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对策.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1512d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是指出生后1个月至断奶前的仔猪出现的腹泻症状。
腹泻会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增加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以下是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1.病因:
(1)传染性病原体:仔猪腹泻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病原体引起,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小猪脑膜炎病毒等。
(2)非传染性因素:如饲料突然变换、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低等因素,也可引起仔猪腹泻。
2.综合防治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确保饲舍清洁,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温度稳定。
及时清理粪便和尿液,避免积水和粪便混合,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合理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标准,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卫生安全性。
遵循断奶规程,逐渐转换饲料,避免突然改变饲料。
(3)加强仔猪免疫力:提前给予仔猪必要的免疫接种,注射常用的猪仔痢疾球菌疫苗,猪重要传染病疫苗,如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疫苗等。
同时,加强仔猪的营养,提高其免疫力。
(4)合理用药:在腹泻发生时,可以根据病原体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菌药物和解毒剂等。
(5)定期检测:定期对仔猪进行检测,如常规粪便检查,病原学检测等,以及对饲养环境进行卫生检测。
(6)注意隔离:发生腹泻的仔猪应及时隔离,防止蔓延传染,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仔猪腹泻的病因复杂,既有传染性因素,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因此综合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通过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合理饲养管理,加强仔猪免疫力,合理用药,定期检测和隔离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仔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aa7465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1.png)
河南农业2024年第7期仔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如果不预控则会在5 d 内死亡。
(三)其他原因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饮食过量、饮食不足、饲料差异性较大,会增加仔猪腹泻病的发生概率;不合理的饲料组配、饲料中添加剂过量或缺乏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腹泻。
仔猪生存环境消毒不彻底、通风环境较差,空气过于潮湿,也会使仔猪发生腹泻病。
二、仔猪腹泻病的防控措施(一)重视仔猪的饲料控制为预防仔猪腹泻病的发生,降低仔猪腹泻病的发生概率,养殖户可以从饲养的角度出发,做好仔猪日常饲料的配置工作。
如果饲料中的pH 较高,则细菌在肠道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酸化剂,增加仔猪的吸收功能,减少腹泻发生的可能性。
保持饲料的优质性和营养的均衡性,产仔母猪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减少仔猪腹泻G 等物质,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保持仔猪在12 h 内能够获得足够的初乳,3 h 内喂养初乳,能够确保仔猪在左右获得抗体,保持足够的免疫力。
仔猪的生长环境控制包括猪舍内日常粪便的清理、d 进行1次猪舍的全面消毒工作,合理使用干燥粉能够保持仔猪在健康、良好的环境内生长。
32℃左右,母猪适宜的温度在为仔猪注射抗病毒疫苗,可以降低仔猪患腹泻病的发生概率。
市场中疫苗类型包括大肠杆菌疫苗、脱氧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等。
间隔性注射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以增加仔猪的抗体,使得仔猪具备一定的抗病毒能力。
例如,通过注射包含特定致病微生物基因序列的DNA 疫苗,可促使宿主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灭活疫苗通过将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进行处理,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
疫苗的使用应按照兽医和专家的指导,确保接种程序规范。
作者简介:冀桂伦(1978—),女,河南上蔡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
(责任编辑 刘素芳)YANGZHI TIANDI养殖天地。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c7651ef78a6529647d5354.png)
导致仔猪食欲下降 , 萎靡不振 、 腹泻。
1 . 3 卫 生
舍使用 之前没 有彻底 消毒 ,或是没有进行 全进全 出, 仔 猪发 生腹 泻 的几率 就要 高 出 5 — 1 0 倍。 1 . 4 补 饲 这个原 因主要是仔猪 叫槽料选择不
当, 叫槽 料 品 质差 , 或 是 受 到污 染 , 仔 猪 采食 后 很 容
月 份 ,各 日龄 的仔猪 都 有发 病 。临床 上 以呕 吐 、 腹 泻、 脱水为特征 , 粪 便 呈 黄绿 色 或 黄 白色 , 呈酸性 。 剖 检 可见 胃胀 满 , 充血 、 出血 , 肠 充盈 , 充血 、 出血 ,
呈半 透 明状 。
仔猪发育不 良, 生长缓慢 , 重者可导致仔猪死亡 , 严
养 猪
哺乳仔 猪腹 泻 的原 因及 防治办 法
王 海金
( 河 北 省 承 德 县 农 牧 局 。河北 承 德 0 6 7 4 0 0)
