#支墩; 3)拔除A框顶进位置拉 森板桩; 4)A框顶进。
2) 如基底土壤松软时,可换铺20~30cm厚的卵石、碎石、混凝土碎块、混凝土板、浇筑速凝混凝土、打入短木桩、砂桩等方法加固
箱涵顶进施工方案

箱涵顶进施工方案一、箱涵顶进的施工流程箱涵顶进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顶进工法施工地下通道,其原理是在基坑内滑板上预制箱涵,采用油压千斤顶顶推箱涵,将箱涵从地下穿越。
基坑围护及开挖→滑板制作→箱涵浇注→顶进后靠施工及千斤顶安装二、工作基坑施工2。
1工作坑工作坑施工前先进行基坑围护和在地面面布置降水井,再进行基坑开挖。
工作坑、滑板、后背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坑、滑板、后背工艺流程图2。
1坑底地基处理为提高坑底地基的承载力,需对地基处理。
对坑底土体松软的情况下,在内适当深度内换入层,可采用回填粗沙、晒水夯实或采用深层搅拌桩加固土体.2。
2工作坑开挖在基坑围护和坑底加固完成后再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必须放坡开挖土方,确保边坡的稳定。
土石方堆放要远离基坑,防止因基坑周围土体超载增大围护结构变形而影响施工安全。
同时,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挖好排水沟,将基坑内的水汇集至积水井后再用潜水泵抽排至基坑外.2.3 滑板制作滑板为加锚梁的钢筋砼(C15)板,滑板厚20cm,锚梁横断面为50cm×50cm。
锚梁、滑板及后背梁同时浇注混凝土,连结成整体。
滑板靠铁路一侧延伸一段同标号、同厚度的混凝土过渡段。
滑板下铺10cm厚的碎石垫层,滑板上铺机油、滑石粉(3:7,厚3mm)作为润滑层,铺塑料底板作为隔离层。
滑板及工作坑详见图3 滑板及工作坑平面图图4 滑板及工作坑1─1断面图底板的施工步骤为:1、修整、夯实基坑底,如坑底地基承载力不足,拟采取基底换填等加固措施;2、铺碎石垫层并压实;3、绑扎后背梁、锚梁、滑板钢筋及予埋钢板、导向墩;4、灌注混凝土;5、顶面干燥后,浇一层3mm厚的滑石粉浆(机油:滑石粉=3:7)6、铺塑料底板隔离层。
滑板顶面沿顶进方向做成1%的仰坡,滑板顶面平整度不大于5mm/2m.2.4 后背修筑后背是在箱涵顶进中藉以抗衡顶进反力的临时构筑物,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的修建,达到安全可靠并便于拆除。
顶进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顶进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涉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____字的顶进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顶进涵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开挖、支护、拆除、浇筑等工序。
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安全风险有坍塌、悬挂物坠落、车辆碰撞等。
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我们制定以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明确施工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定安全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并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
2.施工前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施工现场管理:建立临时设施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卫生。
三、作业区域管理1.设立作业区域标志,并保持清晰可见,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和警示,设置合适的防护栏杆和隔离带,并在外侧设置警示标识。
3.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员进出,进入作业区域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4.做好施工区域的通风、照明和防震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四、开挖与支护1.在施工前,对开挖区域进行详细勘测,确保施工地点没有地质灾害危险。
2.进行足够的土壤探测和测量,并根据土壤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3.开挖现场应保持干燥,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4.对开挖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五、拆除与安装1.拆除前应制定拆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安全评估。
2.拆除过程中,严禁高处坠物,采取措施确保拆除物的安全下落。
3.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有安全带,并配备专人进行监护。
4.在安装过程中,确保起重设备和安装设备的稳定运行,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
六、施工车辆管理1.对施工车辆进行合理布局,设立行车通道,并在通道两侧设置防护设施。
2.明确施工车辆行驶的速度限制,严禁超速行驶或占用他人道路。
3.对施工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顶进涵施工方案

顶进涵施工方案1. 引言顶进涵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施工方案,主要用于地下管道、隧道等工程的施工中。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顶进涵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原理、施工流程、材料和设备需求、施工安全等方面,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 施工原理顶进涵是一种顶进施工的方法,通过使用涵洞的推进力,将地下管道、隧道等工程设施逐渐推入地下,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台:前台工程是通过控制推进涵的平衡和稳定,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前台控制要点包括土体和结构的力学性质分析、涵洞推进力的计算、支撑结构的设计等。
•推进力传递:顶进涵的推进力主要通过土压和推进系统传递到工程设施上,实现逐段推进。
推进力传递需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结构支撑:为保证施工的稳定和安全,顶进涵需要设计合理的支撑结构,如涵管、支撑架等,用于承担施工过程中的载荷和地下环境的力学作用。
3. 施工流程顶进涵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设计,确定相关参数和施工方案。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前期准备: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同时搭建施工工地和支撑设施。