DO l : 1 0 . 3 9 6 9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 2 0 1 5. 1 0. 0 4 9
哺乳 仔 猪腹 泻是 养猪 生 产 中 常见 的疾病 , 不论 是 散 养 户还 是 规模 化 养殖 场 都普 遍 存 在 , 轻 者 会 使
l 0 ~ 2 0 d为 高 峰期 ,发病 率 5 0 %以上 ,死 亡 率 2 0 %
~
3 0 %, 仔 猪发 病时 排黄 色 、 灰 白色 、 白色 稀薄 如水 的
酸性环境 , 刺激肠道蠕动 , 抑制有害菌生长 , 提高仔 猪 的抗 病 力 大 有 帮 助 ; 及时吃到初乳 , 吃足 初 乳 可
毒。
2 . 1 细菌性腹 泻
( 3 )控 制 好 环境 猪 舍要 保 持 干燥 清 洁 , 冬 暖 夏 凉, 通 风 良好 ; 每天 要彻 底 清 扫干 净 , 清 除粪 尿 及 污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6f6321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e.png)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一、仔猪腹泻的成因1.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饲养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
如果饲养环境不干净,细菌和病毒容易在其中滋生,从而导致仔猪感染。
1.2 饮食不当饮食不当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
如果饲料中含有过多的粗纤维或过多的油脂,容易引起仔猪消化系统不适,从而导致腹泻。
1.3 感染病原体感染病原体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感染源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会在仔猪肠道内滋生,从而引发腹泻。
二、预防和控制措施2.1 环境管理为了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必须加强饲养环境管理。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2.2 饮食管理饲料要科学合理,避免过多的粗纤维和油脂等成分。
此外,还要注意饮水卫生。
为仔猪提供干净的饮水,并及时更换。
2.3 疫苗接种针对仔猪常见的病原体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伪狂犬、禽流感等。
2.4 多种防治措施结合使用在防治仔猪腹泻时,可以采用多种措施结合使用。
如在环境管理、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综合考虑。
2.5 药物治疗当仔猪已经出现腹泻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其不适。
常用药品包括抗生素、消化剂和止泻剂等。
三、总结通过以上措施对仔猪腹泻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
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5305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9.png)
浅谈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仔猪腹泻是养猪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病原体等。
本文将主要讨论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环境因素仔猪舍内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不良是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畅等都会影响仔猪的健康,导致腹泻。
因此,要注意为仔猪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养殖时间长了,需要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
二、饮食因素不平衡的饮食也是仔猪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仔猪的生长,养殖户们往往会采用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草率地添加饲料、过度喂养等都会引起仔猪腹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给仔猪提供适宜的饲料,减少添加剂的使用,定时定量喂养。
饮水也要及时更换,保证水源的清洁卫生。
三、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也是仔猪腹泻发生的重要原因。
新生仔猪的免疫系统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病原体感染,因此,需要及时予以预防和治疗。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给仔猪做疫苗,并在出现症状时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
四、防治措施针对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垃圾,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2、提供适宜的饲料,定时定量喂养,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3、定期给仔猪做疫苗,提高仔猪的免疫力;4、选用适宜的药物治疗仔猪腹泻症状,根治病因。
总之,仔猪腹泻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多麻烦和经济损失。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环境、饮食和病原体的防治。
只有保证仔猪的健康,才能提高养殖效益。
猪仔腹泻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猪仔腹泻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2925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9.png)
猪仔腹泻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腹泻是猪仔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了猪仔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了解腹泻的常见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合理防控腹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猪仔腹泻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原因1. 饲料问题:合理饲喂是预防猪仔腹泻的基础。