3.施工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涵洞的开挖工作。
开挖过程需要注意土体的平衡和支撑结构的稳定。
4.推进施工:推进施工是顶进涵的核心步骤。
通过推进系统的作用,逐段将涵洞推入地下。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控制推进力和监测涵洞变形。
5.完成施工:当涵洞推进至目标位置后,进行收尾工作,包括涵洞与地表的连接、检测和验收等。
4. 材料和设备需求顶进涵的施工需要较多的材料和设备支持,主要包括:•推进系统:包括推进机、导轨、推进涵等。
•支撑结构:包括涵管、支撑架和加固材料等。
•土方和爆破设备:用于开挖土方和破坏工程设施。
•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涵洞的变形和推进力的传递。
•其他辅助设备:如起重机、照明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5. 施工安全顶进涵的施工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顶进涵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地质水文 (2)四、主要工程量 (2)五、工期计划及劳动力机械配置 (2)六、施工准备及本工程难重点 (4)七、施工方案 (4)八、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1)九、监控量测 (17)十一、相关计算 (18)十二、排水涵顶进工艺与明挖工艺结合超前支护暗挖工艺的综合对比 (19)一、工程概况阳河排水主干线纪念塔处,箱涵截面尺寸为3m*3m,壁厚28cm,埋深2m-3m,基坑地质多为路基回填土和红粘土,因受地理位置限制,无法采用常规工艺施工,我部综合考虑拟采用暗挖顶进工艺施工此段箱涵,暗挖顶进施工箱涵长度约90m。
二、编制依据1、相关设计文献;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8、《城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11、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有关资料;三、地质水文本段工程地质多为路基杂填土和红粘土。
暂无水文资料,根据周边自然条件估计本段箱涵段落无明细地下水。
四、主要工程量五、工期计划及劳动力机械配置为保证青云路排水系统提早通畅,我部计划2015年7月1日开工,2015年9月20日完工,具体见后附附件一、施工计划时标横道图。
5.1劳动力配置施工队分开挖班、钢筋班、模板班、顶进压浆班,流水作业。
劳动力高峰期安排计划40名,其中技术管理人员3名,专职安全员2名,技术工人25名,杂工1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进涵施工方案组
织设计
新建铁路新街至恩格阿娄工程DK21+377 1-4m
顶进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新街至恩格阿娄工程DK21+377 1-4m顶进框架桥设计文件、图纸等。
⑵《既有繁忙干线桥梁改造暂行技术条件》( 铁道部工务局工桥( 1998) 2号文件) ; 《铁路桥涵涉及规范》( TB10002- ) 系列;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 ) ;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 )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T50467- )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TJ37-90) ;
《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暂行办法》( 铁科技【】61号) ; 《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74-99) ;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其它相关建筑施工资料。
⑷经过现场核对、咨询的有关资料。
⑸本公司拥有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历年来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
2、编制原则
⑴认真贯彻执行施工合同中工程质量、进度要求, 坚持在实事求是
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的原则,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 以科学的方法实施动态管理。
⑵施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确保人身安全和施工生产安全。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新建铁路新街至恩格阿娄DK21+377处, 线路呈西南—东北方向, 轨道类型60kg/m, 钢筋混凝土枕、碎石道床, 桥上最低轨面高程为311.55m, 结构顶距最低轨底面高差为0.8m, 保证尽量减短对行车的影响时间, 采用在铁路旁预制桥体, 并一次顶进的方式施工, 框架桥中线与铁路线正交, 该桥建筑使用年限1 。
2、工程地质情况
⑴地质岩性
细砂: 黄褐色, 松散, 稍湿,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表层可见植物根系, 厚度约1.0~2.1m。
⑵地层基本承载力
框架底板位于细砂层, 地基承载力为80Kpa~100 Kpa。
⑶地下水
地下水位约为0.4~0.6m, 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3、框架桥设计
⑴主要结构尺寸
顶板: 400mm; 底板: 400mm; 边墙: 400mm; 结构全跨度: 4800mm; 桥体总长度: 9000mm; 地道结构总高: 4800mm; 结构净高: 4000mm。
⑵主要建筑材料
①框架桥均用C40钢筋混凝土, 最大水胶比0.45, 抗渗指标不低于P8。
②后背梁、地锚梁、滑板、后背桩采用C25钢筋混凝土。
③直径12及以上钢筋采用HRB335螺纹钢筋, 直径10及以下钢筋采用Q235光圆钢筋。
④铁路路基护砌采用M10浆砌片石。
三、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的组织施工, 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成立施工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施工组织工作。
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1、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 喻江武
组员: 宋锴、李纲
主要职责:
组长: 负责协调该工程的外部施工配合, 对工程顶进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全部负责。
组员:
⑴宋锴负责协助组长做好施工协调工作, 对日常施工进行检查、技术方面进行指导。
⑵李纲负责工程安全监控工作, 工程质量。
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⑴施工领导人: 刘鑫( 负责施工现场的整体组织和人员管理工作) ;
⑵施工现场负责人: 郭瑞( 负责施工技术、生产调度、工程计量管理等工作) ;
⑶技术负责人: 赵恩超( 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技术工作) ;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