低质量、霉变、异味或发酵不足的饲料容易引起腹泻。
此外,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或添加剂也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2. 饮水问题:饮水中可能存在病原菌、大量异味物质或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如果猪仔回喝了污染的饮水,也容易造成腹泻。
3. 环境卫生:猪圈的清洁程度对于预防腹泻至关重要。
脏乱的猪舍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进而导致猪仔感染腹泻病原。
4. 移送应激:猪仔在转舍、转运等环节中会受到应激。
过度应激可能导致腹泻,因为它会影响猪仔的消化和免疫系统。
5.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是导致猪仔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来自感染猪或者潜伏在环境中。
二、预防措施1. 饲喂管理:合理配制和供应优质饲料是防控猪仔腹泻的关键。
应尽量避免使用发霉或异味的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确保猪仔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另外,逐渐断奶和过渡饲喂的方式也要注意,以减少腹泻发生的可能性。
2. 饮水管理: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
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
并为猪仔提供新鲜无污染的饮水。
3. 环境卫生:保持猪圈的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渍。
可施行科学的猪舍消毒措施,如对猪圈进行定期杀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4. 应激管理:在猪仔面临转舍、转运等应激情况时,应减轻应激的程度。
可逐渐过渡调整环境,提前准备好稳定的饲喂计划,以保证猪仔适应新环境。
5.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的腹泻病原,可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猪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6. 定期观察:仔猪的腹泻问题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饲养人员应定期观察猪仔的粪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bd60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3.png)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成因分析1. 病原体感染•病毒:猪瘟病毒、猪链球菌、异黄热病毒等。
•细菌:痢疾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致病性无鞭毛菌等。
•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蓝氏非窃贾第鞭毛虫等。
2. 不良饲养管理•饲料不合理:饲料中的抗生素过量、磷过量、粗纤维过低等。
•饲喂不规律:过度喂食或断奶太早等。
•饮水不洁净:水源污染、不定期清洁饮水设施等。
3. 环境因素•温度过高或过低。
•空气质量差,氨气浓度高。
•水槽或圈舍卫生差。
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 预防为主•选用健壮仔猪:合理选购仔猪,避免携带病原体。
•强化猪舍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清理粪便、合理排水。
•严格管理饲料:科学配方、避免污染。
2. 合理饲喂•精细饲喂: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
•合理断奶:确保仔猪消化系统适应能力。
•增加水源:保证仔猪饮水量充足。
3. 疫苗预防•注射疫苗:根据常见病原体进行免疫,如猪瘟、猪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4. 应急处理•早期发现:密切监测仔猪粪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分离患病仔猪:将患病仔猪隔离,避免传染。
•给予适当药物:根据病原体种类,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综合技术措施的效果1.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应急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提高仔猪生长性能:良好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增加养殖效益。
3.保证猪肉质量:减少疾病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产出更安全、健康的猪肉产品。
结论仔猪腹泻是由病原体感染、不良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我们需要实施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预防为主、合理饲喂、疫苗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并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性。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981f1369eae009581becec.png)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哺乳仔猪腹泻病属常发病多发病,是造成仔猪死亡和形成僵猪的主要原因,给生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1.1 饲管性引起腹泻产前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产后环境控制得不好,如猪舍环境温度偏低或温差较大,粪污不能及时清理,环境不能定期消毒、消毒药不能合理使用,通风不畅导致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等都会引起仔猪腹泻。
1.2 营养性腹泻母猪料中抗原性成分高,饲料中微量元素本文由收集整理铁、硒、锌、铜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或搭配不当,维生素配比不合理,氨基酸、脂类等营养物质过多或缺乏都会影响泌乳质量,导致腹泻。
另外,质量差的教槽料也能导致仔猪腹泻。
1.3 病源性腹泻细菌引起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等;寄生虫引起球虫、兰氏类圆线虫等;病毒引起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其他微生物如变形弧菌、螺旋体等也可引起腹泻。
1.4 乳猪生理特点引起腹泻乳猪先天免疫力缺乏;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温度中枢未建立,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
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2 防治措施2.1 加强饲养管理一是做好产前清洁消毒工作。
产房、产床、母猪的清洗消毒,要长期保持产房、产床的清洁卫生。
二是做好产后产房内的温度控制。
1~3日龄30~35 ℃;4~7日龄28~30 ℃;8~20日龄22~25 ℃;31~45日龄20~22 ℃。
三是保持空气清新(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湿度(50%~70%)[1]。
2.2 合理搭配饲料做好母猪妊娠期间饲料的合理配比,特别在妊娠后期的95~112 d,添加营养均衡饲料并自由采食,妊娠后期保持母猪饲料配比科学性,有条件的适当多喂些新鲜青绿饲料,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量,谨防妊娠后期母猪便秘和乳汁中含脂率高。
哺乳期做好仔猪补料工作,7~10 d及时补料,饲喂优质、高消化率的教槽饲料,以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2]。
乳猪拉稀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及预防拉稀
![乳猪拉稀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及预防拉稀](https://img.taocdn.com/s3/m/636e944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1.png)
乳猪拉稀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及预防拉稀乳猪在吃奶期间,一般拉稀情况并不多见,但也有的猪场出现新生仔猪拉稀现象。
针对乳猪拉稀,我们需要找对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得到控制。
另外,对于没有发病的乳猪,建议加强母猪和新生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乳猪拉稀怎么治疗?这几天小猪拉稀明显的增加,有天气变化引起的,有夹杂细菌的,还有传染性胃肠炎等病毒性的,治疗方案过去都说过,踏雪认为只要对症损失就会小很多;1、一定要注意保温,所以我们会发现吃奶的小猪、保育的小猪很多人都弄上了电热板还有烤灯,这样拉稀的就会轻一些;2、补液最重要,因为小猪拉稀之后最容易出现脱水死亡,尤其是病毒性的还有黄白痢,补液分饮水口服补液盐,小猪小点的可以直接灌服,然后再严重的就腹腔补液,不进去了水还有所需要的盐类,小猪就能多坚持下;3、强力止泻,有时候拉稀太厉害,要死的时候只能强力止泻,首先是药物阿托品确实管事,但是只能管一时;然后口服的蒙脱石也就是我们说的脱霉剂,还有的口服黏土就稍微差点了;4、强心,一般用的黄连素也叫盐酸小檗碱,名字应该挺过适当添加可以增强小猪寿命,也可以加点青霉素钾,也有相似的作用;过去我加的时候一般都不说原因,大家看到严重的时候可以考虑下;其他的:比如喂点温水肯定更好,小猪的环境要干燥卫生,饲料可以适当少喂点都有效果,踏雪认为只要大家多注意下,相信这4个技巧肯定能帮你减少很多损失;如何避免新生仔猪拉稀?1、搞好环境卫生。
仔猪保育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止仔猪腹泻的关键。
开展定期的栏舍消毒和畜体消毒,能有效地消灭环境和畜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2、补充铁制剂。
仔猪出生后3周内生长较快,每头仔猪每天约需3mg铁,而母乳仅能提供1mg铁,给出生后2~3天的仔猪人工补给含钴、硒的铁制剂,可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造成的生长不良,增强仔猪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控方案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c8a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a.png)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控方案
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断奶仔
猪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控方案。
1. 饲料问题:饲料的质量不佳、饲喂不合理、饲料污染等都会引起仔猪腹泻。
2. 环境问题:环境的不洁净、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等都会导致仔猪腹泻。
3. 感染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原
因。
4. 断奶问题:突然的断奶会导致仔猪消化功能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容易引发
腹泻。
为了防控断奶仔猪腹泻,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 饲料方面的防控:选用高质量的饲料,保证其养分完整且不含有害物质;科学饲喂,避免过度饲喂或间歇饲喂;加强饲料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
2. 环境方面的防控: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污物;控制猪舍的温度
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确保猪舍通风良好,防止空气污染。
3.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加强对病原体的控制,如定期消毒猪舍、隔离病猪等。
4. 断奶管理:逐渐断奶,不宜突然断奶;在断奶期间给予适当的糖水饲料或添加适
量的益生菌,有助于促进仔猪消化功能的发育。
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采取饲料、环境、疫病和断奶管理等多项措
施来进行防控。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减少
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092dd1cb90d6c85ec3ac6b4.png)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
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多年来,我们针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1.母源带毒。
发病原因为母猪产后感染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
乳猪病后表现为红、黄、白痢和水样腹泻。
防治主要针对母猪:母猪产前、产后8小时各肌肉注射一次长效抗菌剂,剂量10毫升/次,或产前24小时喂服“子母康”1袋,产后连喂3天,每天喂服1袋;根据母猪产后感染发病症状,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2.乳猪感染。
乳猪自身感染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乳猪主要表现为不食、体温升高,红、黄、白痢及水样腹泻等症状。
治疗方法:细菌、病毒感染的,取庆大霉素10支,计20毫升、黄连素2支,计20毫升、盐酸吗啉双胍2支,计20毫升、复方敌菌净片100粒混合浸泡10分钟后搅拌均匀,乳猪每1公斤体重喂服混合液2毫升,病重者重复使用1次。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可用敌百虫片,按每1公斤体重0.1~0.5克一次喂服,1周后再用服一次;或用槟榔20克,贯众40克煎水喂服。
3.环境变化。
昼夜温差变化大,特别是部分地区昼夜温差达15℃以上时,极易造成乳猪腹泻。
另外,饲养场所变更、圈舍卫生条件差、消毒药水的刺激等都可引发疾病。
防治办法主要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加强饲养管理。
病重乳猪可适当应用黄连素、痢菌净等药物治疗。
4.消化不良。
原因有四种:一是母猪产前营养过剩,产后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乳汁过浓,引起乳猪脂肪性下痢。
病仔猪粪便呈黄色油脂状,有臭味,以3~10日龄仔猪多发,一般全窝发病。
二是母猪营养不良,乳汁不足,同时仔猪开食较晚,造成乳猪饥饿性下痢。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主要病因与防控措施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主要病因与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fb931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c.png)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主要病因与防控措施
仔猪在断奶期间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导致仔猪生长不良,影响养殖效益。
腹泻的主
要病因有以下几种:第一,微生物感染。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一些细菌和病毒通过产道
传递给仔猪,导致仔猪肠胃感染。
第二,饲养管理不当。
例如喂食不卫生的饲料或饮水、
饲喂过多或过少、饮水不足等。
第三,环境卫生条件不佳。
养殖环境中空气质量差,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细菌繁殖较快,也可增加仔猪腹泻出现的概率。
那么,针对这些病因,我们应该做哪些防控措施呢?首先,应加强养殖管理,养殖环
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母猪产仔前需要进行消毒,保证新生仔猪生活环境的
干净卫生。
其次,要细心观察仔猪的情况,对发现腹泻的仔猪及时隔离治疗,不让其影响
到其他仔猪。
还要坚持按时按量喂食、饮水,避免因管理不善导致的腹泻问题。
最后,给
仔猪补充一些有益菌群,增加肠胃中有益菌的数量,达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特别
是给予肠道益生菌,可有效提高肠道免疫力,预防腹泻等肠胃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仔猪腹泻问题的防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细心管理,加强环境卫生
和喂养管理,并在必要时对仔猪进行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仔猪的腹泻问题,并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猪拉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猪拉稀用什么药治疗
![猪拉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猪拉稀用什么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608368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4.png)
猪拉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猪拉稀用什么药治疗猪拉稀这个问题,是养殖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那么猪拉稀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该怎么治疗?本文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猪拉稀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一、猪拉稀是什么原因猪拉稀是养猪场中的常见病害,原因也较复杂,如果从疾病防治的角度考量,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疾病导致:1、细菌性腹泻:主要由大肠杆菌、为使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猪增生性胃肠炎等引起,虽死亡率较低,但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2、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为发病高峰期。
3、猪流行性腹泻:是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一种猪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水状腹泻、呕吐、脱水等。
二、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拉稀如何治疗1. 小猪的拉稀小猪阶段的拉稀,如果是发生在哺乳期间,那么一般都是黄白痢,也就是大肠杆菌造成的。
如果是断奶的仔猪,则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者是细菌导致的。
对于小猪拉稀的治疗,我们一般直接灌服:利克太保,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搞定。
2. 育肥猪的拉稀育肥猪我们一般是指体重达到100斤以后的猪,一般拉稀的情况不多。
最常见的导致育肥猪拉稀的原因,有细菌和病毒两种。
一般大猪拉稀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它使用恩诺沙星、硫酸小檗碱一类的针剂进行打针,拌料的时候可以添加阿莫西林和硫酸粘菌素,如果是病毒性的腹泻,则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拌料添加:清温太保,这样就可以解决大猪的拉稀和腹泻问题。
3. 母猪的拉稀母猪的拉稀与育肥猪的拉稀比较相似,我们在给母猪治疗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来做。
但是有一些母猪的拉稀,是因为自身比较虚弱,肠道消化能力差导致的。
对于这些母猪,建议我们给它拌料添加:母畜太保+多维太保,这样可以改变母猪体弱多病的问题。
我们只要把母猪的免疫力提高,那么就可以预防母猪的这些拉稀、身体虚弱的情况。
三、猪拉稀用什么药最快1、细菌性腹泻对病猪喂服天蓬硫酸粘菌素、板青颗粒、速补21饮水两天,之后拌料喂食5天。
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及防制措施
![哺乳仔猪腹泻原因及防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d5d727336c1eb91b375d0e.png)
2018年第5期精液采集结束之后要尽快针对新鲜的精液加以稀释处理,随后检查精液的品质。
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采取1~4倍的稀释倍数即可。
但是在精液进行稀释的时候应该确保稀释液的温度与精液的温度相同,将稀释液沿杯壁缓慢添加的同时要进行轻轻的摇动以稀释均匀。
稀释后的精液应该尽快用于母羊的输精,如果需要将精液放置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使用,则需要对精液加以保温处理,避免温度过低而影响精子。
5输精待配母羊固定在输精架上,对其外阴部加以相应的清洗和消毒处理,输精操作人员左手拿开膣器,先将其缓慢插入到阴道,接着逐渐打开开膣器,并寻找子宫颈。
发现子宫颈后,操作人员右手将输精器前端缓慢插入到子宫颈口内,同时用拇指轻轻按压活塞,注入精液。
在对母羊进行输精的过程当,要求技术人员轻缓的进行输精,将输精枪插入子宫颈要的深部。
待输精操作结束之后,要在抽出开膣器的同时将开膣器关闭,但是操作的时候应该留一定的缝隙,避免将阴道粘膜夹住。
由于个别的母羊在经历人工输精操作后出现弓背撒尿现象,所以母羊输精结束后应呈倒立状态,以避免出现精液浪费的情况。
仔猪的消化器官虽然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但机能并不完善,而且仔猪的抵抗力低,较容易发生腹泻。
所以腹泻,是哺乳仔猪最为常见并且严重影响成活率及后续增重的消化道疾病。
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只有从管理、营养、疾病、环境、防疫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引起仔猪腹泻的疾病很多,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魏氏梭菌病等多种疾病都可引起仔猪腹泻。
1.1.1仔猪黄痢由大肠杆菌引起。
可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发于出生后1~3日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极高,甚至可达到全窝死亡。
粪便呈黄色糊状,内含凝乳块,消瘦迅速。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1.1.2仔猪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最为常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排出灰白色或黄白色的糊状粪便,体温食欲无变化。
仔猪腹泻病的病因与控制措施.doc
![仔猪腹泻病的病因与控制措施.doc](https://img.taocdn.com/s3/m/f411016e5f0e7cd18425367c.png)
仔猪腹泻病的病因与控制措施概述:仔猪腹泻病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病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菌群失调、肠道聚集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粪便呈液体状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理现象。
发生腹泻的病猪轻者消瘦、生长缓慢,重者脱水、死亡,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饲养管理不良、饲料变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因素都会引发仔猪腹泻,现就不同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及控制措施逐一介绍。
1饲养管理不良1.1饲养环境差圈舍潮湿、温度低、湿度大、空气污浊,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圈舍的温度难以控制,母猪、仔猪受阴冷刺激,极易造成哺乳仔猪的腹泻。
控制措施主要是提高温度,特别是要提高配怀舍、产房、保育舍温度。
大环境温度:配怀舍,不低于15℃;产房,产前第1周为23℃,分娩第1周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第1周为28℃,以后每周降2℃,降至22℃即可。
产房小环境温度,使用红外灯和电热板供暖,第1周温度32℃,以后每周降2℃。
1.2应激性腹泻仔猪诱食较迟,投料不足,仔猪恋奶,猪场动力网,造成仔猪断奶补料时,仔猪肠道不适应,引起应激性腹泻。
控制措施主要是产后7d开始诱食,逐渐增加投料量,并适当添加促消化吸收、促肠绒毛发育的饲料。
1.3消化不良性腹泻投料不均匀,容易造成仔猪消化不良性腹泻,并易诱发水肿病。
控制措施主要是定时定量投料,少投勤添,并适当添加微生态活菌制剂,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繁殖,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促进消化吸收。
1.4霉菌毒素诱发的腹泻霉菌毒素给畜禽造成的危害极大,除了可直接导致畜禽中毒死亡外,还可损伤机体的免疫机能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使畜禽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免疫失败和频频发生疾病。
当使用霉变的饲料饲喂母猪时,霉菌毒素可透过胎盘直接危害到胎儿,造成新生仔猪发生呕吐和水样腹泻。
剖检腹泻仔猪,可见其肝脏呈土黄色。
防控措施主要是:①保管好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以降低饲料中霉菌的数量,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
仔猪腹泻总结
![仔猪腹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3bac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3.png)
仔猪腹泻总结育种繁育是农业领域中一项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
仔猪的健康发展是育种繁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仔猪腹泻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猪群的生长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仔猪腹泻进行总结,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仔猪腹泻的原因1. 营养不平衡:仔猪在成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量很高,特别是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大。
如果饲料中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不足或者不平衡,就会导致仔猪腹泻。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
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会导致仔猪的肠道受损,从而引发腹泻。
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
例如,猪瘟热、猪圆环病毒、转染性胃肠炎等病毒感染都会导致仔猪腹泻。
4. 环境恶劣:环境条件的恶劣也会导致仔猪出现腹泻。
例如,湿度过高、温度过低、饮水不洁净等都会对仔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仔猪腹泻的解决办法1. 营养调整:保证仔猪获得均衡的营养对预防腹泻非常重要。
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配方,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量与仔猪的需求相匹配。
2. 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饲料消化利用率的提高能够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添加酶制剂和益生菌等对于改善仔猪的肠道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3.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饮水设备、猪舍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4.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计划,并定期为仔猪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5. 增加环境调控:提供合适的饮水、饲料和温度条件,保持猪舍的通风和保温,减少环境因素对仔猪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控制1. 健康扶持:仔猪在出生后的早期是最容易患上腹泻的时候,因此,重点关注仔猪的健康状况,在仔猪出生后及时给予半乳品和抗生素,以提高其抵抗力。
2. 预防传染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严格隔离新入猪只和潜在患病猪只,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
![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07c607731b765ce0508147e.png)
应是我为数不多,难掩回忆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的时刻。昨天聚会去唱 K,老伍
高、麸皮的比例过大也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下 痢。
(3)饲料霉变:引起中毒性腹泻。
4.母猪因素
(1)哺乳母猪初期饲喂过渡,乳汁中乳脂 含量过高,而乳猪脂肪消化能力差,引起消化吸 收紊乱,导致下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母猪产后体质虚弱、易病,特别是在 夏季引起乳汁减少或变性使仔猪消化紊乱,常在 一周龄发病,死亡率高达 50-70%。
亡率大约在 5-6%之间。
(3)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这是高 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引起呕 吐,严重腹泻脱水和 10 日龄仔猪死亡率高为特 征。
(4)魏氏梭菌:病原在肠道内大量繁殖, 产生多种毒素及活性物质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 炎,仔猪产后 10 小时即可发病,拉灰黄色稀便
应是我为数不多,难掩回忆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的时刻。昨天聚会去唱 K,老伍
(2)防寒保温措施不到位:仔猪调节体温、 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较差,当气候寒冷, 缺乏保温措施时容易引起腹泻。
(3)天气多变,阴雨绵绵:空气湿度大,
仔猪腹泻率高。
应是我为数不多,难掩回忆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的时刻。昨天聚会去唱 K,老伍
(4)栏圈环境:湿、热、粪尿污染,空气 污浊及消毒不严,仔猪难以适应导致腹泻。
应是我为数不多,难掩回忆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的时刻。昨天聚会去唱 K,老伍
(3)做好断奶仔猪的饲料过渡,及时消除 粪尿,保持清洁。
4.坚持预防
疫苗预防:按免疫程序做好猪瘟、伪狂犬、 细小病毒、仔猪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传染性 胃肠炎的免疫预防。
药物预防:1-7 日龄内注射头孢畜健,可以
大大降低细菌感染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